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咔嚓——
数秒后,当雷声响起时,孙亦谐已确认了,自己看到的应该是某个屋檐的一角。
“黄哥,那边好像有间屋子!”下一秒,孙亦谐赶紧叫了黄东来一声。
黄东来闻言,也当即转头朝着孙亦谐指的方向看去,嘴里念叨着:“真的假的啊?孙哥你不会是出现幻觉了吧?”
孙亦谐并没有产生幻觉,他们往那个方向走了一段后,果然是有一座破庙坐落在山林间。
那庙门已经缺了一块门板,但门上那老旧的牌匾倒还在,只见匾上写着三个大字——山神庙。
在大朙,叫“山神庙”的小庙恐怕八只手都数不过来,各地的山上都有,所以他俩也不会深究这是青峰顶的山神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孙亦谐和黄东来只知道眼下雨已经像瀑布一样浇下来了,再不进去避雨他俩就成落汤鸡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有片瓦遮身的地方,两人一下子又来了力气,拖着马,一路小跑就进了庙。
这外面的庙门和院墙是连在一起的,相当于围墙,进去以后有个非常窄的小院儿,再往里就是一间佛堂;别看庙小,那佛堂的屋顶修得还挺考究,可说是屋檐曲翘,四脊远探,最顶部的正脊两角还各雕了一只脊兽,似双鱼相对,甚是好看。
当然,孙黄二人没有心情关心那个,他俩将两匹马拴在了佛堂外的柱子那儿,保证马也在屋檐的遮挡下之后,便快步迈进了佛堂。
接着,他们就像两条在雨里刚撒过欢的狗似的在那儿拍衣甩头,掸去身上的浮水。
这个时候,因为佛堂里也是漆黑一片,只有门口这块有些许亮光,再加上雷声雨声都很大,所以孙亦谐和黄东来都想当然认为……在他们进来之前,这佛堂里并没有人。
不料,就在他俩拿出了火折子,准备找跟蜡烛弄点儿亮光时。
突然,有个声音,从漆黑的佛堂深处传来:“谁让你们进来的?”
------------
第十九章 铁僧
这突如其来的人声,吓了两人一跳。
孙亦谐当时就把手上的三叉戟横架起来,摆出了要叉人的姿态。
黄东来也是从刚刚放松的状态猛然戒备起来,手已本能地摸到了袖中的暗器上。
“怎么?”见状,那黑暗种的声音冷笑了一声,“呵……你们擅自闯进来不说,还要跟老衲我动手?”
这第二句话落地,情况又不同了。
因为听这意思,说话的是个出家人,再结合这个环境,孙黄二人不禁想到:难道是这破庙里还有驻留的和尚?
就在他们犹豫之际,只听得“嚓”的一声,一点火星自佛堂深处亮起。
两人定睛一看,还真有一个老和尚站在那儿,手里拿着个刚点燃的火折子,他那光光的头顶在火光中显得分外惹眼。
“你们俩都是哑巴吗?”老和尚一边说着,一边往旁边挪了几步,随手点亮了几根架在佛坛边的蜡烛。
佛堂里一下子就亮了许多。
这时,孙亦谐和黄东来才看清楚,眼前的这位僧人,目测有六十出头,须发灰白,身上穿着套很破烂的蓝灰色僧袍,脖子上挂了串似乎是铁做的佛珠,其脚边还放着个挺大的布包袱。
“呃……这位【创建和谐家园】。”黄东来的文化底子好些,这种时候还是得由他来交涉,“我兄弟二人途经此处,刚好遇上大雨,故而进来避雨……”他说到这儿顿了顿,又借着烛光扫了眼周围的环境,随即抱拳拱手道,“我们原以为这是座废弃的荒庙,没想到还有人在,叨扰之处,还望见谅。”
“嗯,对对。”孙亦谐此时也收起了三叉戟,附和道,“还请见谅。”
他俩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讲道理的人,而且他们不觉得跟一个老和尚逞威风算什么能耐;人家年纪大,又是出家人,他们客气点也是应该的。
那和尚点好了烛火,又回到原处,在一个蒲团上盘腿坐下,又上下打量了他俩一番,这才点头接道:“嗯……还算有礼貌,不错。”
说罢这句,他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禁叹了口气,再道:“唉,现在的年轻人,能有这点儿家教便不易啊。”
尽管双方到现在总共才说了几句话,但孙黄二人都已隐隐感觉到了……这老和尚的嘴有点儿损。哪怕是夸人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好似都是带刺儿的。
“愣着干嘛呀?过来坐啊。”老和尚见他俩有点无所适从,便主动唤他们来坐下,同时,他伸手往身后一探,从香桌底下抓出了两个破旧的蒲团来。
他这一手,孙亦谐是没看出什么来,但黄东来对内力的流动比较敏感,一下就瞧出了门道——这老和尚,是先用内功把那两个蒲团“吸”到手上,再用手抓住的。
别看这操作很不起眼,但懂行的人都明白,这可比一拳震碎几米外的一块大石头要恐怖多了。
按照这个宇宙习武之人的常识,除非你练了什么特别逆天的绝世武学,否则的话,要做到“内功外放”,一般就得练十年以上;要做到“以气化形”,即放出的内功如同实体般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并操控自如,那至少得二十年;而要做到“以气纳形”,即内功外放之后,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意愿不造成任何破坏,而是对周遭的实体产生各种影响……这就已是内力无形无相、无声无色之境界——这个境界,是很多人练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大部分的掌门级高手也不过就是能摸到这个境界的门槛罢了,一旦越过这个槛,你就是“超一流”高手,在一对一时,稳压那些“一流”的一筹。
当然了,再往上的境界也不是没有,即“绝顶”级;但那种高手,已知的,整个武林也不过寥寥数个,关于他们的情报基本是谜,因为并没有人能试探出他们全部的实力。
此刻,黄东来一眼就看出,他面前的这个老和尚最起码也得是“超一流”高手;这不禁让他暗自庆幸:还好刚才我们没有跳他脸,要不然他就算不至于杀掉我们,只是“教训教训”我们,也够咱喝一壶了。
“嗯?”仅一息过后,老和尚的神色就变了几分,并转头看向了刚刚坐下的黄东来,“呵,你小子,还有点儿眼力劲儿嘛。”
黄东来都惊了,心说:这老头儿会读心术?他怎么知道我已经看出他的实力了?
“怎么?不懂?”老和尚笑道,“你的心律呼吸都乱了,自己不知道?”
黄东来闻言,恍然大悟,同时又暗暗心惊:“这种事他都知道?那我放个屁他都知道咯?”
“你们在说什么?”孙亦谐虽看【创建和谐家园】那老和尚,但他看到兄弟脸上的神情,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对,所以他又一次警觉起来。
“孙哥。”黄东来这时已想到了老和尚的身份,故而说道,“这位前辈恐怕就是……”
“不错。”老和尚也知道黄东来已经把自己认出来了,直接打断道,“老衲我就是‘铁僧一怀’。”
“哈?”这是孙亦谐听到这个名字时的第一反应。
“哈什么哈?”黄东来道,“闻名江湖的‘金丐银道铜儒铁僧’,你没听过?”
“呃……”孙亦谐迟疑了一下,“我还真没听过。”
“靠!”黄东来跟孙哥讲话就不那么客气了,也不需要文绉绉的,“那我现在就告诉你,咱眼前这位就是这四大高手中人称‘铁僧’的一怀【创建和谐家园】。”
“哦!”孙亦谐这才反应过来,“绰号铁僧,法号一怀是吧?嗨……我还以为是有人复姓铁僧名一怀呢。”他说着,又看向一怀,“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对于一个脸皮厚到前一句还说着“没听过”,后一句就说“久仰”的人,一怀也不知如何评价,只是尴尬一笑,总感觉自己这套高人报名号装逼的效果全都被破坏了。
“前辈,我这兄弟初涉江湖,言语上若有冒犯之处,您有怪莫怪。”另一边,黄东来赶紧替孙亦谐兜着说了一句。
一怀也不会跟他们这种小辈计较,摆手道:“无妨,不用你说,老衲我也一眼就看出你们俩的江湖经验不足。”他微顿半秒,接着道,“若是行走江湖的老手,在进来避雨前,定会先确认好这佛堂里的情况,才会放下警惕。”
这话,就算是在传授江湖经验了,的确是很有用,孙黄二人也都牢牢记下了。
“就比如说我吧。”一怀又道,“我来的时候可是把这寺庙的前前后后全都查探了一遍的,不光是看有没有人埋伏着,还得看有没有陷阱、毒物之类的威胁;另外,一个人在陌生环境里过夜的时候,既不能睡得很死,也不能点灯……这些门道,也都是你们理应知晓的。”
“慢着!”孙亦谐这时听出了些什么,插嘴道,“【创建和谐家园】,合着您不是这庙里的和尚,您也是过路的啊?”
“是啊?怎么了?”一怀反问道。
“那咱们进来的时候您干嘛说得像咱们闯进了您的地方一样啊?”孙亦谐虽然知道了对方的名号,但他并不知道对方的实力,所以才敢那么嚣张地提问。
“废话!空庙,我先进来的,自是主人,你们后来,便是客,客人来了不得跟主人打声招呼么?”一怀说话也是完全没个得道高僧的样子,浑得很。
“嘿!”孙亦谐还想跟对方争论。
结果黄东来当时就扑了上去,捂住了孙哥的嘴:“【创建和谐家园】给老子少说两句!这有什么好争的!”
清楚对方实力的黄东来心里还想着拍拍这老头儿马屁,让人家给点好处啥的,怎能让孙亦谐胡说八道得罪对方。
“噗——”孙亦谐推开了黄东来的手,“行行,不说就不说嘛,你激动什么?上完厕所洗过手吗你就来捂我嘴?”
“老子雨里淋半天了还要怎么洗?”黄东来不爽道,“你再说信不信我一把‘安眠药’糊你脸上?”
“你有种来啊!老子怕你采了我不成?”孙亦谐又开始了。
在旁看着这俩的互动,一怀【创建和谐家园】的思绪也陷入了混乱……他感觉自己一开始那“这两人挺有礼貌”的印象可能有点偏差。
…………
孙黄二人也没闹太久,毕竟他们赶了一天路已经乏了。
两人随后就向一怀做了自我介绍,并说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俩拿出了干粮吃了些,也分了点给一怀。
其实一怀在遇见他们之前已经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了,只喝过水,这会儿能吃上一口像样的粮食,他心里很是感激;但他属于那种心善嘴损的类型,吃了人家的也不会说出什么好听的来。
孙亦谐和黄东来也不介意,两人吃完东西后又跟老和尚聊了聊一路上的经历,最后困得实在不行了,就各自去找了个有干草的地方、枕着蒲团睡了。
待他们都睡熟后,一怀又细琢磨一下,心说这俩小子也是挺有意思的,而且从他们这一路的所作所为来看,确可称得上是侠义之人。
一怀心想,三人在此相遇,便是有缘,两人对自己又有这“一饭之恩”;既然他俩要去参加少年英雄会,那自己也不妨在暗中助他们一把。
念及此处,他便打开了随身带的包袱……
------------
第二十章 又遇诡事
第二天一早,当孙亦谐和黄东来醒来时,一怀已经走了。
不过那老和尚走之前在黄东来的枕边放了一张纸,纸上还压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木制小盒。
黄东来先是拿起了纸看了眼,上面就寥寥几句话——“五年功力传亦谐,报一饭之恩,西域奇珍授东来,赠有缘之人,江湖路远,来日再见。”
话虽不多,意思是挺清楚了。
黄东来看完后,看着孙亦谐道:“这下可赚了,五年功力啊孙哥。”
“哦?他趁我睡着给我传功了?”孙亦谐疑道,“我咋一点感觉都没有呢?”
黄东来道:“废话,你睡觉跟死猪一样,估计打你五个嘴巴你也没感觉啊。”
“滚!”孙亦谐虽说了个“滚”字,但并没有就自己睡得像死猪这点进行任何反驳,而是接道,“就当他真传了好了,怎么才五年啊?不来个五十年功力也叫报恩?”
“我靠孙哥你是不是人?”黄东来当即吐槽道,“一饭之恩你就要人全部功力,那被你救了的南鸢村村民怕是得来给你当牛做马啊?”
“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过哦……”孙亦谐道,“但我以前看的小说里面,主角在遇到这种牛逼的老爷爷之后,老爷爷只需要觉得跟主角很投缘,就会把所有东西都倾囊相授了啊。”
“孙哥你有空还是多认几个字吧,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黄东来道。
“切……”孙亦谐撇了撇嘴,赶紧扯开话题,“好了好了,别说我了,先看看给你那盒子里是什么呗。”
黄东来耸耸肩,顺势打开了手里的小木盒。
盒子里只放了一样东西——一个形似鸡蛋、通体褐色、质地如胶的丸子。
“皮蛋?”孙亦谐凑近看了眼,这俩字儿脱口而出。
“毛的皮蛋!”黄东来道,“人家都说了‘西域奇珍’了,怎么可能是个皮蛋?”
“妈的我看着像呀。”孙亦谐道,“那你说是什么嘛?某个被他砍死的喇嘛身上掉的舍利?”
“孙哥你当舍利子是胆结石呢?你把人劈碎了也掉不出来啊。”黄东来说着,又皱眉看了看那东西,若有所思道,“嘶——不过嘛,你说舍利倒是给了我点灵感,我估计这个有可能是某种动物结出来的内丹。”
“毛!”孙亦谐道,“你才是修真小说看多了吧?妖精啊?还结丹?”
“哎呀你不懂,的确是有的。”黄东来跟他解释道,“我小时候在家里的炼丹房有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是从一条巨蚺身上取出来的,他们管那叫‘水龙卵’;像这类材料,结合一些其他成分,用特殊的工艺炼制,便可以炼出供人服用的‘外丹’。”
“那‘外丹’吃了又能怎样呢?”孙亦谐又问道。
“有些可以让人冬天里不畏寒冷,有些可以让人获得对毒素的耐受性,还有些可以直接增加功力。”黄东来道,“但是功效越强的‘外丹’,所需的底材也就越难入手,我甚至听过一种传说——若是能以‘龙肝凤髓’作底,便能练出长生不老丹。”
“算了吧。”孙亦谐用不屑一顾的语气道,“能挖龙肝敲凤髓的已经是神仙了吧?还需要个毛的不老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