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顾长卫的能量确实大,自己从给《风月》选演员的阶段就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孔雀》的炒作,大半年里陆陆续续不断有,动不动就跳出来让你知道一下有这部电影的存在。单从宣传上来说,《风月》和《孔雀》差了不是一个级别。
不过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自己正好是在全国公映前的这一个礼拜的关键节点上盖过《孔雀》,掌控了舆论中心。
这就好像一个名叫孔雀的家伙辛辛苦苦地在爬山,眼见着要爬到山顶了,结果身边响声大作,转头一看,傻愣愣地看到之前被他甩在了【创建和谐家园】后面不知道多远的那个名叫风月的登山者此刻正坐在直升飞机上往山顶飞去。
别提多憋屈了,就差没喊一声“报告老师他作弊”了。
“和我们的小范围放映不同,《孔雀》直接上了1500家影院,昨日晚间平均每家3场,今天开始每天7场,可以看出顾长卫野心不小。而《孔雀》的成绩确实也不错,昨天首日报收810万,平均上座率在50%以上——别看这个数字和我们的上座率没得比,但我们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孔雀》的大放映量更加不是我们可比的,如果把《风月》换成如此大的放映量,我相信想要达到50%还是有点难度的。”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啊。”
吕方何叹了一口气,有点头大,拍了拍手里的资料,双眼发直地愣了几秒后,摇摇头,回过神来,继续说了下去:“还有一位档期重叠的,是《功夫》。”
“周星池又一部自导自演的作品,比《少林足球》更受期待,今年最大的几枚重磅炸弹之一。还好他7月16才上映,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太过担心它。”
在全国大范围放映后,《风月》和《孔雀》还是能拼一拼的,所以吕方何才对《孔雀》介绍了那么多,至于《功夫》?这注定是七月份的霸主,根本没有半点拼的希望,所以吕方何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带过了。
“至于其他的影片,也没有什么值得介绍的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怎么应对《孔雀》这位对手,看看是不是还能出点什么招……”
第六十九节:第二周
6月28日到7月4日这一周的票房排行榜出炉之后,和大部分人推测的没有区别:《孔雀》以首映周末三天共计2800万的票房排在周票房排行榜第二名,在它上面的是放映第二周的《天黑请闭眼》,这部恐怖片抓住了暑期档开始前的这个真空期,成功地以4700万的第二周票房夺得了周票房排行榜第一名。
4700万周票房就能夺得周票房第一名,也说明了这个档期是多么尴尬。
不过还好,火热的暑期档要来了。
和《孔雀》一样在7月2日全国公映的《风月俏佳人》以290万爬上了本周票房排行榜第五位,这个数字似乎没有什么耀眼的,光从票房来说,《风月俏佳人》已经被《孔雀》彻底打败了,但是如果仔细翻下去,看到这个数字背后的影院数——98家,就能知道这个数字有多么恐怖了。
98家影院,每家每天两场,三天平均每场96%的上座率,创造出了290万、周票房排行榜第五名的成绩。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包括娱乐记者、影院老板、院线大佬等等各色人等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周票房排行榜前十名里面随便拎出一部片子来,都至少有五百家影院在放映,而周票房排行榜前五名的每一部电影,更是至少有一千家影院放映,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部电影在不足一百家影院放映的情况下就杀入了周票房排行榜前五名。
特别这还是在只放映了周末三日的情况下!
惊呆了的众人们开始寻找原因:哦,原来是正巧在上映前一个礼拜炒得一团火热,一下子开映了有点热度也是应该的。再找找原因:哦,原来这些影院的地理位置都还行,放映时间也都不错,再加上影院数量还少,这种情况也是可以接受的嘛。等到热度过去了,相信观众们也都会恢复理智的。
这是普遍的观点,甚至于梦工厂内部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管怎么说,首映周周末三天的票房大数据,《孔雀》是打败了《风月俏佳人》的,而且看势头,《孔雀》在接下来的一周拿到周票房排行榜第一名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也给《孔雀》剧组给予了莫大的信心,顾长卫接受媒体采访时的那张老脸一时之间仿佛都年轻了十岁,精神奕奕,笑脸盈盈,逢人开口便笑——他能不开心吗?转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就获得了成功,三天时间就把制作成本收回了大半,下周就能把全部成本收回来,接下来就全部都是纯利润了,他当然开心,要知道,《孔雀》他也有分红的。
而其圈内人对于《孔雀》的评价都很高,堪称艺术商业双赢,这还不够他开心的?
《孔雀》的制作人马宝平则对媒体说:“我年前就说过,章静初谢绝了《风月俏佳人》的邀请来到我们《孔雀》的剧组是正确的选择,我当时似乎是说她可能会因此捧起华表奖的最佳新人奖?好吧,我可能太过于谨慎了,除了华表奖的最佳新人奖,她似乎还有可能迎来她作为主角的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这毫无疑问是二次炒作,继续把《孔雀》的热度往上炒。
《孔雀》会炒,《风月俏佳人》自然也不甘落后,束玉针对马宝平的这番言论就对媒体说:“我不知道章静初会不会获得华表奖最佳新人奖,但是《风月俏佳人》里有华表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所以我为什么要对章静初的未能出演感到惋惜?”
当时做这采访的三名记者简直要疯:影视圈这么多制片人里面,这种话也只有束玉说得出口了——这个女人和她的黄金搭档杜安一样,都是胆大包天之徒。
当然,媒体也最爱他们俩,几乎可以肯定,有他们的地方就少不了猛料,像这次,不就是的吗?
大家开开心心地回去添油加醋好好炒了一番,观众看得开心他们奖金也拿得开心,《孔雀》和《风月俏佳人》剧组继续被炒也都开心,全部都开心,真是皆大欢喜。
然后第二周到来了。
“等到热度过去了,相信观众们会恢复理智的。”这是某位院线大佬面对《风月俏佳人》的市场调查表后发出的定论,在周一的票房数据上,他的这个言论也确实验证了。
不过不是在《风月俏佳人》上,而是在《孔雀》上。
基于上周末三天平均每日报收八百多万票房的喜讯,《孔雀》的发行方正信心大涨,期望《孔雀》这周收下至少四千万的票房,但是周一的票房给他们的心窝子插了狠狠一刀。
230万,这是《孔雀》周一在全国1500家影院收下的总票房,比起周日的1080万的票房狠跌了五分之四!就算周一确实对于票房有影响,和周日不能比,但是五分之四的比例也太大了吧?他们的心理底线是跌一半啊。
而就在此之前,他们还踌躇满志地想要在下一周继续扩大发行呢。
“应该只是意外,后面会起来的。”
《孔雀》制片人马宝平说这话的时候脸色很难看,这话说得连他自己都没什么信心,而在他对面坐着的顾长卫则是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事情总是往糟糕的方向发展。
周二日票房,《孔雀》收下220万,基本和周一持平,并没有上涨的趋势,不过对于现在的《孔雀》来说,能稳住就算好的了——工作日稳住,周末三天发威,按照上周周末三天的势头,这周冲四千万还是有希望的。
马宝平也不敢再露面说什么这会是章静初第一部作为主角票房过亿的电影了。
周三240万,周四180万……
这几天的票房数字看得马宝平和顾长卫觉都睡不好,实在想不出来哪里出了问题——业内人士不是都评价很高吗?顾长卫还特意去网上看过,豆瓣上《孔雀》的评分可是7.8,这个分数相当不错了,说明群众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但是为什么票房会跌得这么厉害呢?
和《孔雀》不同,《风月俏佳人》稳如泰山,说好的场均96%上座率就是96%上座率,纹丝不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连续四天,每天平均下来的场均上座率都在94%到98%之间,平均一下也就是96%,和公映首周三天的上座率基本保持一致。
“连续好几天了,上座率一点提升也没有,作为导演、作为这部影片的负责人,我很自责啊。”
这是杜安在周四开会的时候对束玉说的话,吕方何一口老血憋在喉咙口差点没吐出来:都96%了,你老人家还要怎么提升啊!你这话说出去要是被顾长卫听到了他绝对一巴掌呼死你的你信不信啊!
说实话,当面对这些数据的时候,吕方何第一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按照分析师的分析,新的一周里按照正常趋势,票房应该会下降才对啊?就算是杜安构造的种种有利因素在,下降幅度会减小,但是也应该要下降才对啊?怎么就定在96%上座率这个恐怖的数字上不动了呢?
“不用自责,这个成绩我还算满意,相信在座各位也没什么意见吧?”
看着杜安和束玉这对狗男女一唱一和唱双簧,其他人只能赔笑:“没有没有,杜导你已经很厉害了。”“能保持这么高的上座率,一般人可做不到,还是杜导你电影拍得好。”“我觉得束总这个制片人当得也好,我提议,咱们公司下部电影还是继续要杜导和束总合作,相信能够再次续写这次的神话。”……
看着这群马屁大军,杜安心中连连摇头,又暗自庆幸:还好他没有按照普通人的人生轨迹去上班,不然的话长时间下来估计也和他们一样拍马屁都拍习惯了。
“下周的院线谈得怎么样了?”
束玉懒得去听这些人的话,问她右手一侧坐着的吕方何。
吕方何汇报道:“万达和金逸已经谈妥了,两条院线一共1700家,每家影院每天5场往上,其中至少有一场保证是在黄金时段。至于其他的几条院线,还在磋商,最晚明天应该就能定下来。”
能谈得这么容易,可完全是拜《风月俏佳人》日平均96%的上座率所赐:如果说周末三天的这个上座率还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不足为信的话,那么连续四天都是这样的恐怖上座率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这部电影对于观众确实是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一颗票房炸弹,谁错过谁就是跟钱过不去!
“拷贝要提前做起来了,时间紧迫,别到时候慌手慌脚的……”
《风月俏佳人》确实稳定,场均96%的上座率稳如泰山,只不过到了周末三日的时候稍稍有了些浮动——从场均96%上座率上升到了场均100%上座率,对于票房影响不大。而《孔雀》终于也摆脱了连续四天徘徊在200万左右票房的艰苦时期,于周五冲上了600万,眼见着周六能再度发发力,结果到了周六,票房诡异地一个扭头跌到了450万,简直要把《孔雀》的主创气吐血。
2290万,《孔雀》第二周的票房定格在这个数字上面——这一周的七日票房加起来竟然还没有首映周末三日的票房高!依靠这个票房数字,《孔雀》继续排在第二位,上面还是《天黑请闭眼》,2450万,周票房排行榜第一位。
《天黑请闭眼》的发行方和制作方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这周让位了,没料到《孔雀》的票房曲线竟然这么诡异,硬生生地把周票房冠军再度让给了他们!于是他们也乐得继续蝉联这个冠军,不过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拿票房周冠军了。
《孔雀》会失手,《功夫》却不会。
下周五,《功夫》全国上映,虽然只有周末三天,但是纵观现在的票房排行榜和各公司的排片计划,下周的周票房冠军已经被《功夫》预订的了,全国影迷也翘首以待。
伴随着《功夫》的到来,火热的暑期档票房大战终于要拉开帷幕了,各路猛片即将纷至沓来。
而在周票房排行榜上,《风月俏佳人》往上迈了两步,以670万的数据,悄悄窜到了周票房排行榜第三位。
下周,它即将迎来第一周全国大规模放映,开画院数。
3600家。
第七十节:第三周
3113万。
周一票房统计数据出来后,连续两周蝉联周票房冠军的《天黑请闭眼》在这个单日票房数字面前提前六天失去了他的冠军。而这个比上周票房冠军还要高出几百万的单日票房更是在整个中国影视圈投下一颗核弹头,将所有有准备或者没准备的人炸了个人仰马翻。
这是《风月俏佳人》于周一,在3600家影院收下的单日票房。
当然,院线的扩大标志着场均上座率不可能再继续保持在96%,不过40%的场均上座率,每家影院每日至少五场的放映量已经足够收下这个辉煌的数字了。
“《功夫》王座或将不保”已经有媒体打出了这样的标题:他们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在周一这样一个票房萎靡的日子里都狂澜3113万票房,《风月俏佳人》这周票房明摆着要破亿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它是准备破一亿就算了还是准备破两亿了。
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票房怪物面前,《功夫》的首周冠军是否能够拿到确实已经是模棱两可的事了,毕竟《风月俏佳人》比《功夫》多出了五天的本周票房累积时间。
但是在面对《功夫》之前,《风月俏佳人》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它的老对手,《孔雀》。
《孔雀》已经惨到不能再惨。
因为第二周的票房下滑趋势明显,本来有意续约放映的几条院线都闭上了嘴,观望起来,所以在第三周的时候孔雀还是只有1500家影院放映,但是周一单日86万的悲剧数字已经告诉了所有人,1500家影院对于这部影片来说实在是太过浪费。
它可能这周都撑不过去——只要院线方和发行方谈妥了,那么它都不用等到合约结束,就会提前下档,以空出影厅给更能赚钱的影片。
所以,《孔雀》已经提前退出了第三周的竞争。
谁都没料到会出现现在这样诡异的结局:之前被大家所看好的《孔雀》连一次周票房冠军都没有拿到,在第三周就因为票房不佳即将提前退局;而完全不被看好、平时只是作为《孔雀》和《功夫》的点缀才出场的《风月俏佳人》,却在第三周实现了奇迹性的逆袭——这家伙甚至有可能在这周把《功夫》干翻!
这特么太疯狂了!
而当媒体们把焦点重新放回这个突如其来的票房怪物身上的时候,有一个名词是他们躲不过去的。
杜安。
就是这个名字,在去年的时候以十万制作成本创造了全球接近5亿的票房,让恐怖片的最高票房纪录换了个名字,而今年夏天,他又回来了。
媒体们都还记得,当初是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杜安以一个丧家犬的狼狈姿态离开了娱乐圈,在年初的时候又默默地回归——不过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对这个流星般陨落的家伙失去了兴趣,媒体们自然也不会把精力浪费在他身上。
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个名字。
“王者归来!”
有一家不要脸的南扬地方小报《南扬城市日报》为了销量竟然打出了这样的旗号,每个看到这篇报道的同行都恨不得啐那记者一脸唾沫,杜安自己看到了都是老脸一红,觉得这记者形容得太夸张了——最后边那感叹号去掉的话还比较能接受一点。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花了大量笔墨渲染当初杜安地离开是如何地“不甘心”,如何地“发誓所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他离开娱乐圈之后又是如何地卧薪尝胆,“每天观看至少五十部国内外电影以提升自己的艺术细胞”“从书店买了两百本专业电影学书籍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卧室四周的墙壁上全是随手写下的艺术灵感”,而在得到了这个拍摄《风月俏佳人》的机会之后又是如何地感激给他这个机会的束玉,向她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杜安不知道别人看不看得下去,反正他是看不下去了——这记者太特么能扯了,脑洞简直有月球那么大。而且他很想当面问那人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还能这么用?还有,一部电影按照一个半小时来算,五十部电影就是75个小时了,正常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他杜安是有多不正常才会一天有75个小时来看电影啊?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老百姓们就喜欢这样劲爆的标题,更喜欢报道最后说的“他是带着血与火的愤怒而来”“他的归来,不是为了证明他行,而是想要表明,他所失去的,一定能拿得回来!”。
老百姓就喜欢这种复仇式的【创建和谐家园】,这也导致了这份小报当天卖得脱销。
不过不管报纸上怎么说,时间该流走的还是流走。
在周四的时候,院线方与发行方协商完毕,《孔雀》提前全面下档。
截至下档,它总共收走了5520万票房,宣传成本按照800万来算的话,加上制作成本1500万,它成本至少是拿回来了,还有一点点小赚头,但是这点赚头对于本来期望满满的投资商来说有等于无——他们本来可是看在了顾长卫的名头上才决定投资的,就是期望借着“摄影【创建和谐家园】转型导演处女作”的噱头和顾长卫在娱乐圈积累多年的人脉大捞一笔,没想到东扣扣西扣扣,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仅仅是赚了几十万,这和他们的预期实在相差太大了。
唯一能够苦中作乐的是,《孔雀》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很有希望在今年的华表奖中出场,获得那么一两个奖项,而它在豆瓣的评分也不错,一直在7.6到7.8这个范围内徘徊。
作为它同期的对手,《风月俏佳人》就比较惨了。
《风月俏佳人》的评分一直在5.6到6.3之间徘徊,很多人认为这部影片“内容空洞”“立意不正”,只是一部“看过就忘的东西”。更多人觉得杜安这位导演在堕落:想当年,他的《电锯惊魂》虽然逻辑幼稚了点,但至少在努力地讲一个珍惜生命的主题,还有里面的一些花式技巧也让此类技术的爱好者们极为欣赏。可是到了《风月俏佳人》里,他的技术没了,那些镜头沦落于平庸,他的思想更没了,只是讲一男一女如何不切实际地谈恋爱。
“很可惜这位有才华的导演在陨落。”这是很多豆油的言论。
但是如果翻番他们的发言纪录,就能看到在去年的假证骂战中,这些正在“惋惜一位导演的陨落”的家伙正是那些骂杜安骂得最凶的人。
而也正是他们所说的这“堕落的导演”所拍摄出来的“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连续四天的日票房保持在了3000万以上——这是截至到周五下午的统计数据。
在过去的四个工作日内,《风月俏佳人》所创下的本周总票房达到了1.3亿。
这部“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仅用了四个工作日就破了亿,而它即将迎来周末三天的票房高峰日,与来势汹汹的《功夫》正面抗衡。
“神挡杀神!”
这又是《南扬城市日报》的报道,还是那个叫“吴骏”的记者所写的,堪称是上一篇“王者归来”的姐妹篇——这位记者极尽夸张之能事,声称“杜安王者归来之威无人可挡”“神挡杀神,佛挡杀魔”“《风月》开历史之先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凡人无可阻挡”,简直把新闻报道当成了玄幻小说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