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之后,周东屏跟随在身体虚弱的徐海东身边,细心地为徐海东护理伤口,尽可能地找到些食物看着徐海东吃下去。渐渐地,女红军周东屏终于使打起仗来凶猛无比的“徐老虎”心中滋生出一种温情。一年多以后,徐海东和周东屏结婚了。当红军到陕北延安,生活安定了以后,有人和徐海东开玩笑说:“这里来了不少漂亮的女大学生,你是否也要‘改组’一下?”徐海东脸色一沉说:“东屏是受苦人,我是泥巴人,我们两个是生死的交情!”
虽然红二十五军在庾家河的会议只开了一半,但还是做出一个《关于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议草案》——寻找到一块立足之地以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然后拥有一个人人平等的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出生入死的那些红色青年永远的梦想。红二十五军决定把建立根据地的梦想实现在河南、陕西与湖北交界处的群山之中。这里重峦叠嶂,地势险要,人民生活困苦,敌人统治薄弱,是中国中西部著名的秦岭山脉的延伸地段。
庾家河战斗的第二天,红二十五军把三个团缩编为两个团,又一次上路了。
如果在地图上标出红二十五军一九三五年在陕西南部的移动路线,将比中央红军在贵州的转战路线更为曲折复杂。他们在陕南那片狭窄的区域内,毫无规律地来回穿梭移动,令回首那一段历史的人足以想见他们所面对的险象环生的环境。这是一支仅仅只有两千多人、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岁的红军部队,他们不像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那样有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行军的时候也没有漫天飞舞的红旗,他们甚至没有像样的军装,头顶上的红星也因为生存的困苦而不那么耀眼夺目了。他们从不奢望能够有一个安稳睡觉的夜晚以及一餐足以果腹的食物。但是,这一群衣衫破烂、面容憔悴的红军少年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坚守却是无与伦比的,这种坚守给予了他们超出常人想象的坚强与勇敢,从而使他们历经一切艰难困苦依然能够迎着敌人的子弹发起冲击。这就是我们在追忆红二十五军的往事的时候为什么怦然心动的原因。
红二十五军开始向河南、陕西与湖北交界处的群山中移动,一路大张旗鼓地镇压盘剥农民的土豪和地主,没收他们的财产分给当地的百姓。一九三五年一月,就在中央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的时候,红二十五军攻占了秦岭山脉以南的镇安县城。在镇安,红军缴获大批的棉布和棉花,初步解决了部队的过冬御寒问题。红二十五军占领镇安县城的消息,令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大为吃惊,因为他一直认为,这股红军经过反复的“围剿”人数不过四五百,已经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可是四五百人是绝对打不下镇安县城的,杨虎城这才明白自己的判断严重失误。他立即命令已经调往陕北的冯钦哉的第四十二师回防陕南,并且致电蒋介石要求河南、湖北的【创建和谐家园】军急速支援陕西。
【创建和谐家园】军第四十军第一一五旅的两个团、第四十四师第一三〇旅的三个团以及第四十二师第一二六旅等部队,即刻从四面合围而来。这时候,红二十五军突然出现在西安南部的柞水,大有攻占柞水县城的态势。陕军第一二六旅只好急促向柞水增援,红二十五军趁其先头部队二五二团单独冒进之机,突然发动猛烈的袭击,歼灭了该团的一个营。然后,红军掉头就走,连夜翻越九华山,又出现在离西安更近的蓝田县境内,并占领了距秦岭边缘仅十公里的交通要冲葛牌镇。
天降大雪,红军在风雪的掩护下开辟出伏击阵地。
陕军第一二六旅的二四八团和二五一团刚一接近,红军正面与左翼的冲击枪声同时响了。二四八团副团长王泽民在战后给旅长柳彦彪的报告中说:
……时因天晚昏黑,匪攻甚猛,左翼尚未取得联络,匪忽由岭口突进,分三路向我猛扑,我阵地第四连尽被包围。职遂率连长张瑞符、连副白树德、士兵约一排、团部号长傅珍、随从勤务兵、传令兵等戮力冲杀突围而出,则仅余士兵十余名。第四连连长张瑞符、连副白树德阵亡,号长傅珍、勤务兵秦海林等被俘。职率冲出士兵仍移右翼山岭负险固守,迄晚十时。是役伤亡官兵及失踪一百余名。
受到胜利鼓舞的红二十五军乘势扩大红军。同时,他们释放了几名为【创建和谐家园】军队当密探的当地百姓,因为经过审问得知这几个人都是穷人。由此,红二十五军专门发布了《穷人不替【创建和谐家园】当侦探,捕杀坚决替【创建和谐家园】当侦探的重犯》的布告:
本军很诚恳地告知白色士兵、下级军官以及地方穷苦兄弟,你们都是受【创建和谐家园】豪绅地主压迫剥削的,红军是你们自己的军队,要为红军做事,不要替【创建和谐家园】当侦探。如果是【创建和谐家园】压迫你们当侦探,你们见了红军就把实情告知红军,那也是为红军做事,红军应该重赏。自此布告之后,再发现忠实为【创建和谐家园】军队、区长、团总当侦探的,红军还是按照阶级纪律严办,倘若是地主、富农分子替【创建和谐家园】当侦探,定处【创建和谐家园】,决不姑宽。
红二十五军还释放了陕军俘虏。
为此,【创建和谐家园】政府蓝田县县长郝兆先,在给【创建和谐家园】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不但描述了红军释放俘虏的事,还建议【创建和谐家园】军队在与红军作战时小心为妙:
主席钧鉴:
谨禀者,此次柳[柳彦彪]旅奋勇剿赤,死伤实有三百以上,而被俘亦如此数。连日回来徒手兵已达两百名,匪给每名洋二元,烟土二两,并在葛牌镇开欢迎十七路官兵大会,演新剧,宴会聚餐。对郑效仁之团丁且发三元,并给皮袍。其宣传工作无微不至……至匪之实力,有匣枪、自动步【创建和谐家园】提式者确为两三千以上,而翻山越岭、耐寒忍饥为其特长。今度匪之损失不及我方十分之一,而其所得枪弹增加实力不少,职与冯军长、张参谋长计议,注重切取联络,围困堵剿,过于猛攻,大部队深入山坳不能展开,徒损失耳。想钧座必与杨主任熟议及之矣。谨禀,恭叩崇安。
职郝兆先谨上
二月十三日夜一时
在得知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后,红二十五军立即向西靠拢,连续攻克宁陕、佛坪两座县城。接着,又挥师向东,再一次回到葛牌镇,还是采用伏击的办法,打垮陕军警备第三旅的两个团,俘虏旅长张汉民和一千多名陕军官兵。参加过这次战斗的陕军士兵后来回忆说:我们“全部进入陷阱而不自知,突然遭到袭击,大山小丘伏兵齐起,弹如骤雨,声震山谷,官兵慌恐,措手不及;加之骡马相惊,到处奔跑,把自己的队伍乱冲乱踏,于是阵势大乱,无法指挥,全部队伍陷于层层包围之中,左冲右突,不能得脱,只在两三个钟点内全军覆没。张汉民旅长被俘。张旅长危急的时候,手里提着个斧头,在空中抡绕,像是表示投降的样子”。——陕军旅长张汉民是中共地下党员,被【创建和谐家园】秘密派往陕军中工作。长期与中央失去联系的红二十五军无法知道这一点,即使他们在战斗中发现这个旅长的行为有些异样,即使张汉民在被俘后极力说明自己的经历,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使处于危机之中的红二十五军的领导相信——被红二十五军错杀的张汉民,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在中国【创建和谐家园】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不久,红二十五军回到曾经令他们遭受损失的庾家河地区,一举攻占了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重要关口荆紫关。然后部队立即掉头往回走,到达陕南山阳县袁家沟口一带。红二十五军长距离地来回移动,把追击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军拖得十分疲惫,同时也使敌人无法判断这支红军部队到底在哪里。在袁家沟口,红二十五军预先设置好伏击阵地,当陕军警备第一旅到达的时候,红军于前后两面发动袭击,完全没有防备的陕军警备第一旅除了被打死打伤近三百人外,包括旅长唐嗣桐在内的一千三百名官兵被俘。
再次打了胜仗的红军官兵接下来做出的举动令敌人大为惊慌,因为红二十五军直接向西安开来,其前锋部队距离西安城仅仅还有十余里。西安城内的巨富商贾纷纷开始出逃,【创建和谐家园】军各路部队急忙调动准备保卫西安——而红二十五军此举只是因为听说终南山外很富裕,想乘胜出击缴获一些作战必需品。
在一个名叫引驾回的集镇,红军官兵抓了专门管税收的厘金局局长宋柏鲁的儿子、当地人称为四少爷的宋运生,大地主姬福堂和张学谦等五六个人。红军官兵把这些人和那个陕军旅长唐嗣桐一起游街示众。这一天正是引驾回赶集的日子,集镇上的百姓蜂拥观看,红军召开公审大会,宣布了处决唐嗣桐的决定——唐嗣桐率领部队出发的时候,就是在引驾回召开的誓师大会,会上他曾宣布说:“三个月内消灭徐海东残匪。”
这时候,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在偶然获得的一份《大公报》上,看到了中央红军到达川西的消息。虽然消息无法确定,但还是令红二十五军的官兵兴奋不已。于是他们决定往西走,向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所在的那个方向靠近。
红二十五军在恶劣的环境中,与二十倍于己的追击之敌反复周旋,不但没有被敌人消灭,而且还在不断地壮大。他们在陕南山区的移动作战,消耗着【创建和谐家园】军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随着他们的辗转穿越,红军向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贫苦民众宣传了革命,让人们知道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上有一支名叫“工农红军”的红色武装在抗争。抗争的红军最终是扑不灭杀不绝的,红军的存在是为了创建一个新的共和国。
当红二十五军试图向红四方面军靠拢时,红四方面军却撤离了川陕根据地。为了防止红军在嘉陵江与涪江之间的区域建立新的根据地,蒋介石重新部署兵力对集结在江油、中坝地区的红四方面军发动了围攻。
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是:
刘湘的主力王瓒绪部十三个旅为右纵队,由罗江地区沿涪江东岸向彰明、两河口方向进攻;
川军邓锡侯和孙震两军各一部为左纵队,由绵阳出发,沿着涪江西岸向江油、中坝方向进攻;
中央军胡宗南部则由北面的碧口、文县南下,配合川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同时,邓锡侯的另一部从广元南下剑阁;唐式遵的一部防御昭化至阆中的嘉陵江一线,以防红四方面军返回川陕根据地;李家钰部在阆中以西布防,防止红军南下四川腹地。
至此,从川陕根据地撤离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连同庞大的后方机关,被围困在江油和中坝附近的狭窄区域内。
东去、南下、北上的方向都已有敌人重兵防守。
那么,对于红四方面军来讲,只有向西这一条路了。
在江油,张国焘主持召开红四方面军高级干部会议。对于放弃川陕根据地的原因,张国焘解释说,是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在与中央红军会合后,一起开辟川西北新苏区。他建议红四方面军西出,占领北川、茂县、理县和松潘,背靠西康地区作为立足点。对于张国焘的建议,与会者没有提出异议;或者说,严峻的形势已使红四方面军没有第二种选择的余地了。
从江油向西,走不了多远,就会一头进入川西常年积雪的高山峻岭中。而在雪山冰峰的那一边,是中国西部荒凉的沼泽地带。
红四方面军上路了。
关于中央红军,他们只知道那支受伤严重的队伍快要到达金沙江边了。
第十二章 金沙水畔
第十三章 喜极之泪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第十五章 北斗高悬
第十六章 天高云淡
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
第十八章 江山多娇
第十二章 金沙水畔
1935年5月·金沙江
红三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罗明没能跟随中央红军走出贵州。
部队接近云南边境的时候,他接到这样一个通知:留下来坚持地方工作。
那时,中央红军正以急促的行军速度接近纵贯黔西的北盘江。接到这个通知后,罗明意识到,他不能跟随中央和红军到达长征的目的地了。
任何人都知道离开红军大部队意味着什么。
妻子谢小梅急切地问他:“为什么不让我们跟随队伍?为什么不让我们北上抗日?”
罗明简单地回答:“这是组织的需要。”
罗明,广东大埔人,原名罗善培。一九二五年成为中国【创建和谐家园】党员。一九二六年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一九二八年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领导了闽西农民暴动。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五岁的罗明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在一九三三年博古到达中央苏区之前,罗明的名声与职务并不显赫。而他之所以迅速成为人人皆知的人物,是因为他的一个报告,或者说是因为这个报告中的一种表述。这种表述与毛泽东密切相关,并随即导致了中央苏区内部的一场【创建和谐家园】。
那时,毛泽东正处在政治生涯的低落时期,宁都会议后他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心情和身体都欠佳的他,在老朋友傅连暲的邀请下,来到福建长汀医院休养。在长汀医院后山散步的时候,毛泽东碰见也在散步的罗明,罗明正在这里养腰伤。高大的毛泽东消瘦得让罗明很是惊讶,他们走到了一起。在常常一起散步的十几天里,罗明从毛泽东那里得到了什么教诲无从考证,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至少在如何【创建和谐家园】“左”倾路线的影响,如何避免死打硬拼的军事指挥原则,如何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等问题上,毛泽东说服了走在他身边的这位年轻的【创建和谐家园】干部。
罗明结束休养后,召开福建省委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谈话精神,并决定立即去福建的上杭、永定和龙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中央红军的反“围剿”作战。几个月后,经过游击战实践的罗明写出《关于杭、永情形给闽粤赣省委的报告》,报告针对博古和李德现行的战略战术提出了不同意见:“积极行动,向外游击,打击敌人的进攻”;灵活机动,“用最大的力量迅速的方法与最短的时间”,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把猛烈地扩大红军的运动与发展地方武装结合起来,以巩固根据地的边缘地带……报告的行文,显示出这位二十九岁的【创建和谐家园】省委书记锋芒毕露的性格:
……如果只注意局部某一地方的转变,不注意很好地配合起来,发展武装斗争,那就请我们最好的领袖毛主席、项英、周恩来同志,任弼时同志,或者到苏联去请斯大林同志,或者请列宁同志复活,一齐到下溪南或者其他已受摧残的地方,去对群众大演讲三天三夜,加强政治宣传,我想也不能彻底转变群众斗争的情绪!
可以想见博古读到这样的文字会是多么愤怒。罗明不但反对他的军事指挥原则,还把毛泽东列入了“最好的领袖”,博古当即质问罗明:党的文件和党的提法,什么时候把毛泽东说成是“最好的领袖”了?毛泽东怎么能和斯大林、列宁相提并论呢?
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五日,苏区中央局做出《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决定表明福建省委之所以不执行积极的进攻路线,显然是因为“形成了以罗明同志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而“这一路线对于目前革命形势的估计是悲观失望的,对于敌人的大举进攻表示了张皇失措”。博古发动的“在党内立刻开展反对以罗明同志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声势浩大。先是罗明被撤职,毛泽东也因此更加孤立。福建省军区司令员谭震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省委常委郭滴人、组织部部长刘晓、团委书记陈荣等都受到批判甚至是【创建和谐家园】接着,运动扩大到江西的苏区,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也被撤了职,而他们毫无例外都是毛泽东的支持者。运动还波及中央红军,罗荣桓、萧劲光、滕代远、李井泉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如果不是苏区的军事形势不断恶化,这个运动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博古后来在党的七大上对此进行了这样的自我批评:
苏区中反对罗明路线,实际是反对毛主席在苏区的正确路线和作风,这个斗争扩大到整个中央苏区和周围的各个苏区,有福建的罗明路线,江西的罗明路线,闽赣的罗明路线,湘赣的罗明路线等等。这时的情形可以说“教条有功,钦差弹冠相庆;正确有罪,右倾遍于国中……”更沉痛的是由于路线的“左”倾错误,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再加一个错误的“肃反”政策,而使得许多同志,在这个时期中,在这个“肃反”下面被冤枉了,诬害了,牺牲了。这是无可补救的损失。
对于罗明来讲,他从没想到自己会卷入如此巨大的政治旋涡。他本来的出发点十分简单,那就是在【创建和谐家园】军的大举进攻面前,红军必须纠正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军事指挥原则,尽一切可能保住中央苏区。而对于毛泽东,罗明并没有“吹捧”的初衷,因为当时毛泽东已经失去了领导地位。罗明经历过创立中国红军的艰苦岁月,他接受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发自内心的。
中央红军大规模军事转移前夕,罗明正在瑞金中央党校担任教务长的工作。因为中央要求他挑选一百名优秀学员送到主力部队去,他这才预感到中央红军可能要有重大的行动了。后来,他和妻子一起接到跟随中央红军出发的通知。妻子谢小梅刚生完孩子十几天,他们把孩子匆忙送给当地的一位老乡,然后踏上了长征的征途。
罗明最后被批准跟随转移的原因不明。
罗明被派到后勤司令部政治部当宣传联络员,负责收容掉队的伤员和病号。遵义会议后,他出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他的秘书是红三军团十三团俱乐部主任兼团总支书记【创建和谐家园】。
罗明刚被重新起用就负了重伤。
那是在红军再次攻打遵义的时候,他和【创建和谐家园】一起救护战场上的伤员,一颗炮弹在他们的身边爆炸,【创建和谐家园】的伤势不重,而罗明右臂的大动脉被弹片击中,那一刻他血流如注。
负伤后的罗明被送到休养连,他和妻子谢小梅相聚了。
妻子精心地照料着他,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当中央红军经过艰苦的奔袭转战,即将从贵州进入云南的时候,罗明对中央让他留下来在贵州“坚持地方工作”颇感意外。
北盘江边,罗明和谢小梅与红军战友们一一告别。
中央红军远去了。
罗明和谢小梅开始往回走。
无法知道这个决定是如何做出的。虽然身负重伤的罗明继续跟随部队转战比较困难,可当时因为负伤被担架抬着的红军团以上干部不止罗明一人。
组织上给他们留下一笔钱和一枚可以充当货币使用的金戒指。钱放在了组织指定与他们同行并领导他们的朱祺手上,红军军事转移前,朱祺是中央苏区总工会委员长。而那枚金戒指藏在了谢小梅身上。
他们乔装打扮成到贵州做生意的广西人。但是,仅仅两天之后,他们就被黔军犹国才部的士兵抓了起来。那时他们刚走到距离黄果树瀑布不远的关岭县城城门口,罗明浓重的闽粤口音与他装扮的广西商人身份严重不符。
第一个受审的是朱祺,当晚他就被释放了。关于释放的原因,有史料说他用组织留下的那些经费贿赂了黔军,也有史料说朱祺供出了罗明的真实身份。在接下来的审问中,罗明和谢小梅一口咬定自己是做生意的商人,无论黔军怎样威逼就是不改口。最后,在审问者把谢小梅身上的那枚金戒指据为己有后,罗明和谢小梅被释放了。
从此,罗明和谢小梅不仅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而且成了生活毫无着落的流浪者。他们一直流浪到贵阳,希望能在贵阳找到党组织,但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贵阳城里戒备森严,找到党组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了活下去,谢小梅在一个保长家当女佣,没有工钱只管饭;罗明则在贵阳当了一名清洁工,他终于有了一件像样的衣服,虽然背上写有“清道夫”三个字。可是,没过多久,伤口还没痊愈的罗明开始吐血,他很快就被解雇了。他们感到在贵阳寻找党组织无望,于是决定离开贵阳另寻他路。谁知在出城时,罗明再次被黔军扣留,在被吊打了一夜后,经谢小梅为其做女佣的那个保长的具保,罗明才被释放,只是他的身体情况更加恶化了。这时候,贵阳城里开始流传追查一对【创建和谐家园】夫妇的消息。他们决定去上海寻找党组织。两个年轻的【创建和谐家园】人自此开始了他们孤独而艰难的“长征”:从贵阳至广西,经广州至香港,从香港辗转到达上海,漫长的流浪之路让他们尝尽人间辛酸。罗明刚一到达上海,立刻就被出卖了。出卖他们的是罗明的堂弟,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吸食者为得到赏钱向警察局告了密,罗明和谢小梅遭到【创建和谐家园】当局的逮捕。无论审问者使用什么手段,罗明和谢小梅一口咬定自己是流浪者,急得罗明的那个堂弟在一旁不断地对审问者说:“他就是‘罗明路线’的那个罗明!”
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罗明在同乡的多方周旋下,最终得以保释出狱就医。
一九三六年春,谢小梅陪同丈夫回到罗明的故乡广东大埔。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罗明和谢小梅秘密前往闽西抗日根据地寻找党组织,由于他们离开组织的时间太长了,党组织只能建议他们用党外爱国人士的身份回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又一次往回走,回到大埔后,分别以罗亦平和谢章萍的名字,一边在学校当教员一边宣传抗日主张。
罗明和谢小梅,两个历尽苦难的【创建和谐家园】人,虽然没能走在革命队伍中,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始终没有停止找寻革命队伍的脚步。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罗明在广州逝世。
谢小梅曾经担任过小学教员、图书管理员、百货公司采购员,一九七三年退休时工资仅四十五元五角。让她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是,一九八一年,广州市委恢复了她的中国【创建和谐家园】党籍,那时距离她和罗明在北盘江边目送中央红军远去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六年。
渡过北盘江的中央红军一路向西。
左翼红一军团由贵州猪场进入云南,右翼红三军团由贵州盘县进入云南,中央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担任后卫。
至一九三五年四月下旬,中央红军已全部由黔西进入云南。
云南真是个好地方!
春日的阳光照射在高高的梧桐树上,洒下一片又一片斑驳的影子。远方山坡上的梯田层层叠叠,菜花金黄。此时,滇军主力仍在贵州,留守云南的刘正富旅也接到命令,准备立即前去贵州的兴仁防堵。云南境内龙云能够派出的部队,只有李嵩的独立团了。因此,中央红军所面临的严重军情暂时得到了缓解。云南境内的教堂很多,红军尚未到达的时候,外国传教士就跑了,红军在教堂里发现了火腿、罐头、奶粉和果酱,这些西式食品令官兵们惊奇不已。
四月二十四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第一师二团,在滇东边界的富源县境内与李嵩独立团遭遇。二团抢先夺取了滇军侧翼的一个高地,然后采取两侧迂回的方式将滇军包围。滇军不顾一切地突围后,向沾益、曲靖方向退去。二十五日,中革军委在富源发出《关于消灭沾益、曲靖、白水之敌的指示》:“最近时期,将是我野战军同敌人决战争取胜利的转变战局的紧急关头,首先要在沾益、曲靖、白水地区消灭滇军安旅,以我们全部的精力和体力去消灭万恶的敌人,一切牺牲都是为了目前决战的胜利。”
滇军安旅,即滇军第三纵队第二旅,纵队司令孙渡,旅长安恩溥。这个旅可谓中央红军的死对头,因为在贵州的时候,这个旅就一直跟在中央红军的后面或是侧翼,始终威胁着中央红军。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滇军第二旅的官兵脚都跑肿了。旅长安恩溥后来回忆说:“我们毫无按照实际情况处理军务的一点自由,很多时间在毕节、瓢儿井、大定这一带旋磨打圈。有时候早晨得令兼程往东,夜间复奉命兼程往西,司令部仅往返瓢儿井就有三次之多。接到向打鼓新场前进的命令,刚出发一小时,又接到命令到大定集结。这一阶段连红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滇军旅长安恩溥来回奔波,没能追击到红军的部队,却在黔西遇到一路溃逃的王家烈的部队。安恩溥去拜访王家烈,王家烈一个劲儿地夸奖滇军能打仗——滇军的一个团曾把黔军的三个团打得满山跑——继而,王家烈对安恩溥说:只要红军还在,“黔军和滇军就是一家人”。“不要听蒋介石的指挥,咱们自己干自己的事”。但是,在那些日子里,连龙云和孙渡都无法指挥安恩溥旅,因为蒋介石甚至把电报直接打给了深入贵州境内的这支滇军的团长们。中央红军逼近贵阳机场的时候,安恩溥旅被蒋介石紧急调往贵阳。这让龙云十分不满,他立即命令安恩溥旅返回云南。因为,中央红军已经接近云南边界了。
中央军和滇军一起从贵阳出发向云南推进。
安恩溥旅一直跟在薛岳的中央军的后面,而薛岳的部队则一直跟在中央红军的后面。
四月二十四日,中央红军越过滇黔边界,【创建和谐家园】军的追击部队紧跟着逼近边界上的黄泥河镇。刚刚能看见镇子上空飘着的炊烟,安恩溥就听见前边传来了枪声。可是,薛岳的第九十师并没有发生战斗,官兵们统统坐在公路边上呢。师长欧震走过来对安恩溥说:“进入云南的地盘了,你们熟悉情况,你们走在前面吧,我们支援你们。”确实进入自己的地盘了,安恩溥无话可说,于是命令三团团长郭建臣率部向黄泥河镇发动攻击。
三团在攻击中发现,前面的红军似乎并不想真正作战,而是一边打一边退,三团摸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虽不能退但也不敢贸然推进。此时,只有蒋介石派来的飞机在这个小镇的上空不断盘旋。卫兵给安恩溥送来一张字条,说是飞机上投下来的。字条上写着:“右前方小羊场有一千多红军干部正在【创建和谐家园】讲话,盼速派部队围剿歼灭。”签字:航空队队长张有谷。安恩溥立即派四团团长万保邦率部攻击小羊场。可是,滇军一路冲到那个地方,并没有发现红军大部队的影子,依旧只有零散的红军阻击部队。
阻击滇军的,是中央红军的后卫部队第五军团。
早晨的时候,万保邦团被告知,在一个名叫沙寨的村庄里发现红军的踪迹。万保邦当即命令部队进攻。滇军刚冲到村口,就发现大树下坐着一些负伤的红军,双方的枪几乎同时响了。在这个村庄里,红军与滇军的战斗是一场不明情况的战斗。云南特有的浓雾使滇军无法准确地辨认出红军的方位,因此发生的都是近距离的搏斗。混战持续大约一个小时,红军撤退了。晨雾散去后,安恩溥进了村,看见地上有很多大桶,里面是温热的米饭和刚煮熟的豆子稀饭,周围还有一些散落的碗筷。那几个坐在大树下的红军伤员,因重伤无法走动,他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饿急了眼的滇军士兵围在红军留下的大桶周围抢饭吃。
中央红军一进入云南,部队出现伤亡的原因不是滇军的追击而是飞机的轰炸。
轰炸突然来临,红军休养连根本没有躲避的时间。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响过之后,硝烟中是一片悲惨的景象:到处是被炸死的马匹和散落的担架。董必武、徐特立和谢觉哉三位老人被土埋了半个身子,躺在担架上的重伤员张宗礼被气浪推出去很远,负责抬钟赤兵的担架员和警卫员都负伤了,而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军衣已被鲜血浸透。
奄奄一息的伤员对休养连指导员李坚贞说:“不要管我们了,快去追队伍吧。如果我们能活下来,就去找部队;如果活不下来,就当是牺牲了。”一个负伤的理发员要求李坚贞把他打死:“给我补上一枪吧,我死也不当俘虏!”李坚贞哭了,她说:“你们都是为革命负伤的,我们怎么能丢下你们不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