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真是的,李大帅为什么总是喜欢说让人感动的话,曾高的眼角有些不争气的湿润了。
“瞧瞧,大帅又在耍宝啦!”
随着一个整顿军伍的小排长的呼声,大家都好奇的抬起了脑袋,这也是军中的一大奇景。就看到李想发出周星星式的淫笑,足足有两分钟之久。
接着就有传令兵出来,高喊:南京光复!
先听到的官兵跟着出了欢呼的声音,转眼这欢呼的声音就连成了一片,激动的比刚刚李想的癫狂更是不堪。
得更多的人听到了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消息,就连在整顿军伍的军官们也转过了视线。欢呼声音越来越大。官兵们丢下了手里的活儿,停下整顿军伍,全都激动的欢呼。整个山谷陷入疯狂的海洋。
就是这种精神!
李想激动的心情却在万众欢呼中平静了。
这正是冬天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明媚温暖,江南地天空澄明如镜。因北洋军笼罩湖北军民头上的阴云,随之一呼而烟消云散。
六朝古都,南京光复!
欢呼声接地连天,革命军上下如痴如狂,大檐帽也给抛了起来,在晴朗的【创建和谐家园】之下起起落落。
从军官到士兵,不管不顾的朝着李想所在地,疯一般地呐喊。
如果说大家还有些为今日的集结提心吊胆地话,听到南京光复的消息才彻底放下心来。
六朝古都,南京光复!满清【创建和谐家园】的末日就要到了!革命军没有败!袁世凯又还能嚣张到几时?革命党人怎能在满清养的一条狗面前屈服?给清狗袁世凯磕头,不嫌掉份?
自从清狗袁世凯指挥天杀的北洋狗冯国璋占领汉口,南方革命军有多久没有这样的扬眉吐气,激动人心的捷报了?就在革命军万马齐暗的时候,听说武昌都在谈城下之盟了,那时候他们的心都在滴血,心中郁闷的只想悲歌而哭!虽然来得南京光复的消息,南京离着他们好几千里,但是正如李大帅昨夜的演讲: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军人!都是最坚定的革命者!在总督府,在刘家庙,在三道桥,在汉水之滨,哪怕血流干了,我们也没有向任何敌人低过头,包括横行中国半个世纪的洋人!眼前的小小北洋军又算什么!我们是革命军,保国保家,救国救民!我们肩负民族的希望……你们的勇敢是我这一生的骄傲!汉口的失败只是暂时的,现在我们敌人仍然破坏着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荣光,依然在等待着我们去战斗!
想当初,武昌求和,还是李大帅不认输,带领着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南京光复,无疑更是坚定了革命军对李大帅的决定!经过这件事,他们不会再对李大帅任何命令有所怀疑!
曾高看着底下这如怒潮澎湃一般的场景,听着起了浪头的吼声,不知道怎么的,眼睛一下又热了起来,他强自按捺了一下心头情绪,笑道:“大帅。我当真想不到,军心士气会因为南京光复如此沸腾!”
李想看着眼前景象,一时微微有点失神。听见曾高的话语,才缓缓点头:“沉默而麻木的中华民族,终于开始觉醒!这是一个民族的气魄,是用我们革命军人的热血浇铸的新民族之魂!这代表着历史的大势所趋,中国的革命风潮必定会因此再掀新高!”
这新民族之魂,大势时运,却是如李想所说,乃革命军人的热血浇铸,也同时是李想顶在无限的压力前面,一路血汗,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依然偏执的带领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近乎是逆天也似夺回来的。
运来天地皆同力。李大帅就这样把运掌握在手中。
曾高微笑道:“大帅一句话,就能让上万虎贲拼死向前。军心如此,似乎也该去表示一下。”
李想哈哈大笑,夸言忽悠人的本事他还是很自信的。“推波助澜,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此时再不说几句,会让战士们失望的。”
李想边说已经笑着走下欢呼的海洋,底下的呼声更是震耳欲聋。看着李想走过来,底下欢呼声更高,放眼过去,不少人已经是热泪盈眶。李想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只看见【创建和谐家园】之下,呼啸寒风当中,由他般抄自后世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如血的赤色刺痛了双眼。
他是一个穿越客,来自百年后的中国。曾经一群同学,半夜三更跑到天安门,就为看国旗班的升旗仪式。每逢国庆日,家家户户门口,每条街道的路口,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六十年国庆大典,在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典礼,北京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挥舞着国旗迎接阅兵的国庆典礼,全国的人民守在电视机前,分享着盛世强国的荣誉,面对五星红旗,无数人洒下热泪。
但是他回到的一百年前,面对的是一个丢失了魂儿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国旗的祖国。
还记得第一走在百年前汉口的街头,一群洋学堂的学生慷慨激昂的在街头演讲,【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但是百姓沉默而麻木,官员骄横而颛顼,一切仿佛都停滞在几百年前,不曾因此而变动。几个码头开通了,买了洋枪,买了兵船,买了机器。但是国家和近代民族的概念,除了几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学生,几个造反的革命党人,似乎没有在这一潭死水当中激起半点波澜。
什么时候,这些沉默的国人,开始关心国事,也会为了一场胜仗这样欢呼激动,也会为了一个理想而拼命效死?李想的眼睛有点热。
恍然间,曾高似乎又回到武昌,举义当晚,漆黑的夜雨当中,这个民族之魂开始觉醒。夜空深处泛起冲天的火光,硝烟一夜不散。李想率先带着人冲向八镇司令部。他硬是带着缺少领导,因为一个流言仓促举义的新军,硬是杀出一条出路,完成同盟会多次举义未成的奇迹。
这,是气运使然?
这天下大势,民族气运,真地就这样被他翻动,被他掌握?
他是怎样抓到气运的?怎么就在武昌举义当晚担起没人能担架的重担?
曾高恍惚有些明白,更多的还是理不清楚。他当然不清楚,李想可是穿越客,他知道历史的,他知道潮流气运所趋!
李想特【创建和谐家园】的举起右手。
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想这个时代太为鬼马的举动。
李想扯开嗓门用尽平生气力大喊:“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民族的土地上!这块我们祖先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是从来没有屈服过的,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今日一战,我们是为那些奴役我们的人滚出我们的土地而战!我们是为解放这个国家而战!我们是为我们的祖先五千年的荣耀而战!我们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骄傲地宣传:我们是从来不屈服的华夏民族而战!”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起来,接着杂乱的呼声就自的变成了一个声音。震天动地,仿佛天下都能被掀动。
“李大帅!……”
大军向着孝昌地区奔去。
原来孝昌至安陆的官道内,现在全是乱哄哄的人流。一群群衣衫褴褛,满面焦黑的难民们带着他们可怜的家当,从北洋军占领区逃难而出。他们赶着正在度冬,瘦骨嶙峋的耕牛,推着小车,扶着老人,背着孩子。麻木的朝前走着。有些人浑身是血,有的人还抱着已经没了气息的尸体。不断的朝里面涌。
李想亲自任命的安陆县长黄光中正满头大汗的侧身其中,带领刚刚组建的民兵,井井有条的指挥接应,路上不断涌来的难民们。安陆的民兵们同样满面凄惶,在人流两边呼唤着自己亲属的名字。当找到一个幸存的,就抱头痛哭。一路上全是哭喊和哀嚎的声音。
李想有些不敢相信,北洋军的破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湖北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李想带着革命军出现在难民潮流之中的时候,人群发出了更大的喧哗声音,看到这些青色西式军装,头戴大檐帽的军人,似乎看到了救星。
看着这离乱的场面,看着这地狱般的场景。马上的李想精神恍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死死的抓着缰绳,勒得手指发白,默不作声的驱马走着。
身后的革命军战士全都沉默如金,钢牙都要咬碎了。心从没有这样沉重过,从没有如此清晰的感受责任的重量。肩负民族的希望,不再是一句歌词,不再是李大帅激励他们的一句空话,是眼前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
在原野上,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在朝这里涌动,涌动。寒风掠过,李想浑身冰冷。穿越以来,最清楚的一次,感受历史的责任!这个民族的苦难,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忍多看!
有人认出马上沉默的年轻将军,正是活捉张锡元的李大帅。哇的一声大哭,突然跑到李想马前扑倒。
“李大帅!活我!活我鄂省民众!”
人们纷纷的拜了下来。成千上万的人蜷缩在那里,看到马上沉稳如山的身影,就像看到天降的救星,这些人的眼泪,流得更加的汹涌,带着哭腔的呼声感天动地。
黄光中已经跑了过来,他声音就像在李想的耳边响起:“北洋军及南来约三万大军,冯国璋焚了孝感和汉口,段祺瑞第二军驻守孝感,四处抢掠粮草,强徵壮丁,北洋军就像蝗虫般所过之处顿成灾区,迫得沿途的民众纷纷逃离北洋军占领区,我这紧靠孝感和孝昌,两城民众流入,令我如今的负担百上加斤。”
李想脸色惨白。只是用力的握紧了拳头。“很快就会结束的。”
“很快是多久?”
李想猛的大喝了出来:“就是今天!我会让北洋畜牲雪债血偿!”
夜色降临,白天天气晴朗,初冬的夜晚也露出一丝罕见的月色,明净清冷的月光照着京汉铁路两边属于大别山余脉的荒山野岭。
一块大石头后面的露出李想做贼似的脑袋,正拿着望远镜,正看着属于孝昌站西侧的花西踞点,四周安静的没有人气,只听见山头寒风呜呜的鬼叫。
孝昌地区紧挨着段祺瑞的北洋第二军驻地孝感,在孝感以北,在此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北洋军的争夺相当激烈,北洋军对此地区重要据点均以强兵驻守。
特别是大悟城外,李店一战,北洋军南下首次受挫,同时使冯国璋必胜的信心遭受挫折。原本根据多年作战的经验,他自信北洋军炮火远胜匪军,阵地进攻战优势炮火必帮大忙,在大悟一战,也证明了他这个推测;再者北洋军以久练之师,对匪军初建之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在杨寨、李店外围战场一战,也却是看出匪军迎战显出有些稚嫩,但是匪军誓死反抗的决心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在李店白刃战中,那些北洋老兵都谈起色变。盘据在李店的李想匪军已经成为初入湖北的冯国璋眼中刺,恨不能拔之而后快。曾计划,由第六镇李纯部进杨寨,占领李店,控制整个铁路线,司机进攻广水,想要一举彻底消灭李想这一支战斗意志顽强的匪军。不过却被坐镇信阳的袁世凯压下,李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还不值得袁世凯关注,他的眼里只看到黄兴和黎元洪,他要得到的是汉口,根本不愿意在李想这样的小人物身上浪费时间。袁世凯更是拍电,干预冯国璋指挥,令其不要与李想纠缠,拿下阳夏才是正事。
冯国璋看得起李想,却拗不过袁世凯的命令。冯国璋继续南下,却派重兵把守后路,在武胜关、大悟县、孝昌县等地区,在原有的铁路兵站的基础之上,又建立了许多新的据点,对李想的交通破袭战构成了很大威胁。
李想依照总参的作战计划,率先带着骑兵团向孝昌方向出集结。就在出发之前,他接到一条撼惊天下的消息:南京光复!他足足大笑了两分钟。
运来天地皆同力!
他把这条消息宣布之后,整个山谷都欢呼所震撼。他拍出明码电报,向全国喊出口号,湖北革命军誓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湖北被北洋军打击消沉的民心士气,在这一瞬间重被点燃。
此时,还有更多好事在武昌上演,却不是李想所能预料的。
此时,他正苦哈哈的在这慌郊野外事布置作战任务,准备和北洋军死磕呢。
第一百四十四章 目的
汉口。
冬日清晨的阳光,照着这个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的城市。
这中国内陆的第一大开放口岸,号称东方拉斯维加丝的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循礼门以东的歆生街,两边的一排未卷入汉口大火还完好的店铺门都紧锁着,在屋檐下挤满了衣衫烂缕,篷头垢面,瘦瘦的在寒风当中发抖的流民。冬日洒下三寸的阳光,不能给他们增添一丁点的温暖。路边的冻死骨,每天都在增加。
自革命军汉口兵败以后,汉口遭受了自太平天国时期也未有过的惨烈兵乱。占领者北洋军继承了他们满清主子的野蛮残忍,头痛革命军的负隅玩抗,便举火焚城!从循礼门到玉带门,汉口华界最繁华的十里洋场付之一炬,剩下瓦砾遍地。
在战火中苟活的乱世之人,还有一点点能力的,挣扎着想办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迸发出这个民族一贯传承的坚忍和顽强。自五千年历史中,无论在如何艰难的历史时期,这个民族都能顽强的把文明传承下去。
一家家、一窝窝在残垣瓦砾之间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他们竟开始尝试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但是北洋军犹在,这样摧毁他们家园的禽兽能让他们顺利的重建家园?
本来汉口左近,就满大街都是北洋的大兵在横冲直撞。末世气象,小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艰难,还架得兵火交加的,北洋军烧杀完了,还要从他们饭碗里面望外夺食。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他们已经不敢奢望,革命党人宣扬的美好未来。他们今天的生活,如是地狱!
阳光冷冷清清的,街上也冷冷清清的。要死不活的流民再多也撑不起城市的繁华热闹,而进驻的北洋军只会给城市带来破坏。扛着毛瑟快枪的北洋军在汉口大街小巷出没,身后总会留下鸡飞狗跳,凄惨哭骂的声音,而他们总是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
屋檐下,一个老者席地而座,他花白的胡子纠结成乱遭遭的一团,破棉袄爆开一团团棉花,枯瘦的双手,巍巍颤颤的拉着胡琴。琴声凄凉的如此刻的寒冬,牙齿漏风的嘴里传出来的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小调儿,苍凉哀伤。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似乎只有着苍凉哀怨的曲调才可表现老者此时的心情。
这首歌,自刘园公演之后,如随风细雨,一夜之间,传遍街头巷尾,温润着整个汉口受伤的人心。
有几个北洋兵路过,听到这个苍凉的曲律也停下脚步。
“说起来,已经是冬天了啊,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啦……”
“你妈个粗蛋!也想家了?还是想你家的媳妇了?”
“当兵之后,一年难得回家一趟,能不想家?”
“切,你口袋朝天,输得精光光,连给媳妇卖一根红头绳也没钱,还有脸回家?”
“他妈的!明儿瞒着哨官,咱们下乡转转,找点外饷……”
“也是,汉口能瓜的已经瓜干净……捞一笔,好回家过年!”
“是啊,好想家!”
北洋兵的议论的声音,有一声没一声地,在冬日阳光下随着苍凉的曲调一起飘荡。想家,没有任何的理由。
“听!什么声音?”
正听着老头子唱着苍凉曲调,闲谈着千里之外的家的思念,突然就听见江对岸的武昌,发出爆裂一般的呼喊声。安静消沉了几天的武昌,突然像是热闹起来。最初随着风声跨江而来,隐隐约约的呼喊声音有些嘈杂,混成一团,可是转眼之间,这呼喊声音就越来越高,直到清晰的可以听到对岸的欢呼浪潮!
“咦?武昌匪党在发什么疯?欠抽了?还没有被打怕?”
“洋大人中间担保签下的停战协议,他们也胆敢撕毁?”
“哼!匪党有这样的胆量,也不会求和了!”
这一队北洋兵的一个小头目骂骂咧咧,大步的就朝长江边走,身后的弟兄也嗡的一声跟上。
在江边,小军官就是跳脚:“他奶奶的,匪党到底是发什么疯?将革命进行到底?他们真是不要命的疯子!”
“将革命进行到底!”全武昌军民齐声呐喊,大浪滔天的长江也在这怒吼声下沉寂,一声又一声的怒吼,乘风破浪,狠狠的激荡在汉口城。
所有北洋军士兵都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听着,实在不敢相信匪党突然爆发的自信。就是昨天,武昌都还是死气沉沉,认命似的签下城下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