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都是各单位图书馆挑出来的反动书籍,不管新旧。”阿姨热心的给她解释着。
悠悠听了,两眼往外冒星星,反动书籍好啊,基本上都是名著,得想个办法把这些书买走。
姥姥高兴的说:“还是这便宜,一块钱才买三十多张包装纸,还没报纸结实。”
“那您用完了再来买。”工作人员帮着姥姥装麻袋。
姥姥把麻袋绑在车子后座上,递给他俩两块钱,没等他们拒绝,就骑上车子走了。
第74章 山寨超市
中午,在第一饭店,姥姥看到有烧***毛钱一斤,赶紧要了两只。原来,县城四、九是大集,第一饭店才会做烧鸡。
这次悠悠拿出来的货物比较多,把毛驴车装得满满地,四月初十前没时间再出去进货了。
为时俩月的复堤工程就要结束了,民工都准备领了工程款集中卖东西,必须尽量的多备货。
烧鸡给了舅姥爷家一只,剩下的那只迪迪自己就吃了快半只。嘴里还说着,“迪迪好好的喂鸡,养大了让姥姥做烧鸡吃。”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黄河复堤工程,干得快的队已经完工了,指挥部安排他们在堤顶边堆“土牛子”,每隔十米堆一个十方的长方体土堆,方便护堤员填补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沟辄。
民工们准备回去了,都在等工程部量土方算账。后来完工的就被安排在新复的堤坡上栽“葛八根”。
葛八根根系发达,深入地下一米多,生命力极强,抗旱和抗热性极好,较耐寒,耐荫性好,很耐践踏,适应的土壤范围很广。
人们都说晒不死的葛八根,把它的茎截成十公分长短的段,抓起一簇插入土中,也不用浇水。
太阳晒得它露在地表上的茎叶干枯了,一场雨下来,贴近地面的草根上又会发出嫩芽,几天的功夫,就能长到二三十公分。草茎匍匐生长,每个枝节上都发出新根,牢牢地扎入地下,保护着大堤抵抗雨水和洪水的冲刷。
民工有空就来代销点转转,准备买回家的东西,不过得等着指挥部发了钱才能买。远处的民工也来看情况,大家都知道悠悠家的东西质量好。
姥爷担心,到时候大家伙一起来,屋里挤不下,也忙不过来。悠悠和姥姥听了,也觉得是个大问题。
悠悠想到了后世的超市,决定弄个简单的“山寨超市”出来。姥姥现在对悠悠特信任,按照悠悠的方案,立马开始行动。
把民工用不着的货物,全都收到后面的货架上。把柜台腾了出来,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民工常卖的东西,价格用毛笔书写在硬纸签上,非常醒目,其实也就三四十种东西。
红糖和糖块都按五毛钱一袋包装,包装袋是悠悠在商城订制的,几种大小不一的防水牛皮纸袋,这样方便大家购买和算账。
¡¡¡¡ÓÆÓƺÍÀÑÀÑÌáÒ飬¾ö¶¨²ÉÈ¡ÉÞС¼¦µÄ·½·¨£¬¶ÔסÔÚº«ÍÍ´åµÄÃñ¹¤£¬Óɸ÷¶ÓµÄ»á¼Æµ£±££¬ÊµÐÐÉÞÏúµÄ°ì·¨ÌáǰÏúÊÛ¡£
另外,开展“为民工服务”促销活动。凡购买东西满十元的,赠送一条普通的纱巾,纱巾正好可以当做包袱用,把民工买的各种东西包起来,解决了包装问题。
纱巾在悠悠的商城里不值钱,批发价也就两三毛钱,可现在国家的统一售价是一块两毛钱。
国家规定代销点利润在10%——15%,十元钱的利润正好是一条纱巾钱。这样一来,悠悠家的代销点,尽管营业额大,利润却很少了。
即能避免了同行眼红,就是懂行的业内人员士,也看不出门道。也是,谁能想到悠悠有电子商城这逆天的作弊利器。
姥姥找到舅姥爷,把自家的想法告诉了他。舅姥爷和各民工队一说,大家都十分赞同。舅姥爷把家里的人都派过来,帮着包装红糖和糖块,二奶奶家的人也来帮忙。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装了几大箱子。其实,悠悠完全可以在空间里完成,姥姥怕引人怀疑,还是用人工包装。
初六去张集,悠悠让姥姥买了三十多个条编的针线筐,当做购物篮。
悠悠还专门设计了三联的欠条,让援朝舅舅找公社的打字员给作了出来。内容包括姓名、金额和担保人。
一个民工队一本,由会计填写,本人按手印,本人、会计一人一份,悠悠家保留存根。还帐的时候,把存根交还给本人。
四月初六下午,促销活动就开始了。由于代销点地方小,三四十人就满了,民工就按队进去挑选。
姥姥在代销点门口放了两张桌子,只留下一个人出入的通道。姥爷坐在最里面算账,身旁放着一沓各种颜色的纱巾,各队的会计坐在旁边开单子。
民工进来拿着针线筐自己选东西,悠悠和姥姥在屋里照应着,随时回答民工的各种问提。大家对这种新颖的购物方式非常感兴趣,拿进去放出来,各自算计着购物的总价。
悠悠不住地提醒大家,凑够十块钱的就行,多出的以后再买,看还能凑齐十块钱不。
大伙听了,都笑话她:“你个小丫头,不知道里外拐,你这个卖法咋挣钱!”
悠悠故作认真的纠正大家:“俺姥姥说了,一切为民工服务。”
大伙被她逗得哈哈笑,也深有感触的说:“我们的运气真好,碰到你们这么实在的人,事事为大家伙着想。”
姥姥对他们说:“出门在外的都不易,你们来到这里就是咱们的缘分。不是复堤,大家咋能来俺这小村。能给大伙服务,是俺们代销员份内的事。”
大家选好了东西,到门口悠悠姥爷那里算账。先挑个自己看好的纱巾铺在桌子上,姥爷从筐子里拿出一样货物,在算盘上加上,然后放到纱巾上。不够十块的回去加点东西,超了的放回去些,基本上每人都控制在十元多一点。
会计按总额开好单子,买东西的民工在金额上按上手印,存根撕给姥爷。姥爷用纱巾包上东西,递给民工走出去。速度极快,大家伙也挑的过瘾,买的舒心。
晚上,来的民工更多了,屋里点了好几盏灯。姥爷一个人算不过来。爸爸在门口又加了张桌子,俩个人算账。姥姥和妈妈在屋里招呼着,悠悠在柜台里面帮着补货,可以随时从空间里偷着补货。
昊昊就是个小劳工,被悠悠指使的团团转。迪迪坐在炕上,一改以往缠人的做派,自己老实的玩魔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值人疼。
晚上忙到了十点半,一家人累的到头就睡,连帐都没顾上拢,被悠悠偷着扔给智脑,汇总去了。
第75章 垫宅基
复堤工程完成的差不多了,葛八根也快栽完了,民工都等着指挥部发工钱。初七吃午饭时,舅姥爷来了。
“现在民工大部分闲了下来,咱们趁着人多,工具也趁手,把你家的宅基先垫起来吧。
孩子们眼看就大了,不能一直住队里的房子。我手里有钱,咱按工程部的价格给他们开钱,我估摸着,两天就能垫起来。”
姥爷听了,点头称是:“是该盖房了,这段时间您妹妹挣了些钱,垫宅基应该够,这方面我也不懂,您就操心给办吧。”
“哥,俺在哪垫啊,你给大伙商量了吗?”姥姥问。
舅姥爷说:“我合计着,就在村西头大街北边垫,这块空地有一亩多,你先占上。后面也没人家,西面靠着路,咱还有两个男孩子,以后盖房子也有地方,接着往后垫。”
“哥,这地方是好,不过你得给大家伙商量好了,别让人对您有意见。”
“这你放心,就算你哥不当这个支书,冲着咱卫华的人缘,你家想在那盖房子都没问题。我一会就开会和大伙商量。”舅姥爷还是部队的作风,办事雷厉风行,说完就去打铃开会了。
悠悠家里人都没去,悠悠跟在后面去听消息。舅姥爷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把悠悠家垫宅基的事提了出来,让大家伙议议。
大家听了,一致同意。接着就有好几个人提出来请假,说要帮着悠悠家垫宅基。舅姥爷没有同意,告诉大家找民工帮忙。
二爷把话接过去:“民工给他们垫宅基,咱们自己垫大街,我也提个想法,俺宝景也大了,我还想靠着秀芹家住,想在大街南边盖房子,大家伙得给俺们垫大街吧。”
“那得垫,咱二爷发话谁敢不听,队长这回你说了不算。”大伙跟着起哄。
舅姥爷只好遵循大家的意愿:“那行,咱这两天不下地了,就垫大街。二爷,你家一块把宅基垫起来吧,我去找人。”
“俺家先不垫了,等秋后再垫,今年喂的四头猪长得真好,卖了猪再说。”
看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会计韩道伟提议:“那咱下午就把那片地清出来吧,把树出(伐)了,给吴医生家盖房子当檩条。”
“好啊,回家拿家什去。”大伙都行动起来。
悠悠跑回家一学,全家都非常感动。姥爷说:“咱在这里生活虽然苦点,可大家伙的情谊难得,日子过得舒心。就连我这多年的老毛病,这几年都好的差不多了。”
姥姥去厨房烧了一大锅开水,拿出来一包茉莉花茶,让悠悠爸给大家伙送了过去。
下半晌,舅姥爷就过来了,告诉悠悠姥姥都说好了,明天就来二百多人。就有一样,他们说什么也不收钱。说闲着也没事干,整天麻烦悠悠姥姥和爸爸,没脸接钱。
悠悠给姥姥出主意,来的人每人送双尼龙袜,一块六七的东西,跟在工地上干两天活收入差不多。
听民工们闲聊,他们干了两个月,合算下来,每人能挣四十来块钱,一天还不到八毛钱。
舅姥爷一听,连忙说好:“这样也行,我正发愁没法计数那,这个办法两下里都好看。妹妹,你家里的袜子还够不?”
姥姥忙说:“够了,我这次去临水,碰巧批发部处理过季袜子,要的多,原想着放着卖的,不想现在顶上了用。”
笑话,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别说二百双袜子,二万双袜子也不成问题。
一个下午的时间,宅基地就清理了出来,挨着村里最西边的三景家。宽20米,南北长35米,离西边的南北路还有十米的距离,不够一处宅基了。
第二天一早,民工们就开工了。悠悠出去一看,哪里是二百人,起码有三百多,估计完工的民工队都来了。幸亏悠悠家的宅基南西两面靠路,不然根本转不开。
本村的人也来了,他们主要是垫大街。大伙拉得拉,平得平,爱国舅舅用拖拉机带着个大石磙,转着圈的碾压。
舅姥爷一家都跟着忙活,村里还有好几家过来帮忙。烧水的、送水的,光桌子板凳就摆了一片。姥姥拿过来两包茉莉花茶,十条红灯牌的香烟,两大包糖块分给围着的孩子一人一把。
一天的时间就垫起来两米多,比村里的宅基差了不到一米。舅姥爷说得垫到四米高,新土较松软,夏天经两场雨实落了,得下去一尺多,盖房子的时候,还得用些当泥抹。
人多力量大,两天的时间果然垫好了,宅基的四周比中间高出来一尺多,便于夏天存雨水洇(yin)宅基。
四米多高的宅基和村子连成一片,连街带井台都垫了起来。村里人对抬井万分满意,以前打水得爬三米高的斜坡,非常吃力,现在总算走平路了。
晚上,爸爸拿着一大兜尼龙袜子,跟着舅姥爷挨个帐篷地送,另外每个帐篷还送了一条大金钟的香烟。
第76章 抢购热潮
这个晚上,民工非常兴奋,大家的工钱发下来了。由于实行包工制度,这回的工程干得非常好,每人的收入都在四十元以上。
四月初十,指挥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中午慰问民工,食品站专门调拨了一批猪肉,给大伙庆功。后天,大家就能回家了。
四月初十的上午,黄河大堤上热闹非常,从早晨起高音喇叭就没停过,高亢嘹亮的革命歌曲在村里都能听的清楚。
民工们穿得整整齐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的扛着红旗去开会。悠悠想跟着去看热闹,被姥姥拦了下来。
“不许去,离家太远,我们都忙,没空陪你。”也是,石庙村的群众听说悠悠家的代销点搞活动,都跑来凑热闹,跟民工抢着买,一改以前的抠唆算计,都要十块钱的,就为了那条赠送的纱巾。
看来,喜欢贪小便宜什么时候都是人们的共性。姥姥一再解释,说民工走了这活动也不停,他们就是不听,继续抢着买。
本来准备的充足的货物,一下子缺了好多,姥姥留下悠悠,是为了让她随时补充货物。家里人忙的团团转,也没人注意她。
悠悠往存放货物的箱子里,小手一扒拉,货物就放进去了。可惜的是,上万人的大【创建和谐家园】,悠悠是无缘观看了。
不到十一点,庆功会就结束了。受表彰的民工肩上系着条新毛巾,上面印着个红色的奖字。还有拿新搪瓷茶缸的,上面也印了个奖字。
各队的会计拿着单据过来结账,正好悠悠妈妈放学回来了。姥爷就让她在门口收钱,自己和会计对账去了。
其实非常简单,悠悠昨天晚上,就把各队的单据合计好了。姥爷和会计兑上数目就行,会计已经把钱收起来了。点清钱,把欠条还给他们。
民工手里有了钱,来的人更多了,屋里挤满了人。悠悠忙得不可开交,一会这东西没了,一会那东西没了,姥姥指使的悠悠团团转,幸亏有昊昊这个小劳工。
悠悠看妈妈一人忙不过来,就让姥姥也去门口收钱。自己和昊昊补货,不是有空间这个后盾,这小型的超市还真开不下去。
十二点多,民工回去吃饭。一家人都觉得累,坐那不想动弹。
这时,舅姥姥和大舅妈端着饭菜来了:“志远回家说他姑奶奶家忙得没人做饭,俺娘俩赶紧做了给送过来。悠悠,饿了吗?”
“舅姥姥,我饿啦。”迪迪看到饭菜跑过去。
“就你馋。”昊昊嫌弃他。
“赶紧洗手去,咱这就吃饭。”舅姥姥帮着摆饭。
“嫂子,今天亏得您娘俩给做饭,还真是累了,不想动弹啦。”悠悠头一次听姥姥说累。
“你也快五十了,以后干活悠着点,年纪不饶人。”舅姥姥嘱咐着。
“姑,晚上的饭还是俺做,这里俺也帮不上忙。”大妗子说道。
“那好,晚上我们也擎着吃,你就在这里做吧,省得来回的端。”姥姥安排着。
“听你姑的,晚上你就在这边做,有汤端着不方便。”舅姥姥也嘱咐她。
“好,我早点来烧汤。”这里的人做晚饭叫烧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