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烂片之王_校对版by:何未满》-第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特别是学画,凌菲为他找的那位南师范美术系的老师据说是张大千的徒孙,一节课两个小时就要五百,简直是抢钱,他不来这里弄点钱还真上不起那课。

        “……好,相信这位观众朋友你已经听清楚了游戏规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游戏!”

        陆羽话音刚落,那位女观众就举起手来,红着脸道:“我……我有一个请求。”然后看向杜安,鼓起勇气道:“杜安导演,我……我能抱一下你吗!”

        台下起哄声四起,杜安则是微笑着上前给了她一个拥抱,让她的脸更加红了,然后杜安心里对演戏更加排斥了:要不是在《风月》里出演了男主角,相信这位女观众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还是当专心地当导演好,当了演员感觉自己都像是【创建和谐家园】的了。

        玩了几个游戏后,终于进入了访谈环节,他也终于能坐下了。

        “我们都知道,杜安导演你是现如今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位拥有超过10亿票房的电影导演,而你达到10亿票房这个目标仅仅只是用了一年时间,两部电影。这不得不令人惊叹,同时也令人好奇,毕竟众所周知,你大学里学的是管理,非科班毕业,却做到了所有科班毕业的导演们未能做到的事,你能分享一下有什么秘诀吗?”

        现场安静了下来。

        演播室里的这些观众大多是电视台的人安排的,也就是所谓的托,仅有少数是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票来的。但即使是这绝大多数的托,也确实对这个问题很好奇,所以不用现场导演的指示就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杜安想了想,慢慢说道:“大家都知道,我大学里是学管理的,在我看来,导演和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导演是掌控片场,而管理是掌控公司,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我相信这也是我能掌控好片场、拍出我想要的东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你说我是非科班出身这一点,我不大赞同,我认为我至少是半科班毕业。”

        “当然,除了管理能力外,如何拍出一部好的电影,非常大的程度上也确实需要一些专业能力,而在这一点上我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学习……”

        访谈并不是随机进行的。

        据说有的访谈节目是完全即兴,但是《陆羽有约》并不是——在上场前他就和陆羽对过稿了,对于陆羽会提的这些问题也都打好了腹稿,倒不至于措手不及。

        两人聊着聊着,没一会儿就过了一半,突然,杜安看到陆羽眼睛一亮。

        有杀气。

        “……我们大家都知道,杜安导演你最近的新片《风月俏佳人》创下了7.8亿的高额票房,全球总票房有机会突破15亿,票房喜人,而同期上映的《孔雀》却只收下了五千多万的票房,这其中的差别在哪里?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国家的电影人又该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商业片和文艺片之争,在之前的对稿中并没有,显然节目组摆了他一道。

        这个问题的刁钻之处就在于,隐然间把《风月》和《孔雀》分成了商业片和文艺片两个不同的阵营,让他对于商业片和文艺片之争发表看法了。

        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争一直存在,对于谁优谁劣也一直争论不休,不管现在杜安准备站到哪个阵营上,势必都会得罪另一个阵营,而他本来就有一【创建和谐家园】的屎没擦干净,再摊上一泡屎实在没必要。

        他只想拍拍电影赚点钱,对于这种阵营之争完全没兴趣。

        还好他早有准备。

        杜安微微一笑,道:“其实《风月俏佳人》和《孔雀》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想要表达一种观念,正巧,前段时间我在豆瓣上看到一位网友发表的评论,就说得很好……”他把“那位网友”的评论大致说了一下。

        “……所以,我认为,我们电影人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拍出像《孔雀》和《风月俏佳人》这样的电影来。”

        除了几个喜欢上豆瓣的网友外,其他观众包括主持人陆羽在内都听呆了:他们现在才知道,原来《风月俏佳人》竟然也是文艺片?……这特么也太能扯了吧!偏偏仔细一思索之后,他们还无从反驳。

        陆羽对于这个问题也问不下去了:既然《风月》和《孔雀》一样,都是文艺片,那么阵营之争自然就谈不上了,只能谈导演个人水平问题,毕竟既然两部影片都是文艺片了,一部的票房这么高一部的票房这么低,那么肯定是两个导演水平有差距。

        但是他又不敢谈。

        阵营之争一直存在,是摆上了台面的,大家谈谈无妨,但是这种针对到导演个人水平的问题就尖锐了,他不敢谈,因为不管是杜安还是顾长卫都是他这个小小的主持人得罪不起的。

        “呃……对了,杜安导演,面对成功,你有什么想要跟我们大家分享的吗?”

        他只好顺着稿子继续问下去,结束了这个问题。

        杜安也就继续和他聊着。

        没多久,访谈就结束了。

        杜安也没去计较节目组阴他的事,和这些人笑呵呵地打了个招呼,直接走人了。

        出了演播室,缓步向电梯的方向踱去,走了几步,正好看到电梯门要关上,杜安赶紧小跑上去大喊“等一下!”。等他赶到电梯口时,电梯门重新打开了。

        “谢谢。”

        他对里面的人道了声谢,走了进去。

        电梯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和他差不多高,女的很娇小。

        看了眼电梯面板,发现1楼的按钮亮着,也不用他再去按了,于是杜安就这么站着,对着电梯门面壁。

        电梯开动,向下落去,而他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

        “杜安杜导?”

        他顺着声音看去,是那个男人。

        男人戴着口罩,见杜安看过来,把口罩一摘,略有些羞涩地笑了下。

        杜安看了这男人几眼,迟疑地问了句:“陈……陈昆?”

        男人点了点头,杜安心中舒了口气:幸亏宋甄前阵子狂看《金粉世家》,他也顺带着看了一些,这人在里面是主演,倒也记下了名字,所以现在才能认出来。不然人家向他打招呼他却不认识别人,挺令人难堪的。

      第八十一节:陈昆

        电梯一点点往下落去,狭窄的空间内杜安和陈昆互相对望着,另外那个个子娇小的女人应该是他的助理。这位男演员穿着一件灰色的V领短袖,下身牛仔七分裤,很清爽,长得也很帅,看起来挺安静的一个人,此刻他正看着杜安,笑得有些腼腆。

        陈昆,演过《金粉世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杜安对于这位演员的了解只有这么多。

        随便寒暄了两句后,杜安问道:“你今天也来录节目?”

        “嗯。”陈昆点了点头,“过来宣传新专辑的。”

        杜安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有点不明白:他不是演员吗?

        演而优则唱的事不是没有,但至少得等到演戏上名头大起来才会去干,而眼前这男演员好像名气也不怎么大,怎么就跨界发展了?不过这是人家的事,他也不打算去问,于是就笑笑,道:“挺好,多元化发展。”然后就没话了。

        一时间三人无话,电梯里很安静。

        和这些演员比起来,杜安接触这个圈子一年都不到,认识的人也只有朱茜张家译这么几个合作过的人,可以算是彻彻底底的新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些人交流,而陈昆又是一个闷骚的人,面对陌生人话很少,所以现在气氛有些尴尬,只能感受着电梯一点点往下。

        “对了。”

        陈昆想起来什么,拍了下手,让那个女助理从包里拿了一张他的新专辑出来,接过,递给杜安。

        “新专辑,这么巧,正好遇到,如果杜导你不嫌弃的话,就拿回去听听吧。”

        杜安“哦”了两声,接过,看了眼:封面两个大字“渗透”,中间是陈昆的那张帅脸。

        “多谢多谢。”

        杜安道了两声谢,看看陈昆,又看看他那女助理,没说话。

        他是干导演的,这双眼睛很毒,一眼就看出了陈昆似乎有话想对自己说,不过陈昆掩饰得比较好。他那女助理就比较外露了——从自己刚进电梯,他那女助理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时不时还用眼神示意陈昆,一副想让陈昆开口的样子。

        “叮!”

        一楼到了,电梯门打开。

        杜安就要出去,陈昆还是没说事,只是笑笑,做了个手势示意杜安先走,他那女助理却终于忍不住了,急促地开口道:“杜导,你现在有空吗?”

        杜安已经走出了电梯,听到她的话转过身来,看着这两人。

        果然是有事。

        杜安甚至隐隐都猜到是什么事了,于是他又仔细端详了陈昆两眼,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和那些去肉摊上买猪肉的大婶一个眼神。

        最后他思索了一下,点了头,“有空。”

        ……

        香园中餐厅,二楼999包厢。

        三人坐下点了菜之后,就让服务员出去了。

        陈昆把路上重新戴上的口罩摘了下来,杜安也把墨镜摘了下来,看看陈昆的口罩,再透过旁边的窗户远眺外面漆黑的天空、闪烁的街灯,回想着刚才行来的路,一时之间觉得自己有点傻——是啊,大晚上带着大墨镜在外面到处晃悠,能不傻吗?

        明天去买个口罩,墨镜这东西在大晚上的太碍眼了,杜安心想着,然后见到方琳一通忙活,把三人的碗筷都拆开,然后把几只茶杯都用纸巾擦干净、又用开水烫了一遍,倒上茶水。

        方琳就是这个个子娇小的女人,如杜安所料,她确实是陈昆的助理,刚才在路上闲聊的时候了解到的。

        杜安本来想自己来的,但是方琳执意不肯,他也只好坐在椅子上不动,道了声谢。

        空调就在他的左侧,冷气呼呼地从出风口出来,把室内的温度打得很低,刚才一路走过来热出的汗渐渐蒸发,凉意袭体,很舒服。

        “杜导,媒体上说……你有部新戏要上?”

        杜安正凉快着呢,就听到方琳这么问。

        他就猜到大概是这件事。

        在得到杜安有新戏要拍的消息后,束玉没多久就让人把这料爆给了媒体,趁着《风月俏佳人》热映的势头造了一把势,提前宣传。那些媒体在梦工厂的公关之下也确实给面子,揪住这消息报道了一番。

        先是南扬市本地的媒体,然后是外省的媒体,十几天下来,全国大概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没办法,谁让杜安现在风头正劲呢?最年轻的十亿票房导演,再过不久可能还要升级成最年轻的十五亿票房导演,这可是注定要被载入娱乐圈历史的!而现在,这位最年轻的十亿票房导演要拍新片了,能不报道吗?

        “……这位年轻导演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两部电影,达成了十亿票房的创举,而现在,他又公布了新的拍片计划,自从香江电影的黄金年代过去之后,这种拍片速度堪称恐怖,这位年轻导演确实精力充沛。另根据本报记者了解,杜安导演的新片名《终结者》,是一部科幻片,广大影迷朋友们已经可以开始期待了,相信这部《终结者》能够再度给我们带来惊喜……”

        这是《南扬晨报》娱乐版的报道,也是梦工厂做过工作的媒体。

        “……一年时间,两部电影,十亿票房,这是荣耀,这位年轻导演前途无量,但是同时不禁令人怀疑,这位年轻导演是否已经在掌声中迷失了自己,因为他的第二部电影还没下档,他就宣布了自己的第三部电影计划。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需要以庄严态度来对待的艺术,急忙赶工只会毁了这门艺术,香江电影的没落就说明了这个事实,而现在,又有一位导演在这么做了。我们无从猜测这位年轻导演是否荣誉冲昏了头脑,我们只希望,他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审视一番,不要让《终结者》成为他的‘终结者’……”

        这是外省一家省报娱乐版的报道,也是梦工厂还没来得及做工作的媒体。

        这份报道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在如今这个香江电影快制作的模式没落、精雕细琢的观念盛起的时代,一部电影做上一年是基本的,做上两三年也很常见,与此相比,杜安一年两部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更别说现在一年时间都还没到,他又公布了第三部电影计划,这么快的速度实在令人担忧他电影的质量是否还能保证。

        很多人都觉得,他在巨额的票房面前迷失了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大的人,而他的新片《终结者》也将如同这个名字一样,终结他自己。

        至于报纸上毫不留情地吐槽香江电影的没落,倒是没什么可说的——香江电影的辉煌使得香江的电影人养成了自大的习性,甚至就是在现在这个香江电影没落、香江电影人纷纷北上的时代依旧如此,内地的电影人和媒体们早就看不顺眼了,报道起来毫无压力。

        “没错。”

        杜安承认了自己有新戏要上的消息——不承认都不行,这件事已经是瞎子头上的虱子,众人皆知了。

        陈昆也不再沉默了,张了张嘴,问道:“那么,杜导……你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适合我的角色?”

        说完还瞥了方琳一眼。

        以他的个性,从来都是等别人上门,这样毛遂自荐还真不是他的风格。不过方琳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再不开口,还让方琳来说的话,未免不像话。

        到底是朝夕相处的人,陈昆一个眼神方琳就明白了他的心思,撅了撅嘴没说话:她容易吗?这种事由她来开口,跳过演员和经纪人,已经是越权了,要不是这个机会实在难得,她也不会这么干。不然,要是等自家这闷骚男开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错过。

      第八十二节:脱衣服

        听了陈昆的话,杜安不作声。

        《终结者》里的主要人物有三位,第一位是给苏云定了的终结者——在杜安看来,这个角色也只有苏云才能演了,他那块头,在影视圈中可找不到第二个了,算是特型——第二位是男主角周仁,第三位是女主角陈莎莎。

        陈莎莎这个角色不需要多好的演技,过得去就行,随便找个女演员都能应付。不过和朱茜合作过两部戏了,对这位女演员他很有好感,所以这次的这个角色他也打算找朱茜来演,只是朱茜今时不同往日,片酬猛涨,如果把她拉进来的话制片成本无疑会飙升,所以杜安还一直在犹豫中,迄今为止也没有联系朱茜。

        周仁这个角色,则是更加不急了:说实话,周仁虽然名为男主角,但是在杜安的构想中,影片三个角色,论重要性来排序依次是终结者、陈莎莎、周仁,现在第二重要的角色还没定呢,所以对于周仁他根本不急,不过现在既然有人送上门来了,那看看也无妨。

        于是杜安盯着陈昆看了起来。

        陈昆拍过电视剧,也拍过电影,经验丰富,自然看出了对方是在看他的形象,有些紧张。

        虽然他现在凭着《像雾像雨又像风》和《金粉世家》在国内也算小有名气了,但那些都是电视剧,和电影相比始终是矮了一截的。他在电影上的成就就两部,最出名的是前年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在法国那片倒是收获了一些声誉,不过在国内反响并不好,所以在电影圈他还算得上是新人,此刻乍一面对杜安这样的大导试镜,自然不免有些紧张。

        陈昆腼腆地笑了一下,问了一句“需要我摆什么造型吗?”,想要以此来让自己不那么紧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8: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