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理想年代》-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想心里一阵大汗,竟然被自己一手【创建和谐家园】的女人给迷得神魂颠倒。真是一个危险而又美丽的祸水,最可口的巨毒之药,留在身边的风险太大,放手,只怕又无人能够驯服。水仙这个女人,李想一不留神,就成长到他也难以掌握的地步。既然难以掌握,干脆弃子得了。这也不行,如今正是阳夏之战的关键时刻,还有许多的计划要她压轴,还真是少不了这个危险的女人。李想一手抚额,有些头疼,以后还真要多花些时间注意她了,吕中秋还是太嫩。

        水仙低垂蛾眉,抬起纤纤素手,转轴拨弦三两声。琵琶声起,如断线的珍珠落下,丁丁咚咚的敲响玉盘,刘园宁静的秋夜被拨动。所有人平息静听,秋夜干燥的空气似乎变得湿润凝滞,琵琶声如耳边响起的细细丝语,随着空气凝固,不停的在耳边回荡。众人无法自拔的沉醉,忘了喝手中的美酒,忘了吃眼前的佳肴,只是痴痴的缅怀水仙指尖流出的优美曲调。

        满座的宾客,面对水仙的才艺美色,似乎完全的迷醉不知归途。李想眼角的余光不断的扫过众人,这群老狐狸还真会装,也许贪恋水仙的美色不假,但是为水仙琵琶一曲沉醉如此地步,只能说明他们演戏演过头了。以在座各位的财富和地位,玩过的女人多了去了,还有什么极品女人没有玩过,四大天后的滋味这里也有不少人尝过了,现在还表现一副把持不住的色急模样,演戏实在太假。

        李想从来没有想过用四大天后来勾引他们,今晚完全是刘歆生多此一举。四大天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怎么能够浪费在他们身上。不过他们今晚的表现还是非常的上道,李想的目的基本达到。

        水仙弹完琵琶一曲,余音绕梁。每个宾客都是一脸沉醉的回味,心里却各怀着鬼胎,参加刘园的夜宴,可不是来听曲的。真有心听进水仙琵琶曲的人,李想估计也只有摇着闪亮光头的曾高一人,果真是世家子弟,好一副没心没肺。曾高带头鼓掌喝彩,满堂宾客很给他面子,如刚从美妙的音乐里醒来,应和的喝彩欢声雷动。

        李想掏出怀表,打开一看时间,指针已经转了一圈,这么快就九点了。抖簌精神,接过汤约宛递过来的大檐帽,离席站起身来。此刻李想这个小小的举动,即牵动全场所有人的目光,真是今非昔比。

        李想属下的军官们长长的叹息一声,总算结束了这个令人作呕的夜宴,这一个小时比在操场上站一个上午的军姿还要累,以后真是打死也不陪大帅参加这样的宴会了。每个人迅速整理装束,整齐的站在李想的身后。

        汉口各位大佬心里一阵嘀咕,就要走了吗?还有三位天后的没有上场啊!不看可惜啦。您李大帅把大伙召集在一起,总有一些事情要交代吧。是要响?要粮?还是要投名状?看他此刻摆着架势,是要摊牌了。

      第三十八章 未歇(八)

        李想头上吊挂的宫灯微微摇晃,落在他脚下的影子变幻不定,大檐帽投下的阴影遮当他的脸色,他难得一脸的正气也无人能看得见。李想自我感觉良好,安静的画面,所有人都在等着他说话,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李想的视线扫过一遍众人,用急死人的缓慢语调开口说道:“今天请诸位父老来刘园赴宴,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向诸位宣布。事关诸位的切身利益,还有还有未来汉口甚至湖北的和平。”

        听到李想嘴里蹦出“和平”一词,众宾客心里一紧,李想从武昌一直打到汉口,现在还正在利兵秣马的准备与北洋大干一场,武汉街头都在传说他是绝世猛将,一代杀神,怎么会成和平使者?

        李想似乎也明白众宾客的心里,只是继续道:“但是和平,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孙中山先生说过,欲享文明之幸福,必【创建和谐家园】明之痛苦。为了汉口百姓,为了两湖百姓,为了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够享受文明的幸福,我们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

        地下鼓起掌声,众宾客心里总算是明白了,李想是决心赖在汉口不走了,要跟北洋军硬抗到底。这里鼓掌的人,有多少是真心支持?有多少是假意迎合?

        在角落的新华社记者,正虔诚的记录李想的每一句讲话。明天的人民日报特大号外,就是李想刘园夜宴讲话。与新华社记者一样在奋笔疾书的还有一人,就是躲在铁龚奇肥胖身躯后面的冯小戥,他的速记速度一点也不比记者同志慢。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也是一直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导师。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同时也是天下会的政治纲领,我在此与诸位分享我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使诸位对天下会领导的革命军政府有更全面的了解。我认为民族主义,不止要推翻满清的【创建和谐家园】统治,还要驱逐列强的侵略,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维护每一个中国人应得的权力。”

        底下一遍鼓掌叫好,“驱逐列强”这样口号,年轻人听来热血沸腾,老成的人却在心里闪过一丝隐忧。即使同盟会也不敢喊驱逐列强,李大帅真是好大的胆子。现在中国各革命党派都在寻求东西列强的认同和支持,努力想和东西列强打好关系。很多人都在心里觉得李大帅似乎强硬的过火了,现在汉口帝国主义的军舰还在增加,他再把驱逐列强的言论放出去,不是火上浇油嘛。其实新成立的军政府,只要做到不买国,民众就已经非常的理解了。

        可是李想不止是要民众的理解,他要用这句强硬的口号,燃烧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性。帝国主义横行中国,这样的屈辱,中国人民受够了,他们缺少的就是一个强硬的领导者。李想相信,打倒帝国主义,这句当今中国没有一个组织敢喊出来的口号,一经人民日报刊出,一定会成为中国的一句流行语,李想的天下会会成为中国热血青年最向往的地方,搞不好,李想会成为一个政治明星。

        李想对底下老朽们小小的搔动视而不见,却故意突然把音调拔高两个分贝,宾客们立刻变得肃静。“民权主义!我天下会志立建设一个天下为公,民主共和的国家。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政府拥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大治权,以治理国家。人民拥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政权,以管理政府。人民政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权力,人大代表设常委行使日常事务。要组建湖北人大,需要各位父老的鼎力支持。”

        底下众宾客心里一阵冷哼,什么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什么管理政府,什么人大常委。他们打心眼里不相信,人民可以管理政府。几千年的君权至上思想,很难一朝扭转。还是枪杆子出政权,您李大帅怎么说,咱们就怎么招。他们只要看到李想说话停顿,立刻就是掌声雷动。

        李想眼角余光在他们脸上乱瞄,对他们的心思也能猜出各七八分来,暗中叹息,真是和这群老朽对牛弹琴。鲁迅【创建和谐家园】为何不早点出生,要改造中国人的思想,真是个大难题。干脆来一场文化大革命,这不是给中国本就微弱的元气伤上加伤,何况现在李想还没有能力影响中国。

        李想排除杂念,还是继续把新三民主(义)解释完。“民生主义,在座的诸位士绅无需反感和惊慌,革命军政府承认私人财产合法,理应受到政府保护。”

        李想这样不遗余力的解释三民主(义),就是要把孙中山先生打造成为东方的马克思。不止是要为中国确定信仰,而是为整个东方黄种世界确定信仰,这都是暗藏在李想内心深处的一颗红色野心在作怪。

        在座宾客听到李想承若保证他们财产安全,心里的一块大石彻底落下。长着耳朵听他半天罗嗦,总算有点收获。

        李想罗嗦半天,刚觉得有点口干,汤约宛即把茶水递过来,李想温馨一笑接过茶水,润润喉咙继续罗嗦。“三民主(义)在不同时期,都分不同主次先后。现革命任务即是民族主义,最具体的任务就是保卫汉口,抵抗北洋军南下。打仗是我们军人的天职,诸位无需操心,我有信心拒北洋与汉口之门外。只是汉口事务繁杂,革命军政府人手不够,特向社会公开招募经世人才,开国考。希望学界精英踊跃参加。”

        本因为满清废除科举而断了仕途,心灰意冷的读书人,这心又热了起来。所有人的眼前放绿光,李想向他们放开了权力之门。不过等李想的考试大纲贴出来之后,不知道要跌碎多少人的眼珠子。

        底下纷纷绕绕,多是在讨论,如何在新政府捞个一官半职。上道的人已经该怎么做了,李紫云率先说道:“革命军政府刚刚成立,就废除满清朝庭种种苛捐杂税,这是我们工商界的福音,但也使新政府将面临财政困难的局面。现在革命军正受到南下北洋军的威胁,我一介商人无法上阵杀敌,帮助革命军退敌,但是我多年经商,还是有一点点积蓄,愿意捐赠十万块,以缓解新政府财政困境。”

        李紫云开了头,众人也纷纷解囊。李想很是开心,大家果然是上道。众人捐出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李想看到之后心里直抓狂,十八万块大洋!所有人还没有李紫云一个人捐得多。

        李想默默的扫过众老朽,在座各位那个没有上百万,上千万的家产,这么一点真是打发叫花子啊。他们就看不到革命成功之后,会给他们多少好处?他们就这么想满清再打回汉口,给他们课以重税,年复一年的剥削他们血汗?他们就愿意一直被洋人欺辱,排挤,在汉口台不起头,腰缠万贯却连洋商跑马场都进不去,做外贸永远受洋人资本的剥削?他们每年向满清官员,还有租界洋大人交纳的好处费和各种税金,是十八万的十倍还是一百倍?李想已经无力深究。

        李想深吸一口气,用力压制自己快要爆走的怒火。李想明明看到他们已经为革命动心了,在他赶走寺西秀武之后,满堂的掌声他能清楚的感觉到,所有人都是发自真心的高兴。他们也很讨厌洋人,也恨透了这个【创建和谐家园】无能的满清政府。汉口商界能凑出三百万建一座汉口商务总会大楼,为什么就不能集三百万支持他的革命军政府?三百万实在只是个小数目,汉口海关税金早已突破亿兆大关,汉口华商界完全有能力捐个一千万。

        看着眼前冯小戥统计的非常吉祥的数字,十八万数额,李想有了杀人放血的冲动。许下如此多的好处,也展示了革命军人的军威,还让他们看到军统意外杀人的手法。大多数人还是这样不识时务,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瞑顽不灵?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秉性使然?还是胆大到认为自己不敢对他们使意外暗杀手段?难道是不相信自己的好处能够兑现?

        李想的脸躲在大檐帽的阴影下,更是阴沉的可怕,秋风串入明堂,众人只觉得阴冷异常,却个个死咬着牙关。十八万块虽然少了点,但是也给足了您李大帅的面子。要知道,武昌革命军政府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汤化龙和黎元洪的面子,他们都没有给。

        李想试着换位思考,在座各位都是精明透顶的人,李想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如此推测,他们不是不支持革命,而是不看好他李想的革命军。他们只看到李想一万五千的薄弱兵力,还有一半是新兵。即使扛住北洋军的进攻,等到全国各地党人响应,满清大势已去,李想的两个协的薄弱兵力也已经被北洋打残了。乱世里枪杆子出政权,李想的革命军被打残,还凭什么坐镇汉口如此膏庾之地?

        李想长长吐出一声叹息,“诸位父老的心意,李某收下啦。只是李某军中有事,不能再亲自奉陪。铁龚奇,冯小戥你们就代我好生招待诸位。请诸位继续欣赏四大天后的精彩演出。”

        李想一甩袖子,带着属下一干军人离席而去,留下铁龚奇和冯小戥一干人员继续在此应酬。李想离开时那阴云迷布的脸,众宾客偷看得冷汗直冒。虽然咬牙硬扛过去,但是中统的意外暗杀手段太过恐怖,他们心里不害怕那是假,好歹李想最后还是收下了十八万块钱,心里稍稍安定一些。如果李想再阴沉着脸僵持一会儿,不收这笔帐,胆小一点的几个人,会扛不住大出血。

      第三十九章 更能消(一)

        夜深沉,星如雨,香满地。

        李想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本想抄袭两句霸气十足的太祖词应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心情,满脑子是那个吉祥的数字:十八!

        李想的长筒军靴还沾着稚菊花瓣,刚走出刘园,心情还是非常的低落。寂静的长街偶尔会有整齐的步伐响起,巡逻的军队一列列的走过。非常时期,李想虽然没有宵禁,汉口入夜之后,街上行人依旧了无。李想一行人默默前行,往汉口驻军营地走去。

        此次夜宴完全是他自己行事太过急切草率,是因为连续两次小小的胜利,有点飘飘然,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三天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子,就像突然串红股票黑马,股民们不可能马上就对他建立长期稳定的信心。是役,李想败于不知己。

        李想汗颜,一日不三省吾身,就会出乱子。自己即将与北洋军开战,更要好好的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专挑北洋弱势兵力?还是干脆化整为零,去北洋后方打游击战,把汉口丢给黎元洪得了。黎元洪守不守得住汉口,就不关自己的鸟事,死多少人他也不管了,发展没有自己,中华民国也能成立。李想对汉口一帮老朽提不起一丁点好感,自己辛苦的谋划,尽量避免汉口受战火波及,想方设法的满足他们更多的利益,就受到他们捐赠的十八万块回报。

        李想怀着恶意回想模糊的历史,阳夏战争具体如何,他也是不清楚,但是最后结局是败给了袁世凯,还败得非常凄惨,吓得许多走资派们不敢与袁大胖子再战。如果李想任由历史自由发展,历史重演,汉口就会被战火烧成灰烬,这帮老朽肯定会肉痛死。

        曾高看着李想刚才还是一脸郁闷,现在就换成一脸阴笑,不会有在盘算什么害人的鬼点子,有心劝解一番。“大帅,何必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有个十八万块也不错,蚂蚱再小也是肉。我家太爷,当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在两湖筹响,也是万难。革命军保护他们,实在是憋屈。但是汉口还有几十万老百姓,这才是我们守卫汉口的真正目的,才是我们革命的真正目的。”

        李想淡淡一笑,散去阴戾,真不该为这点小事,而放弃自己百般思量,才下定保卫阳夏的决定。如果这次脚底摸油,那下次呢?会跑出惯性来的。曾高提醒的对,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有钱人,而是为了所有正在受苦受难的中国人。

        李想摆摆手,“不放在心上,我可没有这么宽阔的心胸,不比你们家太爷。”

        曾高苦笑,以为李想还想着要从这群铁公鸡身上拔毛。“其实他们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你当时要是再逼一逼,他们就会有人忍不住吐血了。不过你现在再去逼他们也晚了,你的这一次妥协,让他们认识到你不会为难他们,他们再见你胆子也就大了,再逼也逼不出来。”

        “强逼他们和我合作,只是增加内部矛盾。现在我军外部压力重重,再来个内部消化不良,那就有得罪受了。”李想不想再逼他们了,要逼他们,李想有的是手段。李想虽然设立中情,军统,但是并不想搞锦衣卫,【创建和谐家园】一类的恐怖特务统治,更多是为了对敌战争的需要。李想对待战争,向来认为,谁掌握了战场讯息,谁就掌握战场主动权。

        曾高一笑,“他们看重的无非就是权,利二字,只要大帅真能够坐稳汉口,到时候就是他们哭着喊着来求您了。”

        难道商人不爱国?孙中山为何每年都能筹集大量资金?说他们的爱国情怀不如海外华人?李想实在愿意纯以权,利二字看他们,都是中国人,总还有爱国情怀。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强硬。如果是孙中山的名头摆在这里,结果肯定会截然相反。人不能一夜之间吃成一个大胖子,如果盲目的扩军,就成了注了水的猪肉。搞钱的方法李想有千千万万,这是身为穿越客的优势,他不是真缺这点钱。李想不是孙中山,就靠蓦捐度日。自己不懂生财之道,以后建国,又只能靠借外债度日。民国初立的财政困境,也是向袁世凯妥协的重要原因。

        可是要扩充自己手上的实力,就是招兵买马,但是练兵却不是一朝一夕能速成的玩意。即使花重金【创建和谐家园】一座西点军校,专搞一年十二月开课的速成班,等学员们毕业之后,袁世凯已经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了。

        李想心里一阵郁闷,都怪自己穿越迟到,起步太晚。转念一想,太祖比自己起步还要晚,不能给自己找如此憋足的借口,心里一阵发狠,老子是穿越客,会输给谁了!“老子岂止坐汉口!那帮老朽就是土包子,我还真看不上眼。倒是你小子闲的蛋疼,军队的事情还不够你烦的,还有心情干预政事,你这是军人干政。”

        李想的话说道非常严重,只是脸上并没有任何严重的表情。曾高看在眼里,心里清楚,李想就是借机发发牢骚,内外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如果不发泄出来,真会憋出病来。何况曾高手里除了带兵打仗,也没有干预政事的权力,李想已经把军政分得清清楚楚,谁也干涉不了谁。与李想的闲聊,也实在算不了军人干政。曾高莫不作声,李想唧唧歪歪一阵,也甚是无趣。就跟在李想身旁汤约宛,看着好笑又不敢笑,也怕把李想的火气引到自己身上。

        李想无趣的一声叹息,更能消几番风雨?灯火澜姗的长街,看不出这是中国内陆第一大城市的光景。乌云笼罩这片夜空,星月失色。

        在街头巷尾,院门紧闭的小宅院里,普通老百姓也能从萧瑟秋风刮过紧张的空气当中,嗅出危险的味道。革命党人造反,满清再过腐朽,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场大战避免不了的会降临在阳夏。对腐朽的满清朝庭,老百姓并没有多少的好感,能推翻就推翻,辫子剪了就剪了,也没有什么好留恋。那些哭死觅活的遗老,更像是作戏。

        黑瓦白墙的一个三进小宅院里,在汉口也是殷实人家了。东厢房窗下透过昏黄的煤油灯光,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妇,正凑近了煤油灯,抱着一件浆洗得发白的青布秋衣逢逢补补。

        在老妇边上上剃了一个新式罗汉头,穿着马褂的老头坐在长凳上,一只手念起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在拿起酒杯泯上一口;另一只手正挫着搭上长凳的脚趾丫,挫完了还把手指送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又开始挫凶前的一排排骨,挫出一条条的黑色土豆丝。老头子摆出一脸爽到云端的滋味,今天老太婆开恩,下午去集市,给他带了一壶酒。

        老妇开口道:“二娃送钱回来了。”

        “嗯,人呢?”老头子一阵东张西望,这个宝贝儿子好几个月没有交工资了,会不会全送到东洋租界了。总算还记得家里有老爹老妈,送点钱回来。

        “别望了,他说他们开工急,又回去了。他们做事的官办机械零件加工厂,已经被革命军政府接管,以前工厂拖欠的工钱全部补发了,又给他们涨了一倍的工钱。这么好的工作,他可不想丢掉,当然要好好的去卖力干活。”老妇面上看似平静,心里却乐的不得了。二娃有这么好的工作,可以说一房好媳妇。

        老头子一口气把杯子喝了底朝天,不用省着喝,着酒以后天天有的喝。两根手指在胸前挫得更带劲了,“街上都在说革命军好,我现在真的相信了。”

        “只盼着李大帅早早打败北洋军,汉口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老妇逢着衣服,念起了佛歇。

        “不用你来念佛,街上都有人传,李大帅是大神降临,收拾着混乱天下,是上承天命。”老头子摇头晃脑,边说话,边喝酒,边吃花生米,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特经典,这个喂猪娘们肯定听不懂。“收拾天下,上承天命。”都是他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听多了,自己也会用了。

        老妇确实听不懂,只是看老头子这幅得意劲,也不愿去搭理他这句话。略显浑浊的眼睛打量老头子一眼,新剃的光头挺碍眼。“你着光头那里剃的?花了多少钱?”

        老头子把花生米咬得咯嘣响,摸着光溜溜的罗汉头非常得意,“不花钱,早上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围了许多人,我一时好奇,上去看个热闹,就被揪住,硬是把我的辫子也剪了。我看革命军小娃都剃着个罗汉头,个个都挺精神,我就说,给我剃个罗汉头。革命军的小娃还真给我剃了,手艺不错,不比挑担子的剃头师父差。”

        “我今天早上听赵太爷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爹娘给你的头发让人给剪了,你还笑得出来。”老妇突然想起早上买菜,路过赵府,远远的听到赵太爷在街上叫骂,有过这么一句文词。现在挺应景的,忍不住就在老头子面前卖弄一番。

        老头子吃了一惊,老太婆长进了,以后要多去听听说书先生的平话,多记几句文言,不能给一个喂猪娘们比下去。“你说的跟剪辫子没有关系,我剪辫子是支持革命。革命党这么好,给咱娃涨工钱,还免咱家一大堆的课税,我总要表示一下支持吧,不能让人说我落后,说我封建。”

        老头子最后又冒出两个新词,这两个词语现在在汉口非常流行,老头子觉得自己还是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在走,甚至是走在前头。

        “辫子关革命屁事,你不要瞎扯。”老妇觉得老头子喝酒晕了头,又在瞎掰。

        “今天早上赵爷说的,早上街头围了一堆人,就是在看赵爷带头剪辫子。”他当时也觉得赵爷说得有理,剪了辫子后又觉得后悔了,就想了一套说词来膛塞老太婆。在得知二娃工钱涨了之后,越发觉得赵爷说得有理,辫子剪得值,跟老太婆说起话来都理直气壮了。

        “赵爷现在正被赵太爷关在家里,准备开祠堂兴家法了。”听到老头子说起赵爷,她就想起早上赵府的一场风波。

        有这么严重?老头子心里一阵紧张,会不会是老太婆吓唬自己。老头子连手上的花生米都掉落地上,而忘了捡起,小心的问道:“现在赵爷怎么样了?”

        老太婆扭捏着半天,把老头子急个半死,才说道:“后来又放出来了。”

        老头子长出一口气,这死老太婆果然是吓唬自己。“怎么一回事?”

        老太婆在煤油灯下把衣服翻来覆去的查看,看有没有漏逢的地方。“听说是刘爷送来请帖,李大帅请他赴宴。李大帅是什么人啊?赵太爷去赴宴,当然不能再留辫子。赵太爷自己的辫子都剪了,赵爷剪辫子的事情自然就揭过了。不过我听人说,赵太爷剪辫子的时候,大哭了一场,还把辫子供了起来,赵太爷说死后辫子要随他入葬,不能光着头去见祖宗。”

        老头子捡起地上的花生米,用力吹沾上的灰泥,丢进嘴里,嘴角一瞥一瞥。“还哭了,真假,以为是唱戏呢。”

        “甭管人家赵太爷是真哭假哭,你的辫子带回来了吗?你不能顶着个光头去见祖宗吧?”老妇也是突然想起,老头子回来的时候身上没有拿着辫子。

        “嘿呀!还真给忘了,明天我去找给我剪辫子的小娃要来,我还认识他。”老头子一拍额头,剪了辫子,只顾着兴奋和后悔,把这事给忘了。

        “明天早上一起来,就把这事给办了。我也要给二娃哨个信,要他把辫子收好。”衣服补完了,收拾好针线。“老头子,不要再喝了,我要息灯了。你这样浪费煤油,你儿子再涨十倍工钱,也不够你花的。”

        老太婆说完,也不待老头子反驳,直接吹息了煤油灯。屋内一片漆黑,只有窗口还有微微星光,老头子发出一阵不满的嘀咕。

        军营里头已经热闹非常,操场上面生起一堆堆的篝火,却也如棋盘一样,整整齐齐的纵横排列,尽显军营的整洁与纪律。在操场中央,用八仙桌拼出一条长龙,美酒佳肴都已经端上。革命军里的士兵都是有点墨水的,更有不少士兵喝过洋墨水,很是别出心裁的把今晚军营的夜宴,搞成西方自助宴会的形式。士兵们也搔包学着英国军舰开自助夜宴时,那些洋大人那样,端着酒杯晃来晃去,谈笑风生。不过他们手中端着一个平底小瓷杯,看起来就有点别扭。

        李想知道士兵们难得尽兴一次,来到军营,就交待守卫无需通报,他非常想知道士兵们能不夜宴搞成什么样。一行人悄悄刚走到操场边缘,即看到热火朝天的场景。如果再请上几个【创建和谐家园】巨星来助兴,就更像是美国二战胜利之后,在国会山举行的大型庆功宴了。这群士兵实在是非常有才,也懂得与时俱进。

        曾高看到现在的情况,赶紧给他身后的林铁长使个眼色。林铁长摸过去,把士兵赵又诚给抓了过来。

        曾高问道:“大帅给你们开个浑,你不就搞成这个样子?”

        赵又诚一见大帅他们都来了,心里一突,同志们是否玩过火了?又偷偷瞄了一眼李想,大帅一脸温笑兴致,并没有不满的意思,心里也就有了胆,回笑道:“大家看过英国水兵在军舰上开夜宴,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拿来试一试。这比坐在一张桌子前吃喝有趣多了,可以边吃边喝,边说边笑,还能四处串走动。用英语说,大家吃得真亥皮。”

        李想轻轻一笑,“不错,不止学会了吃自助餐,还学会了一句洋文。我不在乎夜宴一定要中式或者是西式,只要不违反军中纪律,同志们吃的一样就行。诗经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外力,改己缺失。我认为同志们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是善于学习;还能够利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这是勇于实践;而面对以往的城规勇于突破创新,敢于打破旧的观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们更应该鼓励和表扬。该给你什么奖励呢?”

        曾高瞪大了眼睛,大帅现在是什么小事都能找出一番道理来,越来越有大帅的谱了。

        林铁长看到受李想表扬,还在一脸傻笑的赵又诚,便喝道:“还不谢大帅!”

      第四十章 更能消(二)

        操场的气氛火热,这边在斗酒,那边在夸功。是在场的同志们,亲自缔造中国革命首义的胜利,是独属于他们的荣耀和功勋,是将伴随他们一生的骄傲。全国革命风起云涌,经历过一场又一场惨痛的失败,满清残酷血腥镇压,却未能改变同志们坚定的信仰,百折不绕继续走武力革命的道路,最后,是他们成功的在满清心脏腹地撕开一道血零零的口子,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场胜利。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他们的热血成就第一次的胜利,他们更有万分的豪情壮志,要把胜利坚持到底,要荣耀变得更加的辉煌。他们以拯救中国为己任,武昌首义只是他们完成理想和信仰的第一步。首义之功,养出了他们的傲气,一种自觉去引领革命风潮的傲气,充当革命的弄潮儿的傲气,争相愤杀在革命第一线的傲气。

        李想端着酒杯,在他们之间走过,不断的碰杯,由衷的不断说出激励的话语。李想本想趁此机会,给同志们来一段演讲,特像希特勒那种的【创建和谐家园】演讲,比打鸡血还有效。可是现场没有扩音设备,效果会大打折扣。结果可能没能达到激励同志们的目的,反而打断同志们正高兴的兴致。李想端着酒杯,与同志们同甘共苦最好不过。

        李想在操场走过一圈,从同志们身上感受到浓浓的青春热血,和百折不绕的理想信仰,还有铁血虎狼之师的深入骨髓的傲气干云。李想心里不停的嘀咕,有他们在,还怕干不死你北洋军!北洋军,袁大胖子,冯国璋……统统的快点来啊,让北洋军来得更猛烈些啊!

      ¡¡¡¡ÀîÏëÕýÔÚÒâÒù£¬³Õ³ÕµÄÍû×ÅÑÛǰóô»ðÐÜÐÜȼÉÕ£¬¸ÉˬµÄÇï·ç²»Ê±µÄ´µ¹ý£¬»ð²ñÓÐàèàèžžµÄÉùÒô±¬³ö£¬ÈÈÌÚÌ򵀮øÁ÷¾íÆð»ðÐÇ×ӺͰ×É«µÄÌ¿»Ò³åÉÏÒ¹¿Õ¡£Ò¹¿ÕÒõÔÆÁýÕÖ£¬²»¼ûÐÇÔ¡£

        汤约宛看到木头人一样发呆的李想,真是怪人一个,身处如此热闹的场地也能神游方外?

        “大帅?李大帅?”汤约宛轻轻喊了两声,李想竟然毫无反应,她索性凑近李想耳边尖叫一声,“大帅!”

        女人高分贝的尖叫,完全可以轻易的刺穿一个人的鼓膜。李想如闻真言,浑身巨震,隐约之间感到,任督二脉也有快要打通的迹象。就在李想身后,两个士兵正在倒酒,闻真言也是两手一颤,一杯美酒全洒桌子上了,回头一看是大帅身边的新警卫队长,传说中的汤家小姐在喊大帅。两个士兵不敢再多做停留,一人端着一盘卤猪头肉,一人拿着一壶酒,灰溜溜的躲开了。

        李想忍着还在嗡嗡作响的耳朵,问道:“什么事?”模模糊糊的听到汤约宛说了一句话,李想努力分辨了一下,有个刘家庙。刘家庙!李想一下清醒了,立刻瞪大了眼睛直视汤约宛,“你说什么?”

        “总参谋部刚刚收到,刘家庙最新的情报,还有清军的最新动态。”汤约宛直视李想的眼睛,心里扑腾扑腾乱跳,此刻李想的眼中再也没有平时的玩世不恭,嬉笑怒骂,眼中的神情,似乎又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夜晚。

        清廷允瑞澄戴罪立功,暂理湖广总督;停止永平秋操,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清廷编组一,二、三军,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军统,荫昌自称总统;以陆军第五镇为第二军,冯国璋为军统;

        以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军统。三军迅速向汉口扑来。

        在曾高第二旅指挥部,一群人围在地图作业。李想握着一根蜡烛,凑近了发黄的地图,努力查找辨认,滚烫的蜡油流到手指也未有知觉。地图相当的精细,这给给平时疏于功课的李想,辨认时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这个时代的地图,不像后世的彩色地图,使人看得一目了然。更使李想头大的是,地图上标注的蝇头小子全是繁体字,虽然李想穿越有些年头,可是面对复杂的繁体字还是半猜半蒙,特别是古代地名,都是特别非常非常复杂的繁体字。每当曾高报一个名词,李想就只能凭着后世记忆当中的大致方位一通寻找,然后用铅笔在图上做上各式记号。李想眼睛瞪得快要成近视眼了,曾高念得又快,看他眼睛在地图上乱瞄,估计自己找不着北了。李想把铅笔一把塞给对面的林铁长,地图作业的光荣任务移交给了他,蜡烛也给他自己掌。

        李想挫掉手上慢慢变硬的蜡油,手指红红的,除了有一点点的次痛之外,并无大碍。李想感觉衣角被轻轻的拉动了一下,扭头一看,迎上汤约宛关切的眼神,男人办大事的时候她不好插嘴,只能给个眼神。李想轻轻摇头微笑,示意自己不要紧。汤约宛眼角波光流转过一丝轻笑,男人就爱逞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4: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