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男式的上衣裤子都是三块五一件,女式的三块。裙子成人的五块,孩子的三块。”姥姥报价。

        “姐啊,您确定没说错价,这比自己买布做都便宜。”李保国不相信。

        “就这价,这是从布厂批发出来布,找人加工的。”姥姥肯定的说。

        “玉玉,过来。”李保国高声喊道,从西屋出来一位十【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女孩,俊俏的面容,高挑的个子,一流的身材,标准的美女。

        “大姐,这是俺大闺女。玉玉,来认认你姑。”李保国介绍。

        “姑,您喝茶。”玉玉端起茶杯递给姥姥。

        “阿姨,您长得真好看,我叫悠悠。”悠悠羡慕看着玉玉夸。

        “悠悠,你长得也好看。”玉玉笑着逗她。

        “没阿姨好看。”悠悠坚持着说。

        “姐啊,您侄女长得好吧,为了老人和孩子,我也得干好了,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李保国自豪的说。

        “爸,您又在那瞎说。”玉玉羞红了脸。

        “你姑不是外人,看到这漂亮的衣服了吗,进去试试让爹开开眼。”李保国吩咐。

        悠悠帮着挑衣服,嘴里还说着:“这件阿姨穿上好看,这件也好看。”悠悠说着,把适合玉玉穿的衣服都挑了出来。

        玉玉抱着一堆衣服进了里屋,一会就换了一件走出来。悠悠眼前一亮,比起刚才来,玉玉更加的妩媚漂亮。

        “阿姨好好漂亮哟!”悠悠猛点赞。

        “都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为了俺闺女能穿上这么好看的衣裳,我就干这个买卖了。”李保国才看了一件就下了决心。

        “阿姨,您再去换一件,穿那件裙子。”悠悠挑出来一件小孩穿的裙子,也跟着进去换。

        俩人换好了裙子一起出来,悠悠的嘴里喊着:“郎里格朗,仙女下凡啦。”

        姥姥忍不住开骂:“不知羞的小丫头,整天满嘴里跑火车。不过真的挺好,玉玉穿上比仙女都好看。”

        “是好看,没想到人造棉做裙子这么好看,大城市的人就是会打扮。”李保国跟着夸。

        “爸,我也可以帮着您卖,我们厂里女工多,都舍得穿。姑,您的衣服真好看,花样好款式也好,咱这地方就没见过,保准好卖。”玉玉阿姨也动了心。

        原来,玉玉阿姨在临水棉纺厂工作,厂里光女工就有一千多人。

        李保国问:“姐,不知您那里有多少货?”

        “我现在存了一批,你要的多了,我可以捎信让她们再加工。”

        “那我一样先要三十件,大中小各十件。男式的上衣多要些,大号的四十件,中小号各三十件。”李保国报了数量。

        姥姥拿出纸笔记了下来,让他核对无误后,就装了起来。李保国惊奇地问:“姐啊,您上过学?不光字写得好,账还算得准确。”

        “没进过学堂,跟人在家学的,也就是会写写算算的。”姥姥谦虚的回答。

        姥姥接着问他:“兄弟,下午咱在哪交货,还在这里吗?”

        “还在这把,这里背静,周围也是自己人,您来时注意点。把货卸在胡同口就行,我派人搬进来。”李保国提醒着。

        “好,那我给兄弟备货去。”姥姥谈好就领着悠悠往外走,李保国吩咐女儿:“玉玉,去送送你姑。”

        玉玉在前面领着路,边走边告诉姥姥记路的办法,七拐八绕的,生人还真摸不进来。

        到了大街上,悠悠就按照李保国要的数量,用意识安排智脑打包。

        走到个没人的地方,姥姥让悠悠拿出来一袋20斤的大米,一块三斤多的五花肉,提着往王奶奶家里走去。

        一进门,炖鸡的香味扑鼻而来。悠悠高兴地说:“真香啊!”,王奶奶和周广杰闻声迎了出来,笑呵呵地对悠悠说:“奶奶没骗你吧,一会让你吃个够。”

        姥姥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广杰:“大姐,我在市场上碰到了,给您捎了些,您别推来让去的,留着慢慢吃。”

        “行,我都留下。不过下次不能再买了,要不我可生气了。”王奶奶嘱咐道。

        “这不是碰巧了吗,下次不买了。”姥姥老实地答应。

        王奶奶摸着悠悠的头问:“饿了吧悠悠,奶奶这就给你端饭去。”

        一大盆小鸡炖粉皮,雪白的馒头,四个人吃得非常过瘾。姥姥夸着:“大姐,您这手艺就是好,赶上早先的大厨了。”

        “俺裹了个小脚也干不了重活,从小就在家学绣花做饭。不过,现在缺吃少穿的,这点手艺也用不上了。”王奶奶感慨的说。

        “奶奶,我长大了给您买好多东西,让您做好吃的,我就蹭着吃点。”悠悠故意露出一副馋样。

        “好,奶奶等着我们悠悠给买了,一定做给悠悠吃。”王奶奶被逗笑了。

        “你个馋猫,一提吃的就来劲。”姥姥揭悠悠的短。

        饭后,王奶奶给悠悠拿了两盒喜糖,一盒水果糖,一盒奶糖,都是上海糖果厂的。一边抱歉地说:“不能让你们来喝喜酒了,只能先给孩子们捎点喜糖。”

      第65章 首战告捷

        悠悠和姥姥出了王奶奶家的院子,看到院外的护城河边,芦苇一人多高,特别的幽静。娘俩拐了进去,拿出用麻袋装着的货物摞在地上。

        姥姥去路口找了两辆三轮车,蹬车的看到就悠悠一个人在这守着。“嫂子,您不是当地人吧,以后离这地方远点,孩子小身子弱,这里不干净。”

        “谢谢你啊,兄弟。我们确实不知道。”悠悠心里乐翻了,看来王奶奶的阴谋得成,这里成了人们的禁区,以后就在这里当存放点了。

        到了胡同口,姥姥刚让人把货物卸下来。李保国就带着人过来,快速地搬起麻袋,送到他家的院子。

        打开麻袋,里面的衣服按他要的数目,分别用厚塑料袋装着。一样样点清楚。李保国把钱递给姥姥:“大姐,这是2150元钱,您过个数。中午,您侄女去了趟厂里,要货的人挺多,您还得给我准备些。”

        “你再要多少啊?”姥姥问他。

        “我每样再要一百件,妇女的裙子每样要二百条。不知您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千元,当我预定的押金。”李保国又递过来一沓钱。

        “兄弟,你不拿押金姐姐也信你,咱姐弟俩用不着这样。我回去就给你催货,快着也得五六天。四月初一,我给你送货。”

        “姐,这次的订金我准备好了,您就捎着,下次不拿了。我到那天在这里侯着您”李保国把样品拾掇起来,准备打包。

        “兄弟,这是给你的样品,你就留着吧。”姥姥阻止,领着悠悠出了院子。

        姥姥和悠悠坐人力三轮去了百货大楼,主要是为了考察情况,避免发生和这个时代脱节的事情。上下的转了一圈,遇到合适的就买,收到空间里做样品。

        这次悠悠发现,百货大楼又新增了短袖的海魂衫,大人和儿童的都有,人们已经开始购买。晕死,就不会换点新样式。

        不过,想到海魂衫曾流行于整个八十年代,悠悠又感到释然。立马在商城里订制了一批短袖的海魂衫,成人和儿童的都有。

        悠悠看到二楼服装专柜里,新上的确良女式衬衫,肥肥大大,连个腰身都没有,花型呆板单一,和自己的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价格还高,每件4.80元。

        男式的衬衣每件5.20元,女裤每件4.20元,男裤每件4.50元。怪不得李保国要货这么急,连交押金的招都想出来了。

        回到家里,姥姥就将代销点里东面的墙上贴满白纸,男女式衬衫和裤子每样挂上一件当样品。

        女式的衬衫、裤子一律4.00元,男式的4.50元。比给李保国的价格,一件加了一元钱。

        大家算了一下,比买布做还便宜点,样式花型都好看。好几个女民工当晚就买了一套,第二天就穿了出去。

        快进四月了,气温升高,中午达到二十多度。男民工换上了海魂衫,女民工一直穿着厚衣服。这回见了合适的衣服,买回去就换上了。

        看到别人穿着好看,女民工都来买,她们手里都有前几天发的工钱,八块钱一身,都能买的起。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跟着买,姥姥给家里的两个妗子,一人送了一套。

        真让姥姥说对了,妈妈穿上竹叶花纹的上衣,气质立马提高,悠悠看了怪叫:“新鲜美女出炉了!”妈妈顿时羞红了脸。

        眼看婉莹同志要恼,悠悠接着说道:“我就奇怪自己这小美女随谁啊,原来是随您老人家。”一家人听了那通笑啊。

      第66章 建养猪场

        棉花出苗了,齐刷刷的一地,每穴两三株,就没缺苗断垄的。人们惊奇之余,自动脑补:“今年雨水及时,墒情好,棉花出得真齐。”

        悠悠发现,这时候的人们真淳朴。对于一切不合常理的现象,找得到理由就找,找不着理由,就自动忘鬼神上靠。还只能自己在心里的想想,从不敢说出口,怕犯了这个年代的忌讳。

        地里的小麦摔(抽)齐了穗,把地遮得严严的。麦秆粗壮,麦穗粗大,乡亲们看了高兴,就议论上了。

        “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庄稼。真应了五八年喊的口号,撒土不落。”

        “以前光听喊口号科学种田就是好,现在总算看到真的啦。不服不行啊,事实在那摆着。”

        河滩里的燕麦也抽出了穗,长长的秸秆上顶着一串小铃铛,到了燕麦的收割季节。三舅援朝真给力,专门回来给乡亲们讲解燕麦的收获技术,村里组织劳力去了河滩,把成片的燕麦收割了回来,集中储藏,留着喂牛。

        各家各户也利用早晚的时间,抽空去远处收割了一些,晾晒的到处都是,各家的屋顶上都晒满了青燕麦。

        民工们看到了,纷纷议论:“要不说河滩里过的好,不光是庄稼长得好,连杂草都会长,谁见过铃铛麦成片长的。有了它,多少猪羊喂不了。”

        三舅看到苜蓿长势旺盛,建议队里养猪。大家都担心到年底还有八个月,喂猪到年底长不成。要知道,各家各户喂的猪,喂一年不够120斤的有的是。

      ¡¡¡¡Èý¾Ë´ò×ŰüƱ˵ûÎÊÌ⣬Èôó»ï»Ø¼Ò¿´¿´£¬×Ô¼ÒÕýÔÂÀïÂòµÄÖí³¤µ½¶àÉÙ½ïÁË£¬ÓÃÜÙޣιÖí£¬¸ù±¾Óò»ÁËιһÄê¡£

      ¡¡¡¡´åÀïµÄСÂóÓÉÓÚÊ©ÓÃÁ˰±Ë®£¬³¤µÄ±ÈÁÚ´å¶¼ºÃ¡£Ò²Ê¹Èý¾ËÔÚ´åÀïµÄÐÅÓþÉÏÕÇ£¬ºÅÕÙÁ¦Ô½À´Ô½¸ß¡£ÔÙ¿´µ½¼ÒÀïµÄÖíÒòΪιÜÙÞ£ºÍÑàÂ󣬳¤µÄȷʵ¿ì¡£ÓÆÓƼҵÄÁ½Í·´óÖí¶¼ÓÐÆß°ËÊ®½ïÁË¡£¿´×ÅÂúºÓ̲µÄÜÙÞ££¬´ó»ïÖÕÓÚͳһÁËÒâ¼û£º¼¯Ì彨¸öÑøÖí³¡¡£

        养猪场建在牛屋的前面,上报到公社,更是大力支持,现在国家鼓励农民发展养猪业。

        为此,专门给韩屯村批了几车砖,并且给送到了村里。几天的功夫,养猪场就建成了,可以养一百头猪。旁边还建了三间屋子,放置饲料并让饲养员居住。

        石庙村的群众看见了,队里不喂自家喂,家家买小猪。石庙可是个大村,两千多人口,近五百户,家家买小猪,致使附近的小猪紧缺,有钱也买不着了。

        援朝舅舅又帮着村里联系养猪场,一百头小猪秧很快就买了回来。

        队里选了两个饲养员,韩道法的父亲韩玉伟和韩道荣。韩玉伟帮着儿子家喂猪,经验丰富,特别是喂养母猪有经验。韩道荣个大力气足,有人领着是个好劳力。加上他没成家,晚上值班方便。

        悠悠又多了一样任务,给队里的小猪防疫,还是偷摸着进行。幸亏住得近,跑过去玩方便。迪迪跟着去了几趟就烦了,捏着鼻子说:“臭死了!”

        气味确实不好,就这还是悠悠每天晚上都放出机器人,对猪圈消毒灭菌后的效果,不然得更臭。

        昊昊的骑车技术突飞猛进,驮着悠悠跟玩儿一样。现在悠悠有空就跟着小伙伴去河滩,昊昊放了学,骑车去把悠悠和她割的草一块驮回来。

        村里喂的猪羊多了,一天得吃二三十斤饲草。孩子们到河滩割草,大人下了工,先去河滩,帮着把草背回家。

      ¡¡¡¡ÓеÄÈ˼ÒÍÆ¸ö½ºÂÖ³µ£¬ÍÆ»ØÂúÂúµÄÒ»³µ²Ý¡£¶ÓÀïÊÕÜÙޣιţιÖí£¬Ê®½ï»»Ò»¸ö¹¤·Ö¡£

        四栓和五断姐妹俩,一天能割一百多斤的青草,除了喂自家猪羊,还能换十个工分,赶得上一个整劳力。

        地里的麦子抽出穗,河滩里特有的野菜“水红花”冒了出来。外形和兔儿酸差不多,区别就是“水红花”的叶子上面有一层白茸毛,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水棉花”。

        吃起来又滑又香,劲道爽口,味道鲜美,蒸着吃,拌着吃,做汤喝都行。

        这是河滩独有的野菜,只在水边生长,出土较晚,麦收前后的一个多月能吃,再晚叶子纤维化,就嚼不烂了。

        每年这个时候,离河滩十多里的人们,都会赶过来挖,这种菜好吃还挡饱,是很受大家欢迎的美味。

        桂萍认真的教悠悠辨认,悠悠还是和兔子酸分不开,气得桂萍不再管她,反正回家还得择菜,兔子酸山羊爱吃。中间休息,小伙伴吃着悠悠递给的奶糖,顺手就帮着她挑了出来。

        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悠悠放出来机器人,挖了好多的水棉花,机器比悠悠强多了,就没出现过挖错的情况。

        商城的野菜抢购活动又多了一个品种,挣得钱足足的够悠悠霍霍的。

        黄河大堤上的扎毛楞长了起来,悠悠跟着小伙伴摘了一蓝子。在开水里焯熟拌着吃,鲜美可口,清凉爽口,又是一道美味。

        悠悠找智脑咨询,得知扎毛楞学名猪毛菜,含猪毛菜碱,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和利尿作用,润肠通便,主治高血压病,嫩茎叶可以食用。

        桂萍告诉悠悠,扎毛楞和水棉花一样,也只能吃一个多月的时间。扎毛楞长在大堤脚下,成片生长,数量极多,很容易采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