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唐剑圣》-第4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裴旻压低了声音,只让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与王毛仲听到:“这事说来话长了,我长话短说。太平公主手下有一黑商,叫蒋博。他利用太平公主的关系人脉从幽州往返于长白山新罗,畅通无阻,养了一批打手。我两个好友的朋友,手中有着蒋博窥视的宝贝,给蒋博盗取了去。我那两个好友潜入了蒋博的家,一人将宝贝盗了出来,顺手牵羊的将放在一起的毒药也盗回来了。另一人把风意外探听到了一点消息,她听得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断断续续的说元氏女赤箭粉下毒什么的。蒋博发现丢失了毒药,大怒大急,广派人手缉拿。我得知此事,助他们脱离了危险,他们也将事情告诉了我。蒋博是太平公主的人,有心人一查便知。这太平公【创建和谐家园】势滔天,她要对付人,何须用下毒这种下作手段?除非她要对付的人不是常人……”

        他这话半真半假,将假话融入真实事件中,显得有根有据。

        李隆范怒道:“这等大事,怎不早说?”

        李隆基伸手制止了李隆范,摇头道:“那个时候静远只是一个读书人,你让他这么说?不远万里跑来长安告发姑母?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哈哈,此事如此隐秘,静远却能知晓。可见你与朕,冥冥之中自有缘分,是老天送朕的一份大礼!”他连称呼都改变了,叫的格外亲热。

        裴旻都给他叫得一愣,细细一想,也明白过来。古代皆有表字,如张飞字翼德,裴旻穿越而来的时候并没有表字,在文举试卷时有表字填项。裴旻当时就将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名写了上去,静远,宁静以致远,诸葛亮的名言,也有着一定的意义。想必是李隆基看过他的考卷,将他的表字给记下了。

        裴旻颔首道:“确实如此,那时我也没有证据,朋友得来的手法也不正当。何况一切都是猜测,没有半点依据,百口难说。此事便藏在心底,时间一久都忘记了。若不是先前岐王提起赤箭粉,我真想不起来还有这事。”

        李隆范脸上怒气消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隆基颔首道:“现在说出来也一点不晚,若真忌讳一二,闭口不谈,可就不妙。”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元氏女以得他信任,甚至有了男女间的那种关系,只是尚未给她名分而已。别说李隆业今日没开这口,就算开了,他也不会给。虽然在他眼里元氏女确实比不上兄弟情义,可已经是他的女人,却也不能随意赠人。若裴旻说的一切属实,李隆基想想都是不寒而栗。

        一行人至武德殿后院!

        “四弟、五弟、静远、毛仲以及诸位义士,一切就交给你们了!”李隆基对着众人躬身作揖。

        君王行此大礼,让王毛仲与一干兵士,与有荣焉,一个个斗志昂扬。

        出了武德殿,偌大的街道,果然空无一人。

        李隆范、李隆业与裴旻、王毛仲依照计划往玄武门行去。

        李隆基目送一行人远去,转身走向武德殿大堂:他自己这里也有要事,南衙禁军掌握在太平公主手下的几位宰相手中,他打算以皇帝的名义将萧至忠、岑羲、窦怀贞招来武德殿议事,直接在武德殿里将他们诛杀。

        走到途中,正遇上迎面而来的高力士,沉声道:“如何?”

        高力士道:“一切如裴主事说的一般,那元氏女是太平公主的人。我进屋的时候,元氏女正想将密信藏入装赤箭的竹篮里,应该是通过这种方法将消息传到殿外的。”说着他将手中的密信交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取过一看,短短的纸条上写着“宫中有变,速速准备”八个字。拳头握紧,切齿道:“严刑逼供,看看还有没有同党,实在嘴硬也不用客气,直接杀了了事。”

        高力士点头表示明白!

        李隆基揉了揉疼痛的脑仁,长叹道:“好在有裴旻,要是让这消息传出去,情况就危险了。力士,你说是不是真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朕向来不信天命,今天却不得不信了。不然怎会凑得那么巧,让裴旻知道了元氏女一事?若不是朕选择用他,今天我们可就功亏一篑了。”

        高力士笑道:“小奴是认为有的,陛下是天命之主,自然有天命庇佑。”

        李隆基听得大笑:“说的好有道理,朕无言以对。走,与朕一起去会会萧至忠、岑羲、窦怀贞这几位奸相!”

        ……

        武德殿的后方便是凌烟阁!

        裴旻眺望着的高阁,心中不免有些遐想,不知自己日后能不能进入这凌烟阁?若是能进,那可就再好没有了。

        他们并没有在凌烟阁逗留,直接穿过了凝云阁转道向西,来到西内苑的宫城边沿,大大咧咧的走向了玄武门。

        到了这里他们也无需在偃旗息鼓,大大方方的往玄武门行去。

        李隆范、李隆业一个是岐王,一个是薛王,自然无人敢阻拦,一直畅通无阻的来到了驻扎在玄武门的羽林军大营千步之外。

        “五弟,裴主事,毛将军,一切靠你们了!我在外支援!”李隆范与李隆业裴旻分道扬镳了。他是左羽林大将军,会在关键时候出现,帮助他们给右羽林军施压。

        又走了几步,李隆业看着就在不远处的右羽林军军营,突地低声道:“裴主事,三哥不在,四哥也走了,突然有点慌了,怎么办。”

        裴旻无语的看着脸色有些惨白的李隆业,道:“怕什么,不就是假传个圣旨嘛,薛王你想,太上皇只有你们五个儿子,现在五兄弟四个都在假传他的圣旨还有一个骗他,他要罚,罚谁去?总不能将你们一并砍了吧?法不责众,我们都不怕呢。”

        李隆业一想也对,这假传圣旨的五个兄弟都有份,他父亲向来心软,不可能绝了自己的后,胆气也足了,笑道:“裴主事说的在理,不就是假传个圣旨嘛,就冲你这话。本王交你这朋友了,以后我们亲近亲近……本王是平康坊的贵客,带你去尝尝人间极乐。”

        裴旻再度无语:平康坊不就是当初他们组团押妓的红灯区?突然想到娇艳的娇陈,不免心道:“不知她现在如何?”

        李隆业心中大定,昂首挺胸的走向了右羽林军的大营。

        来到营门前,羽林军的护卫兵麻利的挡在了李隆业的面前,斧钺交叉,禁止通行。

        李隆业怒骂道:“滚开,两个不长眼的东西,本王带着上皇圣旨,你们不要脑袋了,给本王让开,通知常元楷、李慈,让他们速来接旨!”无视面前的斧钺,大步走进了军营,跋扈的王爷风范尽显。

        虽说军营重地,闲人免进!

        李隆业真要硬闯,他们也不敢出手,何况如今他身负圣旨!

      第十八章 三字杀贼

        偌大的军营有好几千人,而他们仅有三百!

        但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走!

        李隆业昂首挺胸的走进了军营,手中举着一张黄色卷轴,卷轴上雕龙画凤,正是如朕亲临的圣旨。

        裴旻也已经混迹在了三百兵丛之中,他们一行三百余人鱼贯而入,仗着李隆业的纨绔气势,顺着驰道横冲直撞直接进了中军帅帐。

        中军帅帐固然宽大,却也容纳不下三百人,其中两百八十五人居于帐外,帅帐内加上李隆业、裴旻、王毛仲也只有十五人。这是裴旻刻意控制的数量,若帅帐中安排了太多的人,必然会引起常元楷、李慈的戒心,将之视为九死一生的龙潭虎穴,从而不敢入内,但只要帐内人少,就算是明知是鸿门宴却也不得不闯。

        玄武门是太极宫的北门,地居龙首原余坡,地势较高,俯视宫城,如在掌握:是宫城北面的重要门户,也因如此以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称雄当时。贞观十二年,太宗李世民下令,于玄武门置左右屯营,以诸卫将军领之,其兵名百骑,后经不断扩充,从百骑、千骑到万骑,武则天垂拱元年改为左右羽林军,因此,这里也就成了中央禁军的屯防重地也是历次宫廷政变的策源地。

        因为地处高位,常元楷、李慈一早发现了李隆业、裴旻、王毛仲一行百余人。

        他们敏感的聚在了一起,相互看着李隆业有恃无恐的持着圣旨突进了中军大帐。

        常元楷脸上有些震恐道:“太上皇这是想干什么,传旨而已,需要动用三百万骑?”

        李慈脸色也有些苍白道:“不会是太上皇改了主意,再次反悔了吧?想让陛下继续担任皇帝,要撤了我们的兵权?”

        不就是假传个圣旨嘛,这句话是裴旻安慰李隆业的,但事实上假传圣旨是欺君之罪,杀头都是轻的,严重的直接牵累三族。常元楷、李慈先入为主,怎么也料不到李隆业这是假传圣旨。

        何况李旦并非明君,耳根子软,优柔寡断,人尽皆知,时不时的一个主意,就跟天气一样,谁也预料不到。天晓得这一次,李旦又吃了什么风,想出什么法子。常元楷也琢磨不透李旦的心思,高深莫测的皇帝不好揣测,李旦这样优柔寡断一会儿一个想法的皇帝,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对于李慈的话,常元楷反驳道:“不会吧,太上皇终究是疼爱长公主殿下的,不至于完全不留余地。我倒是担心,太上皇给人蒙蔽,说我们有谋反之心,这才让薛王领着万骑来营中试探。”

        李慈脸色也是一变道:“那该如何是好?”

        “无妨!”常元楷渐渐冷静下来道:“有长公主在,我们没做过的事情,长公主不会坐视我们无端冤枉的。我们这里绝对不能给他们抓住把柄,否则真的百口莫辩了。”

        李慈看着远处的帅帐,吞了吞唾沫道:“这么说,我们要去接旨,不知为何,我这心里瘆的慌。”

        “废话!”常元楷对于自己的部下也没有什么讲究的,直接骂道:“拒不接旨等同抗旨,我还想多活几年。”

        李慈讪讪道:“我这不是怕嘛,这最后几天,最容易生事。”

        比起李慈的凭借家世上位,常元楷至少是见过世面的,曾接替张仁愿成为朔方军总管,负责北方的战事。虽然干的不怎么样,给当地百姓轻视,却也不是李慈这样温室里的花朵能比的,沉声道:“你考虑的不无道理,不能不防着陛下在最后关头给我们来个破釜沉舟。我看了,他们帅帐里只有十几人,余部都在帐外。我们先安排兵马在帅帐附近候着,各自带着护卫去接圣旨,就算有个意外,也好瞬间应对,我们还得让长公主知道这里的情况……”

        李慈想着太平公主给他们安排的护卫,心底大安,赞道:“大将军说的有理!这右羽林军营是我们的地盘,瞎操心个什么。为何安全起见,我去将明光铠穿起来,就说在练兵。”

        常元楷一想也对,一边下达命令派心腹去通知太平公主,一边也回营去穿明光铠了。

        明光铠是唐朝最具盛名的将官铠甲,由数百铁片缝制而成,身上要害处还是钢片缝制的,不说刀枪不入,寻常凡铁想要破防,却也不易。

        他们全部武装带上彼此的护卫,一同走向了帅帐。

        李隆业将手中圣旨在面前一摊,高声道:“常元楷、李慈接旨!”

        宣读圣旨时,使者等同皇帝,官员必需恭敬接旨。

        唐朝不流行跪礼,但作揖是必须的。

        常元楷、李慈都半弓着身子,半身前倾。

        李隆业念道:“右羽林……”

        锵!

        李隆业才念了三个字,耳中听到了剑出鞘的声音,其后的“大将军”他还没有念出口,手中的圣旨背面已经一片猩红,两个硕大的脑袋滚到了脚边,硬生生的将他后面的话吞进了肚子里。

        在他面前只剩下两个无头的尸体,血柱冲天飙射,血腥味瞬间弥漫帅帐。

        常元楷、李慈死了!

        李隆业甚至都不知两人是怎么死的,只是一个呼吸,三个字,两人就身首异处……

        裴旻一剑杀了常元楷、李慈,并没有停手,左手的剑鞘丢向常元楷身后的瘦小的中年人,手中秦皇剑直取余下三人。

        裴旻出手的速度太快,连有准备的自己人都没反应过来,何况是护卫。他们固然武艺不凡,但都在躬身作揖,根本来不及躲闪拔剑,只是两剑,李慈身后的两人便给他杀了。第三人有了点点的空隙,避开了裴旻的快剑。正想拔刀而战,裴旻又岂能如他意愿,秦皇剑斜刺里一削,对方手腕应声而断。

        裴旻这才恍然自己手上不在是华而不实的秋水剑,而是可以削金断玉的利器,剑锋毫不停留向上一带,从对方的颈部划过。

        一声惨呼,砰的一声!

        王毛仲如导弹一般冲天而起,重重的摔到在了地上,来了个狗啃泥,口中大叫:“呸……杀了他,杀了他!”

        原来王毛仲见裴旻得手,又开始抢他们的汤喝,暗恨之余,直接招呼着兵卒动家伙抢汤。

        那瘦小的中年人为了躲裴旻的暗器,正好在他近处,直接抽刀对着他砍了过去。

        一刀一刀,迅捷快猛!

        只是他料想不到中年人武艺在他之上,尤其是步法更是诡异非常,左右歪歪斜斜,绕的他头昏眼花,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了,【创建和谐家园】大力传来,整个人就腾空而起。

        裴旻仗剑而上,笑道:“你的对手是我!”在常元楷、李慈还未进帅帐的时候,他便在帐内注视着六人,常元楷、李慈穿着厚重的铠甲,闪避不易在他眼中就如羔羊一般。他做的只是找准位置用他手中的剑,从他们的颈部切过去而已。常元楷、李慈身后的四人却具是不凡,从他们走路的姿势可以判断四人下盘皆有一定功底。下盘稳健的人,武艺一定不差。

        尤其是离常元楷最近的那个瘦小中年人,虽然他其貌不扬,但他每走一步,步与步之间的距离竟如精心计算过一样,不但精准而且落地生根。只论这脚下功夫,裴旻自问比及不上,他的武艺是四护卫中最出色的。

        因此裴旻在脑海里第一时间里做出了分析,斩杀常元楷、李慈之后,先将其余三人杀了,在全力对付中年人,以剑鞘为暗器,是不想让他妨碍自己。

        却不想王毛仲竟然毛毛糙糙的去找他的麻烦,吃了大亏。

        王毛仲是三百兵卒的首领,他若死了,情况只会更糟,没有迟疑,秦皇剑直抵中年人后心。

        中年人身形一闪一摆,竟然闪避了开来,手起剑落,将身旁的一名兵卒胸口刺了一剑,了却了他的性命。

        裴旻眉头一挑,心中火起,一剑不中,二剑随至,这一招来势更加迅捷刚猛。中年人斜身又向左侧闪避。裴旻第三剑、第四剑、第五剑、第六剑的呼呼挥洒,瞬息之间,剑影弥漫,刁钻古怪的剑势如龙影飞空,龙爪狂舞,将中年人压制得无处躲闪。

        猛听得当的一声响,中年人手中长剑应声而断,胸口也给劈开了一道口子,鲜血淋漓而下。

        中年人一【创建和谐家园】蹲坐在地上,冲着裴旻咧嘴笑道:“想不到临终前,能够亲身体会如此刁钻凌厉的剑法,倒也不亏了……”他不是惠范招募的江洋大盗,而是太平公主刻意收买的人才,叫许宁,是长公主府的门客,最擅长的就是脚下功夫,剑术也有几分造诣,当初太平公主为了测试他的能力,特地命五十名神射手对他进行射击,五十人各射十箭,却伤不得他分毫。今日他见裴旻出手如电,以速度见长的他,竟也来不及支援。这正主已死,本想找个机会,凭借步法逃溜出去,却不想裴旻的剑封锁了他所有的出路,硬生生的逼得他受了一剑。

        王毛仲缓过气来,怒急攻心,将手中的长刀甩了出去。

        许宁本就深受重创,坐以待死,无意反抗,任由兵器穿胸而过。

      第十九章 顺利与意外

        帐内的拼杀不过一瞬,裴旻本就是剑术行家,同龄一辈所向无敌,唯有成名多年的武林名宿方能与之一较高下。如他这样的高手,出手偷袭,莫说是常元楷、李慈这类武艺一般的人,即便宗师级别的,都有可能栽在他的剑下。

        常元楷事先的安排也成了鸡肋,直至帐内拼斗结束,埋伏的五百余兵士方才在将官的带领下冲向了帅帐。

        王毛仲的兵士这时发挥了效用,王毛仲为人贪权自傲,性格也算的上是卑劣,但他能力确实不俗,带兵极有一套。他挑选的三百士卒都是个中精锐,没有等王毛仲的安排,已经先一步在偏将的指挥下,列成了防守阵势与五百余兵士冲击在了一起!

        血肉横飞!

        羽林军的兵卒要救他们的统帅,万骑军的兵卒要护他们的统帅,帅帐前的寸尺之地成为必争之所,羽林军每向前推进一步,必将付出数条鲜活的生命,万骑军折损一人,也会有人义无反顾的补上空缺。

        血腥味弥漫!

        “都给老子住手!”王毛仲双手持着常元楷、李慈的脑袋大步走了出来,配合他威武的身躯,颇有威势,尤其是声音洪亮,如若洪钟震响,厉声道:“逆贼常元楷、李慈已经诛服,你等还要殊死顽抗,难不成想要偕同家人一起殉葬?”

        喊杀声渐渐小去,闻讯的兵卒各个都迟疑起来,他们如此奋力拼杀只为救他们的将军,如今将军已死,众兵士也无战心,徐徐后退。看着王毛仲手中常元楷、李慈那两颗硕大的脑袋,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目光渐渐聚向了一人羽林军长史魏良!

        他是常元楷的心腹,也是除常元楷、李慈之外,羽林军中地位最高的人,负责军中的所有事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3: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