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丁飞羽站在原地想了一下,连忙又追了上去,叶知秋直接走进基地的餐厅,托气温低的福,这里储存的食品大多数还没有变质,他找出两盒罐装的豆子,用餐刀直接划开,倒在盘子里,开始准备午餐,丁飞羽则双手环抱在胸前,靠在门边看着他忙碌,一点要帮忙的意思都没有。看了一会,他突然笑道:“还挺熟练的,经常干这个?”
叶知秋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哼道:“我在这里呆了五个月。”
“就吃这个。”丁飞羽看着叶知秋往盘子里倒鲜红的沙拉酱,有点恶心的问道。
“什么都吃。”叶知秋说道:“据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做厨师的天赋。”
丁飞羽很同意:“知道我在国外最佩服老外什么吗?”他不等叶知秋回答,就接着说道:“我最佩服老外弄两片面包夹片青菜叶子就能对付一天。”
叶知秋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就想和我讨论这个?”
“其实我想说说接下来的行程,但是你对我有偏见。”
“好吧!”叶知秋把餐刀放到盘子上,看着丁飞羽:“你真是科技间谍?”
“你觉得我不是?”丁飞羽反问。
“那你的密级还挺高的。”叶知秋不置可否的说道:“昨天的很多资料,可不是一般的情报人员可以查阅的。”
“我们的密级被提高了,那边指望我们干活呢。”丁飞羽很轻松的回答。
叶知秋冷冷的盯了他一眼:“那我们真应该为那边的办事效率感到自豪。”
“现在是非常时期,那不是问题。”
“好吧。”叶知秋说道:“你可以把地图拿过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讨论一下行程安排。”
“当然。”丁飞羽答应得很痛快,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他看着叶知秋:“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慢慢说道:“那边没有指定我们的指挥顺序。”
叶知秋愣了一下,摇头道:“有必要吗?我死了你就是指挥人,你死了我就是指挥人。”
“如果我们都死了就不需要指挥人。”丁飞羽深深看着叶知秋,说道:“如果我们都活着呢?”
叶知秋看着他,慢慢说道:“你是什么军衔?”
“不知道。”丁飞羽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我拿高级情报员津贴,怎么也是校级吧。”他摆了摆手:“成为一名将军一直是我的梦想。”
“我是中校。”叶知秋很简单的说道。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丁飞羽立刻追问道,他看过他的档案,知道的确有这么一回事,不过那是似乎应该用“曾经”来说明。
叶知秋本来也没指望能唬住他,很平静的说道:“至少说明我有这个能力。”
说到这个,丁飞羽突然表现出了兴趣,事实上,这也的确是他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所以他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追问道:“我一直不明白,十六名特战精英接应一个人,结果居然是那个人死了,其他人都没事,而且连尸体都没带回来。做为指挥官,把你从中校一直撸到少尉居然就完了,我觉得怎么也应该把你们都送上军事法庭才对,那可是副部级的情报官。”
叶知秋冷冷的看着丁飞羽,半晌才说道:“第一:你怎么知道没有军事法庭?第二:他是副部级不假,但是他不是情报官,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外行。”
丁飞羽愣了一下,玩味的看着他,说道:“但愿在军事法庭上你不是这么说的。”
“我是这么说的。”叶知秋重新开始午餐的制作,低着头说道:“我从来都是实话实说。”
丁飞羽沉默了一会,突然说道:“那是清洗对吗?”
叶知秋猛的抬起头,两个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然后谁也不肯退缩,半晌,叶知秋才说道:“如果这句话传回去,成为一名将军就只能永远是你的梦想了。”
“是吗?”丁飞羽漫声回答道:“你真以为我们还有回去的机会?”
叶知秋手里的勺子一顿,几颗青色的豌豆从盆里跳了出来,落在地上,蹦蹦跳跳的滚进了角落里。
第三章 寻踪
其实两个人的行程很简单,在这七个月里,已经先后有两批人登陆阿拉斯加,但是他们先后都失去了联系,所以昨天两个人接到指令是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这件事当然是当前的首要目标。很奇怪的是,两个人对这个目标似乎都并不热心。
丁飞羽用一根直尺在找到的大幅阿拉斯加地图上比划着,说道:“直线距离一百七十公里,我们可以沿着楚加奇山脉一直飞过去,连地标都有了。”
“好主意。”叶知秋赞同的说道:“你想让我两个小时都盯着山顶的雪地吗?”
“那飞机上的墨镜不错。”丁飞羽对叶知秋的嘲讽很不满意,但还是很从善如流的改变方案:“那沿着这条水道怎么样?它一直流进阿拉斯加湾。”这是一张大比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满了文字,丁飞羽没找到那道河流的名字,干脆指给叶知秋看,他修长的手指从地图上基站的位置哗的一划,就到了海边。
叶知秋叹了一口气,问道:“你究竟有没有学过怎么做行动计划?”
丁飞羽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坦白说,学过。不过我更喜欢随机应变。没人知道我会遇到什么情况对吗?”
“那就是没学过。”叶知秋夺过尺子,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是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我们从这里飞了一百零九公里到了这里。”然后他把尺子按到地图上,让它以基站的位置和阿拉斯加湾的某处形成一条直线:“这里直线距离是一百七十公里,沿山飞曲率够大,近似于直线,沿河飞……”说到这里,他愣了一下,与丁飞羽不同,他有研究地图的习惯,所以一眼就认出了丁飞羽说的这条河是什么,脱口道:“这是哈佛冰川,如果我们沿哈佛学院峡湾飞,倒是一条不错的观光路线。但是这是一条曲线,我们需要飞超过二百公里,这两种方案都需要飞三百公里左右,正好是HH60最大航程的一半,如果还要到第一次登陆点……”他指了指山脉的尽头:“还要飞一百七十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单程的油量。我可不知道哪个加油站会准备航空煤油。”然后他又把尺子调回来,把它本来放到基站位置的一头放到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上:“如果我们现在回去加油,那么去目的地就只有一百五十公里,问题是需要飞越安克雷奇控制区。”
“那怎么样?”丁飞羽奇怪的问道:“你不想和她们打个招呼吗?”
“不。”叶知秋很严肃的看着他:“我怕我们会被打下来。”
两个人匆匆弄了一点东西填饱肚子,就又坐上了直升机,叶知秋拎上了那台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尽管里面已经没有了任何他添加进去的东西。丁飞羽则在电脑包里塞了不少刚刚打印出来的文字资料,有些东西的确不能留下备份,但是两个人都不是记忆强人,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该用物理介质的时候还得用,总不能需要的时候再联系国内吧!
丁飞羽从背包里翻出硕大的地图,指着上面的一个地方说道:“我们先去这里!”叶知秋点了点头,昨晚接到的通报说国内已经先后派了两批人登陆阿拉斯加湾,但是第一批人已经全部遇难,第二批人也在前天中断了联系,要求他们前往接应,那个地方正是他们中断联系前的位置。没有了卫星定位,依靠人工校准的位置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他们大概要搜索很大一片面积。
hh60的叶片开始缓慢的转动,丁飞羽戴上机内通讯器,叫道:“试麦,试麦。”
叶知秋本来不想理他,最后还是忍不住讽刺道:“要不要听到的打1?”
“你玩过语音聊天室?”丁飞羽很惊奇。
“我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叶知秋操纵着直升机平稳升起,确认了一下方向,开始向下飞,他们现在的海拔高度大约在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之间,所以要先往下飞,他们需要先回到空军基地加油,然后绕过安克雷奇聚集区,飞往阿拉斯加湾。实际上,叶知秋更愿意直接沿哈佛学院峡湾飞,必竟那样有很明显的地标,不用担心迷失方向,但是那样的话,他必须飞跃楚加奇山脉,虽然hh60的实用升限在五千米以上,楚加奇山脉最高峰才四千多米,但是飞得越高,油耗越大,他可不能指望会有c130改装的加油机来给他做后勤支持。
同样为了节约燃油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叶知秋不得不耐着性子按HH60的经济巡航速度飞行,因为没有明显的地标,他还需要经常核对飞行位置。加油后没有休息,以因为需要绕过安克雷奇聚居区绕了一个弯,连续的飞行对两个人都有些苦不堪言,好容易飞到海边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
叶知秋找了个避风的地方,把直升机降落下来,然后两个人开始轮换着休息。虽然没有人说出口,但是两个人很有默契的把到达的时间拖延到了晚上。夜间在山区飞行是很危险的事情,但是如果在白天驾驶着直升机搜索未知区域同样危险,这种危险来自于未知的敌人。如果他们需要接应的战友是被某个势力消灭的话,那么能够迅速消灭一支精英小队的势力打打战场生存能力不强的通用直升机还是很容易的,各种单兵防空用品殾能对hh60构成致命的威胁,必竟他们的敌人不太可能是街头的黑帮,自动武器只能算是标配。
凌晨的时候,叶知秋叫醒了丁飞羽,两个人简单的吃了一点东西,就开始乘着黑暗开始徒步行走,他们大约需要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步行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目标区域,那个时候,天色刚刚开始放亮,正好适合搜索行动。
叶知秋仍然选择了M4A1作为主武器,在背后背了一支M24。如果不是这次任务特殊,他是绝不会选择两支口径不同的步枪的。而且找到这支m24也让他花了不少心思,埃尔门多夫是空军基地,基地警卫以5.56毫米枪族为主,他本来想找一支m21或者m25的,没想到居然找到了一支m24,也算意外之喜。
丁飞羽的装备很让人意外,他的武器是从福特理查森带出来的,看着他大背在身后的ssg,叶知秋就觉得背后冷嗖嗖的,显然那天在小镇上,丁飞羽对他开枪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支枪。丁飞羽手里拿着的是一支HK53,对于这种老枪,就连叶知秋也不熟悉,不过好歹知道这枪一样用5.56mm的北约制式步枪弹,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德国货。
本来叶知秋还很担心丁飞羽的体力,两支步枪加上弹药就不轻了,再加上背包,就算丁飞羽的两支枪都比自己的轻,那分量也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能承受得了的,没想到丁飞羽居然表现得很轻松,不但很轻易的跟上了他的速度,而且叶知秋注意到他行走的路线几乎和自己吻合,差不多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脚印上。
如果丁飞羽是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话,这也算不了什么难事,但是现在两个人是标准的搜索队型,间距大约十米,丁飞羽还在负责警戒侧翼,这就很了不起了,叶知秋越来越不相信他只是一个科技间谍。
黎明前的夜晚总是最黑暗的,叶知秋虽然带着微光夜视仪,也不敢走得太快,他小心的绕过了一片岩石,突然蹲下身子,左手挥拳举手示意。丁飞羽飞快的侧身靠到一块石头后面,举起了步枪。
第四章 摸哨
这一带已经接近海边,到处都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岩石,也说不上哪里有路,哪里没有路,所以叶知秋和丁飞羽走的其实只能算是岩石上的豁口,现在天色还没有亮起来,叶知秋穿着一身城市迷彩,一动不动的蹲在岩石当中,倒也很不显眼。过了一会,丁飞羽看到叶知秋举起左手,向他招了招,便小心的凑了过去。
这个地方不大,等丁飞羽凑到身边,叶知秋轻轻向旁边挪了挪身子,用手指给他看。丁飞羽极目远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来。别看他学历高,视力却没什么问题,其实是不是近视和看多少书没什么直接关系,要不然按初中生就开始戴眼镜的程度来推算,到丁飞羽这个程度就得戴显微镜了。丁飞羽既然没有发现,又对自己的视力很有信心,不禁疑惑的看了叶知秋一眼,低声道:“怎么了?”
叶知秋愣了一下,低声骂道:“仔细看,菜鸟。”
丁飞羽必竟接受过军事训练,听叶知秋这么说,立刻明白自己的观察方法有问题,但是像叶知秋这样的老兵,对战场的敏感程度不是靠技术就能弥补的,于是丁飞羽很自觉的放下手里的HK53,把身后的ssg拿了下来。
他的ssg上安装的是标准的卡勒斯ZF69型光学瞄具,虽然没有微光夜视功能,但是至少有六倍的放大功能,而且蔡斯的镜头光学效果也有保证,不用担心放大后成像效果模糊。
叶知秋看着丁飞羽横过左臂,把枪架在胳膊上,然后弹开镜头盖,就明白他想干什么了,站在一边没有说话,等着他自己发现目标。
丁飞羽仔细观察了一会,低声说道:“有人?”
“至少两个人。”叶知秋低声说道:“四百到五百米距离,看行动路线,应该是流动哨。”
“是我们的人吗?”
叶知秋摇了摇头:“看不清,不过我感觉不像。”
“这也能感觉?”丁飞羽很惊奇。
叶知秋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轻声道:“你留在这里警戒,我过去看看,除非必要,不要开枪。”
丁飞羽犹豫了一下,追问道:“什么情况才是必要的?”
叶知秋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如果你不能肯定,那么就不是必要的。”说着,摘下身上的M24,轻轻放在地上,端着M4A1蹑手蹑脚的摸了出去。
四百米的直线距离不算远,但是叶知秋需要不断借助地形地物隐蔽前进,所以很是花了一些功夫。等到他摸到附近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一线白光。
叶知秋仔细观察了一下,终于确定对方绝对不是自己的战友,每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军事大国,士兵的一举一动都有浓厚的国家烙印,这在外行的眼中没什么区别,但是在叶知秋这样的资深战士眼中,简直比扛着国旗还要明显。
他小心的缩回头,慢慢把M4A1放到地上,一般来说,游动哨就是个靶子,也就比明哨强一点,如果说明哨是戳在那里让人摸的固定靶的话,游动哨就是移动靶,形容词不一样,可主语还是靶子,所以如果人手不足的话,一般宁可安排暗哨,也不会派出游动哨,这两个哨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方人手足够,所以按步兵操典来,没准里面交通壕、反坦克壕、倒打火力点,都给修了一份呢。而另一种比较靠谱的可能就是,这里地形太过复杂,只放暗哨很难监控到所有的地方,所以只能明暗结合。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只要有明哨,就肯定有暗哨,叶知秋摸哨经验丰富,只稍微打量一下就确定了暗哨可能隐藏的地方。必竟暗哨是要保护明哨的,总得埋伏在可以随时看到明哨的地方。这种地方,在现在的环境下可不多见,所以叶知秋能很快确定位置。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衣物,把不必要的东西都卸了下来,只带着【创建和谐家园】和军刀。从对方的战术动作来看,很可能是东欧的特种部队,没准就是俄国的正宗精英部队,叶知秋从来不敢小看这些同行们,很可能只是一个细节,就能决定谁生谁死。
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来,他很迅速的移动着位置,很快就转到了另一边。这里是楚加奇山脉的延伸部分,再往前就是海边,站在这里,不但能闻到咸腥的海洋味道,还能隐约听到海浪拍打岸边岩石发出的巨大响声。夏季涨潮的时候,这个地方经常会被淹没,所以山石被冲刷得很光滑,也没有多少植被。叶知秋小心的靠近一块巨大的岩石下面,四下打量了一下,就开始徒手向上攀爬。
在海边待过的人都知道,经常被海水冲刷的岩石表面有多光滑,那上面简直可以用滑不留手来形容,叶知秋爬的这块石头虽然已经一个冬天没有海水光顾了,但是仍然毫不影响它的表面光洁度,叶知秋就在这种常人连站稳都难的平面上借助各种细小的突起和凹陷向上攀登,速度居然还不慢。
这石头看着很大,其实也就三米多高,叶知秋手脚并用,很快就到了顶面的边缘,他小心的探出头去,这是最危险的环节,叶知秋不是必须摸掉这个哨位,所以其实可以随时撤走,但是那也得有转进的机会才行,如果现在被人发觉了,他就只能跳下去逃跑。在这种无遮无拦的地方,可没信心躲过对方的射击。
上面的人没有发现他,叶知秋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披着吉利服侧对着他趴在地上的人,那人怀中露出修长枪管的OSV-96吓了他一跳,果然是俄军的特种部队。
他现在可一点没有看到友军的兴奋,特战无友军,更别说中俄两国特战历史上很有背后开枪的渊源,这些人突然出现在中方神秘消失的登陆小队附近,叶知秋可不认为他们是来打酱油的。
但是同样的,他也不敢对这些同行有任何轻视之心,从这个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来看,他可能很容易的发现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但是叶知秋可不敢赌对方会继续无视自己的存在,所以他顾不得继续隐藏,左手用力一按,身子便翻了上去,猛的向那人扑了过去。
那个人的反应比预想的要慢,但是还击的非常坚决。叶知秋窜上岩石,便向他扑了过去,直到他的身子腾空,那个人才发现了危险,他立刻做了一个侧翻,不但很果断的放弃了手里的狙击步枪,而且在翻身的同时,右手一扬,一柄军刀已经出现在手里。
这个人的应变能力已经很强了,绝对是从经过生死考验的战场上生存下来的精英,但是他的对手是叶知秋,当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叶知秋翻上岩石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了。他手里的军刀划了一个空,喉咙处已经被56【创建和谐家园】钉在了岩石上。
叶知秋着地一滚,撞进了那人的怀里,右手格的一声捏断了那人的颈椎骨,一般情况下,人被割断颈动脉后立刻就会因为大脑缺氧而陷入昏迷,但是他这脱手一刀可没有把握能完全切断一个特战队员的大脑供血,还是切断他的神经传导系统更加保险。
攻击得手,叶知秋连查看这个人的时间都没有,伸手拉过倒在地上的OSV,立刻进入了攻击状态,无论是这人的战友发现了自己,还是这人有什么隐蔽的报警方式,他都需要立刻迎接一场苦战。
停了一下,没有预想中飞来的子弹,不远处下方的两个流动哨又重新走了回来,叶知秋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才确认摸哨成功。他慢慢转过头去,想仔细看看那个被他干掉的人,结果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
第五章 世界各国都很忙
其实从第一眼看到那两个流动哨的时候,叶知秋就觉得这几个人有点奇怪,所以直到看到这个暗哨用的狙击步枪才确定他的身份。面前这个被他杀死的人穿着一套他没从见过的特种作战服,全黑的面料表面非常光滑,从远处看,这是一套紧身的作战服,但是现在叶知秋就趴在这人的面前,这才发现,这是一套连体的服装,不但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衣袖的前面直接连着手套,看着一直延伸到军靴里的裤腿,叶知秋相信这件衣服可能连袜子都带下来了。
叶知秋凑了过去,伸手拉了拉,发现这件衣服的胸前衣扣的位置是粘在一起的,拉开后里面是条拉链。再往上看,叶知秋算是明白为什么这个家伙没有及时发现自己了,这人的头上罩着一个面罩似的东西,看料子和作战服很相似,样子很像潜水衣的头套,罩住了整个头部,在眼睛的部位是两片钢化玻璃,虽然很大,但是视野仍然有限,难怪看不到自己。头套嘴部的地方略有突起,一侧的腮边上扣着个扁圆形的东西,整个造型让叶知秋想起了防毒面具。
仔细眨了眨眼睛,叶知秋才确定这件很有形体艺术气息的连体作战服居然是密封的,头套和衣服连接的部件也用的是拉链和胶条,不过已经被他的军刀划破了,血槽中涌出的血被手柄上的布条挡着,又流回到这人的身上,已经在他的身下汇集了很大的一滩,开始顺着有些倾斜的岩石表面向下流淌。
就算是叶知秋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见识到种作战服,他一时搞不清楚这些人弄什么玄虚,干脆不再理会,转过头观察了一下,又悄悄的溜下了岩石。
两个游动哨巡逻的路线并不长,事实上,这里的地形实在太复杂,如果不是情况特殊,任何有脑子的指挥官都不会选择在这种地方停留,不过好在他们也不准备在这里长住。两个哨兵又走了一遍,看见太阳已经大部超过了海平面,不禁都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又一夜,这一段时间可真是数着秒表过日子,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
走在前面的大个子哨兵活动了一下脖子,这种新式防化服是紧急下发的,兼顾了作战功能的新式服装比传统的防化服轻便多了,穿着那种老式的衣服,别说作战,就是移动都费劲,但是他的个子实在太高了,最大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还是短,总让他有种被按住头的感觉,而最倒楣的是,他还不敢用力向上伸头,好让脖子舒服一点,这个头套和衣服的连接部位可不怎么牢固,他已经亲眼见识过暴露在这邪恶的空气中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像他这样的士兵是不应该怕死的,但是对于这次任务,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感到了绝望,这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任务,只要有脑子的人就能从任务简报中发现,他们很难有机会再回去,从普通的生化区归来,甚至是从核爆区归来,都可以洗消,但是那是建立在对感染源非常了解的前提下,受洗者和操作者都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但是现在没有人能说得清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只能知道这里的空气中充满了邪恶的东西,这些东西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让人类变成丑陋的怪物,却对传染源和发病机理一无所知,他确信不会有人会冒着把传染源带回国去的危险让他们撤退,而同样令人沮丧的是,随行的生化专家已经断言他们被感染只是迟早的事,所以这是一次必死的任务,最倒楣的是,他们甚至没办法和对手同归于尽。
海军的那些水兵们没有他们这样坚强的心理素质,当他们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已经发生了几次骚乱,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配合着海军的军官们把这些骚乱镇压下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军官也开始动摇起来,这让局面越来越难控制,军官们不得不想办法给士兵们制造一些希望,事实上,他认为即使是那位中将舰长同志一样从心底里感到绝望。
这一次少校带他们出来,其实是想打打别人的主意的。虽然说几个大国联合封锁了太平洋,但是谁都知道,没有人会真等着联合调查组出发,上合的人正和欧盟扯皮,东盟则上窜下跳的试图分一杯羹,最悲剧的是英国和以色列,前者一直游离于欧盟之外,这回很不意外的受到了排挤。后者更倒楣,它背后的靠山一倒,周围的邻居们连试图弄清遥远大陆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就开始准备着手“强拆”。要说以色列应付这个的经验不少,而且战绩一向很辉煌,但是这一次前景尤其令人绝望,就算打胜了也很难获得战争资源的补充——当然不是指石油资源。而如果打败了,恐怕连住棚屋的机会都没有,多半得再来一遍出埃及记,不过这一次恐怕没人知道迦南之地在哪个方向了。
据他们所知,现在西太平洋上的四个航海大国都有人员登陆到了阿拉斯加,东盟那些人有美国在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下,现在只要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他们自己都没意见。印度人倒是准备来分一杯羹,不过太平洋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远了,中国人在南中国海随便堵了一下,印度人的航母舰队就转进了,据说印度人已经准备要向联合国【创建和谐家园】中国人的野蛮暴行,天可怜见,纽约可在太平洋上,就算联合国大楼还在,难道这些印度人准备从大西洋上绕过去吗?他们怎么知道北约一定会放行?
相对于愚蠢的韩国人,日本人显然要值得敬佩得多,但是少校这次的目标是中国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中国人的实力都是最强的,而且从他们这几天里密集的无线电通讯来看,他们显然已经发现了很多东西,既然本土专家指望不上,那就动手抢好了,在这一点上,苏美两国都是前辈,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干起这活来倒也不至于手生。而且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宣称会等待世卫组织出面组织联合调查队,不会私下进行不安全的调查,就算自己人在北美大陆上遇袭,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中国人这一段时间一直不停的使用大功率电台与国内进行通讯,很容易进行定位,但是实际实施起来就遇到了麻烦,中国人要比想像的警觉得多,第一次接触不欢而散后,少校就决定强攻,结果遭到了很坚决的反击,对方同样是特战精英,在这种地形上,防守方占了大便宜,不到三十分钟的激战中,少校被对方狙击手在胸部开了个洞,整个右肺和多半个心脏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当然中国人也不好受,他们在海军的舰炮下同样损失惨重。
但是这一场炮击也迫使双方脱离了接触,等到俄国特种兵们再次回到战场的时候,中国人已经不知去向,只丢下了几具尸体和一些损坏的仪器设备。
但是很显然,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打开一扇窗子,虽然失去了中国人的踪迹,但是他们意外的发现了听到枪炮声赶过来的日本人。
大个子哨兵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本能的感到了危险,几乎如同条件反射一般,他斜跨出一步,猛的靠到身边的石壁上,一柄军刀已经贴着他的脸颊削了过去,他甚至能闻到刀上浓浓的血腥味,同时,他眼角的余光发现,原来跟在他身后的战友正靠在石壁上,身子以一个很诡异的角度向地上滑去。
第六章 短暂的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