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先生沉默良久,才慢慢解释起来。
按照他的说法,郑清天生气血有亏,但精神强健,造成阴阳失调,阴气上冲,引起了头痛。原本每日背书、习字很好的消耗了郑清的精神,但是读书习字更消耗郑清的气血。两两相减,所以郑清的情况越来越差。
“有办法补救吗?”
“天生气血有亏,是无法通过后天的药石来弥补的。”
“也就是说有其他办法?”
吴先生默然。
“还请先生救我。”郑教授起身,拽着郑清跪下,同时自己长鞠躬。
吴先生长叹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扶起郑教授,吴先生与他约法三章。
其一曰,不可说;其二曰,法不外传;其三曰,为腹不为目。
第一个不可说,是指郑教授不能将自己治病的事情说出去。吴先生很郑重的说道,有些事情,说之则不灵。
第二个法不外传,是指治病之事涉及隐秘,郑家之人不要随意打探。而且按吴先生隐晦的说法,他传承一脉道门,若郑清想要弥补先天不足,需要拜入自己的门下,受自家戒律。
第三个为腹不为目,吴先生表示自己为郑清治病只因遇见了,所以求个心安理得,并不想因此被其他病人打搅。为心不为名。若治疗有一些效果,郑家引来其他病人打搅自己,自己只能早早离去。
说出三个要求之后,吴先生便沉默了。
郑教授还在沉吟,郑清却已经不管不顾扣了七八个响头下去,嘴里叫着“老师”不止。
郑教授哭笑不得的把他拽起来,一问才知,吴先生刚才的【创建和谐家园】很有效果,郑清似乎很久没有感受过那种清爽了。所以听到吴先生有办法治疗他的头痛后,立刻磕头了。
于是老爷子也只能苦笑着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在八岁这一年的仲夏时分,郑清拜了吴先生为师。
吴先生的学识是极广泛的,天文地理,历史百科,但凡来到书店的客人开个头,他总能顺着话题侃上许久,若客人是娇媚的小娘,吴先生还会不吝笑脸,油嘴滑舌,逗弄那些小姑娘花枝乱颤。
吴先生的爱好也是极广泛的。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甚至各种球类运动、乃至繁琐的书店杂活,似乎但凡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激发出他浓厚的兴趣。以至于郑教授感慨道,吴先生,真人也。
最重要的,吴先生治病的手段的确很高超。
自从拜他为师后,郑清的头痛一天也没有复发过。
这让郑老教授与郑清的父母极为感激。但因为吴先生坚持不要束脩,因此郑家只能逢年过节送上一些礼物,以表谢意。
吴先生治病的手段很奇特。他并没有整日里为郑清针灸推拿,也没有为郑清炮制金石汤药。而是沿袭了郑教授的一贯做法:练字!
只不过郑清练习的,并不是书本里常见的三千汉字,而是一本破旧的符帖。
符帖一共三百二十四页,每页四个符文,总计一千两百九十六个符字。每个符字的结构都异常复杂,笔画间还经常有细微的变动,这让郑清练起来更感困难。
吴先生似乎仍不满足,专门为郑清找来了一支细软的小笔,更要求郑清每日学会一个符文。练字人都知道,硬笔字好写,软笔字难成。这支细软的小笔虽然减轻了郑清身体的疲劳,却将他精神的消耗增加了数倍。
这些符文并不是每日学会便了事。在吴先生的要求下,每日一默,五日一小考,十日一大考,默不出便是一顿戒尺,考不会仍旧一顿戒尺。
吴先生有言,十日大考若不能过,便无需再来。
郑清想到头痛的折磨,内心惶恐,练字便自然而然的认真起来。
如此,时间一晃三年有余,在郑清十二岁的时候,符帖的一千多个符文都已经练习的烂熟。而他的头痛也三年没有复发过了。
三年多的时间里,郑清在吴先生身边呆的时间越久,发现的异常就越多。
比如,吴先生似乎从来没有吃过东西。
先生烧的一手好饭菜,色香味俱全,但是做出的饭菜经常让郑清与书店的黄花狸享用,郑清从来没见过吴先生吃过。
再比如,店里那只黄花狸也很古怪。郑清十岁那年,这只黄花狸不知从何而来,钻进书屋四处乱窜不肯出来。先生没再驱赶,这只猫便堂而皇之的住了下来。时间长了,郑清总感觉它已经成了精怪。他不止一次看到这只花狸猫从抽屉里翻出阁楼间的钥匙,站直了身子用爪子抓着钥匙开门取鱼干的情景。而这只猫从来也不回避,反而经常挥着爪子跟他打招呼。
最重要的是,有一次郑清看到吴先生冲着自己的茶壶招了招手,那个离他足足十米远的茶壶便晃晃悠悠的飘到了他的手中。
知道的越多,就越是敬畏,郑清对待吴先生的态度也越来越恭敬。
少年的心底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遐想。所以这些异常在他心底慢慢沉积,慢慢熟悉,以至于习以为常,不以为意了。
直到十二岁生日那天,吴先生表示要送给郑清一个礼物。
那是一个大雾弥漫的早上。吴先生拉着郑清的手,叮嘱他抓紧。郑清有些紧张的抓住吴先生的大手。出了书店,走了几步,便进入小区的花园里。
花园的小径两侧是一米多高的冬青木,被园丁们修剪的整整齐齐。顺着小径左拐右拐,穿过一座圆形的拱门,周围缭绕的雾气似乎瞬间消散一空。
他还在想着那座拱门似乎从来没有在花园里见过。却不料吴先生丢下他,抱拳冲迎面走来的一个枯瘦老人问好。
郑清环顾四周,眼前是一个安静古旧的小街。
小街入口,是两根光秃秃的石柱撑起的牌楼,上面牌匾用刚劲的笔画写了“回字集”三个大字。m.。
第七章 回字集
,。
这是郑清第一次来到“回字集”。
回字集是一个集市,规模很小,只有一条街。
整条街道宽不足十米,大体呈梯形,回环一周,只有两三里的长短。
街道两旁都是古旧的店铺,门庭并不齐整,有家药店甚至门扇半掩,连窗户都没打开。走在街上,两侧稍微空旷点的地方还能看到摆布练摊的小贩,让人感觉这个集市疏于管理。
“咱们三有书屋在这里有个分店,平日里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以抽时间过来看着点。”吴先生在前面走着,漫不经心的叮嘱郑清。
郑清嘴里嗯嗯着,两眼却死盯着街道两旁那些小摊小贩们摆弄的商品。
长角的长虫,三头的大狗,长着蝎尾的兔子,躺在澡盆里的人鱼,仿佛不经意间闯进了童话的世界,郑清张着嘴,抓住先生的衣角,呆滞的看着这些光怪陆离的画面,心底竟然没有感到多少诧异,只有十分的好奇。
吴先生很满意他的表现,就连在街上看到几位妖娆的小娘,都没让这位老先生笑眯了的眼睛睁的更大一些。他放缓了脚步,一边走,一边温言介绍着两边的店铺。
“这家‘道地本草’主要卖道地的生药。上党的百须老参、商州枳壳、宿地的昴宿内金、乃至一些川姜、蜀椒、甘草,平日里熬汤炼散的材料这里都能找个七七八八。”
“如果看病买成药,得去‘回春堂’,现在的堂主是邓小闲,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原本想去外面闯闯,却被邓老先生给提溜回来了。他家的药堂就在我们书屋旁边,等一下你可以去看看。”
¡°Õâ¸ö¡®·ØµäË÷Çð¡¯ÂôµÄ¶¼ÊÇЩûÈË¿´µÄ¹ÊÖ½¶Ñ¡£ÀïÃæ¶¼ÊÇЩòòò½ÎÄ¡¢¼×¹ÇÎÄ£¬Ã»Ê²Ã´Òâ˼¡£¡±
“这家‘绿兮纺’你可以偶尔过来转转,卖衣服的。只不过款式都比较老旧,不潮,估计你也没什么兴趣。”
说话间,吴先生还不时与几个老头拱手打揖,寒暄行礼。
郑清则乖巧的站在他身边,瞟着不远处一个两三岁的奶孩儿。那个奶孩儿的家长不知哪里去了,只留下这个穿着红肚兜,扎着冲天辫的小家伙,踩着一柄两尺长的玩具木头剑飞来飞去,嘎嘎乱叫。
“他怎么不骑扫帚。”跟在先生身后,郑清摸着鼻子一脸羡慕的看着那个小屁孩。
“因为过一会儿他妈会过来揍他。如果他骑扫帚,他妈会顺手拿扫帚抽他。”先生用安慰的口吻说:“路都不会走,就想飞来飞去,很容易挨揍的。”
郑清总觉得先生话里有话。
“今天你过十二岁生日,我总要送你个礼物。”走到一家店铺门前,先生停下脚步,摸着郑清的头,笑道:“不要拒绝,长者赐,不可辞。”
郑清咧着嘴,掩饰不住内心的雀跃,丝毫没有推辞的意思。
不知道先生会送什么礼物。
之前看到的那群小动物就挺好,三头狗跟蝎尾兔也许有点危险,家里肯定不让养,那条小人鱼还有可能,自己可以在卧室放个澡盆,辛苦点每天给她换水。
刚才路过的小摊上卖的糖果屋也不错。五颜六色的花园洋房,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甚至不时从屋子里跑到草地上玩耍的小人儿都是糖豆做的,看上去异常可口。只不过这种礼物属于易耗品,估计过完生日就会消失。
还有那个小屁孩脚底下踩着飞来飞去的木头剑,虽然太小了自己踩不了,但是家里还有一头仓鼠呢,可以让把它挂在上面飞啊。
郑清还没想完,先生已经从店里出来了。
他摊开手,递到郑清面前,笑着说:“这就是你的生日礼物。”
先生手心放着一枚银白色的怀表,上面镂刻着繁杂的花纹。表头的按钮轻轻一按,表壳便会弹开,露出里面滴滴答答走着的表针。
郑清惊喜的结果礼物,心底却有一点点的失望。
先生指着表,语气很郑重:“你要记住,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你的时间。”
郑清抬起头,有点迷茫。
“看见我的手了吗?”先生翻过手心,露出自己布满皱纹的手背。手背颜色蜡黄,上面还有星星点点的老人斑,看上去并不漂亮。
“你们能想象这些皮肤曾经是多么的光滑、有弹性吗?而现在,它们干枯了。”
“生死之间并不是大恐怖,而是大惊险与大【创建和谐家园】。真正的大恐怖,是你沉默的感受着时间的流逝,身体的衰老,却无能为力。”
“当我年轻的时候,每次看到老人,都会很轻易的把目光从他们身上略过。漫不经心,感觉他们与自己的距离很遥远。”
“但随着时间嘀嗒嘀嗒的脚步,我悚然发现,衰老离我是那么的近。”
“我并不畏惧死亡,也并不畏惧衰老。我只是偶尔会担忧自己的无力。自己无力留下自己的痕迹,来证明自己曾经活着的意义。”
***
从回字集归来,郑清把自己关在卧室里疯狂的练了一晚上的符字。以至于第二天他顶着的两个黑眼圈将全家人都吓了一跳。
也是从这天起,在教导郑清练习符字之余,吴先生传授给郑清一套引导术。
按照老先生的说法,先天不足,需固本培元。
符文以固本,引导来培元。
于是,郑清每天清晨第一件事,便是练习一遍引导术。然后在早饭前、午休前、晚睡前再临摹几十个符文。
就这样,日子仿佛流水一般,从世间滑过。
上一次头痛的感觉在时间的洗涤下,渐渐淡漠,以至于仿佛梦幻一般,让郑清自己都不能确认是不是有过那些难捱的日子了。
郑清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在吴先生处的学习并没有占据郑清太多的时间。按照先生的说法,世间万事,欲速则不达,求道之路,尤其如此。每日练习引导术不过三遍,练习符字不过三百。超过了,就会精力不足,引发旧疾。
而作为教育世家,虽然家人不再要求郑清多么辛苦的读书,但是普通人的学习生活却不能缺乏。在家人与先生的共同要求下,郑清按部就班的读完小学、中学、乃至高中。
他悲伤的发现,自己真的成了自己从小嘲笑的那种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小区附近徘徊。
大学一定要离家远一点!
但是再远,也没远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吧。
在卧室里翻出那张录取通知书,郑清回到了客厅。
因为这天中午,郑清的父母回家时,带回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客人。
从父母与这个客人简略的交谈中,郑清知道了这位外国友人的来历。
他就是那个奇怪的第一大学派来的面试官。m.。
第八章 你是一个巫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