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和朱可夫走出了帐篷,跟着我们一起出来的,还有波罗苏希上校。我有些诧异地看着他,心想:他跟着我们出来干什么啊?
就在我胡乱猜想的时候,已经坐到轿车里的朱可夫,从车窗探出头说:“波罗苏希上校,上车走吧,带我们到你的防线去看看。”
听了这话,我赶紧把车门拉开,请波罗苏希上校上车。他居然非常客套地说了一句:“亲爱的,哪能让我先上车啊?您是女士,还是您先请吧!”他既然这么说,我也没有客气,直接就钻进了车里,坐下后往另外一侧移了移身体,给他腾出位置来。他上车后,紧紧地挨着我坐下,并随手关上了车门。
在上校的指点下,车很快开到了一个阵地附近。透过车窗,我看见战壕里有许许多多穿便服的人正在紧张地挖掘工事。我们刚下车,马上便有一位中校军官从战壕里爬出来,迎着我们跑了过来。到我们面前一个敬礼,向朱可夫大声地报告说:“将军同志,守卫阵地的是第230预备教导团,全部是莫斯科人。”
朱可夫左右看了一下,然后提高嗓门大声地说:“你们好,莫斯科人!”
听到他的声音,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把目光投向了他,整齐地回答说:“你好!将军同志。”
朱可夫在我们的陪同下沿着战壕向前走着,看着战壕里穿便服的战斗人员,他边走边问着:“这些人员哪里来的?”
听到他的问话,中校赶紧上前一步,向他介绍说:“主要是来自镰刀锤子工厂的工人。”他指着最近的一名战士说:“这是格里耶夫工程师。”站在战壕里的老人,听见中校在向高级指挥员介绍自己,用手摘下戴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用寻常的语气向朱可夫打招呼:“您好!将军同志。”
“你好!”朱可夫向他点点头,继续先前走。
“这是厂里的高级电工。”随着中校的介绍,站在战壕里提着铁锹的中年人,来了一个立正,用激动的语气恭恭敬敬地说了句:“您好,将军同志。”
“这几位是翻砂车间的工人,他们也是来自镰刀锤子工厂的。”那几个战士集体来了个立正,用崇敬的目光看着从他们面前走过的这位大将。
“这是巴普洛夫父子。”当中校介绍这对父子兵的时候,年轻人兴奋得满脸通红,仰望着我们。而当父亲的,却有些局促不安地低下了头。
朱可夫停住脚步,蹲下身体,饶有兴趣地问老人:“祖籍是莫斯科人吗?”
“完全正确,将军同志!”朱可夫的平易近人,打消了他的紧张情绪,他的抬起头,兴奋地看着面前这位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
“情绪怎么样?”朱可夫继续问道。
“充满战斗情绪,将军同志!不过。”说到这里,他有些为难地看了看身边的儿子,犹犹豫豫地说:“就是刚才的那位班长,要赶我们这些老头子离开。你看这这……”
“这是谁啊?”朱可夫岔开了话题,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年轻人。我在旁边忍不住想笑,朱可夫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刚才中校已经为我们介绍了这是巴普洛夫父子,这旁边的肯定是他的儿子嘛。
老头扭头看了看正在不好意思摸后脑勺的儿子,骄傲地回答说:“我的儿子巴普洛夫,他今天刚刚晋级了,当上了上等兵。”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可您看,我还是……还是……”
“哈哈哈哈哈!”朱可夫朗声笑了起来,虽然老人的话没有说完,但他已经明白了老人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老大爷,等打完这场仗,提升你为上士,我亲自过问这事。”
说完这话,朱可夫站了起来,继续往前走。我听见战壕的老人对儿子得意地说:“听见了吗?上士,这是将军同志亲口说出来的。”
“那是什么旗帜?”向前走了没多远,朱可夫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前面战壕里插着的一面旗帜问道。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面深褐色的双头鹰旗帜,怎么看也不像是苏军的军旗。
“将军同志,那是1812年莫斯科民兵的旗帜。”听到朱可夫的问话,波罗苏希上校赶紧上前一步,凑近他的身边解释说:“是今天上午从波罗金诺战争博物馆里拿来的,我想让这些光荣的旗帜来保佑他们。”
“嗯,这个想法不错。”朱可夫点头赞同地说道:“希望可以给各部队在战斗中带来幸运。”
视察完阵地,朱可夫和波罗苏希上校握手告别。但是我却看到上校向朱可夫投了一瞥,某种象是紧张不安的神情在这目光中一闪而过。但我很快否定了自己:一定是我看花了眼,上校也不是第一天上战场的人,不应该会表现出这种害怕的情绪啊。
上校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手势,仿佛要留住朱可夫,并且用下面的话证实了自己的动作。“我可以……请求您,大将同志……能答应我一个请求吗?”我心里开始鄙视他了,难道他想请求朱可夫把他调到后方去,让别人来指挥这支部队,要知道以朱可夫的性格是根本不可能答应他的。
“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朱可夫的语气很严厉,称呼也从“你”变成了“您”。
“今晚有个战士结婚。”上校犹豫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我希望您能留下来参加婚礼。”
“战士结婚?!”朱可夫吃惊地反问了一句。听他这么一说,我也很吃惊,在战斗马上就要打响前,居然有战士要结婚,朱可夫会同意吗?
“是个阿塞拜疆的战士。”上校深怕朱可夫会打断他,便一口气地说了下去:“师里有个由阿塞拜疆人组成的连队,他们当年都跟随您在诺门坎,狠狠地教训过日本鬼子……”
“明白了。”不等上校说完,朱可夫就非常爽快地答应说:“既然都是在诺门坎一起打过日本人的老战友。那么,这个婚礼,我就一定要去参加。”
第36章 没有新娘的婚礼
阿塞拜疆!一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我就恨得牙痒痒。
这种刻骨的仇恨是源于2009年6月底7月初,莫斯科的切尔基佐沃市场被政府突然关闭,所有商家的货物都被封存在了市场里。在这种情况下,名声原本就不好的黑毛们就动开了歪念头,特别是那些做生意的阿塞拜疆人。哪怕他们白天还拍着你的肩膀,和你称兄道弟,信誓旦旦地说着会和你同舟共济的话。但到了晚上,他们照样会悄悄地花钱买通看守市场的保安,偷偷地潜入市场内,不是撬开华商的店铺偷走里面的商品和钱财,就是把华商放在他们店里进行铺底销售的货物席卷一空,随即逃之夭夭。
就这样,仅仅在短短的一两个星期时间内,这一小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就让阿塞拜疆人就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过街老鼠。以至于后来和华商打交道的人,都要郑重声明:“我不是阿塞拜疆人。”接着还会义愤填膺地骂上一句:“阿塞拜疆人都是坏蛋!”
我经常都在思考:假如再遇上那几个卷了我的货物跑了的阿塞拜疆人,而当时我手上正好又拿着一把刀的话,我会不会毫不犹豫地向他们捅过去?
朱可夫无意中一回头,正好看见我这幅咬牙切齿的尊容,不禁有些吃惊地问:“丽达,你这是怎么了?”
他这么一问,顿时让我从失态中惊醒过来,我急忙掩饰地说:“没啥,牙痛!”
“牙痛?!”朱可夫用同情地目光看着我,“军队里可没有牙医啊。如果你痛得厉害,我就陪你回去找卫生员要点止痛药,那个婚礼我们就不去参加了。”
“别,别耽误你去参加战士的婚礼,我的牙痛不要紧,忍一忍就过去了。谢谢你的关心,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要知道诺门坎可是朱可夫的成名之战,能在这里见到以前的老战友,他不知道有多开心。既然他已经答应了上校去参加婚礼,我就不能让他失信,即使心里再讨厌阿塞拜疆人,眼前的形式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舍命陪君子。
在波罗苏希上校的指点下,我们的车来到了离战线两三公里远的一个建筑物前,婚礼就将在这里举行。门口站着几个年轻的士兵,正在和纷纷前来的宾客们打着招呼,我看见那些走进建筑物的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军人。
看到我们的到来,门口的那两名士兵向我们快步跑了过来。到了面前立正敬礼,其中一位向朱可夫大声报告说:“将军同志,中士艾尔森向您报告,我们正在准备婚礼。请您指示!”
“没啥可指示的。”朱可夫笑着说:“你们继续忙吧,我们就是来随便看看,不用那么拘束,都是参加过诺门坎战役的老战友了。”
“我见过您,将军同志。”艾尔森旁边的年轻士兵突然开口说道。
“哦,是吗?在什么时候?”朱可夫饶有兴趣地问道。
“1939年8月,我们对日军发动反攻的前一天,您到我们的团里做过指示。打败日本人以后,你还亲自授予了我一枚奖章。”
奖章,听到这个词,我果然在士兵的胸前看见了一枚亮晶晶的奖章,朱可夫看着士兵胸前的奖章,点点头说:“嗯,我有点印象了。我记得你在战场上一个人就打死了七十五个日本兵,我没有记错吧,嘎桑上等兵。哦,不对,你现在已经是下士了。”
“是我,将军同志。”士兵自豪地一挺胸部,有些激动地说:“真想不到您还记得我。”
“大将同志。”旁边一直沉默的波罗苏希上校说话了,“没想到您也认识嘎桑,今天我们就是来参加他婚礼的。”
“哦,原来今晚的新郎是你,嘎桑下士。”朱可夫一把握住了嘎桑的手,连声说:“真是没想到,我们的英雄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了,我衷心地祝贺你!”
看到噶桑羞得满脸通红,艾尔森即使地上前来为他解围:“将军同志,非常感谢您来参加我弟弟的婚礼。快别老站在门口了,外面冷,请到里面就坐吧。”
举办婚宴的地方,原来是个餐厅。厅里没有张灯结彩,一点喜庆的气氛都没有,桌子摆在了厅的四边,中间留出了很宽的空间。我就坐的时候,还在猜测屋子中间留这么宽的位置,是不是待会要让新郎新娘站在这里,为来宾们表演什么节目?
我好奇地四周瞅瞅,除了我以外,再也看不到任何的女性,真是咋回事啊?没有新娘,这婚礼可怎么举行啊?
等到大家都就坐了,婚礼便正式开始了。
下士嘎桑在他哥哥艾尔森的陪同下,来到了屋子的中间。我原以为和国内结婚一样,要先请领导讲讲话,便把目光转向了朱可夫和波罗苏希,但是看见两人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饶有兴趣地看着热闹,于是我也把目光转向了站在中间的兄弟俩。
艾尔森用阿塞拜疆语叽里呱啦地讲了半天,我一句都没听懂。随即又上来一名上了年纪、穿便服的老人,又接着巴拉巴拉地讲了半天,我还是没听懂哪怕一个单词。直到艾尔森重新发言,用俄语向我们重复了刚才所讲的一切,才知道是在向他弟弟表示祝福。
艾尔森讲完话以后,然后又是他们村里的大叔大伯们轮流到中间去讲话,都是向嘎桑表示祝贺,同时说一些祝福他幸福的话。一直到跳舞开始,都没有人请朱可夫或者波罗苏希上前讲两句话,好像把两人遗忘了似的,换了在中国像这般冷落领导,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婚礼上面为啥没有新娘,我好奇地问波罗苏希。他也是语焉不详,含含糊糊地说可能是阿塞拜疆的传统吧。按照规矩,如果婚礼上没有新娘,是不能再有其他的女性出现在婚礼上的,我的在场绝对属于一个异数。
大家对新郎的祝福结束后,新郎就在两名伴郎的陪同下,回到墙角边的一个桌子前坐下吃东西,至于向来宾敬酒的工作,就由他的哥哥艾尔森代表了。
艾尔森来到我们这桌敬酒的时候,朱可夫非常豪爽地连喝了满满两杯伏特加,波罗苏希也不含糊,也把杯子中的伏特加一饮而尽。轮到我的时候,我只象征性地抿了一小口,我知道自己的酒量不好,要是喝醉了再出洋相可了不得。
来宾们喝过一轮酒后,纷纷涌到场地的中间,用皮靴踢踏着木制的地板,随着手风琴欢快的节奏起劲地跳着。跳到高兴时,有两个人居然站在舞池旁边往空中撒钱,这些五戈比、十戈比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等钱撒完了,两人又蹲下去把地上的钞票捡起来,重新又撒,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撒个不停。据说在婚礼上撒钱,意味着新婚夫妻将来有用不完的财富。
朱可夫笑呵呵地看着跳舞的人们,不时地低声和波罗苏希说上几句话。我则化仇恨为食量,反正是这些阿塞拜疆人的后代坑过我,在这婚宴上我就要敞开胃口吃,把自己的损失都吃回来。我把桌子上的鱼子酱、鹅肝、三文鱼之类的,都往自己的碗里扒拉,全然不顾自己的淑女形象地大吃特吃起来。
“少校同志。”我的身边突然传来了一个好听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位年轻英俊的上士站在我的面前,他面带微笑地问我:“我可以请您跳个舞吗?”
我搁下手中的刀叉,有些不知所措地瞅了一眼对面坐着的朱可夫,他含笑地点点头,示意我答应对方的邀请。既然他都不表示反对,我就更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了。伸出一只手,在他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和他来到中间一起跳了起来。
他搂着我的腰,在舞池的中间慢慢地转着圈子。他贴近我的耳边悄悄地说:“亲爱的,您长得真漂亮。”
“谢谢,这个是当然的。”我说话的口吻如今已越来越像老毛子女性啦。
“我叫拉依。我该如何称呼您呢?”
听到这个名字,居然和卷我最多货物跑路的那个黑毛子的名字一样,我不禁又恨得牙痒痒地,心想眼前的这个拉依不会是后世的那个拉依的祖先吧?本来不想搭理他的,但是既然别人都已经非常礼貌地问我话了,我不回答的话就显得太不懂礼貌,于是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您叫我奥夏宁娜吧。”
“美丽的少校姑娘,我们到外面去散散步吧。”我刚说完自己的名字,他突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我非常明白,他口中的散散步,不就等于是后世的喝啤酒吃小龙虾,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探讨人生么。这么冷的天,到外面去找个草垛探讨人生,还不冻出病来啊。于是我非常直接地拒绝了他:“对不起,不行。”
“亲爱的,我爱你。”他的表白可真够直接的。
“可是我不爱你啊。”我冷冰冰地回答他。
说完这话,我就想推开他,回自己的座位去。哪知道他却把我搂得紧紧地,左手箍住我的腰,右手非常熟练地从我的军装前衣襟的扣子中间伸了进去,抓住我的右胸肆无忌惮地揉搓起来。我的血一下就冲到了脸上,想不到这个人这么【创建和谐家园】,可是在这种场合下,却又不能大声地喊叫。换了在美国,这算是【创建和谐家园】;可在俄罗斯,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大家都觉得是顺理成章的好事。我不愿意吃这样的哑巴亏,挣扎了几下没挣脱开,便狠狠地在他的脚背上跺了一脚。趁他抱着受伤的脚原地跳着呼痛的时候,我趁机脱身跑回了自己的座位。
我喘息未定,就瞥见朱可夫低头看了看手表,然后我听见他对波罗苏希说:“上校,时间不早了,我和丽达该回司令部去了。”然后他站起身来,伸出手和上校握了一下,说:“祝你们健康,再见!”
然后绕过桌子,大步地向外面走去。我也赶紧和上校握了一下手,逃也似地跟在朱可夫的后面离开这个房间。
第37章 特别的任务
10月14日清晨,德军对波罗金诺的进攻开始了。
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把我从睡梦惊醒。我从床上坐起来,透过窗户看着外面,虽然天色还没亮,但是南边的地平线上,大火的反光染红了天空。
门口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朱可夫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丽达!丽达!你起床了吗?”
难道是朱可夫准备去前线了?我这样猜测着,从床上跳了下来,慌忙地边穿衣服边大声地答应着:“大将同志,我已经起来了,等我穿好衣服就出去。”
穿好军装后,我拉开房门走到了外间。只见朱可夫正搓着双手局促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啊?要知道,朱可夫可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性格,什么事情会让他如此失态啊?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但有不好直接开口问。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见朱可夫没有注意到我的出现,便主动和他打招呼:“大将同志,早晨好!”
“丽达!”朱可夫听见我的声音,停住了脚步,扭头看着我,关切地问:“起来了,昨晚睡得好吗?”
“很好,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我简单地回答了他的问话,知道他叫我,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任务要安排,所以开门见山地问:“你有什么任务要分配给我吗?”
朱可夫犹豫了片刻,然后才缓慢地说道:“我有个特别的任务要交给你,但要事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看你是否愿意,如果不愿意的话,我就换其他人去。”
“您这是说哪里话啊?大将同志。”看他对我如此的客气,我在答话时也不由地把“你”换成了“您”的尊称,“您是指挥员,有什么任务直接安排就行了,不用征求我的意见。”然后小心翼翼地问:“您打算派我到哪支作战部队里去担任具体的职位吗?”
“哪里,哪里。”朱可夫摇着头说:“我暂时还没有安排你到作战部队的打算,今天叫你来,是因为一件我的私事想请你帮忙。”
“私事请我帮忙?!”听朱可夫这么一说,我不禁皱紧了眉头,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有啥事情是我可以为朱可夫效劳的。
“是的,丽达。”朱可夫又回复了平时波澜不惊的淡定神情,慢条斯理地说:“你还记得前几天我们从莫斯科来时的路上,经过一座木桥时,我谈到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还住在附近村子里的事情吗?”
“记得,记得很清楚,大将同志!”我听他这么一说,已经隐约猜到他将交给我的是什么样的特殊任务了,便试探地问了一句:“我的任务,和这件事情有关吗?”
“刚才我接到情报,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近了那一区域,也许明天,甚至就是今天,他们就会占领那里。所以我想派你到斯特列尔科夫卡村去一趟,帮助我把母亲和姐姐从村子里转移出来,然后把她们送到莫斯科去。”
“明白了,大将同志。”我接着又问:“我和谁一起去呢?把你的母亲和姐姐从村子里接出来后,我又该把她们送到莫斯科的什么地方呢?”
“司机萨依特和你一起去,我已经和他说好了,他就在外面等着你呢。接到我的母亲和姐姐以后,你们只需要把他们送到莫斯科的城边,就是我们上次出城的地方,那里自然会有人来接你们。”
正在这时,桌上电话响了,朱可夫走过去拿起听筒,说:“我是朱可夫。”
我听见话筒里传来第16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声音:“大将同志,刚才德国鬼子的步兵在十五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波罗苏希师的阵地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我们的战士表现得非常英勇,敌人丢下了燃烧的坦克和被击毙的士兵,灰溜溜地退了回去,阵地还牢牢地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好样的,就这样继续打下去。不过可不能骄傲哦,要趁敌人退却的时候,抓紧时间加固工事,为后面的战斗做好准备。”朱可夫考虑了片刻,又叮嘱对方说:“守住波罗金诺,监视明斯克汽车公路,沿途一定要埋设地雷。还有,组织一批携带有地雷和炸药的工兵机动队,让他们乘坐汽车、还有马车出发,任务是阻截住敌人坦克的去路。”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苦笑了一声,无可奈何地说:“我没有预备队。好了,就这样吧。”说着,便挂断了电话。
看到他重新望向我,我赶紧来了个立正,说:“允许我去准备吗?”
“嗯。”他点点头,说:“去吧。”
回到房间,我把挂在床头的皮带扎在了腰间,临穿上军大衣以前,还特地把枪套里的【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检查了一下,重新更换了新的弹夹。然后我穿好大衣,挎上装着圆形弹夹的挎包,提着冲锋枪,全副武装地重新来到了外间。
朱可夫走到我的面前,伸出了他温暖的大手,拉住了我的手使劲摇了摇,用感激的语气说道:“丽达,路上小心,这件事就拜托你了。祝你好运!”
我刚走出司令部的大门,就看见了司机萨依特,他正倚在半开的车门旁抽烟。我朝他走了过去,问道:“萨依特,准备得怎样了,我们能马上出发吗?”
萨依特把手中的烟头一扔,从车头前面绕过来为我打开了车门,满有把握地回答道:“随时可以出发,少校同志!请上车吧。”
“其他人呢?”我上车前环顾四周,除了眼前的司机和门口站岗的卫兵,就再也没有见到其他任何人,便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
“其他人?!大将同志不就只安排我们两人去执行这项特别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