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热血仕途》-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彭长宜赶紧过去帮他捡起饭盒,好在有毛巾包着,里面的东西才没有滚落出来。

      他把饭盒递到姑娘的手中,又把地上的两只暖水瓶拎起,直到他做完这一切时,发现姑娘还愣在那里呆呆的看着他。彭长宜笑着说:“呵呵,看来吓的不轻啊。”

      姑娘的脸窘得通红,她捂住自己的心口,说道:“您是彭科长吧?”

      彭长宜微笑着点点头。

      姑娘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昨天小郝和老钱还说您今天可能来上班,没想到您这么早就到了。”

      彭长宜发现这个姑娘长的很好看,脸型娇小五官精致。两只乌黑的不算太大的眼睛明净清澈,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她的皮肤白细无暇,渗着青春的光泽。可能由于刚才的惊吓和窘态,脸上还有没完全褪去的红润。

      “呵呵,习惯了。”彭长宜不好盯着女孩子看,他调开了目光。

      “我叫丁一,所有数字中最小的那个,一。”她伸出一根手指比划着,随后大方的冲彭长宜伸出自己的手。

      彭长宜和她握了一下手。他感到这只小手温热而柔软,他平时握手的对象大都是男性的手,今天握这只手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彭长宜很想看看她的那只手,怎么写得如此清丽的小字,但没好意思,唯恐自己失态,就及时松开了她的手,笑笑说道:“丁一,这个名字好,简单,易记。但却不是最小的,在亢州,你是最大的,在中央也是最大的。”

      丁一“咯咯”地笑出声,她说道:“你们怎么都是这种思维呀?”

      “哦,还谁这么说?”彭长宜很有趣地问道。

      “王部长也这么说,他说我的名字一共才三画,如果我参加选举,按照姓氏笔画排名的时候,保准能捞到便宜,他说人们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给排在前面的人打对勾。”丁一说道。

      彭长宜笑了,部长从事组织工作多年,把这一切都琢磨透了,他附和着说:“部长说得对,的确是这样,希望你能捞到便宜。”

      丁一又“咯咯”地笑出声。想想父母给她起名字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还会有这么一层小优势:“那如果不是选举是砍头呢?是不是也要从姓氏排在前边的人先来?”

      “砍头的时候不从前面来,一般都从后面的名字开始。”彭长宜认真地说道,还并起手掌有力地做了一个“砍”的动作。

      丁一又笑了,她感到科长很有意思,也很和蔼,平易近人。

      彭长宜觉得她笑得很好看,明眸皓齿,眼睛还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有一种单纯自然的美,让人不得不惊叹她的清灵和毓秀。

      丁一将手中用白毛巾包着的饭盒递给他,说道:“彭科长,您吃早饭了吗?这是我给小郝从食堂带回的包子,还热呢?您吃吧。”

      彭长宜笑着摇摇头,说:“谢谢,我吃过了。”

      小郝叫郝东升,是他们科室去年分来的大学生。

      彭长宜指着桌上的小字,说道:“这些都是你写的吗?”

      丁一“嗯”了一声,说:“这是我每天早上练笔的,写的不好。”丁一谦虚地说道。

      “写得太好了!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蝇头小楷。”

      “呵呵,不好。”丁一说着就将桌上的宣纸摞起来,连同笔墨收进抽屉里。

      第4章 百奸不如一忠

      丁一做完这一切之后,才坐下来,她冲彭长宜笑了一下,拿出一个日记本,写下了一行字。

      事隔若干年后,彭长宜才知道那天丁一写的是:今天,我终于见到了我们的科长,一个身材魁伟、谈吐机智幽默、平易近人、长相不坏但衣着老气横秋的人。

      “你这字练了多少年了?那么小,很难写吧?”彭长宜第一次发现自己在女孩子面前话还蛮多的。

      丁一抬起头:“从十多岁开始练,只练这一种,别的字我不会写。我写的还不是最小的,最小的直径是三毫米。”丁一说着,用大拇指掐着食指的指尖,给彭长宜比划着大小。

      “三毫米?”

      彭长宜有些吃惊的说道,他也用大拇指掐着食指的指肚丈量着尺寸。然后说道:“尽管我不会写,但是我知道,咱们这方块字往大了写好写,往小了写就不好写了。”

      丁一抿着嘴笑了,她说道:“爸爸说不让我写大字,只能写小字,他说人的性格决定书法的成就。可能我这性格这辈子也创作不出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只能当个抄书匠了。”丁一说完,自己还撅了一下嘴,估计是对爸爸的话有些不服气。

      “你爸爸是搞书法的?”

      ¡°½ÌÊé½³¡£¡±¶¡Ò»¾ïÁËÒ»ÏÂ×ì˵µÀ¡£

      “哦,在哪里任教?”

      “京大美术系。”

      “啊?哈哈。”彭长宜大笑:“看来你对父亲有意见啊,这哪是什么教书匠啊?分明是大学教授,而且还是书画家!”

      “就是教书匠。”丁一认真地反驳他。

      “哈哈,教书匠是指的我们这种人,我当过好几年的中学老师呢,你爸爸那个层次的是教授,是导师。”彭长宜说道。

      丁一认真的说道:“只有教书匠才这么囿于形式,教授都是有创造性的教书育人,所以我从来都跟爸爸叫教书匠,或者叫丁老师,很少跟他叫教授。”

      丁一的声音很好听,似清泉流过。

      她还说什么,彭长宜赶快将一跟手指放在嘴边,冲丁一“嘘”了一声,然后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这时,走廊里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等这脚步声从门前经过后,彭长宜往前倾着上身,故作神秘的说道:“咱们部长大人来了,我要到他那里去请求接见。”

      丁一笑了,小声说道:“你怎么知道是部长的脚步声?”

      彭长宜说:“这就是观察的技巧,你仔细想想,这脚步声是不是咚咚的声音,连贯而且短促?”

      丁一想了想,点点头。

      彭长宜又说:“这就说明只有个子不高的人,才会走出这样的节奏,因为步岔小。但是请注意,不是所有这种脚步声的人就是部长。部长的步岔小,沉稳、有力,这跟他的性格有关。算了,不能全教给你。我要去请求接见了。”

      Åí³¤ÒËÕ¾ÆðÉí£¬¹ÊÒâÇáõÚ×ŽŲ½£¬×ßÁ˳öÈ¥¡£

      丁一觉得这个科长很有趣,也很成熟老练,对她很温和,她原先很担心她的顶头上司会是非常刻板、严肃的领导呢,看来不是。

      连日来,彭长宜吃不下睡不好,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严重透支,身心疲惫。没想到,一早就遇到了丁一,她身上那特有的青春气息感染了他,想到在沉闷枯燥的机关生活中,能跟这么一位美丽懂事的女孩子相处,他内心就有一种新鲜感。

      事后彭长宜才知道,在分来的大学生中,王家栋部长亲自点的丁一,把她留在组织部,就是看上了她那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

      王家栋知道,市委书记樊文良除去爱好书法,没有其他爱好,就连喝酒这个男人的爱好他都没有。他继承了血压高的家族史,他那个夫人医生严禁他抽烟喝酒。樊文良闲暇的时候,就来机关练书法。

      为了鼓励和培养机关内的书法人才,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小型的书画作品展。樊书记这个雅兴,也带动起机关一大批书法爱好者,机关的报纸就成了免费的“宣纸。”据说这报纸的洇润效果和宣纸有一拼,旧报纸在机关就成了抢手货。

      在新分来的大学生中,丁一凭着一手好字,一眼就被王家栋相中,把她留在了机关,跟她同批来的大学生就没那么幸运了,都被分到了乡镇接受锻炼。

      樊文良有个“洁癖”,那就是在他工作的周围,也就是目光所及的科室,不许有女同志存在。所以,几年来,市委一些科室几乎没再有新调入的女同志。

      像丁一这样年轻、漂亮的女同志,王家栋是不敢放在樊书记周围的,只好把她放在组织部彭长宜的干部科。

      丁一当然不知道她能被安排到组织部的内幕,还以为是自己幸运呢?

      彭长宜来到部长王家栋办公室。

      四年前,彭长宜经岳母的关系,从一所乡中学调到组织部做秘书工作,实际就是围着部长转,他做事认真、缜密,为人忠厚,深得王家栋的信任,两年后,被提拔当了干部科科长,当了科长后,他仍然是围着部长转。

      市委书记樊文良调到亢州后,很是倚重王家栋,他可以不相信市长,可以不相信副书记,但是对王家栋却十分信任,大小事都要和王家栋商量,特别是在人事工作上,给了他足够的权力空间。

      这份信任到后来,于王家栋来说也是蛮沉重的。

      “事情办好了?”部长问道。

      “是的,按照您的嘱咐,一丝不苟。”

      王家栋问他:“这次下乡听到什么反应吗?”

      部长之所以问他,显然是有所指的。

      王家栋在亢州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他已经把自己长成了参天大树,茁壮无比,高大无比,上可通天,下可入地,他咳嗽一下便可呼风唤雨,晃动一下身子便可撒豆成兵,跺一下脚便可地动山摇。

      自从岳母把他交给王家栋那天起,彭长宜就认准了这棵大树。所以,他从不敢跟部长玩心眼,你也玩不过他。

      但彭长宜认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百奸不如一忠!

      第5章 功夫在暗处

      彭长宜说:“听到了一些,主要都是关于有些领导说话不讲究方式,张开闭口就是你们亢州长你们亢州短的,下边的人对这话很反感。认为领导不但没和群众打成一片,反而把自己置于之外。这种不满情绪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拖沓和步调不一致,而且怪话很多,有的干部就说了,领导这样下去的话,就不担心选举的时候大家不打对勾?”

      “真有人这么说?”王家栋警觉了起来。

      彭长宜说:“说这话的多了,不光是我这次下去听到,就是平时也能听到。”

      说道这里,他看了看部长,见部长正低头听着,就又说道:“还有,对今年税收意见也很大。都说今年税收任务重。现在有的乡镇去年的三提五统都没有收齐呢,都是乡财政垫付的,所以大家的怨气很大。”

      王家栋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半天才说:“没办法,遇到这么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竟顾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一下子就把家底都抖落出来了,你看吧,年年都给咱们加码,这以后的工作怎么都没法做了!”说完,气愤地将手里的那份文件扔在了桌上。

      他们说的这个人是代市长周林。

      关于今年税收任务大的原因,在亢州官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其实,藏丰补欠已经是各地政府工作的常态,遇到好年景,各地都有隐瞒税收的现象。

      但是周林来了之后,就把亢州的家底完全暴露了,因为这个樊书记在会上受到了锦安市委书记翟炳德公开的点名批评,说这是本位主义思想在作怪,是不顾全局的表现。转过年后,亢州的税收任务就比头年大幅提升。

      王家栋气愤的原因就在于此。

      看到部长生气了,彭长宜就不敢往下说了。

      王家栋也觉得自己在属下面前过于激动,就转了话题说道:“给你们科室分去了一个大学生,正赶上你那几天下乡,没等你回来,就直接放到了你们科室。”

      彭长宜说:“我早上见过她了,真是了不起,她居然会写蝇头小楷,而且非常漂亮!这下我们组织部可是有人才了。”

      “叫蝇头小楷没错,严谨一点叫馆阁体。”部长说道:“这种字体主要以蝇头小楷见诸于世,是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一种书法形式,主要作用于官场行文,人们私下把写这种字的人叫抄书匠,印刷体”

      彭长宜笑了,说道:“刚才她还抱怨她爸爸只让她练这一种字体呢,也说自己是‘抄书匠’。”

      王部长说道:“是啊,现在这种形式的书体快失传了,已经很少有人写了,更别说年轻人了。由于这种书法形式需要扎实稳固的基本功,并且费力不讨好,难以形成鲜明的个性。随着书法形式的多样化,这种过去屡见不鲜的书体,慢慢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很少有人把功夫下到这方面了。但是,正式这种整齐划一、完美清丽的字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彭长宜有些纳闷,部长什么时候研究起书法来了,居然对丁一的蝇头小楷这么有研究?

      王家栋接着说道:“有人就曾说过:如果书法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皇冠,那么蝇头小楷就是这顶皇冠顶上的那颗明珠。现在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是高校里面的美术教授,为了不使这棵明珠失传就曾做过许多抢救性的工作。丁一的父亲让女儿只练这一种体的书法,而且是和蝇头小楷紧密结合,估计也是别有一番深意。”

      彭长宜见王部长介绍完了,就笑着说道:“您真行,还专门研究了蝇头小楷,以后得向您学习。”

      部长对他的恭维并不领情,说道:“不研究怎么行?到时樊书记问我凭什么招个女的进机关,我怎么说,总不能说她会写字这么简单吧?”

      彭长宜点点头,暗自佩服王家栋的处事能力。即便是迎合领导,都做得不显山露水,而且羚羊挂角。

      他问道:“樊书记见过她的字了吗?”

      王部长说道:“还没有,等有机会安排她跟樊书记切磋切磋。以我的眼光,她的字就是到了樊书记哪儿,樊书记也会叫好的。我第一次看见丁一的小字时,就像一个干净、漂亮的小姑娘,没人不喜爱。”

      “是啊,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毛笔字。”彭长宜也由衷地说道。

      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彭长宜拿起了话筒,问清对方身份后,将电话交给了部长,小声说道:“范主任。”

      范主任,范卫东,市委办公室主任,也是王家栋在亢州政坛的宿敌。

      王家栋接过电话,故意高声说道:“范主任啊,有什么指示还劳您亲自打电话,让手下的人知会一声就是了吗?”

      范卫东在电话里说道:“你说你多大毛病,明明就在电话机旁边,还让秘书接?”

      彭长宜知道,他们俩人,既有表面上看得见摸得着的较量,也有背后的互相倾轧,他们在公众场合,从来都不会给对方下不来台,而且表面互相恭维、满脸堆笑,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真正的功夫都用在暗处。

      不过,作为王家栋的心腹,彭长宜还比别人更有幸地领略到王家栋和范卫东两人的嘴上功夫,那就是他们在明争暗斗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过过嘴瘾,泄泄私愤,有时精彩得就像电视剧。

      部长“哈哈”大笑,说道:“没办法,走道儿拿虱子——有。要不你也弄个秘书,没人拦着你啊?”王家栋故意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08: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