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熬鹰航空业_校对版by:中克希德》-第5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事情总算解决了,于总师看着几人摇摇头,将杨辉和朱教授叫出去。

        “朱教授,现在我把这五个刺头都带走了,后面的试验还得要靠你这边多出些力了,以后大家合作愉快。新机做出来也当有你的功劳,希望你要对这个项目多上心。”

        “那是自然的后面的试验只要没人捣乱,我们就可以做下去,测试的人手这位杨辉都计算好了,按照他预计的来看,应该还会提前做出来,不出问题三个月是可以拿出测试数据,我看这个方案挺简洁的。”

        白所长说完了气动试验,于总师又对杨辉说着另外一件事。

        “杨辉,马上再过上几天资金就到了,到时候还有航电谈判,沙特的苏尔坦亲王会亲自过来,参加对英国谈判,亲王点名要你到时候陪同,所以到时候你要抽出几天时间参加对马可尼的谈判。”

        于所长不明白苏尔坦亲王的意图,但是杨辉知道,这就是苏尔坦亲王迫不及待想要进行下一个项目谈判了。

        杨辉觉得再这样拖下去也不好了,于是就答应于总师的要求,心里却是在想对于后面的沙特要的大家伙要怎么帮沙特牵线。

        想起航天工业,杨辉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老熟人,这可是当年专门负责两弹的元帅了,而且联系起来也是比较简单。

      第126章 测试开始

        虽然一直重视着和沙特方面谈的大家伙,但是现在杨辉要做的是马上准备开始风洞试验。模型制作和理论分析已经迅速的完成,这些对于北航这些老司机来说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杨辉现在站在一边看着安装模型。

        对于新机的模型安装,采用了背支方式,实际上说的更形象一些叫做背部吊挂式来的好,风洞模型安装的方式大概有三种:尾支、背支、腹支三种。

        采用各种方式都可以,只要符合两点条件就可以了:第一模型不能伸出试验段的模型区;第二保证测试段始终在核心气流中。

        再安装上进行测试的专用工具就可以了,不同的测试项目,在细微处的需求又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专门的工具来进行控制风洞的流量。

        风洞测试是由杨辉和朱教授主持,实际上的真的做风洞测试的时候,控制风洞的是专业人士来进行的。细微的操作所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使得普通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操作不了风洞,只能是在测试的时候说一下要马上变到那个流量区间,然后控制人员来操作。

        “好,你们都离远一些,现在我要准备启动风洞了,这家伙可一点也不好说话。”

        闲杂人等到达安全区,风洞开始启动。随着巨大的风扇转动起来并不断加速,气流的速度不断飙升,达到最高速度后,风扇转动开始趋于平稳,狂暴的气流似乎也得到了控制。这个时候,就时候就能够进行观察了。

        设定好精确的气流流动速度,往气流中通入便于观察气流的颗粒物,如果直接就进行测试,是看不到气流的流动状况的。

        而通过添加特定的微小均一性地颗粒物之后,是可以观察到气流的流动状况。当然要实际获得数据还是要用上专用的照像机,将气流的流动情况拍摄下来,最后再来进行后面的试验数据分析。

        在八十年代正是信息技术起步的时候,风洞测试还没有向后世一样和计算机相结合,从而简化测试,所以现在就需要多投入人工。

        随着第一部分的试验数据收集完成,朱教授满意的点点头,打手势示意旁边测控室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测试。

        风洞测试算是有很大的危险系数的,不仅有狂暴的风最主要的还有噪音。有风扇转动的身音,也有风快速流动的声音,尽管风洞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尽可能的要降噪,但是有的时候为了性能,噪音就只有忍了。

        放到实际的测试中,就是现场人员都要带上耳塞。通过事先沟通,在试验中就用最简单有效的手势来交流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明白了朱教授的意思,里面的操作人员开始再次进行风速调整。风扇是不会在进行调整了,要调整是有专门的风力调整装置。

        简单的一番计算后,将电源接通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推动节流锥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气流的精确控制。要是通过控制风扇来精确改变气流的大小,这种办法几乎是不可能的,风扇是大多数的风洞气流发生器,直接产生巨大的气流,要控制只能是大概的控制一下而已。

        节流锥的移动,气流开始进一步增加,当达到节点后,又再次开始测试,风洞测试就是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来,容不得马虎,也容不得偷工减料。

        也许就是没有测试到的一个节点,就有着一个特殊的气流现象,那么在实际的飞行中就会存在这样的隐患,可能在哪一天就会由这个特殊的细节导致巨大的事故。

        一步一步的测试,直到最后测试到风洞的最大风力,在这之后要想继续测试下去,那么就要换个更加强力的风洞,比如说:超音速风洞。

        附面层的测试要一步一步来,亚音速风洞不能满足测试需求了,那就先放下来,测试其它的项目,还未测试项目多了去了,亚音速风洞的测试项目是最多,同样也是最繁琐的。

        按照测试安排来看,最先做的进气道试验,附面层隔板过后就是进气道的唇口、截面、喉道,以及进气道向机体内收拢段的气流流动变化,当然还要测试左右两进气道的气流在机体内部合流时的流动状况,等等还有其它的都是不一而足,所以新的进气道改动大不仅仅只是嘴上说的而已。

        杨辉现在继续和一帮做理论分析的研究生一起做理论分析,虽然杨辉现在学历是本科毕业的,但是后世杨辉是读了研究生的,加上不断在工作上的学习。以及后来在机缘之下,杨辉又被单位推荐去北航继续深造过。这些理论分析还真的是难不倒他。

        现在杨辉所在的小组就正在进行进气道出口(即:发动机进气口)流量测试的前期分析,不过在分析中杨辉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按照现在的旧版气动测试规定大纲来,杨辉就怎么看这个规定怎么不合适。

        进气道和发动机属于两个不同的单位,这就要共同商定一个测量界面,两边都用这个界面测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杨辉看着旧版的测试大纲,思绪良多,现在是不是要将这些问题提出来?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若是提出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只要有益肯定就是要进行修改,而修改试验规范这是相当大得一件事,这就是在改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

        一改动牵扯的面就太多了,不仅改动阻力大,同样还会耗时很久。这对于杨辉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想想还是先暂时按照这个规范进行测试好了,旧版规范尽管有各种小的缺陷,但是用还是能用的。

        等这个项目完成之后,杨辉再打算把他所知道的后世改动了的规范统计一下,在上报,争取通过这些能够让上面注意到这个问题,最好能进行全面的修订。这个就是最好的办法了,杨辉一个人是不可呢个把后世的试验规范记下来,这个还是要【创建和谐家园】多人一起修订才行。

        同时杨辉还想到了其他的设计试验规范大纲,比若说发动机设计规范大纲这个也许也要反映一下。

        想了太多已经搞的杨辉思绪混乱了,强制要求自己不要想太多,就按照旧版的来。慢慢的杨辉就适应了旧版的规范,同时在杨辉做分析的时候,把自己能想到的都给加上去,尽量能完善一些就完善一些吧。

        随后几人的分析结果汇总的时候,差距就出来了,这些东西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看着汇总后的分析数据,那位最受朱教授看好的刘军看了杨辉的分析结果,惊讶不已。

        “杨组长,你的这个分析好像比我们分析的要详细的多,特别是你后面注明得这个测试注意事项很有意思啊。”

        刘军的话引来了同样做这理论分析的其人的关注,皆是放下笔近距离强势围观,看来这个来自0011基地的这位有些绝活啊,还是瞧瞧看好了。

        对于会有人惊讶自己的可分析结果,杨辉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这东西好坏自然是能一眼就看出来的,现在有人问出来了,杨辉也不会吝啬解答一下问题。

        “哦,哪里不一样,你说说说看,我会为你解释的。”

      第127章 屠吉达

        听了杨辉的口气,像是很有耐心的样子,刘军指着杨辉写在分析数据后面的备注上,表示他对杨辉写在备注里面的几点东西不解。

        “是这样的,我看你这里的A,B两点和国内的规范都是一样的,但是多出来的两点又是什么意思?这个:‘气动界面的测压耙、测量仪表等不影响性能测量’我能想通,的确这是有必要注意的。”

        随后问出刘军自己最为疑惑的一点:“但是这个‘气动界面定在靠近发动机一侧,应位于前支板、工作叶片排的前缘’这一点我就不明白你的意思了,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听了问道了这个问题,杨辉倒是笑了,实际这四个规定并不是共和国原产的,这是美国的国家标准。

        上辈子这个东西还是0132和格鲁曼合作的时候看到的,当时的超级七项目是装上了F20虎鲨的机头,进气道是重新设计的。而在从新设计进行风洞试验时0132方面人员在美国看到的这东西,当时的反映和现在的刘军是一模一样,不过那时候的格鲁曼自然是不会说出这些原因的。

        直到后来89年之后,0132回到国内重新再来时,才在实际中经过对比发现里面的门道,当时还用了很多的试验数据才搞明白,而现在杨辉自然是给不出来这些数据,只能把大概的原因说一下,等到后面的实际数据出来了,具体的自然就会明白。

        “这个东西现在我给你解释我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这是上次我到法国去办事,在国际航空期刊上面看到的,那上面倒是写的很详尽,但是现在我只能说一下大概的原因:发动机和进气道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进气道是为了发动机而存在的,所以在选定界面的时候就要以发动机为重靠近发动机理所应当。等到以后有机会可以具体多找一些数据具体验证一下就明白了。”

        听了这解释,刘军表示虽然听起来没有具体的试验数据证明,但也像是那么回事,到时候给导师说一下。自己专门研究研究这个东西,若真是说的这样,那这就又是一个不错的小研究课题。

        其他围着看热闹的听了杨辉的解释也是感觉在道理上还算听得过去,随后各自怀着自己的想法到一边去思考人生。

        分析数据汇总继续去开始试验,风洞开始运转,巨大的噪音一次又一次的充斥着现场,但是仔细听起来却又像是美妙的交响乐。

        ……

        几天的测试使得众人都步入正轨,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实力,那些研究生的这次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但是最后杨辉相信基地得收获是最大的,人和技术两得恐怕不是梦想。

        杨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仅仅几天就表现的相当抢眼,至少北航的朱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是不会真的把杨辉当成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在赞赏杨辉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同行西工大的更添几份忌惮,实在是杨辉表现的太抢眼了,让人不得不多想到他的母校。

        但是这样愉快的日子并不能持续多久,因为英国马可尼公司派来了谈判队伍,想来这是要进行一番掰手腕了。杨辉一想到到时候会有沙特出席,感觉恐怕这事还真不能拖久了,要是拖得沙特没有耐心了,那就是真的得不偿失。

        “朱教授这后面的项目就要您主持了,这我也没想到上面又要我去参加对马可尼的谈判,这几天风吹的正凉快,走外面感觉一点也不舒服啊。”

        同样是说风洞的风吹得凉快,但是杨辉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就别有一番味道了,起码这时候的朱教授很是高兴。对于杨辉去参加谈判的事朱教授就更是高兴,不仅为杨辉高兴,也为自己高兴,看来自己没押错宝,这个杨辉以后大有前途。

        “行,没事你去吧,这边有我你放心,现在你们基地剩下的这几个人都还挺老实的,特别是那个叫崔阿的现在很是好学啊,你就放心吧。”

        说到崔阿杨辉这几天也是看到眼里,这是基地来的几人中这几天最好学的,而且看起来好像还挺有天赋的,当年的小将们现在也还是有变好了的。

        收拾一下,杨辉再次回到久违的招待所,这里已经成了基地的大本营了,而且现在不仅仅是基地的人,来自0132的代表也是住在了这里,美其名曰联系方便。

        找到于总师报道,至于白所长以及其它的厂所领导,都已经不再这里了,对马可尼的谈判不需要他们,他们现在需要的是赶快回去主持新机的配套项目研发,特别是二所承担的发动机研制项目最紧。

        要说到发动机研制这又要说到黎阳刘厂长了,还在帝都的时候刘厂长就到处跑关系要调走,听到要改制之后深知自己的那些问题的刘厂长更是不敢停留。

        回到基地就连忙办好了手续调到了东北去,继续回黎明厂混,虽然官职大大的减小了,但是在繁华的奉天,刘厂长觉得很是满意。

        这就说到了黎阳厂群龙无首了,抓住这个机会,直接把黎阳厂和基地的二所给‘合并’了,就这样白所长走马上任有兼任了黎阳厂的厂长,现在正忙的理顺关系,特别是那几位不服气的黎阳副厂长。

        发生在遥远的基地的事杨辉不知道,但是现在杨辉知道的是,0132这次也很重视这个新教练机项目。连0132的顶梁柱屠吉达也派出来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拿下这个航电的分系统大单。

        眼看着0132出口到约旦的歼七M就要研制完成了,后面的项目还不知道在哪里。屠吉达现在正在大连做试飞工作,负责项目研发得总体设计师,同时离帝都近,所以自然就派来了帝都参加谈判。

        杨辉再次看到屠吉达的时候,也是一愣,这屠吉达现在还是瘦瘦的,不过一百斤出头,配着他那1.78米的高个子,就看起来有些太清瘦了。在三十岁的时候屠吉达的头发就开始大面积谢顶,所以现在杨辉看到的依然是光头打扮的屠吉达,在高高的鼻梁上驾着的是一副厚厚的眼睛。

        看着这些,杨辉觉得实在是和后世看到的屠吉达老先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一副样子,也不知到该说是屠老先生不显老,还是该说在年轻的时候就操心过渡老态以显。

        “你好,屠总师,我是0011基地的杨辉,现在在做新机的气动设计,真没想到您现在亲自过来了。”

        屠吉达来到招待所已经有半天时间了,对于新机的具体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这新机的设计只有一句话来评价:保守而不落后,先进而不超前。

        这一句话道尽了新机的设计精髓,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新机的设计。

        “哦,你好,我是屠吉达,刚才已经和你们于总师交流了一下,我对你们这个新机的大概还是了解了,特别是这个新机的气动设计。真的很不错,的确很符合我国现在的技术能力,技术风险控制的刚好,你的气动设计功底很不符合你的年龄啊,不错。”

        说到年龄问题,杨辉连忙换个话题来。

        “呵呵,屠总师过奖了,我们还是说说这个具体的航电项目吧,英国人那边还得是你来打头啊,这里就你和马可尼方面最熟悉了。”

      第128章 兴奋的马可尼公司

        马可尼公司对于共和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很有信心,表现在第一次歼七2A的谈判中就是这样的,给出的条件中甚至允许共和国引进生产线。

        在经历后来的歼七2A下马后的失落,歼七M开始研制的峰回路转,大起大落使得马可尼公司又重拾信心。

        马可尼相信只要新的歼七M研制成功必定会有更多后续的订单,也正如马可尼所想,还在歼七M最后定型阶段新的订单就来了,这虽然不是歼七M的订单,但是没关系,只要是采购马可尼方面的子系统就可以了。

        大部分设备的生产线都在共和国,现在就是只管按生产的产品数量抽取技术费用就好。而且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的采购其它的产品,这些都是钱啊。

        高兴不已的马可尼公司派来了高规格的团队前来商谈,公司副总乔治亲自带队。

        双方的谈判在第二天就全面开始,至于参观0011基地这事直接就免了,在80年的时候马可尼就参观过0132厂,对于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时间紧迫先谈项目。

        先是大谈一段无聊的天气,随后又畅想美好未来,终于该说的说完了,这才是开始说到谈判项目。

        “乔治,我要说的是,你们现在提供给我们航电设备还是有问题,测距雷达在飞行测试中乱报警,这一点我们进行试验后有充足得证据证明是你们设备的问题;还有平视显示器显示重影等问题。”

        屠吉达老爷子是绝对的聪明人,现在为了保证双方的优势,都不先开口,那就自己来谈一下歼七M的设备问题好了,这样就是最好的切入点了。

        乔治听了屠吉达在这个时候开始说起设备的性能问题,作为设备的研制方,乔治当然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回事,这些实际上都是马可尼这边的小问题,只是不愿意做修改而已,做修改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显然抱有极大诚意的马可尼公司还是和所有英国人一样:懒,且舍不得自己多花一分钱。不过这个时候屠吉达把这些问题摆出来就让马可尼方面措手不及,这不是将到手的单子往外推吗,绝对先要马上搞定这个问题。

        “啊,屠先生对于这些小问题,实际上是很没有必要在这里说的,今天散会我就马上给公司打电话要求派技术人员过来免费做这些小问题的解决方案。”

        看到急眼了的马可尼,杨辉心里也是憋着笑,这可是太有意思了,关系到钱的时候英国人还是挺可爱的。

        同样还有屠吉达总师也是偷着乐。没想到还有这意外的收获,刚开始反映这些问题的时候,马可尼一直说是座舱整体设计问题,导致各种不兼容设备相互干扰了,现在马可尼一反以前样子,这诚意又恢复满格了。

        满意的屠总师继续当着中间人角色:“那好,既然贵方这么有诚意,那我相信我们的歼七M一定会很快定型,我们就说说这次的新教练机子系统设备采购吧。”

        乔治心里一喜,这就对了嘛,现在我们是航电系统承包商,要谈的是新机的航电系统,可不是什么歼七M的小毛病。

        顺着屠吉达的话,乔治开始介绍此行带来的可以出口的设备:“屠先生说的很好,我们就谈新教练机的问题。我们此次前来,根据贵方提出的要求,带来了一份设备清单。”

        说着伸手,就从旁边的【创建和谐家园】美女秘书手里接过文件夹来,将其中一份清单取出来递给于总师。

        接过文件,于总师大概一扫,发现里面的设备的确是很丰富,从各型雷达到传感器,甚至眼尖的于总师在里面看到了还有军用RB199发动机,这简直不敢相信。

        在83年得时候,英国居然就敢提供RB199这样三转子的好东西,不过看了后面的报价后于总师直接对这个发动机不抱希望了,这售价已经是和整个新机的售价持平了,引进这个东西承受不起啊。

        往下面看是救生设备这倒是可以一看,马丁·贝克公司的零零弹射座椅,这是好东西,而且技术成熟,多型号战机都采用了这个座椅,产量大,研发费用平摊下来,自然价格就还算靠谱了。

        点点头,于总师对这个弹射座椅很满意,毕竟这要做出口生意的,没有高品质的救生设备那就不行,至少会在那些奇葩们看来是不符合时代主流。

        至于国内军队那帮家伙,于总师可不认为军队会采购高昂的外国座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2: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