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石榴树、榆树、梧桐树,还栽着玫瑰、月季等花草,没有一般农家的猪羊圈和柴禾垛,整个院落干净雅致。

        进了屋,屋子里更讲究,长条几,八仙桌,太师椅,高茶几,中堂上竟然挂着副松鹤延年图,下面的长条几上摆放着伟人的石膏像。

        那位妇女倒上茶水,端出来一个糖块盒,拿了快糖递给悠悠。转身去厨房:“你们先说话,我给嫂子做饭去。”

        姥姥拉住她,“俺也不知道该喊啥,你不用忙活,俺吃了饭来的。”

      第52章 去临水

        “嫂子,这是您弟妹,叫王代娣,别看我长的不咋样,你弟妹可是俺东关的一朵花。”

        “又瞎说,俺都快四十了还花那,让嫂子笑话。”王代娣羞红了脸,嗔怪的说道。

        姥姥笑了:“兄弟(弟弟,这里的习惯叫法)啊,你不说俺还真不敢想,弟妹那像四十的,俺看着三十都不到,没敢想你俩是两口子。”

        “嫂子,要不我豁出命的倒腾东西,你弟妹跟了我,人人都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娘家门都不让进,还给我生了四个儿子,我咋着也得让她过上好日子。”

        “又吹上了,嫂子您喝口水,别听他胡扯。”

        “对了,嫂子,你找我有事?”罗新才问道。

        “嗯,有人弄了批军装,我就想到了你,你看看能拿下来不?”

        姥姥说着打开带来的包袱,露出了两套新军装。

        罗新才接过去,反复的看了个遍,满意的说:“这新军装成套的私下交易价都到五十了,您有多少套?”

        “五十套,都是新的,你要的完吗?能出什么价?”姥姥问着。

        罗新才考虑了一会:“平时三五套的,我们的价格是四十,你这量大,我给加两块,四十二一套您看行不?别说五十套,五百套也卖的出去,现在的年轻人谁不想弄身军装穿,不是没处买去吗!”

        悠悠听傻了,不应该数量越多价格越低吗,咋倒过来了。不过,反过来一想就明白了。

        五十套衣服赚四百块,赶得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三五套的赚十块才多少钱。平常碰到次大买卖不容易,可不就是量大了价高吗。

        “行,这次的货都给你。我再嫂子看兄弟你实在,以后有了货,也先紧着你来。”

        “嫂子,你照顾下兄弟,数量大了每套多出个一块两块的也可以。”

        转头吩咐他媳妇:“给嫂子准备钱去。”

        他媳妇扭头进了里屋,不一会就拿出来一摞钱递给了姥姥:“嫂子,你点点。”

        悠悠暗想:看起来他家的实力不小,现在能拿出百元的家庭都不多,他家里平时都放着上千块的钱。姥姥接过来,点了一遍:“正好两千一,那咱去拿货。”

        “好。”罗新才和他媳妇两个跟在姥姥后面,悠悠蹦跳着跑在前面。到了地方,悠悠往高粱秸秆里一钻,从空间里拿出来两箱军装。

        罗新才和他媳妇打开箱子看过数过,满意的点下头。“嫂子,感谢的话兄弟就不说了,你要信得过兄弟,以后多来几趟,慢慢的就了解兄弟的为人了。

        今天也不留嫂子了,您拿这么多钱赶紧回去吧,要是有事再来找兄弟,别的不说,在县城兄弟还能办成点事。”

        “那好,我也知道家了,以后咱再说话。”

        王招娣递过来一个布包:“嫂子,路上给孩子吃。”姥姥推不过,只好接了过来。到了没人出,姥姥赶忙让悠悠把钱收到了空间里。

        悠悠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十点,这县城是不能再呆了,回去又太早,下午三点多才有车。和姥姥商量了一下,既然有时间,干脆去趟临水。

        去临水的车一个小时一趟,姥姥带着悠悠正好赶上了十点的客车。坐在车上,姥姥打开招娣给的布包一看,里面包着一盒糖块和一盒饼干,这在现在可是相当贵重的礼物。

        悠悠这次可没睡觉,趴在车窗上往外看。一路上,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光秃秃的土地,大部分都犁耙好了,个别地块还有没拔的棉花秆,有的地块泛出白花花的碱花。

        麦田不到三分之一,麦苗连地都盖不严,长势根本没法和韩屯村的相比,这都过了谷雨了,也就能埋个老鸹。

        “姥姥,这里的地咋还不种庄稼?咱村里的高粱都出来了。”

        “孩子,你年纪小不知道,这里的地一看就是沙土地,不适合种高粱。

        你看到地里的麦子了吧,长的差的一亩地都不到一百斤。有的地方交上公粮,一口人就分四五斤麦子,就够过年吃顿白面扁食的。

        不过,沙地种地瓜产量高,好歹能吃饱,现在种地瓜还不到季节。和他们比起来,咱韩屯村算是好的。”

        到了临水都快十一点半了,姥姥下车先买了直达张集的车票,才带着悠悠走出车站,来到了大街上。

        悠悠对临水的第一印象,就是海魂衫、白球鞋和鲜艳的纱巾。

        男的从十三四的少年到三十多岁的老青年,大多数人都是上身穿着一件蓝白横条的海魂衫,脚蹬白球鞋。

        妇女更绝,不论老少,人人脖子里系条飘逸的纱巾,中老年妇女的颜色深点、素雅些,年轻妇女和小女孩的鲜艳张扬,像春天盛开的花朵,在一片的黑蓝灰中光彩夺目。

        汽车站旁边有个国营饭店,早上吃饭早,姥姥怕悠悠饿,就领着悠悠走了进去。正好有现包的羊肉水饺,要了两碗,一碗两毛五分钱,二两粮票。

        饺子很快就端上来了,满满的两大海碗,原来这饺子是按二两面粉的量说的。

        薄皮大馅,纯羊肉大葱的,咬开皮里面就是个肉丸,又香又滑,劲道爽口,好吃极了。

        悠悠埋头猛吃,直到撑的再也吃不下了,还剩下多半碗。姥姥接过去,一口气吃完了。

        “好多年没吃到纯羊肉的扁食了,真香啊。”姥姥满足的说。

        “姥姥,咱喂一大群羊,咋不杀了吃肉。”悠悠不解的问。

        “那是卖钱的,咱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能吃饱就不错了,那敢吃肉,你看村里家家喂羊,几家剥(杀)羊的。”

        饭店门口,候着好几辆人力三轮车,看见娘俩从饭店出来,纷纷上前询问:“坐车不?”

        姥姥看了眼悠悠,问价:“到百货大楼多少钱?”

        “您总共给一毛就行。”

        姥姥点点头,抱着悠悠上了车。

      第53章 各色货物

        百货大楼离汽车站有二里多路,在临水主要街道东方红大街上。一路上,悠悠左顾右看,嘴里不住的念着:工人文化馆、第二人民医院、人们浴池、人们旅馆、中国人们邮政、照相馆、红旗饭店、人们剧院。

        推三轮的中年人好奇的问:“嫂子,您家孩子才多大,就认得这么多字。”

        “她妈教学,学得早。”

        百货大楼坐落在东方红大街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四层的楼房。光大门就有四个,东西方向各一个,南面两个,进进出出的人们络绎不绝。

        进去一看,悠悠只有一个感觉,大!堪比后世的大型综合商城。除了四周的柜台外,中间还摆放着两个长方形的回字柜台。各类货物按种类摆放,有点后世专柜的形式。

        面积大顾客也多,柜台前挤满了人群,呼喊营业员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格外的嘈乱。铁夹子上夹着钱和发票,顺着铁丝“嗖、嗖”地在人们头顶上飞来飞去,场面异常壮观。

        悠悠围着柜台转圈圈,光顾着开眼了。姥姥拉住她,“咱们有钱了,今天你随便买,来趟临水不易。”

        “姥姥,我先看看再买,您想买什么就买,咱现在不差钱了。”悠悠现在知道了挣钱的难处,懂得钱要用在刀刃上、关键处。

        “嗯,那咱就先看看。”

        从一楼转到四楼,悠悠可算是开了眼界,和县城的百货大楼相比,临水的百货大楼真叫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各类货物种类齐全,数量也多,比对之下,顾客挑选的余地增大。

        光是牙刷就有十多种,还有大小之分,悠悠受到启发,回去自己兄妹三人可以用儿童牙刷了。家里兄妹仨的牙刷都是成人用的,而且昊昊和悠悠的都磨秃了。

        儿童玩具占据了一组柜台,比县城百货大楼的多了去了。柜台前围满了孩子,紧盯着台面上试玩的发条玩具,不时地发出阵阵“呀呀”的惊呼声,羡慕地看着买了玩具的小朋友。

        悠悠挤进去,看到了称誉后世的怀旧玩具“铁皮玩具”。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品种多样,轻便结实。

        青蛙、鸭子、母鸡下蛋、两只公鸡吃食、小孩打鼓,光是汽车玩具就有十几种:东风卡车、解放汽车、红旗汽车、上海小轿车、拖拉机、火车、坦克车,长短大小不一的各式【创建和谐家园】、飞机。

        价格也非常便宜,一个铁皮青蛙才四毛多钱,小型的【创建和谐家园】六毛多,最贵的小熊照相才五元。

        悠悠玩心大动,一口气买了二十多个,还买了一个口琴,一共不到十元钱,就这也引得周围的孩子一片吸气声。

        在小商品柜台,悠悠发现了一样稀罕东西,假领子。还没后世的露脐装长,只到胳肢窝下面,无袖。男女都有,款式还挺多,尖领、圆领、方领、小翻领,白色、蓝色、粉色、浅黄、淡蓝、各种小碎花,棉的、的确良的,有十好几种。价格也便宜,一个的确良的一块二三,棉布的才八毛钱。

        这东东是干什么的,悠悠赶紧到智脑上求答案,很快就弄明白了它的用途,令人佩服又心酸。

        假领子也算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这个时期,物质相对匮乏,纺织品一般凭布票供应,于是假领子应运而生。

        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内衣服装,只是一件领子而已。

        它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小半截,穿在外衣里面,足以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所以美曰其名“假领子”。

        卖纱巾的柜台最显眼,鲜艳夺目的纱巾上头系在一起,轻微的飘逸着,老远就能看到。一群妇女指指点点的挑选着,比试着,非常热闹。

        悠悠看的仔细,纱巾分两种:普通的一块两毛钱,带金线的两块五毛钱,都是八十公分大小的正方形。

        悠悠头一次觉得现在的物品价格高,后世化纤的东西最便宜。怀旧店铺里,这种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一把抓”的纱巾,价格没有超过0.5元的,一般都是赠送品。

        海魂衫价格大小号不一样,孩子穿的一块七八,成人的分大中小三个型号,价格在3.50————3.80元之间。白球鞋妇女穿的不到两块多,男鞋就是三块多了。

        想到参加复堤的男女民工,特别是青年民工,正是要好的年龄,悠悠安排智脑订制一批海魂衫、白球鞋和各式的假领子。

        二楼的布匹区,五光十色的真丝绸缎有十几种,姥姥恋恋不舍的挨个摸着,喃喃自语:“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这些东西。”

        悠悠看了下标价,按花色繁简不同,每米价格三到七元不等,全都是百分之百的桑蚕丝。后世这样的布料,每米的价格高达二三百元不止。

        想到丝绸被面不要布票,悠悠问营业员:“阿姨,这漂亮的布要多少布票?”

        营业员笑了:“小朋友,喜欢这好看的绸缎啊,这种不要布票。”

        “随便买吗?”

        “随便买,可是贵。”

        这倒是实话,普通的棉布三四毛钱一尺,的确良也就是七毛多,绸缎得一两块钱一尺。不过在悠悠看来,那可是便宜成大白菜价了。

        “姥姥,喜欢就多买点,以后不仅贵,还没处买去。”

      ¡¡¡¡¡°ÂòÁËÒ²´©²»³öÈ¥°¡¡£¡±ÀÑÀÑã°âêµÄ˵

        “您忘了智脑里的记载,过不了几年就能穿了,到那时就贵了。”

        姥姥犹豫了一会,反复挑选了许久,才选中了四种价格最高的织锦缎,每样要了五米。

        悠悠看了,充分感受到什么叫一分价钱一分货,这种织锦缎,后世的价格达到了上千元。更从心里佩服姥姥的品味,坚信姥姥跟着姥爷不只是丫鬟的角色,绝对是可以上得了厅堂的。

        悠悠自己则看中了几床手绣丝绸被面,每床只要七十六元,这在后世可是收藏品,炒到了十来万的价格。

        鉴于目前的经济状况,悠悠忍痛只选了两床。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以后挣了大钱,一定多多的买个痛快。反正这两年价格变动不大,姐有的是准备时间。

        既然大的买不起,悠悠就可劲的买小物件,真丝手绣钱包一块二一个,悠悠一气买了五十个,营业员把盛钱包的箱子放到柜台上,让悠悠坐到柜台上挑选。

        姥姥解释说自己开个代销点,复堤的女民工多,准备卖给她们,并拿出了让三舅妈找人开出的供销社介绍信。营业员看了,告诉姥姥可以到批发部购买,能便宜15%的价格。

      第54章 批发部大采购

        姥姥和营业员道了谢,又向她打听了批发部的位置,领着悠悠就去了。批发部在百货大楼后面的街上,和百货楼前的大街相比,这里的路上行人很少,比较安静。

        批发部是相通的宽敞库房,分好几个区,货架上摆放着样品,旁边的标签上注明了价格,五件起批,可以进去挑选。姥姥给工作人员看了介绍信,就被放进了样品挑选区。

        悠悠拉着姥姥到处看,在副食区看到茶叶时悠悠又走不动了。一级猴王茉莉花茶500克袋装3.8元,一级西湖龙井250克盒装4.2元。这时的茶叶可是纯正的绿色产品,绝对不会出现后世的“毒茶叶”。

        工作人员告诉姥姥,这是刚进的今年的新茶。悠悠心中大喜,一样先来二十件。虽说茶叶还是新茶香,咱不是有空间这个保鲜利器吗。

        悠悠看见青岛食品厂出产的“牛奶饼干”,立马想到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报道,青岛食品厂六七十年代,使用牛奶和鸡蛋和面。1965年就研制出了,添加葡萄糖酸钙和辅助钙质吸收的维生素配方,是婴幼儿和老人的理想保健食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