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唐剑圣》-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裴旻接过文稿,认真看了起来:文稿竟然是一份行军记录:上面记载着前任幽州都督孙佺的详细动向,从出征前的准备,到出征直至遇敌惨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记录的清清楚楚。这血淋淋的战事,十万健儿就因为一个无能的统帅一去不复返。战争的残酷,在这薄薄的几张纸上记载的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恶!”裴旻想起怀柔县的情形,忍不住低喝了声。

        薛讷也一脸肃容道:“事情已经发生,在愤怒也改变不了事实。静下心来,认真的看。”

        裴旻对薛讷点了点头,平复心情,重新又看了一遍,依旧没有发现是什么东西,见薛讷不急,又认真的看着行军记录,逐字逐字的推敲,反复看了几遍,脑中突然有股奇怪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突然想起刚刚看的兵法里关于情报的内容。

        薛仁贵在兵书中强调,行军作战,情报第一,预判估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目光落在了文稿的中间部分:

      ¡¡¡¡ÑÓºÍÔªÄêÁùÔÂÊ®ÈýÈÕ£¬ÂÊ×óæçÎÀ½«¾üÀÂå¡¢×óÍþÎÀ½«¾üÖÜÒÔã©·ÖΪÈý·½ø¹¥ÞÉÓëÆõµ¤¡£

        十六日,孙佺令李楷洛率骑兵四千为前锋,自率主力继后,向北开进。

      ¡¡¡¡¶þÊ®¶þÈÕ£¬Àî´óáTÂʰËǧÆï±øÓëÌÆ¾üǰ·æ²¿¶ÓÔÚÀäÚêµØÇøÏàÓö£¬Ò»¾Ù½«Ìƾü»÷°Ü¡£

        二十四日,孙佺听闻李楷洛兵败,不敢进兵,引兵欲退。夜晚,李大酺夜袭唐营,大破唐军。

      ¡¡¡¡¶þÊ®ÎåÈÕ£¬ËïçÒÀɽ½áΪ·½Õó£¬ÒÔÇó×Թ̣¬²¢ÇÒ½«¾üÖÐÍòÓà¶Î²¯ºÍ×ÏÅÛ¡¢½ð´øÔùÓèÀî´óáTÇóºÍ£¬Àî´óáT´ðÓ¦³·¾ü¡£

        二十七日,在唐军撤退时,李大酺突然发动袭击,击破唐军骑兵队,将唐军骑兵尽数歼灭。

        二十八日,李楷洛部受袭,伤亡惨重。

        二十九日,乌可利部受袭,伤亡惨重。

      ¡¡¡¡ÈýÊ®ÈÕ£¬ÖÜÒÔ㩲¿ÊÜÏ®£¬ÉËÍö²ÒÖØ¡£

        七月一日,孙佺部受袭,伤亡惨重。

        “这不可能!”裴旻霍然起身,道:“大都督可有地图?”

        薛讷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块羊皮地图摊在桌上,地图上详细的标着辽东一块的地形地势,就算裴旻是个菜鸟,也能够看得懂哪里是山川溪流,哪里是平原阔地。

      第十一章 不是好的说客

        裴旻的目光落在地图唐军与奚族军交战的地方,看着唐军兵败的路线以及奚族军进兵的路线。

        唐军与奚族交战之处,正是白狼山以西营州、柳州附近。

        看着地图,裴旻突然想到了三国时期曹操远征乌桓的事迹。当年曹魏大破袁绍,席卷北方,坐拥半壁天下。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决定远征乌桓,当时乌桓的主力聚集在柳城。而唐军此番出征,目的也是为了夺回被契丹、奚族占据的营州柳城,行军路线与而今唐军进兵路线,完全一致。

        这条两百里行军路线,极其恶劣。当年曹军险些全军覆没,若非田豫在,曹操恐怕还未见到乌桓军,便困死于行军途中了。

        孙佺的能耐较之曹操差距不可以道理来计。曹魏有准备的进兵,以曹操之能,尚且都这种情况,更何况孙佺这种冒进,几乎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也正是因为行军路线太过恶劣,也显得唐军大败的蹊跷。就算李大酺智比诸葛,也不可能猜中唐军所有部队的溃败路线。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他出兵的决绝果断,追击唐军,一追一个准,太不符合用兵逻辑,犹豫片刻道:“这是有人泄露军情?”

        薛讷脸露赞许之色,颔首道:“此番大败,原因有二:其一、孙佺不知兵事,却又好大喜功,胡乱进兵。其二、李大酺用兵极为精准,每一次出击都能找到唐军败溃所部,先灭骑兵,再逐一分割击破步卒,短短十余日,便利用骑兵的优势,大破我军主力。我昔年驻扎幽州与李大酺多有往来。此人确实是位值得称道的将才,在骑兵的运用上有着很强的造诣,可决不至于拥有这般神机妙算,必定是有人泄露军情,才使得我军步步失去先手,给打的溃不成军。”

        裴旻尚在热血中二的年岁,念及十万将士因为庸帅内奸之故,命丧疆场,便有一种将他们碎尸万段的感觉,顿了顿,他迟疑道:“大都督这是想让我揪出内奸?”

        薛讷不会平白无故跟他这个陌生人说这种事情,所求之事,必跟此事有关。

        孙佺给李大酺生擒了,献给了突厥可汗,据说突厥可汗直接将孙佺杀了,也算是罪有应得。唯有泄露军情一事,没有后文,固有这一猜。至于为什么找到他,还非他不可,就不得而知了。

        薛讷点头承认,起身道:“早年还是则【创建和谐家园】帝时期,我便跟奚族、契丹打着交道。只要我稍微掉以轻心他们便会趁机而入,每每与他们对阵疆场,都有一种给看破先机的感觉,打的很是被动。对内奸一事,我早有察觉,多次入手调查。我身份特殊,一旦入手调查,便会弄得整个幽州人心惶惶,只能不了了知。后来我就在想内奸未必就是军中将校,也有可能是巨富商贾也可能是豪门贵胄或者是草莽之辈,只要在这幽州有一定势力,皆有可能。尤其是孙佺此人喜好结交各路人物,处处向古时孟尝君看齐,身旁各类鸡鸣狗盗的人物都有,混到他身旁不要太过容易,也因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

        裴旻呆了半晌,这幽州地大物博,当中的各种有一定势力的人物,不知凡几,想要从中找出一个内奸,不易于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但他也知道揪出内奸,势在必行,可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大都督就没有一点头绪?”

        薛讷摇了摇头道:“我不能明目张胆的去查,若因为这个内奸,弄得幽州上下人心惶惶,得不偿失。我这里不能尽力去查,他们藏的深,又极少行动,至今也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不过狐狸终究会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你的出现应该能够揪住他们的尾巴。”他也不再卖官司了,直接道:“你可知你在怀柔县杀的那人是谁?”

      ¡¡¡¡Åá•F»ÐÈ»µÀ£º¡°ºÃÏñÊÇÀî´óáTµÄ¶ù×Ó°É¡£¡±

        “不错!”薛讷道:“确切的说是李大酺唯一一个有能力能够继承奚族王位的儿子,奚族重视能力实务。他们的首领必需有能力可以服众,没有能力便没有资格继任王位。李大酺儿子有好几个,真正拿得出手的却只有李沫可一人。近几年来,李大酺一直在培养李沫可,以便将来继承他的位子。此番他派遣李沫可劫掠怀柔县,明摆着是送威望战功的,却不想遇到了你。他唯一的继承人给人杀了,你认为他会善罢甘休?根据我手中的情报,李大酺如今恨你入骨,甚至下达了悬赏令,能够取你首级者,奖赏一百匹骏马,五百头肥羊。他恨你至此,而你又只是一个给裴家放任不闻不问的寻常书生,半点权势也没有,怎么可能不对你展开报复?他在奚族,鞭长莫及,必定会动用幽州这方面的势力。只要对方动手,就不愁不能顺藤摸瓜。”

        裴旻霍然起身,惊骇道:“那我母亲,岂不是很危险?他来找我,我是不惧,我母亲那里抵挡得住?”

        “你放心!”薛讷伸手示意裴旻莫要急躁:“他们里应外合,干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哪能不消停一段时间,就算有心报仇,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你母亲暂时很安全,为了你母亲,也为了牺牲在白狼山附近的十万唐军将士,希望你能助我将内奸找出来。”

        薛讷说完一脸期盼的瞧着裴旻,对于幽州藏在深处的内奸,他痛恨已久,只是对方藏得深,有心无力。裴旻意外杀了李沫可,让他看到了一线机会。只是有着一定的危险,这才动了试探之意,看看裴旻是否如传言中的那么厉害。若裴旻先前禁不住他考验,让他偷袭得手,他会劝裴旻带着他母亲离开幽州,免得死的不明不白。但眼下裴旻出色剑法让他有着一定的信心,迫切希望能得他相助。

        裴旻看着薛讷的表情,心中已有计较,笑道:“大都督是一个好的将军,却不是一个好的说客……”

      第十二章 三个条件

        “一个好的说客,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先一步透露自己的底牌。让对手知道自己的底线,等同谈判的失败!”裴旻对于薛讷的了解,来至于传言,这亲自接触下来,发现传言非假,薛讷确实是为方直刚正的好人物,值得敬重。但敬重归敬重,要他如薛讷这般,却做不到。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道:“大都督要我以自身为诱饵,将潜伏在暗处的奚族内奸引诱出来,好顺藤摸瓜,将整个势力一锅端了,没问题。不过我有几个条件,希望大都督同意。”

        薛讷想不到裴旻竟然在他面前谈起了条件,双手环胸道:“你倒是说说,有什么条件?”

        “第一!”裴旻伸出了自己的食指,道:“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大都督必需保证我母亲的安危,不管什么情况,我都不能让我母亲陷入危险。这点做不到,一切免谈。我会直接领着我母亲,离开幽州,去个安全的地方。”

        薛讷慎重的道:“孝心可嘉,这个我可以保证。据我所知,你娘经常帮人缝补衣裳,赚取生活所需。这缝纫上的活定是不差。我军中将士平时训练艰苦,衣裳破损极快。我可以以此为由,将令堂请入军中由军中将士保护,你大可放心。”

        裴旻强调道:“最好别让她知道缘由,免得她过于担心。”

        薛讷毫不犹豫的道:“没问题。”

        “第二!”裴旻将中指伸出道:“你这书房里的书,任我自取……”要考取科举,少不了阅览群书,增加自己的文化水平,薛讷的这些藏书正好用的上。

        薛讷道:“这有什么,你要是喜欢,我全都送你。”

        “不要,没地方放!我需要看什么,你借我就成。”裴旻一口拒绝,随即说出了第三个条件:“大都督或许不知,裴家人瞧不起我娘,我也不屑与他们往来,正式脱离裴家。并且决定报考明年科举,也就是说今年年底我必需参加解试拿到贡士的资格,方能参加明年的春闱。据我所知参加解试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地方官员推荐,一种是学院或者乡绅推荐,最后一种是自己报名。只是自己报名,流程繁杂,过于麻烦,我希望得到大都督的推荐,推荐我参加解试。”

        薛讷疑乎的目光在裴旻身上飘过,正容道:“推荐可以,但我不会给你任何帮助。科举是为我大唐取才,选的是国之栋梁,不能有半点马虎。”

        裴旻会心一笑,自信满满的道:“我既然有勇气参加,自是有一定的把握,这个不劳大都督关心。”他眯着眼睛,其实让薛讷推荐,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借势!

        这武有高下之分,厉害之别。但是文学一道,却从未第一第二之分。

        就如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李白、杜甫,他们的诗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有人喜欢李白的天马行空,有人喜欢杜甫的写实风采,可真要让人从中分出个高下,没人分的出来。

        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看,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坏,这就是文学。

        科举考试,一考真才实学,另外也考运气,你的文章文风对的上考官的胃口,那成绩肯定不会差。反之你文章写的再好,对不上考官的胃口,就只能明年再来了。

        裴旻对自己结合了古今文学水平还是有一定自信的,能不能考上状元,他不敢保证,但是考个类似高考的解试,问题不大。借了薛讷这幽州大都督的势,铁定能在考官心底加许多分,说不准拿个第一什么的,那就完美了。

        其实只要薛讷能够保证裴母的安全,裴旻便会帮助薛讷揪出内奸,毕竟事情已经牵连到他,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更何况作为一个带着些许愤青思想的中二少年,对于促使十万大唐健儿葬身异域的幕后元凶,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无动于衷。

        只是作为一个后世人,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薛讷作为幽州大都督,自己冒险帮他,不讨点好处,怎么也说不过去。

        既然决定帮薛讷,裴旻也立刻进入状态,道:“我不太赞同被动诱对方现身,太费时间,也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会来找我麻烦。应该双管齐下,一边诱对方现身,一边主动调查。大都督身在明处,你一动,必定会造成草木皆兵,令幽州人人自危。我却不一样,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藏于暗处,反而利于行事。我不信大都督真没查出什么来,只是迫于形势,没能深入而已。接下来的事情,我来办最为合适。”

        薛讷作为将门虎子,仕途上顺风顺水,镇守边疆,屡立战功。作为权势过人的边帅大都督,平时说话也是一言九鼎,找人帮个忙谁不扒着脸儿贴上来,裴旻却跟他讨价还价谈条件,心底本有着小小的不快,但见裴旻是真心实意的认真办事。那点不快瞬间消散,多看了他两眼,点了点头道:“我确实有几个怀疑的对象,他们大多都不是等闲之辈。你可要想好,守株待兔是有点笨,相对来说安全许多。主动出击,却有可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孤注一掷。你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无妨!”裴旻摸了摸鼻子道:“打不过我可以跑,跑不了就躲。最多带着我娘跑到南方去,一样是过日子。至于闹出什么烂摊子,不是也有大都督收场嘛!”

        薛讷错愕的怔了怔,突然大笑起来:“有意思,我还以为你会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话,却不想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这听多了官话,你这大实话说的倒是很对我的胃口。都说了这个份上了,那我这里也给你个保证:只要你不是将这老天给捅破了,闹出什么事来,我给你当着。十万兵,有八万是我亲手练出来的,短短几天就他娘的没了。若不将鬼崽子抓出来,阎王殿里,我哪有颜面去见他们。”他开始是笑的,说道后面眼圈却红了。

        裴旻能够感受到薛讷心中的那种痛,默默的点了点头。

      第十三章 酒馆见闻

        走出大都督府,裴旻看着天边黄昏时分的晚霞,脑中想着几个人的名字:有富甲一方的大商,有往来东北的走私黑商,有地方豪侠黑道巨子,也有州郡父母官,难怪薛讷不敢明察下去。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惹的,也没有一个真正干净的。一旦薛讷这种级别的人物对他们展开调查。不管有事没事,势必会造成风声鹤唳的局面,导致整个幽州人心惶惶,反而会为奚族、契丹所趁。也只有他这种不起眼的小人物,才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放肆的活动,而不给发现。

        不过到底往何处入手调查,裴旻现在还没什么头绪,回头好好琢磨琢磨,急不来的。反正就如薛讷原来的意思一样,等待也是一种方法。

        走过了两条街,裴旻突然间闻到一股香气,是酱油混着热肉的气味。他从怀柔县来蓟城求学,一路上都以干饼果腹,在蓟城又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没顾得上吃饭,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当下循着香气寻去,过了条街,便见一间简陋的小酒馆。

        酒馆虽小,却是高朋满座,里面热闹非凡。老远的就能听见跑堂喝声与里头谈天说地的喧哗音,混响声成一片。

        裴旻对着小店的环境非常满意,毫不犹豫的走进了店内,跑堂的眼尖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要了饭,点了两个小菜,坐在位子上听着周边三教九流聚在一处高谈论阔。

        在这种小酒店用餐的大多都是商人以及流氓地痞。商人是行脚商人,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见多识广。他们走南闯北,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钻,论见识广博,寻常人远比不上。而流氓地痞分布在大街小巷,也能掌握第一手的情报。他们高谈论阔,吹牛打屁,说的话不可全信,但也未必全假。

        想要不出门而知天下事,酒馆是最好的去处,这是千百年都公认的事情。

        这竖着耳朵细听,果然入耳全都是时下流行的事情:什么永捷巷里的小寡妇水灵,什么张村的老寡妇偷人,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从一群地痞流氓嘴里说出来,特别【创建和谐家园】猥琐。

        裴旻选择性的无视他们,找着感兴趣的话题。

        在他右手边的一个商人说的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说的正是薛讷给他的名单人物之一,黑商蒋博。所谓黑商,也就是走私商人。

        武则天内斗政治是一把好手,但军事上的成就也就只能用“呵呵”两字来形容了。

        太宗贞观一朝,对外战绩几乎全胜,唯一的败绩还是因为李世民心大,觉得没有灭掉高句丽,就算收复了辽东,连夺二十一城都不算胜利。高宗一朝,虽然有几场失利,但依旧威临四夷,打下了有唐一朝,最大的疆域。武则天倒好,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这类大将杀的干净,直接导致唐军一败再败,国家威严扫地。原本臣服大唐的附属国,一个个脱离大唐控制,不朝贡也便罢了,甚至断了贸易来往。

        这个时候黑商的存在就变得特别吃香。

        黑商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买卖他国抢手货物来牟取暴利。

        蒋博正是这样的人物,因奚族、契丹占据营州,断了东北陆路的商道来源。蒋博却能平安的将东北长白山的各种天材地宝由陆路运至幽州,没有一定的手段,怎么可能做到。说蒋博在奚族、契丹内部无人,便是三岁小孩也不信。也是因此,蒋博的嫌疑最大。

        一个行脚商人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说着:“老李,你听我说这回蒋博的面子真是丢大了!你们当时是不在场,我亲眼见他的脸都青成紫色了……”

        坐在他对桌老李是一脸的不可思议道:“真的假的?”

        行脚商人拍着胸口道:“那还有假,又不是我一人看到,官道上的眼睛多着呢。你等着吧,要不了多久,这事肯定传扬开来。到时候,是真是假,你就知道了。”

        老李忙道:“不是我不信你,我们什么关系,怎么可能不信你。实在是太吃惊了,我可是听说了,蒋博的护卫都是一等一的好手,都是他重金从江湖上聘请来的豪杰,人人都有一打好几的实力,怎么这么不堪一击。二十几个人,让两个人就打的落花流水?”

        行脚商人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道:“那是他们没有遇到真正的好手,真遇到对手,不知被打的有多惨。你没在现场是你没有眼福,想我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漂亮的功夫。你是不知道,那两个小哥舞着木剑就跟美人跳舞一样,美的是不得了。我看的入神,哪里知道等我回过神来,二十几个壮汉就给他们打倒在了地上爬不起来了。二十多人打两人,任是连人家衣角都没挨到。你说,蒋博能不气的哇哇叫嘛!”

        老李听得悬乎又知自己这位友人不会无的放矢,好一会儿才道:“也不知我们幽州这地什么时候多出这两号人物,他们胆子也是够大。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就凭蒋博在北方的实力,那两人估计没好日子过了。”

        行脚商人左看右瞧,突然压低了声音道:“不是他们去惹蒋博,是蒋博看上了他们身上的东西,好像是一副什么字帖,想要强取豪夺。结果碰到了硬茬,反而给教训了一顿。”他本想小声的说,奈何平时吆喝惯了,嗓门够大,即便压低了声音,依旧落入裴旻的耳中。

        他们不在讨论这事,天南地北的说起了别的趣闻。

        裴旻听的无聊,正好小二将他点的饭菜上齐,闷着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一碗饭下肚,裴旻又听到一个有趣的消息:就在今天中午,袁浩给一个十七八岁女人用一把木剑打败了,而且还败的很惨,双人拼了三十余招,袁浩便防了三十多招,半点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裴旻当然认得袁浩,那袁浩是蓟城一家武馆的馆长,是北地颇有名气的一个剑客,剑术有着几分造诣,他的大杂烩剑法中的绝招“剑下留人”,便是跟袁浩学得。

        他竟然给一个小姑娘打的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

      第十四章 木剑美人

        裴旻吃饱喝足走出了小酒馆,脚下不自觉的便往城东走去。在裴旻的记忆中,袁浩所开设的武馆便位于城东。

        袁浩在江湖上有个绰号叫做快剑猿,因为他天赋异禀,天生手臂奇长,可以与三国时期的刘备相提并论,三尺青锋由他施展出来就跟短枪一样,却又比短枪灵活的多。他的剑法注重速度,依仗灵活多变的剑招配合手臂奇长的优点,与敌交手,常常逼得对方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尤其是他的绝技“剑下留人”更是如此,一剑四杀,充分的体现了速度优势,在蓟城一代颇有名望。

        袁浩此人好战,裴旻在蓟城求学时,常见他与人比试,他的大杂烩剑法中有好几招都是看袁浩使出,他记在心底,加以改良的。

        在裴旻看来,袁浩的剑法却有可圈可点之处,算得上的一方好手。以他的能耐,竟然让一女子用木剑逼得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那女的剑法定是出类拔萃,奥妙非常。

        裴旻好剑喜剑懂剑识剑,对于剑的一切都非常感兴趣,听到幽州出现如此使剑高手,不由心痒难耐,本能的便想去探探情况。

        夜幕降临,天色已晚。

        裴旻走的极快,将到袁浩的武馆,猛听前方传来咄咄逼人的声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