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世茶都》-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根据天云村炒茶经验,雨后茶叶四斤炒一斤干茶,雨前茶三斤七两左右炒一斤干茶。嫩茶经电子称过称之后。正常标准一斤干茶一锅。

      炒一锅就一斤干毛尖绿茶。卓一凡清楚记住这个标准。

      炒茶师傅的工钱是以炒多少斤干茶计算。他们两个能炒多少?都无法计算,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卓一凡帮忙升起大柴火。

      两位年轻的师傅赤手伸入烧得滚烫的180度铁锅里,开始麻利炒起来。

      炒茶是为了快速杀青和脱水,迅速保护茶叶里微量元素不损失。为什么机器设备不能代替手工炒茶?卓一凡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弄懂。

      手工茶是传统茶,尤其是毛尖茶。它的市场价定位,比机器炒茶高出几个档次。卓一凡一直坚定手工炒茶,是机器炒茶所不能代替的。

      一锅茶需要反复炒和揉五次,时间没有标准确定。成功不成功为一级好茶,关键在于炒茶师傅的眼力。

      卓一凡待在炒茶师傅的旁边,淡定观注。第一次,以自己的经验不足,全凭师傅的眼力把关,而我必须此时认真观察茶的成色好坏。

      “怎么样?”罗艳来到身旁靠近问。

      卓一凡看不懂地细心观察,说:“快出一锅了。”

      罗艳亲自过去,从炒锅中抓握一把茶拿出瞧瞧,然后放进锅中由师傅继续炒,十分满意的点点头。

      “师傅,这里能炒出绿毛尖吗?”卓一凡弯下腰问。

      两个师傅闻到笑了。

      “这里茶的都能炒出来。”

      “是吗?”卓一凡好像没有听明白。

      “绿毛尖,比白毛尖好吧?”卓一凡关心继续问。

      “这里没有白毛尖。”

      两位师傅说着摇摇头。

      卓一凡还是一头雾水,表示怀疑地想不通。

      “我们这里的茶炒出来的都是绿毛尖。”罗艳拿出一枚嫩芽说,“你看,嫩芽上有白色绒毛吗?”

      卓一凡这才仔细发现,手指上的嫩芽都没有白色绒毛,反而看到的是绿色绒毛。这下终于明白了。绿毛尖茶是我们天云茶的特色茶。它跟白毛尖茶的本质区别不是工艺,而是茶叶本身。

      当初喝上卓刚的绿毛尖茶,以为只有他家才做出的极品。

      此时大彻大悟明白了。

      卓一凡拿出手机进行度娘搜索。搜索出来的结果,根本没有绿毛尖茶这个词,只有其它许多相似的广告。搜索出来的更多的是白毛尖茶的信息,以及它的市场参考价格。

      灵机一动,卓一凡掌握了极品茶的信息。绿毛尖的市场定位远远高于白毛尖茶。

      “出锅!”一个师傅叫声。

      一道青绿茶经五遍炒揉之后,一锅绿毛尖茶成型出锅了。它形状跟眉茶差不多。

      眉茶是青绿茶一种。眉茶形似眉尖,叫眉茶,也叫作长青茶。绿毛尖也是眉茶一种。绿毛尖茶是天云村茶的特色茶。它由于不出名,没有绿毛尖的品牌,所以在网络字典寻找不到它的样品介绍。

      绿毛尖茶最终工序完成之后,冷却之后,就可以泡制新鲜绿茶喝了。

      开工出锅之后,当老板的是必须要喝的。

      罗艳拿来烧好的开水,将第一锅新鲜绿茶放进玻璃杯子里,倒入【创建和谐家园】十度的开水。

      稍过一会儿,绿毛尖在水中悬浮,上下层次鲜明。

      青绿茶看茶的好坏,这要分层次的一一分辨。

      一看汤色。

      看汤色,透明度越高,说明茶质越好。汤色越绿,说明工艺不足,或是茶叶本质差。

      卓一凡和罗艳跟上师傅观看到玻璃杯中的汤色匀称透明,略见浅浅绿光色。

      从外观此道绿毛尖达到极品,但稍差一点。这可能跟茶叶有关。这是雨后茶叶,水分足,是杀青不够的原因。

      二闻汤香。

      闻汤香,香高持久。越香越浓的茶,说明茶质越好。而且要保持长久。

      卓一凡闻一闻,第一杯茶达到了香高持久。

      三尝汤味。

      尝汤味,味浓,味醇,鲜香纯正。

      卓一凡喝上第一口绿毛尖茶,达到了味醇味浓的标准,而且回味长久。

      “好茶!”

      两个炒茶师傅经过三关之后,一致品出它是极品好茶。

      卓一凡和罗艳相视一悦,继续品尝今年第一杯绿毛尖茶。

      从成品茶中,卓一凡观看到绿毛尖茶条索紧致,色泽绿润,香高持久,绿毛紧密鲜明。它属于极品长青绿茶。

      罗艳跟着卓一凡细致观看,这是自己家的茶叶做出的成品。它跟自己炒制的一样。

      甜到心底去了,罗艳向卓一凡雪亮地微笑一眼。

      手机响了。

      卓一凡摸出手机,看到是老同学卓刚的电话。

      “喂,卓老板,你好!”卓一凡接上手机说。

      罗艳看到他跟一个卓老板打电话,莫非找到买家了。

      “好的,谢谢啊!”卓一凡说完,笑容展放在脸上。

      卓一凡把手机放进裤袋里,到罗艳身旁低声说:“卓刚的电话。”

      “卓刚?”罗艳一听想到了他,对他没有好印象。他根本就是一个色鬼,曾经对我发骚扰微信,还有那些色的图片。

      “嗯,他听人说,我做茶了。他要我拿点样品过去,给他看看,质量好的可以帮我代销。”卓一凡边说边到另一个安静的地方。

      罗艳跟着听他说话。

      “他想收你的茶?”罗艳听出了问。

      “嗯。今天能做多少茶?”卓一凡担心今天做不了多少斤绿毛尖。

      “看看吧。我到茶园里帮着采茶。”罗艳知道了说。

      卓一凡看她说完就急步去了。

      刚走几步,罗艳拿出手机接上问:“一凡,有事吗?”

      “明天,明天一起去吧。”

      “到卓刚那里?”罗艳犹豫了一眼问。

      “嗯,我回来说吧。”

      “嗯,你山上小心点,别摔到了。”

      罗艳闻着心田美美一笑,随即满满心膛的温暖了,跟谈恋爱似的身心气爽。

      “一凡啊!”卓一凡听到喊声,马上跟罗艳挂掉电话,转身看到村支记来了。

      “叔叔啊!”卓一凡跑两步到村支书面前。他是卓刚的爸,叫卓天海,是个老支书,跟我爸同岁,五十一了。

      “一凡,做茶啊。”村支记背着双手走到炒好的绿毛尖茶面前,抓起来闻一闻,看一看。

      “呵呵,叔叔,第一次做茶。”卓一凡到面前笑嘻嘻地说。

      “嗯。”村支书卓天海点点头说,“开春茶,你们要及时采下来,不要隔夜把茶炒好。”

      “嗯,我知道。今天采的茶必须炒完。”卓一凡听从他的。

      “天气啊。”卓天海抬头望望天空,说,“不要下雨啊。”

      “我看过天气预报了,未来三天不会有雨。叔叔,你家里请好多人吧?”卓一凡顺便关心问。

      “请了五六十个,请不到人啊。急死了。”村支记卓天海家里有几十亩优质茶园,每年都是请上百个人采茶。今年可能特殊原因,少了近一半人。以前,拜托罗艳叫一些人的。这不,她今年变卦了,帮上了卓一凡。

      看到村支书皱上眉了,卓一凡不多说了。

      “一凡,你茶有地方销吗?”村支书把一只手搭上肩膀问。

      “有啊。刚才卓刚打电话来了。说帮我销售,叫我带样品过去。”卓一凡大开心地说。

      “卓刚啊。是我一早打的电话。”村支书忽来劲了说,“你回家创业不容易,怕你做出的茶销不出去,所以叫他帮帮你。这绿茶,尤其绿毛尖茶新鲜保质期只有三个月。过了三个月,就吊价,卖不出价钱,所以做出新茶必须马上卖掉。”

      “哎,谢谢叔叔!”卓一凡悉耳恭听进去了。

      “你今天的茶做不完,就放到我那里。”村支书卓天海快乐助人地说。

      “哎,谢谢!”卓一凡十分开心地满头答应。

      “你们加紧搞吧。我只来看看你。现在我回去了。”村支书卓天海说完就走。

      “谢谢啊!你回去忙。”卓一凡忽来了一个定心丸。我以后做出的茶有地方销了,这就去除了一大块心病。

      过一会儿,收茶的两个师傅送新茶叶来了。

      卓一凡过去帮忙,跟师傅们一道把今天的茶炒好,严把质量关。

      第7章 验货,讨价

      怕夜长梦多,卓一凡跟老同学卓刚通上电话,晚上把新茶带过去看看。

      卓一凡双手搬上一个大纸箱绿毛尖放进车后面。

      吃晚饭后。

      罗艳叫上亲戚帮忙照顾老乡采茶工,答应了跟卓一凡到县城去一趟。

      罗艳在公路边上等着卓一凡开车过来。

      卓一凡远远看到罗艳穿一件雪白外套,显得格外的耀眼。

      按响喇叭,停车。

      罗艳上车坐在副驾驶,面无表情,向窗外的亲戚挥个手,临走时拜托一声。

      开上车灯,卓一凡稳稳驾上车,在奇曲山涧河边的村公路上行驶,大约两公里后,开上了大公路,直接驶往县城。

      限时速60公里,大约一个小时到达。

      一路上,罗艳闭目休息,听着车厢里灌耳的音乐歌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6: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