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对呀,大皇子是为了体会百姓的疾苦,又不是为了讨好皇上的,何必去拆穿二皇子和三皇子呢?您要是拆穿了,人家要说您不爱护兄弟了。”
大皇子听这话有道理,慢慢消了气。
“虽说不是为了讨好父皇,可让他两个作弊讨好了父皇,我心里不痛快!”
苏幼仪忍不住笑,觉得大皇子气鼓鼓的小模样十分可爱,“你就放心吧,连咱们都知道他们是作弊的,皇上能不知道吗?皇上可厉害呢!”
过不了几日,乾清宫传出皇上要亲自出宫巡视河间的消息,宫里顿时闹哄哄地议论起来。
小纪子不知哪来的消息,飞快赶回来禀告,“大皇子,奴才听说皇上决定要带个皇子一道出门,就带前些日子种稻种得最好的人!”
大皇子先是一喜,听见后半句又没了兴致,“二弟和三弟的稻苗长得更好,父皇会选我一起去吗?”
说到底,作弊不作弊,种得好不好,还不都是皇上说了算?
单就摆出台面来的东西,大皇子的确不是最好的。
苏幼仪心中懊悔,上次没事给大皇子写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勾起大皇子想出宫的肠子。
若没机会出门便罢,这回皇上出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皇子要是出不去一定很伤心。
“大皇子,您要相信,咱们皇上是一位明君。他说带种得最好的人一起去,一定不会食言的。”
“哦?朕在你心中原来如此英明么?”
门外忽然传来皇上的声音,苏幼仪唬了一跳,忙福身行礼。
大皇子见到皇上满怀期待,又想请他带自己出宫,又怕他说不带自己出宫,纠结之下傻傻地站在原地。
皇上扫了他一眼,“不是说想出宫吗?还愣着做什么,收拾行李去。”
“父皇要带我出宫?!”
大皇子欢喜坏了,对着皇上都忘了该用什么自称,直接我啊我的起来,皇上却一反常态没有怪罪。
苏幼仪面上微红,忙道:“奴婢去给大皇子收拾行囊。”
皇上自顾自在书案后头坐下,随手拿起桌上的字纸看起来,“不必了,让他自己收拾去,朕有话问你。”
苏幼仪低着头站在地上,思忖自己什么地方又得罪了皇上。
不对,是皇上又找了什么茬来跟她找事,她最近好像没有留什么小辫子给人抓吧?
皇上随意在书案上翻了几下,看苏幼仪近来带着大皇子写的字,竟是些悯农之类的古诗,倒也应景。
他随手抓起一张五言绝句,“你是为了应付朕,才写这么短的诗吗?”
ËÕÓ×ÒÇÒ»¿Ú·ñÈÏ£¬¡°¾ø²»ÊÇ£¬ÕâÊ×ʫʵÔں㬲»½öÑÔ¼òÒâê࣬»¹ÄÜÏìÓ¦»ÊÉÏêâÔֵĹú²ß£¬Å«æ¾½Ì´ó»Ê×ÓдÕâÊ×Ê«ÓÐʲô²»¶ÔÂ𣿡±
皇上今日不想挑她的毛病,听过解释便罢了,没再继续纠缠。
“朕进门的时候,听见你说朕是明君,朕怎么是明君了?”
苏幼仪眼珠子一转,只怕方才那个问题不过是铺垫,这个问题才是皇上真心想问的。
她思忖片刻,这个问题答得太深了,只怕犯了后宫干政的嫌疑,答得太浅又像溜须拍马,不符合她的风格。
深浅当中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她不禁为难,“难道陛下觉得自己是个昏君吗?”
高奇寿闻言迅速把眼睛朝她一瞪,这丫头胆子也太大了。
昏君这种话,能当着皇上的面随便说吗?
皇上颇为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朕自觉不是个昏君,却不知自己算不算得上明君。自古君王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朕觉得宫里的奴才都像奴才,只有你像百姓,所以问问你。”
原来皇上是正经提问,不是想抓她的小辫子。
苏幼仪想不明白那句宫里的奴才都像奴才,只有她像百姓是什么意思,奴才不像奴才那该像什么?
至于像百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皇上还在等她的回答,不容多想,她便道:“别的不说,单说眼前,皇上为了民间百姓遭遇旱灾带头命宫中节俭行事,便是明君所为。”
小丫头理由还挺多,就是不承认她爱慕自己。
皇上接着道:“那朕是不是明君,和带不带大皇子出行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回答。
苏幼仪只得硬着头皮道:“因为……明君是不会轻易被蒙蔽的。”
这话说的太露骨,就差直接点明二皇子和三皇子两边是作弊的了,没想到皇上好像很愿意听,不但没有责怪她,眼神里还露出些许得意。
她对自己没有从前那么防范,才敢说出这样的话,这让皇上心生喜悦。
第三十二章 人小鬼大
第三十二章 人小鬼大
苏幼仪一抬头,两人目光相接,气氛顿时奇异起来。
啪嗒啪嗒。
大皇子兴冲冲地从门外跑进来,脚步轻盈,进门看到皇上看苏幼仪的眼神,顿时愣在原地。
苏幼仪有些尴尬,正要招呼大皇子过来,只见大皇子倒退着朝外躲去。
“嘘!父皇和苏姑姑在里面,你们都不许吵!”
苏幼仪脸色更红了。
皇上下巴微抬,慢悠悠地看苏幼仪,看到她白皙面容上染上红霞,心中格外畅快。
好一会儿,他才轻声道:“人小鬼大,谁敢吵?最吵的就是他。”
苏幼仪低头不语,皇上见好就收。
他从座中站起,“明日出宫,你跟着大皇子一起去,还可再带两个人,你看着办吧。”
说罢便起身离开。
大皇子正在外头命人不许说话不许进屋,唯恐旁人打扰了皇上和苏幼仪,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走了。
他跑进书房,“苏姑姑,父皇说什么了?”
苏幼仪道:“皇上说让我陪着大皇子一道出宫,还可以再带两个人,小纪子少不得要去,还有一个大皇子觉得带谁好?”
大皇子歪着脑袋想了想,“带淑芽吧,不然谁伺候你?”
……
皇上要带大皇子出宫的消息传到后宫,贤妃愤愤地把二皇子身边的人叫来,明着暗着敲打了一番。
“本宫让你们好好带着二皇子种稻,你们也告诉本宫二皇子的稻田比大皇子的更好,为什么皇上带大皇子去而不是二皇子?”
宫人心中为难,二皇子的稻好是好,可不是他自己种的,都是奴才们帮着种的。
皇上那么耳聪目明的一个人,想想也知道二皇子那么爱干净,怎么可能亲自下田种稻?
三皇子的也是一样,算起来可不就是大皇子种的稻最好了么?
人家种出来的品相一般,可却是实打实的自己种的,听说大皇子插秧的时候还有奴才站在一边看热闹的,这怎么能比?
实话不能说,他们只好想了个托辞回复贤妃,“回娘娘,皇上的话或许只是个托辞。您想啊,宫外又不安全又不舒服,大皇子年纪最长,身强体健,自然该带他去。咱们二皇子要是出宫磕着碰着了,那可怎么好?”
“是啊娘娘,皇上一定是心疼咱们二皇子,才会带大皇子出门的。大皇子从小没有生母在旁疼爱,胡打海摔惯了才吃得了宫外的苦。”
提到这话,贤妃将信将疑,面色缓和了些许。
皇上若真要带二皇子出门,她少不得也要担心一番,不如不带出门的好。
她气得是二皇子被大皇子比了下去,显见得二皇子种稻学的不如大皇子强,这口气她咽不下去。
“也罢,你们回去好好督促二皇子读书。读书才是正经事,什么种地浇水的,难登大雅之堂,皇上不过一时兴起为之,想来以后不会有这种事了。”
宫人们忙道:“是,二皇子的学业一向比大皇子强,娘娘就放心吧。”
皇后那边听到消息颇为失落,愣愣地坐在灯前,好半晌才想起自己要说什么,“皇上出巡的东西都收拾好没有?”
翠瑶上前道:“都收拾好了,有内务府打点着呢,娘娘就别操心了。倒是皇上说要带种稻种得最好的皇子出行,竟然没带三皇子,娘娘失望吗?”
“本宫怎么会失望呢?”
皇后轻声道:“三皇子年纪尚小,比不过大皇子和二皇子是应该的,等他长大些再说。就算长大后还是比不过他们,只要他平安健康,本宫也就满足了。”
三皇子年幼体弱,皇后身为人母头一件要紧的事,便是在乎他的健康,余下的事只能往后靠了。
她又道:“比起让二皇子拔得头筹,还是大皇子跟皇上出宫来得好。”
翠瑶眉头微蹙,细想皇后这话,终于有所顿悟。
“大皇子身为再尊贵,到底没了生母,总比二皇子得意,让贤妃威胁到娘娘要好……”
次日一早,苏幼仪和淑芽、小纪子随大皇子出宫,仪杖跟在皇上的仪杖后头。
这一次出宫比苏幼仪想象中的阵仗要大,除了皇上和大皇子,还有若干朝臣和武将。
加上随行保卫的侍卫,还有太医和各大臣带的随扈,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
大皇子打从坐在马车上,【创建和谐家园】就没有停过,兴奋地扭来扭去,脑袋集中在车窗的范围。
“苏姑姑你看啊,那是什么鸟!”
Ç峿µÄ³¯Ï¼ç³ºì£¬¾©½¼Ë®ÌïÀï·É¹ýÒ»Ö»°×ðØ£¬´ó»Ê×ÓϲµÃÅÄÕÆ£¬¡°Õâ¾ÍÊÇÂäϼÓë¹ÂðÍÆë·É£¬ÇïË®¹²³¤Ììһɫ£¡¡±
还真有点像,可惜眼前是朝霞而不是落霞,春水而非秋水。
苏幼仪指着马车外道:“大皇子,您看外面的水田,和咱们在宫里造的那个像不像?”
大皇子仔细一看,田里湿乎乎的,不过看起来水没有他们在宫里弄的田多,便问苏幼仪为什么。
苏幼仪道:“因为干旱。河间干旱,京城倒不至于产生旱灾,只是同往年水草丰美的景象比不了。”
大皇子拍掌大笑,“元韬那个小子还以为稻苗要种在旱地里呢,还说什么先种再浇水,只怕他都不知道水田是什么东西!”
从前大皇子也不知道水田是什么东西,只是听苏幼仪和小纪子他们说,稻苗种的地要保证一直有水,和种树种花的地不同,他才有些印象。
如今真正见到水田,虽然田里水不多,他还是很兴奋,心里想着回去如何与二皇子他们炫耀。
紧随着二皇子车架的便是朝中亲贵大臣的车架,孩子稚气的笑声传出马车,后头骑马的几位大臣跟着呵呵笑。
一个穿红色补服的大臣朝身旁紫色补服的大臣道:“国舅爷,是大皇子的笑声吧?”被称为国舅爷的人拱拱手,他也很久没见到大皇子了,不过料想大皇子的车架里也不会有别的孩子,便道:“是啊,我们大皇子一向活泼。”
此人正是威远侯江肃,先皇后一母同胞的弟弟,大皇子的亲舅舅。
第三十三章 探查苏幼仪
第三十三章 探查苏幼仪
皇上不喜年幼皇子和外戚过多接触,是而江肃很少进宫看望大皇子,这一次同圣驾出行,便想着找个机会看望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