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桂萍告诉悠悠,扎毛楞和水棉花一样,也只能吃一个多月的时间。扎毛楞长在大堤脚下,成片生长,数量极多,很容易采摘。
悠悠让姥姥用自行车带着,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放出大批的机器人。望着空间内成堆的猪毛菜,美得悠悠鼻涕冒泡,钱钱钱,这都是钱。
第67章 买院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四月初一,到了和李保国约定送货的时间。出趟远门不容易,悠悠和姥姥商量着,趁机在县城停留一下,给罗新才送五十套军装。
另外和他商量帮忙收头发的事情,听胜男舅妈说,废品收购站的乱发对外出售是每斤0.20元,一尺以上的长发每斤2.00元,二尺以上的每斤5.00元。
由于集中收购比较容易,姥姥认为给他10%的利润比较合适。悠悠则想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他帮忙在县城买套院子,为自己的空间打掩护。
随着自己买卖的扩大,一次两次的还行,总在外面找僻静地方,万一露馅麻烦就大了。
姥姥听了悠悠的想法,立马就同意了。“咱是得买个院子,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县城里咱们家远,村里人好多一辈子都没出过张集公社。只要咱娘俩注意些,好瞒的很。要不是怕村里人怀疑,姥姥早就想在村里盖房子。这什么年景啊,有钱也不敢花。
其实,咱家还是有些家底的,别说盖平房了,就是楼房也盖得起。可是姥姥不敢露,就连吃口另样的,也得避着人。姥姥从小要饭长大,能吃上饱饭就知足了,就是苦了你姥爷和你兄妹仨。
就这咱们也算是好的,好多跟咱家一样的,在这场运动中,都没躲的过去,家破人亡那叫个惨。咱家要不是有你舅姥爷护着,哪能这么安稳。所以,咱啥事都得想着你舅姥爷家,不能让他们再受咱连累,你四个舅舅的前途要紧。”
别看姥姥长期在村里,但说起城里的住房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现在县城的住房还是比较宽松的,工作人员由国家统一分配房屋,所有权归国家,个人只有居住权,没有买卖权。宅基地也是国家的。
县城的居民盖房子,由生产队无偿安排宅基。这个时期人少地多,宅基都比较宽敞,各家的宅基都在半亩以上。
可以买卖的房屋都是早先的个人住宅,基于国家实行福利住房政策,这个时期买卖房屋的并不多,房价也低的可怜。一亩的宅基地才三百块钱,一百元就能盖一间砖瓦房。
听姥姥说,现在的县城,伍佰元钱就能买到一个三间主房半亩宅基的单门独院,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卖的。
悠悠听了这个价格,买房子的心思更大了。要知道,后世的人们,大部分集中到小城镇居住,即使是县城的房价,哪也是论平方计算的,一个平方就是几万元。
土地比寸土寸金都高,可惜现在土地不准个人买卖,不然悠悠都想屯地了。自家现在可是资产过万,比土豪还土豪。
早上不到六点,姥姥就赶着毛驴车拉上鸡蛋,带着悠悠上路了。到了张集,姥姥直接进了食品站,把车子直接托付给站长,告诉他自己去县城进货,让他帮着交鸡蛋。
站长对姥姥这个大户欢迎之至,满口的答应下来,并主动的提出给留块肥肉。吓得悠悠跳着脚的喊:“站长爷爷,我好啃骨头。”
“好,再给俺悠悠留一条肋排。”
“谢谢站长爷爷。”
砍肉的王师傅听了,高声说道:“站长,你可真好意思,拿骨头糊弄孩子。悠悠,王爷爷把大筒子骨都给你留着。”
“谢谢王爷爷,王爷爷最好了!”为了心爱的筒子骨,悠悠小嘴甜着哪。
这个年代人们一年吃不到几次肉,都不想要骨头。大的筒子骨单独剔出来,肋骨谁摊上谁倒霉。
筒子骨不要钱,但也剔的干净,基本上不带肉。不过,外人也捞不到,是内部的工作人员的福利。
娘俩在县城东关下了车,雇了辆三轮车,直接把五十套军装运到罗新才的家里。
罗新才正在家吃早饭,看到姥姥高兴了。“嫂子,可把您盼来了。赶紧屋里坐,代娣快给嫂子做饭去。”
姥姥一把拉住往外走的王代娣,“兄弟,我们吃完饭来得,你俩快吃饭。”
“嫂子,我和孩子早吃过了,就他爱睡懒觉吃得晚。”罗新才的妻子嗔怪道,忙着给娘俩倒水,顺手递给悠悠糖果盒:“悠悠,你自己挑着吃。”
“我这身体又不能下地干活,起那么早干什么。”罗新才大大咧咧,一点也不忌讳自身的残疾。
“兄弟,我给你带了五十套军装,一会你看下。我这次来找你还有个事,你给俺参谋下,看能行不?”
“嫂子,啥事啊?您先说给我听听。”
“兄弟,我跟人接了个生意,收购乱发,只要梳头掉下来的长发,理发店里的短发不要。一斤两毛二,比收购站里的高二分。不知你有兴趣不?”姥姥告诉他。
罗新才两眼发亮,饭也不吃了。“真的假的啊嫂子,这生意忒合适了。一百斤乱发就是两块钱,哪个收购站不存个千把斤,卖给谁不是卖,这钱挣得容易。他们要多少啊?嫂子。”
“只要符合要求,有多少要多少。”姥姥给他吃了个定心丸。
“您知道收了送哪去吗,远不?”罗新才确实是经商高手,考虑问题全面周到。
“这不想给兄弟你商量吗,送货不用咱操心,只要集中起来就行。我手里有几个闲钱,这买卖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得暗地里做。
为此就想着在县城买套房子,最好是院子大的,方便存放货物,知道兄弟你对县城熟悉,就想着托兄弟你给操心。”姥姥托他帮忙。
“房子我倒是知道几处准备往外卖的,过会就去帮嫂子打听,交给我您就放心吧。”罗新才就差拍胸脯了。
“好,那我就等着听兄弟你的消息了。”
罗新才点好了衣服的数量,进去拿出钱递给姥姥。“嫂子,这是2100元钱,您点点。”
姥姥接过来,随手装到腰里。“不用点了,我信得过兄弟你。”
“谢谢您的信任嫂子,那咱去看看房子。”罗新才站起来就往外走。
姥姥拦住他,“不慌兄弟,我还有点别的事,你先帮我看看,过几天我再来。另外,你也先打听着收头发的事情。”
罗新才夫妻把娘俩个送到门口,姥姥朝他们摆了摆手,带着悠悠坐客车去了临水。
第68章 再订货
上午十点半才到临水,姥姥在车站附近找了辆拉货的毛驴车,给他说了地址。骑上自行车带着悠悠,提前来到王奶奶家旁边的护城河旁。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悠悠把打包好货物拿了出来,全部堆在地上。
等了不一会,毛驴车就过来了,十几个麻袋装了满满的一车。刚到胡同口,李保国果然等在那里,看见姥姥他们就招呼人卸车。
进了院子,玉玉从屋内迎了出来:“姑,您可来了,我爸一天念叨您好几次。”
“大姐,别听这孩子瞎说,我那是想您啦。快屋里坐,玉玉给你姑倒茶。”李保国不好意思了。
“兄弟,别忙着招呼我,你先点货。我还有事,停不了多大的功夫。”
“姐,您先歇会,我都准备好午饭了,您们吃了再走。”李保国稳当的坐在屋里,跟来的几个人在院子里点货。
他们很快就点清了货,接着又分货,玉玉跟在一旁记账,几个人很快就带着货走了。
“玉玉,赶紧上饭,你姑吃了还有事要办。姐,您先点点这钱。”李保国递过一个布兜。
这次李保国要的衣服多,各种衣服共计2200件,一共是8350元钱,除去上次给的一千元订金,还得7350元。
现在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大的面额是十元的,一千元一捆,七捆人民币快把布兜装满了。
悠悠想起小说中描写的八十年代初期,做买卖的人坐火车用编织袋装钱。原来还没觉得有什么,这次看到布包里的钱,终于开始有了感觉。十万元钱就是一百沓,可不是得用编织袋装。
“不用点了,姐今天就留在你这吃饭。兄弟你快坐下,咱姐弟俩说会话。”姥姥把钱放进带来的包里。
“姐啊,您兄弟我是天天盼着您来,上次的货两天就卖光了。我这还收了好多的订金,这次的货也撑不了几天。大家都说这衣服,样式新颖质量好,关键是价格便宜。
百货大楼的衣服,和咱这根本没法比,价格还高。这还没多少人穿出去,以后估计要的人更多。”李保国开口就是衣服的销售情况。
“兄弟,你卖多了不怕被人发现,适当赚点就收手吧。”姥姥提醒他。
“哎哟,我的姐呀,谢谢您关心我。现在可不比从前,虽说没放开让做生意,但也没人盯着抓,只要不明着摆摊就行。
这个市场都半年多没换地方了,临水的人谁不知道,上边从没管过。现在,只要没人盯着告,基本上没人管。别的不敢说,在临水敢惹您兄弟我的人不多。”
李保国给姥姥分析着形式,悠悠听得入了迷。这些知识在网络上是找不到的,看来还得多出去走走,多接触各类人群,才能更好得了解这个社会。
玉玉很快地摆好了饭,有烧鸡、肘子、还有烧羊肉和烧牛肉,这别说是现在了,在后世也是很好的东西,看来他是费了心思。
“姐,您尝尝,这是【创建和谐家园】的烧牛肉,就是比咱们做的好吃,您有口福碰上了。”
悠悠想:可不咋地,现在农业机械很少,耕牛是主要的生产力,还没有后来的肉食牛一说,除了病残牛,国家禁止宰杀耕牛。
悠悠每样都尝了一遍,简直是太好吃了。心里想着,一会出去,一定让姥姥想法买些带回家。
“兄弟,你这么客气,以后姐可不敢再留下吃饭了。你还有一大家子,挣点钱不易,咱有啥吃啥就行。”
“看姐说的,来到你兄弟我这里,不让您吃点稀罕的我过意不去。再说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您兄弟我还管得起。姐啊,我以后还得靠您吃饭那,咋着也得把您给伺候好了不是。
对了姐,您那有短袖的衣服不,好多人打听那。另外,男式的衬衣和裤子要少了,您在给我准备二百件男式上衣,裤子男女各要一千条。反正夏天长着那,裤子就这几种样式。”李保国又订了下批货。
“兄弟,你这是准备长期的干了。”姥姥问他。
“大姐,您的货要是能供得上,这个夏天我就不干别的啦。虽说现在环境松了,可谁知道啥时候变啊。
再说倒腾衣服容易,用包装个一二十件,不显山不露水的,卖出去就能赚一二十块钱,啥干部也没咱挣得多。”
“那好,回去我给你问问,下次送货时告诉你。”
“姐啊,您最好快点来,兄弟我给您索摸好吃的去。”李保国急啊,他等着卖那。
“兄弟,你一次就要两千条裤子,不得赶出来啊。”
“那这样姐,您有多少裤子先给我送来,不够的以后慢慢做,我一时也卖不出去这么多。”
“这样就好办了,我尽量后天就给你送过来,别耽误了你的事。”
“那我先谢谢您,姐后天我还在这等着您。”
“好,我还是直接过来。兄弟,你忙,我就回去了。”说着娘俩就往外走,玉玉拉住了姥姥。“姑,您等等,俺爹给您准备了点东西。”
李保国从厨房拿出一个布兜,递给姥姥。“姐,能碰到烧牛肉不易,我给您留了点,带回去让家里人尝尝。天热没敢多留,也就是吃个稀罕。”
悠悠心想,这人可真会办事,都想到人心里去了,今后一定能成大事。可不让悠悠想准了,改革开放后,李保国的事业风生水起,成了临水的首富。
“谢谢你兄弟,想的这么周到,姐就跟着兄弟享口福了。”姥姥痛快的接过来。
第69章 生活越来越好
路上,悠悠看到副食品商店的蔬菜门市,门口摆着一堆的甘蓝菜和土豆,就和姥姥走了进去。现在刚吃过午饭,副食店里还没人买东西,就两个营业员在上货。
到底是地区级城市,商店里摆着十几种蔬菜,新鲜的黄瓜、西红柿、西葫芦、黄笋瓜、小油菜、小白菜、芹菜、韭菜都有。挂着的小黑板上写着价格,黄瓜、西红柿两毛钱一斤,其它的多数是一毛钱一斤。
还有木耳、银耳、金针菜等干菜,光是干蘑菇就有好几种:香菇,鸡腿菇、茶油菇、榛蘑、松蘑、竹荪等,一样样盛在小玻璃柜中,上面的标签上写着价格,最贵的竹荪一块二毛钱一斤,其余的都在五毛以下。想到各种蘑菇浓郁的香味,悠悠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干海鲜价格太便宜了,虾皮一毛八一斤,大海米都在一寸以上,一斤才八毛六。三四种大小不一的咸鱼干,价格都是两毛钱。
粉条、粉皮和各种调料,非常齐全。
猪肉有专门的柜台,上面垫着一块厚塑料布。不过已经卖完了,只有几样刀具放在上面。
悠悠扯了一下姥姥,姥姥看她那样,就知道馋劲上来了。“都要什么,你点姥姥买。”
“要票不?”悠悠问姥姥。
“同志,您们这里的东西随便买不?”姥姥问营业员。
“大娘,现在东西多了,除了猪肉和鸡蛋,其它的随便买,您都要什么?”营业员热情地回答。
“那就好,我多要点。”
悠悠小声地给姥姥说着,姥姥再告诉营业员。各种干货都要论斤要。这还是悠悠看见一斤干货,营业员用秤盘称了三四次,倒在一起都成堆了,特意少要了。按悠悠的本意,每样都得要十斤八斤的。
现在的干货质量那叫好,干净干燥不掺假。一斤的份量比后世的五斤都多。
营业员热心的给姥姥提醒:“大娘,天热了,这些东西好生虫,您要多了放不住。”
“俺家有喜事,摆席面用的多剩不下,谢谢你呀同志。”姥姥的反应真快。
悠悠心想,各种穿越小说中都写,七十年代各种东西都要票和副食本,咋没人写七五年好多东西不要票。早知道第一次来就买了,这俩月光吃野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