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同时学习辅助系统的资料他也在学习,并且还在尝试着优化和改进,董晨已经把下一个项目确定是它了,它绝对会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个强化记忆的特殊微波以及其产生和发射技术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这东西能强化学习的记忆,也能强化其他记忆,要是被一些人用来向其他人灌输一些奇怪的东西,那就非常不好玩了。
在游戏世界结束破坏性训练和学习后,他就会回到现实世界进行精确的练习与磁力感应,并且利用他建造的新型电磁感应装置进行精确的测量,然后根据检测到的精确读数变化修改他的训练方法和方式。
这也是他这些天根据他感应到的磁力体会到的一点东西,然后再根据几个世界学到的电磁知识制造的超敏感和超灵活性的电磁力感应装置,这才能在一号的控制下准确快速的检测出他练习中的微弱变化。
正在董晨看着读数变化图的时候,新制作的智能眼镜左上角弹出一个信息框,同是蓝牙耳机中也传来一号的声音:“先生,基地的简易通风系统和升降机已经改造完毕,您随时可以进入基地实地查看进度。”
“哦,这么快啊,过了多少时间了?”董晨看向信息框问道。
“先生,距离您发布任务已经二十七个小时十五分钟了,任务完成度100%,所用时间与计划时间误差在一分钟之内。”一号平静道。
“知道了,把升降机升上来,我这就去看看。”董晨随口说道。
“好的,先生。”一号回答道。
这一段时间的基地挖掘进度飞快,智能挖掘机械已经有了十五台,而原先用来运输材料的五台轮式机器人,在材料所剩无几的时候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在经过改造之后也投入到了对地下基地的挖掘之中,相比之下那造出来的五台助手型智能机器人的作用倒是少了很多,不过这也是暂时的,因为马上就要用到他们了。
海上市这个地方作为临海城市,而且还是在长江的入海口,所以它处于冲积平原上,而董晨的基地位置也就在这一区域,他也特意的研究过,而且辐射世界就有丰富的地下基地建设经验,学院中就有很多先进的探测设备,所以经过探测后,他对于此处的地质条件可算是了如指掌。
公司下边的土体发育有二层硬土层,且大部分地区浅部砂层不发育,因此本区的地基条件明显优于其它地区,也是为什么董晨会直接在这里建设地下基地的原因。虽然局部地区的表土层中夹有工程性质极差的泥炭质土,但是这对于拥有黑科技的董晨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
董晨来到基地入口的房间门口,一号控制着防护门自动的滑开,门一开董晨就看到了房间正中央的那台升降平台。
这件屋子被董晨装饰成了一间资料室,里边的东西很杂,既有这间工厂成立以来的一些过期的技术资料,也有一些大胆的未经通过的技术资料,这些是董晨从研发部那里找到的,用来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顺便也填充一下他的资料库,还有一些事董晨来到这里之后整理或者随手涂鸦的一些资料,他也统统的放到了里边。
此时屋中一排排的金属资料架和资料柜都被推到了四周的墙边,让出了中间的空地,而这里就是地下基地的入口了,升降平台就稳稳的停在这里,整个平台上没有任何东西,就是一块平平的金属板,这一切都由一号在控制着,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才会用到隐藏在平台中的控制面板。
董晨站到升降平台上之后,说了一声“可以了”,升降梯就缓缓的开动了起来,平稳的载着董晨就消失在了资料室中,在他的头顶消失在地面之下后,整个资料室也就动了起来,地面合拢,资料架和资料柜各回各位,马上这里就恢复了原样,好像一直都没人来过这里一样。
第一百五十八章 基地进展
升降梯嗖嗖的快速的向下运行着,整个通道铺满了银白色的金属材料,而且每经过一段距离都会有一盏小灯掠过,再加上银白色材料的反射,让这个下行通道不至于那么黑暗,反而有一些明亮的感觉。
随着升降平台的下降,加上这个升降平台又是开放式的,所以冷风不断的从下方吹上来,吹动着董晨的衣角和头发猎猎飞舞,每过一段距离闪过的灯光也在他的面孔上一闪即逝,印照出他那俊秀的面庞,很是有一番别样的风采。
当然,以上这些董晨存在记忆中的画面,或者说是一些动漫或者电影中的场景。真实的情况是,这里既没有建设完善的电梯通道,电梯通道中也没有铺设银白色的金属材料,更没有灯光照明,整个通道黑漆漆的,啥东西都看不见。
本来嘛,全智能化的施工现场,要什么灯光照明,又不是人类施工,智能机械的激光测距和扫描装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而且最主要的是董晨没有头发,下方吹来的风确实吹动着他的衣角,但是风经过他的脑袋的时候,吹不起任何波澜,就是那么的稳重如山,跟那些乘坐个升降梯都要头发飞舞的妖艳【创建和谐家园】们一点也不一样。
这本就是临时搭建的升降梯,就是最开始几天用来往下运设备的,刚开始只有一台设备在挖掘下行通道,所以前期是比较慢的,直到正式开始挖掘地下空间的时候,才搭建了这个升降梯往下边运送设备,然后在下方进行组装才能使用,因为这个升降平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是一个两米五见方的平台,由于是在室内,所以不能太大。
等把所有的设备都运下去之后,它的作用也就不太大了,只是机器人定期运送替换电池的时候才会用一下,而董晨这次下来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建设一个临时的生产车间,因为下边的前期空间已经挖的差不多了,再往下或者往旁边扩张就要用到更多的材料和设备了。
因为再扩张的话,这些现有的机器明显就不够了,所以他还要再运出一下材料和生产设备来,他需要更多的机器人。
就在董晨正想着事情,下行的电梯下方出现了一抹亮光,然后亮光马上就跳了出来,让习惯了黑暗的董晨微微眯起了眼睛,他这是已经进入了基地的主要空间。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四周角落中放着数盏大灯,四周的智能挖掘机械还在不断地工作着,它们的身上也都亮着灯,把这个巨大的空间大部分的地方都照的很明亮,只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照不到,这明显是给董晨准备的,因为这里只有他才需要明亮才能看见东西。
智能挖掘机械们不断地挖下土壤,然后经过粉碎之后把粉末状的土壤输送到身体中间的那个大罐子中,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压缩与高温高压环境,再添加一些他从辐射世界的学院中拿出来的试剂,就制备成了他所需要的用来黏合加固建筑的特殊材料了。
然后智能挖掘机械每前进一段距离就会把制备完成的加固溶液注射到周围的墙壁上,地下基地的最顶端已经完成了加固,所以才挖到了现在还没有用支撑柱支撑,让整个空间显得异常空旷,这就是加固溶液的作用,要知道这里可不是岩石层。至于脚下就算了,按照计划还要继续往下挖呢。
升降平台稳稳的停在地上,董晨终于来到了地下,这一段距离足足有两百八十米,光现在这个空间的高度就超过的十五米,长度就超过了一百米,并且还在不停的按照设计图扩张着。
这还是董晨第一次来这里,此时董晨边走边看着一号在眼镜上显示的各种数据,上边显示的各种材料已经用尽,不管是用来制备土壤黏合加固溶液的试剂,还是各种替换零件,还是接下来需要的各种建材,都需要董晨往这里运了。
也辛亏这里靠海,只要往海边钻一条隧道就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可以用,然后再经过过滤就可以供溶液配置需要了,而且由于土壤加固溶液的原因,还让董晨省了大量的水泥,无疑是减少了董晨的一部分工作,因为这一切的东西都是要让董晨一点点的搬出来的,除非他想让人知道他在这里建了一座地下基地。
董晨好奇的走到墙边摸了摸经过加固的墙壁,感觉是异常的坚实,根据资料显示,经过它的强化,土壤强度可以达到普通钢材的70%左右,这些土壤经过强化之后,颜色会变得比原先的颜色稍淡一些,董晨四周看了看,明显得看到靠近海洋的一面有几个未被加固的地方,那里是留出来做出口的地方。
因为目前为止这个基地只有一个出口,那就是董晨的实验室,而且出入口直径还非常的小,前期往里边送点零件和机械都费劲,就更别说后期制造的大型设备了,陆地上不好办,就只能朝着海洋想办法了。
只要从这里向海洋中延伸几百米,水深普遍就可以达到两百多米,更何况经过董晨对附近大陆架的扫描,他还发现了一条比较深的海缝,光靠近大陆的海缝起点水深就达到了四百多米。这里是由于远古的地质变化形成的一条延伸向大洋的海缝,其靠近陆地的一边更是形成了一小段一百多米宽的断崖崖面,这简直就是为董晨的基地量身定做的出入口。
董晨还可以考虑发展一下造船业,直接把他旁边的那个半死不活的小造船厂买下来,然后可以扩建一下船坞,直接在那里也开个水下出入口,而且造船业也属于重工,买下来也无可厚非,要是到了以后国家政策开放了,说不定还可以承包国家的战舰与航母建造任务,不过依照国内的国情发展,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是发生了什么非常规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如果他要是只研发和制造除武器之外的设备行不行,就是整体的船体、能源、推进、雷达等等一切设备由他制造完成,然后留出相应的武器端口,完工后所有的武器由国家自己配备与安装。不知道这样的成功率会不会大一些。
董晨觉得这件事是大有可为的,毕竟这个地方追求稳定,一切武器都被管制的很严格,但是只要不触碰武器,其他的还都是比较好说的,看来等有机会了要好好的和局座讨论一下这个事情。只是想到这个问题,董晨就想起来局座还把他的一台飞行滑板拿走了呢,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论证结束,还是说有其他的大事忙,把自己的飞行滑板事情给忘了。
毕竟军用飞行滑板的价格可不便宜,只能作为特种用途的装备,虽然性能优越,但是又不能全军装备,属于战术而不是战略装备,而且使用也受种种限制,如果你要突袭对方的首都,没有好的运输机把你运过去,那你也是歇菜。所以它对整个军方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大事,对与他们来说,航母、军舰、导弹、战斗机等等,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董晨真是越想事越多,摇摇头散去现在的想法,看着这空旷的地下基地,他现在怎么把材料和设备从游戏世界中大宗的运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劳碌命
“一号,把临时生产车间的设计图给我调出来。”
“好的,先生……已经显示到您的右侧显示屏上。”
“嗯。”董晨答应一声,看着临时生产车间中的各个设施的放置位置,以及整个生产车间的位置,他好确定一下在哪开启传送门,这个位置可要开好,这个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问题。
他的电弧之门第二形态可以保证各种形状的设备、载具的出入,而且他原先也试验过,开启电弧之门之后,只要他进去就会消耗一半的能量,但是只要他不进去,电弧之门就会一直开启着,只会消耗少量的维持开启的能量。
在保证他自己不通过电弧之门的情况下,往对面输送材料和设备都只会消耗少量的能量,虽说按照计算,东西越多耗能越快,但是也不是他自己这个耗能大户所能比拟的。
董晨先是对比着眼镜屏幕挥手冲着那里比花了几下,但是想想还是不满意,就直接让一号在眼镜屏幕上辅助的画了几条线,他这才确定了电弧之门的开启地点。
当他开启了虚无的二型电弧之门,并消失在门中之后,一号就控制着那些智能机械【创建和谐家园】到了电弧之门的附近,它虽然通过摄像头看不见电弧之门,但是却能通过感应器感应到,就在董晨消失的地方,能量反应值和辐射反应值都高于其他的地方,这里的辐射可不是辐射世界逸散出来的核辐射,而是一种能量辐射。
董晨作为一个技术宅,守着这么一个比黑科技还黑的电弧之门不可能不研究一下,自从得到了电弧之门之后,他就一直有对它的研究,后来有了一号的辅助就对它研究的更透彻了,只是这个透彻是相对于他自己来说的,对于电弧之门的各种运行机制还是知之甚少。
不过也不是白研究的,最起码他分析出了电弧之门所需要的能量确实不是电能,整个电弧之门看着是电弧闪烁,但是没有一点与电能相符合的能量波动和辐射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从未见过的能量波。
在对电弧之门大量的观测和实验中,他制做了大量的观测设备,他终于发现了这种特殊波动,然后又对雷雨天气中的雷电做了大量的实验,他确定了这种能量的数值与特殊波动。
当然这些实验都是一号帮他做的,他只是在快要下雨的时候把实验平台放出去,有直接放到地面上的,还有放到海面上的,甚至是在无人机上安装设备,要在下雨天飞到天空中,这些地方他可不敢长待,这些设备本就是为了找雷,他要站在附近,非得挨劈不可。
经过大量的试验后,董晨终于找到了它的最准确数值,不过也只是能“看见”它,其他的任何事情也做不了,不能分析它的构成和来源,也不能人工合成,甚至连摸都摸不到。不过还好,能观测就行,现在他的实验室中和机器人上都装有这种观测设备,能看见慢慢总有机会分析它。
现在在地上的实验室中的几个屏幕上,其中几个屏幕上就显示着各种读数、数据、能量和辐射分布图什么的,旁边也有显示着几个机器人视角的监控视频,旁边还有各种数据在不断地刷屏,随着董晨的消失,原先各种读数都很高的数据也在不断地缩减,因为董晨穿越到游戏世界后,电弧之门就消失了,各种能量反映和辐射值来源也就消失了。
……
董晨通过电弧之门来到辐射世界,依然是学院的大厅里,他这次主要是来这里拿核聚变反应装置和生产设备的,由于辐射世界的工业生产几乎停滞,而且这里的原材料都来自其他地区,他在游戏中就没见过什么矿坑,貌似只有一个采石场,在游戏中本就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原材料的事情。
但是当这里变成一个(伪)真实世界,当董晨来到这里之后就有点尴尬了,董晨想要在这里制造任何东西,原材料的来源只有两种办法,一条路是消耗原有的储存原材料,但是如果没有储存材料或者储存的材料也用完了,那就是只剩第二条路了,那就是捡破烂。
他刚进入辐射世界,还没有进入学院的时候,在任何地方制作东西都是捡破烂,以前都是东拼西凑,也就兄弟会的飞艇中有一座小型的熔炉,可以熔炼回收的材料,但也是小规模的。后来又找到了几座钢铁厂,他才可以大规模的熔炼钢铁,不过原材料依然要他自己捡,里边就算是原先有成品或者铁矿石,也让两百多年游戏历史中的人浪费光了,这些事情说多了都是泪。
后来在董晨进入了学院中后才用上了成品的材料,用的就是这里的储备材料,但是这里的储备材料好像也是经过废旧材料提炼出来的,他在后勤仓库的电脑记录中看见过,貌似都是合成人在地面上一点一点的搜集来的,不过这就是游戏的设定了,董晨来了之后可没有合成人给他用,他现在用的这点都是游戏转换现实的时候留下来的“遗产”。
只是这点东西远远不够董晨现实世界地下基地的用度,好在他在洛圣都世界里找到了大量的原材料,那里的背景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钢锭、铁锭、铜锭等等金属材料,还有塑料、橡胶、等等的化工材料,应有尽有,所以董晨现在需要的是先把辐射世界的设备运到基地中,然后再把洛圣都的原材料运到基地中,这样有设备,有技术,还有“人手”,有什么东西需要造也都不怕了。
只是最大的弊端就是往外运的这个过程,电弧之门传送东西需要能量,不能一次把东西运过去,所以这就成了一个蚂蚁搬家式的工作了,要占用他大量的时间。
董晨来到学院的后勤仓库中,这里已经准备好了,董晨用这里的设备制造了一辆搬运机和一辆车斗很大的车,这两辆车有一个特点就是简陋,由于时间关系,董晨也就没在意颜值问题,只要能用就行了。
仓库中有备用的小型核聚变反应装备和各种制造设备,只要用他制造的搬运机把这些备用的设备搬到车斗上就行了,这些事情都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干的,去掉两小时练习破坏性技能的时间,其他时间都用在制造这两辆车和搬运东西上了。
董晨爬到车上检查了一遍,看了看所有的零件都准备无误,打开了核聚变反应装置的燃料插口,确定没有插入燃料棒,他就爬到了车后边的驾驶舱去了,说是驾驶舱,其实连个车棚子都没有。这辆车的驾驶舱在车的后边,装货物的平台在前边,这样更方便董晨的驾驶。
董晨坐在座位上启动车辆,在车的前方两米处展开了第二形态的电弧之门,然后他就驾驶着车辆小心翼翼的朝电弧之门开了过去,看着货物慢慢的消失在虚空中,董晨开的越来越小心了,直到货物全部消失,而且感应中的电弧之门吞没半个驾驶舱,离他还有三十厘米的时候,车子也停了下来。
这样货物就应该全部过去了,留给它们现实世界一小时,也就是游戏世界六十个小时的时间,这一小时怎么也够搬运货物零件了,只是他这边的时间就有的等了。
不过这段时间中他也不会闲着,还有很多事情早做,比如在武器实验区练习新技能,到学院的资料室逛一逛,找一找他这次任务相关的资料,好好的学一学。
只是他在资料室才待了一天,连六十个小时的一半还没到,学院中的警报声就响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章 为啥办个事就这么难
现实世界,董晨实验室。
黑暗中的实验室内只有电脑屏幕在亮着,一边显示着有关实验室周围的各种监控,以及地下基地的情况。另一边则显示着各种能量读数和辐射分布图。
突然间,各种监控读数和能量辐射值极速升高,显示器中迅速的模拟出了一扇蓝色的穿越之门,虽然现实中什么也看不见。
在地下基地中,董晨原先消失的地方,半空中突然冒出了一些不规则的金属体,然后慢慢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渐渐的可以看出是一些金属零件。
随着满载着货物的车斗全部出现,以及最后冒出来的一小部分驾驶舱、发动机、操作系统等部位,车辆终于停了下来,不在有什么动作。
而从车辆一出现就开始一小时倒计时的一号,指挥着暂停了挖掘工作的机械设备快速而有条不紊开始了搬运工作,智能机器人把准备好的束带绑到各个零件上,然后挂到挖掘机械的机械臂上,最后自己也搬起一个较小零件离开。
由于时间关系,董晨没有准备便于搬运的标准运输箱,而是直接把零件堆放到了运输车的载货平台上,主要是这边真的没有人手,他一个人实在是干不了那么多工作,而现实世界的机器人绑几根带子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就在这一切有条不紊的快速运行的时候,绑带、吊起、转移、放置,快速的循环往复,这里没有经过粘合固化的地面,在车轮快速反复碾压下,也扬起了少许的尘土,不过好在地下土壤的湿度足够,扬尘的数量和高度都很小。
只是没过一会,机器人身上自带的检测装置就检测出了这些扬尘中的不同成分,这些扬尘中竟然还含有烧焦的塑料颗粒。
由于这些机器人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辅助实验,所以这些检测装置是必须的,实验中要是检测到这些物质,肯定是有的地方被烧毁了,这可是要出大事的。
只是目前机器人的第一要务是快速的把零件搬运完毕,绝大部分的能量都供给到了动力系统中,而切由于任务优先级的排列影响,监测系统被改为了二十分钟一次的定时检测,不再是平时的实时检测,导致过了二十几分钟才检测到,不过检测到之后,机器人就迅速的把检测结果汇报给了一号。
一号正在关注着时间和能量读数的变化,接到机器人的汇报,一号就让ZS001机器人暂停了搬运工作,去寻找烟雾的源头。
001机器人按照烟雾颗粒的浓度,马上就找到了烟雾的源头,烟雾源头竟然就在一号一直监控的穿越之门中,准确的说是穿越了半截的运输车辆上。
电弧之门周边存在着能量场,而且由于电弧之门的影响一直处在变化的状态,所以此处的能量反应是很复杂的,而且一号一直在执行董晨的能量分析任务,突然多出一种能量,一号也只会去分析它的构成,其他的倒是会暂时忽略。
这也就是机械的局限性,如果下边工作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人类的话,人类的鼻子肯定会嗅到这种塑料燃烧的味道,人类的鼻子对于这种【创建和谐家园】性气味可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嗅觉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哪怕是这种烟雾混合在扬尘中。
可惜的是这些工人不是人类,而是一些冷冰冰的铁家伙,它们可没有人类的嗅觉系统,本来检测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是比人类嗅觉管用的,但是某些时候还是原始的管用些。
经过检查之后,发现是车辆的线路过热,出现了发热甚至线路外皮焦化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不妙,由于董晨先前已经告诉了一号,不要让机器人和智能机械靠近电弧之门半米内,所以一号迅速的把消息通报给了董晨,然后继续的执行搬运任务。
可惜的是,董晨他不在服务区。
辐射世界这里,董晨正在查看资料,突然间整个整个学院的防火警报就响了起来,董晨被惊得一愣,好端端的怎么着火了。
他马上查看身前的电脑,找到了防火消防页面,学院建筑分布图中有一块区域正在闪烁着红光,正是他最关心的后勤仓库。
这种情况下,董晨哪还有功夫查资料,马上跑去了后勤仓库,这曲曲折折的三百多米的距离,他用了不到三十秒就跑到,这还是路上几个自动门开门的时候耽误了一些时间。
这一跑到后勤仓库的门口,自动门已经自动锁定,董晨还是手动打开的,这一开门,好家伙,烟雾直接就朝他涌了过来,迅速的就把他笼罩了。
他赶紧低下头跑进后勤仓库,就看见他的运输车已经有明火在燃烧了,不过大部分还是在冒烟。
董晨赶紧跑到门旁边的消防设施那里打开紧急换气系统,然后拿起里边的灭火器就冲了过去。
一边灭火,董晨一边觉得学院的设计者脑子有坑,有自动火灾警报,却没有自动灭火系统,据说当时扩建的时候就把这项系统纳入了实验体系,是为了实验机器人或合成人的某些性能。
当发生火灾的时候,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或合成人马上就会到达现场进行灭火,这样一来不仅能测试机器人或合成人的性能,还节省了消防系统的建设经费,可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后来发生几次火灾,机器人或合成人迅速的把火给灭了,果然达到了当初设想的目的,所以在那之后,很多能用人力解决的事情就都开始消减经费,连专用的扫地机器人都不造了,所以如果你在游戏中的学院乱逛的话,经常会看见一代合成人或机器人在拿着笤帚扫地。
这是多么违和的一幕。
没办法,学院就是“人”多,就是不缺劳动力。
学院这种行为,直接就导致了董晨在这里苦逼的灭火。
不过,还好,电弧之门依然跟坚挺,没有任变化,而且由于时间差的缘故,在电弧之门不关闭的情况下,维持时间是按照现实世界算的,所以消耗的能量也是按照现实世界算的。
当然,能量补充时间,也是按照现实世界算的,只有关闭了电弧之门,然后董晨在哪里,能量补充就按哪里的时间算。
灭火完毕后,董晨看了看车子的情况,发现很多线路已经烧断,车子也启动不了了,看看时间才过了一天,那边也才过了二十几分钟,不过还是先把它拽出来再说吧,要再出什么事就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