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完看向李安:“李少郎,这位是郭子仪将军,本将已将守城大任交给他,你与同伴要听从郭将军的调遣。”
郭子仪点了点头,向李安等人示意,而李安几人则弯腰行礼,并表示会听从郭子仪的号令。
李安没有想到,张齐丘麾下的部将居然是郭子仪,这个郭令公在历史上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流传千古的中华名将,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只是,此时的郭子仪还是个小军官,还没遇到大展拳脚的机会,而李安觉得,自己能够在郭子仪麾下听调,比听从张齐丘有面子多了,也靠谱多了,他相信,有郭子仪坐镇安边城,再加上他的帮助,守住安边城半个月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到时候周边的援兵肯定会增援过来。
郭子仪起初并没有将李安等人看在眼里,觉得只是一些毛没长齐的大孩子而已,但他听说李安使用疑兵之计,吓退蕃军万余精锐骑兵的时候,他彻底的震惊了,对李安多了一份佩服和赞赏。
几案上摆放着安边城地形图,郭子仪看向李安,问道:“李少郎,你觉得蕃军会如何攻城?”
李安也不客气,指着地形图,分析道:“北面和西面是瓠卢水,蕃军不能飞渡,东面地形狭窄,也不利于大规模进攻,蕃军只能从南面发起进攻,但也可能派遣小股兵马从东面偷袭。”
郭子仪淡然一笑,继续问道:“那以李少郎之见,我军该如何防守?”
“集中主力兵马防守南门,其余方向部署少量人马,另外,城内还需预留一支应急人马,以随时增援各方。”
郭子仪满脸赞赏,从怀中拿出了另一张地形图,上面将兵马的部署写的清清楚楚,其中,南门方向部署三百横野军将士,其余各门部署三十名士兵,剩余百余将士留守城内,随时准备增援各方,另外,从城内动员的民壮也按照比例分配在各个方向上,这与李安的意见完全吻合。
当然,这种部署并无高明之处,只要是一名思维正常的将领,都会按照防守任务的轻重,部署相应的兵力,并留出一部分后备力量。
但李安毕竟只是一名少郎,且从未参军,居然能想到预留后备力量,这在郭子仪看来是值得赞赏的。
“郭将军,正面的压力最大,让我们部署在正面吧!”
郭子仪部署防御的时候,李安这支人马还未进入城内,所以,地形图上并无李安一行人的踪迹。
“李少郎,城内涌入的逃难百姓足有数千之众,可谓鱼龙混杂,这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郭子仪淡然一笑,缓缓侧首看向李安。
第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
李安闻言,猛的一怔,立马就明白了郭子仪的意思,数千难民涌入安边城,这里面或许会有蕃军奸细,一旦蕃军奸细在城内作乱,与城外的攻城大军里应外合,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这个问题,李安居然完全忽略了,也可以说,李安完全就没有想过蕃军会派遣奸细混入安边城,他被蕃军凶狠毒辣的手段迷惑了,竟然忽略了他们还有一颗狡诈的心。
姜还是老的辣,李安不得不佩服郭子仪,他的思维果然缜密,竟然连这一层都想到了,而郭子仪的意思,是让李安这些人马部署在城内,以防备可能存在的蕃军奸细。
“郭将军放心,在下一定将城内的奸细全都揪出来。”
“哈哈!有李少郎相助,本将可以安心防守南门了。”通过不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郭子仪已经认可李安,觉得李安是个很有能力的少郎,完全可以委以重任。
随后,郭子仪询问了李安的出身,得知其父亲李武是平卢军校尉,官职与他相同,不禁感叹李安是将门虎子。
逃入安边城的难民,被分散安置在城内的多处位置,并有专门的官员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数日之内都很安稳,没有发生任何重大的治安事件。
李安与荔非守瑜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分头在难民聚集的区域暗中观察,凡是发现可疑的情况立即汇报。
“大兄,他们都是可怜的老百姓,都已经无家可归了,可还要被我们当成奸细防备,真是可悲。”
在一处茶棚,李昆雄感慨的说道。
李安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随即又将茶杯放下,正色道:“昆雄,郭将军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万一在这些可怜的百姓之中隐藏了蕃军奸细,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大兄,可我们观察了半天,这些人都是可怜兮兮的百姓,哪有蕃军奸细的影子,一定是郭将军多心了。”
李安白了李昆雄一眼,正色告诫道:“奸细都是最擅长伪装的,他们脸上又不会写字,你岂能看得出来,给我好好观察。”
“是,大兄。”
###
安边城东北十余里,李踏固在首领大帐中踱起了步子,帐内的李天龙等部将,全都一脸郁闷的低着头。
他们派遣的斥候已经查明,所谓的唐军援兵,不过是子虚乌有,滚滚烟尘扬起的位置,只有散落一地的树枝。
这种被人吓破胆的奇耻大辱,让李踏固与麾下的众部将感到难以忍受,他们有万余精锐骑兵,却被李安一行几十人吓得拔腿就跑,若是传扬出去,他们的脸面将无处安放。
“我部万余精兵,却被几个小子吓破了胆,传扬出去一定会被人笑话的,可恨。”
李踏固愤怒的吼了一声。
李天龙上前一步,颔首道:“首领,末将愿率三千精兵突袭安边城,将那些搞阴谋诡计的小子全部砍了。”
李踏固摆了摆手,看向众部将,咧嘴道:“既然他们玩阴谋诡计,那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安边城内有我们的人,只要里应外合,安边城唾手可得。”
对于安边城的险要地形,李踏固还是颇为忧虑的,只要能有更好的办法拿下安边城,他就绝对不会选择强攻这一项,毕竟,强攻的损失永远都是最大的。
“首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踏固上前一步,在李天龙的耳边低言几句,并下令道:“立即前去准备。”
“末将领命。”
李天龙慨然领命,并立即转身离开大帐。
####
傍晚的时候,李安与荔非守瑜几人聚集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发现。
李安看向众人,首先说道:“我与昆雄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你们呢?”
荔非守瑜轻轻摇了摇头,李飞羽也跟着摇头。
张二牛想了一下,看向荔非守瑜,轻声道:“寨主,我今日在东门方向,发现一名女子出了城,她长得很像米娘。”
荔非守瑜大惊:“二牛,你真的看清楚了,是米娘吗?”
李安与昆雄、飞羽闻言,同样感到大为惊诧,米娘是奚族人,没有道理出现在安边城,最大的可能就是奸细,米娘极有可能是蕃军奸细。
“长得非常相似,嘴角也有一颗痣,我本想追出城查看,但从城外涌入的几十名百姓挡了道,待我奔出东门外,人已经消失了。”
荔非守瑜闻言,心头怅然若失,若米娘真的是蕃军奸细,他该怎么办,当年是他救活了米娘,难道如今,他还要亲手射杀自己曾经救活的人吗?他真的下得了手吗?
李安同样大惊,并摇头道:“都这个节骨眼上了,城内还大开着?就不怕蕃军冲入城内吗?”
“大郎,城外不时有百姓要求进入城池避难,都是大唐的百姓,守城士兵不忍将他们关在城外。”
张二牛开口解释道。
李安点了点头,猛的一惊,大声道:“城外百姓不断涌入城内,若是蕃军士兵夹杂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大兄,若城内真的有蕃军奸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安蹙眉沉思,分析道:“西门和北门外是瓠卢水,自然不用担心,南门有郭子仪将军坐镇,也不必操心,东门防守薄弱,万一混入城内的蕃军突袭东门,与隐藏在城外的蕃军兵马里应外合,东门很有可能会被攻破。”
“大兄,那我们就全部增援东门,决不能让蕃军的阴谋得逞。”
李安沉思片刻,正色道:“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蕃军的目标除了东门,应该还有一个,那便是横野军使张齐丘,斩杀主将可导致军心涣散,这个也不得不防。”
荔非守瑜等人皆连连点头。
“无恙,那郭子仪将军会不会有危险?”
李安摆手道:“不用太担心,派一名弟兄提醒一下就好,郭将军心思缜密,不会忽略自身的安全。”
“无恙,那我们不如分头准备,我带一半弟兄增援东门,你留下来保护张齐丘将军。”
荔非守瑜听说米娘从东门出城,担心米娘还会回来,所以要亲自前往东门等待。
李安认可的点了点头,与荔非守瑜兵分两路,分别增援东门和保护张齐丘,为了保证行动的隐蔽性,荔非守瑜和李安都是悄悄行动,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指定位置。
入夜之后,张齐丘府邸部署的百余横野军士兵,举着火把,大摇大摆的向南门方向奔去。
而在黑暗的角落里,有几十双眼睛正盯着这些渐渐远去的横野军将士,并随后兵分两路,一路奔向东门方向,一路向张齐丘的府邸悄悄奔去。
张齐丘的府邸灯火通明,但静悄悄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十余名翻墙进入的黑衣人,互相对视几眼,手持匕首向张齐丘的寝室摸去。
“来的都是客,进来喝一杯吧!”
张齐丘突然出现在寝室门前,微笑着看向几十名正在靠近的黑衣人。
黑衣人被张齐丘的气势吓住了,心头感到了一丝不妙,静悄悄的府邸,很有可能有埋伏,但他们已经侦查一天了,这里仅有百余横野军士兵,而如今,这些士兵已经离开,应该不会再有唐军士兵才对。
“杀……”
一名黑衣人大喝一声,带领众人手持匕首杀向张齐丘。
“嗖嗖嗖……”
就在这时,周围的窗户里突然射出大量的箭矢,将黑衣人射的人仰马翻,与此同时,张齐丘的身后也冒出了三名手持长枪的少郎。
李安侧首看了看身旁的昆雄、飞羽,大喝一声:“杀……”
被射杀大半的黑衣人,哪里还有反抗的能力,虽然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勇士,但在李安与昆雄、飞羽的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三人挥舞长枪,很快就将剩余的几名黑衣人消灭干净。
“李少郎,留活口。”
张齐丘瞪大了眼睛,却发现自己下令太慢了,李安的枪太快,已经将最后一名黑衣人刺杀。
“将军,这些黑衣人一定是蕃军的奸细,无需审问,还是杀了干净。”
李安表情颇为轻松。
张齐丘吁了口气,看向东方:“李少郎的引蛇出洞之计已经凑效,东门方向可能也有奸细,少郎可立即增援。”
李安摆了摆手,抱拳道:“将军不必担忧,有守瑜在东门,不会有什么闪失的,况且,百余将士绕道南门,此刻应该距离东门方向不远了。”
张齐丘闻言,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
其实,李安是担忧张齐丘的安全,虽然他们已经将十余名黑衣人全部斩杀,但城内会不会还有蕃军奸细呢?万一再有蕃军奸细闯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兄,孔明灯,一共两盏。”
李飞羽突然发现,在距离张齐丘府邸不远的位置,升起了两盏孔明灯。
李安大惊,与张齐丘对视一眼,脱口道:“将军,我们还是小看这些蕃军奸细了,他们居然留了后手,这两盏孔明灯一定是蕃军奸细传递信号用的。”
张齐丘轻轻点了点头,蹙起了眉头,很明显,刚才闯入府邸的黑衣人只是部分,还有人躲在暗处观察着一切,见刺杀失败,于是就点燃孔明灯,向同伴发出信号。
第三十二章 群众路线
李安看着眼前越升越高的孔明灯,眉头越蹙越深,他在心下揣测蕃军奸细可能传递的信号。
此次,李安根据米娘的意外出现,和城外不断有逃难百姓的涌入,推测城内一定有蕃军的奸细,而蕃军奸细混入城内,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一定会想法设法配合城外的蕃军将安边城拿下。
刺杀主将张齐丘和突袭东门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主将身死,东门被攻破,安边城就是叛军的囊中之物了。
不过张齐丘府内有百余横野军将士,蕃军奸细的阴谋很难得逞,为了引诱蕃军奸细自投罗网,李安说服张齐丘,将府内的百余横野军调离,并让他们绕道南门,悄悄对薄弱的东门方向进行增援。
李安的引蛇出洞计划,无疑算是成功的,蕃军奸细果然中计,并闯入了李安预设的包围圈,被斩杀殆尽。
但蕃军留了后手,却是李安没有料到的,这说明蕃军奸细头领远比他想象的要高明,是个心思缜密的人。
那么,如此一来,这两盏孔明灯的升起,很有可能是告诉城内或城外的同伴,他的刺杀行动失败了,而如此急迫的升起孔明灯,似乎又说明他的同伴也正准备采取行动,而中计损失十余名手下的他,必须立即阻止他的同伴,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李安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嘴角淡然一笑:“将军,若在下所料不错,蕃军奸细还有一路人马正准备突袭东门,东门外也有一支准备攻城的蕃军兵马,蕃军奸细发现自己中计,损失十余名同伴,已经醒悟这是我们的引蛇出洞之计,如此东门方向自然也会有埋伏,所以,才紧急升起孔明灯,让另一路人马放弃突袭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