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燃烧的莫斯科作者:红场唐人》-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什么事?谢廖沙!”那个队长不耐烦地问刚才叫他的那个人。

        那个叫谢廖沙的人上前恭恭敬敬地向队长敬了个礼,然后说:“我们刚才抓到了十几个富农,想请示一下您该怎么处置?”

        “还能怎么处置,还是按老规矩办!”

        “可是,您看这里面还有妇女和孩子呢!”

        “谢廖沙,你不是今天的酒还没有醒啊?只要是富农,哪怕是妇女和孩子,都要毫不留情地消灭掉,明白吗?”

        “是!”谢廖沙答应一声,转身跑回了他的队伍,招呼着人把那串富农拉到了一栋房子的墙边站好。然后穿制服的人后退几步,神情冷漠地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向站着墙边的这些人瞄准着。

        我看到这些人如此地草芥人命,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忍不住冲了过去,站在两群人的中间。我面对着那一排黑洞洞的枪口,非常淡定地平伸着双手,遮断着后面那些站在墙边的所谓“富农”们,大声地从那些穿制服的人喊道:“都住手,你们不能这样做!”

        没有人理睬我,队长带人赶着几辆马车往村外走去,只有谢廖沙还在继续对他的手下们喊着口令:“全体都有,听我的口令,瞄准前面的敌人,预备~~~”

        “妈妈!我怕~~!我怕~~~!”身后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喊声,我忍不住回头一看,一位包着头巾的【创建和谐家园】,正把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小姑娘抱在怀里,强作欢颜地哄她:“依杨娜乖!别怕,妈妈在这里呢,你快点把眼睛闭上,闭上就不怕了!”

        “放!”谢廖沙一声令下,七八支步枪一起开火,我看见靠在墙边的六个男人,先是胸前爆出一蓬血雾,然后往后一倒,贴着墙缓缓地滑倒在地上。硝烟尚未散去,第二轮的枪声又响了,这次倒下的另外的五名妇女,依杨娜的妈妈是背部中枪,她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挡住了那一发罪恶的子弹。

        “好了,列队出发。”谢廖沙见枪决任务已经完成,也没有过来检查一下,便招呼着所有的人追赶队长他们去了。

        我走到倒在血泊中的依杨娜母亲身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查看她抱在怀里的孩子,只见依杨娜正禁闭着双眼,紧紧地抓住她妈妈的衣服,在低声地抽泣着。我想安慰安慰她,便伸手过去摸她的脸,哪知道又摸了一个空。我不禁诧异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别人好像都看不见我似的,甚至还可以从我的身体中间穿过,难道我又是魂魄离体了吗?可是这是哪里啊,为什么苏军会开枪屠杀自己的人民啊?

        为了搞清这一连串的疑问,我站起身来,顺着队长和谢廖沙他们走的路追了过去。大概追了一公里左右,我终于追上了这支奇怪的队伍。他们在荒野上的一条壕沟前停了下来,沟前还站着好几个人。那个队长让其他人停了下来,然后他独自一人跑了过去。虽然隔得很远,但是我还是听清了,他正在向其中一个佩戴着政工军衔的大檐帽报告:“军事委员同志,第97收尸队前来向您报到,请您指示!”

        收尸队?!我听得简直是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我又穿越到了其它的年代了?为了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只能耐心地听下去。

        “这次收了多少尸体啊?”大檐帽问。

        “共有49具。”

        大檐帽点点头,然后冲旁边的一个手中拿着账本和笔的军人说:“记下来,第97收尸队今天共收敛了49具尸体,按照每具尸体200克面包的标准,应该奖励他们9800克面包。”说完他又吩咐队长:“把尸体都卸下来,扔到坑里去。”

        队长答应一声,快步地跑向他的队友,边跑还边喊:“把尸体卸下来,都扔到坑里去。”收尸队的队员们听到队长的喊声,有几个人纷纷爬上车厢,抬起里面的尸体,像扔木头一样扔到了地上。下面站着的人又从地上把尸体抬起来,抬到壕沟边去扔掉。

        在他们搬抬尸体的过程中,我清晰地听见那个姑娘还在用微弱的声音恳求他们:“求求你们,我还没有死,别把我扔到坑里去,我想活下去。”但是他们根本不理不睬,照样把姑娘扔进了壕沟的尸体堆里。

        眼前发生的这一幕人间惨剧,我却没有丝毫阻止的能力,甚至连那位无辜的姑娘都救不了,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像刀绞一般难受,不争气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那个小村庄的,刚走到最初的那个房子外面,就看见一个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正扑在那个死在门口的老头身上嚎哭着。我停在了原地,默默地看着那哭泣的女人。这个时候,墙边的尸体堆里传来小依杨娜的声音:“阿尤娜婶婶!是您吗?”

        女人从尸体身上抬起头来,朝发出声音的地方看过去。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声音又再度响了起来:“阿尤娜婶婶,是您吗?”

        “是我,是我!”女人站起身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快步地向尸体堆走过去,大声地答应着对方:“依杨娜,你在哪里啊?”

        “我被压在妈妈的身体下面了,您快来救救我吧!”

        女人走到依杨娜妈妈的身边,小心翼翼地把她的尸体翻过来,从她的怀里把依杨娜扯了出来,紧紧地抱在了自己的怀里。口中念念有词地说:“可怜的孩子,我可怜的孩子啊!”然后她抬头看着天空,大声地喊着:“圣母玛丽亚啊!我们到底是做了什么孽啊,您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们啊?”

        在她抬头的时候,从我的角度刚好能看清她的面孔,让我大吃了一惊,原来这个中年妇女居然就是白天把德国人引到村子里来的阿尤娜。

        我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才发现自己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而且梦中的一切是那么地真实。我双手抱膝坐在床上,思前想后,发现其实这个梦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而是和晚上见到的那个村苏维埃委员有关。

        那位中年妇女一见我的面,就开始唠叨个不停,一直在向我述说阿尤娜和依杨娜的事情。说九年前,阿尤娜带着一个年仅九岁的依杨娜逃荒到了这个村子,大家看她们可怜,便将她们收留在农庄里。刚开始的时候,阿尤娜还比较老实,时间一长,就经常在村子里散布一些反动的言论来蛊惑人心。

        记得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卢金插嘴问了一句:“哪一方面的反动言论?”

        中年妇女表功似的说:“还能有啥,她说她家原来在乌克兰,在32年底的时候,闹起了粮荒,政府组织了征粮队,把乡下人家里的粮食一粒不剩地全收走了。如果谁抗拒不交的话,就直接把他定为新富农,工作队的人员有权利对他们执行【创建和谐家园】判决。”说到这里,她还补充了一句自己的看法:“指挥员同志,您想,我们的军队会做出这种事吗?还不是她对社会不满,才会恶意中伤的。”

        “还有什么?继续讲下去。”我不想接她的碴,便催他接着讲。

        “阿尤娜还说,因为粮食都被征粮队抢走了,大家没有了吃的,就到森林里去挖草根树皮吃,到冬天的时候,连这些吃的都没有,就开始饿死人。开始只是死一两个人,到后来是一家人一家人地饿死。于是政府又组织了收尸队,挨家挨户地收集尸体,送到荒野里去埋掉。当时她的女儿只是饿得奄奄一息,结果就被收尸队拖去活埋了。收尸队这么干,是因为每埋葬一具尸体,他们可以得到两百克的面包……”

        卢金这个时候插一句:“组织收尸队的这个事我也听说过,不过在开始饿死人后不久,政府就在全国采取了严格的配给制度,很快就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

        “可不是嘛,这位战士同志,我所了解的情况也是这样,据说乌克兰是那次大饥荒的重灾区,前后死了十几万人。可是这个万恶的阿尤娜却造谣说,政府隐瞒了真实的死亡人数,据她在逃荒路上的所见所闻,估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在整个大饥荒过程中,乌克兰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都饿死了。”

        “造谣,简直在造谣!”卢金愤愤不平地说,“这样的人,你们村苏维埃为啥对她不闻不问啊?”

        “卢金,别说了。”我打断了卢金的话,也阻止了中年女人想说话的企图,到目前为止,我全明白了,其实我记忆中的那次大饥荒不应该是1946年,而是发生在1932年底的。在那次大饥荒中,乌克兰有差不多一千万人被饿死。这样一来,我就明白为啥依杨娜那么快就和德国人搅合在了一起,阿尤娜发现依杨娜死后,又为什么会跑去给德国人通风报信,并带着他们来企图消灭掉我们。还有就是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为啥在伪军中会有那么多的乌克兰人,看来都是这该死的大饥荒惹的货。

        我正坐在床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敲门声。“谁啊?”我大声地问道。

        “中校同志,我是巴甫洛夫。”

        “有什么事吗?”

        “我来告诉您一声,部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知道了,我马上就来。”说完,我便翻身下了床,开始穿衣服。

      第78章 血战车站(五)

        昨天当知道有四百战士归我指挥时,曾一度动过带他们去攻击德军司令部,活捉古德里安的念头。但很快我就发现战士们的武器太少了,大部分人还是手无寸铁,况且我也不知道防守司令部的德军配备了什么样的武器,兵力是如何部署的,在这种情况下去贸然进攻,无疑是去送死,所以最后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诱人的念头。

        如今新组建的加强营足有七百人,装备有大量的冲锋枪、机枪,甚至还有一个迫击炮连,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支战斗力不弱的部队。部队集结完毕后,我就带着他们返回沃洛克拉姆斯克,而没有去古德里安所在的托尔斯泰庄园。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就算发动突袭,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这种新拼凑起来的部队,指挥员和战士彼此间还不熟悉,相互的配合也不好,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况且庄园周围有碉堡、战壕以及坦克,凭我们这样的装备,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的。一旦被守军缠住,等周围的德军增援部队一围上来,我们就会全军覆没的。与其这样冒险,我还不如回去把这个情况如实地反映给朱可夫,让他派飞机来轰炸更省事一些。

        带着这样庞大的一支部队,不在敌人后方闹腾一下,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回去,我实在是不甘心,所以格外想找个机会揍德国人一下,也好激励激励我军的士气。

        当部队行进到我们前两天见到德军机械化部队的那条简易公路附近时,我终于下定决心,准备组织部队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战。根据我的推测,德军既然在森林中开辟了这样一条简易的公路,其目的就是为了调兵遣将和运输物质。这里不可能每天都有大部队经过,大部分时间只是小部队或者运输队通行。以我军现有的实力,吃掉德军的小部队是没有问题的。

        独立营如今有四个连,其中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营长是费尔斯托夫少尉,指导员巴甫洛夫是营政委,一连连长卢金,二连连长萨波丘克,三连连长雷斯达耶夫,迫击炮连连长伊沙耶夫。另外还剩下了四十个人,则组成了一个警卫排,排长有狙击手阿古明特担任。我之所以把自己熟悉的人都安排到下面担任指挥职务,一是因为我和他们都很熟悉,打仗时指挥起来,才能如臂使指;二是我多少有点私心,想借此培养自己在军中的势力,以后官当大以后,能有几支自己直接指挥的部队,也不是什么坏事。

        简易公路是南北走向,我将部队分成了两部分,卢金的一连到路的东面去埋伏,我带领二连、三连、迫击炮连及警卫排在路的西面埋伏。

        要打伏击,埋设地雷是必不可少的,费尔斯托夫原来是工兵排长,埋地雷可是他的老本行,所以这种技术活他顺理成章地交给了他。到底是行家啊,不佩服都不行,不到十分钟,就将四十颗地雷全埋好了。

        在埋伏前,我召集几个连长过来布置任务,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他们发布一连串的命令:“费尔斯托夫,您和二连潜伏在离公路五十米的地方,一旦德军的车辆进入伏击圈,你立即引爆地雷。”刚才埋设的地雷中,唯一的一颗反坦克雷是需要遥控起爆的,所以我才会这样吩咐他。

        “是,中校同志。”他回答得非常干脆。

        “萨波丘克,地雷爆炸后,德军会陷入暂时的混乱。这个时候,二连的轻重火力一起开火,对敌人进行一轮火力齐射后开始冲锋。在这么近的距离里,因为树木的遮挡,迫击炮没有用武之地,就只能靠手榴弹发挥威力,要边冲锋边投弹,给敌人以最大程度的火力杀伤。明白了吗?”

        “完全明白,指挥员同志。”

        “卢金。”我又把头转向了这两天给我印象不错的卢金,“当德军抵挡不住二连的攻击,向你方向退却时,你便带领部队全线出击,务必将剩下的德军全歼。明白了吗?”

        “明白了!指挥员同志”他兴奋地回答了一声,看神情他早好像早就盼着有这样的机会,来好好地教训一下德国鬼子。

        “巴甫洛夫。”我向巴甫洛夫下达最后一个命令:“您和三连停留在森林中间,注意隐蔽并照顾好伤员,等战斗结束后再过来和我们汇合。”

        “中校同志。”他有些委屈地说:“当其他同志都在和敌人战斗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政工人员,怎么能停留在后方呢?”

        “我把伤员都安排在后面,需要有人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个工作只有你最适合。”打仗时,我不喜欢有个政工人员在我的旁边指手画脚的,所以能把他打发多远就打发到多远去。

        两个连外带一个警卫排四百多人一动不动地趴在雪地里,身上都披着白色的披风,这可是从仓库里找到的好东西啊,既可以御寒又能达到隐蔽的效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部队进入潜伏位置已经两个小时,公路上还是没有半点动静,而我已经冻得开始打哆嗦。就在我准备宣布取消潜伏命令的时候,北面隐约传来了汽车的马达轰鸣声。

        “来了,来了,阿古明特,你听汽车的马达声,德军的车队马上就要过来了!”我边说边端起望远镜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我的望远镜里出现了德军的汽车队,头车的驾驶室顶棚上架着一挺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头戴钢盔身穿灰绿色军大衣的德国兵,这样满载着士兵的卡车居然有六辆。

        “指挥员同志。”一直用瞄准镜在观察敌情的阿古明特,轻声地对我说:“每辆车厢里有30名士兵,再加上驾驶室里坐三个,一辆车有33人,六辆车共是198人。”停顿了一下,他有些担忧地说:“虽然我们的人数比他们多一倍,但要迅速地全歼他们,还是有困难的。”

        我注视着越开越近的汽车队,发现德军的警惕性并不高,头车的机【创建和谐家园】居然一手扶住机枪,扭头在和旁边的人谈笑风生,也许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会在自己的后方遭受到意外地伏击。于是便不以为然地对阿古明特说:“不用担心,你看德军一点防备都没有,只要我们的攻击速度快的话,完全可以在他们的增援部队赶到前结束战斗。”

        德军的汽车队毫无察觉地开进了我军的伏击圈。轰地一声巨响传来,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我不用看也清楚,这是费尔斯托夫引爆了遥控地雷。可怜的军车被威力巨大的反坦克雷给炸飞了三米多高,汽车的碎片和德军士兵的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地从天上落下来,不规则地撒布在爆点附近的雪地上。

        后面紧跟着的五辆卡车停了下来,驾驶室顶棚上的机枪吼叫起来,因为不知道袭击究竟来自什么方向,所以德军的机【创建和谐家园】是漫无目的地朝四处乱打一气。

        我听见旁边的阿古明特扣动了扳机,随即便看到第二辆车上的机枪射手头部往后一仰,然后整个人就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旁边的副射手迅速抓起了机枪,没等他扣向扳机,又被阿古明特一枪爆头。与此同时,二连所有的轻重武器一起开火,密集的子弹射向了车队。

        虽然遭受到了突然袭击,但是德军没有发生大的慌乱,训练有素的士兵纷纷跳下车,靠着汽车做掩护向四周开枪射击。但更多的士兵刚站起身来,还没来得及跳下车,就被我们的子弹所击中,不是直接栽倒在车厢里,就是头朝下地垂挂在了车厢的厢板上。第三辆车的驾驶室车门打开,一名戴大檐帽的德军军官跌跌撞撞地跳了出来,慌张地四下张望后,右手高举着【创建和谐家园】,冲着乱糟糟的队伍大声地喊叫着。这时,阿古明特不失时机地又打了一枪,德军官用手捂住右肩膀,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车门的踏板上,【创建和谐家园】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他挣扎着站起来,想再喊几句的时候,却被不知从哪里飞去的子弹击中,捂住胸口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乌拉!乌拉!!”战士们从雪地里跃了起来,端着武器喊着口号就往前冲,边跑边射击,不少战士在冲锋的过程中还减缓速度,把拉了弦的手榴弹扔到德军的车队中去。一名战士刚拉了弦,没等把手榴弹扔出去,就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他的身体晃了晃,然后一声不响地倒下了。一名战士端着枪刚要从他的尸体旁冲过去时,落在地上的那颗手榴弹爆炸了,冲锋的战士惨叫一声,满身是血地仰面倒在了雪地上。

        面对我军的冲锋,德军中有些亡命之徒也端着冲锋枪迎了上来,但他们刚冲到公路边缘,便踏上了费尔斯托夫早就埋下的地雷,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伤了二三十人后,不得不退了回来,依托汽车做掩护继续顽抗。

        五十米的距离,战士们很快就冲上去了,和敌人展开了近战。公路上展开了一场混战,爆豆般的枪声不绝于耳,手榴弹短促的爆炸声,中弹者的惨叫声,交织成一片……

        德军虽然损失惨重,但还在原地顽强地抵抗,没有如我设想那样退入东面的森林。好在卢金也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看德军迟迟没有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路线撤退,便主动带领部队出击。一连的战士在冲上公路时,不幸也踩上了我们自己埋设的地雷。这种一踩就炸的地雷可分不清敌我,顷刻间也炸倒了十几个战士。不过一连的进攻成为压垮敌人防御的最后一根稻草,德军顽强的抵抗很快便被彻底摧毁了,枪声沉寂了下来,剩下的士兵乖乖地放下武器,高举起了双手向我们投降。

        战斗结束后,我才带着警卫排上了公路,毕竟现在我已经是个中校,完全没有必要再像个中尉那样带着部队去冲锋了。我带着阿古明特巡视着正在打扫着的战场,几个满身是血的德国兵躺在地上【创建和谐家园】着,看着我走过去,他们伸出手睁大着眼睛,叽里哇啦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估计是想让我救他们。虽然他们是我们的敌人,但那种眼神让人看着无比揪心。我转身吩咐身后的阿古明特:“阿古明特,你去安排几副担架,把这几个德国兵抬上一起走。”

        “指挥员同志,我们自己还有那么多伤员要抬呢,再多上这么几个德国鬼子,怕没有那么多人手啊!”

        “谁说让我们的同志抬了?!”我不耐烦地说:“不是抓了即使个德国俘虏吗?这些伤员让他们抬。”

        卢金迅速为我统计了伤亡数字,这次伏击战共打死德军145名,打伤18名,俘虏35名。我军伤亡47人,负伤21人,其中有一半的伤亡是自己埋设的地雷造成的。

        我把费尔斯托夫、巴甫洛夫、卢金及一些连排长召集起来,我兴奋地在队列前走了两个来回,然后扬起手中那张写有伤亡数字的纸条,对他们大声地说:“同志们,今天的这次伏击打得真是太漂亮。这一仗消灭了德国鬼子将近两百人,而我们只伤亡不到七十个人。这说明什么?”说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看大家都在兴奋地交头接耳,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只好自己接着说下去:“说明我们队伍的战斗力,一点都不比德国鬼子差。只要部署周密,指挥得当,要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并不一定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能消灭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

      第79章 血战车站(六)

        部队离开公路,继续向东北方向的沃洛克拉姆斯克前进。

        因为有辎重、伤员和俘虏的存在,所以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比战斗前慢了许多。费尔斯托夫和卢金带领的一连,和大部队拉开了两百米的间隔,走在整支部队的最前面,他们以班为单位,向前搜索前进。

        越往东北方向走,前方传来的枪声就越密集。我和巴甫洛夫站在一个小山丘上,观察着枪响的地方,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前方硝烟翻滚烈焰腾空,伴着不时腾起的大团火光,还可以清晰地听到几声零星的爆炸声。

        “巴甫洛夫,前面战斗的是什么地方?”我放下望远镜,扭头问站在旁边的营政委。听到我的问话,他举起刚缴获的德制望远镜仔细地朝发生激烈战斗的地方看了一会儿,然后用肯定的口吻回答我说:“指挥员同志,从方向上看,是沃洛克拉姆斯克的汽车站。”

        “哦!”我若有所思地说:“前天晚上我和罗科索夫斯基将军联系的时候,他曾经提到过,说当时德军占领了沃洛克拉姆斯克的汽车站,而潘菲洛夫师长正在组织兵力进行反击,力图把德军从车站里赶出去。已经过了两天了,也不知道现在是我军在攻击车站,还是德军在进攻车站?”

        “不管车站如今在谁的手里,只要枪炮声还没有停止,就表示我们的人还在战斗。”巴甫洛夫放下望远镜,平静地对我说:“我们应该去帮他们一把。”

        “好吧,巴甫洛夫指导员,您去把连长们都召集起来,我要给他们布置战斗任务。”

        “是!”巴甫洛夫答应一声,然后转身就往山丘下跑,跑了没两步便停了下来,扭头对我说:“中校同志,这次您可不能再让我待在后面听枪炮声了。”

        我苦笑了一下,回答他说:“没问题,这次我一定会让你参加战斗的。”

        功夫不大,几十名连排长纷纷从各个方向跑上了山丘,在我的面前停了下来,整齐地排成了两行。站在队列最前面的费尔斯托夫上前一步,敬礼后向我大声地报告说:“中校同志,全体指挥员【创建和谐家园】完毕,请您指示!”

        我等费尔斯托夫回到队伍里以后,才背着手走到了队列的前面,先咳嗽了一声,然后指着枪炮声密集的地方,开门见山地问他们:“你们看,前方就是沃洛克拉姆斯克汽车站,我军正和【创建和谐家园】匪徒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我们该怎么办?”

        连排长们都望着我不说话,大家的表现让我很不满意,因为眼前并未出现我想象中的情景:我原以为,我们几个小时前才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那么这些指挥员应该个个参战情绪极度高涨才对,豪言壮语是难免的,为了谁能打头阵他们会争得个面红耳赤。我的目光再次巡视了一遍,见他们的表情还是一成不变,仍在一言不发地瞧着我,我才意识到他们已经习惯了服从,上级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是错误的,也要不打折扣地执行。东西方的文化始终存在了差异,可我始终还在用东方人的思维来考虑问题,难怪会出现这种尴尬情况。

        既然大家都不发表意见,那么我就按照我的想法来布置任务,我面无表情地向他们发布着一系列的任务,首先点了几个熟悉的名字:“费尔斯托夫、巴甫洛夫、卢金、萨波丘克、伊沙耶夫!”

        “到!”五人整齐地答道,然后同时向前迈了一步。

        “你们所率领的一连、二连及炮兵连,随我到汽车站去增援。”

        “是!”五人退回了队伍之中。

        “雷斯达耶夫!”

        “到!”

      ¡¡¡¡¡°Äã´øÁìÈýÁ¬£¬»¤ËÍê¢ÖØ¡¢ÉËÔ±»Ø316ʦµÄ·ÀÏßÈ¥¡£¡±

        听到我这样的命令,他的脸上都流露出了很不高兴的神情,他向我抱怨说:“中校同志,刚才的伏击战,我们三连在后面听了半天的枪炮声,战士们就有不少的情绪。现在好不容易又盼到要打仗了,结果您又……您看这……这样的话,同志们的思想怕转不过弯来。”

        听到他说这话,我不禁苦笑了一下,心说思想转不过弯的人是你吧,要是你早点跳出来说这话,我一定安排你去参加战斗,这个时候再说就晚了,不过我还是要向他耐心解释:“雷斯达耶夫同志,你应该知道,由于伤员和俘虏的存在,已经让我们队伍的行军速度大大减慢了。如果再按照现有的速度走下去,估计等我们赶到车站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增援也就失去了意义。明白了吗?”

        “完全明白,中校同志。”他不情不愿地回答了我一句。

        “不过,既然三连的同志想参加这次战斗,我一定会达成他们愿望的。”步兵连是我按照四四编制组成的,下辖四个排,每个排下辖四个班,全连180人。经过刚才的战斗,一连、二连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员,如果要发起进攻的话,就需要给他们补充兵力。如今就只有三连是齐装满员,因此我打算从他们这里抽调人手,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6: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