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伤找的私塾就在镇子东头,离得不远,从小路穿过去,也就只需要半盏茶的时间,每月交一回束脩,现在灾荒时期,束脩可以是现银,每个月得三百文,或者是五斤细粮,十斤粗粮。
看各人能力,当然如果你交不够,也可以和先生好好商量下用什么东西代替,如果真的砸锅卖铁也供不起,那就退学!赵伤找的这个私塾先生姓钟,人称钟秀才,年纪也很大了,有六十岁了,但教了几十年的书了,手中也送走过十来个秀才和两个举人老爷,在镇上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ËùÒÔ¼´Ê¹ÊÕµÄÊøÃ±È±ð¼Ò¹óһЩ£¬Ò²×ã¹»ÈÃÖÚÈËÇ÷Ö®ÈôðÍÁË¡£
他之前教了三十多名学生,因为灾荒,陆续退学了十几名,现在也只有二十几个学生。
所以,束脩便更贵了。
如果每个学生交十斤粗粮,那么二十多名学生就是二百多斤粗粮,一个月就有二百多斤粮食入账,半年呢?一年呢?渠水在心里狠狠鄙视下这个靠着学生发财的钟秀才,但又不得不将小山送到他那里去。
钟秀才是与赵伤说好的,当时看他一表人才,为人高贵清仪就料想他口中的表弟也是个机灵的,等今日人来了后当面一考察,便笑得一直去抚自己的胡须,连连称赞小山是个聪明的,并表示这个学生他收下了。
渠水就忙将手中的五斤细粮递上去。
钟秀才因为束脩,在镇上的日子过得很滋润,自家也养了几个下人,当即就有一个老妈子将细粮接过去。
渠水笑着将自家做的灌汤包子送上去:“钟先生,这是我包的灌汤包,您老要是没吃饭,直接就着当早饭吃就好。”她态度殷勤热情,但掌握的恰到好处,既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又不至于让人觉得太过低声下气。
钟秀才将匣子打开,看到那皮薄的如同蝉翼的灌汤包,倒是想起了什么:“原来你们家是镇上那一家卖馄饨的!”渠水一愣:“钟先生去过?”“我去过一次,觉得味道不错,后来就常让我家下人帮我买,你的手艺不错啊,生意很火爆!”钟先生笑道。
渠水就忙说道:“哎呀,这可是大大的不敬,先生来吃早饭怎么还能收钱,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以后先生想吃就尽管让小山来家里说一声,我们给您送来,也省得您老跑一趟。”“那不成,你们做小生意的都忙,可不敢劳动,我要是想吃,还让他们去买。”钟秀才摆摆手,一脸的正义。
渠水一听,倒是觉得这个先生果然不错,不愧是教了几十年的书了,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
她回去后将钟秀才爱吃自家灌汤包的事情对赵伤说了后,后者微微沉吟,便摇摇头:“以后咱们小吃摊怕是不能清净了!”一开始渠水还不能理解他说的意思,但很快她就明白了。
第二天,当钟秀才又派人来买早餐的时候,来人是个十几岁的小厮,叫做小童的,为人很活络又机灵,几句话就点名了主人家,渠水一听,当然死活不收银子。
又多送了几个灌汤包。
原以为只是一时的,谁知道等到次日早上,他就又来了,这回不等渠水让,就笑道:“我家老爷说来买你家的早餐不拿钱也太不好意思了,让我跟您说以后就请小山下午多留下半个时辰,他多讲讲课,也就是报答了!”渠水有点吃惊,但也有点欣喜,哪怕这顿早餐自家一直请钟秀才吃呢,只要他肯用心教导小山,那就比啥都强。
第064章 钟先生记仇不记仇?
但是,等晚上小山下学回来后,问这半个时辰先生教他什么了,小山就眨眨眼睛,很无辜的说道:“就是让我背书写字啊!也没教什么,我连今晚的功课都做完了呢。”渠水就嘟嘟嘴,心里很不满。
这钟秀才是不是想吃白食的!而赵伤却一点也不意外。
接下来几天,那小童天天早上到小吃摊上报道,再也没有主动出过一文钱。
不光是卢氏,就是隔壁家的小摊都发现了异常了,等到半下午两家人说起闲话,那家人就啧啧出声:“这钟先生教学生教得好,但他自己却有点不厚道,总是让学生家里白送吃的喝的玩的,你家里只是开个小吃摊,他每天白吃一顿早饭,听说以前还有个学生,人家在镇上开酒楼,那天天都是大鱼大肉的往他家里送。
有学生家里开着纸墨铺的,那秀才一年写字用墨都不用花钱!”渠水就十分惊讶:“这也太厚脸皮了。”那大娘就忙让她噤声,责怪两句:“你这丫头,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你弟弟还在他那里上学呢,你就这般说话,也不怕得罪人。
我们家没学生,要是有学生上学,也不敢这样悄悄议论!”渠水就小声问道:“那钟先生记仇不记?”“当然记仇!”大娘就使劲点头。
渠水吓得一点声音也不敢出了。
等回家的路上,她就抱怨了赵伤一通,说到以后自家要每天为那钟秀才准备一顿早饭,眉宇间就满满的心疼。
赵伤有点好笑,其实当初他打听的时候就听说过钟秀才的这个毛病,但是现在的官员无论大小都是贪官,这钟秀才权利太小,所能贪的不过是点小便宜而已,而通常这类秀才也好控制,他喜欢什么,多送他一些,他就对学生尽心尽力,倒是比什么都难得!再说了,原本他是要送小山去县城的,只是考虑到对方年纪小,家里又忙,不能天天送他,所以钟秀才这里只是暂时的,可能上不了半年就又换地方了,倒也不必很纠结这些。
他就劝了渠水两句,后者仍是肉疼得不行,自己掰着手指头盘算了半天,然后下定决心:“从今天起,咱们家吃饭都吃三合面馒头!不再吃纯细粮了。”所谓的三合面馒头,就是用细面,高粱面和玉米面三种面和在一起蒸的馒头,味道虽然不如白面馒头,但是,吃起来既有玉米面的清香又有高粱面的甜味还有白面的细腻,味道比吃纯粹的粗粮要好多了。
偶尔吃那么一两回,小山还特别喜欢吃。
赵伤见她秀气的脸上仍然鼓着嘴,和生着闷气的小山一模一样,就一边在心里笑她跟个孩子似的,一边说道:“那以后我进山后多猎几只猎物,拿去卖钱!”现在的肉和粮都很值钱,多打猎,就意味着小山每月的束脩能够挣回来了。
渠水这才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又良心发现的冲他笑了笑:“那你要是爱吃,以后有了剩下的野鸡,我还给你做大盘鸡。”赵伤只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渠水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有奶就是娘!现在这年头,能挣钱的就是大爷!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
天气越来越冷了,而渠水的小吃摊生意虽不比之前,但还算可以。
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钝与一小笼灌汤包,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有很多小吃摊都已经关门了。
到了冬季,就是原本储粮甚丰的人家也没了粮食,连镇上和县城打工的机会也没了,挣钱也越来越难,所以就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深山打猎,寻找野菜吃,之前还被遗漏掉的蘑菇伞和野生山药都被人寻了出来。
大部分庄户人家,每顿饭大部分都是用清水煮青菜吃,这个时节的青菜都老了,味道干苦,一碗碗的吃下去,每个人都面带菜色。
可是那些好容易寻来的蘑菇和山药却不舍得吃,而是放到地窖里等来年开春了吃。
春分时节,也通常被人称为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到那个时候连野菜也没有,往年丰收的时候都饿死有人,更不要说这种灾荒时节了。
所以大部分庄稼人都勤勤恳恳的进深山里找吃的,再小心翼翼的储存,盼着能熬过腊冬,熬过青黄不接。
组队进深山里打猎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深谷里面的湖水也时不时被人光临。
那湖水有瀑布,水流湍急,不小心被淹死的也大有人在。
渠水已经不放心让赵伤独自进深山里打猎了,现在他们防的不只是野兽,还有更危险也更自私的人类!赵伤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而且他走后,生意火爆的小吃摊也时常会被当地的小混混们滋扰,将渠水与卢氏两个女子放在那里,赵伤也不放心。
所以他现在都是五六天才进山一趟,每回进去也会叫上几家交好的壮劳力,有个帮手。
处处都发生流民暴动和强盗杀人的消息,村子里也时常有流民进去偷抢东西,所以方圆的几个村子都联合起来,每天都要派出劳动力在村子里巡逻,连镇上也受到了影响。
到了腊月,小吃摊就彻底没了生意。
腊月初三这天,渠水宣布不再出摊,自家辛辛苦苦忙碌了几个月,如今储存的粮食和银钱足够让他们度过来年新粮下来的时候了。
卢氏因为每个月都有将近一两银子的收入,也很有底气,再三感谢过渠水后,就跟着王得顺回家了。
而现在刘家的菜园子各种菜都已经成熟了。
渠水与赵伤专门挑了个时间,推了自家的小推车,来回运了三趟,才将后院的白菜和白萝卜、红萝卜等都运到镇上来。
路上还遇到两个拿着棍子,壮着胆子打劫的,被赵伤毫不留情的一脚踢飞了。
这一幕被很多流民都看在眼里,所以之后他们就没有人敢再上前找麻烦。
将菜安然无恙的运回去后,渠水望着堆满了满满一个院子的菜发愁:“今年种的菜确实多了些,咱们三口人吃,肯定吃不完的。”“那要不卖一些?”赵伤提了建议。
渠水刚要瞪眼睛,忽然想到前世自己这个时候也拉去卖菜,像是白菜了,白萝卜了,那些县城的大户人家都要,价钱也不低。
她仔细考虑了下,便决定:“那咱们就卖一小半吧,剩下的堆在地窖里慢慢儿的吃。”冬天就靠着这两样菜过活呢。
“要卖不如等到下雪天后再卖,那时候菜价一定会更高。”赵伤提着中肯的建议。
在做生意上,谁也比不过赵伤。
所以渠水就连连点头。
这几天天就阴着,怕是过不了几天就会下大雪了。
晚上她就炖了猪肉粉条,粉条是红薯粉,镇上就有做粉条的,当红薯丰收后,家家户户都习惯做几十斤的粉条放着当菜吃。
猪肉则是屠户家买的,如今是四十五文一斤,简直是太贵了,渠水只舍得割了两斤尝尝味道。
晚上切了白菜帮,土豆块,红薯块,再混着粉条和猪肉炖了一大锅的大杂烩。
熬了一锅稀饭,又蒸了三合面的馒头。
每人就一碗稀饭,一碗猪肉粉条,再加上一个馒头,唏哩呼噜的吃起来。
那猪肉渠水挑的都是肥腻腻的白肉,但是因为加了高粱酒和鱼虾粉,这白肉吃起来就一点也不油腻了,又用小火炖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这白肉几乎是入口即化,香得不得了。
土豆块和白菜帮也都沾染了猪肉的香味,配着馒头吃,只感觉是天下美味了!还有那汤汁,吃完菜后就泡着馒头吃,又鲜香又能饱腹。
小山吃得不亦乐乎,吃完后就打了个饱嗝,无比满足的叹道:“姐,你做的饭真好吃,我们私塾里的学生都说呢。”有时候害怕小山半晌饿,渠水会特意为他做些好吃的让他带去,有时候就是馍夹菜,有时候也会细细蒸了小米,炒了肉菜,或者就干脆是家里的灌汤包。
小山或许在家里的伙食不算好,但是只要带出去的,都是私塾里最丰盛的饭菜。
这倒不是为了攀比,渠水与小山一样,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身为无父无母的孤儿,却又偏偏害怕被人用同情怜悯的目光注视着,所以,只要小山去上学,渠水就给他穿最好的,吃最好的,坚决让人羡慕而不是可怜!赵伤有时候想劝,但又觉得渠水的这种心态很好,也是这种不肯服输的心态保护她一直努力的挣钱劳作,从不嫌辛苦,若是自己说得重了,怕也不好!反正小山在学堂里的吃食也很一般,无非是多点细粮和肉而已,也不至于就让人嫉恨!所以赵伤就没有管过这件事。
听了小山的话,渠水就笑起来:“你要是还想吃猪肉炖粉条,就大大方方说一声,咱们明天还做。”“想吃!”她的话音刚落,小家伙立马点头,又眼巴巴的瞅着渠水。
渠水就摸摸他的脑袋,笑着:“好,姐明天还给你做。”小家伙就高兴地合不拢嘴。
“不过就再吃一回啊,那猪肉我还剩了一点在厨房里搁着呢,现在猪肉都四十五文一斤了,咱也要省着吃,不能天天买。”渠水又补充了一句。
第065章 白雪茫茫
这也是她一直都做得很好的一点,不管平日里有多忙,小山读书用功不用功,渠水都会有意识的告诉他如今外面的物价,让他知道挣钱是很辛苦的,想天天吃上细粮和肉菜根本不容易!而小山也很懂事,每当听她这样说了后,就很乖巧的点头:“嗯,姐,那就再吃明天一回。”赵伤微微感慨的看着这姐弟两个,有时候他自己会想如果不是他失忆了,无奈之下住到了渠水家里,如果没有他的保护与指点,渠水与小山还能不能过得幸福安乐呢?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姐弟两个永远都是有商有量的,不管做什么都能齐心协力,姐姐照顾弟弟,弟弟又体贴姐姐,光这份深厚的情感就足以做成任何事了!在大雪来临之前,赵伤又进了一趟深山,叫上了王得良、许三叔、崔大牛,四个人一起去打猎。
如今是深冬,深山里并不好走,处处都是危险,而且赵伤此次去是想要捕猎大猎物的,所以他们一起去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早上,他们才从深山里归来。
此时地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雪了。
他们去得久,但收获也是有的,总共捕猎了一整头野猪,一头梅花鹿,还有两只豹子,五六只兔子和十来只野鸡。
这样壮观的收获,等出山后就引来无数村民的围观。
他们一个个羡慕不已,直恨不得是自家跟着赵伤进山。
但也只是如此想想而已,自从上次群狼事件,赵伤一怒之下带着渠水与小山去镇上居住,他就与村上的人不怎么来往了,每次与村里人见面也只是微微颔首就过去了,从不主动招呼一声。
但他身上却偏偏有一种高冷的气息,即使他不搭讪,村里人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反而会越来越敬畏这个人。
而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会有意识的学习他的神态举止,好像这样做,也能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威严一些。
赵伤平日里进山要么是独自一人,要么就叫上王得良与许三叔,后来看在渠水的面子上,也叫上崔大牛。
其他人却不肯叫,许三叔有一次为村里其他人带话说也想一起进山,赵伤就淡淡的说道:“带你们三个,我还能护住你们安全,但再多带一个人,我就不能保证了!”很随意但又很淡漠的一句话,却让许三叔从此后再也不敢为别人带话了。
而王得良他们,也充满了感激,知道赵伤这是特意照顾他们。
所以每次出山后分猎物也很有分寸,只肯取自己该得的那一份,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为的就是害怕下一次赵伤不肯再带他们了。
这一次也是如此,几个人将猎物拿到许家,将野鸡和野兔分了,三家人又小心翼翼将野猪皮与鹿皮从肉上剥下来,然后各自割了几斤野猪肉和鹿肉。
赵伤将两头豹子让给他们,自己只割了一只豹子腿带回去尝尝鲜,又许诺将野猪皮、鹿皮、鹿茸卖了后,将银子平分,这才带着剩下的猎物回去。
他一个人不安全,王得良他们就也帮忙提着回去。
赵伤一个人就背了一头剥了皮的野猪,轻松十足。
回去后,渠水当然是喜出望外,忙忙将几个人给请到屋里去,又熬了鸡蛋水请他们喝。
又为了表达感谢,亲自煮了一锅面条。
几个男人自从两天前进山后就只啃着干粮,喝着冷水,回家后也赶忙分着猎物,一丁点热食没吃呢。
渠水做出一锅面条出来,便一个个吃了足足两碗,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
有了这样丰厚的收获,渠水也很大方,面条里不光下了刚拿回来的野猪肉片,还有香菇片和咸黄瓜干,一人一个荷包蛋,又洒了芝麻香油,味道简直棒极了。
等吃完饭后,三个人就一起告辞。
崔大牛看了看渠水,张着厚厚的嘴皮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最后还是沉默离去。
自从跟着赵伤进深山打猎后,他面对渠水,就总有一些不自在的模样,好像是知道渠水在特意照顾他们崔家一样。
渠水完全没有在意,她此时正兴奋的围着野猪肉打转,望着那肥肥的肉几乎都要流口水了:“你说这大约也有二百斤吧,要是拿去卖应该也能挣三四两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