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王灿蔡琰》-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儒站在董卓身旁,恭敬的说道:“岳父,昔年您入主河东,这卫家便多次阻挠岳父的大业,如今卫家犯了事,落在岳父手中,自然不能轻易的放过卫家了。哼,这次卫家犯事,就算卫家不灭,也得让卫家脱层皮。”

        董卓哈哈大笑,端起一樽酒仰头一饮而尽。

        思索片刻,董卓说道:“文优,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卫家家底丰厚,你得好好的招待卫家,切忌不可怠慢了卫家,你可明白?”

        李儒阴冷的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说道:“岳父放心,小婿一定好好招待卫家。”

        “哈哈哈……”

        屋子中,传来董卓肆无忌惮的大笑声。

        司徒府,王允书房。

        王允、蔡邕、卢植三人围绕着一盆炭火坐着。

        “伯喈,你可听说了卫家派人拦截为先的事情?”王允伸出双手靠近炭盆,轻轻的揉搓着。

        蔡邕点点头,说道:“听说了,去了二十一人,只剩下一人回来报信了。”

        卢植抚须叹息道:“由此事看出,此子也是杀伐决断的人物啊。不仅聪明机智,又能杀伐决断,不简单啊。若是太平盛世,此子或许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贤臣,当今乱世,恐怕又是一个枭雄人物,这世间有了一个曹操还不够,居然又冒出一个王灿了。”

        王允却是说道:“世事难料,今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

        “如今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董卓霸占朝纲,又有兵权在身,我们奈何不得,也就是尽量维护皇上的威严了。王灿不同,他是伯喈的【创建和谐家园】,又是董卓敕封的汉中太守,若是再加上我们几个老家伙扶持,他日王灿权倾一方的时候,便有机会铲除董卓,整饬朝纲。不管王灿心志如何,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王灿,让他快速成长起来。”

        “至于今后,有伯喈和昭姬在,料想王灿也不会作出王莽之事,顶多一个霍光罢了。”

        “再说了,有我们几个老家伙,王灿不会越礼的。”

        蔡邕闻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允的话。

        汝南城,时隔近一月,王灿终于又返回了汝南城。

        三辆马车缓缓驶到城门口,停了下来。

        城门口,周仓一身甲胄,站在城门口等待着王灿。裴元绍率先跳下马车,跑到周仓跟前,伸出拳头锤了周仓的胸膛两下。

        王灿也从马车中站了出来,站在车辕上,仰望着饱经沧桑的汝南城,心中感慨。

        一趟洛阳之行,已是物是人非了,他朝周仓挥了挥手,然后命令道:“周仓,进城!”

      第58章 抉择

        汝南城,城南。

        校场,王灿负手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俯视着站立在下方的黄巾将士,胸中顿生一股豪气。时至今日,终于在这个时代有一个正式的官职了。

        昨日王灿回到汝南城,黄巾上下欢呼鼓舞,摆酒庆贺。

        所有士兵都知道王灿前往洛阳求官的事情,如今王灿带着笑容回来了,自然是已经归顺了朝廷,成为了朝廷的官员。自此之后,黄巾不复黄巾,而王灿也实现了对黄巾将士的承诺,带着黄巾归顺朝廷,摘掉头上的帽子。

        王灿轻咳两声,目光掠过校场。

        霎那间,原本还有些杂音的校场变得安静无比。

        “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宣布一件事情。”

        王灿声音不缓不慢,浑厚洪亮,虽然音调不高,但是声音却在校场中不停地回荡着,所有的士兵都能听见王灿的话:“汝南黄巾已经归顺了朝廷,不久之后,朝廷就会派遣董太师麾下的西凉铁骑驻守汝南城,同时也会派遣新的汝南太守接掌汝南。从今天之后,你们将是朝廷的士兵,黄巾贼已经不在是黄巾贼了,是朝廷官兵,吃的是皇粮了。”

        “将军威武!”

        王灿话音落下的时候,军阵中,突然传来一声大吼,让军阵中的士兵惊愕得面面相觑。

        旋即,一声声大吼自军阵中传来。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校场中,黄巾士兵梗着脖子,涨红了脸,嘶声大吼。

        大吼声中,许多士兵双眼通红,晶莹的泪珠哗啦啦的流淌了下来,打湿了颌下的衣衫,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黄巾士兵大多是流民、流匪、百姓组成,这些人本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世世代代的为了生存而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是,世代乱了,无法活下去了。

        这时候,百姓才会挣扎着起来反抗,可是反抗只是无奈之举,因为无法生活了,唯一的出路只有反抗。

        可是,反抗朝廷并不是百姓心中的想法。

        安守本分,早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的骨髓中,想要拔除,却不是这么容易的。

        一旦遇到朝廷招安,百姓是绝对不想放弃的。诸如《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因为杀了人,被发配江州,而后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最后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但是正当梁上两败童贯、三败高俅,梁山威风赫赫,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不得不接受招安?

        当然不是,而是骨子里有一种忠君思想,有一种安守本分的思想。

        宋江是这样,黄巾士兵亦是如此。

        有了一个安稳的环境,成了朝廷的士兵,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自然是高兴无比了。

        王灿见到所有的士兵兴奋无比,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他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顿时,声炸如雷般的大吼声消失了,黄巾士兵的目光落在王灿身上,等待着王灿说话。

        “大家从黄巾士兵变成朝廷官兵,我也算是尽全力了。”

        王灿的话顿时让黄巾士兵愣了愣,这是啥意思?怎么感觉非常不对劲儿呢。

        柳成、董方相视一眼,又望了站在不远处的周仓、裴元绍一眼,见两人都是面色凝重,眉头紧皱着,心中更是升起一抹不妙的感觉。

        周仓因为裴元绍的关系,自然是知道王灿此行的结果的。

        心中也大概猜到了王灿要说的话,因此也没有露出惊慌的神色。只是面临抉择的时候到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选择追随王灿,这才是周仓心中关心的事情。柳成和董方都没有得到消息,不知道王灿的官职是什么,听见王灿的话,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但却又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就在两人【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王灿的话音又传了过来:“我已经被朝廷敕封为‘汉中太守’,即将前往汉中赴任,因此让所有的弟兄【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考虑这件事情。你们当中,有愿意随我入蜀的就随我赴任汉中;不愿意去的,就留在汝南城,等候董太师大军抵达;想离开军队的,也可以离开军队,自谋生路。”

        这时候,柳成和董方终于明白了。

        王灿不是汝南的将领,而是汉中太守了。

        两人相视一眼,眼中都露出凝重的神色,此时已经面临两难的抉择了。

        王灿目光掠过校场中的士兵,面颊上升起一抹凝重。他心中叹息一声,大吼道:“想离开军队的,我会发放路费以及安家费;想继续留在汝南当兵的,可以继续留在汝南城,等待董太师大军抵达;想随我一起入蜀的,则随我赴任汉中。”

        “事情,就是这样的。”

        “我给大家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一刻钟之后,希望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

        校场中,一个个士兵交头接耳,讨论着该如何作出决断。

        时间缓缓地流逝,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

        王灿深呼吸一口气,睁大了眼睛,大声吼道:“一刻钟已经到了,想必大家都已经考虑清楚了。听清楚了,留在汝南继续当兵的原地不动;选择离开军队的站在军阵右侧;选择随我一起入蜀的站在军阵左侧。”

        军阵中,周仓、裴元绍自然是坚决的拥护王灿,想也不想,便往军阵左侧走去。

        而柳成、董方则不同,他们是有家眷的人,心中有了羁跘。

        犹豫了片刻,柳成最终没有挪动位置,选择了留下。而董方则选择了走向军阵右侧,离开汝军队,成为一个普通百姓,董方跟着刘辟一起反抗朝廷,对汉庭是失望透顶,自然不想归顺朝廷,因此选择了离开。

        半个时辰的时间,校场中的三千余士兵都已经做出了抉择。

        以柳成为首的一千八百余人留在了汝南,继续当兵;而以董方为首的六百余人选择了离开汝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以裴元绍、周仓为首的六百余人选择跟随王灿入蜀,赴任汉中。

        王灿扫了一眼裴元绍、周仓二人,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六百余人,或许有些少,但是这绝对是忠诚于王灿的嫡系军队。

        一场抉择,使得王灿的兵力大幅度缩水。但是,军队所具有的凝聚力却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跟随王灿入蜀的士兵都是忠诚于王灿,不会是三心二意的士兵。

        至于柳成、董方,王灿心中却没有刁难的意思,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离开的不一定好,留下的也不一定差。

        但是,王灿相信未来的汉中兵,一定不会弱。

      第59章 诡异的苏固

        在汝南城逗留了两天,王灿便准备率领麾下六百余士兵启程前往汉中。

        期间,王灿和驻留在汝南城的柳成交谈了许久,谈论的事情自然是董卓派遣军队驻扎汝南的事情,柳成询问王灿关于汝南太守的人选,王灿也只能是摇了摇头,因为王灿也不知道汝南太守会是谁?

        不过,王灿心中也有猜测,会不会是柳成?

        毕竟董卓军队初到汝南,需要一个傀儡来平衡汝南的局势。

        王灿也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件事情,他关心的是进入汉中之后的局势,苏固担任汉中太守已经好几年了,王灿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无疑是虎口拔牙,抢了苏固的地盘。汉中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汝南城,西门。

        王灿麾下的六百余士兵列阵而立,整装待发。

        城门下,四辆马车缓缓驶出城门。

        为首第一辆马车,自然是王灿和蔡琰乘坐的马车,第二辆马车则是荀攸、郭嘉、程昱坐的马车,第三辆是吕蒙以及吕蒙的母亲乘坐的马车,王越以及门下武士乘坐的马车位于最后,四辆马车驶出城门后,紧跟着,柳成策马奔驰,飞奔出了城门。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柳成纵马行驶到王灿的马车旁,恭敬的说道:“将军,您此去汉中,路途遥远,卑职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祝您此去汉中,前程似锦,雄霸一方。”

        王灿从马车中钻了出来,站在车辕上。

        他挥了挥手,道:“柳成,你率兵留在汝南,我也送你一句话:希望你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早日成为权倾一方的人物。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还得赶路,你回去吧,守好汝南,等待董卓的军队。”

        说完之后,王灿摆了摆手,又钻回了马车中,周仓和裴元绍相望一眼,吆喝一声,顿时军队的士兵开始快速奔跑起来。

        马蹄声和飞快的跑步声连成一片,一群群士兵逐渐的远去。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不知何时,一声声大吼声自汝南城传出,如炸雷般的大吼声似波纹一样传向远方。

        王灿掀开车窗窗帘,脑袋钻了出去,回头望了一眼已经只看得清轮廓的汝南城,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汝南城,已经成了过往。

        前方,是汉中郡。

        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

        上庸地名的出现,最早见于《战国策》,其后是《史记》。其地理位置有一个特点,两面是山,西面是秦岭及米仓山,南面是大巴山,东面和北面则相对比较平坦。尤其是上庸位于襄樊的上游头,如果顺江而下,对襄阳是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王灿军队刚刚行驶到上庸的时候,便停了下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9: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