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桂香啊,娘的命孬一辈子就这样了,你们姐妹四个,娘就是再难,也不让你们过的跟娘这样。
每年拆洗铺盖,我都会想着,说什么也得给你们姐妹陪送套新的,不能让你们受我这罪。
你大姐出嫁时,咱家比现在还穷,娘也给她套了床新铺盖,做了两身新衣服。
你二姐刚出嫁,你也知道她的嫁妆,咱家比起村里人来是穷,可你二姐的嫁妆得算是好的。一是她婆家给的多,二是娘这些年给她攒的。
出去她婆家给的,娘就给她套了两床新铺盖,光是棉衣就两身。
以后就该你了,咱村子越过越好,咱家的日子也想抬头。桂香啊,甭管你找个啥样的人家,娘一定不让你的嫁妆比你二姐差。
你二姐婆家虽然过的好,但是娘心里清楚,村里人背地里可没少议论咱家,说咱图人家东西,给闺女找了个矮滚轮。
不论别人咋说,好在你二姐自己乐意。看你二姐过的舒心,娘才不怕人家笑话。图没图东西你心里也该清楚,只要你姐妹过的好,爹娘受点委屈怕啥。
孩子,你光知道半亩地能见七八十斤棉花,不知道一家人的用量得多少。
不说别的,一年光是穿就得二十斤棉花。一身单衣就得一勾子布,二斤好棉花才够织一勾子布,孬棉花得二斤半。
棉衣连里加表,一件就得一钩子,还得套一斤棉花,一件棉衣最少三斤棉花。
单衣穿的费,每年都得做新的。咱家剩五口人了,五勾子布得十斤棉花。
棉衣不用年年换新套子,你能拾二姐的,桂萍拾你和宝景的。可是外表得换新的,咱四个光是换外面的棉衣表,就得两钩子布,四斤棉花。
宝景是男孩子,个子长的又快,每年都得做新衣服。他现在的个子,和大人差不多,一身新棉衣就得六斤棉花。
咱家今年种棉花,除了想着给你爹做套新铺盖,剩下的得给你准备嫁妆。家里早先攒下的布和棉花,都陪送你二姐了。
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说婆家了。娘得先给你准备着,不然到时候就得抓瞎。
你知道一套铺盖给多少棉花吗?最少也得十四五斤。做衣服得用好棉花,纺出来的线细还结实。做铺盖就得用差点的棉花,一钩子布最少得二斤半棉花。
你要知道,就是种春棉,头等的好棉花也就占一半,交给国家后就剩不下多少了,分给社员的大部分都是三等的霜后花。
一床里表三新的被子,连里加表就是两钩子布,这就是五斤棉花。套子最少得三斤,再少了不成套,加一起得用八斤棉花。
褥子的套子可以薄些,那也得二斤棉花。一套铺盖加起来,就得十五斤棉花。”
桂香听到这里,疑惑的问他娘:“娘,不是说被子不过斤吗,您咋说最少得三斤。”
第95章 挣工分
“唉,你个傻闺女,听话不听音,那时说拐顾(吝啬、事多)老婆婆的。
被子不过斤,过斤太沉,怕把媳妇压懒了。婆家娶媳妇做八两的被子,刚躺下还好,炕烧的热不太冷。过了半夜,炕凉透了,被子薄不保暖,早早就把人冻醒了,确实是压不懒。
不到三斤的被套太薄,用不了一年棉套就扯烂了,到处都是窟窿。再用棉花补也不是一体的,就是用线缝合在一起,第二年还是从边沿处裂开。
你看见咱家这棉套子了吧,越烂窟窿越多。拆洗都得用棍子卷上,不然都兑不成套。”
桂香听得出他娘的无奈和心酸,“娘,您陪送我一套铺盖就行,您身子骨也不好,今年也给自己做一套新的。”
“桂香,你不用惦记娘,吃了吴医生的药,俺身子骨好多了,今年都没犯病。咱家多少年就这一套铺盖,还不一样过来了。
桂香啊,咱家的日子眼看就要起来了,娘啊,给你准备的嫁妆,指定比你二姐好。
你也别不信,原来咱就没喂过猪,今年一下子就喂了四头,还不用喂粮食,光吃猪草就长的飞快。
这才几个月,就长成半大猪了。你爹说到年底能长到贰佰多斤,够一等甲了。
一等甲,三毛八。一头猪能卖八十块钱,四头猪卖三百多,你爹说够咱家盖房子了。
你弟弟宝景大了,以后得说媳妇,要是没个屋,谁家的闺女愿意嫁。这四头猪,可是解了俺和你爹的心病。
多亏听了悠悠姥姥的劝,也该咱好时运,比村里人早挖几天毛地梨子,才有钱买猪秧子。
¡¡¡¡ÔçÄê¾ÍûÌý˵¹ýºÓ̲ÀïÓÐÜÙÞ£²Ý£¬¾ÍÊÇÁåîõÂóÒ²²»Ïñ½ñÄê³ÉƬµÄ·è³¤¡£ÌýÀÏÄêÈË˵£¬½ñÄêºÓÉñÏÔÁ飬רßøÔÛÃÇË͵ĸ£¡£
你爹他们看过,这两样草,就咱这一片有,十里开外就没有了。听援朝讲,这些草是多年生的,往后年年有。
俺和你爹打算好了,以后咱年年喂四头猪。要是都和今年一样,哪就是年年有三百块钱的收入。
桂香,你看娘没骗你吧,有了钱,娘还能亏了自家闺女。你成家还得二年,到那时候,娘手里有钱了,好好的给你置办嫁妆。”
“娘啊,我不要嫁妆,只要你和俺爹俩好好的。您既然知道以后的日子好过,就别会过能狠了。
俺三个都大了,往后您和俺爹也吃口另样的吧。咱吃不起好的,今年分的麦子多,足够您俩吃花馍的。您要是不听我的话,咱家往后换我做饭。”
桂香的话让二奶奶听的特别的舒坦,“好,听俺三妮的,你这孩子从小心细,知道心疼人。有你这句话,娘啊就是不吃也痛快。”
“娘,我说的可是真的,您别不当回事。也不是我孝顺,宝景、桂萍、俺三个商量好的。”
“好,俺听你们的话,你们都是好孩子,知道心疼大人了。”二奶奶也不伤感了,高兴的哈哈大笑。
¡¡¡¡ÆøÎ¸ßÁË£¬ºÓ̲ÀïµÄÜÙÞ£·¢ÁË·èµÄ³¤£¬¸ßµÄÓжþ³ß¶à£¬ÒѾÓпª»¨µÄÁË£¬·Û×ϵύÐõÒýÀ´ÁËһЩÃÛ·ä¡£ÓÆÓÆÈÃÀÑÀÑ´ø×Å×Ô¼ºµ½ÁËԶЩµÄµØ·½£¬ÊÕ¸îÁËÊ®À´Ä¶µÄÜÙÞ£ÊÕ½ø¿Õ¼ä¡£Ö±½ÓÔÚ¿Õ¼äÀïºæ¸É·ÛË飬¼Ó¹¤³ÉÜÙÞ£·Û´æ·ÅÆðÀ´¡£
¡¡¡¡Ô®³¯¾Ë¾ËרÃÅ»ØÀ´ÁËÒ»´Î£¬Ëû¸ø´ó¼Ò½²½âÜÙÞ£µÄÊÕ¸îºÍ´¢´æ°ì·¨¡£ÜÙÞ£ÔÚ³õ»¨ÆÚÓªÑø¼ÛÖµ×î¸ß£¬ÊÇÊÕ¸îµÄ×î¼ÑʱÆÚ¡£¿ÉÒÔÇàÖüºÍɹ¸É²Ý£¬ÓÉÓÚÇàÖü±È½Ï¸´ÔÓ£¬É¹¸É²ÝÊÇĿǰ×î¼ÑµÄÑ¡Ôñ¡£¸É²Ý¿ÉÒÔ¼Ó¹¤³É²Ý·Û£¬ÊÇιÖí¡¢Î¹¼¦µÄ×î¼ÑËÇÁÏ¡£
¡¡¡¡ÜÙÞ£ÊÕ¸îºó²»ÄÜÔÚÑô¹âϳ¤¾Ã±©É¹£¬É¹°ë¸ÉºóµÃÔÚͨ·ç´¦ÁÀ¸É£¬»¹µÃ¾³£·¶¯¡£¶ÓÀïÅÉÁËÁ½¸öÉÏÄê¼ÍµÄ£¬×¨ÃŸºÔðÜÙÞ£µÄÁÀɹ¡£´åÍâµÄ»¤´åÁÖ£¬·Ç³£ÊʺÏÜÙÞ£²ÝµÄÁÀɹ¡£
¡¡¡¡Éú²ú¶Ó×éÖ¯ÈËÔ±ÊÕ¸îÜÙÞ££¬¶ÓÀïιÁËÒ»°ÙÍ·Öí£¬ËÇÁϵÃ×¼±¸ºÃ¡£ÏÈÊÕ¸îºÍË®¿Ó¹«Éç½»½Ó´¦µÄÜÙÞ£¡£ÕâÀïÀë´å×Ó½ÏÔ¶£¬µÃÓÐËÄ»ªÀ↑Í⣬±¾´åµÄÈËÇáÒײ»À´¡£
因为隔着一条生产堤,传统上生产堤西面属于洪城县,水坑公社的群众也不来。再说这里离最近的梅庄也有五华里,来回一趟十里路,在靠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下,人们一般也不跑这么远割青草。
¡¡¡¡Ô®³¯¾Ë¾Ë»¹È¥ÁËʯÃí´å£¬½²½âÜÙÞ£µÄÊÕ»ñ¼¼Êõ¡£ËûÃÇ´åµÄȺÖÚÒ²¿ªÊ¼ÊÕ¸îÜÙÞ££¬ºÓ̲ÀïÓÖÒ»´ÎÈÈÄÖÆðÀ´¡£²»Ö¹Éú²ú¶Óæ×ÅÊո´åÀïµÄȺÖÚÒ²ÆðÔç̰ºÚµÄÍù¼ÒÔË£¬¼Ò¼Ò¶¼Î¹×ż¸Í·Öí£¬Õâ¿ÉµÃ´óÁ¿µÄËÇÁÏ¡£
¡¡¡¡¼¸Ìì¹ýÈ¥£¬³ýÁËÀë´å×ӽϽüµÄºÓ̲ÉÏ£¬ÜÙÞ£ÓÉÓÚ±»º¢×ÓÃÇÊÕ¸îµÄ½ÏÔ磬³¤ÊƸߵͲ»Ò»£¬ÆäÓàµÄ¶¼±»ÈËÃÇÊÕ¸î»ØÈ¥¡£
¡¡¡¡´å×ÓÀïµ½´¦ÁÀɹ×ÅÜÙÞ£²Ý£¬ÔçÊÕµÄÒѾɹºÃÁË£¬ÔÚÖí³¡±ßÉ϶ѳÉÔ²¶â¡£¸÷¼ÒµÄÔº×ÓÀҲ¶¼¶Ñ×Å´ó¶ÑµÄ¸ÉÜÙÞ£¡£
¡¡¡¡º¢×ÓÃÇÒÀȻȥºÓ̲¸îÏÊÜÙÞ££¬±³»Ø¼ÒÀ´Î¹ÖíÑò¡£Éú²ú¶ÓÀïÒ²¼ÌÐøÊÕÏÊÜÙÞ£²Ý£¬Î¹Å£Î¹Öí¶¼ÓÃÏÊÜÙÞ£²Ý£¬¸ÉµÄµÈÇﶬºóÔÙι¡£
二奶奶家的大女婿来了,说他母亲想孩子了,让接娘俩回去,根本不提分家的事。
二爷的大女儿不愿意回去,她想在娘家多挣点公分。韩屯村的工值高,一个工(十个工分一个工)值最少五毛钱。
桂莲是个能吃苦的,每天起早贪黑的割苜蓿草,用悠悠加的胶轮车,每天都推回来一百五十多斤的青草,最少可以换十五个工分。
算起来,桂莲每天在娘家能挣七八毛钱,够买2斤的小麦,起码她娘俩吃的口粮能挣出来。
二爷是个疼闺女的,桂莲在娘家,除了帮着二奶奶干些家务活,她割回来的青草,都是交到队里。二奶奶家喂的猪羊,吃的是桂萍割回来的。
既然奶奶想孙子了,二爷就让女婿带着孩子先回家。孩子在姥姥家吃喝都好,又和迪迪玩得开心,哭闹着不走,最后只好他一人回去了。
第二天,又派村里的明白人来接,说是在婆家也没生气闹乱子的,咋在娘家住起来不走了。
二爷正式提出分家的事,告诉他们啥时候同意分家,啥时让闺女回去。婆家的小兄弟结婚用钱,他兄弟二人一起兑。
来人做不了主,就说把娘家人的意思带回去,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哪知道回去就没了信息。
二爷让女儿安心在家住着,娘家现在养得起她娘俩。再说,他女儿每天起早贪黑的,割的苜蓿草都能换十多个工分,足够娘俩吃的。
第96章 抓知了
“知了,知了。”似乎一夜之间,到处充斥着知了的鼓噪声。人们顾不得乘凉了,早早的吃了晚饭,去树林里摸知了猴(知了的幼虫)。
悠悠对知了了解的比较透,在后世,知了可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
知了又名金蝉,刚出土的幼虫营养丰富,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食品中蛋白王。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蝉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愈来愈高。后世金蝉成为人类重要的绿色食品之一,每公斤价格高达五六百元。
疯狂的抓捕导致金蝉数量急剧下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某些地区,夏天已经再也听不到蝉声了,金蝉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有绝迹的可能!人们开始人工饲养,发展成了一项新的致富项目。
金蝉幼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现在晚上八点天才黑,吃过晚饭还不到七点,悠悠和家人一起,满树林里转这抓知了猴。
知道是一回事,后世里,悠悠还真的没抓过知了。
“这里有一个。”昊昊兴奋的大叫。
悠悠赶忙跑过去,只见地面上一个薄薄的圆洞,有豆粒大小。昊昊急着用手抠开,出现了一个杏核大小的圆洞,知了猴缩在洞里,就是不出来,昊昊急得用手指往下捅。
姥姥走过来,用铲子挖了十公分深,就把知了猴掘出来了,捏起来放在提着的塑料袋里,悠悠也掌握了摸知了猴的诀窍。仔细的看着地面,发现靠近树干的地面洞口较多,马上把注意力放在树干周围。
终于发现了一个,悠悠蹲在那里观察知了猴出土的过程。先是一个小小的圆洞,随着知了猴用两个粗壮的前腿快速的扒土,仔细倾听,有“沙沙”的声音传出。圆洞逐渐扩大,知了猴爬了出来。
掌握了规律就快多了,悠悠一个小时就摸了二十多个。迪迪跟在后面紧着喊:“姐姐又摸了一个。”气得昊昊只嘟囔:“别喊了,乱得我摸不着啦。”
天慢慢变暗,知了猴出土的越来越多。出土的知了猴本能的向着最近的树木爬去,一会的功夫就爬到三四米高,必须用个长杆子往下挑。
悠悠发现,人们摸知了猴必备的三样工具就是:塑料袋,铲子,长杆子。天黑透了,只有少数人打着手电筒照知了猴。
人们大多都是用手顺着树干摸,就这样也能摸到,可见现在金蝉的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
回到家里,把知了猴倒进水里清洗后,放进个盐水坛子里淹了起来。一个晚上的时间,全家摸了一百多个知了猴。
爸妈在家呆了一会,拿着手电筒又要走,说是去抓嫩知了。悠悠一听,立马买账,给妈妈抓了一把奶糖,又找了个大塑料袋递给爸爸。“爸爸,多摸点嫩知了,知了好吃。”
“好来,爸爸去大堤上摸。”大堤上树多离村远,知了猴都爬上了树,夜里十点后开始蜕变成嫩知了,通体柔软,颜色微黄。天明后在阳光的照射下,失去水分才变硬发黑。
第二天天微亮,爸妈又去抓嫩知了。他们快七点时才回来,塑料袋里的知了有的开始变黑了。
到家就赶紧用水洗干净,和昨晚的一起放到小锅里煮,放了各种香料和盐。煮熟的知了继续泡着,慢慢的浸味。
昊昊数了一遍,爸妈一个晚上就抓了二百多嫩知了。
“中午给你们炒知了吃。”爸爸宣布。
“吃知了啦,吃知了啦。”迪迪高兴的大声欢呼。真是个傻孩子,你知道知了啥味道,听到吃的就开心。
早饭时,二奶奶家传来阵阵香味,桂萍送来半碗炒好的知了猴。姥姥看见问她:“二奶奶昨天晚上就煮出来了?”
“嗯,俺娘说,今天张集大集,让俺哥哥去集上卖,趁才开始有,卖个稀罕。”
悠悠尝了一个,酥焦干脆,带着浓浓的五香味道,口感味道超好,绝对是美味。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赞叹:“真好吃啊!能卖好多钱吧?”
“卖不了几个钱,一毛十个。也是二奶奶会做,别人炒的还不一定能卖的出去。也就刚开始有人卖,过两天出的多了,谁还花这个钱。桂萍,你家昨天摸了多少个?”姥姥的话真打击人。
“俺家摸的多,有二百多个,俺娘说能卖两块钱,可惜就能卖几天。要是天天卖多好,二十多天俺家能卖五十多块钱。”桂萍遗憾地回答。
“正好,我去送鸡蛋,让你哥哥坐车去。”姥姥告诉桂萍。
“哪太好了,我回家给俺哥哥说去。”桂萍赶紧往家跑。
一分钱一个,还是加工好的。后世一个金蝉卖三块多,加工好的更贵。金蝉才开始出,一个晚上就能抓二百多个,金蝉出土期二十多天,一家不得抓几千个啊。
全村加一块,数量可够大的。即使按现在的销售价,一个一分钱,那家都能卖几十元钱,赶得上喂头猪的收入了。
悠悠决定把各家的金蝉收购起来,在商城推出野生金蝉销售活动。不仅能帮助乡亲们,自己的商城还能增加一笔收入,也能让后世的人们吃上真正的安全食品。
咋说咱也是后世的精英,既然穿越大神让电子商城跟着自己穿过来。这么好的条件,自己就得运作好,充分利用两个时代的优势,做一个旷古烁金的时代商人,为今生后世奉献。悠悠想到这里,不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老伟大了。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姥姥,姥姥现在是财大气粗,只要能帮到乡亲们,绝对是举双手赞成。
特别是悠悠让她看了商城里金蝉的价格后,比悠悠自己都急,决定今晚上就开始收购。
第97章 收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