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理想年代》-第9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想无声的干笑道:“我是一军的统帅,我不拼命,我还能要求谁去拼命?我们赌注拼命,拼命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看着那么多人在眼前倒下,为了一个信念,就是执着的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淡淡的苦笑,黑白分明的美眸凝望着他:“我会在汉口等你,等你带着革命胜利的消息,凯旋归来……”

        大小姐满脸苦涩的笑,李想如果继续这样的拼命,逆天的好运也用完的。

        李想同样是苦笑着,只是点点头。

        看着汤约宛被抬下去,李想呆呆的许久才离开。虽然李想知道要想保住性命,以后就不能这样拼命,但是他无法容忍看着部下前赴后继的为革命赴黄泉,他只有陪着他们一起在生死线挣扎……

        “大帅,您也会儿女情长?”曾高幽灵似的出现在李想身后。

        “古人说得好啊!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感觉精疲力竭的李想从军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显得有些皱巴巴的香烟,打下花西的战利品也只剩下这一点,抬手递来一根给曾高。

        曾高摇了摇头,他很少抽烟,也就是在参谋部忙得精力不济的时候,抽一根提神。李想于是自顾自的给自己点上火。

        也许是伤口的疼痛,这一战下来,他的身上同样是大大小小的布满伤口;也许是太累了,战斗一夜,白天紧急撤退,已经两天一夜没有休息。以至于李想拿着火柴接连划了几根火柴,方才点上了烟。

        “要是死在这里,还有什么遗憾没有!”李想坐在地上,吐出一团淡蓝弥散的烟雾,李想让辛辣的尼古丁微微安抚下自己的心绪,突然带着淡淡的伤感,懒懒地对身边的曾高说到,“要有什么遗憾,说来听听?”

        “还有什么?大帅,你怎么变得这么感性?是因为看到大小姐受伤?”同样学着李想坐在地上,惬意的背靠着满是夏家村某个残垣断壁处,曾高露出一丝儒雅的笑容,等李想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他又接着说道,“我是没什么遗憾的了。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咱们闹出这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算在这里为革命而死,我想百年之后,我的名字也会青史垂名。人生至此,又有何憾?”

        “你呢?少年?”疲惫不堪的李想捎带着微笑看着面前局措不安的一个小兵,嘴角闪过一丝苦笑,“你怕死吗?或者说有什么遗憾的没有?说来大家听听。”

        小兵摇了摇头:“没有。革命是为祖宗争荣光,为家乡父老争好日子,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自从昨天夜里,看着李帅亲自奋勇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之后,他已经是李大帅为神明,崇拜之情,倾尽长江也无法倒尽。说实话,他并不是不怕死,只不过他不想让自己在偶像面前成为一个懦夫。他铿锵有力的说道,“父亲送我留洋德国,学习机械,是希望能学西洋之技巧,振兴中华。我在德国,不止学习机械,还亲身体会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我知道民族主义革命是什么,我知道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当今中国,如不能扫除五千年专制,彻底清除黑暗的社会,唤醒四万万沉睡的国民,学习再多的西洋技巧,也无法振兴中华。所以我参加革命,我要将革命进行到底!革出个共和,革出个民主,咱,我就可以用我的技术建设中华。”

        “留洋生啊,可惜了。”也许是自言自语,李想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帅……”小兵噌的站起身来,笔直如桩的矗立着,几乎涨红了脸,“在湖北革命军中只有军人,而没有所谓的留洋生。”

        “好了,好了。”曾高打着哈哈,抬手安抚眼前惶惶不安的年轻人,“坐下吧!”

        “大帅,我说吧,咱们的革命军里还真是有许多人才。”曾高冲着默然抽着烟的李想说到,“怎么样,要是我们三都能够活下来,革命成功了,这样的专业人才,你准备怎样安排?”

        最高说着指了指小兵。

        “老高啊,你这白操心不是。”李想哈哈儿笑到,“士兵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可搞独裁,不搞专制。”

        尽管李想的心里对革命之路遥远的他也不知道尽头,历史已经混乱让他无法捉摸,自己都不知道能否活着去汉口看汤约宛,可是他还是挤出一份的笑容说道。

        曾高起身拍拍【创建和谐家园】:“军事会议就要开始了,走吧。”

        交通破袭战,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时,也到了李想制定的 第二部 计划实施的时候。

        “无非就是命令继续扩大战果,你们可以搞定。”李想丢下烟头,起身边走边说。

        曾高听着李想这样不负责任的话,脸色都变了:“大家都等着,你必须去!”

        “去、去、去……”李想淡淡的道:“此次交通破袭战役胜利中已暴露敌之严重弱点,是兵力不够分配,湖北战场上之兵力缺乏,已抽调出去不少。因此,引起我们考虑以下问题,彻底毁灭京汉铁路之武胜关、孝感段,如能达到目的,使被京汉铁路切成东西两半的革命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在任何方面与我有利,并可引起湖北战局某些变化,你们认为可能时,请即电告并同时准备继续扩大之。”

        最高的心咯噔一下,“使东西革命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的战役企图,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湖北革命军的力量。从前面的李想战役部署,并不能看出要将东西连个革命军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的意图。

        早在先前的会议上,李想就曾谈到是否可以由林铁长和李西屏联合起来,从京汉铁路东西两个方向对京汉铁路来个大破袭,将安陆府和汉阳府两革命区联成一片。

        李想虽然是个九曲十八弯的弯弯肠子,但是在这些事情上从不拐弯抹角,打哑迷的让部下去瞎猜,总是有什么说什么,常常是把自己的意见先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意见,但你得说出理由来。

        这个特点在李想的一生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得很突出。下到对一个普通战士,上到对革命军中高级将领都是如此。军国大事,说话习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他不能让部队带着隐患,让部下都不知道他的心思,不知道作战的目的。玩帝王心术,只会延误战机。

        曾高很了解李想的这个性格。

      第一百八十章 徒劳

        孝感北洋大营。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段祺瑞行辕这里只留下了几个会伺候人的亲卫侍候,他们也都站在正门的西北角上听招呼,书房里面只有他的得意门生徐树铮一个人。

        其实他原来准备趁傅良佐他们退出去时也要离开这里的,可是,不知是什么缘故,却犹豫了一下没有走。此刻,见段祺瑞半躺半靠地仰卧在榻上,边上是一盆红旺旺的碳火,眼睁睁地注视着天棚,手指夹着一支叶子烟燃剩一节白灰,正陷入了深深地思索,又像是在倾听外边呼啸的风声,一点儿也没注意到徐树铮的存在。

        徐树铮才小心翼翼地透了一口气,满屋子的叶子烟味,几乎全是段祺瑞一个人的做为。李疯子搅动的风云已经搞得他们焦头烂额,这些天就没有睡过囫囵觉,就用烟来提神。

        “段军统,袁大人急电!”

        傅良佐急急地敲了敲书房的房门。傅良佐1894年在长沙考入梁启超、熊希龄创办的时务学堂,学校停办后被北洋武备学堂录取。后赴日本留学,在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回国在北洋任职,后来的段系四大天王之一。

        段祺瑞猛的惊醒,高声叫着:“是良佐吗?你们也都进来吧!”

        从昨夜段祺瑞被一场梦里雨惊起,到现在为止,一天快过去了。接应的军队已经派出,负责物资运输的南氏兄弟还是一点都没有消息,孝感与孝昌的距离只有这么远,多半已经被李疯子报销。

        此次南下作战,北洋军第一军从武胜关打到武汉三镇,可谓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虽然期间遭到过一些顽强的抵抗,但终究未能阻止其南下的脚步。从袁世凯出山,北洋军发起全面攻势至攻进汉口城,前后仅用了十天的时间。

        北洋上上下下,谁都不禁为眼前的这种胜利所陶醉。胜利的背后,北洋各系也开始在背后争夺功勋,段祺瑞把握住袁世凯的心思,成功压了冯国璋一头,这种胜利更是让他陶醉。

        俗语有云:乐极生悲。正当段祺瑞领湖广总督衔,兼第一军总统官,北洋大军其后勤补给线却屡遭打击。运输部队被袭,后勤补给仓库被毁,京汉铁路线彻底瘫痪,类似的报告一个个接踵而至。一切的由头,只因为一个叫李想的疯子!

        段祺瑞自然很清楚,作战部队若失去了弹药、给养的补充,那将意味着什么!

        为了保证前线作战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为了不在袁世凯面前表现的无所作为,也为了冯国璋不能有机可乘,段祺瑞听从徐树铮建议,也是不惜血本,一下子又派出百多辆骡马板车向前线输送弹药、给养,同时又派出一千多名步军做掩护。

        可段祺瑞万万没想到,他的这支运输部队在出了孝昌,行至银井西北之马甲桥及麻蜂嘴等地时,居然遇到李疯子的袭击!战斗之激烈,孝感城也隐约听得到。

        派去接应的部队到了那里,看到的是连人带马车被李疯子军队一股脑儿全部报销的残破战场,南氏兄弟无所踪迹,至今没有消息,恐怕已经凶多吉少,而他的这一数目巨大的补给物资,不用猜也知道,几乎有一大半落到了他的敌人李疯子手里。

        段祺瑞不是搞不清楚这是哪些部队在其前线部队的后方捣鬼,而是明明知道捣鬼的就是李疯子,却是眼看着又奈何不了他,段祺瑞更难以接受这样一个无奈的事实。

        不断在后方打击北洋军后勤补给线的李疯子,是早先已不被北洋诸雄放在眼里的一个笑话。虽然在北洋军发起全面攻势时,身处最前线的李想革命军集团确实遭到不小的打击,特别是失去汉口基地做为后勤,但其所属各部并未遭到毁灭性的重创,建制健全,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更是武昌之上。因此当北洋军一路只顾南下后,李想的三个军团便跟在其【创建和谐家园】后面,时不时地从侧面或后面给他来上几枪。另外,他们在北洋军后方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打击北洋军的后勤补给线。

        特别是李想破釜沉舟,为扭转民军阵营求和之风,发起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经过不断地偷袭、围攻,北洋军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全部被其切断。

        此时,段祺瑞的面前摆着前线各师团急需补充的电文,而他却很难再向前线输送粮食、弹药等补给品了。这个被北洋上下当成笑话茶余饭后谈论的小人物,如今使他焦头烂额。

      《人民日报》看似浮夸,其实绝对真实报导事件,如惊雷击头,打在了北洋孝感大营文武上下头上。谁都知道这场事变的后果!

        汉口冯国璋系诸将不用说,一堆堆的电报给北洋中枢,请示办法,就等着段祺瑞的墙倒去推上一把。

        听说袁大人看着《人民日报》都睡不着觉,大公子在梦中被惊醒,杨度吓得呆了小半个小时。紧接着就是一堆电报又砸给现在暂时在汉口的冯国璋等直系北洋高层。

        要求冯国璋暂缓北上,即收集红船(笔者按:江船之大者当时称为红船),将两岸大小红船全部调集北岸,摆出长江随时可渡,武昌唾手可得的架势。收集水手军官上船,加煤加水,随时准备生火起锚。

        武昌将近一个月耗用下来,民军败退以后都已向上游四散,武昌民军寥寥无几,并没有多少人马,也不见他们出现;即以红船而论,现在南岸一条也没有了。武昌民军状态极差,弹药缺乏,人员不整。如果要进行战斗,北洋军是必操胜筹。眼看着冯国璋又要立一大功,段祺瑞更是焦急。

        冯国璋如果在汉口打起来,段祺瑞一系就全得滚回北京去。听说袁世凯已经发火,放下狠话说,“段祺瑞如果不能尽快平息湖北李疯子,那就给老子滚回来!李疯子不足为惧,但是看着实在恶心。”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狠狠的打击李疯子,将其主力消灭,先固根本!段祺瑞当即和座下将领商量一天。除了曲同丰和吴光新不表态,靳云鹏、徐树铮和傅良佐都赞同他的意见,顿时就了一个联衔电报过去。要求立即整备主力,再战!只要主力能保存,只要袁世凯多给点时间,只要打起仗来总有办法!毕竟袁世凯的和议大戏,总要人唱黑脸,有人唱白脸,不是?由着冯国璋把武昌民军缴干净了,袁世凯拿什么去要挟清廷的孤儿寡母?何况剿灭了武昌黎胆小,对李想也没有任何的打击,说不定他还会偷着笑。北洋军如今在湖北的窘迫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善。所以段祺瑞还是有些凭侍心里,袁世凯对他还是有些寄托的。

        现在李纯手中拿着的,就是袁世凯的回电。李纯他们刚去拍上联名电报,才一转眼又回来,袁世凯的回电也迅速。

        随同李纯又杀回来的还有曲同丰,吴光新。

        当李纯等人再次走进段祺瑞的书房,就闻到全是叶子烟的味道。徐树铮不大抽烟,这一转身回来,却不知道段祺瑞又抽了多少,才能搞得这样乌烟瘴气!就瞧见他眼窝也青了,眉毛都耷拉了下来,躺椅边上梨花木雕桌上青花瓷烟灰缸堆尖的烟蒂,他躺在那里慢慢的喝着浓茶,还在撑着。

        书房之内,到处都是地图,电文,资料,笔砚,墨水,放得到处都是。

        李纯皱皱眉头,将电报纸递给了段祺瑞,自己过去推开书房的窗户。凌励的寒风吹进来,让脑子已经成了一锅粥的段祺瑞精神就是一振,忙不迭的打开了电报纸细看。才看了几行,就猛站起身子,一拍桌子,笔墨纸砚全部跳了起来,墨水溅得地图上都是,忽然大笑:“袁大人果然还是信任我的,袁大人也还是明白的,即使李疯子把湖北闹翻天,还是不会影响咱们与南京去和议!”

        段祺瑞的心里却闪过一丝大逆不道的念头,袁大人老了!还是嗅不出这里味道!

        徐树铮上前一步问道:“军统,回电是什么意思?”

        段祺瑞抖着手将电报纸递给徐树铮,低声道:“你自己看。自己看……袁大人要我们稳住湖北局势,尽快扑灭李疯子,不得稍有丧威之举。北洋主力集于此,虎视武昌,南方民党应不敢轻动……袁大人说南京临时中央还在组建,民党内正是争权夺利之际,没有一个威信足够之领导人,黄兴逢战必败,得外号名字下面四条退的常败将军,威信也正是风雨飘摇之际。此次南京虽然丢失,但民军也陷入当年太平天国之危机……英明,英明啊。咱们主力于此,占据武胜关、孝感、汉口等重镇,态势并没有李疯子的《人民日报》夸张得那样恶劣得无以复加……”

        徐树铮是个细致的人,不言声儿的仔细看完了电报,低声道:“袁大人也有他地顾虑,电报里面也点出来了……南北和议在即,《人民日报》的风波无论真假,是大伤北洋和袁大人体面地事情,谈判桌上也会陷入被动。这一层袁大人虑到了……还有一条,就是咱们北洋、袁大人这次声势复振。袁大人已经不能再像从前,被清廷一纸圣旨就罢官归隐洹上,只能往前走……上次事情,摄政王没把袁大人收拾下来,这次如果又是鸟尽弓藏,只怕咱们这些跟随袁大人的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北洋这次如果不强撑着,袁大人如果做曹操,一旦垮下来,只怕再求往日地归隐洹上也不可得!”

        一说到北洋团体自己的利益,段祺瑞,傅良佐等就再没有话说了。默然半晌,轻轻道:“咱们拼了老命,也要断送了李疯子。这不止是为袁大人计,也是为咱们自己计。”

        徐树铮也是脸色铁青,只觉得两头为难。北洋团体势力是大局,可是他们在湖北的局势,可以说困难重重,李疯子步步进逼。交通补给断绝,要怎么把李疯子剿灭?

        怎么办?怎么办?

        段祺瑞站了起来,一圈圈走动,只是喃喃自语:“时间是有了,咱们要想法子,求生路!”

        就在冯国璋在汉口多待一天,段祺瑞就多一丝危险,他真是嫉妒冯国璋的好运。冯国璋在湖北风光无限的时候,李疯子却不去找他的麻烦,现在专找他的麻烦。

        武昌事变后,段祺瑞也就到了湖北。他就已经是北洋军第二军总统官,一直却不是对革命军作战的主力军。先有荫昌压在头上,后有冯国璋压在头上。虽然都是在后勤赋闲的工作,但并没有消磨掉他重返前线的信心。好不容易的翻身,他绝不能被冯国璋压着!

        “我有主意了!”徐树铮猛然站起,段祺瑞等刷的一声全盯着这位智囊。

        徐树铮比段祺瑞年轻,但是比起他更为老练,也更为毒辣。他这几夜把湖北各地北洋军官进行的现地调查报告整理完,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徐树铮吸取了先前的经验,他把段祺瑞的“囚笼”政策加以改进,一方面继续强化“囚笼”政策和军事进攻,同时又吸收冯国璋当初对李疯子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围剿”的经验和冯国璋在北洋占领区内实行的保甲政策。

        徐树铮认为,是该开始在即将展开的第二期肃正作战中就开始推行他自己的新军事思想。

        徐树铮缓缓道:“只有将军事进攻与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宣传报道等各项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剿匪肃正的目的,要把这次的军事进攻与当初没能开始的治安强化运动结合起来,才能够收到军事打击的效果。我一开始就反对单纯军事进攻。只有军事,而无政治、经济手段,军事行动是徒劳的,甚至政治、经济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军事所起的作用。为此,必须开展治安强化剿匪运动中,必须实行了以经济战为主体的治安强化剿匪运动。”

        接着,徐树铮又详细解说“治安强化剿匪运动”的细则,几乎招招都是冲着李疯子强大的群众基础。

        段祺瑞看着这些心腹大将说:“你们认为如何?”

        傅良佐在椅子上欠了欠身说道:“军统,这事情是明摆着的,也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人民日报》一宣传,朝中人人都知道。咱们被李疯子的革命军连续打击下,这个场子,无论如何必须找回来。又铮似乎刚刚有些自知之明了。”傅良佐不无嫉妒嘲讽一句,才继续,“你不得不承认,要想认识湖北的泥腿子,认识湖北的革命军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要想彻底弄明白所谓的‘革命’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咱们都以为李疯子在湖北的革命军只能分散成小股的游击队,借助于乡下山地丘陵出来活动,没想到革命军竟然集中了三个‘师团’,在背后桶了咱们一刀狠的,搞得整个湖北整条京汉铁路起火,一半炮楼冒烟。我是咽不下这口气。如今,说来说去,其实全都是一个意思,不外乎要把李疯子剿灭。无论怎么说,这些事也只是狠狠打李疯子,才能震慑南军。就从现在开始,咱们必须开始了疯汪的报复,扫荡……”

        曲同丰也附和道:“对对,老傅说得有理。必需扫荡,报复!”

        吴光新也说:“李疯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就是要北洋一个心眼地只是盯着他们,顾不上办别的事情,顾不上与南军和议。一句话,他横下肠子来和您死挺硬顶,为的就是求乱。而只要一乱,就会又闹出新的事端来,袁大人日思夜想的和议也就全都泡汤了……”

        段祺瑞长长地出了口气说:“你们说得都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可谓是不谋而合。又铮这个法子,却可以解燃眉之急。调集孝感两万余北洋军,于明天开始,对安陆府、汉阳府进行扫荡。”

        几个大将听到这里全都呆住了,两万,几乎已经是孝感所能抽调的全部兵力。

        徐树铮最了解段祺瑞的心思,他出面说:“大军一上去就向安陆府、汉阳府腹地扑去。军统要来个先里后外。先中心开花,后外围结果。先把李疯子军总部和林铁长师部捣烂,使整个湖北革命军群龙无首,然后再分区清剿。军统认为以三个师为主体的革命军,经过再次采取攻势后,将主力盘踞于从孝昌以西到安陆以南的山岳地带,另一部盘踞于沁园一带,对大悟孝昌及东边京汉铁路进行顽强袭击。”

        各位大将心实,还有什么要再多说的。要报复,摇剿灭,要保住手里的引把子,也只有这样办。傅良佐连忙说:“是的,是的,又铮到底比我想得周到。”

        段祺瑞在书房里来回踱着说:“那就这样,你们先回去休息,明天就由参议部以此制定详细计划。”

      第一百八十一章 硬碰硬

        夏家村庄。

        李想革命军部灯火通明。一张八仙桌上摊开一张地图,李想,曾高,周吾等军中将领围在周围激烈的争论着。“使东西革命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就是李想这样一个大胆想法使这里炸开了锅。

        地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道道黑色的粗线、细线。粗线代表着铁路,细线代表着官道。粗线与细线密密麻麻,经纬相连,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在地图上。在军用地图上,交通网络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往往用醒目的黑色来标识。这地图是张之洞请洋人绘制的精密地图,再通过李想参谋部测绘学堂的学生补充完善,点点滴滴的布满罗马拼音和繁体汉字。李想这样的门外汉看起来非常吃力,但是他也知道这地图比先前山水画也似的地图精密到天上,不知不觉参谋部越来越有能耐,看到这里,他昨夜苦战之后疲惫的身体,汤家小姐因伤离开之后沉重的心情,都轻松不少。

        现在这些醒目的黑线所编织成的巨网,已经破烂不堪,到处是彩色铅笔画的红XX,黑线处处都有战火燃烧。当初看到这张黑网时像是看到正等待着猎物陷阱,给人以十分压抑的感觉已经消失无踪。特别是刚刚加上去的几条血红的粗XX,更加使看着地图的他们心情愉悦。

        周吾抬头,露出许久不刮的连颔大胡子,傻笑着说道:“现在看到这张地图我就觉得开心开心极了……交通破袭战取得阶段胜利,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但是《人民日报》的宣传还是太不给力……”

        虽然他们一个个面容憔悴不堪,军装也满是破破洞洞,但是收拾都很整洁,风纪扣整整齐齐的扣好,武装带杀得细如蜂腰,军容前所未有的整齐!李想其实有点想不通,这群臭男人神马时候开始讲究个人卫生?现在也实在是战事太紧张,条件太艰苦,不然这军容,绝对英武的可以称为宅女杀手。

        曾高不待他说完,紧接一句说道:“《人民日报》的宣传要是再给力一点,咱们革命军内部的军事机密就全部暴露在天下人眼前,北洋军知道咱们的军事企图,咱们打鬼去?”

        周吾嘿嘿一笑道:“参座英明,正是如此。我只顾着革命的宣传效应,忘了这茬。由于在军力对比上咱们革命军居于劣势,因而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打击北洋军软腹部的战法也就大帅的指导下应运而生,而且取得这样的辉煌战果。这又是怎样的奇迹?只是真实的报导,也能对民军极大的鼓励,南京的当道诸公也会看清革命的力量,也就不会轻言和议……”

        言犹未毕,只听“砰”的一声,李想怒不可遏地以手击案,霍地站起身来,只要想起这股求和的风气,这是一百年的遗憾啊!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大革命,历史却是这样一个悲凉的结果,哪个中国人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不会扼腕叹息?不会心疼追悔?他激愤,正欲发作,忽然想起汤约宛说的“万事毋急”,又缓缓坐下来问道:“南京的当道诸公有几个是真心革命?又有几个是迫于革命潮流而附翼革命的伪革命?他们真的不清楚革命的力量?不!他们清楚得很。正是因为太清楚了,所以他们害怕了,害怕这股民众凝聚的庞大伟力!武昌党人把三民主义都改了,因为他们害怕《平均地权》这一条……”

        李想刚刚复苏的心情又跌入谷底,一肚皮的牢骚立刻如泛滥的洪水滔滔不绝。

        曾高急忙插嘴,切断李大帅的牢骚语,说道:“大帅不妨委派一心腹去南京,向南京临时政府请示,向黄兴先生陈情,游说江浙联军将领,联合起来一同北伐,将革命进行到底。”

        李想听到这里,心中怦然而动。林述庆不就是北伐热衷者,听说颇有不可一世之慨,现在革命终于又有了一点起色,联合这些人物,总好个一个人孤军奋战。不过……

        周吾对这件事情是最热心的,但在此时,无论怎样着急,是一句话也不能插的。无他,他对江浙联军将领不了解。他挺了挺身子,留神听下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2: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