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唐不遗憾》-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李踏固与麾下的五千精锐骑兵,也立即放弃进攻安边城,并拔营北上,准备与殿后的一万部落兵马汇合,阻挡唐军援兵对部落人马的追击。

      安边城张齐丘府邸,横野军使张齐丘与部将郭子仪,正在阅览王忠嗣派人送来的指令。

      王忠嗣要求张齐丘坚守安边城,决不能让蕃军攻破城池,至于击退蕃军主力,他会亲自率领麾下精锐骑兵与云中守捉的兵马,向蕃军主力发起进攻。

      很显然,王忠嗣已经不指望横野军,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了,毕竟,经过墓地一战,横野军主力已经全军覆没,仅剩的几百人根本就微不足道,能守住城池就不错了。

      至于李安率领三百横野军击破蕃军五千精锐,在王忠嗣看来,不过是侥幸而已,这样的机会不可能每次都遇到,若要击破蕃军主力,还要靠他麾下的精锐骑兵和云中守捉的主力兵马。

      郭子仪看完王忠嗣的最新指令,表情有些不悦,作为一名将领,他自然希望可以领兵作战,立下功勋,而蕃军有撤离的迹象,若是坚守城池,显然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

      “将军,反击即将开始,难道我们横野军就只能这么干看着。”

      张齐丘也是一脸无奈:“我横野军只剩几百人,就算全部出战,又能起到多大作用,节帅有令,我们照做就是了。”

      轻率出战,致使横野军主力全军覆没,这始终是张齐丘心头的一块心病,这让他心里发虚,对王忠嗣的命令,不敢有丝毫的违逆。

      郭子仪虽然很想出战,但军令如山,只要张齐丘不松口,他也不会违令出战,毕竟,他已经四十多岁,早已不是冲动的毛头小子。

      “将军,李少郎他们已经返回城内了。”

      张齐丘闻言大喜,看向身旁的郭子仪,兴奋道:“李安这小子仗打的太漂亮,方圆百里内来回奔袭,让蕃军闻风丧胆,大涨我横野军的军威,走,我们去看看。”

      说完大步离开正堂,准备亲自迎接李安一行的胜利归来。

      由于蕃军兵马已经撤离,李安一行百人从南门方向,大摇大摆的进入城内,刚刚进城,一百勇士就受到了城内军民的热烈欢迎。

      他们在桑干河上游方圆百里范围内,所取得的骄人战绩,早就在安边城内传开了,甚至出现了多套夸张的版本,诸如刀枪不入、行走如飞等谣言,是不胜枚举。

      “大兄,城内的百姓都在仰慕我们,看着这热情劲儿。”

      李昆雄接下百姓硬塞过来的煮鸡蛋,笑得合不拢嘴。

      李安轻轻一笑,小声道:“让勇士们都挺起胸膛,好好感受这种被人仰慕的感觉。”

      既然打了大胜仗凯旋而归,自然没有必要拒绝这份来自普通百姓的淳朴热情,这多少能够激发勇士们,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兄,前面。”

      李安抬头一看,横野军使张齐丘与部将郭子仪正在走来。

      “将军。”

      李安拱手行了一礼。

      张齐丘满脸和煦,握着李安的双手,赞赏道:“李少郎在方圆百里内来回奔袭,打的蕃军闻风丧胆,大涨我横野军的威风,这份战绩足以载入史册。”

      “将军过奖了,只是一些小打小闹罢了,上不得台面。”

      尽管大出风头,但李安觉得还是要低调一些。

      郭子仪随意看向排列整齐的勇士,猛的一怔,脱口道:“一百勇士,居然一个都不少。”

      张齐丘也看清楚了,五排勇士,每排都是二十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这让他大为诧异。

      李安淡然一笑,他不想继续卖弄自己的战果,顿了一下,轻声道:“将军,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们还是想想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吧!”

      

      第四十一章 恭迎节帅大驾

      张齐丘与郭子仪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他们都明白李安的意图,但大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再说不迟。

      在张齐丘府邸的正堂,郭子仪拿出王忠嗣的指令,轻声道:“节帅有令,让我横野军坚守安边城,没有命令不得出战。”

      李安微微一愣,亲自看了一眼,恍然道:“王节帅让横野军坚守城池,多半是觉得横野军仅剩几百人,不足以对蕃军造成实质的威胁,他这是不信任横野军,二位将军真的打算坚守不战?”

      张齐丘一脸无奈:“军令如山,节帅亲自下令,我等自然要遵从。”

      郭子仪也轻轻点头,表示认可。

      李安见状,有些怏怏不乐,此时敌我双方的局面已经开始逆转,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轻易错过。

      “蕃军兵马已经撤离,安边城并无失守之虑,在下觉得,只要横野军将士极力请战,节帅一定会同意的。”

      郭子仪抬头看向张齐丘,正色道:“末将与麾下部将,愿联名请战。”

      张齐丘轻轻点头,没有反对,在援兵抵达的有利时机,他也希望所部横野军能够立下功勋。

      ####

      桑干河上游一带,怒皆部首领李踏固将一万五千大军,部署在桑干河与瓠卢河的交汇处,准备正面迎击唐军援兵,为部落数万人马转移提供足够的时间。

      作为游牧民族,怒皆部并没有太多的盆盆罐罐,所以,李踏固只需阻挡两三日,部落人马便可以顺利的进入妫州,并很快返回饶乐都督府。

      这一趟南下,他的部落损失了不少人马,但同时也劫掠了不少财物,更为部落的牛羊收集了很多干草,总体来说,收获比损失更大,这一趟并不亏。

      “报,首领,唐军云中守捉七千人马从正西方向而来,据此不足五十里,从朔方而来的三千骑兵走瓠卢水南岸而行,有绕道我军背后的意图。”

      李踏固闻言,顿时惊了一身冷汗,他没有料到唐军区区一万兵马,居然敢分兵作战,竟打算用一万人马的兵力,前后夹击他的一万五千人马。

      但若唐军三千骑兵真的绕道瓠卢水的东岸,他麾下的一万五千骑兵的退路就被切断了,若击破正面的七千云中守捉还好说,万一战败或者相持不下,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被李安的百人部队打击之后,李踏固对麾下骑兵的信心,变得非常不足,面对兵力不及自己一半的云中守捉,竟没有必胜的信心。

      思虑再三之后,李踏固下达命令,让一万骑兵继续坚守原地,五千精锐骑兵,随他渡过瓠卢河,准备迎击从朔方增援而来的三千唐军骑兵。

      李踏固觉得,唐军三千骑兵从朔方增援而来,一路上风尘仆仆,是一支疲惫之师,实力肯定要弱于云中守捉的七千主力,柿子先捡软的捏,这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李踏固自然也不例外。

      ###

      王忠嗣亲自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是走瓠卢水的南岸而行的,而横野军驻地安边城就在瓠卢水的南岸,所以,王忠嗣的部队是要经过安边城的。

      在安边城南门外,横野军使张齐丘与郭子仪等将领,全都列队迎接,等候王忠嗣的到达,这其中,自然不会少了立功颇多的李安和荔非守瑜等人了。

      作为朔方节度使,加权知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手握大权,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而张齐丘只是小小的横野军使,官职远远低于王忠嗣,而且因为自己的失误,让横野军主力全军覆没,这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以万分的虔诚来博取王忠嗣的好感。

      大开的安边城南门外,除了张齐丘等重量级人物,横野军五百将士和众多欢迎的百姓也都站在城外,看上去排场很大。

      安北城南门外五里,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正策马缓缓而行,身后是他的几位得力部将。

      此次增援蔚州,他只带了三千骑兵,不是他小看怒皆部,而是主力大军都在朔方北部,短时间内很难增援过来,如此冒险也是无奈之举。

      在听说横野军主力被蕃军全歼之后,王忠嗣是大惊失色,对蕃军的实力感到大为吃惊,甚至动了调动主力大军回援蔚州的念头。

      不过,随着横野军残部稳住阵脚,一次次挫败蕃军的攻城,而后又以三百兵马大破蕃军五千精锐,王忠嗣逐渐放下心来,并加速向蔚州增援过来。

      “报,节帅,横野军使张齐丘亲率数千人,在南门外等候节帅大驾。”

      王忠嗣闻言,表情很是不悦,轻声道:“这个张齐丘,为了迎接本帅,居然动员上千人,真是不知体恤民力。”

      “节帅,也许这些百姓是自发的,想要一睹节帅的风采,怪不得张军使。”

      王忠嗣轻轻一笑,指向这名部将:“哥舒翰,你倒是很会替人说话,张齐丘给了你什么好处?”

      哥舒翰憨憨一笑,他这马屁不大不小,正中王忠嗣下怀,作为年仅三十六岁就当上节度使的王忠嗣来说,自负和傲气是少不了的,偶尔被轻轻的夸赞一下,心情还是舒畅的。

      “末将横野军使张齐丘叩见王节帅。”

      张齐丘带头向王忠嗣行礼,郭子仪等人也全都跟着效仿。

      王忠嗣一脸严肃,喝道:“张齐丘,你可知罪。”

      张齐丘闻言,浑身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颔首道:“末将知罪,末将一时大意,让横野军主力兵马全军覆没,请节帅责罚。”

      见张齐丘态度还算恭敬,王忠嗣轻轻点头,大声道:“蕃军在城外挖人祖坟,致使全军哗然,你的无奈,本帅也都清楚,不过,作为一军主将,岂能没有主见的被部下牵着鼻子走,你好自为之吧!”

      “谢节帅教训。”

      王忠嗣抬头看向张齐丘身后,大声问道:“郭子仪、李安可在?”

      “末将在。”

      “小人在。”

      郭子仪与李安同时应声回答,并昂首正视王忠嗣。

      王忠嗣凝目打量郭子仪和李安二人,表情充满了赞赏,他戎马一生,光从身形就可以判断出,郭子仪和李安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

      “真是国之栋梁。”王忠嗣赞叹了一句,随即下令道:“所有人都起来,别跪着了。”

      “谢将军。”

      张齐丘与众部下缓缓起身,站到道路的两旁。

      王忠嗣继续打量李安,他总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而李安也在打量王忠嗣,这可是流传千古的名将啊!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日后还指望跟着人家混呢?

      “你叫李安?”

      王忠嗣蹙眉看着李安,表情显得有些诧异。

      而他身后的哥舒翰等部将,也全都在打量李安,他们都对李安的骄人战绩感到吃惊。

      毕竟,李安只是一名年轻的少郎,而且,从未在军中服役,还不是一名大唐军人,但却取得了远胜大唐军人的骄人战绩。

      李安先是以疑兵之计吓退蕃军万余精锐,救下张齐丘,而后,两次使用引蛇出洞之计,全歼混入安边城的蕃军奸细,保障了安边城内部的稳定。

      接着,主动请缨,以三百余兵马的劣势兵力,突袭蕃军大营,亲斩蕃军大将李天龙,并将蕃军五千精锐打得【创建和谐家园】尿流,大大震慑了蕃军兵马。

      最后,以仅有百人的小部队,在方圆百里范围内来回奔袭,以零伤亡的代价,歼灭蕃军近千人马,让蕃军闻横野军而丧胆,小儿闻横野军而止夜啼。

      李安的四次骄人战绩,让包括王忠嗣在内的众唐军将领,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甚至严重怀疑,这是横野军使张齐丘夸大战果造成的。

      “叔父,小侄正是李安。”

      从王忠嗣诧异的眼神中,李安已经猜出他想起了李武,为此,直接开始套近乎。

      叔父?

      李安此言一出,倒是惊倒了不少人,哥舒翰等将领猛然间目瞪口呆,诧异的看向李安和王忠嗣,而张齐丘和郭子仪等人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王忠嗣却是大笑了起来,指着李安:“哈哈哈!你居然是李武的儿子,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

      “小侄长得太像父亲,倒让叔父一眼就认出了,对了,小侄这里还有颜叔父的信件,叔父请过目。”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身份,李安将怀中的颜真卿亲笔信,交到了王忠嗣的手中。

      王忠嗣伸手接过信件,草草浏览了一遍,心情颇为复杂,他这一路行来,听说安边城出了李安这号人物,心头大为好奇,却不料这个让人吃惊的李安,竟然是自己至交好友的儿子。

      “颜真卿这小子,在监察御史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十年,舒服惬意的很呢?”王忠嗣多年来南征北战,吃尽了苦头,相比之下,颜真卿的职位确实舒服太多。

      将信件收起之后,王忠嗣瞥了李安一眼:“李安,你好像有话要说。”

      李安轻轻一笑,拱手道:“叔父,侄儿替横野军请战。”

      郭子仪见状,忙向身后的众部将使眼色,并跪拜道:“节帅,末将愿随大军出战。”

      “末将愿随大军出战。”

      众横野军将士一同【创建和谐家园】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9: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