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狼行三国》-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下关羽(张飞),见过刘将军。”二人闻大哥之言也是上前抱拳为礼,不过看向刘毅的眼神却是不同,张飞因为刚才刘毅之言甚得他心,眼光中有欣赏的神色;而关羽却似乎有一股战意,身为顶级武将,他的感觉告诉他面前这个年青将军身手非同小可。

        “二位不必多礼,翼德快人快语,叫人钦佩;二位皆乃英杰之辈,刘兄你可是好福气啊!”刘毅的话可是言出由衷,无论演艺或是正史,对这二人都是评价极高,“万人敌”、“熊虎之将”,刘毅在后世时也对二人深为喜爱!可是现在,刘毅很想与这二人一较长短,看看自己的身手是否真正能跻身于三国顶尖武将之列。

        “哈哈哈,朗生你这话可是说对了,若论武勇,我平生所遇还未有人能与玄德二弟相提并论,不过朗生你也是勇冠三军之人,想来今次会盟讨董瓒可以大开眼界了!”公孙瓒此时笑道。

        “伯圭兄言重了,你与玄德兄并云长翼德此次又何尝不能一展身手?沙场战阵,本就是我等男儿建功之所!”刘毅言道,来此世之后也只有关张二人他从未动过心思,先不说能否做到,若是将名震千古的桃园三英拆散,那三国还叫三国吗?至少要逊色几分。

        “都是哥哥当日不听我言,若从了我,哪有今日的麻烦。”提到董卓,张飞又嚷嚷了起来,想到当时他就心头有气。

        “刘将军面前,翼德休要胡言,当日他乃大汉之将,今日则是万夫所指,岂能同日而语。”刘备斥道,不过刘毅却是心知肚明,似乎今世所经历的一切大多还是与演艺相符,张翼德仍是这干脾气。

        众人相谈片刻之后便合兵一处,奔陈留而去,路上言谈倒很是投机,关羽张飞也是久闻刘毅武勇之名,张飞更是曾经提出要与刘毅切磋一番,对此刘毅挺乐意,只是出言之前张飞已被刘备喝退!自己再转念一想也是,眼前这二人可不是自己后世欣赏的对象,自己身为安北将军,西园八尉与一步弓手为敌岂不是胜之不武、不胜为笑?要想测试自己的实力后面有得是机会,不是还有那关张联手三十合都取之不下的无双虎将温侯吕布吗!

        闻刘毅与公孙瓒联袂而至,曹操是亲自出城门相迎,见到刘毅也是笑叙前事,很是感叹当日刘毅不在洛阳城中,否则形势说不定就会改观!公孙瓒与刘备兄弟也是一一上前相见,见到关羽张飞时刘毅能明显看到曹操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不由心中暗笑,这哥俩我是不指望了,你指望也是白费力气,只是不知今世会否有挂印封金之事!

        入城之后便直奔曹操府邸,此地现在也是诸侯云集之所,刘毅一眼望去却是除了袁绍外有大半都不认识,曹操自然给他一一引见,刘朗生这几年屡建奇功,也是声名在外,各路诸侯都是极为接纳,便是那传说中最会看不起人的袁公路都是十分客气,也令刘毅不由自得。

        当然在这个场合刘毅表现的也很是低调,在座的可都是汉末的一方之雄,可说是群英荟萃,谁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就是鲍信、张扬、王匡这样的演义中的龙套在刘毅看来也是自有风度!当然还是有几人吸引了刘毅最多的眼光。

        首当其冲的便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此人身长八尺,面容俊朗,说话间颇有豪侠之风,令人心生好感!在刘毅心中这是名副其实的“虎父”,其二子更是青出于蓝,不过眼前的孙坚更多的让他想到玉玺!他身后几员战将也是仪表不俗,想来应是黄盖程普等人。

        接下来就是面白无须,长相不俗的袁术了,看他的样子与袁绍并无太多相似之处,虽然后世对他的评价不高,可在刘毅眼中却有不同看法,至少在对孙策的评价上袁术还是很有水平的,“使术有子如孙郎,心无恨矣!”可惜孙郎绝不是久居人下之人。

        其余便是徐州刺史陶谦、北海太守孔融、冀州刺史韩馥。陶谦的眼光也算很准,看中了刘备这个潜力股,可惜虽得其人、不得其时,盖因他的对手曹操太过强大,刘备最后还是没能守住他所相让的徐州;至于孔融,刘毅是一心想看看这个四岁就能让梨子的孔子后人到底如何,亲眼所见果然是一副名士派头,绝对当得起美男子的称号;韩馥并不在刘毅关注之列,不过他麾下上将潘凤却是刘毅感兴趣的,毕竟这哥们后世的名头响亮无比,眼前此人更是威风凛凛!

        身处在此诸侯汇聚之所,刘毅的心头当然少不了激动,此前他之所为可说都在创造历史,今日却是真正的加入到了历史事件中来,刘毅刘郎生之名也将和那些为世人熟知的名字一样,将被后人传扬记颂!

      第一百零五章 群雄会盟

        刘毅与公孙瓒到后一天,豫州刺史孔伷作为最后一个到达的诸侯也赶到了陈留,出乎刘毅意料的是,老天似乎是要成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说,虽然添加了刘毅,可西凉太守马腾却是未至!

        诸路诸侯汇聚一处,共合兵马三十四万,可谓声势浩大,不过在刘毅看来,各路诸侯手下的士卒也是参差不齐;除了自己手下之外,也就袁氏兄弟、曹操孙坚以及陶谦麾下可称精锐,其余的无论从操练上还是精神上都算不上强军;且联军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便是缺少骑兵部队,算上自己的铁骑营也不过就在三万上下,相比于董卓的十万西凉铁骑可谓薄弱,看来此战并不一定乐观。

        当晚大家也云集一处,详议出兵之事。袁家四世三公,名望极高,袁绍自然坐了首座,曹操作为此次会盟的召集者坐在次席,跟着就是袁术;而刘毅虽然年青,可善战之名天下共知,功绩标榜,各路诸侯也推他坐在上座,位于袁术之侧,对此刘毅自是谦虚退让,可大家一心也只得就座,虽然他心中并不在意这些,但以此年纪能得众人一致推许足见这几年刘毅的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大汉自高祖皇帝开国以来,至今已历四百载,国威昌隆,四方敬服;如今董贼逆天而行,使得朝纲败坏,天子蒙尘,必为天下共诛之、共讨之;今得孟德仗义相招,各位俊彦云集一处,必将为我汉室除污去秽,复之正统,适逢其会,何其之幸也!”说话之人声若洪钟,抑扬顿挫,正是北海太守孔融,他乃是孔子之嫡孙,文名称著于大汉,首先作此讨逆之言,倒是恰如其分。

        “文举公言之有理,今日我等与此齐会,便是要澄清寰宇;如今各路诸侯合兵一处,声势浩荡,董贼也必知之,其人虽大逆不道,可手下士卒却是精锐无匹,我等当先推举一盟主,号令三军,方能与之相抗,此乃当务之急,还请各位详加斟酌!”曹操出言道,他心中其实与刘毅一般想法,对于董卓的战力有着很深的忧虑,联军若无统一指挥,无异于一盘散沙,怎能与之相敌?

        “此番既是孟德召集义军,他又素来能征惯战,且世代为汉室之臣,正可担当此任!”出言的乃是济北相鲍信,他与曹操素来交好,故此才会有如此言语,不过曹操确是也有担当盟主的条件。

        刘毅听了心中一愣,怎么盟主人选还有争执?不就是那渤海太守袁绍吗?不过随即也就释然,这联军的盟主可是大增声望,对于将来的发展也是极有好处,怎么会没有人争夺?想来袁绍能当上盟主也是各路诸侯妥协的结果,绝非什么众望所归。刘毅对此倒不是没有兴趣,只不过他知道以他的家世当是无此可能,也就只能看看热闹。

        “此次会盟既是操所召集,自然不应担当此位,谢过鲍兄好意,还是请大家另推贤能!”曹操对鲍信报之一笑,出言道。

        “燕郡郡守刘毅刘朗生文武双全,当日在京中便极得先帝赏识,后又扬威异族,数败黄巾,更是阵斩张晃,勇略无双,以此人物岂不正可为我联军之帅?”公孙瓒长身站起,爽朗说道,他也知在座诸人之中以袁绍最适合担当此任,不过他与袁绍不和,心中不愿,这才把刘毅推了出来,一来希望能卖刘毅一个好处,而来也是显示自己一心为公,绝无他念,此人心机倒也颇为深沉。

        此语一出,众诸侯议论纷纷,刘朗生领军为将之才固足,可这盟主之位却非仅凭此一点,他不过出身上党一纨绔,(当年张扬为刘毅举孝廉之事并未提及他的流落之事,故此世人口口相传,刘龙的很多事迹也按在了刘毅身上,对此蔡琰极为不满,刘毅却不以为意。)若为诸侯之帅岂不为董贼所笑?不过这话只能想想,却是不便当面说出,只有曹操与刘毅目光相触,饶有意味的一笑,似有深意。

        “公孙伯圭,老子没招惹你吧,你这哪里是捧我,害我还差不多。”对于公孙瓒的“好意”,刘毅一点也不接受,自己不过是他用来搅局的,单论自己出身就是绝无可能,当下朗声言道:

        “以毅之资历,本不应与各位同列,只是毅上受天恩,如今董贼造逆岂能坐视,即使孟德兄不相邀,讨伐董贼,朗生也会不请自来!在下心中只有汉室兴亡,岂有他想?盟主之位,干系重大,非才名具备者不能担当!袁本初四世三公,声望著于四海,在西园与朗生分属同袍,其人急功好义,又长于军略,除本初兄之外,毅真还想不出尚有何人能担当此位!”这番话刘毅说得是慷慨激昂,既谦虚抑己,又表现出一片为国之心,各路诸侯都为之点头,袁绍也是报以微笑。

        之所以如此力推袁绍,除了将自己撇开之外刘毅不是没有想法,此倘讨伐董卓,必将是大战连场!刘毅应可算是在场诸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忠于汉室想法的人,其余不论心中作何计较,总是有朝廷的地位,参加联军刘毅的目的就是捞取政治资本,为将来计算,当然要最好的保持自己的实力,事若可为便锦上添花,若不可为汉室兴亡又与他刘朗生有何关系?老子和董卓有没有杀父夺妻之恨!只要自己把袁绍推上盟主之位,得到他的好感,到调兵遣将之时自有自己的好处,说穿了苦活累活就让别人去干吧,我只负责摘桃子。

        “刘将军一心为国,令人相敬,其所言盟主人选更是大善,在下附议,愿推袁本初为此次联军之盟主!”说话的乃是兖州刺史刘岱。

        “二位所言极是,我等也是附议,袁本初正乃盟主不二人选。”刘毅说完之后各路诸侯都是纷纷出言赞成,既然没有更为适合的人选,自己又没有可能,谁愿意出来做坏人?在大家的共同推举之下,袁绍虽是作势推却几次众人只是不许,也只得就任!

        盟主之位既定,众诸侯也约定明日便由袁绍登台拜帅,同举大军,以进洛阳!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袁绍说完以目视刘毅,意欲让他担当先锋之任,刘毅微微一笑,作势就要出言,其实是在等待。

        果然长沙太守孙坚越众而出,慨然【创建和谐家园】,刘毅自是乐见其成,这先锋官可是要最早与董军精锐交战,刘毅心中并不愿如此。这倒非是袁绍故意为之,刘朗生骁勇善战,正可为大军之先。

        “文台勇烈,足当此任,便命文台为先锋,即日兵发汜水关!吾亦将调动各路人马,以为后应!”袁绍状甚欣喜,这孙坚也颇有勇名,今既主动请战,他岂有不允之理?不过袁绍在答应的同时刘毅也注意到了袁术的神情微微一变,看来有些异状。

        孙坚得令后立即回营整顿粮草军马,当日便率领本部一万五千士卒出发,曹操邀请刘毅一道去为孙坚壮行,刘毅也是欣然前往!孙坚见二人来到很是欢喜,备言此去必建首功,二人也是祝他旗开得胜,不过刘毅心中有点忐忑,此去孙坚定会与那华雄遭遇,却是不知胜负如何?如按史书,华雄败与孙坚之手,而演义则正好相反,如今这诸侯会盟之事与演义相符,由此来看孙坚此去凶多吉少!

        当然还有一员小将令他意想不到,此人年方十六却是年少英俊,身躯魁梧,气势不凡,一见便是武勇之人,果然乃是小霸王孙策;虽是得父亲之命唤刘毅为叔,可看得出来他心中对朗生的勇名极不服气,眼光也是跃跃欲试,不过现在的刘毅自不会与他计较,只是见到孙策的同时他心中立刻想起了一个大才,此人更是年少风流。

        “今日盟主言先锋之时,朗生为何不请战?以操观之,众诸侯之中唯有朗生麾下最为善战,乃是先锋不二人选,这孙文台虽也勇武过人,可在操心中还是不如朗生!”望着孙坚人马出营而去,曹操对刘毅言道,刘朗生向来每战必争先,何故今日如此?

        “不瞒孟德兄,昨日公孙太守推毅为盟主,实是惊出一身冷汗,这岂不是居我与火炉上矣,毅近年来锋芒太盛,此时正应韬光养晦,难道孟德兄不是作此想法?今日之事不是毅不想为之,实是孙太守抢先一步,毅自不便与其相争!”这里就曹操与自己二人,刘毅说话并无太多顾忌,再说坦然言之反可收虚虚实实之效。

        “朗生之言不无道理,我等虽是一同出兵,可诸侯之间良莠不齐,董贼手下兵精将勇,操实是忧虑,以朗生来看,孙太守此去胜负如何?”曹操也表现的十分率直,没有隐藏心中想法。

        “未可知也!”刘毅微微一笑,目视远方,不再言语。

      第一百零六章 激战北曲

        十八路诸侯汇聚陈留,齐心讨董,洛阳城中的董卓早就收到了消息,当即擂鼓聚将,商谈退敌之事。大堂中董卓居中而坐,旁边便是智囊李儒李文优,两厢并列站立着十余员将领,皆是身材高大,盔明甲亮。左手为首一人身长九尺,猿臂蜂腰,面容粗矿却又不失俊朗,正是戏志才提到的无双战将——吕布吕奉先。

        吕布下首一人也是威猛异常,黑面钢髯,乃是董卓帐下偏将军华雄,其他郭汜、徐荣、樊稠等将两下肃立,各个精神奕奕。

        “那竖子曹孟德刺杀某家不成,跑回陈留竟然假冒天子名义发诏,聚齐了十几路诸侯三十余万大军想打入洛阳,活捉某家,今日特地召集各位将军,共商破敌之策。”董卓大声道。

        董卓话声未落,那吕布已经闪身而出,跪与堂下。

        “相父,布得相父厚恩还未能相报,休说关外十几路诸侯,三十万大军,布实视之如草芥。请得铁骑三万,儿必为相父大破之,当斩那十八路诸侯首级而回,悬于东门。”吕布掷地有声。

        “哈哈哈哈,壮哉斯言,奉先我儿英勇无敌,吾有奉先,何惧关外那些乌合之众。”董卓拈须微笑,极为得意。

        “那某家便与你步军两万、铁骑三万马上兵发……”

        董卓话正说到说到一半,那华雄也是越众而出。

        “丞相,杀鸡焉用牛刀,此事不劳温侯亲往,末将请兵三万,誓将关外诸侯杀个干净。”华雄语音铿锵,自有一股威势。

        “好,华将军忠勇可嘉,如此我加封你为都督,与你精兵五万先至汜水关,我儿可带兵固守虎牢,观华将军破敌,以为后援。”

        “诺、诺。”吕布华雄皆是躬身领命。

        “丞相,末将愿往助华都督一臂之力!”董卓一眼看去,正是郭汜。随着他这么一说,樊稠徐荣皆上前【创建和谐家园】。

        “诸将杀敌心切,实令我敬佩,好,三位便随同华将军前去建功。”见部下将领一个个积极求战,董卓是心内欢喜。

        华雄接令后正待出帐点兵,却被李儒叫住,董卓军中将领皆知李儒多智,华雄立刻停下脚步,恭声说道:

        “李先生还有何计较,雄洗耳恭听。”

        “那关外诸侯联军欲取洛阳,必先取汜水、虎牢二关,今华将军前去汜水迎敌,不知如何战之?”李儒缓缓问道。

        “雄今日便快马奔汜水,到后加固城防,以逸待劳,待联军至,趁其疲累,便以铁骑袭之,则敌军必乱,然后我可安守城关。他数十万大军,一旦粮草接应不上,时久必退,到那时雄再纵兵击之,可操胜算。”华雄侃侃而谈,确也是深知韬略。

        “呵呵,华将军果然是大将之才,不过那袁绍曹操等辈也非易于,将军想趁虚而入却未必容易,以儒看来,联军进击,必有先锋开路。距汜水关四十里有一北曲谷,谷内却是地势开阔,极利骑兵冲锋,华将军到汜水后可留徐荣将军守关,然后至谷内埋伏。我想那先锋也应是能征惯战之将,此埋伏只是要让他行伍混乱一时,将军再以铁骑冲之,必可全胜,如此便可挫动联军锐气,到时候将军再据险而守,等他粮尽退时丞相与温侯并率大军击之,可一举成擒。”

        “李先生妙计,如此雄立刻星夜赶往汜水关,依先生计策行事。”华雄仔细思量,觉得胜望极大,便慨然应允。

        本来李儒算计虽精,但从时间上来说华雄是无法赶在孙坚前面到达北曲谷的。偏是袁术怕孙坚占了头功,粮草是找尽借口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孙坚部的行军速度,正是这点差异,当华雄抵达汜水,留下徐荣守城后便直奔北曲谷安排好之时,孙坚离北曲谷尚有数十里。

        孙坚引兵取汜水却被袁术百般阻挠,军粮总是拖拖拉拉,好不容易昨天到了一批粮草,目下汜水关已然在望,他立功心切,当下催动全军,全速赶路,至于袁术,待己取关立功之后回去自然和他计较。

        行不多时,已经进入了北曲谷中,孙坚骑黄骠马行于列首,详看地形之后回头对众将说道:

        “前面出了谷便是汜水关了,我等还要加速行军,争取今晚到达关下,明早便可攻城。”

        “主公,行军还需小心,须防敌军于谷口埋伏。”黄盖进言道。

        “公覆言之有理,不过这谷口宽大,内里开阔,纵有伏兵只要我军谨慎一点,应无大碍,被那袁术小人耽搁时日,某现在恨不得肋生双翼,通令全军,善加提防,全速通过此谷。”

        众将一想也是,如此地形,纵有埋伏,也无大碍,想来进取不得也可全军而退,都是领命催动士卒往谷口而去。这其实也怪不得他们,南船北马,江东士卒舟楫甲于天下,可对西凉铁骑的威力却还未够重视,也为此次失败埋下了伏笔。

        果然快至谷口之时,小山坡上竖起旌旗无数,士卒齐声发喊,声若雷动,随之万箭齐发,幸好孙坚早有准备,盾牌手立刻上前形成盾墙挡住了层层箭雨。

        正当孙军士卒刚从一时混乱之中恢复过来,孙坚还在笑敌军埋伏不过如此之时,地面传来一阵极其浓烈的震动之声,那声音由远及近,正是冲着他们而来。

        “不好,这是骑兵冲锋的马蹄之声,快列拒马阵,弓箭队出列。”从声音听来,这骑兵恐怕不下万人,孙坚的脸色不由沉重起来,这谷内地形虽然开阔不利埋伏,可却极度有利于骑兵冲锋,自己虽也想过,却没估计到有如此威势。

        终于蹄声越来越靠近,西凉铁骑也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们数百人为一列,皆是人高马大,那万马奔腾带起的气势实是令人胆寒。

        此时也体现出了孙坚麾下士卒的训练有素,虽然从未见过如此威武的骑兵,阵脚却也不乱,弓箭手在盾牌队的掩护之下,箭如雨下,倾倒在冲锋的铁骑队中,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不过终是距离太短,付出一定的伤亡之后,铁骑已经冲进了孙军的阵线,为首一将金盔金甲,手提宝刀,大声喝道:

        “孙文台何在,还不快来受死。”正是华雄。

        这铁骑一旦接近了步卒,庞大的冲击力立刻显示出来,孙军士卒虽然奋勇作战,但人力怎能及马力,阵势一下便被冲散。华雄更是引一队亲兵对着孙坚大旗就冲杀过来。

        “主公速退,敌军势大难敌,来时谷外有一小溪,主公当退至那里方可保无虞,我来为主公挡住追兵。”祖茂大声喊道。

        孙坚一看也知今日有败无胜,但一定要减缓铁骑的速度方可撤退。

        “德谋,你引后军先退,渡过小溪再行整军,儿郎们,随我与敌军死战。”孙坚一声大喝,也适时提升了士卒的士气,将士们鼓勇而上,又和铁骑缠斗在一起。

        见在孙坚鼓动下,自己铁骑的冲势竟被延缓,华雄也暗赞孙坚了得,果然知兵。既然如此,便让某来破掉你的士气,当下拍马舞刀,直杀孙坚,祖茂见状上前阻挡,谁知战不三合便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这下铁骑士气更旺,而孙坚却是双眼血红。祖茂久随自己,经历无数血战,没想到今日竟是折在此间,可此时又知士气不能落,就要亲自去战那华雄,以为自己之子弟兵争取撤退的时间,西凉铁骑威势无双,又有良将为主,自己今日之败便在轻敌!

        转眼间二将已经战在一处,华雄凤嘴刀展开刚猛无比,如狂风卷叶;而孙坚挥舞古锭刀,亦是疾若雷霆,似苍山傲立;两人各占所长,斗了个平分秋色。可现在并不是二人分胜负的时候,孙坚挡住华雄,让所部士卒后撤之后,便虚晃一招,拨马便走!华雄此时哪里肯舍,立刻引兵追杀上来,幸好被先行撤退的程普利用溪水之利阻挡了一阵,孙坚方能与敌拉开距离,撤上了谷外一座小山之上,居高临下,方才暂时无虞,可他心知此乃险地,一旦被华雄围困就是凶多吉少,可若在平地,自己士卒怎能逃过西凉铁骑的追击,此时就是明知是饮鸩止渴也不得不如此,当然他也事先派孙策单人独骑前往求援,一人一骑倒是不会引起对方太多的注意!

        “哈哈哈,江东猛虎,不过如此,想诸侯联军也是言过其实,都督今日大败敌军,可喜可贺。”樊稠大笑上前对华雄言道,方才他欲上前相助可却被一员狮盔银甲的小将挡住去路,那人虽是年少可枪法精熟,力道雄浑,樊稠与之大战数十合犹是取之不下,若非孙坚士卒败势已成,自己怕还不是此人对手。

        “我军有算对敌之无算,加上铁骑威力,这孙文台仍能杀出重围,当不可小视,樊兄,我等受主公重托,不可轻敌啊!”若是刘毅在此,定会惊奇,这华雄胜而不骄,确是良将之姿。

        “都督说得是,现在这孙坚以为居高临下便可避我铁骑锋芒,其实正是自寻死路,末将听候都督调遣!”樊稠出言道。

        “好,樊兄,我与你步军一万,铁骑三千围困此山,断其水源,如他下山突围便以铁骑冲之,必可操胜算!我则引其余铁骑于今夜离开,抄小路去迎那袁绍大队,趁机突袭,以挫敌胆!”华雄心中此时已有定计,便对郭汜吩咐道。

        “都督不但将略过人,胆气更是无双,想来那袁绍也讨不得好去!都督放心前往便是,末将定将这孙坚尽歼与此!”樊稠所言倒不是奉承,以万余铁骑便敢去突袭袁绍数十万人马,华雄确是胆气惊人!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此计可收出其不意之效。

        孙坚此时与小山之上见敌军并不攻击,只是围困便知其战略,现在他是别无良策,只有寄望于刚才飞马冲杀出去的孙策能及时请来援军,否则这小山恐怕就要成自己儿郎们的葬身之地!

      第一百零七章 救兵如火

        诸侯联军自孙坚领兵之后次日也逐渐开拔,不过大军行动颇为缓慢,袁绍是在等着孙坚传回战报,好对董军战力作一个初步的评估,凭心而论此时的袁绍还不失为一个合格的联军统帅。自那日刘毅力推他为盟主之后,他对刘毅印象更好,二人也是交往日深。

        刘毅则是保持着他此次低调做人的风格,与各路诸侯都是客气有礼,不过心中可是惦记上了别人麾下的战将,关羽张飞他是不会去想了,陈留太守张邈手下的典韦、冀州刺史韩馥帐下的鞠义都进入了他的视线!尤其是韩馥,刘毅记得讨董之后袁绍便会对他下手,而韩馥此人胆小怯懦,竟把大好的冀州拱手相让。

        既然自己现在的领地离韩馥不远,这主意就要打在前面,韩馥此人虽然不堪大用,可其手下却有不少人才,谋臣沮授、武将鞠义张合都是能人,绝不可以一起便宜了袁绍,自己怎么也要分杯羹!张合此次未能随军,鞠义刘毅倒是有过交谈,颇能治军!

        这一晚轮到刘毅寻营,突然有人来报,说是前线有紧急军情传来,盟主召集各路人马会商,请刘将军速去!刘毅一听也大概知道肯定是孙坚传来了消息,只是不知他与华雄之间胜败如何?

        进得大帐众诸侯都已齐至,一个个面色凝重,再见一将立于堂中,盔歪甲斜,满脸血污,甚是狼狈,观之正是当日对自己极为不服的小霸王孙策,刘毅已经知道孙坚此次定是败了!

        “朗生来得正好,刚才程校尉言道孙太守进军途中遭遇敌军华雄伏击,西凉铁骑战力凶悍,文台抵挡不住只得败退,现被敌军围困与小山之上,形势危机,特命其子杀出重围前来求援!”见刘毅进来,袁绍不厌其烦的又给他通报了一下战情。

        “哦,孙太守向来骁勇善战,看来今次形势定是万分危急,盟主当尽快派出援军!”刘毅一听原来孙坚还是败与华雄之手,可是听袁绍所说也与书上情景不符,如此来看倒还怪不得袁术!

        “刘将军说得是,我军突然遇伏,仓促之下只得退上小山以阻对方骑军之利,粮草辎重多有丢失,敌军一旦围困,父亲定难支撑,尚请盟主速发援兵,迟恐不及!”孙策急忙说道。

        “小将军之言固然有理,可刚才大家也听了西凉铁骑的威力,若是敌军以孙太守为饵,伏击我军,又该如何是好?盟主尚需慎重!”说话的正是袁术,其言倒颇合兵法,孙坚手下士卒的战力各路诸侯都略知一二,可听了程普述说敌军骑兵威力,不免心下揣揣,听袁术一出言,也有不少人出言和之,让袁绍详加斟酌。

        “孙太守一心为国,我等分属同盟,安有不救之理?可公路及各位所言也是有理,必要寻一妥善之策……”袁绍也在沉吟,若是见死不救他这个盟主必将颜面大失;可派谁前去了?现在众诸侯都有些畏敌之态,万一救不出孙坚再搭一路人马进去岂不更为失策?他一时之间不免也有点进退两难起来。

        他这里一犹豫,那边可是急坏了孙策,他深知战情之艰险,此间援军若是再拖延,父亲多半难保,一时间忧心如焚。

        “盟主,父亲所部已是朝不保夕,请盟主速派援军。”孙策抢上前去跪倒在袁绍面前,以头抢地,竟是满面鲜血。

        “小将军切莫如此,文台有难,我绝不会坐视!为防敌军伏击,我有意命一将轻骑而去,只求接应出孙太守即可,而我大军加速向汜水关开进,以分敌心?不知哪位可担此任!”袁绍考虑良久,又见孙策如此,心中有了计较,孙坚定是要救,否则自己这个盟主将脸面尽失!当然他也考虑了袁术之言,轻骑而去,一击不中则远遁千里,危险就要小了很多,就算救不出孙坚自己也算尽了袍泽之义,倒是两全之策,他嘴中问话,眼神却是望向刘毅,能救出孙坚自是大善,在座诸人中恐怕只有刘朗生前去才有最大的把握。

        刘毅看见袁绍眼神,自是知他心意,当日袁绍便曾示意他领先锋之命,却被孙坚抢去;这次若是再不相应恐怕二人恐要有些隔阂,再说事若不可为老子掉头便走,孙坚虽是英雄可也不值得我去拼命,等了一会见众诸侯无人【创建和谐家园】,刘毅上前一步,朗声道:

        “孙太守英雄,与我等有袍泽之义,岂能弃之,朗生不才,愿为盟主分忧,引兵前往解救孙将军!”刘毅的意思很明显,我可是为你袁绍分忧,你以后别有什么事都指望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