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情景可太恐怖了,虽然已经到了可能死亡的时候,可是就算是死,也不能死的那么可怕啊!金兵虽然死伤惨重,但是面对火焰的烧烤,个个都拼命的厮杀,甚至直接往信王军兵刃上撞击着向前冲。金军宁愿被信王军的兵刃杀死,也不愿被火烧死。一个个金军都勇猛向前,加上冲天的烟雾呛鼻子辣眼睛,直接冲击着堵在前面的千余信王军战士被迫频频后退。就连武技高强无比的赵榛,都被这群疯狂拼命的金兵和那浓密的烟雾逼的连连后退。

        金军勇不可挡,最终还是凭借残余兵力打通了前进的道路,赵榛与千余阻击敌人的战士被生生的挤出了山谷。

        这残余金兵立刻疯狂逃跑,逃跑的金兵只有大约三四百人,一场大火,就让金军没了三千多人。金兵大概死了三千多人,可信王军损失却微乎其微,只有不到二百人的伤亡。就是对于一场伏击战来说,这个战损比就有些太小了。

        不过赵榛知道,大部分都是金军作孽太深了,被自己利用地势一把火给烧死了。不然的话,面对这群金军正规军,自己不损失很多人根本就打不胜。

        一路追杀,除了追上一些受伤实在跑不动的金兵外,赵榛还是没能把所有的金兵留在这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金兵散乱的四散奔逃,一时间也根本寻不准金兵窜逃的方向。赵榛只好下令士卒原地休息一晚,接着又命狄雷带亲卫左军一营人马分成两股向北查探敌情。

        金兵可真是被信王军杀怕了,一路上狂逃不停,仿佛浑身都充满了力道。直接一口气逃入了闻喜城。由于逃跑的金军一路狂奔,进入闻喜城后,甚至有几个身体素质不行的金兵倒地猝死。

        回到闻喜城,金军主将一清点人头,心中懊丧不已。整整四千人马,他剩下的士卒竟然不到两百人,折损三千八,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正唉声叹气之时,这时探马打马而回,大叫道:“将军,追兵,追兵来啦!”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还有些迷迷瞪瞪的士卒,眼睛瞪成牛蛋。

        闻喜城里,还有一千金兵,加上这一百多金兵残部,守卫闻喜城实在有些困难。所以金兵主将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和三百【创建和谐家园】军抵挡。他带着八百番兵立刻继续北逃。

        狄雷的先锋军将士全部是骑兵,金军刚刚离开闻喜城,他们随后就到。城里的三百多【创建和谐家园】军根本无心抵挡,撅着【创建和谐家园】全跑了。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兵的速度可没有狄雷部下那胯下的战马快,转眼就被追上。

        这些金兵纷纷投降,狄雷占领了闻喜城。狄雷追击敌兵心切,也顾不上多打理,只是直接喊话让闻喜城的百姓们自己守城,等待信王大军,便催马出城北上了。他这次的目标可是跑在最前面的金兵闻喜城的主将。只要将这金兵主将给灭了,自己才算落实的立了战功。

        这时,从绛州方向带着八千人马前来增援的石骨朵正带着大军急行而来。石骨朵上次重伤未死,但是他的上司完颜娄室却是快死了。新上任的都统完颜阇母是个性格暴烈的人,战事不利,这两天他可是连着发信函把几位万户都骂了一遍。

        石骨朵无奈,自己也被都统完颜阇母骂了一顿。所以一听到南线紧张,所以立刻率军南下,一路浩浩荡荡准备迎击信王军。他知道信王军的厉害,所以这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µÚ101Õ ±±Ç¿ÄÏÈõ黹¥¹¹ÌÓ

        因为盘踞在解州的信王军有北上的趋势,所以石骨朵带着他新编和补充后的八千军队,一路浩浩荡荡的向闻喜城方向前进。他细细算下来,就凭他这八千马军,要到达闻喜城,还需要整整一个时辰的路程!

        石骨朵可是知道信王军的厉害,他现在的伤口还没有大好,隐隐作痛呢。正当石骨朵有些担心当前的局势之时,在前面侦察情况的探马疾奔而回,大喊道:“报!报将军,前面有部人马正向我们这个方向急行而来,好像是咱们的人!”

        从闻喜跑来的金兵,那自然是败兵了。石骨朵已经估计到局势不利了,可也没有想到闻喜都会如此快的丢了。这时他也顾不得想太多了,赶紧吩咐道:“快,传令下去加速前进。”说罢,他便扬起马鞭狠狠地在马【创建和谐家园】上敲了一下,战马一声嘶鸣,速度陡然加快。

        此时的狄雷正在带领一千骑兵追击前面的闻喜城残兵。眼瞅着再有百步左右,就要赶上金军那八百残兵了。可是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大地都在震颤,远远往去,前面黑压压的一片。

        看到远处密集的骑兵,狄雷心中一突,虽然没有看清,但是猜也猜得到这是金军地援兵到了。这么大的动静,肯定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跑在最先的金兵主将脸上一下子就乐开了花,勒住战马兴奋地高喝道:“援兵到了,随我杀回去!”

        与此同时,狄雷也高喊道:“撤,快撤!”形势立时改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这河东河西的异位不过在瞬间就变了。

        狄雷的一千骑兵迅速南下,狄雷【创建和谐家园】后面拽着近万金国追兵,仓惶逃窜。此时的信王军左右亲卫军主力,已经进入了闻喜城。

        听到金兵有援军,赵榛立刻上城楼登高望远,对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赵榛看到追兵,立刻率领剩余九千大军出城摆开阵势,迎接狄雷准备反攻金军。

        金军主将石骨朵一看前面有万人信王军整装待发的等待他们,便立刻停止追击。信王军兵力不少,至少比自己还要多一些,而且占据城池之利,石骨朵知道自己找不到什么便宜,便先行撤退了。现在金军一撤退,赵榛倒是没有多高兴,和金军多次交手,对于金军那些将领们的性格当然知之甚深。金军英勇善战,轻易罢手,无功而返可不是金军的作风。

        这一撤退,定是敌军想另外找一条路去攻打自己占领区的腹地。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如他所愿了,赵榛立刻广撒探马跟踪敌军,观察敌军动向,并且通知各城严密守卫,遇到敌兵只能死守待援,不得出城擅自出战。

        第二天,得知金军攻打夏县城后,赵榛就率军赶赴夏县城。可是这时候清一色骑兵没有任何攻城武器的石骨朵虽然早就赶到了夏县城下,但是却因为部下都是骑兵,没有任何攻城武器,也不敢轻易的攻城。

        要知道攻城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最起码在人数也要和城内守军持平才行,这个前提还是己方战力要高出守军很多。随着赵榛率军进入城内之后,金军更只是找一处高地安营扎寨,与夏县城遥遥相望。

        晚上,金兵竟然撤了!这回可是真的撤了,连闻喜都没有光顾,直接在晚上悄悄的撤退,撤回了绛州。这一情况,直到第二天天亮后赵榛才发现,他立刻派探马打探情况,看看金兵到底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攻打闻喜去了。

        探马回报,金兵具体动向已经查明,竟然是撤退了,看行进路线应该是回了绛州!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按说现在最多也就是打成了平手,而且金兵的援兵貌似没有什么损失,为何要丢下丢失的城池不继续收复,而全部撤退呢?

        正当赵榛带着一群大小将官分析原因时,从汾州灵石转解州又转夏县,这才到达赵榛手里的一份急报,才解释了金兵撤退的原因。这急报是总帅府驻守河东北路的信王军大帅,统领信王军中军的岳飞命人送来的。就在前几天,岳飞率军五万杀向平阳府。岳飞率军一路过关斩将,几天时间,连续拿下汾西、赵城、洪洞以及岳阳等大片城池,直接向平阳府扑去!

        短短一句话,却让赵榛欣慰不已,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贞爱国的绝世名将。就是厉害,自己在解州盘踞了如此长的时间,现在才打开局面。而岳飞突然出击,就拿下的平阳府大片地区。对于城外金兵为何忽然北上撤离,赵榛也明白了过来。

        石家奴率兵八千南下,绛州的金兵自然会兵力不足。现在平阳府危机,一旦被攻破,南面的绛州也岌岌可危。为了牵制住南北两面的信王军,石阿奴才会召集人马返回,想来是要凭借有限的兵力依靠城墙守卫绛州,等待金都统完颜阇母的援兵。

        此时远在万里之遥的南方,金军主力正在全速南下,几十万金军部署在淮南两路,南下的十几万金兵在完颜宗弼(兀术)的统领下锐不可挡。虽然有张俊和韩世忠先后抵挡金兵,但是因为各自的兵力不足,俩人只拖延了一些时间。金军大军长驱直入,直扑被赵构改名为临安的杭州。

        直到金军大兵挥进,大军距临安杭州不足百里之时,宋军守城的将领们才赶紧派人去行在报告赵构皇帝。

        赵构胆小如鼠,一味逃窜,但是当时候直接称帝,就说明他的野心很大。他严厉的打压异己,杀灭抗金的赵氏宗亲,却又卑躬屈膝的谄媚金军。但是不论赵构缺点有多少,但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艺青年”

        此时的赵构,正在练字,突然听到金兵攻破镇江,马上就要南进杀到临安杭州而来,立刻就吐着白沫抽抽了起来。

        御医来赶忙抚摸前胸捶打后背,好是忙活了一通,赵构先哼哼了一声,才虚弱的问道:“卫波,金兵到什么地方了?”卫波是赵榛手下宦官内侍中武功最高的一个,深得他师父,也就是赵榛网络来地手下第一高手赵忠的深传。平时卫波也很对赵构的脾气,赵构对他很是亲近信任。据说他们还有一点点超友谊的关系,那就不得而知了。

        卫波知道皇上会有此一问,他早就把具体的情况搞明白了,赶紧说道:“禀陛下,金兵距这里还有九十里左右!”这时赵构也恢复了些精神,一听说金兵距杭州还有九十里左右,赶紧吩咐道:“快,准备车驾,朕要南巡越州!”

        赵构也是滑的很,他逃跑从来不说撤退或者什么有关逃避金兵的话,只说是南巡。从扬州一直南巡到建康,建康南巡到镇江,这次刚刚南巡到杭州,喜欢杭州的景色而取名临安。还没住安稳呢,一听金兵来了,就又南巡越州去了。

        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违抗。卫波赶紧应是,匆匆的下去安排了。事出突然倒也没什么,皇帝南巡的车驾一直都在,随着金兵屡次为难赵构,非要抓住赵构不可,所以他的车架随时都在准备出发。短短半个时辰,卫波就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此时,赵忠亲自带着数百侍卫高手,以及卫波带着一帮宦官内侍抬着因为惊吓身体还异常虚弱的赵构皇帝,还带了两千护卫军,离开杭州南门就跑向了越州。

        再说各部宋军将领,被皇帝赵构带在身边的一个个都是草包。张俊、韩世忠之流都在前方或敌后与金兵作战去了,他们一帮只会留在皇帝身边谄媚赵构的家伙,根本不敢与强悍的金兵作战。一个个都带着兵马仓皇出城,南下追随皇帝而去,一个个美其名曰:“保卫陛下!”

        九十里的距离在金军的铁骑下,急行军只用了两个时辰多一些的时间就赶到了。杀进城来的完颜宗弼(兀术)一见扑了空,赶紧命令前军率军追了上去,剩下的金兵烧杀抢掠,侮辱妇女,残害百姓,情形惨不忍睹。

        六月的时候赵皇帝就下旨将杭州府升为陪都临安府,取临时安乐窝之意。让众多的有志之士都失望之极。现在,这个陪都遭受着金军的疯狂抢掠。

        皇帝跑了!皇帝嫔妃宫女太监,走的是一干二净。保护杭州的宋军更是逃跑速度很快,丢下杭州直接追随皇帝而去。而一帮百姓却遭了秧,大世家们纷纷得到消息驱车赶马的跑了,能跑动的百姓们也跑了,还有好多没有跑了的百姓,就都遭了秧。

        赵构逃跑,都跑出了丰富地经验来了,他们马不停蹄急行军,一路颠簸,迅速到达了越州。

        赵构一行人到了越州城外,越州安抚使李邺立刻带人出城迎接,赵构补足粮草饮水,命令越州安抚使李邺死守越州,而赵构带人则继续南下逃往明州。

        为了把赵构皇帝堵住,实现先灭南宋后攻北信王的大战略,兀术可谓是下了血本。他立刻停止了金军抢掠临安杭州的行动,聚集所有的金兵,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不顾疲劳连日急行。

        但是金军在急行军中,却受到了各路宋军的堵截。宋朝人,或者说是【创建和谐家园】,从来都不缺乏勇悍之人。接到命令向越州集结来的各地兵马,当即对金军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袭击。就连好多百姓也自发的组织起来抗击金军,搞得金兵连打草谷的时候都损兵折将。金军之中,只要一落单或小股人马出动就会被袭击。

        面对到处都是敌人,行军中落单的士卒纷纷被突袭击杀,所有金军将士都是叫苦不迭。无奈的兀术只好放慢脚步,聚拢大军集中兵力南下。等兀术率军到了越州城下之时,宋军已在越州城附近集结起近十万人马。不过人虽然多但都是些战斗力较差的地方厢军,面对十万金兵,他们还真不是对手。

        兀术还不知道赵构皇帝已经离开了越州,虽然清楚宋军人数很多,加上越州城内的守军,宋军比自己的人马多出一些。但是他还未将这些宋军放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唯一能对天下无敌的金军构成威力的就只有北方地信王军了。

        两方军队对峙越州,城内的宋军将士突然被越州安抚使李邺赶出了越州。越州安抚使李邺带着皇命,所以官高一等,他说城小兵多,让各路宋军全都出城迎敌。宋军兵马纷纷被赶出越州后,让大家吃惊的是,越州安抚使李邺却率众立刻出城投降金军。

        原来兀术的暗使,用大金国的【创建和谐家园】厚禄买通了越州安抚使李邺。在面对强敌,与【创建和谐家园】厚禄的诱惑下,越州安抚使李邺将越州出卖了。

        兀术的这一计,轻松的拿下了越州。所有的宋军一听闻进不了城,越州城被金军占了。其实大多数军队就后悔了,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强行要入驻越州。

        先入城的金军是金军先锋大将琶八的先锋军地军队。浩浩荡荡的金军正在入城,这时,一名壮汉带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了城头之上。这个壮汉不是别人,正是卫士唐琦。卫士唐琦在城上举起巨石,看到金军有一员将领正在入城,那将领正是金军先锋大将琶八。他便向下一投,砸向正在城门口的金将琶八。

        巨石投下,“轰隆”一声,尘土弥漫下,一声凄厉的惨叫和战马的嘶鸣声。周围的金军纷纷提马退步。但是可惜,巨石没有砸中琶八,却是砸死了琶八身旁的一个金军亲兵,那名金兵连人带马成了肉酱。惊吓的琶八一缩脖颈,全身直冒冷汗。

        “有刺客!”金军士兵纷纷向城头上的唐琦射箭,万箭齐发,唐琦中箭身亡。虽然身亡,但是唐琦依然在死时,保持着站立怒目而视的神情。被众金兵一时惊为天人。

        此时的兀术觉得这个唐琦是个视死如归的好汉,也是很佩服,便命令部下好生安葬了。

        这个插曲很快就过去了,经过这一件事,让金军也知道了,在宋人之中也有不惧生死勇抗金军的好汉。

        此时,通过投降的李邺地报告,兀术对于赵构这个逃跑皇帝的行踪也是刚刚搞清。这才知道赵构跑到了靠海的明州,并且让人在定海沿海准备了数十艘战船,随时准备入海避难。随后,兀术立刻整军击溃城外的宋军,急速向明州进发,试图抓捕到赵构。

        此时,赵构在明州,准备退往定海之时,正巧南下的张俊也赶到了明州。为了防备与越州一样,城防官带头投降,赵构终于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他让张俊负责明州的城防。张俊也许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韩世忠和岳飞那么厉害,但他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名将。在他的带领下,金军终于没有攻破明州城,为赵榛的逃亡获得了大量地宝贵的时间。

        张俊在赵构走后,立刻全面接手明州的城防。十余万从越州撤退的地方厢军们,时候也败退到明州来了。张俊看到如此多的兵力,立刻欣喜若狂。有了这些兵,张俊虽然打不败兀术的金军,但是他可以拖住对方。

        十万地方厢军,立刻被张俊整编,一部分进入城内,一部分在城外扎营。张俊知道,只要将金军拖几个月的时间,金军就会退兵。所以,张俊立刻在城外布属建设了一座营寨,与明州城互为犄角,互相配合,抵挡金军。

        金军在兀术的率领下,迅速赶到明州城。看到城外有一座宋军营寨,兀术立刻命令先锋大将琶八帅本部军队攻袭城外的宋军大营。

        金军与城外的宋军大战在一起,城里就跟着响起了战鼓声,四个城门大开,士卒们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蜂拥而出,杀声震天。

        一直站在瞭望塔上的兀术一见城里有了动静,出兵打算与城外宋军合力攻击自已的前锋军。他嘴角轻轻一扯,说道:“中军出动!”

        瞭望塔下的金军号角手一见塔上令旗舞动,随即举起牛角号角,对住嘴唇,脸颊一鼓,嘴里的牛角号便呜呜响了起来。

        极具穿透力的号声瞬时传遍方圆近十里,面向明州城的数十个金营寨门一齐打开,早已整装待的金军骑兵挥舞着弯刀,吼叫着冲了出去。

        金军犹如乌云一般压向了远处的明州城。这时明州城杀出来的宋军士卒还未冲出太远,一直立于城头的张俊把手一挥,身后的卫兵们就敲起了手里的金锣,立于两侧的锣手也跟着敲响了手里的金锣,‘咣咣咣……’几十面铜锣一起敲响,那也是声震天地。

        城下的宋军士卒一听,毫不慌乱退了回来,然后大门紧紧的闭上。张俊就是让兀术不能全力进攻城外的军队,也让对方无法全力进攻名州城,两军相互配合拖住金军。

        站在瞭望塔上的兀术一见这副情景,气道:“真是缠人的战术,哼!来人,鸣金收兵!”

      第102章 金军退兵

        此时金军攻坚肯定损失巨大,兀术不愿意攻城血战。而张俊手里兵力虽多,但都是些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军队。所以也不敢和金兵在城下展开对决。

        己方的士卒战斗力明显不如金兵,要知道兀术所带领都是历经过各种宋辽大战的精兵,无论是低级将领的临时应变能力还是普通士卒的战斗,远非自己手下这些最多也就剿剿匪徒的厢军将领和士卒可比。所以,张俊便用起了拖延战术,己方粮草充足,他拖得起。兀术远程作战,没有补给线,打草谷还频频被截杀,粮草紧张。就这样耗下去,金兵面对到处都是勤王军的各路兵马,加上粮草不足,迟早会退兵。

        对于张俊要么坚守不出,要么互相支援的战术,兀术也是无力可施。说来说去,还是兵力有些少,要想彻底消灭城下的那五万宋兵,至少要抽调出大量的兵力,不然最多也就是把他们打到溃散,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家伙就会从新聚集起来。

        要知道这里的地势到处都是河流水路,实在是不适宜骑兵作战,己方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出来。而且一场大战下来死伤的人肯定不少,原本就有些捉襟见肘的兵力那就更少了。所以,必须毕全功于一役,一战就把所有的宋军全部打散,然后杀进城中。

        此时,兀术命令投降的杜充立刻率【创建和谐家园】军南下,还请求原来的上司,现在平起平坐的国相完颜宗翰支援一些军队。可是杜充的军队与完颜宗翰派出的兵马,却被只仓促建军三万多人马的韩世忠死死的缠住,几乎动弹不得。

        这时赵构远在大海之上的消息也被兀术得知,兀术知道后心中焦急。立刻派兵去找船出海,要追捕赵构。

        兀术知道【创建和谐家园】那么多,哪里能杀的干净,唯有抓到赵构才是一劳永逸平定南疆的办法!现在北方信王军在秋收之后,又蠢蠢欲动了起来,早日平定南疆,就能早日回师攻打信王赵榛。

        金军迅速赶赴定海,找到并且抢夺了船只立刻行驶入大海,下海搜寻赵构。金人入海追击,可惜大海茫茫,赵构的船队一入了海就没了踪影。整整用了两个月,金军不习惯水战,还遇到大风暴雨,坚持寻找赵构的兀术还是没能找到赵构的船队。

        此时,金军十万大军也快没粮了。兀术没有办法,只好先撤退,不然耗到没了粮食,金军不战自己崩溃那可就不妙了。

        决定撤退的兀术,当即【创建和谐家园】全部人马,浩浩荡荡的向北撤退,兀术想走,张俊立刻指挥军队阻击金军,与金兵大战了一场。金军精兵强将,一心要走,这些厢军组成的拦截大军根本抵挡不住。短短一天的时间,张俊组织起来的几道防线就宣告崩溃。

        击溃了宋军,兀术立刻带兵北上。张俊重新将大军组织起来,紧紧的追了上去。兀术一直被张俊率军追击着,双方几次交战,互有伤亡,都损兵折将不少。

        金军一路撤退,一路烧杀抢掠,大宋子民尸横遍野,惨不忍睹。陆路北上速度慢,金军兀术大帅决定走水路,命人在沿岸布防,又派出大军部队到处抢·劫、搜集船只,搜集到了大军所需的船只后,金军赶紧登船扬帆,浩浩荡荡的逆流而上。

        听闻兀术乘船归来,驻守镇江的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及其夫人梁氏,亲帅一直游弋在长江之上的八千水师兵卒赶来拦截!建炎四年三月,当完颜宗弼(兀术)的船队北撤到镇江时,韩世忠早已率大批战船在那里等候。

        兀术先是到金山龙王庙察看地形,险些被韩世忠的伏兵所俘。在战斗中,金兵的船小,又不习水战,无法同韩世忠相抗。

        水上作战比的不是凭借人多人少,而是船只性能与战士的水性!水师的战船却都是些楼船,上面配置着投掷火器和很多转轮,与兀术所帅的渔船战队比起来,战斗力更强。

        火焰飞射,兀术的船只纷纷着火爆炸,金军损失极大,兀术叫苦不迭。为了活命,兀术很没面子的给韩世忠去信一封,信中所说的是将北撤所得财物尽数奉上,只求一条生路!整整被堵了四十八天,金军陷入绝境,此时的无数不仅仅是派人向韩世忠表示愿放弃所抢掠的财物,而且还赠送自己的名马。

        为了换得一条退路,兀术都学习了赵构那副求饶的嘴脸。不过对于兀术学习赵构的哀求之法,韩世忠理也不理。兀术的请求遭到韩世忠严厉拒绝。

        韩世忠直接将兀术那号称十万人其实历次征战已经所剩不足八万人地渔船战队,堵死在建康城外七十里处的死港黄天荡。水上的渔船被撞沉近百只,金兵死伤惨重。

        韩世忠的娘子梁红玉亲擂战鼓助阵,韩世忠率军奋勇杀敌,兀术惨败。

        金兵在黄天荡被围困达四十八天后,金兵终于在附近找到了个来帮助金军的奸细。奸细告诉完颜宗弼(兀术),说只要挖开已堙塞的老鹳河故道,就可以通秦淮河。完颜宗弼(兀术)令金军连夜挖掘,苦熬十余日才挖通了旧河淤道,他们整整挖通了五十里的老鹳河故道,逃进了秦淮河,这才避过一难逃进了建康城!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天荡之役。这次战役,宋军虽未获全胜,但韩世忠以八千人的队伍,围困住号称十万大军的金军,扭转了南宋赵构政权一味投降逃窜的颓势,给众南宋军民打了一记强心剂。

        完颜宗弼(兀术)从黄天荡逃回建康,又在建康大肆抢掠并纵火烧城。金兵把抢掠的财物集中到六合。从瓜步口到六合,拥挤着无数装载抢掠物品的船只。金兵火烧建康府,准备从静安镇渡江北返。

        金兵焚掠建康府时,原建康通判钱需,在建康失陷后拒不降金,在静安镇附近联合抗金的义军、乡兵,坚持抵抗。此时韩世忠尾随杀来,出击金兵,通判钱需率领乡兵从敌后杀出,紧密配合。在两军攻下,金兵大败。金兵损失惨重。宋军缴获金兵马甲一百多副,弓箭刀旗金鼓等无数。

        由于完颜昌(挞懒)派兵前来接应,完颜昌(挞懒)的金军又驾小船以火箭烧毁韩世忠从镇江赶到建康江面截击金兵的楼船战船,这才得以向北撤退。金兵败退,韩世忠与钱需进驻建康府,收复了建康。

        到此,历时近十个多月的大战算是告一段落,双方共计投入兵力五十余万,打得江南一地尸横遍野,军士伤亡近十万,死伤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大部分都是金兵撤退时屠杀的。

        大战结束,听到金军撤退的皇帝赵榛,就悄没声息的从温州港回来了,直到赶回越州才宣告天下。此时,韩世忠与张俊等将,将对建康城内的金兵防御安排妥当,立即带着人南下越州,面见皇上。

        赵构在越州,感觉越州这个地方不错,打算在此长久的呆下去。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南宋政府的临时所在地。而且做出明年改元绍兴的意思,取绍祚中兴之意。

        而后,赵构又是大赏群臣,命张俊任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其他诸将如韩世忠、刘光世等人皆有任命,各自率军北上建康。

        时空转移,就在几个月前,南线金军四处南下搜山检海追捕赵构之时,赵榛也对金军占据的河中府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与此同时,岳飞中军亲卫军、背嵬军三支军、胜捷军三支军、神勇军三支军四部大军齐聚洪洞城。

        岳飞立刻任命背嵬军统制张宪手下一部当先锋,先行逼近平阳府打探情况作为先锋,其余人马随后跟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1 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