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显然,斯皮尔伯格不是要考核他,而是要观察他,所以今天得自己创造机会!
这时两位大人物正要说下一个话题,叶惟突然说道:“不好意思,先生们,你们是在讨论一部中国武侠风格的动画片的角色设定,主角叫阿宝,一只熊猫,主角养父是只鸭子,对吧?”
后排两人顿时望来,本杰明两人则有些无奈和着急,小朋友,大人物们没问你怎么想,你插话做什么?
然而斯皮尔伯格没有不高兴,点头道:“没错,你有什么看法?”
史蒂芬森也有点兴趣,这青少年把他们的讨论总结出来了,无疑听得懂,“你是华裔吗?了解中国文化不?”
“我是华裔,我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叶惟先做了回答,一边酝酿看法,一边又问道:“中国会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市场之一吗?”
斯皮尔伯格说道:“会是的,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个项目预计三、四年后才会上映,到时候中国市场应该很大了。”
“那么……”叶惟扬起了剑眉,默默跟自己说“我今天不是来拍马屁的,是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认真而自信地说道:“这是一个糟糕的设定。”
此言一出,四人都不同程度地惊了惊,本杰明和单妮娅几乎要捂住这小子的嘴巴,你懂什么设定!
最淡定的还是斯皮尔伯格,微笑地问道:“为什么?”
“年轻人,这是上帝的恩赐!”史蒂芬森有点激动,他太喜欢这个设定了,尤其它是以一种偶然的方式出现,像上天的帮助。
“我看是撒旦的毒药。”叶惟立场坚定,心里也不是全无紧张,但斯皮尔伯格显然是那种广纳好想法、心胸开阔的人——只要不是说犹太人坏话。而且头脑风暴就要各方意见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能做到老头这样,不可能因为别人意见不同就生气。
果然,斯皮尔伯格倒是明显露出兴趣,道:“你有什么看法都说。”又向史蒂芬森笑道:“约翰,鸭子的设定不就是闲扯出来的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的。”
“也是,你说说。”史蒂芬森点头,语气依然带急,好像如果叶惟胡说八道,就踢他下车。
叶惟酝酿得差不多了,讲道:“既然中国市场对这个项目很重要,那它的各方面细节,就要充分考虑中国观众的感受。”
“据我的了解,熊猫是中国人的国宝,有着一种崇高的地位;鸭子呢,不管是中国文化里,还是欧美文化里,它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傻瓜、笨蛋、乡下巴,中国人还把【创建和谐家园】称为鸭子。你们想想,国宝的爸爸是只鸭子,中国观众会是什么感受?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甚至会有很多人很生气,认为这是一个侮辱。”
鸭子还有【创建和谐家园】的意思?史蒂芬森皱起了眉,斯皮尔伯格也一脸思索。
两个助理讶然地面面相觑,这小子似乎……
“我才知道鸭子在中国那么不好。”
史蒂芬森嘀咕,其实在细节方面,他和他的团队一点都不马虎,一向的宗旨都是尽力真实,让观众们产生高度的认同感。
为此他研究中国和亚洲文化多年了,还到过中国好几次;像最近,他们发现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古典建筑风格虽然相似,屋檐的角度却完全不同,就这个问题设计团队也研究了好几周。
也许以后观众们都不会注意到这些场景细节,但电影创作就是这样,想做出好的作品,每个细节都要做好。
只是鸭子这一点,他还真不知道。
叶惟摊摊手,继续说:“还有更不好的,我们知道一部电影要进入中国,是需要经过审核的,也许就因为这个地方,这部电影就不能在中国上映了,你们说它是不是撒旦的毒药?
鸭子和不鸭子,北美观众都不会在乎,中国观众却会,如果这是一部中国文化和中国市场很重要的作品,是不是该做到更多的尊重?”
“但是我们不能让阿宝爸爸是熊猫,那样没有视觉对比,也不能突显身世谜团。”史蒂芬森无奈道,故事那边都在设计了。
“我没说一定要熊猫,或者龙、虎那些,只需要在类似鸭子这种视觉形象的动物里,选择一种中国观众会喜爱的、审核会接受的,就算它没有‘传统父亲是乡下巴’、‘鸭子是鸟却不能飞’的寓意,但在其它各方面,它都是更好的选择。”
叶惟稍微想了想,就道:“大雁怎么样?和鸭子看上去差不多,它在中国人心中却有着很高的地位。燕子呢?全世界都视它为吉祥的鸟,在中国文化里,它甚至被认为是神仙的化身。”
斯皮尔伯格没有说话,思索的神色更重了。
“如果这部电影本有实力全球热卖、做成像《怪物史莱克》那样的系列,却偏偏无法在中国上映,或者上映后遭到巨大的抨击,我认为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我这样在美国长大的三代华人,我一样不喜欢这个设定,中国的观众?”
叶惟说着瞪瞪目,“他们的反应肯定比我强烈十倍百倍!这就是我的想法,既然要做中国风格,那就更中国一点。”
斯皮尔伯格听罢就点了点头,爽快地做出决定,“说得有道理,约翰,这次鸭子不适合,换成大雁、燕子或者其它的吧。”
“没问题,大雁很好。”史蒂芬森哈哈地笑,重新打量起了叶惟,“小子,你真有一些本事,不是吗?”
“这我可不能谦虚。”叶惟大方地接受称赞,心中叫了一声“做得好!”这下老头的打分牌,只剩下6分以上的了吧!但看看那张微笑的老脸,还真有些高深莫测。
史蒂芬森彻底来了兴趣,连连问道:“那你觉得阿宝的师傅是只浣熊适合不?”
“浣熊?这个应该没禁忌,就我所知的没有,它不是严师吧?”
“不,是那种东方味道的师傅,一点点搞笑……”
加长林肯车在前进,转入梅尔罗斯大道,车内的头脑风暴多了一位参与者,叶惟尽情说着自己的见解,越发自然地展现着才华,为这个叫《功夫熊猫》的动画项目增加着新的营养。
一直到史蒂芬森下了车去好莱坞那边,这场讨论方才结束,在叶惟的影响下,阿宝爸爸的设定就此由鸭子变成了大雁,一些其它细节也有了新研究。
本杰明两人已经明白,这个“一天助理”不真是助理,都不知是什么来头,对他客气点好。
“小子,你挺聪明,难怪会讨厌鸭子。”当来到派拉蒙总部的目标摄影棚外,下车时,斯皮尔伯格幽默了一句。
“我没有讨厌它们,我喜欢吃烤鸭。”叶惟耸肩。
四人走进摄影棚,《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的繁忙片场就在前面了,叶惟不由很有些兴奋,因为他非常喜爱的两位演员是这部影片的主演,金·凯瑞、梅丽尔·斯特里普,不知道他们在不在这个片场呢。
忽然这时候,斯皮尔伯格问叶惟道:“你觉得导演在片场,应该做什么人?”
第089章 倒霉熊
“小子,你觉得导演在片场,应该做什么人?”
还没到达片场,冷不丁的,斯皮尔伯格考核般问了一个问题,微笑的样子。
叶惟心中一瞬间闪过了很多的念头,这种问题没有标准,每个导演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真挚的回答更能打动人……
回想拍摄《天使之舞》那三天,一幕幕景象涌现眼前,他由心地说:“朋友,我会和我的团队成员们做朋友。做老板、国王、神的话,事情也许会做得更快,但大家都会成了一群应声虫,没有【创建和谐家园】、没有在乎,只是一份工作。
可电影是一种团队创作,没有人懂得一切,互补互助则会得到更多。尤其是朋友,他们会有最大的活力,把剧组视为自己的家,想的都是怎么让它变得更好,而且大家会建立起友谊,会有下一次合作,老朋友剧组的效率,就会更高。
这是我喜欢的导演方式。”
“只是朋友吗?”斯皮尔伯格又问,似乎不太满意,微笑都轻了。
叶惟皱皱眉头,有点想不明白,这不但是他的心里话,斯皮尔伯格也是这种类型的导演啊,而像詹姆斯·卡梅隆,他和剧组成员们的关系则一向备受争议,不少跟他合作过的演员杀青后都会说“我永远都不要再和他合作了”,并且真的那么做。
斯皮尔伯格不同,和他成了长期好友的演员、剧组人员是很多的,像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泽米吉斯等人,可以说他们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携手共进。
不是每个导演都是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也成不了斯皮尔伯格这种巨头人物,老头为什么不满意?
这个说法有些平庸?叶惟想着补充道:“我不会说只是朋友,有时候你必须担当其它角色,有时候是老板,有时候甚至是恶人,但大部分时间是朋友,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朋友,到了最后,总是会爱他。”
斯皮尔伯格听了没有说话,继续往前面走去,也不知是什么态度。
加分,还是降分?叶惟挠挠额头,不管了,自己就做自己。
派拉蒙总部有30多个摄影棚,从去年11月起,《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就在其中的10个进行拍摄,他们现在走进的这一个,距离派拉蒙的标志水塔不远,里面是影片一个重要场景:奥拉夫伯爵的宅邸。
这是一个好莱坞大片片场,一眼望去,少说都有两三百个工作人员,一片忙碌,嘈杂异常,无论是“大本营”的休息区、餐饮区,还是片场的摄影表演区,都人来人往,充斥着剧组各部门的喊声。
如果说这里是一个集市,那《天使之舞》的片场就是前院草坪档摊。
“该死的灯光还没弄好吗?”
“灯光好了,但布景太慢了!”
“不对,摄影机放在这里,好像越轴了?”、“刚才在那里,和这里是180度之内,绝对没有越轴!”、“场记!”
正在争吵着下个机位越不越轴的几个人,听到快步过去的助理说了什么,顿时停下转身,看到什么,纷纷笑着走来。
“嘿,史蒂文,欢迎!”
40岁的导演布拉德·塞伯宁,一个披肩长发、戴着眼镜的白人男人;50岁的制片人劳里·麦克唐纳,一个金发健朗的白人女人,以及40岁的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2次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斯皮尔伯格大驾光临,他们当时不会怠慢。
斯皮尔伯格笑脸地和他们寒暄几句,导演和摄影就回去继续争吵了,制片人则带着大人物游览片场。
叶惟跟随在旁边,眼睛不老实地看着繁忙的周围,浑身热血在沸腾,大片片场!太棒了!金·凯瑞、斯特里普呢?倒不是想着要什么签名,能亲眼看到喜爱的演员,总让人期待。
不过他遗憾地发现,今天上午他们都不在片场!似乎只来了几个小演员。
像那个饰演姐姐“紫罗兰”的艾米丽·布朗宁,他想起之前查的资料,澳大利亚来的女孩,15岁多,10岁开始演戏,她已经演过多部电影了,《唯有告苍天》、《幽灵船》,去年的《凯利党》里还是希斯·莱杰的妹妹,长得挺有气质,确实像个邻家小妹。
那边彩排完的艾米丽·布朗宁忽然也望来。
叶惟微微一笑,就收回目光,专心跟着大人物。
“计划再拍三天,我们就会离开这里,到郊区的唐尼摄影棚继续拍摄,布景是巨大的挑战,还好我们赶上了进展。”
一路上,劳里·麦克唐纳给斯皮尔伯格说着拍摄进度,介绍着片场的各方面,这时众人来到了监视回播区,一台连着电缆的大电视放在那里,在劳里的示意下,助理播放起了之前拍好的录像素材,那些胶片可看不到。
小小的区域站了近十人,权力越大的自然越在前面,叶惟因为沾光可以站在第二排。
他饶有兴趣地望着电视屏幕,也许可以抢先看看斯特普里的表演?
“这是刚才刚拍好的几个镜头。”然而劳里却笑说,是艾米丽·布朗宁的表演。这时导演塞伯宁也走来了,笑呵呵的。斯皮尔伯格看得点点头,称赞道:“看上去很好。”
叶惟却一皱眉头,隐约看到刚才那个镜头的画框右侧有一点点不协调的黑影,好像是麦克风被拍进去了,但速度很快,黑影也很小,再加上华丽的布景分散了注意力,他不是100%肯定……
怎么办,不出声就不会犯错,但也不会有任何表现,而我今天是来表现的!这也是一种拍片态度,每个细节都要做好!
“等等!”想到这,叶惟喊了一声。
众人疑惑地看向他,就听到他继续道:“可以倒回去刚才的镜头再看看吗,那好像是一个穿帮镜头,画框右侧有麦克风。”
“什么?不会吧?”塞伯宁一脸惊疑,“我们几个镜头都看几遍的,怎么没发现……”
也不费什么事,助理就操作着倒带。众人其实一直疑惑着这个青少年是谁,看他的衣着,就是哈佛·西湖学校的学生,最多高中生!是大人物哪个朋友的孩子不出奇,“助理”就怪了。
斯皮尔伯格微笑不改,与众人一同细看起了那个疑似穿帮的镜头,然而播了好几遍,定格又定格,什么都没有发现。
怎么回事?叶惟瞪大了眼睛,刚才明明有一抹黑影的啊……不过事实摆在面前,他只好笑了笑:“呃,不好意思,我看错了。”
“没什么。”、“继续!”众人没多在意,塞伯宁高兴的道:“我就说了。”斯皮尔伯格看看叶惟,笑说了句:“年轻人,你不会看到什么灵异东西了吧。”
“哈哈,也许!”叶惟笑应,心头有点紧张,糟糕,不但没有表现,还出糗了,得快点找机会找回来……
只是接着很久,他都没有机会,一直到片场安静下来,进入开机拍摄的模式,更出现一个意外不到的情况。
这是艾米丽·布朗宁和演她弟弟的连姆·艾肯的一场戏,当她NG了一次后,她就向摄影机这边的众人认真地提了个请求:“我想那个青少年男生‘回避视线’,因为他让我想起我的同学们,很难入戏……”
所谓回避视线,就是消失在一个演员的视线范围之内。
“呃……OK。”叶惟怔了怔,被众人一望,自若地笑道:“那个男生叫叶惟,我这就消失,你好好演。”
当下,他只能跑得远远的,几乎快离开摄影棚了,拍摄区那边倒真的成了黑影。
失去了见机向大人物一抒见解的机会,叶惟不由生起一口闷气,有点腹诽,澳大利亚女孩真是大牌,回避视线,嘉宝吗……
但想想她也是为了做好自己的表演而已,怪不了她,哎!是斯特里普的戏多好,她一定不需要任何人回避。
直至半个多小时后,斯皮尔伯格探班完毕,一行人离开摄影棚,叶惟除了出了一次糗,然后被人赶到一边待着、吃了一个甜甜圈之外,什么都没做,毫无展现出自己的导演才华和对片场的熟悉。
大人物的行程就是紧密,接着斯皮尔伯格到了派拉蒙行政大楼,参加什么会议去了,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叶惟不能继续跟随左右,先回去了林肯车等待。
形势有些急转直下,当会议结束,斯皮尔伯格几人回到林肯车离开派拉蒙总部,一个上午已经过去,叶惟却只有一开始的“鸭子不好,大雁好”的表现,仅仅的表现!还是凭着对中国的了解才有。
中午,斯皮尔伯格要和环球影业的一位大人物共进午餐,商议《幸福终点站》的发行。
叶惟继续不能参与,只是留在林肯车上吃肯德基快餐。
中午又过去了,到了下午,恶梦原来才刚刚开始,斯皮尔伯格来到了位于西好莱坞的剪辑室,进行《幸福终点站》的剪辑工作,然而!这老头和他的剪辑师迈克尔·卡恩(6次奥斯卡最佳剪辑提名,3次获奖)居然还用传统的线性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