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电影巨匠_校对版by:七七家d猫猫》-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丁手里的快门却没有停下来,不断地拍照着,周围的其他同行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陆陆续续地都开始拍照起来。那此起彼伏的闪光灯热闹不已,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枪战现场,倒像是电影首映式或者是总统就任仪式的现场,但问题就在于,眼前的这一群人衣着简陋、扛着枪械、狂笑不已,狂妄自大的形象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居然有一种黑色幽默的喜感。

        可是……那名导演呢?难道真的被枪决了?

        马丁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试图想要站起来进行一番采访,但是他却又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他从来没有采访过上帝之城的居民,也没有采访过国际友人被绑架的事件,话语尺度应该如何把握,这着实棘手。还是说,等警察抵达现场?由警察控制了局面之后再说?

        马丁有些漫无目的地开始在四周打量着,试图寻找到一个切入点,然后他就看到了珀西。刚才正是珀西从一阵枪战之中逃脱出来,告诉他们,导演被黑帮扣下了,他一个人被黑帮老大放过来报信。可是离开之后,那些手下却违背了老大的意愿,试图抢劫,于是发生了对抗,他这才得以逃脱。

        珀西此时正在偷偷摸摸地从另外一条街绕过去,看样子应该是想要从背后突袭进入大本营。马丁立刻就打起了精神,猫着腰快步跟了上去,等他迫近时,却发现珀西又绕了回来,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正前方有一个狼狈不堪在仓皇逃窜的背影,珀西快速追上去,可是那个身影却跑得越来越快,双方居然追逐了起来。

        马丁不明所以,只是根据自己记者的本能,快速追了上去。然后,马丁就看到珀西大声呼喊了一句,“兰斯!”前方的那个身影这才犹豫着回头看了看,紧接着脚步开始放缓下来,珀西很快就追了上去。

        马丁紧随而至,他此时才看到珀西追逐的那个人,他穿着一件略微泛黄的白衬衫,袖子随意卷到了手肘,不过衬衫此时沾满了尘土,就连那一头黑色的中短发都可以看到尘土的痕迹,就好像他刚才在地上打滚了几圈一般,好不狼狈。

        “请问你是来自美国的那位导演吗?”马丁抓住间隙,立刻就凑上前开口询问到。兰斯眉头微蹙,满脸疑惑地上下打量着,眼底的警惕清晰可见,马丁不得不解释到,“我是‘巴西环球报’的记者,马丁·阿图尔!”

        “我们剧组没事吧?”兰斯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到。

        马丁点了点头,“我们抵达现场时,那些小混混很快就散开了,剧组人员都没事,只是有些擦伤、撞伤而已。”马丁简单解释到,“你呢?你没事吧?”

        “没事。”兰斯摇了摇头,眼神闪躲了一下,“我只是过来谈一些事而已,我们的拍摄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对日程进行协商!”

        “兰斯!”珀西显然没有预料到兰斯的回答,一脸意外地出声喊道。

        兰斯却给了珀西一个眼神示意,珀西只好闭上了嘴巴。马丁却若有所思地询问到,“那么你这是怎么回事?”

        兰斯无所谓地笑了笑,“只是谈判方式有所不同罢了。”紧接着就露出了一副不愿意多说的模样,摆了摆手,转身就招呼着珀西一起离开了。马丁又呼唤了两声,但兰斯却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径直离开,马丁知道再追问也没有东西可以挖掘了,只能是停下了脚步。

        次日,“巴西环球报”头版头条,“暴力入侵生活,美国剧组遭受生命威胁!险酿国际事件!紧急!紧急!紧急!”

        红色的醒目字体,搭配了两张大幅照片,上一张是黑压压的人群将一小簇人团团围在正中央,中间的所有人都紧紧地聚集在一辆瓦斯车旁;下一张则是一群仰天长笑的帮派份子站在堡垒之后一字排开,手中的枪支格外醒目。

        那鲜明的对比,直接而强烈地传达出一个信息:【创建和谐家园】!

      第044章 国家事件

        “叮铃铃,叮铃铃……”“你好,这里是‘巴西环球报’……”

        “叮铃铃,叮铃铃……”“下午好……抱歉,主编现在正在开会,暂时没有时间接电话……”

        “叮铃铃,叮铃铃……”“抱歉,马丁·阿图尔现在不在位置上,请稍后再打来,好吗?”

        整个“巴西环球报”的办公室都被嘈杂的电话【创建和谐家园】所占据,固定电话和手机的【创建和谐家园】交错想起,犹如一曲三流的交响乐,只是让人心情越发烦躁,时时刻刻就想要发火,可是火气还没有来得及宣泄出来,【创建和谐家园】就再一次响了起来,直接打断,那种憋屈几乎让人胸口堵着一团火,随时都可能爆炸。

        自从昨天“巴西环球报”以惊悚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上帝之城的事件之后,整个编辑室就已经炸锅了,电话从昨天下午三点多开始,陆陆续续地越来越多,今天上班之后电话【创建和谐家园】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观看了报纸之后的里约热内卢居民几乎人人自危,虽然他们对上帝之城那一带的治安一直以来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但现在,就连美国剧组都已经受到了生命威胁,那种迫切的危机和恐惧让不少人都阵脚大乱,以至于小部分外国游客,直接开始预订机票,准备离开里约热内卢——不是大范围的,更多人还是没有太过重视,依旧在享受里约热内卢亮丽海岸线的美好和惬意。

        现在的里约热内卢远远没有达到方寸大乱的地步,但已经开始徐徐发酵了,城市居民之间弥漫着一种焦躁和不安的气息。

        包括上帝之城在内的贫民窟一直以来都臭名远扬,糟糕的治安、混乱的秩序、突发的枪击、肮脏的毒品、无解的命案……这一切早就成为里约热内卢市政府的一块心病,但在不幸之中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种不安还是局限于贫民窟之内,并没有大幅度地蔓延开来。里约热内卢就好像被区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歌舞升平、阳光明媚的度假圣地,一个是阴暗龌蹉、动荡不安的底层地狱。

        可是现在,这种动荡却脱离了上帝之城那片区域的控制,开始引爆,那种不确定性,接下来到底会导致什么后果,没有人可以预料。

        自从去年美国的“九一一事件”之后,全球范围内都风声鹤唳,西方国家都在警惕着下一次恐怖袭击的出现,南美洲、非洲等相对落后的国家虽然没有草木皆兵,但国内的动荡和颠簸却十分明显,犯罪份子纷纷蠢蠢欲动,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平民百姓骚动不已。

        当人们意识到,上帝之城的黑帮份子直接扛着重磅武器在自己的四周游荡,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一个剧组的生命安全,而且这还是来自于美国的剧组。那种不安感刹那间侵袭而来,转变成为恐怖袭击或者是国际事件的可能性,更是让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所以,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们开始疯狂地拨打“巴西环球报”的电话热线,有的人是咨询情况的严重性,有的人则是举报自己附近的可疑事件,那持续不断的电话几乎让“巴西环球报”的编辑室变成了紧急情况应付中心。

        不仅仅是里约热内卢的居民,“巴西环球报”是目前巴西国内销售量高居前五名的报纸,平均销售额三百万,覆盖了巴西的各大主要城市,此时其他城市的居民也纷纷给“巴西环球报”的编辑室打电话,询问着相关情况。

        更严重的是,事情已经惊动了里约热内卢市政府、警察局等等,他们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震惊之余都开始行动起来,尽可能在美国大使馆问责之前,掌握更多的情况。但显然,事情远远超出了想象,昨天那一期的“巴西环球报”在仅仅一天之内卖出了五百九十万份,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最高销量——这也意味着,美国大使馆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主编办公室里,主编那咆哮的嘶吼声激起了一阵波浪,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惊愕地转过头,投去了视线,为正在里面承受着主编所有怒火的马丁·阿图尔点上三根蜡,一时间只剩下此起彼伏的电话【创建和谐家园】在回荡。

        同样的问题,卡尔文·约翰森也在惊愕不已,“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

        前天,所有事情都在按照预定的轨迹发展,虽然引来了记者是意料之外的情况,但记者们仅仅只是到场了一会,随即就迅速离开了,此后没有多久,“上帝之城”剧组就直接收工,第一天的拍摄仅仅进行了一半就被迫暂停。

        卡尔文以为,偷鸡曼努尔已经成功制止了“上帝之城”的拍摄,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兰斯都不可能想出办法来。

        可是,仅仅只是二十四个小时,事情为什么就已经翻天覆地,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昨天,一共有十八家媒体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发布了报道:黑帮势力以暴力手段中断了“上帝之城”的拍摄工作。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在拍摄现场看到记者时,卡尔文就已经预见了如此情况,但让卡尔文措手不及的是,新闻之中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剧组成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而且黑帮势力还对着媒体耀武扬威,直接以武力要挟媒体!

        这顿时就让整个事件升级,从黑帮成员收取保护费或者是将外来者驱逐出自己领地的小事件,升级为黑帮势力无法无天,不仅威胁剧组成员,而且明目张胆与媒体针锋相对。任何一点点差错,就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级别的事件,甚至是上升到国际事件。

        于是,在短短不到四十八小时之内,整个巴西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巴西各大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都纷纷报道了这个事件,幸运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任何人员伤亡,这才让事件没有进一步升级,否则现在就不是巴西国内热闹了。

        即使如此,卡尔文还是清楚地意识到,现在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控制,这不是偷鸡曼努尔可以控制的,也不是兰斯可以控制的,更不是他可以控制的。如果一个不小心,他还会把自己卷进去,说不定就要看不到明天的朝阳了。

        那么,瑞恩交代给他的任务,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卡尔文的脑袋一团浆糊,根本无法思考,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离开里约热内卢!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曼努尔也在责问着同一个问题,站在面前的“智囊”们却一个个都哑口无言,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曼努尔看到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出现了自己的照片,由于不识字,他只能通过图片来了解事实。他的第一反应是得意洋洋,因为人们终于知道,他才是整个贫民窟最大的势力,其他几股势力必须联合起来才能与他抗衡,现在,他也希望其他人能够知道——更何况,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登上报纸,那种荣耀感和自豪感,让他意气奋发。

        这样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晚上,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报道让曼努尔意识到,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他们被认为是【创建和谐家园】,他们的持枪行为被认为是主动挑衅,他们的存在被认为是社会的毒瘤,整座城市里现在人人自危,不安情绪正在蔓延。

        曼努尔几乎暴跳如雷,恨不得拿起机关枪就出去扫射一番,但却找不到发泄怒火的对象,只能是和自己的手下发火。明明他是按照兰斯的要求,出去向媒体记者示好,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呢?

        对,兰斯!

        曼努尔脑海里灵光一闪,他忽然就意识到,兰斯说得对,“上帝之城”必须拍摄,因为其他人对他们都有偏见,而且根本不愿意来了解他们,所以他们需要“上帝之城”这部作品,这部真实地将他们的好处和坏处、优点和缺点都展示出来的作品。

        想到这里,曼努尔心潮澎湃地站了起来,他需要去见兰斯,他需要全力支持兰斯!但……曼努尔脑海里闪过了一个身影,“卡尔文呢?那个美国来的卡尔文呢?都是因为他,如果不是因为他,我们就不会和施特雷洛先生闹翻,我们也不会引来那些可恶的媒体,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创建和谐家园】害的!他人呢?把他抓过来!”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

        马丁抬起头,看着眼前暴怒不已的主编,那通红的血管几乎随时都要爆裂了,滔【创建和谐家园】火汹涌而来,几乎就要将他吞噬。马丁心里不由腹诽:我怎么知道?前天晚上递交稿件的时候,本来就是你审核的,头版头条也是你点头的,现在事情闹大了,你就拿我来开刀!

        不过,心里想归想,马丁却没有抱怨,而是认真地说到,“这就说明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所报道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正在一点一点揭开里约市政府最不愿意正视的伤疤,现在,所有人都在瞩目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代表的是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的人民力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进一步深入。”

        这番话说完,马丁就看到主编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他连忙补充说到,“我们可以直接去采访那个剧组,然后和那些美国人接触,相信我,他们会十分愿意配合的,我们可以跟随着他们的镜头一起,深入到上帝之城进行更多的采访!”

      第045章 机遇闪光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现在正站在上帝之城的路口,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武装势力依旧全面戒备着……”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摄像机转向了正前方,就看到一堆破烂油桶堆积起来的堡垒,后面隐隐绰绰地站着十几个人,他们手里都端着重型机枪,对准着入口的方向,但那些人却没有扶着机枪,倒是在后面上蹿下跳,似乎很是兴奋的模样,甚至还和摄像机挥手起来,“他们此时正在向我们【创建和谐家园】,相信,如果我们再前进一步的话,他们就会立刻开枪……”主持人的介绍词没有任何停顿,继续往下介绍着。

        里约热内卢电视台的主持人来到了现场,正在进行直播报道,电视机前有超过六百万人正在收看。

        就在此时,一个留着平头的年轻人快步从主持人的身后走过,他突然就伸出手,抓住了主持人脖子上的一条金项链,用力拉扯起来。主持人被吓了一跳,直播立刻被中断,捂住了胸口开始挣扎起来,扛着摄像机的摄像师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显然也被如此大胆的行径吓坏了,摄像机镜头开始用力摇晃起来,旁边的杂音传来,“帮助她,快,帮助她……”

        那年轻人硬生生把金项链拽了下来,然后就快速逃跑走了,摄像机镜头一阵天翻地覆,让人根本看不清楚,只听得到一阵乱七八糟的呼喊声和喘息声。

        电视机前正在收看电视的人都纷纷发出了惊呼声,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里约热内卢当地治安十分糟糕,抢劫犯、小偷、毒贩子横行,但是在电视直播过程中真实上演的抢劫,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让人们错愕不已。

        哈维尔·尤利尔(Xavier Ulliel)站在电视机前,仰头看着这讽刺的一幕,轻轻摇了摇头,却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合适的话语来形容如此情形,“欢迎来到里约。”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让哈维尔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中年男人,他主动伸出了右手,“马丁·阿图尔,我刚才听说,你正在找我?”

        哈维尔连忙与对方握了握手,“你好,我是哈维尔·尤利尔,‘【创建和谐家园】’驻里约热内卢的记者。”

        马丁有些怀疑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哈维尔,不是他不相信哈维尔所说之词,只是哈维尔看起来根本不像是记者,一件浅蓝色的背心搭配一条白底花纹的沙滩裤,脚上还穿着一双黑色的夹脚沙滩拖鞋,这模样完全就是前来度假的游客,怎么可能是记者?

        哈维尔心里也很是无奈。

        虽然他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外派记者,但只有名头威风而已,事实上更像是被流放到了巴西来一般。对于美国来说,南美洲更像是他们的后花园,这里每天发生的新闻数不胜数,但能够登上美国主流媒体重要版面的新闻却凤毛麟角。

        哈维尔在里约热内卢待了三年时间,几乎每天都一定会发新闻回纽约,但被采用的却屈指可数,他几乎就这样被遗忘在了这片土地之上,从以前的雄心壮志到现在的懒散度日,所有野心和企图都已经逐渐被磨平了。

        今天,哈维尔的确是正在沙滩上晒太阳,要不是去买烟的时候,意外看到了直播新闻,他也不会出现在“巴西环球报”的办公室了。哈维尔刚才几乎是一路狂奔而至,因为他的新闻嗅觉告诉他:这是他的机遇,千载难逢!他必须抓住,紧紧地抓住。

        不过,这些话哈维尔自然不能告诉马丁。

        哈维尔从沙滩裤的侧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卡片,递给了马丁,“这是我的名片。”同时也是他泡妞的法宝,所以必然随身携带。

        马丁接了过来,端详了一下,确定了基本信息之后,这才收回了视线,“所以,‘【创建和谐家园】’的记者找我有什么事?”

        哈维尔指了指身后的电视机,此时直播已经恢复了正常,主持人脖子上的金项链已经不见了,不知道那名抢劫犯是否被抓住了,“我想要采访一下当天的情况,然后把新闻传回纽约。”

        其实哈维尔没有说的是,他最终目的是前往采访“上帝之城”剧组,不过他不知道剧组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剧组的下榻地点,所以,哈维尔就率先过来寻找马丁了——这是当天报道最详尽最权威的新闻。如果可以在马丁这里取得突破口,哈维尔不介意和马丁合作,联合报道,毕竟马丁是地头蛇;但如果事情不顺利,哈维尔也是有自己消息渠道的,兜一个圈子之后总是可以和“上帝之城”联系上,毕竟他们都是美国人。

        “采访我?”马丁颇为意外地看向了哈维尔,他是记者,通常来说,他才是负责采访的那个人,而不是被采访的对象。

        哈维尔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对于里约的民众来说,你是记者;但对于纽约的民众来说,你是第一线的目击证人。”简单的一句话,就让马丁眼前一亮。果然,能够成为“【创建和谐家园】”的一员,肯定不简单。

        “所以,在新闻报道之中,你会提到我们报纸的名字?”马丁脑筋一转,顺势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哈维尔一下就明白了过来,脑筋也转了两个弯,“当然,肯定会提到。”然后哈维尔故意停了停,“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联合报道。我负责美国人,你负责巴西人。”

        这是一个双赢!马丁可以拿到巴西政府、警察局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而哈维尔则能够和美国大使馆、“上帝之城”剧组近距离接触,双方信息交换,然后让自己任职的报纸在本地的新闻竞争之中占据上风。

        马丁露出了一个笑容,仅仅只是几句话的事情,他就对哈维尔刮目相看,拉开手边的抽屉,拿出了自己的照相机,“我准备去上帝之城看一看,你呢?你的装备呢?”

        哈维尔指了指外面,“在街口那件报刊亭里。”虽然他现在几乎等于是度假,但每天还是会把装备随身携带,目的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刻,“所以,你是说,美国剧组今天就重新开工了?”

        距离那起事件仅仅才过去一天而已,难道剧组就不担心贫民窟的黑帮势力再次发难吗?这一份胆识,令哈维尔侧目,他还没有来得及和剧组人员碰面,就已经开始惊叹了。

        马丁点了点头,“我接到的消息是,今天上午十一点,他们就抵达了拍摄所在地,开始做拍摄准备——如果我没有误解那些摄影器材的用途的话。”

        “那我们还等什么,现在就出发,然后我可以在路上完成对你的采访,把第一手资料发布回去。”哈维尔一边说着,一边就迈开了脚步,两个刚刚碰面的陌生人,转眼之间就成为了合作伙伴。

        车子在主街道旁边停靠好,两个人并肩朝着正前方走过去。街道显得十分安静,间或有几个贫民窟的居民低着头快步前进,平时孩子们踢足球的嬉闹声此时都已经消失不见了,可以感受得到,前天那起事件对这里的影响。虽然贫民窟治安十分糟糕,但黑帮势力毕竟只是小部分,生活在这里更多的都是普通居民。

        远远地,可以看到靠近足球场那附近有一堆人群,与周围寂静的环境相比较,似乎半个贫民窟的人都聚集到那里去了一般。哈维尔和马丁两个人也没有再继续闲聊,快速迈开了步伐。

        距离越来越近了,哈维尔这才看清楚了眼前的场景,聚集在周围的不是居民,而是制服警察,在这里至少有两支小队,超过二十人。他们全副武装,警惕地围绕在两辆大巴车周围,时不时还来回巡逻着,那高度紧张的气氛,与几条街之隔的上帝之城交相呼应,可以感受得到,这整片区域都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难怪整个街头都显得有些冷清,不正常的冷清。

        “只有世界杯的时候才能看到他们如此模样。”马丁吐槽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但哈维尔却没有笑,而是低声说到,“你觉得,这是因为政府给予这次事件足够的重视,专门派人来保护剧组安全;还是这个剧组的制作人能通鬼神,说服了警察局配合拍摄?”

        哈维尔的观察视角让马丁愣了愣,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快步走了上去。

        还不等靠近,就有人率先迎了上来,“这里正在拍摄电影,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我是‘巴西环球报’的记者。”马丁见对方说的是葡萄牙语,率先迎了上去,出示了自己的记者证,可是那个人却摇了摇头,“现在剧组不接受采访。”

        哈维尔见状,连忙迎了上来,“我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记者,来自美国,请问我可以采访一下制作人吗?”这番话让对方停顿了一下,“我保证,我们不会打扰剧组的拍摄。”

        对方犹豫了一下,“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过去问一问。”小伙子回头跑了过去,走到一个瘦瘦高高的娃娃脸身旁,嘀咕了几声,随后,小伙子和那个娃娃脸就一起走了过来。哈维尔主动迎了上前,“你好,我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记者,哈维尔·尤利尔。”

        娃娃脸露出了一个客套的笑容,“你好,我是阿尔伯特·艾伦,‘上帝之城’的剧务。”

      第046章 点到为止

        哈维尔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男人,比他想象之中年轻了许多,也比他想象之中迷人了许多。

        他是一名社会记者,对娱乐的了解十分有限,在他的印象之中,导演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留着拉渣的大胡子,头发凌乱,衣服简陋而随意,浑身上下散发着艺术家的气息,然后有着古怪的脾气,在片场动则大发雷霆。可是,眼前的男人却不是。

        一件简单的亚麻衬衫随意耷拉在身上,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那结实的身材在金色阳光之中若隐若现,甚至就连那缓缓滑落的汗珠都清晰可见;一头黑色的中短发没有任何刻意打理,前额有几缕碎发垂下来,为那英气逼人的眉宇增添了一抹柔和;眉眼突然抬了起来,专注地倾听着身边之人在汇报着什么,那一汪深邃而清澈的湛蓝色眼眸惊鸿一瞥,彷佛惊艳了时光,整个时空都静止了下来。

        这个男人,彻底颠覆了哈维尔对导演的印象,甚至推翻了他对演员的印象。在哈维尔的印象之中,导演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那个模样,演员就是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汤姆·汉克斯(Tom Hanks)那个模样。

        阿尔伯特走了上前,在那个男人耳边低语了几句,男人抬起头来,朝哈维尔和马丁的方向点点头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继续转头和旁边的人讨论了起来。阿尔伯特快步走了过来,礼貌地解释到,“兰斯现在正在忙碌拍摄之中,这场戏就是前天拍摄到一半被打断的,希望你们能够理解,麻烦你们先在旁边等待。”

        哈维尔客套地摆了摆手,“没事,我们没有预约就主动过来,打扰剧组的正常工作,这是我们的失礼。”简单寒暄了两下,阿尔伯特也转身过去忙碌了,哈维尔和马丁就在旁边观看着剧组拍摄。

        哈维尔此时才注意到,整个剧组里只有八个工作人员,为了准备拍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忙碌地不可开交。作为导演,兰斯更是肩负重任,就连点烟的时间都没有。

        转眼,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工作暂时到一段落,刚才投入拍摄的小演员们都纷纷站到了街道边上,然后阿尔伯特就跑到了隔壁那条街,带领着浩浩荡荡的人群走了过来,那架势至少有三百人以上。与此同时,其他工作人员则纷纷把道具都搬上了大巴,似乎准备移动拍摄地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2: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