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灵山作者:徐公子胜治》-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清风摇了摇头:“这里发生的事,与老哥你无关,今天恰好找个缘由让你能出山转转,这是我早就答应你的。……现在我要施法了,也请你稍稍退后。”

        除了清风,众人再次退到远处,大家都很自然的与熊居士保持一段距离,只有提溜转这个爱凑热闹的包打听,按捺不住好奇心打着旋飘到熊居士身旁,小声问道:“熊大居士,我听说那清风仙童在昆仑仙境中待了一千多年,你今年多大了?居然叫他老弟!”

        熊居士:“你这小鬼懂什么,论修行岁月我自然没有他长久,但我的形容心性比他年长,所以结义之时,他叫我大哥。”

        提溜转:“没听懂,能不能再解释解释?”

        熊居士说话倒是比清风有耐心多了,与提溜转这个阴神也不摆什么架子,笑了笑道:“和你解释也没用,境界差的太远了,化形之后相由心生,你现在是理解不了的。”

        一听他们说话,梅振衣也凑了过去,小声道:“居士,能不能请教一件事,他搬菩萨的庙,你身为普陀道场巡山【创建和谐家园】,不仅不阻止反而要帮忙?”

        熊居士:“搬就搬呗,城中香火更旺,菩萨也没什么损失。再说了,我是巡山【创建和谐家园】,又不是看守寺院的伽蓝,就算他要拆了庙,我也可以不管。这次是因为我的法身塑像在此,有化身依附受香火,这才会离山来看一看,否则我也是不能随便离开普陀道场的。”

        梅振衣又问:“你是怎么与清风仙童结为兄弟的?”

        熊居士:“镇元大仙能与心猿悟空结为兄弟,我当然也能与清风结为兄弟。想当年我们黑风山上三居士,李丰居士与闲心居士都无辜死于心猿悟空之手,只有我归依观自在菩萨门下。后来心猿悟空又去五观庄闹事还差点伤了明月,清风出手替我出了一口恶气,我就要和他结拜兄弟,连菩萨都管不着!”

        他说的话与《西游记》所述有微妙的不同,别的细节且不说,比如《西游记》唐僧师徒经过的地方叫“五庄观”,而他说的是“五观庄”。梅振衣一吐舌道:“难道他把心猿悟空给揍了?不会这么厉害吧?”

        熊居士:“比这更厉害呢,他把心猿悟空的师父摩诃耶那提婆奴给揍了!人间有言‘子不教,父之过’,【创建和谐家园】顽劣,且就在师父眼前,摩诃耶那提婆奴难辞其咎,所以修为虽高也不好躲闪,只能挨了我清风兄弟一顿揍。”

        梅振衣:“摩诃耶那提婆奴是谁?”

        熊居士:“我倒忘了你这孩子不懂梵语了,是大乘天奴,也就是当时的玄奘法师。当他西行求法之后,重归大乘天果位。人间的玄奘法师,就是佛门大乘天了断因果的化身。”

        梅振衣听的直眨眼,这番话里包含的信息太多了。后代很多人看《西游记》,包括受到许多影视作品演绎的影响,往往以为“唐僧”就是个没用的脓包。史书上的玄奘法师当然不是这样,可梅振衣也没想到玄奘法师修为了得,听熊居士的语气完全有资格做心猿悟空的师父,而熊居士最后那句话,以前更是闻所未闻。

        他想了想又问:“清风揍了心猿悟空的师父玄奘,而心猿悟空又后来与镇元大仙成了结义兄弟?”

        熊居士:“所以镇元大仙与清风闹掰了,我听说此事之后一直为清风担心,恐怕他不好安身,今日你既然赠送道场收留他们,我也得谢谢你。”

        梅振衣:“你要是真想谢我,不如对我讲一讲清风与明月的来历,还有居士您的来历,我真的很好奇。”梅振衣的兴趣也被吊起来了,他不好向熊居士请教《西游记》中的故事,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看这位熊居士也不像个偷袈裟的贼啊?他此时比提溜转还要好奇。

        熊居士嘿嘿笑了,转头看着他:“要想说清楚这么多事,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尽的,你要想听,恐怕修为还不够。等你有了那份修行,我再告诉你吧。”

        旁边的提溜转一直在听,也不知它听懂了多少,此时又插嘴道:“听故事还需要什么修为?我经常出去听故事,为什么你就不能讲?”

        熊居士讥笑道:“你以为是婆媳拌嘴的闲话啊?一千多年的往事,种种仙家玄妙境界,怎么会对你讲出来?我若此刻真想对你讲,只怕讲得你魂飞魄散。……别废话了,清风施法差不多了。”

        他们在说话的时候,那边清风也没闲着,站在庙门前双臂张开呈怀抱状,口中不知在默念什么,面前有风升起绕着翠亭庵旋转,在远处只能听见风声却感受不到风力。这风越转越快,其中光影扭曲,翠亭庵渐渐在视线中消失了。

        清风抬头发出一声长啸,啸声止时,风也随即停下,再看翠亭庵已消失不见,面前只有一片空地。

      第081回、山门【创建和谐家园】披锦绣,闺中妙指点香丘

        芜州城中那片空地周围,芜州府的衙役在【创建和谐家园】不让人靠近,但还有不少人打着灯笼在远处观望——这种神迹在人间可是难得一见啊,晚上不睡觉也要看个热闹。过了子时没有动静,正等的不耐烦,忽闻满城狗叫四处鸡鸣,众人又莫名有些慌乱。

        芜州围观的百姓正在慌乱中窃窃私语,那块空地上突然升起了一股旋风,大家立刻止住声音紧张的看向那里。只闻风声却感受不到有风吹出,风越转越快,渐渐看不清空地上的光影,就在此时半空传来一声清越的长啸,啸声止时风也消失的无影无踪,翠亭庵凭空出现在那片空地上。

        就是敬亭山上那座翠亭庵,一砖一瓦丝毫未变,但有一点不同,山上那座庵原先是庙门朝南的,现在依据地势转了个方向,变成庙门朝东,对着不远处那条小溪。

        众人惊呆了,打着灯笼火把站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周围鸦雀无声足足过了有一盏茶的时间,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竟然喝起彩来,紧接着全场彩声雷动,人们都显得兴奋无比。有人对着庙门跪了下去,口中默念观自在菩萨的名号,紧接着庙门前跪倒了一大片。

        ……

        得神灵相助,敬亭山上的翠亭庵一夜之间凭空飞到芜州城中,这样一座庙当然是香火鼎盛,每天都热闹的像开庙会,供奉的香油钱自然不会少了,大多是零散铜钱,庵中的尼姑们数钱几乎数到手抽筋。

        受香火最多的自然是观自在菩萨,其次还有一尊香火旺盛的神像很奇特,是山门殿里一位威风凛凛的黑大汉。梅振衣也要给熊居士面子,特意要张果与星云师太商量,为这尊神像着实做了一番宣传。后来据芜州坊间传言,翠亭庵里供奉的那尊黑大汉,是观自在菩萨普陀道场的守护神,神通广【创建和谐家园】力无边。

        神坛上的熊居士像身披彩缎平添几分神威,一左一右高悬两条锦旗,右书“普陀巡山【创建和谐家园】”,左书“翠亭守护居士”,由梅振衣亲笔书写。山门殿中还特意添置了一座香案,大小仅次于主殿中的观自在菩萨前的那座。

        ……

        芜州城出了这样的事,最高兴的人是谁?当然是刺史蒋华,乐的都合不拢嘴,有好几天晚上睡觉都笑醒了,把身边的歌伎吓了一跳。他高兴什么,当然是上表祥瑞了,有神灵相助,翠亭庵“主动进城”享受百姓香火,说明在他的治下芜州人神共庆,一派祥和啊!

        想当初梅振衣随左游仙路过彭泽县时,当地发现异兽金蟾,王县令请道士捉住好上表祥瑞,武后就喜欢这些。这么大的好事,蒋华不上报朝廷简直太对不起自己了,哪能错过机会?此事过后不久,他就写好了表文,并邀请芜州缙绅与各位长者联名鉴证,连梅振衣也被他拉着签了个名字。

        自从挪走翠亭庵之后,清风、明月在敬亭山中修行倒也相安无事,总算消停下来。又过了没几天,齐云观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世间东华门【创建和谐家园】积海真人率领十二名【创建和谐家园】来访。积海曾在两军阵前出手对付萨满大巫骨笃禄,而他带来的晚辈【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当时在阵前结成剑阵的十二人。

        梅振衣当然热情接待,但积海等人却不是来做客的,拿出箓书说要留在齐云观,成为此地的道士。这是怎么回事?是东华门商量好的,经过上次的意外事件,积渊掌门觉得有负东华先生所托,而终南山离芜州太远,有什么事终究不方便,干脆派一队【创建和谐家园】过去,反正也有齐云观可以落脚。

        积渊等人上一次到西北军中相助,也没白跑一趟,梅孝朗上报朝廷,东华门与妙法门都得了封赏。修行人也能接受朝廷的封赏吗?当然能,而且很有必要,既然在世间修行也免不了各种事务,道、法、师、侣、地、财都少不了。

        并不是人人都有梅振衣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家里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梅振衣只是一个人独自修行,并不需要为一个大的门派日常运作操心。魏晋以来各派修行高人插手世间争斗,依附各大豪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论起来,现在的世间东华门,就与梅氏家族同气连枝搭上线了。

        积海等十三名道士来到齐云观落脚,并不是简单的住在观中,按照唐律,每名道士还要政府配给三十亩地供养,当然也需要办官方的手续,有了梅家的关系,手续办的非常简便。观中本来就有十二名道士,前段时间跟随吕观主“云游”去了,现在东华门【创建和谐家园】正好补上。

        积海等清修之人不擅长打理俗务,都由张果帮忙,齐云观仍然由曲振声住持。梅振衣对待他们非常有礼数,搞得东华门【创建和谐家园】很不适应,因为梅振衣毕竟是钟离权的亲传【创建和谐家园】,论辈份是积海的长辈,那其它十二名晚辈【创建和谐家园】就更别提了。梅振衣见到这种情况,那就干脆让他们在观中自便了,没事也不去打扰。

        积海是飞天高人,那十二名晚辈【创建和谐家园】也个个修为不俗,来到齐云观当然有好处,曲振声与张果时常去请教修行之道,交流切磋收获不小。反倒是梅振衣有长辈的身份,不太方便与晚辈切磋,这时他倒有点怀念起与左游仙行游万里的经历了。

        钟离权有言在先,让梅振衣老老实实修炼孙思邈所授,三年之后他会再来传授金丹大道,现在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多,梅振衣也不着急。修行根基重要,离大成真人境界还差的远,就别想着飞升成仙。若论修为梅振衣还不算世间高人,但论眼界的话,人世间的种种修行境界,他可是什么都见过了。

        将积渊等人安顿下来之后,梅振衣本想去关中一趟拜祭孙思邈,结果在灵台中相见时,孙思邈告诉他不必——既在灵台中,不必刻意再去拜灵位。梅振衣最终还是听了师父的话。他留在芜州没走,另一个人却要远行,就是梅毅。

        梅毅是梅孝朗派出来的,当然要回去复命,前一段时间芜州事情多,他不放心离开。现在清风、明月消停了,齐云观中又多了一众东华门高手,又听说梅孝朗被招回洛阳,他也决定回洛阳去见梅孝朗。这回轮到梅振衣不放心了,因为梅毅失去了一身神功。

        这一次他不顾梅毅的推辞,以少主人的身份命梅氏六兄弟护送梅毅一起去,并且吩咐六人:“你们从今天起,就跟着梅将军,鞍前马后不得怠慢,就像以前跟随我一样,他到哪里,你们就到哪里。”

        梅毅临行前私下里问他,到了洛阳见到梅孝朗,还有什么话要转告?梅振衣想了半天,悄悄的对梅毅耳语了几句,并且吩咐道:“我想了许久还是要叮嘱我父,此话只能告诉他一个人,万万不可外泄。”

        梅毅的反应几乎比听说老母猪会飞天还要吃惊,愣了半天才压低声音道:“这、这、这么大逆不道的话?”

        梅振衣郑重道:“确实是千古所未有闻,我本不想说,但想想还是应该提醒,如果不是万分信任毅叔,也不敢让你转告。”

        梅振衣要他带的是什么话,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梅孝朗——如果皇上驾崩新皇即位,不论朝堂之上如何争斗,拥立谁都是不重要的,武后的意思不是看中哪个儿子,而是她自己想当皇帝!

        历史上不是没有专权的太后,汉代的吕后就很有名,但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太后篡了自己儿子的皇位,那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代人知道唐史中有武则天称帝这回事,但是在当时,谁能事先想到呢——除非他是穿越的,比如梅振衣。

        后代史学家评价武则天称帝改国号这件事,也称之为“篡唐”,在唐高宗李治未去世的时候,谈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当然把梅毅给吓着了。

        梅振衣也是考虑良久才决定让梅毅秘密带这句话回去,他虽然不太熟悉唐史,但也知道武则天称帝前后,朝中重臣是杀的杀贬的贬,清洗了一大批,他不想自己的父亲梅孝朗也被卷进去。

        梅毅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忠心守诺,要他传话不必担心泄露出去。梅毅虽然惊骇,但还是听了少爷的吩咐,表示一定把话秘密带到,甚至没追问少爷为什么。

        ……

        梅毅没有追问,可是梅孝朗听闻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儿怎会这么想?他是听谁说的!”

        这是在洛阳南鲁公府的书房中,只有主仆两人私下里密谈,梅毅答道:“少爷没说,我也不敢多问。但是最近少爷交往的都是神仙人物,也许是天机吧。”这一次来见梅孝朗,他也没有隐瞒,把梅振衣带着清风、明月回芜州,以及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梅孝朗手扶桌案站了起来,眯着眼睛良久无语,最后才对梅毅道:“我儿是非常人,你若跟随他,也将是非常人,话已带到,你还是回芜州去吧。记住,此话切勿外传,也叮嘱我儿不要再提起。”

        梅毅:“若老爷允许,我也想常住芜州了,如今一身功夫已失,只能做个闲散将军,也正好陪着少爷修行。老爷还有什么吩咐要我交待公子吗?”

        梅孝朗叹息一声:“我儿不恨我,但这次没随你来,说明他也不想见我。……你告诉他,将来要求文武功名也罢,随上仙修行也罢,小小年纪莫要妄测天心。”

        梅毅:“我记住了,一定转告。但是老爷,少爷不是随便乱说话的人,别看年纪小,可着实不简单呐!说实话,无论他能做出任何事情,我现在都不吃惊了。”

        梅毅带着南鲁公的回话又返回芜州,仍然留在梅振衣身边。他本是练剑之人,如今法力已失但还是每日坚持练剑,在齐云观与积海等人经常见面也就混熟了。有一次梅毅问积海:“真人已有飞天之能,可曾渡过真空劫?”

        积海反问:“何谓真空劫?”

        梅毅:“是我家少爷定的名,就是修行中有一段考验,无法使用神通法力。”

        积海的反应有些惊讶:“确有此劫,我曾在太牢峰中闭关数年,长养金丹结圣胎,方才历尽。……说来有些好笑,我所学金丹大道,这一段考验叫作长养圣胎,听似妇人妊娠,因此很少对外人提及。真空劫这个名字,倒是好听多了,也直指关窍。”

        梅毅:“请问如何历劫?”

        积海:“倒也不难,不用神通修为仍在,仍然修炼如常,功夫到时自然渡过。说它是凶险劫数,往往怕天灾【创建和谐家园】恰于此时到来,有一身修行恐也自身难保,因此修行至此往往闭关不出。”

        梅毅又问:“那么何谓为妄心劫?”

        这次积海没有解释也没有追问,而是反问了一句:“将军要历此劫吗?”

        梅毅道:“是的,本想求教东华先生,但既然真人在此,我就向你求教了。”

        积海想了想:“本门道法不可外传,但只要振衣小前辈点头,我就教你洗炼心性之法罢,届时你自然知道何意,至于能否渡过还在你自己。”

        梅毅笑了:“多谢真人,其实就是我家少爷让我来请教您的,他不想以长辈的身份吩咐,叫我来问真人自己的意思。”

        积海哦了一声:“那就没有问题了,等你心法修到地步,可以让振衣小前辈试试蟾光散,他也是孙思邈的【创建和谐家园】,应该会用。只是那样有些凶险,我建议将军还是等到东华上仙来时再说。”

        梅毅又想到了另一件事,离座单膝跪地道:“既然真人愿授我秘法,还有一件事想请求。”

        积海赶紧把他拉了起来:“将军不必行此大礼,以你我之交,有话便说。”

        梅毅:“跟随我的梅氏六兄弟,与我学的是一样的剑术,将来恐怕也有一样的问题,既然真人肯授秘法,请求一并传授那六人。”

        积海叹息一声:“将军亦有慈心啊,那我就一并传授,至于能否入门,就要看各人的资质了。我发现振衣小前辈的身边,修行可造之材甚多,尤其是梅大东与梅六发两人资质很是不错,还有他的表妹谷儿、穗儿资质也很好,似乎天地灵气汇聚于此了,实在是不常见啊。”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积海传授梅毅与梅氏六兄弟东华派修炼心法,反正这些人是梅振衣的家奴,也不算外传。积海真人最后又说了一句:“将军今日问我的两重劫数,分别名定妄心劫与真空劫,妄心劫凶险在内,真空劫凶险在外,将军要小心,无事尽量不要出门。”

        积海真人提到谷儿、穗儿的资质也很好,梅振衣也动了心思,自己既然有仙缘能修行大道,那么谷儿、穗儿呢?既然已经打定主意相伴身边,自然也想天长地久。可是教她们什么呢?这事不好让积海真人操心,梅振衣亲自出马,教了她们打根基的修行,就是孙思邈当初所授的省身之术。

        未到大成真人境界不可收徒,灵山心法他现在还教不了,但是省身之术筑基功夫还是可以传授的。起手入门的方式与孙思邈教他的一模一样,就是出一指以内劲点摩全身经脉,演示讲解巡经内养之术。

        谷儿、穗儿虽然聪慧,但毕竟不如梅振衣这个穿越前就读过医科大学的人,足足用了两个月才完全学会,真正功夫就得她们自己去修炼了。这段期间梅振衣可算是过足了手瘾,两个丫头全身上下没有他没摸到的地方,也就是自己房里的女人才好这么教功夫。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功之时难免心猿意马,两个丫头脸臊的通红任由少爷摆布,一颗芳心扑通乱跳早就忘了少爷想教什么了。梅振衣当然也怦然心动,总算他修练灵山心法有成,定力非常好,一点一点“劝导”两个丫头如何收摄心神,这才把入门功夫传授完毕。

      第082回、儿时梦得白莲法,漾动春心思至尊

        梅振衣又想起星云师太也是修行人,干脆让两个丫头向星云师太多请教,只要她们不出家当尼姑,修炼之法学一学倒也无所谓。星云师太常到齐云观来指点梅公子课业,对谷儿、穗儿印像本就非常好,听梅振衣开口请求,也没有拒绝。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是没有道理,假如不是梅振衣,像谷儿、穗儿、梅氏六兄弟等人哪有机会得授世间修行之法?就算他们的资质不错,这一辈子也未必能碰到这种机会。

        大唐永淳年间这一段时光,大难不死的梅振衣日子过的很是逍遥,真有点做神仙的味道了。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远在洛阳的朝堂之上很快就有了变故。

        前文提到刺史蒋华联名芜州父老上表祥瑞,表【创建和谐家园】好了还没来得及送出去,不得不暂且放下。因为转过年来皇上驾崩,举国哀悼。

        太子李哲即位(史称唐中宗),武后当了太后,下诏大赦天下。也就是从这时起,当朝两位宰相梅孝朗与裴炎之间裂痕越来越深。

        李哲为李治第七子,武后第三子,原名李显,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易名李哲,兄李贤被废后立他为太子。李哲素为武后所制,性格庸柔,作为帝王实在不够英明,甚至连聪明都算不上。他即位之后尊武氏天后,政事皆从武氏裁决。朝中顾命大臣有刘仁轨、梅孝朗、裴炎、刘景先等人。

        皇上李哲已经二十八岁了,太后武氏还要掌权,梅孝朗想起了儿子捎来的那句话,心中或有所感,看来太后的心思不仅仅是专权那么简单,因此梅孝朗在朝中对皇家之事不再多言。他不想插手可是裴炎却想插手,裴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见太后对皇上有诸多不满,暗地里也动了心思。

        裴炎与武后的第四子豫王李旦相交深厚,李旦本名李旭轮,后改单名李旭,复改名李旦,这些都是武后的意思——武后有一大爱好就是给人改名字。

        武后专政,皇上庸柔,中书令裴炎与豫王交好,却引起了另一人的不满,那就是李哲之妻皇后韦氏。纵观唐中宗一生,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阴盛阳衰”,或者就简单的说两个字“女祸”。李哲不仅在朝中惧其母,而且在宫中惧其妻,凡事言听计从。

        韦氏做太子妃的时候,就眼见武后是如何专权,封赏武家子弟,等到她自己做了皇后,也是有样学样,攒动皇上提拔韦家亲族。武后之父武士镬毕竟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家族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是非常多的,可惜韦氏出身地位,其家族也无大功于国,实在没什么人物可用。

        这位韦后,野心比武则天更大,但论政治才干与手段,比她婆婆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女人不是有了野心和地位,就能学得了武则天的,千古以来也只出了那么一位。

        李哲刚刚登基皇位不稳,大权掌握在太后手中,韦皇后就迫不及待的弄起权柄来,攒动皇上给她奶妈的白丁儿子也授了五品官,这样一来引起了朝臣很大的不满。大家想一想,譬如南鲁公梅孝朗,那是立过多大的功劳,嫡长子梅振衣也不过刚刚封赏五品出身,韦皇后的奶妈如何能相比?

        更让人不满的事情还在后面,皇上为了哄韦后开心,先是将韦后之父韦玄贞从小小的九品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紧接着又下诏要将韦玄贞提拔为侍中,入朝为宰相。这也太过分了!武后专权这么多年,在李治生前,还从未将武家人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李哲刚一登基,韦皇后就要这么干。

        裴炎刚刚从侍中迁任中书令,没想到韦玄贞一飞冲天,朝中又要来一位莫名其妙的宰相。政令下达要经过中书令之手,裴炎自然不会同意,同时料想武后也不会答应,于是进宫面见皇上据理力争。

        裴炎奏道:“韦玄贞无寸功于国,因是皇后之父,已由参军跃升刺史。现又骤升侍中,此乃宰相之职。大唐立国以来,可曾有过无功、无绩、无举之相吗?此升迁无凭,与礼法不合!”

        皇上被他问的无辞以对,面红耳赤的发怒道:“我为天子,就算把天下让给韦玄贞,亦无不可,何况区区一侍中?”

        身为天子,竟然说出这样糊涂的话来,一方面李哲确实没脑子,另一方面他受武后压制太久心中也有怨气。裴炎心中一动,立时有了计较,告退之后马上将这一切报告太后。

        武太后闻言粉脸微寒,儿子枉法而大臣离间,她心中却想起了幼年时的一段往事——唐初西蜀人袁天罡精擅相术,武士镬曾邀他至家中,那时候武媚娘尚幼,被保姆抱到堂前,告诉袁天罡这是个男孩,让他给看一看。

        袁天罡看了之后说道:“可惜是男孩,若换做女子,则贵不可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8: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