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烈明》-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等,不对,睿王爷呢?怎么回事,这些人都盯着自己做什么?宁完我下意识的将旗杆抱在胸前,警惕的看向众人,但随之而来的一股香气却让他有些眩晕了。

        忽然,众人嚎叫一声,狞笑着扑向宁完我,宁完我大惊失色,想要走,两条腿却是软绵绵的提不起一点劲道。

        祁充格虽是文官,此时却是弹跳力惊人,一个鱼跃,便将宁完我压倒在地。

        接着四周的人都如同野兽一般扑了上来。

        接下来,便是宁完我发出的凄厉的惨叫声,“不要啊!求你们放过我!”

      第一百零六章 合围

        中军主帅大纛再度被击折,攻城无功而返,两白旗精锐不说城外的损失,但是攻进城去的那七百人便是两个牛录的兵力,令多尔衮心痛不已。战后统算,正红旗和两白旗又损失了一千五百余兵力,军心严重受挫。如今但凡明军营地中有些什么响动,士卒和将官都如同惊弓之鸟一般,风声鹤唳,惊惧不已。

        一连串的打击,让心高气傲的多尔衮连吐两口鲜血,整整昏迷了一天一夜。八旗贵族顿时没了主心骨,攻城的事情也暂时搁置下来。众人无奈之下,只得推举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暂时主持大局。

        其实,按照勋爵官位来分,是万万轮不到阿巴泰来总揽大局的。大阿哥豪格、多铎两人中哪一个的实力和地位都远远超过了阿巴泰。只不过,多铎在攻城时也受了伤,目前只能静养,而豪格则是有意撂挑子,诚心看多尔衮兄弟的笑话。再说,他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烂摊子,因此也托病不露面,将镶黄旗的事务交给鳌拜统管,自此之后便足不出帐。

        阿巴泰虽然官位不高,手中兵权较弱,但却是老奴酋努尔哈赤的第七子,而且是庶子,因此一直不得皇太极重用。其人虽然粗豪耿直,却是兵事上的一把好手。其子博和讬、博洛皆是满清军中的后起之秀,勇猛善战,就连幼子岳乐如今都已是弓马娴熟,甚得皇太极和多尔衮欣赏。

        皇太极甚为讨厌阿巴泰,这在关外是有目共睹的。但多尔衮却是对阿巴泰极为拉拢,因此,当多尔衮昏迷之后,满达海、祁充格、多罗贝勒尼堪等便迅速推举阿巴泰暂时执掌帅位。豪格等人因为打算置身事外,因此并没有反对,但他们这一派系却再次提出了撤兵东进,与岳托会师的计划。

        阿巴泰在这一点上,态度却异常坚决。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攻击,眼见着巨鹿已经不可能旦夕而下,再想抽身东进。已经不是最稳妥的选择。之前。明廷命令山东兵马入卫京师,山东总兵刘泽清、山东巡抚颜继祖领兵屯驻在德州一线,之后进驻河北广宗,随军并带有大批粮草。随时准备支援卢象升。但因为兵少。清军又分为四路进击,所以不得不困守广宗,与卢象升的宣大军团遥相呼应。

        岳托攻入山东之后。刘泽清连招呼都没打,便开拔撤回山东,却始终不敢与岳托交战,只是明哲保身。而颜继祖只得带领五千士卒独守广宗,这些天来,已经经由漳河向巨鹿运送粮食万石。有利的支援了宣大军团的作战。

        阿巴泰的战略便是,派出精锐骑兵一一拔除巨鹿周围的明军据点,孤立卢象升所部,切断他们和外界的一切联络,尤其是要拔除广宗这个屯粮之地。

        经过四天的血战,广宗陷落,颜继祖率领少数部队突围而出,出城时,一把大火点燃了城中的存粮。清军火速入城,总算救下一些粮食,稍解燃眉之急。

        高启潜的关宁军则依旧龟缩于鸡泽,阿巴泰派出尼堪率三千轻骑在其周边游弋,如此一来,高启潜的五万大军便战战兢兢、不敢轻出。

        “七哥此举是谋国之道,甚是稳妥!”病塌上的多尔衮还是萎靡不振,脸色白的吓人。

        “卢象升始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他的兵马有限,倒不足为患,可现如今他坐拥三万能战之军,还拥有犀利无比的火器。我军一旦北上,他在后衔围追击,关宁军万一再有所动作,我军便凶险万分了!”多尔衮缓缓说出这一番话,便是要给帐中的诸将听,不是他不想东进,实在是不除掉卢象升,清军便无法安心的向东转移。

        一番话说完,阿巴泰以及两个儿子博和讬、博洛以及祁充格等人都是频频点头。阿巴泰因为庶出的身份,屡遭皇太极排挤,堂堂的努尔好吃第七子,这么多年竟然连一个郡王的名分都没有得到,眼见着幼弟们一个个封王,他的心里确实不是滋味,又因为内宅的事情被皇太极几番呵斥、惩罚。因此便不由自主的向多尔衮靠拢,而且,他的儿子们与多尔衮兄弟年纪相近,倒是相处的甚为融洽。

        “广宗一克,巨鹿便再无外援,接下来我军便可以对其再度发起进攻。”阿巴泰说道。

        多尔衮点点头,“一定要着重攻击一点。之前本王误认为巨鹿城池是一个弱点,不想却被卢象升利用。城南大营朱平安所部火器厉害,七哥便不妨从城北下手,猛攻杨国柱的营寨,拿下城北明军大营再作计较!”

        “嗻!”大帐中唯有阿巴泰端坐行礼,其余的人俱都是站着躬身行礼。

      ¡¡¡¡¡°ÄþÍêÎÒ£¡¡±¶à¶ûÙòºöÈ»½ÐµÀÄþÍêÎÒµÄÃû×Ö¡£

        几天的光景,宁完我消瘦了一大圈,两腿叉开,一扭一扭的走上前来,满脸的幽怨和委屈。祁充格等一众贵族顿时不自然起来,轻咳两声便不着痕迹的向旁边让开了几步。

        “咳、咳!”多尔衮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汉官中的翘楚。当日一役,明军的毒气弹击中中军大帐,多尔衮幸得卫士相救,滚下山坡,没有着了毒气的道儿。但满营的贵族却是齐齐的中了毒,一个个性情大变,竟是将幸免于难的宁完我给“糟蹋”了。事毕之后,清醒过来的众人齐声大骂明军歹毒,却是没人愿意理会被蹂躏的奄奄一息的宁完我。

        一连数日的光景,宁完我连床都下不来,但其“厄运”却瞬间传遍了整个大营,不管是清军士卒还是汉军旗士卒俱都嗤笑不已,没想到一众贵族居然还有龙阳之癖,而且竟然连宁完我这个老家伙都不放过。

        “过去的事情都算了,诸位贝勒、辅国将军等都是中了明狗的毒烟才会如此。本王已经下令,此事要严加保密,不得传扬出去,一旦有人拿此事来找你的麻烦,你尽可以直接禀报本王替你做主!”

        “奴才谢王爷维护之恩!”宁完我艰难的跪下去磕了个头。

        “你从现在开始什么也不要管,立刻去查清楚明军城南大营守将朱平安的一切消息。他的出身、经历、人脉,本王都要清楚的知道。本王很奇怪,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是如何得知咱们大清的……,咳,咱们大清这么多的事情的!一定要详细,越详细越好!”

        “奴才一定尽心竭力!”宁完我终于控制不住,涕泪交流,“奴才一定将朱平安那狗贼的一切消息查明,呈递到王爷的面前。王爷,恕奴才直言,这狗贼心思如此歹毒,长此以往必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奴才认为,应当派人速速刺杀于他,或是命范家动用在明廷的势力,将其贬官,以除后患!”

        多尔衮想了想,“暂时不要,本王对这朱平安倒是甚感兴趣,另外,他的背后还有什么人,在明人朝廷中有没有什么根基,这些打听清楚了,再作计较!”

        “嗻,奴才领命!”

        ……

        明军大营经过这几日的休整,士卒们已经逐渐恢复了精神。广宗的失陷的消息传来,原本欢欣鼓舞,士气满满的大营,瞬间又低落下去。如今,广宗是唯一可对巨鹿支援的据点,颜继祖身为山东巡抚,转战千里,坚决的执行了兵部最初下达的命令,将山东的粮草运往宣大军中,即使是杨嗣昌后来改变主意,决心孤立卢象升,并将停止运粮的命令亲自下达给颜继祖本人,颜继祖都不为所动。

        刘泽清的擅自撤军,恐怕便和王朴是如出一辙的把戏。刘泽清撤退之后,广宗兵力空虚,再也无法抵挡清军的攻击,坚守数日之后陷落,颜继祖突围。

        清军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巨鹿的合围。姚东照的三府民军也无法再深入进来,只能在外围对卢象升进行支援了。

        剩下的,便是看双方的这一场战役需要多少的时间来完成了。

        因为卢象升的运筹帷幄,巨鹿总算没有多尔衮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陷落。突入城池的七百【创建和谐家园】也被全歼,但白甲精兵的战力的确惊人,即使是战至最后,也无一人弃械投降,七百人的队伍,愣是坚持了小半个时辰,最后才全军覆没,饶是如此,借助于火器的帮助,明军也付出了五百人的伤亡。

        “伯祥走了几日了?”卢象升站在城头,看向京师的方向,问身边的朱平安等人。

        “禀督帅,杨大人已经去了有八日了!”朱平安回答道。

        卢象升看着运出的清军大营,脸上全是忧色。【创建和谐家园】这一连数日都没有攻城,却是在四处出击,一面搜掠粮草,一面拔除巨鹿周围的堡垒、村寨,进一步压缩了明军活动的范围。营寨中的清军则在日夜赶制攻城的器械,看来下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去鸡泽的信使回来了吗?”

        朱平安和虎大威等人互相看看,“回来了,只是……!”

        “高启潜还是不肯出兵,是吗?”

        众人沉默不语。

        朱平安想了一会,开解道:“督帅且放宽心,杨大人此去京师,不日一定会有好消息传来,咱们在京师筹谋了这么多,还不就是为了这最后的全力一击吗?”

      第一百零七章 原来如此

        转眼间已是崇祯十二年的一月初二,新年第一次的朝议整整持续了两天。如今的大明朝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内阁阁臣、司礼监的掌印、秉笔诸位太监、六部的主官齐聚一堂,讨论、计议、对骂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竟是没有对目前糜烂的局势提出丝毫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清军岳托部入寇山东,一路势如破竹,这让主战派又找到了向杨嗣昌等宣战的大好时机。而宣大总督卢象升率军与清军多尔衮部大战于三府,更是让使得主战派官员的腰杆愈发的硬朗起来。

        卢象升以三万残兵,抵御多尔衮五万铁骑将近三月的时间,将清军左翼牢牢的拖在了河北,使得清军不得不放弃之前的会师战略,转为各自为战,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这便是不小的胜利。

        但杨嗣昌、高启潜之流,却迟迟不肯救援卢象升所部。剿贼前线,张献忠、罗汝才等虽已归降,但闯贼李自成却率残兵与官军周旋于商洛山中,洪承畴、孙传庭迟迟没有进展。或许便是杨嗣昌的授意,洪、孙二人虽然得到朝廷的命令,却一直拖延着未曾向京师靠拢。在主战派的眼中,这分明便是抗旨不遵、阳奉阴违的表现。

        而招抚张献忠和罗汝才的熊文灿则向朝廷提出了难以接受的条件,索要大批的金银和补给以安人心。可如今的朝廷哪里拿得出来数目如此庞大的钱粮。如今的太仓库,空的可以跑老鼠。而崇祯却不愿意接受文武的建议,以内承运库,也就是内帑银来应急。

        朝议混乱不堪,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不过,有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卢象升在河北的血战,杨嗣昌之流已经不敢再将和议的提议再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提出来了,一切只能在私下中进行。

        朝议结束,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曹化淳并没有理会杨嗣昌的挽留眼神,而是自顾自的出了乾清宫。对于杨嗣昌递来的橄榄枝。曹化淳并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他杨嗣昌这个时候才发现他这个内廷第一人的存在,未免有些太晚了。

        杨嗣昌和高启潜一起密谋与关外满清议和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想到他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如今。局面不可收拾了。倒是想起他曹化淳了。这顶个屁用!他曹化淳可不是专为他们两人擦【创建和谐家园】的!

        出门的时候。曹化淳又大有深意的看了看侍立在崇祯身边的王承恩。这个老东西,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昨晚,曹化淳趁着王承恩晚间休息的时候。特意赶来探望,有了之前送药酒的一幕,曹化淳大可以以探望王承恩的腰痛病的理由来访。

        哪知道王承恩这个老家伙竟是滴水不漏,任凭曹化淳说破了嘴皮子,也没听到他透露一丝一毫关于崇祯皇帝如今的心思,到底是决意主战啊?还是一心一意想要和满清讲和,腾出手来消灭了流寇再说呢?

        王承恩不吐口,曹化淳却是无可奈何。

        眼前能得知崇祯皇帝内心真实想法的,莫过于这个老货了,谁知道,这家伙竟是人老成精,一点香火情也不念及,一张嘴竟是如同有铁将军把关一般,风雨不透。

        曹化淳恨恨的一跺脚,转身下了台阶,一抬头,却是看到怀德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手中还捧着一叠书籍。

        此时,文武已大多散去,阁臣们还聚在殿内,是以大殿之前除了侍卫的大汉将军之外并无旁人。曹化淳心头一动,索性上前拦住了怀德的去路。

        怀德跑的飞快,冷不丁眼前多了几个身影,吓了一跳,猛地刹住脚步,手中的书册差点掉在地上。

        抬头一看,却是曹化淳和两名侍候的宦官。怀德慌忙双膝跪倒:“奴婢见过曹公公!”

        曹化淳笑吟吟的亲手将怀德给搀扶起来,“你这孩子,这么大冷的天,却是跑出了这一头汗,这是做什么差事啊,这么心急!”

        说着便从袖子中掏出一块喷香的汗巾,竟是帮怀德擦拭起额头上的汗水来。

        怀德却是吓了一跳,赶忙又跪了下来,“奴婢如何当得起曹公公如此恩遇!”

        曹化淳却是不以为意,将怀德给拉起来,将汗巾向他手中一塞,眼神却瞥向他手中的书册。“你这孩子,也忒客气了不是,咦?这是什么书?”

        “回曹公公的话,这是万岁爷要奴婢找的《册府元龟》和前唐郭令公所著的《论吐蕃书》。”

        曹化淳笑着点点头,拍拍怀德的肩膀,“想来是万岁爷心情烦闷,想要找些书籍来解解闷。这些天吃不下、睡不着的,消瘦的着实令人心疼。还有,找到机会也劝劝你那义父,上了年纪,一定要注意休养,药酒用完了,直接派人来咱家府邸取便是,休要客气!”

        怀德连连拜谢。

        曹化淳又不着痕迹的问道:“昨晚,咱家从乾清宫这里过,天色已晚,却见万岁爷这边的灯火依然亮着,莫非又是一夜未睡?”

        怀德摇摇头,“回曹公公的话。那倒不是,只是昨夜万岁爷忽然要召见詹事府的左庶子马士奇,是以这才睡得晚了些!”

        “哦,原来如此!”曹化淳的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随即笑着点点头,“行了,咱家也没什么事情,这就回司礼监当值,你这是万岁爷交代的差事,速速回去复命吧!”

        “是,奴婢告退!”怀德恭敬的行礼,随即撒开腿向着乾清宫跑去。

        看着怀德的背影,曹化淳琢磨起刚刚听到的那两个书名。曹化淳十二岁便进宫,诗文书画无不精通,也因此才被大太监王安相中。送入信王府伺候,由此才得以一跃成为潜邸的从龙之臣。

        怀德提到的这两个名字,曹化淳也是知晓的。《论吐蕃书》是唐朝郭子仪所做,而《册府元龟》则是宋时的史书,其中的唐朝、五代时期的部分,乃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历来为士林所追捧。皇帝在这个时候,怎么会想起看这些个书册呢?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乃是唐朝的中兴之臣。国难思良将,皇帝在这个时候想起这么一个人物来。这也是极为正常的。而《论吐蕃书》则是郭子仪针对吐蕃仆固怀恩之乱所写的一篇策论。也正是有了这篇文章,经历了相州之败后的郭子仪才得以有机会再度复出。

        曹化淳眼中的精光一闪,“相州之乱!细细想来,倒与今时今日的河北之战有颇多相似之处啊!莫非。皇爷想要起复什么人来化解如今的困局?”

        “还有昨晚忽然召见的马士奇。这是不是也是一个预兆呢?”曹化淳苦苦思虑。却忽然想到了前些日子朝会中,马士奇也是当庭弹劾杨嗣昌的一员主力。这样一来,崇祯皇帝的心思便昭然若揭了!

        曹化淳的眼前不禁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啊!

        当下,曹化淳便不再犹豫,立刻招来两名宦官。“速去招东厂张云汉来见我!立刻、马上!”

        内阁大臣们直到夕阳西下这才散去,却始终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崇祯皇帝疲惫不堪,因此草草用过了晚饭,便去了暖阁歇息,晚间的时候,还要处理批阅内阁和通政司送上来的奏章。

        王承恩也因此才得了片刻休息的时间,径直回到值房,命人打来热水,舒舒服服的泡着双脚,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快速祛除疲劳的最好办法了。

        怀德安排好了乾清宫中的一切事宜,这才命人取来了晚饭,自己端着托盘来到值房。

        看到王承恩闭着双眼,怀德轻轻关上了房门,将饭菜放在桌子上,又提起水壶向盆中加了些热水。

        王承恩却忽然开了口,“见到曹化淳了?”

        怀德却毫不意外,放下水壶,蹲下身,开始仔细的为王承恩揉搓双脚。“回义父的话,见到了,就在下午时分,曹化淳离开大殿的时候!”

        “义父交代的意思,儿子都说给他听了。想来他一定听得明白!”

        王承恩坐直了身体,将额头上的一块热棉巾摘下来,丢在一旁。“曹化淳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内书房出身,单单是那两本书,便会让他想到不少!更何况还有马士奇晚间被召见的事情!”

        王承恩轻轻的叹口气,“说起来也是令人寒心。当初在潜邸的时候,曹化淳与咱家也算是无话不谈,但现如今各自身居高位,倒是说话相交却小心了许多。这些个事情,如果是咱家直接对他说,他未必会相信,反倒是会生出别样的心思来。却是通过你的口说出去,他却至少会相信大半!”

        怀德点点头,“高启潜这些年圣眷甚隆,手中还掌控着京营、御马监这些兵马,却是与曹化淳有些疏远了,加上与田弘遇私交甚笃,竟是隐隐有架空司礼监的意味。曹化淳隐忍了这么久,就算义父不点醒他,他照样会有所行动的!”

        怀德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对了,还有件事情要回禀义父,进门前刚刚得到的消息,张云汉已经到了司礼监,看样子很是急切,竟是骑马来的,连车都没有坐!”

        王承恩呵呵一笑,“如何,曹化淳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昨日咱们收到的巨鹿大胜的消息,按照正常的速度,朝廷会在两天后收到,但卢象升他们已经颇为吃力了,两天后不知道要生出多少变故来。咱们又不能将这些个消息直接告诉皇爷,但曹化淳的东厂却可以。想来他们也收到了消息,只是还存着观望的念头!”

        王承恩自言自语,手指轻敲桌面,“杨廷麟星夜进京,想来就是为了请援而来。他也算是有见识的人,倒是没有贸贸然便求见皇爷。咱家估算着他已经和周延儒等人见了面,接下来便是反戈一击的时候。巨鹿的消息正好传来,借由东厂的渠道传入朝堂。如此一来,大事可成矣!”

        一时间王承恩的眼神略有些失望。“皇爷直到如今还是未下决心。他这犹若寡断的性子这些年却是越发的严重了。是战是和?直到如今都踌躇不决,这样是会耽误大事的。”

        怀德抬起头,轻声说道:“义父所做的,便是帮助万岁爷下这个决断,是吗?”

        王承恩看看怀德,脸上慢慢浮现出慈爱的神色,微微的点点头,继而是长出一口气,“只希望咱家这一着,并不算晚!”

      第一百零八章 谋定

        空荡荡的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女人的脂粉香气,这让杨廷麟不禁有些不自在。借着喝茶的机会,偷偷打量着屋中的另外两个人,嘉定伯周奎只是专心致志的摩挲着手中的一块玉佩,不时的轻轻哈出一口热气,用一块松江棉巾小心翼翼的擦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