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理想年代》-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果真来得及时。”焦达峰毫不犹豫地同意,满脸佩服的看着陈作新微微一笑。与会众人皆笑,文经纬、易宗羲看得莫名其妙。

        贾公词,堂屋的光线已经有些昏暗。

        焦达峰道:“由我担任联络会党的任务,惟以清室铁桶江山,不易破毁,我仍主张采纳烧毁教堂洋行,捣毁学校之暴力手段。”

        文经纬、易宗羲极力反对,立宪派更是不答应。

        黄瑛大声道:“屠夫大帅李想光复汉口时也没有大搞破坏,汉口都是完完整整的过度……”黄瑛说着就住口了,当着革命党人的面说李想是屠夫,这算什么事?现在是立宪派向革命党靠拢,这样说革命党人就不好了,虽然李想好杀,也不能当面揭。

        “我会命令革命军严守纪律,如果满清余孽反抗激烈,我也就没有办法了。”焦达峰勉强同意,也把丑话说在前头。

        这事揭过,但是立宪派人对陈作新还是不够信任,认为此人爱说大话,常信口开河。陈作新虽说过“新军由我负责”,总觉得陈作新不为新军所信,事体重大,若仅恃陈一人接洽,未能坚信,乃托陈直接间接转知新军士兵,派代表接头,以便互相认识,利于行动。

        于是,陈作新就邀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安定超到福寿楼与政商学各界代表黄瑛、左学谦、黄翼球等见面。

        湖南新军中革命党人四十余人来到福寿楼聚会,先有着天青团花马褂、落落大方、肩舆而来的焦达峰,次来者陈作新,那些长袍短套、不伦不类的代表也陆续来到。

        黄瑛问焦达峰:“浏阳可到多少兵马?”

        焦达峰笑道:“至少2万人。”

        左学谦接着问道:“进城时有何标识?”

        “青衣青包头。”

        “带来多少炮火?”

        焦达峰毫不在意地随口答道:“没有炮火。今日局势,只须10个洋油桶,10挂万子鞭炮,即可将抚衙门攻下。”

        有人突然发现抚署的侦探唐满老鸦正坐在这家茶馆里,会议中途散去。焦达峰即去浏阳联络会党。

        次日,陈作新邀集部分新军代表到小吴门外义冢山开会,30余人到会,推安定超、刘安邦、徐鸿斌分别指挥新军。巡防队于10月20日起义,由成邦杰等通知哥老会响应。

        10月18日,焦达峰返回长沙,因他联络的会党未到齐,便召陈作新、安定超、文经纬、易宗羲、吴作霖、徐鸿斌、左学谦、阎鸿飞、成邦杰、粟戡时、黄瑛、文斐等100余人在贾太傅祠体育学堂开会,决定21日起义,由炮兵营举火为号。

        21日夜始终未见火光,原来清军防范很严,炮兵营没有举火机会,没能起义。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已是急不可耐,夏占魁三道桥战败的消息已经船回湖南,湖北革命一片大好的形势已经传遍长沙的街头巷尾。革命军在营士兵不论白天晚上,操场讲堂,三五人一碰头,议论纷纷,群情激动,有一触即发之势。官长对各代表外出不敢过问,对于在营士兵的议论也不去管,偶尔碰到,则装作不闻不见,悄悄地走开。

        湖南巡抚余诚格知道新军不可靠,就同主持湖南全省营务处兼中路巡防营统领的黄忠浩商量,将巡防营的枪、炮、子弹都收缴存军装局,每营只留10小箱,作警卫之用。新军的子弹已收缴,新军部分部队已调驻岳州、临湘、宁乡、盖阳等地,各县的巡防队15营则调防省城。

        黄忠浩有“小诸葛”之称,他由文人而任武职,足智多谋,余诚格对黄倚之若长城,军事悉取决焉。黄同绅商学界都有广泛联系。立宪派人甚至曾想拥他当湖南都督。他最初心存观望,派心腹去武汉侦探革命军是否取得武胜关,如果取了武胜关,他便响应,否则便帮清朝“戡平祸乱”。侦探回报武胜关仍在清军手里,还听说冯国璋已经出手。

        21日起义没能发动,次日,即22日上午,余诚格、黄忠浩便听到消息,商量用大炮对新军营房轰击。

        安定超21日夜未见火光,认为事情已迫不可缓,于22日拂晓向前来报告消息的炮队同志李金山道:“汝速回营准备,听枪声轰动,当齐集发难也。”

        安定超并派人分头通知新军各标营和巡防队准备。

        22日是星期日。安定超于8时便率领49标士兵发难了。

        这日8时,安定超要谭满芳在操场吹紧急【创建和谐家园】哨子,2营左队把营部军装库打开,军需长问他们:“到底什么事?”

        安定超道:“今天起义,你听命令好了。”

        每个目兵得10发子弹。官长不知何事,个个大惊失色地望着。

        安定超朝天放了三响信号枪,向目兵演说革命意义,并传禁令:各队由代表指挥,官兵不准擅离队伍,违者以临阵私逃论罪;未遇敌人反抗,不准随便放枪;不准取民间物品。违令者就地正法。

        安定超命令:彭友胜率49标2营后队会同50标和马队由北门进城,占领荷水池军装局;李金山率炮队进城后即到军装局领取炮弹,威胁抚署。他自己率49标2营前队、左队、右队会同辎重炮兵工程3营由小吴门进城,占领谘议局。

        起义队伍分途出发,旧官长没有办法,只好跟着同去。旧官长易棠龄问:“你们干什么事?”

        “什么事?”

        一个目兵拿出刀来:“今天我们起义,你要反对,便先杀你。”

        易棠龄那里敢反抗,跟着队伍进北门。

        黄忠浩已下命令要各营管带督促士兵,严密防守城门,不使新军入城,准其开枪制止。令各营管带派兵巡逻四城,缉捕革命党人防止暴动。但各路防营士兵要求改善待遇,未得解决,军心涣散。

        彭友胜率一路起义队伍开到北门,守北门者为巡防营管带赵春霆,他早已被部下徐鸿斌联络成熟,故起义军入城时,他便列队举枪致敬。

        守军装局军械弹药库的是巡防8队,起义部队赶到,那已被联络的王鑫涛、周福堂、易尚志便开库门。新军目兵猝见大批枪弹,如获至宝,各各尽量饱装;又见拨壳枪枝,知是利器,而未谙用法,则坏其壳而取其枪。

        安定超等到达小吴门,巡防营管带已命目兵将城门关闭,并令向起义军射击。目兵却不放枪,但也不开城门,彼此相视而笑,毫无敌意。相持1小时余。安定超命炮队退到教场坪,将炮架起,装作将射击恣态。恰在这时,在城内的工兵代表赖福春来到城门口,见城门虽闭,尚未加锁,就上前摇落门杠,守兵也不加阻止,城门豁然洞开,起义军一拥而进。

        新军到抚署,抚署卫队即投诚。

        余诚格见势变,极其冷静的出来向起义军士兵喊道:“弟兄们,我们都是【创建和谐家园】。”

        他令仆人将他亲书在白布上“大汉”的标语悬挂在桅杆上。自己便进堂内,钻进后院的洞内,逃往小西门外的洋行,乘轮避往上海。革命军欢呼雀跃,就这样让他给逃了。

        新军占领长沙城,整个起义过程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反抗,满清之腐朽已至根茎。

      第八十章 鹿正肥(一)

        孝感府衙已经成了李想的指挥部,四周的警戒森严,隔绝别有用心者的窥探。夜幕降临,警戒的卫兵更是加倍小心。府衙里正在谋划着许多机密,不可轻忽。李想向来都是凭借比敌人先了解的情报,掌握着战场局势,一路打来看似有惊却无险。所以他更是加倍的保护自己的情报,三道桥是不能再发生了。

        府衙大厅正中央摆着一张几案,几案上放着一个烛台,白烛散发的淡淡光辉照不到大厅宽大空旷的四角。

        “不要皱眉。”汤约宛的语气带着微微的不耐烦。坐在椅子上的李想仰着脸,汤约宛正抱着他的头,给他额头上的伤口上药。灯光遥弋,汤约宛脸色也变幻不定,有些心疼却把自己的眉头皱起。

        伤口碰到药,李想便痛得直皱眉,眉头一皱,伤口又来开,又有血丝参出。因为行军途中因为没有照顾好,李想额头的伤口有些发炎,清洗完,汤约宛才发现竟然深可见骨。也是李想练武的身子够强壮,奔波来奔波去,还像个没事人。

        汤约宛轻轻的抚平李想紧皱的眉头,他当时怎么就这么不顾惜自己的来救她?伤口要是再深一分,头颅就会开一条缝,命得救。看着疼痛难忍,却皱紧眉头不哼一声的李想,汤约宛眉头皱的更紧。“你要是疼就哼哼一下,哼哼一下就不疼了。你要是老皱着眉头,血不停的往外冒,药也无法上了。”

        李想感受着温柔的双手轻抚过自己眉目,他尽量放松自己的面部僵硬的表情。面部感觉神经发达,对于痛的感觉也是强于别处。一点点清凉的药力额头扩散,李想在疼痛稍减之后睁开眼,看到的是因为担心眉头纠结在一起的汤约宛。李想心底暖洋洋的,硬从快要抽筋的脸上牵出一丝笑来。“一点都不疼,皱眉只是我的习惯。”

        “嘴硬。从现在起,不许皱眉。”汤约宛小心的用绵签擦去新冒出的血迹。心里却想着,在与宋缺打架的时候,没有受伤却哇哇大叫,现在真受伤了,痛的脸唇发白,却不肯吭一声。汤约宛还看不出是他骨子里的骄傲作祟?真是活受罪。她心中这样想,手上的动作却越发的轻柔小心。

        曾高跨进大门,看到眼前他们亲热偎在一起,捏着手上的电文,一时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电灯泡的滋味可是非常尴尬。曾高看一眼手中的电文,脖子缩一下,还是决定先躲开,反正也不是什么紧急情报。

        曾高突然冲进来,自然逃不过李想的眼角余光。曾高没能躲开,李想先喊住了他。“什么事?”

        “好事。”曾高走到几案前,把电文递上,人却飞快的溜走。李想挣扎着想去拿电文,汤约宛用力的抱紧了他脸,不让他乱动。

        李想嘟朗着,“我先看电文,公事要紧。”

        “我看一点也不紧,曾高人都跑了,会是要紧公事?”汤约宛不顾李想的反抗,再这样折腾,今晚休想把药上好。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曾高又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曾高手上拿着两份电文,脸上表情精彩,也不知是喜是忧,却是非常的急切。曾高可是一个非常沉得住气的人,看来麻烦不小。

        汤约宛正在给李想头上缠纱布,李想正襟危坐,“什么事?”

        曾高又恢复好整以暇的样子,把三封电文全部摊开在李想面前,“九月初一,湘省新军会党据长沙,军门黄忠浩死之,巡抚余程格走避,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同日,秦军逐清吏,据省城。”

        这是第一封电文,李想听后心中一喜。这是一根导火索,引燃各地革命党人响应的导火索。但同时还向李想传递另一个信息,袁世凯这个死胖子要出山了。中原鹿正肥,正是逐鹿中原的时机到了。

        李想的眉头悄悄的皱起一点点,湖北的局,他还没有布好,北洋军又要南下了。

        曾高似乎知道李想之担忧,笑道:“还有汉口十六艘外国军舰全部沉在汉水,东洋租界一千五百名全部击闭,汉口租界各外国领事馆全部挂起白旗。”

        “李西屏干得好,非常好。要嘉奖,一定要嘉奖。”李想高兴得忍不住反复强调,洋人有什么了不起,打了就打了。当年志愿军的装备像叫花子,还不是打得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少爷兵,乖乖在停战协议上签字。麦克·阿瑟那句,“打完朝鲜,回家过圣诞。”的豪言状语,成为二十世纪最大的笑话。李想向来坚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现在心腹大患一聚铲除,还捞道长江流域的第二大钱包。李想心中大快,只是还有些贪心不足,要是能把上海,这个中国,甚至亚洲的第一大钱包揣在怀里,这才值得满足。李想有些得陇望蜀,没有丝毫的得意忘形,微皱的眉心也舒展开来。

        “吕中秋策划在武胜关的起义,还没有等到林铁长的接应,便失败了。”曾高在李想没来得及得意忘形的时候,丢下一个重磅坏消息。

        武胜关还在清军掌握之中,湖北的门口还在清军的掌握之中。北洋军何时想要南下,就是随心所欲的轻松事。李想的眉头突然纠结在一起,额头上的白色纱布眼看着被鲜血燃红。

        湖南,陕西的动乱也传到北京,载沣再次召集内阁扩大会议。形势逼人,他不得不考虑袁世凯让徐世昌递上的折子,他不得不考虑东郊民巷洋大人代表传的旨。

        奕匡长须飘飘,一进来便说道:“整个湖北皆是匪党,汉口《人民日报》声称十万大军北伐东征。现在依老夫看来,没有多报,只有少报。能几天之内掌控湖北全省,匪党至少也有五十万大军。如今湖南响应,陕西响应,明天响应之省份之后更多。再不叫袁世凯出来总理湖北军事,时局将更不可收拾!大清亡国就在眼前!”

        载泽听到袁世凯,就心里有气,好像非袁世凯不能救大清。也不知道收袁世凯多少好处,这样卖力的替袁世凯说话。他连连冷笑,拿言讽刺:“诺大一个朝廷,就非要找他姓袁的不可?在坐的这么多王公大臣,不都成了酒囊饭袋了?”

        奕匡马上接道:“袁公之才,胜我等十倍。现在湖北匪党百万大军,非袁世凯不能用北洋,非北洋不能够败匪党。夏占魁的输了,张锡元的也输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满朝文武,只有袁世凯方能担此大任。”

        一转眼之间,一句话的功夫,湖北革命军就涨到百万!善耄对奕匡这种不择手段地抬袁出来感到气愤。他听到一些有关袁世凯贿赂奕匡的传闻,所以拿话旁敲侧击:“听人说,袁世凯在直隶任上很会敛财,回籍之后也还是肥得很!真可以说是腰缠万贯,吹汤喝油。这湖北匪党一会儿就能长他到百万,真是神得很,只有神才对付得了啦!我看袁世凯就有点象神!”他把话压住,故意停了一会,看大家都有点莫明其妙,嘻然一笑,有板有眼地蹦出几个字:“钱能通神嘛!”

        哈哈哈哈!载泽,载涛等人连声附和,故意纵声大笑。

        奕匡受袁世凯的贿赂,可路人皆知。被人当众揭出,奕匡也不能没有表示,便假装脑羞成怒,直指善耄,怒气十足地说:“那你是说老夫我受了袁世凯的贿赂?我与他一清二白,天地可见!我一心只是为大清国着想,替大清国举荐人才。就连东郊民巷也派出特使到紫禁城举荐袁世凯,老夫看你们是嫉贤妒能,是对老夫最大的侮辱。你今天不说清楚,老夫与你没有个完!”

        善耄向来口不绕人,抓着他受贿不放,偏偏不往正事碰,说道:“抓屎糊脸,欲盖弥彰!”

        “你!”奕匡真是气得发抖,要拼老命了,还是强忍下来,“你能举出个能力超过袁世凯的人,老夫就再也不提袁世凯。”

        他们到是被奕匡问住,满朝文武却是无人了。内阁会议开成这个样子,载沣欲哭不能,带着求大家的口气说:“军情如此。大家还是议一下正事吧!”

        众人又是沉默,徐世昌一直在察颜观色,觉得是该自己说话的时候了。他极力装得公平,老谋深算地说:“湘,陕宣布独立,江南各省皆是蠢蠢欲动,是要有个人出来支撑局面才行。宫保回籍养疴期间,听了一些言语,一时不愿出来,这也是情理中事。不过,现在前方可战之兵,多是他的旧部,叫他出来调度,比起荫午楼来说,可能要好办得多。所以我还是主张由朝廷再下一道诏书,叫他出来任事。宫保这个人,我们相交多年,还是知道一些的。他对朝廷向来忠心,只要待之以诚,还是想出来任一些事的。这个时候,抛开他来另外找人,又派谁去好呢?何况洋大人也都说,会全力支持宫保。”

        “哎!又派谁去好呢?”载沣拿眼四顾,众人不语,停了一会,载沣觉得大家的话说得差不多了,又是以那句老话结束了会议:“好吧!这事我问一问太后再说。”

        又经过反复犹豫,隆裕太后不得不同意再下谕旨,请袁世凯出来。不过,这次给他的封赠又大了一些:

        “大臣荫昌因部务烦忙,改任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总理各路剿抚事宜,望其不负皇恩,克期到京。荫昌接旨后,即向袁世凯交待兵符印信。钦此。”

      第八十一章 鹿正肥(二)

        李想愣愣的望着跳动的灯焰,眉心的疼痛一点未觉。纠结一起的眉头扯开了额头的伤口,纱布上参开的血迹在灯光下红得触目惊心。汤约宛一阵惊慌失措的按着他眉头,看着血迹没有在扩散才放下心来。

        “没事。”李想努力平息心中的波澜,舒缓眉心。

      ¡¡¡¡Ôø¸ß¶¼ÏÔµÃáåáåÂä×ø£¬ÊµÔÚÏë²»µ½ÀîÏëµÄÉËÊÆÈç´ËÑÏÖØ£¬È´Ò»Ö±¶¥ÔÚÕâÑùµÄÉËÊÆÔÚÕ½³¡±¼²¨¡£

        李想现在算是正式袁世凯过了一招,切身体会了一把一世枭雄的厉害。他李想辛辛苦苦,惮尽竭虑,费尽周折的谋划,好不容易摆出的一条大龙,袁世凯只是随手一招棋,便被破得漏洞百出。

        李想心中不断暗叹,袁世凯的权谋方略绝对不自己强,他李想唯一能与之相抗衡的,便只有身为穿越客的优势,深切了解这个大时代的潮流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武昌起义绝对不是地域性的、局部的革命,而是影响深远的、在历史中引发核爆的一种全国性革命运动。数千年的封建专制,随着武昌革命的枪声而落下帷幕。共和民主的新观念,飓风一样,吹进古老的中国。自此而后,凡想以独夫皇帝面目出现的人,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即使他袁世凯雄才胜过曹操,只要他没有把握这股潮流,这股气运,他的失败就是轮回中注定的天命。如果袁世凯真的掌握了气运,真心愿意共和民主,李想也愿意成全他,使这个病弱的国家多保存一分元气,何况这个位子,李想现在座得就非常头痛,还没有迷恋到使他不舍的地步。只是李想心里清楚,袁世凯不是受过二十一世纪开明教育的自己,皇帝梦不会如此容易清醒,历史的结局不就是袁世凯众叛亲离,最后死在皇帝宝座上。即使是自己,有时也受不了权力的诱惑,一不小心即坠落到如吸食罂粟般美妙的感觉当中却又不自知。

        李想不自觉的瞄了一眼曾高,也许有这些如朋友般的部下时刻的提醒,他不会再走袁世凯,蒋介石的老路。只要他李想牢牢的把握住历史的潮流,不去做独夫,皇帝;只要他李想心中念着百姓的哀苦,不去做四大家族,连老百姓一点生路也不留。即使权术谋略不如袁世凯,还是一样可以理想成真。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力资源的强大是无敌的胜利之剑。太祖得此利剑,即打败拥有美帝雄厚财力支持的老蒋。今日的李想,掌握湖北民心,同时还有汉口财源,也应该有与老袁一战的资本,即使将来逐鹿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想想到这里,也不觉得袁世凯这个死胖子有什么可怕的了。他舒服背靠在椅子上,享受着汤约宛那冰凉柔弱的指尖轻揉额角的惬意。

        李想问道:“武胜关起义的具体情况是怎样?”

        曾高看到李想这副懒洋洋的样子,嘴角浮出一丝笑意。这幅德行的李想这才是他认识的大帅,天下变数似乎都掌握之中,因为全知,近乎全能,对于局势的推衍,精确的犹如预先知道历史一般,那懒洋洋的眼神里近妖的智慧。曾高很少佩服一个人,但是每次与李想谈起历史,李想都能发出异想天开的真知灼见;与李想谈起未来的事实局势走向,李想的判断总是如预言般成真,曾高想不佩服都不行。

        湖北与河南交界的武胜关,是控扼南北的战略要地。曾高简明的说道:“当时信阳以南铁路,全由湖北新军驻守,第四十二标第三营就驻在信阳车站。该营文学社营代表为刘化欧。他已联络好部分农民、铁路工人和会党群众,但是一直得不到消息。直到清廷派荫昌率北洋军到达信阳,刘化欧才准备下令发动。农民、铁路装卸工、会党、士兵约千余人【创建和谐家园】于武胜关附近,定名为湖北革命军独立第一协。还未举义,吕中秋就与他们联络上,所以当时仓促决定的起义便取消了。吕中秋准备在武胜关伏击想要逃回河南的张锡元,谁知张锡元没能逃到武胜关。不过吕中秋受到你让他配合林铁长的命令,所以他按耐住了性子,等待林铁长的到来,准备打一场里应外合的漂亮仗。因为武胜关的清军守备非常牢固,里应外合可以减少许多损失。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张锡元才败走安陆,冯国璋便有了动静,一夜之间便全权接手了武胜关的防御。还对原湖北新军进行大清洗,工界代表余大猷被捕,壮烈地牺牲于清军皮鞭下。刘化欧在吕中秋动用天下会的秘密渠道逃了出来,原新军队伍都被冯国璋解散。”

        李想知道,袁世凯的情报系统绝不输于他,毕竟也是在北京掀起过白色恐怖的人,同盟会和清庭莫名其妙死在他设计的意外之下的不少。

        李想听曾高语气平淡,似胸中有竹,便问道:“你看冯国璋下一步回如何走?我们现该如何应对?”

        曾高回思着眼前局势,慢慢说道:“北洋军一直逗留在信阳,突然南下,肯定是老袁受意。冯国璋的下如何走,肯定还有看看局势的发展,等满清朝庭满足了袁世凯的条件,估计才冯国璋行动的时候。但是湖南,陕【创建和谐家园】立,这是全国革命党人响应的兆头,势必会使满清朝庭加倍恐慌,加速袁世凯出山的步伐。但是功成身死,袁世凯深谙其中道理,不会真对我们动手,他只会养贼自重。我认为,暂时由吕中秋,林铁长领导留在铁路沿线的士兵和工人仍然坚持战斗,或破坏路轨、兵车,或焚烧粮库、弹药,阻击清军南下。”

        曾高还是小看的袁世凯的野心和手腕,他为了能够左右革命,窃取革命果实,他一定会对革命军痛下杀手,却又不会赶尽杀绝。这就是李想洞悉历史的好处,袁世凯的打算都在他预料之中。但是曾高的对策作为暂时的计划还是可行,李想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这事,你参谋部去做。”

        长江水面波光鳞鳞,夜色下一艘货轮高灯下亮,破浪逆流。黑夜里一点点的光亮,都显得如此明亮,犹如希望般美好。一间狭窄的货仓里,一灯如豆,还不时随着船只摇晃,宋教仁和黄兴的身影也变得摇摆不定。

        同盟会两大巨头已经不再一次讨论过到汉后的计划,情绪还是有掩藏不住的喜悦。湖北革命形势发展之快速,之良好是所有革命党人无法预见的,特别还是在满清的心腹地带,而不是如孙中山先生预言的,发生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开放城市。更是难得的是,湖南,陕西响应,同时也成功独立,这势必拉响全国革命党人响应的号角。

        灯下宋教仁的微笑有如沐浴霞光的美好,道:“我的意思,现在全国的革命重心已经转移到武汉,武汉的革命党是邀我们同盟会来支撑全局的,而现在孙中山还在国外,我们便应该主动担负起推动全国革命的任务。到汉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拥立黄兴你但任湖北,湖南两省的大都督,建立革命的中心政权。只有统一两湖的力量,才能抵抗袁世凯率领的北洋军的反扑。”

        黄兴则担心这样一来,会引起首义的孙武等人的不快,特别是那个传说中桀骜不驯的李想。黄兴眉头有些微微的皱起,在灯光的阴影下宋教仁却没有看到。黄兴可没有宋教仁的热心,略带敷衍的说道:“还是到汉之后再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8: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