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一家也就能喂两三只母羊。春天,留下个花纹好的母羊羔。老羊怀羔三月后就买,为的是好出手,这时候一只母羊也就是七到十元的价格。

      第128章 捂酱豆

        二奶奶也对闺女说:“桂莲,你听到了吧,回去和留根你俩个合计下,还是先买几只羊吧。咱家原先过日子就没个算计,光顾着吃了,越过越穷。今年听了悠悠姥姥的话,抓了四头猪秧子,等秋后卖了也能起房子了。”

        大家又把话题转到二奶奶家的房子上,宝景年龄小没力气,二爷年纪大了身体还不壮实,光垫宅基就得比别人多花不少钱。

        二奶奶欣慰的说:“大家都知道,俺家卖毛地梨子就得了一百多,这回卖知了猴又得了七十多。等卖了猪俺就找人垫宅子,盖不了混砖(全部是砖墙)的俺盖半砖的。”

        大伙听了就说:“二奶奶,您家只要有盖房子的钱就行,俺们帮不了钱场能帮人场。秋后就帮着您家垫宅子,不用您家管饭。”

        “那可不行,俺不能坏了村里的规矩,帮忙就得管饭。”悠悠听了,才知道村里还有这规矩,想想自家垫宅基时,村里人可是没人留下吃饭。虽说是和垫街道合在一起,但也是大家的情谊。

        不用出去卖知了猴了,悠悠早上睡到自然醒。等她揉着眼睛出来的时候,都早上七点多了。爸爸和昊昊骑着自行车,带着两大捆的苜蓿草已经回来了。

        姥姥端着个簸箕,坐在院子里挑黄豆,旁边放着个大盆,里面用水泡着一些豆子。悠悠看了奇怪:“姥姥,您泡这么多豆子干啥啊?”

        “入伏了,头伏里捂酱豆。今年得多捂点,去年捂了二十斤豆子的,都没吃到过年。昊昊,记着给姥姥拽些苘(qing,又称苘麻,麻的一种)叶回来。”姥姥嘱咐昊昊。

        “知道了姥姥,我上午就给您拽去。”

        吃了早饭,妈妈就拿着锄头上工去了。学校放假,妈妈不是轻松了,反而更累了。悠悠不像让妈妈去,“妈,您别去了,在家教我画画吧,地里热死了。”

        妈妈坚决的说:“不行,村里人都看着那,我不能让你舅姥爷为难。”

        “咱不要工分还不行吗,不就是交缺粮款吗,咱家又不缺这俩钱,咱可以交钱啊。”悠悠给妈妈出主意。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给你说也不懂,等妈妈有空了再教你。”妈妈说完就赶紧走了。悠悠还再那小声的嘟囔:“我这不是心疼你吗,不领情算了。”

        志高和志亮骑着自行车来喊昊昊,大家一起去河滩割草。悠悠坐着昊昊的车子,也跟着去了。

        半个多月没来,河滩大变样。生产堤上插满了簸箕柳,刚长出的新芽才十多公分,绿油油的一片,遮住了原来的野草。

        靠近河岸的地方,由于河水的冲击,基本上长不住草,只有一些根系发达的荫柳橔,现在全部插上了簸箕柳。岸边土地湿润,新发的嫩枝条,得有二十多公分高了。

      ¡¡¡¡¸î¹ýÒ»²çµÄÜÙÞ£²Ýз¢µÄ¾¥¸ÑÒ²ÓжþÊ®¶à¹«·ÖÁË£¬ÕûÆëµÄÏñÒ»Õž޴óµÄÂÌ̺£¬ÈÃÈË¿´×ŷdz£µÄÊæÐÄ¡£

        放假了,孩子们都到河滩来割草,人比原来多了好多。孩子们大部分都聚集在靠近石庙的地方,他们村里没组织劳力统一收割。一些没割过的苜蓿,长到了六七十公分高,已经开始结籽了,一会就能割一大捆。

        河滩上连颗树都没有,太阳又毒,一动就是一身汗,把衣服都湿透了。孩子们也顾不上玩了,抓紧时间割草,装满粪箕子(背草的工具)就赶紧往回走。

      ¡¡¡¡ê»ê»µÄ×ÔÐгµºó×ùÉϰó×ÅÒ»´óÀ¦ÜÙÞ££¬ÓÆÓƲ»×øËûµÄ³µ×ÓÁË£¬¸ú׏ðƼËýÃÇ×ßׯؼҡ£

        路上,大家向悠悠打听城里的事情,汽车多大,走的多块。城里的楼有多高,路有多平,问什么的都有。

        悠悠尽可能的给大家讲解。心想亏得自己有两世的经历,要是真的是五岁,还真回答不上来。

        过了生产堤,路旁栽着柳树。孩子们放下背着的草,开始歇着,一会儿就玩了起来。

        男孩子聚在一起打扑克牌,三个一堆四个一伙。手里的扑克破的快烂了,有的还不是相同的款式,一看就是几副牌凑的,却被他们宝贝似的用着。洗牌的时候还相互嘱咐:“慢点,别弄坏了。”输赢竟然是杏核,男孩子的口袋里都装着一把。

        女孩子围在一起抓石子,也有翻绳玩的。看到她们的头发,被汗水湿的都成缕了,贴在了眉头上。悠悠拿出一板长条的发夹,一人给了两个。让她们把头发夹在头顶上,看着顿时清爽了不少。

        亮晶晶的有机玻璃的发卡,让她们高兴的爱不释手。相互观看着,比较着,有说这样带好看的,还有说那样带好看的,叽叽喳喳的真热闹。

        景云和桂萍到底大了,拉着悠悠问多少钱一个,让大家给悠悠钱。她们虽然没见过,但猜着一定很贵,毕竟她们见过有机玻璃的扣子,一个都卖两三毛钱,一个扣子才多大点。

        悠悠忙说:“不要钱,我在城里买了送给你们的,咱这里没有,俺家也不卖。”大家听了,都高兴的拉着悠悠。“悠悠,你真好,进城还给俺们捎东西。”

        景云心细:“悠悠,这得好几毛一个吧?”

        “我也不知道,我看着好看就让姥姥给买了。”悠悠故意不告诉她们,免得知道了心里有负担。看着她们欣喜的样子,悠悠也感到高兴。

        桂萍嘱咐她:“悠悠,往后别乱花钱了,你家盖房子得用好多的钱,得慢慢的攒着。你姥姥疼你,你也得懂事点。”

        “知道了,我以后不乱要东西了。”悠悠心想,年龄小了也不好,谁都想管着自己。

        四栓过来找悠悠,“悠悠,你看我写的名字对不?”悠悠一看,地上工工整整的写着她的名字,看来练了好多遍了。

        “对,你写的真好。”听了悠悠的夸奖,四栓还红了脸。

        桂萍也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悠悠,我也会写名字了,你看看。”悠悠一看,果然写对了。想到她说的“都怨俺爹,给俺起这么个难写的名字”,不由的笑出了声。

      第129章 小老师

        四栓拉着悠悠:“悠悠,你再教俺几个字吧。”桂萍她们也围了过来。

        “好,上课。”悠悠拿了个小木棍,在地上写了“人、口、手”三个字。简单易学,非常好记。一会的功夫,大家不仅记住了,还会写了。

        桂萍又开始犯二:“这字好认还好写,俺爹给俺起的那是啥名啊。”没把悠悠给笑死。

        悠悠忍不住给她们讲了个笑话:以前,有个财主,请了一位老师教儿子识字。第一天老师教写“一”字,财主的儿子很快学会了,并且记住了“一”字就是“一横”。

        第二天老师教写“二”字,财主的儿子又很快就学会了,并且记住了“二”字就是”两横”。

        第三天老师教写“三”字,财主的儿子也很快学会了,并且记住了“三”字就是“三横”。财主的儿子马上请父亲辞退老师,说他已经学会写字了。

        过了几天,财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到家里做客,让儿子写请帖。孩子在书房里待了一天还没出来。财主问儿子:“你写好了吗?”

        儿子叹了口气说:“这万字也太难写,我写了一天才写完三千,离万还差得远呢!”财主很奇怪,凑近一看,桌上一张张纸上全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一”。财主当场气晕了过去。

        笑话讲完,景云和几个上过学的都笑的肚子疼,桂萍和四栓她们没上过学的就不懂了。悠悠趁机把“一至十”个数字和“个、十、百、千、万”写在地上,教她们认,并给她们讲了每个字的含义。

        这下大家都懂了,一个个笑的东倒西歪,桂萍反应过来,自己也笑的不行,也因此把这些字记的又快又牢。

        大家玩到快十一点了,才往家走。悠悠走着还交她们组词:“大人、老人、好人,大口、小口、一口、两口,大手、小手、手心、手背。”

        大家开动脑筋,想到了就抢着说出来。结果桂萍又来了个:“我是大人,悠悠是小人。”小伙伴哄堂大笑,悠悠气了个倒仰。

        到了村北,大家就拐弯了,去村东面去拽苘叶。悠悠想到姥姥的嘱咐,也跟着去了。

        村子的东北角,有一块地较洼,种着高高的苘麻。黄绿色的圆心形叶片,又薄又大,大的直径快有二十公分了,小的也得十公分以上。

        每个叶片都有个十多公分的叶柄,轻轻的一掰,叶柄就掉下来,散发出一种淡淡的中药味。

        桂萍告诉悠悠,正是因为这股药味,牲畜都不吃苘叶。大家一人拽了一抱,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妈妈还没回来。院里放着一堆苘叶,昊昊剁猪草,姥姥在做饭,悠悠赶紧帮着烧锅。现在,迪迪有狗剩作伴,已经不再缠着悠悠了。

        快十二点了,妈妈才回来,尽管带着草帽,脸还是晒得通红,悠悠赶紧给她端了一盆水。

        “还是闺女好,心细知道体贴人。悠悠长大了,懂得照顾人了。”妈妈对姥姥夸着悠悠。

        悠悠听了,美滋滋的找昊昊显摆去了。现在,悠悠越来越进入角色,孩子气特重。“哥哥,妈妈说了,还是闺女好。”

        可惜啊,昊昊听了,头都没抬,就回了俩字:“幼稚。”被挫败的悠悠,耷拉着脑袋进厨房帮忙去了。奔三的人了,被七岁的孩子说幼稚,忒没面子了。

      ¡¡¡¡¡°Â裬ÔۼҵIJ¼ñËñØ·ÅÄÇÁË£¿¡±ÂèÂèÏ´ÍêÁ³£¬¿´ÀÑÀÑ´Ó³ø·¿³öÀ´£¬Ëæ¿ÚÎʵÀ¡£

      ¡¡¡¡¡°ÕâôÈȵÄÌìÓò¼ñËñØ×öɶ£¿¡±ÀÑÀÑÎÊËý¡£

        “这不快到‘八一’节了吗,桂金安排每人做双拥军鞋垫。”

        桂金不仅是队里的记工员,还是妇女队长,负责村里的妇女工作。

        俩人正说着,桂香来了,手里拿着一双没纳的布鞋垫。“艾老师,俺想让你给写上字,你有空不?”

        “有空,你想写什么字啊?”桂香拿来的鞋垫上已经描上了图案,上面是跳龙门的鲤鱼,下面是一朵牡丹花,中间留的空白处写字。

        “俺也不懂,你看着啥合适就写啥。”

        妈妈稍微思索了一下,在两只鞋垫的中间,分别写了“拥军、爱民”四个美术字。

        姥姥看到桂香拿的鞋垫,对妈妈说:“咱家有纳好的鞋垫,你去找一双合适的吧。你热天好出手汗,针都不好拔,就别做了。”

        “那也行,我去找一双。”妈妈进屋拿出个包袱,打开里面都是纳好的鞋垫,有二十多双。

        悠悠可算是开了眼,一双双做工精美的鞋垫,花色繁多,风格各异,针脚细密,设计精美,极具传统韵味。

        图案栩栩如生,色彩鲜明,自然古朴,美观大方,吉祥喜气。在悠悠的眼里,这种鞋垫的实用性都不如它的观赏性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真要是就这么穿在鞋里头,还真是舍不得。

        桂香一双双的观看着,嘴里还报着花样:“双鱼、二龙戏珠、凤凰牡丹、蝴蝶戏菊、喜鹊梅花、双鹤踩莲……”

        “这些带着古色古香图案的鞋垫,适合送给长辈们做礼品。”妈妈告诉桂香。又指着那些绣着“风华正茂”、“山花烂漫”图案的鞋垫:“这些送给自家兄弟合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可以作为给男方的回礼。”一句话把桂香臊了个大红脸。悠悠看见,真正的见识了这年代年青人的纯洁和可爱。

        妈妈挑了一双双鱼图案的刺绣鞋垫,又把其他的放了起来。

        吃过午饭,一家人都困了,就进屋睡午觉。姥姥又进了厨房,把泡好的黄豆倒进锅里,煮豆子去了。

        下午三点多,队里上工的钟声才响,妈妈刚走,志远和志亮就来了。姥姥把煮熟的豆子捞到筐子里,晾在太阳下。

      ¡¡¡¡²»¹ýÁô³öÀ´Ò»Ð¡Å裬ÓÃÑΰèÁË£¬¶Ë³öÀ´Èú¢×ÓÃdzԡ£ÓÆÓÆÓøöÉ××ÓÒ¨×ųԣ¬»Æ¶¹ì˵ÄÓÖÈíÓÖÀã¬ÕæÏã°¡¡£

        吃完黄豆,接着去河滩割草。不过走到生产堤前的柳树下,就停了下来,聚在一起玩耍。

      第130章 绣花鞋垫

        男孩子继续打扑克,女孩子不玩游戏了,都拿着个短棍在地上写字,嘴里还说着笔顺。

        看到悠悠,都喊她看自己写的字。悠悠看她们都写对了,逮谁夸谁。小孩子嘛,要以鼓励为主,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接着悠悠教她们学算术,五以下的数字分解合成。这些简单,她们学得很快。大家还相互出题,比试着。

        玩到下午五点多,太阳没那么毒了,大家才去割草。下午,大家都割得多了,把自己带的家什装满,再割的就堆在地上,等大人收了工来抗。

        悠悠到处跑着找马齿笕,中午姥姥做的马齿笕菜卷子,味道美极了。原来长燕麦的地方,马齿笕较多,不过现在人多,悠悠不能放出机器人帮忙挖了。

      ¡¡¡¡ÏÂÎçÁùµã°ë£¬´óÈËÃÇϹ¤ÁË¡£¶¼¹Õµ½ºÓ̲À´£¬°ïן¢×ӰѲݱ³»Ø¼Ò¡£Ã»º¢×ӵĸϽô¸î£¬ÜÙÞ£¶à¸îÆðÀ´Ò²¿ì¡£

        村里家家喂了几头猪,可得不少饲草,有些人把明天一天的饲草都得背回去了。中午天气太热,往河滩跑遭罪。

        爸爸骑着自行车来了,不光驮着饲草,还带回了悠悠。姥姥把控净水的豆子到进箥箩里,用白面拌匀,黄豆上粘了一层薄薄的白面。

      ¡¡¡¡ÀÑÀѰѼÒÀïµÄ¸×¸Ç¡¢¹ø–È£¨¸ßÁ»Üð×öµÄÔ²¸Ç£©£¬¶¼Ë¢¾»É¹¸ÉÁË¡£ÏÈÔÚÉÏÃæÆÌÉÏÒ»²ãÜÜÒ¶£¬ÔÙ·ÅÒ»²ã°èºÃµÄ»Æ¶¹£¬ÉÏÃæ¸ÇÁ½²ãÜÜÒ¶£¬È»ºó·Åµ½³ø·¿ÀïÎݵļÜ×ÓÉÏ¡£

        姥爷也跟着帮忙,俩人忙了一个多小时,天都暗了,才收拾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的午饭后,桂香都和婕格等人聚在一起做鞋垫。悠悠也顾不上睡午觉了,跟着她们后面看绣花。

        一根钢针、一枚顶针,在姑娘们的手上,五彩的丝线便仿佛具有了魔法,霎时间在鞋垫上凝固为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期间,大家为了相互学习,还把各自的鞋垫来了个大展览。悠悠和桂萍跟着桂香,把她们的鞋垫参观了一遍。

        手工鞋垫用的是纯棉布料,柔软、透气、耐磨、吸汗,不怕水洗,不变形、经久耐用。

        鞋垫有刺绣和割绒两种,刺绣鞋垫比较薄,适合春秋天穿着,割绒鞋垫厚实暖和,冬天垫在棉鞋里正合适。

        现在做针线活是妇女们必须会的技艺,而缝制的绣花鞋垫更是妇女手巧的见证。在缺少缝纫机械的这个时代,裁衣做鞋等都是手工完成,纳鞋垫也不例外。

        绣花鞋垫不但做工精细考究,十分美观,且寓意深厚,饱含着中华女性那种朴实而特殊的情感。

        别看姑娘们没上过几年学,但是谈论起鞋垫来,竟然有着一套独特的理论。悠悠听着她们谈论鞋垫,算是长了见识。

        姑娘送给自己心上人的鞋垫上绣“游鱼莲藕”,象征着爱之珍洁、自由、愿结连理之内涵。

        妻子给丈夫的鞋垫绣“鸳鸯”或”蝶恋花”,代表永不分离之心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2: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