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安笑了笑,轻声道:“何止下毒,有时候,舌头也是可以杀人的,数千逃难百姓聚集在一起,若是蕃军奸细散布流言,引起骚乱,可能比下毒更加可怕。”
“无恙,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安将手中的信件还给荔非守瑜,正色道:“守瑜,你将这信件交给张齐丘,让他调拨人马看守井口,我带领弟兄们前往西北角。”
荔非守瑜轻轻点了点头,带着两名弟兄向张齐丘的府邸奔去,而李安则带领几十名弟兄,向城池西北角行去。
李安相信,蕃军惧怕唐军主力报复,所以急于速战速决,迅速抢夺足够的财物而后撤离,这样一来,蕃军奸细一定会急于行动,而他们越是急迫,就越是容易露出马脚。
“快走,快走,这里有瘟疫,有瘟疫。”
李安与众弟兄刚刚抵达西北角,就见骚乱的人群向自己涌来,看这些百姓的表情,似乎很恐慌的样子。
“都给我站住,出了什么事?”
Àî°²´óºÈÒ»Éù£¬ÈÃ÷âϵÜÐÖ£¬½Ø×¡ÖÚ°ÙÐÕµÄȥ·¡£
一名小吏忙解释道:“李少郎,这里有瘟疫,百姓们刚刚过来,才几个时辰,就有多名百姓得了瘟疫,那死状实在是太吓人了。”
“一派胡言,什么瘟疫会发作这么快,才几个时辰,人就死了?”
李安不相信这是什么瘟疫,天底下所有的瘟疫都有一个发作的过程,几个时辰就导致人丧命,根本就不可能。
“李少郎,此事千真万确,好几名百姓就躺在那边,您去看一眼就明白了。”
李安点了点头,看向小吏:“带路。”
小吏一脸的不情愿,但李安是张齐丘身边的红人,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在前方带路。
在一处不大的院落里,并排躺着五具尸体,尸体的表面被白布包裹,看上去让人瘆的慌。
李安迈步走了过去,轻轻掀开包裹尸体的白布,只看了一眼便立即将白布放下,这种死状实在是太可怕了,满脸的血点和嘴里的呕吐物所散发的恶臭,让李安心头一阵恶心。
走到远处大吸了几口气,李安轻声道:“这些百姓发病前有什么症状。”
“李少郎,早上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好好的,来到这里之后就突然这样了,还有,此处常年无人居住,只怕有不干净的东西,人一住进来就会犯病。”
小吏睁着大眼,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
李安可不会相信这些封建迷信,不过,这几名百姓的死状确实非常诡异,让人看了感到很是恐慌,这也难怪众百姓要逃离这里了,但李安更相信这是蕃军奸细搞的鬼。
¡°Øõ×÷¿´¹ýÁËûÓУ¿¡±
“已经看过了,他说很像瘟疫,然后匆匆忙忙的走了。”
Àî°²ÎÞÄÎÒ¡Í·£º¡°ºÜÏñÎÁÒߣ¬ÕâØõ×÷ǰ;¿°Óǰ¡£¡¡±
“李少郎,这仵作有个师兄,医术非常厉害,他急急忙忙的走了,很可能是去请教师兄了。”
李安轻轻点头,蹙眉沉思起来,他觉得这些人死于瘟疫的可能性很小,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蕃军奸细下毒,从而毒发身亡的,但什么毒会让人出现这种状况呢?李安可不太懂医学,自然不知道。
“师兄,您看看,这是什么瘟疫?”
û¹ý¶à¾Ã£¬Øõ×÷´ø×ÅÒ»ÃûÖÐÄêÀɾý×ßÁ˹ýÀ´£¬²¢Á¢¼´¿ªÊ¼Ñéʬ¡£
中年郎君轻轻掀开包裹尸体的白布,仔细的检查死者的头部,蹙眉沉思良久,突然豁然开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师兄,您发现了什么?”
中年郎君指着眼前的尸首,开口道:“师弟,这哪里是什么瘟疫,分明就是中毒了。”
“中毒了,中的是什么毒?”
李安连忙走了过去,急切的问道。
中年郎君道:“是鱼毒,多年前在北海边的渔村生活过一段时间,曾见识过这种鱼毒,此毒取自深海毒鱼的内脏精炼而成,毒性极大,人中毒之后,便会出现这种状况,不明白的,还以为是瘟疫呢?”
“原来是鱼毒。”李安顿时恍然大悟,看向中年郎君:“多谢郎中了,敢问尊姓大名?”
中年郎君抱拳道:“李少郎客气了,在下王冰,一个小小的郎中而已,告辞。”说完转身离去。
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总是这样一身傲骨,但却从不溜须拍马,也不太擅长人际交往。
李安看向身旁的小吏,轻声道:“看到了吧!这不是瘟疫是中毒,这说明在这些百姓之中有蕃军奸细,传令下去,让老百姓互相监督,发现可疑之人立即上报,还有,告诉百姓们,不要吃陌生人送的食物,以防有毒。”
小吏轻轻点头,立即前去准备。
看着这些中了鱼毒的百姓,李安心头倒吸一口凉气,若是这些鱼毒下在井水里,城内的百姓喝了井水,估计都会变成这样吧!
为了预防万一,李安让麾下弟兄贴出告示,警告城内的百姓,在打出井水之后,要先给鸡狗饮用,鸡狗无事之后,才能给人饮用,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中毒。
在识破瘟疫是鱼毒之后,城内逃难百姓的心都安定了下来,他们痛恨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蕃军奸细,皆瞪大了眼睛,要挖出隐藏在身边的这些恶魔。
由于李安将所有逃难百姓都安置在城池的西北角,而且,鱼毒的事情又让老百姓心生警惕,这就给蕃军奸细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周围全是监视的眼睛,他们被困在西北角,根本就动弹不得。
而这可苦了隐藏在东门外的李天龙,他第一夜收到取消行动的信号,第二夜更是什么信号都没有接到。
第三十四章 故技重施
安边城东北十里处,李天龙心情郁闷的站在首领大帐内,大冷的天,在野外冻了一夜,放在谁的身上都不会好过。
李踏固的心情自然也不会好,为了里应外合夺下安边城,他先是派遣士兵挖唐人祖坟,诱使横野军主力出战,而后,又派出最有经验的细作混入安边城内,伺机采取夺占东门的行动。
但连续两日过去了,他的细作却没有完成任务,如今,更是失去了联系,这让李踏固怀疑,他的细作是不是已经被城内的唐军全歼了。
李天龙憋了一肚子的气,脸颊的赘肉颤抖了起来,抱拳道:“首领,指望这些细作根本没用,还是让末将率领大军从正面攻打安边城吧!”
李踏固思虑再三,点了点头:“李天龙,你立即率领五千大军进攻安边城,本首领率剩余兵马随后增援。”
“末将遵令。”
李天龙大喜,带着一脸的自信,转身前去准备。
###
安边城西北角,吃饱喝足的逃难百姓正在休息,在他们之中,隐藏着蕃军奸细,同时,也有白狼寨的弟兄。
李安抽出二十名白狼寨的弟兄,将他们伪装成逃难百姓,并混在人群之中,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对人群进行监视,从而找出隐藏的蕃军奸细。
“大兄,蕃军足有万余精锐,为何还不攻打城池,他们在等什么?”
李昆雄好奇的问了一句。
李安轻轻一笑:“安边城易守难攻,蕃军强攻损失会很大,所以,他们是想里应外合,利用奸细在城内制造混乱,或者趁乱攻取东门,如此,他们就可以用最小的损失,攻破城池了。”
“哼,蕃军的阴谋倒是聪明,不过,这些奸细已经很难施展拳脚,蕃军的计划不会得逞。”
李安看向东北方向,轻声道:“蕃军的阴谋不会得逞,但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安边城,也许,很快就会攻打城池了。”
“咚咚咚……”
李安的话音刚落,备战的鼓声就从南门方向响起。
“大兄,蕃军准备攻城了。”
昆雄、飞羽等人全都紧张起来,并立即站起身来。
李安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并冷静道:“南门方向有郭子仪坐镇,你们不用太担心,这里的蕃军奸细才是心腹大患,我想他们听到鼓声一定很亢奋,憋不了多久的。”
荔非守瑜轻轻点头:“无恙,我们是不是再来一次引蛇出洞?”
李安与荔非守瑜对视一眼,嘴角一笑,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
####
安边城南门外。
李天龙亲率五千精锐骑兵,浩浩荡荡的抵达了距离城墙不足五百步的位置,并全部跳下战马,摆好了进攻的阵型。
一脸横肉的李天龙,看着前方不远处的城墙,嘴角露出了一丝冰冷的笑意,在他看来,自己麾下有五千大军,而对方守城的兵马不过数百人,实力悬殊巨大,攻破安边城,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城门楼上,郭子仪一脸愤怒的看向城外,眸子中尽是坚毅和自信,对于眼前十余倍蕃军兵马,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心理,大丈夫马革裹尸,幸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好安边城。
“呜呜呜……”
随着李天龙手臂的猛然甩下,蕃军进攻的号角声骤然响起。
“杀……”
五千蕃军将士,在攻城车和云梯等简陋的攻城器械的陪伴下,呐喊着向安边城杀去。
这些简易的攻城器械,都是这两日紧急准备的,蕃军没有技术太厉害的工匠,大型的攻城利器,他们是制造不出的,而且,此处地形是倾斜的,太重的器械,根本就不能推到城墙边。
蕃军将士沿着倾斜三十度的斜坡,向安边城的南门发起进攻,这种佯攻的方式是非常消耗士兵体力的。
而站在城墙上防守的横野军将士,却是以逸待劳,轻松的将手中的【创建和谐家园】瞄准这些正在奔来的蕃军将士。
坐镇南门的郭子仪,丝毫不顾及自身的安全,他站在城门楼最正中的瞭望口,凝目注视着进攻中的蕃军将士,表情越发冷酷。
蕃军将士越来越近,很快就进入了【创建和谐家园】射程,郭子仪大手一挥:“放箭。”
“嗖嗖嗖……”
Ò»Õó¼ýÓêºôÐ¥¶øÏ£¬½«³åÔÚ×îǰ·½µÄÞ¬¾üÊ¿±øÉä³ÉÁË´Ì⬡£
不过,蕃军士兵凭借兵力的优势,完全忽视了这点损失,继续向城墙下冲去,并很快接近了城墙。
架起云梯之后,大量蕃军士兵,举着盾牌向城墙上杀去,云梯周围的蕃军,更是黑压压的一大片。
“滚木,礌石,给我狠狠的砸。”
郭子仪可不会怜惜攻城的蕃军士兵,下达命令毫不留情。
木头,石头犹如下雨一般,从天而降,将城墙下的蕃军士兵砸死砸伤了一大片,但仍旧无法阻止蕃军士兵的继续进攻。
蕃军顺着云梯爬上女墙外,隔着女墙与守城的横野军厮杀,城下的蕃军更是弯弓搭箭,向城墙上射击,以掩护攻城的士兵。
看着攻城极为猛烈的蕃军士兵,郭子仪一脸严肃,不时的呵斥部下,让部下将士全力迎战,若有后退者,立即处死。
南门外的攻防战可谓极为激烈,而在城池的西北角,众多逃难百姓听到南面传来的厮杀声,全都紧张了起来,他们进入城池就是为了避难,若城池被蕃军攻破,他们免不了还是要遭难。
为了照顾好这些逃入城内的百姓,让他们吃好喝好,张齐丘特意从城内筹集了足够的粮草,并将这些粮草堆积在城池西北角的一处院落,放在逃难百姓的眼皮子底下,如此,这些逃难百姓,自然也就安心了。
张齐丘抽调五十名横野军和一百名民壮,让他们负责看守这些粮草,以防止蕃军奸细对其进行破坏。
“踏踏踏……”
一骑快马迅速奔来,在众多逃难百姓的眼皮子底下,奔入了存放粮草的院落。
“南门告急,南门告急,所有人立即拿起兵器,随我增援南门。”
骑兵扯着嗓子大吼,让负责守卫粮食的五十名横野军和一百名民壮,立即前去增援南门。
“那这些粮食怎么办?”
骑兵大怒:“混帐,若是安边城被攻破,这些粮食还不都是蕃军的,将军有令,让你们立即随我增援南门,要快。”
众人闻令,只得拿起武器,跟在骑兵的身后,火速向南门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