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世书香》-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扶意记起江上初见,此刻想来,她见到姑祖母时,莫名的亲切和熟悉,原来就是因为祝镕。

      “小姐,我去外头瞧瞧。”香橼还惦记那两个鬼鬼祟祟出去的婆子。

      扶意收回神思,应道:“谨慎些,咱们凡事装傻敷衍,这大家族里的是非,原和我们不相干,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ýÏãéÚ³öÈ¥£¬·öÒâÒ²×ßµ½´°Ï£¬¿´ÁËÑÛÇåÇï¸óÀïµÄ¹â¾°¡£

      方才二夫人来,她满口奉承的好话,字字拣人家爱听的说。

      事实上,与韵之相处这三天,扶意能感受到,屋子里每张桌椅上都仿佛有千万个钉子在扎着她,韵之熬得很辛苦。

      扶意倒也没有撒谎,只是……若叫二夫人责怪,若不能把韵之教好,她兴许很快就会被送回纪州。

      坐回书桌前,静下心,想挑一些能让韵之喜欢的诗词书籍。

      她好不容易才离开家,好不容易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多一天也好。

      不过……扶意合上书册,不禁又想起与那人的江上偶遇,心里也打定主意,绝不轻易提起。

      半日时光悠悠而过,太阳落山,香橼来屋子里点灯,见翠珠从门外进来,笑道:“姑娘,老太太传晚饭了。”

      ÏãéÚÎÊ£º¡°¶þС½ã»ØÀ´ÁËÂ𣿡±

      翠珠应道:“回来了,这会儿咱们正院和西苑的几位小姐也都过去了。”

      第4章 韵之的敌意

      这家里四个女孩子,东苑的二小姐,正院大房两位姨娘生的三小姐、四小姐,还有西苑的五姑娘,都比扶意小,韵之小她两个月,余下的妹妹们,只在十二三岁。

      今日午饭时,姑祖母就与她说,若有余力,能不能把底下几个妹妹一并教导了,不求她们个个儿成了大诗人、大才女,但求写一手干净漂亮的字,再者旁人吟诗作赋时,能哼上两句。

      此刻,香橼为小姐披风衣,又轻声提醒:“老夫人会不会为了中午提的事儿?”

      扶意正想回答,院子里亮了,几位妇人提着灯笼在门下等她,扶意也不是什么正经小姐,连姑表亲戚都排千里远,不愿叫这些人背地里说她摆主子的款儿,便赶紧领着香橼出来。

      一行人到了内院,进门时,正听老太太吩咐:“叫他们各自歇着,到家不必过来请安,夫人少夫人们自然是和自家老爷少爷一道用饭,也不必过来。”

      屋里人见到扶意,除了韵之,年幼的三个妹妹都礼貌地站了起来,韵之见了,很不耐烦地也跟着起身。

      老太太热情招呼:“我正和你妹妹们说,明日一并到清秋阁念书,意儿,你考虑得怎么样,愿不愿收这些笨丫头?”

      扶意上前请安,笑盈盈道:“妹妹们都很聪明,姑祖母不嫌我,我自然愿意。”

      话音才落,外头利落的脚步声进门来,这一屋子女眷个头都不大,挺拔高挑的男子蓦地闯进来,自然是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但见祝镕几步就到了祖母跟前,行礼道:“给奶奶请安。”

      老夫人满目爱怜,欢喜极了:“十几天不见,你还学会请安了,别是见家里有表妹在,端的吧。回家一整天了,才过来,快见过你表妹。”

      她笑着向扶意介绍:“这就是韵之日日念叨的三哥哥,你的三表哥。”

      ×£éFȴЦµÀ£º¡°ÎҺͱíÃüû¹ýÁË£¬ÔÏÖ®ÄÇСѾͷ£¬ß¥¶ÞÎÒÈ¥ÌæËý¸æ¼Ù¡£¡±

      韵之朝堂兄瞪了一眼,又看向扶意,没好气地问:“言姐姐,下午我娘是不是来过清秋阁,你说什么了?”

      扶意从容道:“伯母问了几句诗词功课,看了你写的字,别的也没说什么。”

      韵之将信将疑,打量她几眼,就拉着祝镕到一边说悄悄话。

      老太太对扶意说:“原不该叫你们同席,但我眼里都是孩子,镕儿一贯和他姐妹们一道用饭的,你若不在意,我就不撵他走了。”

      扶意忙道:“是。”

      如此,一家子人坐下吃饭,几个姑娘原本规规矩矩,祝镕来了之后,屋子里立时就热闹了。

      但他们兄妹说笑,扶意也插不上,偶尔与姑祖母说几句,心里默默地察言观色,一顿饭下来,吃了什么反而都不记得了。

      回清秋阁的路上,主仆俩都禁不住舒了口气,互相听见笑起来,扶意朝掌灯的几位妇人看了眼,香橼立刻便收敛了。

      可她们没走出多远,就听得有人喊:“言扶意,你等等。”

      这样连名带姓地喊人,莫说在公侯世家,就是市井街巷也很不礼貌,扶意回眸,正色看着走向她的祝韵之。

      然而灯火一晃,从韵之身后出现祝镕的身影,他缓步而来,一脸清冷神情,目光与扶意相交,扶意不以为然地避开了。

      第5章 一点不见外

      “有件事,我要关照你。”韵之绕着扶意转了半圈,抬手把一旁的下人们先打发了。

      她乖顺数日,仿佛一下有了靠山,眼眉间分明稚气未消,故意装作凌厉的模样,对扶意道:“从今往后,我爹娘来找你,不论他们问什么,你只管拣好听的说,这样对你我都有好处。”

      扶意不语,静静地看着她。

      韵之显然浮躁些,见扶意不理会自己,一时就急了,指着问:“你不说话做什么?”

      “韵儿。”祝镕出声制止。

      “哥……”韵之转身抓着祝镕的胳膊,压低声音急道,“我就说不行吧。”

      祝镕按下她的手,上前两步,对扶意欠身:“韵之年幼,若有失礼,还请表妹多担待。”

      只听得韵之在身后嘀咕:“哪门子的表妹表姐,不就是个陪读……”

      祝镕依然端着礼貌,对扶意说:“韵之只是想少些是非,不给你添麻烦,很简单的一句话,她一急就说不利索。”

      不用兄妹俩解释,扶意也知道祝韵之图什么,可不论是陪读还是先生,她不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必定难长久。

      祝公爷的帖子上写明了,聘她为内院西席,聘期一年,不论旁人怎么看待,扶意只想清清静静的离家一段日子。

      “韵之方才连名带姓地喊我,周遭的婆子丫环都听见了,这不是大家千金该有的礼数。”扶意道,“伯父伯母们来问话,我自有我的分寸,但这些小事,就防不住传过去,若想少些是非,不如先约束好她的言行。”

      “你什么意思?”韵之气急了,冲到面前,“我、我怎么就……”

      扶意向二人微微欠身:“我要回去了,明日一早三妹妹她们也要来清秋阁,我要早早回去打点。”

      撂下话,扶意转身便走,跟她的香橼和几位妇人提着灯笼迎上来,一行人缓缓往清秋阁去。

      祝韵之气得问哥哥:“她怎么那么没礼貌,你们也算初见吧,她说话太不客气了,还跟我讲究什么礼数言行?”

      祝镕眸光轻闪,避开这个话题,揽过妹妹一笑:“你大老远连名带姓喊人家,把我也吓了一跳,你急什么。”

      韵之哼哼着:“我想先在气势上压过她。”

      兄妹俩说着话,依旧回内院祖母跟前去,他们从小养在祖母身边,至今屋子还没挪出去,仍在内院住着。

      这一边,扶意回到清秋阁,翠珠几人来侍奉洗漱,等她们退下,香橼从门外进来,轻声告诉小姐:“那两个婆子又偷偷出去了,必定是去大夫人跟前告状。”

      扶意轻轻抹着手背的香膏:“随她们去吧。”

      香橼心疼地问:“小姐,你生气了吗,二小姐那样无礼,亏她还是公爷府的千金,这样嚷嚷着喊人家的名讳。”

      扶意却笑了:“傻丫头,她这么做,只会自己吃亏,叫东苑的二老爷和二夫人知道,少不得责备她,韵之显然是个没心机的姑娘,你又何必在意。”

      香橼也知小姐心胸宽阔,便放下了,爬上床为她铺被子,随口说:“不过那位三公子有些奇怪,传说得那么了不得,可也不是个有礼数的人,奴婢瞧着他和您说话,怎么一点不见外,不像是初次相见。”

      扶意起身走到一旁,淡淡地应道:“许就是京城公子的做派,扭扭捏捏也没意思不是?”

      背过香橼,扶意才想,他们当然不是初次相见,可是看得出来,祝镕不想提。

      第6章 晨曦下的女子

      ¡°Ð¡½ã£¬Äú¼¸Ê±ÐªÏ£¿¡±ÏãéÚʰ¶ÞºÃÁË´²ÆÌ£¬À´°ÚŪ×ÀÉϵÄÏã¸àÖ¬·ÛºÐ×Ó¡£

      “才吃的饭,这会儿躺不住,打算准备明日的书本字帖。”扶意应道,“也不知三个小妹妹是什么性情的,慎重些才好。”

      ÏãéÚЦÎÊ£º¡°Ò»Ï¶àÁËÈý¸öѧÉú£¬ÀÏ̫̫¸ø²»¸øÄú¼ÓÊøÃ‘Ñ½£¿¡±

      扶意轻点她的脑袋,嗔道:“叫我爹爹听去,该说你丢读书人的脸。”

      香橼最爱哄得小姐高兴,挽着她一并往书房走,说笑道:“那读书人也是要吃饭的不是?小姐,过几天你歇着的日子,带我去京城街上逛逛呗……”

      清秋阁廊下两个看门的婆子回来时,刚好见书房的灯火亮起,一人到窗下张望了几眼,便又悄悄地出去了。

      这个时辰,正院兴华堂的小厨房里,刚熬好了大夫人的药,众人一路送进卧房,公爵夫人杨氏,正坐在炕上写信。

      “夫人,该吃药了。”陪嫁的王妈妈亲自将药滤好送到她手边。

      杨氏放下笔,皱眉将汤药饮尽,只听得王妈妈说:“明日几位小姐,都要去清秋阁念书,老太太派人来说,不必您操心,书房里的一应花销,连带我们两位姑娘,都从她老人家屋里算。”

      杨氏从精巧的小碟子里取了一枚果脯含在口中,驱散方才汤药的苦涩,歪着身子靠在金线绣吉祥云纹的大引枕上,闲闲地说:“你时常派人去看一眼,只送些茶果点心,别的一概不用管。”

      王妈妈笑道:“晌午那会儿,东苑送了精炭去清秋阁,听说一篮子就花了二三十两银子,也不知明日还送不送了。”

      杨氏冷笑:“她也就这点本事,随她去吧,无非是咽不下这口气,老太太把她的女儿放在我这里念书,真是,还当我乐意替她操心不成?”

      王妈妈则道:“您交代的事,奴婢都好生派人盯着,那言姑娘是个话不多的人,在清秋阁只和自己带来的小丫头说话,到了老太太跟前,也不过是说些纪州的风土人情。”

      杨氏却眉头紧蹙,不耐烦地看着王妈妈:“别大意,要选嘴严心细的盯着清秋阁,我瞧见纪州来的人,心里就烦。”

      王妈妈连声称是,此时下人来禀告,说三小姐、四小姐来向夫人请晚安,她知道夫人一贯是不见的,正要去打发,杨氏却道:“叫她们进来,我有话嘱咐。”

      这边厢,祝镕走到兴华堂外,刚好见两位妹妹进去,而王妈妈见了他,迎上来说:“夫人身上还不大好,今日就不见公子了,要奴婢转达,说您办差辛苦,且在家里歇几日再忙不迟。”

      “平珒呢?”祝镕问,“怎么不来向母亲请安?”

      “小公子也染了风寒。”王妈妈说,“今年春天,可真冷呐,三公子,您也要保重身体。”

      祝镕便道:“王妈妈,替我向母亲请安,我去看看平珒。”

      王妈妈称是,目送祝镕离去后,暗暗叹了口气,才转身回屋里。

      祝镕离了兴华堂,径直往弟弟的屋子来,途中经过清秋阁,见里头灯火通明,不禁停下脚步。

      虽隔着院门,但明亮的窗上,隐约能见言扶意的身影。

      就在数日前,祝镕从船舱走上甲板,看见晨曦下盈盈而立的女子,彼时两岸新绿,大好春色,都在她的脸上化作明亮笑容。

      没想到……

      第7章 自在天地

      且说纪州远在京畿之北,是边境关要之地,亦是太祖皇帝祖籍所在,大齐开国三百年来,纪州一直固守着国土的北门。

      扶意千里迢迢来京城,先走旱路再换水路,最后还要两天的马车才能到达,便是水路那三日里,与祝镕在江上偶遇。

      此刻,她准备好了明日要教授的功课,带着香橼退出书房,站在屋檐下等她吹灭里头的蜡烛油灯,身边的光线越来越暗,院门外灯笼下就渐渐明亮,她看见了祝镕的身影。

      来京的路,忠国公府派人在岸边接她,先头随行的皆是自家家仆,他们这些旱地生长的人不堪江河颠簸,当日上了船,就剩扶意一人不晕。

      为了替香橼要一碗热汤,扶意在清晨独自走上甲板找船娘,落在身上的晨曦与江上波光同辉,还有看不尽的自在天地,她欢喜极了。

      谁知一回眸,有个人在身后看着她。

      扶意从小跟随父亲念书,虽是独生女无兄弟姐妹,可家中学生往来无数,她不会见了男子就露怯,彼时便大大方方地问了声:“这样好风光,公子可也看迷了?”

      没想到……那人便是祝镕,更没想到,他们还会再相见。

      香橼关了书房的门,搀扶小姐往卧房去,笑着说:“多几位学生也好,万一韵之小姐又不来,咱们也不尴尬,其他几位总会来吧……”

      扶意再看向院门外,祝镕已经不在了,她把心思收回来,轻声应着:“我也想,总不见得四个姑娘都不来,不过是带她们认字写字、念几句诗,也不算我逞才,往后就不会白白闲着了。”

      主仆二人说话的功夫,祝镕已经到了弟弟的屋子,平珒(音同津)是父亲妾室所生,也是唯一的亲儿子,在家中一众兄弟里排行最小,今年才十一岁,自幼体弱多病,惹人怜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4: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