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玩家信条之锦时少年》-第8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多大的大餐?”陈天星就问道。

      “我们去帅府吃去”

      “帅府饭店?你确定?而不是那条路上的帅府饭馆?”

      “帅府饭店,八一路上的哪家”凤姐肯定。

      “那儿很贵的呢?不会到时候不够钱付账拿我们洗碗刷盘子抵账吧?”陈天星好奇的打量凤姐,凤姐今天倒是衣着亮丽了许多,这一身衣服差不多跟前两天给四姐买的那一套的价格了,看来这个东北大妞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啊?

      “要洗也是我一个人去洗,你们倒是去不去啊?”雷凤催促。

      “下午还得听课,中午不能喝酒,晚上吧,晚上咱们拼酒去,要不然吃大餐不喝酒就如上厕所没带纸”

      “呸,你这是什么瞎比喻?”今天三个女生听了都不满。

      最终中午凤姐还是大方的请众人在工学部的食堂饱餐一顿,陈天星夸张的捂着肚腹,走着八字步跟两位楚大美女大学生去学院听讲座去了。

      能容纳三百人的学院小礼堂只坐了百多人,迟丽院长还没有来,里面嘈杂一片。

      五人到中间的一排座位坐好,陈天星正好坐中间,坐在丁当与楚晨雪的中央,最外面是雷凤和陈天狗。

      “迟英?”楚晨雪指着前面一排的一个女生跟陈天星嘀咕。

      迟英此刻正皱着眉头回望礼堂后面,似乎对自己母亲的讲座居然只来了这么几个人有些不满,不过似乎看到了陈天星和楚晨雪很是惊讶,这两个人不是说学已死么?怎么还来听学讲座?

      陈天星似乎除了他的兄弟姐妹们说他帅意外,其他人都只会将他当做路人,但楚晨雪可是除了瞎子都不可否认是大美女一枚,丁当也是清纯可人,系花级别的美女,雷凤虽大大咧咧,但至少是班花候选级别的,三个美女簇拥着一个路人,那么这个路人就是无罪也当杀了。

      学青年们都很闷骚,但也抑制不住他们欣赏美女,好在三大美女对这种情景已经免疫,都故作正经端正姿势准备听课。

      两点钟,迟丽院长是个脸微圆的四十上下的知性女子,打扮很时尚,印花蜡染的长裙外套一件短袖黑色针织衫,波浪卷发还戴着黑色链子的吊坠项链,吊坠是个黑曜石弥勒佛。

      “嚯,今天人还不少,感谢同学们来听我的讲座”迟丽院长说话很清脆,普通话口音带着楚州腔,一听就是个地道的楚州嫂子。

      讲座的题目是打捞沉默的声音,副标题为重拾学经典,迟丽院长的粉笔板书很大气,正楷一笔一划。

      第一百六十二章 文学已死

      讲座跟演说报告的行事有些区别,但格式差不多,正标题副标题,还有几段分类小节。

      第一个小节就叫什么是学?

      学是作家借助虚构和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

      迟丽院长做出了解释,然后笑道“马克思说: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谢尔巴茨基说:学是艺术的一种,它借助语言来创造形象。希利斯米勒说:学是虚拟现实。”

      接着迟丽又是几句名人的话语摆出来“韦勒克说学是创造性的,是艺术;高尔基说学是人学;辛克莱说学是宣传;”

      “学是指以语言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等,是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学是属于人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学的有华夏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华夏先秦时期将以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学理论分类法将学分为诗、散、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戏剧四大类别。”

      迟丽说话有点快,不过思路很清晰,楚晨雪不紧不慢的记着笔记,陈天星则摊着笔记本一字未写。

      丁当也记着笔记,他们学院的学生要考试和记学分的,阿狗在翻看他的高中课本,雷凤不知在神游天外还是练课堂睡觉【创建和谐家园】,她是理科生工学院的,今天能来纯粹是友情陪同。

      “昨天我女儿跟我说了一句话,我很有感慨,她说她的同学认为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迟丽突然开起玩笑。

      下面学生大哗,来听讲座的大多数是学爱好者,自然对学不说视若生命,也是钟爱有加,听到这般对学不敬的话语自然义愤填膺。

      “别激动,那各位同学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呢?”迟丽院长双手下压维持课堂纪律,还笑着问道。

      “这是对学的不敬,学是一种精神,它永远不死”一个男同学就起立高呼。

      “学是人类精神的传承,它怎么可能会死呢?这句话是对学的大不敬”

      “我们华夏的闻名传承千年,经典历久不衰,当今学也是百花齐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我认为学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后面的两位同学,我想问一下你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这句话的?”迟英突然起立慷慨激昂,又转身看向后面发问。

      教室里的同学和迟丽老师也有些惊愕。

      楚晨雪有些气愤,前天没辩完,今天到你的主场来找场子,她正要起身怼怨,陈天星将她拉住,自己起身笑道“迟英同学,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我,学已死,有事请烧纸,我是有感而发的,也请诸位同学不要激动,诸位只要睁眼看看这个课堂就知道我说的没错”

      学院院长的讲座也没坐满一半的礼堂,自然谈不上热爱了。

      但这话难听啊?课堂上立即如滴水进热油锅,顿时炸开了。

      “诸位同学请安静,请听这位同学说完,而且....我也对这句话很赞同”迟丽院长却笑着让众人安静。

      “迟院长,我这句只是感慨,按照学的定义,这也是一种学的表达方式吧?其实我也是一名学爱好者,只不过是爱着深责之切吧,对当今学的现状表达一种不满而已”陈天星继续侃侃而谈,雷凤也没瞌睡了,精神抖擞,一众学生也冷静下来。

      “各位同学肯定有人看过昨天的音乐会,昨天的盛况你们都已知晓,那是人山人海,让人热血,而今天呢?我们只有一百二十三人来听迟院长的讲座,还有至少五名不是楚大学系的同学,诸位,我想你们学院不止这么几个人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都不来听迟丽院长,当代著名作家,鲁迅学奖获得者的讲座?”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学已死”

      陈天星的话让一众人鸦雀无声,楚大学院礼堂静如死地。

      “是学死了吗?不,我认为是我们这些学工作者和学爱好者的心死了”

      “在当今社会情形下,经济发展是主要社会问题,向钱看,下海下岗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各个层面处于一个浮躁的时期,人心浮躁,生活节奏快速,审美差异化加大,这是社会现状,而我们的学从业者呢?”

      “希利斯米勒说:学是虚拟现实;其实学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学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学工作者在做什么?我们在讨论,讨论人精神,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之间的论战,由于人的共性,我们在争论中丧失了价值中立的资格;他们哪有心思潜心创作?”

      “华夏学从七十年代末一来,普遍的人性和人道主义这种人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批判和摧毁了僵化的阶级论和空洞的阶级身份,对结束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促进全社会团结一致向前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1990年代以降,也正是通过把这种不谙世道的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混淆视听的小报记者的世界观普遍化和庸俗化,掩盖了1990年代市场化进程背后急遽的城乡差别、国际矛盾和阶层、阶级分化。指导我们学改革的,当然不是什么人性的偏好,而是制度的改造和制度的创新,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在这个意义上,人道、人性和人权都不是普遍的,而是现实政治的安排。普遍人性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话语,为强者所主宰。”

      “八十年代才是华夏学百花齐放的年代,伤痕学,寻根化,乡土学,写实学,先锋派,还有以迟院长为代表的新写实学,流派繁多,思想深刻,那都是经典啊?可现在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有新作问世么?”

      “我们现在坛流行的是什么?是学者散,于老师的化苦旅,陈老师的小说史,包括九十年代初期的汪老师诗集,其实是散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商业化的多元需求使然;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三是散自身的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

      第一百六十三章 重拾文学经典

      “再就现在流行的所谓大众学,大众化的兴起,表现为主要满足窥秘奇、感官【创建和谐家园】、时尚需求的欲望的作品大量涌现。这只不过是一群下海经商的人的圈钱之举,不提也罢”

      “九十年代以来,在儒家思想之后,出现了儒家现代化的思想,整个化界都是软弱无力的小资化占主流地位,而这些看似高雅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普遍的人的价值观的变种,与之相反,历史唯物主义在被僵化地理解之后,则被抛弃了。结果,我们整个知识界不会从社会制度变迁的角度去分析现实、去了解历史,甚至关于经济学这个马克思所谓最现实的学科,也竟然是关于人性自私、人性的偏好如此类的形而上学抽象人性论,经济学科已经脱离现实出现严重倒退的水平。现在学界推崇的白鹿原就很鲜明地表现了小资的化杂烩,所以它看起来有一点金瓶梅,有一点聊斋,也有一点93年,总之比较松散,但核心是一种肤浅的知识分子人性论。这样的小说,在当代却也是鹤立鸡群了。”

      “所以我说学已死,诸位可有反对意见?”

      陈天星慷慨激昂一番后,如巡视领地的雄狮,睥睨臣民。

      一众学院的学生口瞪目呆,无言以对,是真的无言以对,这货讲的我们听不懂却觉得好有道理?

      “啪啪”迟丽院长沉默一会就率先鼓起掌,楚晨雪跟上,雷凤丁当自然友情捧场。

      其他学生不管情不情愿也纷纷开始鼓掌。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迟丽等讲堂稍加安静,就温言问道。

      “我叫陈天星,水果湖中学高二学生”陈天星骄傲的说道。

      “陈天星同学,你的观点虽有些偏颇,但我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对你表示敬佩,谢谢你对学的热爱”迟丽突然鞠躬。

      “呃,迟院长,这可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学爱好者,甚至谈不上学工作者,我也就是嘴巴闲不住而已,还望迟院长对我的离经叛道之语多加海涵”陈天星也谦虚起来。

      “那么,陈天星同学,你认为学界该如何改变这这种状况?”迟丽居然虚心请教起来。

      “迟院长,您不是给出了答案吗?”陈天星指指黑板。

      黑板上有大字:重拾学经典。

      “那你认为学经典应该是什么样的?坐下来回答吧,我们今天只是讨论,你对学的认识深刻我也自叹弗如啊”迟丽老师继续问道,却画蛇添足的给陈天星拉了仇恨。

      君不见满堂上百学生的眼神充满了嫉妒不满?

      “我认为学经典不像流行的大众学和热播的电视剧一般有跌宕的剧情,华丽动人的人物。学经典是有学性的,它所描绘的是一个个具有普遍性,抽象出来的人物,他们暗含着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缩影。学经典中的语言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同,它们是作者诗性地对话。作家运用陌生化、反常化等手法,通过学作品来展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折射出的是沉重又永恒的话题。”

      “学经典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永恒性,在于它所折射出的不朽的话题。它通过展现一个空白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探索和解读,从中重建作品的灵魂,体悟不灭的精神追求。”

      陈天星就听话的坐下,继续大放厥词。

      “能举例吗?”迟丽来了兴趣,索性走到陈天星后面一排坐下。

      一屋子的学生不得不调转脑袋看着。

      “我觉得迟院长的烦恼人生就是经典”陈天星毫不犹豫的说道。

      “哦,你还看过我写的书?你确定这不是在拍马屁?”迟丽也就笑道,看似很开心。

      “我确定,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未来成为学家的几率不大,拍您的马屁意义不大?看,这就是现代学的现状,做任何事都不讲理想,只谈实际”

      “我确实研读过迟院长的大作”

      “小说通过轧钢厂操作工印家厚一天的生活经历,十分详尽地展现了当代普通工人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和不尽的烦恼:狭小的住房,微薄的工资,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处境,每天上班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拥挤的公共汽车和轮渡,被人诬陷、被领导批评的烦心事,等等;描写了他在这重重困境中的挣扎、奋斗和心理感受,深刻地揭示出当代产业工人生存的困境和无尽的人生烦恼。”

      “我认为您的这本烦恼人生学合辑是一部开山立派之作,是现代新写实学的划时代作品”

      陈天星想想继续组织语言说道“您的这篇小说准确把握住了当今一种由生存窘况转化而来的心理氛围:一种对生活难以言说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希冀与渴望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绪烦恼。”

      “你说的好像跟我写的不是同一部小说啊?也许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对爱情和生活的理解”迟丽就笑道。

      “学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可以让他们从同一段字中读出千般感受,我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解读您的大作,这与您的写作心里历程无关”陈天星也笑的露出白牙。

      “你这种说法到新奇?你读我写的小说,居然说与我怎么写无关?”迟丽便问道。

      “不错,读者的眼里的字理解与作者往往大相径庭;关于红楼梦的争论您不会不知道,鲁迅先生那句著名的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阿姆雷特”

      “你刚才说新写实学,我还是开山立派之人,你这涉及学鉴赏的范畴了,作为你封的掌门人位置,我很欣慰也很骄傲,我也认为我写的东西是写实主义,但你可不能为我拉仇恨,我可不想卷入又一场关于新旧写实主义的争论中”迟丽却问道。

      “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论界定,其实最早是由钟山杂志社完成的。在【创建和谐家园】年第3期该刊的卷首语中,编者对什么是新写实小说作了比较正式的说明: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是,不同批评家对新写实特征的描述并太不一致,还有一些批评家坚持认为不必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作勉强的理论界定。这个问题就是一篇学术论了,有兴趣迟院长可以做个总结,至于我,我怕我说出来没人听”陈天星继续叙说。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文学争论

      “这不有我听着吗?”迟丽还在微笑。

      “新写实小说家由于立足于个体的生存体验,他们不再努力去反映能展示生活必然趋向的历史真实,而试图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展示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状态。为此,他们放弃传统现实主义再现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的努力目标。在他们笔下,环境总是灰色的,读者感受不到时代的色彩或社会的特点,人物总是渺小的,读者找不到对社会、对历史作过贡献的人。生活成了看不见的巨手,他导演人物演出一幕幕人生的戏剧。人物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印家厚、赵胜天,他们成了生活和环境的奴仆,已经被生活、被环境彻底物化,他们本应具备的主体性也完全消失。所以,反英雄、反典型成为新写实小说真实观的重要表现。”

      两人开始进行学术交流,一百多学生分成三派,一派直接愤愤离开,一派事不关己纹丝不动,还有不少围拢过来,听他们的院长跟一个少年一本正经的讨论学派别。

      即便是迟丽与陈天星,两人的观点也开始出现分歧。

      陈天星认为新写实学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也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不重情节结构的戏剧化,追求叙事方式的生活化,不重情节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而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也就成为典型的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叙事特点。

      但迟丽却用陈天星的观点反驳,学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不用为政治和其提倡的价值观来约束,不探讨人存在的意义即生命在客观上的价值取向,而是把问题集中到生命自身,关注的是生存何以成为可能,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以怎样形态,换句话说,它不探讨生命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仅关心生命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而写作手法或者字驾驭那是作者的个人喜好,恩格斯认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别林斯基指出:“忠实于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颜色和浓淡色度,在全部【创建和谐家园】和真实中来再现生活。”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极为关注细节的真实,它们忠实于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颜色和浓淡色度,在全部【创建和谐家园】和真实中来再现生活,它们关注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甚至到了极为琐碎的程度,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煤气水电,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上班下班、工资职称......。

      “但你们是公众人物,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必须注意公众和社会影响,你们提出了问题,也要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然你们只为写作而写作,就失去了学作为传播一种普世观精神的意义”陈天星指出他们的缺点。

      “这就是政治家的事了,我们描绘当前的现状,有义务帮忙解决问题的根源性吗?那是经济学家和科学家政治学家们的事”迟丽便反驳道。

      “这就是你们与现实学的区别,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人物的一切,包括他的语言行动、为人处世、情感变化,都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整体,他们就统一在人物的性格之下。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可能有多侧面的表现,但他一般都有一个核心的性格,或者称主导性格。这种典型理论被意识形态化之后,就出现学作品必须塑造能代表时代方向,能鼓舞、激励人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典型。而你们舍弃了这一点,导致你们的作品简朴到粗陋,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事情感,不具有理想化的转换力量,如果你们坚持,你们就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玩弄字的庸俗作家”

      陈天星的言辞很尖锐,让迟丽都感到愕然。

      “传统的现实主义学总以人类的导师自居,这种情况难道不令人觉得有被支配的感觉吗?”迟丽顿一下反问。

      “但你们总以旁观者或书记官的角色带入故事,没有价值判断的尺度,就失去了情感天平的砝码;比如汪芳老师的风景一,她以一名夭折的幼婴角度来描写家人流水般的生活,她竭力营造着叙述者的智力和生活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人物;哪怕您的烦恼人生,我们感觉不到您这个叙述者高于印家厚的生活经历,你们努力做生活的仰视者,这与现实主义的俯视者角度正好两个极端,这样不好”陈天星继续反驳之。

      “这样不好吗?我们要敬畏生活,我只是想将这种生活状态表现出来,将里面的困苦和茫然剥离外壳,小说不是我所经历的事,我们要忠于生活,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0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