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混血八旗》-第8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就是为了诱歼这股敌军?”谭绍光有些疑问,果兴阿到目前为止的部署,好像是在诱歼敌军。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果兴阿实在是有点小题大做了。稳稳妥妥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运输队才是正道,风险低收益大,何必大费周章的搞这么一出,而且也未必能全歼敌军。

      “你走之后,我会【创建和谐家园】步兵一团、侦察营、辎重营、炮兵连等部队,一起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把这次的支出赚回来。”果兴阿笑眯眯的说道。

      “我们何必大费周章呢?”谭绍光还是没弄明白。你要打那个兵站,夜袭还是偷袭都可以,集中全力一下子也就打下来了,完全不必这么折腾。

      “首先,洋鬼子不是傻子,他们也有着骄人战绩的。如今大战一触即发,他们对于补给线的防御是很严密的,不搞乱了他们,没机会下手的。”果兴阿伸出一个手指晃了晃。

      “其次,我们的机会很少,要干就得干一票大的,不然就没机会了。洋鬼子和僧格林沁也就是几天的事,我们没几天好折腾了,必须抓紧时间,把练兵、劫掠等想做的事都给做了。我们这一番折腾,可以让没有实战经验的士兵,都找到战场的感觉,也可以锻炼部队的通信和行军能力。还能弄到大批的物资,并且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果兴阿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最后,你不觉得我这个计划很好玩吗?我都快把我自己绕糊涂了,敌人肯定被绕的更加厉害,他们不得不到处派兵,出现不断添油的情况。大兵团会战我们吃亏,我们就把敌人都撕开,同时制造多个战场,摊薄他们的兵力。”果兴阿自信满满,白话完了,还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想打哪里?”谭绍光不太认同果兴阿的观点,不过也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只好跟着果兴阿一条路走到黑。

      “这里我觉得不错,和洋鬼子打一个时间差。他们的机动部队,现在基本都调出来了,我要赶在他们组织起新的部队之前,拿下这里!”果兴阿把手指向了地图上一个谭绍光从来没有考虑过的点。

      “杨村?”谭绍光彻底服了果兴阿的脑回路,杨村距离天津和军粮城非常的近,谁也不会想到果兴阿的目标居然会是那里。

      第二百一十五章 杨村白血

      威尔逊盼来了援军,指挥官是他的老熟人斯密斯上校。兵力劣势被扳回之后,英军熟练的线列式射击,让森特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甚至还可能与僧格林沁前后夹击,围攻张家湾的蒙托邦将军。”额尔金感觉前景一片昏暗。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如果失去所有兵站,让蒙托邦将军陷入围攻,这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文森特几乎不敢想象蒙托邦全军覆没的后果。

      “集中天津及周边全部的机动力量,去救援蔡村以及河西务吧!中国人这次出动了他们的核心力量了!”额尔金做出了决定。

      天津守军出动的时候,果兴阿带着主力跑到了宁河方向,躲开了他们。

      “我们去军粮城看看风景吧!”看着天津守军远去的身影,果兴阿笑嘻嘻的走向了下一个目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清不败,天理不容

      文森特亲自指挥的最后一批援军,与果兴阿的主力擦肩而过,在夜色中直扑向了斯密斯正在苦战中的战场。负责迂回敌后,切断斯密斯后路的谭绍光,也适时的出现了,不过是出现在了文森特的背后。茫茫的夜色给了谭绍光足够的掩护,当斯密斯得到文森特这个强援的时候,谭绍光将给他一个更大的惊喜。

      文森特并不确定果兴阿的动向,他也有怀疑过果兴阿隐匿在他附近。不过蔡村送来了急报,斯密斯居然处在覆灭的危险之中,文森特只能先去救急。而且从情况判断,果兴阿北上夹击斯密斯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时间倒退回几个小时之前,斯密斯所部简单勘察了罗伯特覆灭的战场后,就焦急的踏上了救援河西务的征程。因为果兴阿这种蹲在路边搞偷袭的手法,在欧美十分罕见,所以斯密斯根本就没有提防。线列战术的时代,就算是搞偷袭也得大家站的整整齐齐的,东一堆西一堆的蹲在路边,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森特通报了斯密斯的情况。

      **、*等连射武器,在骑兵对战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慕顺虽然没能全歼锡克骑兵,但是轻松的击溃了他们,锡克骑兵逃跑的速度和他们的追击一样迅猛,慕顺没有取得特别引人注目的战果。不过他赶到果兴阿身边的时间,却非常的恰当,让果兴阿攻取军粮城之战,变得更加的轻松。

      文森特离开天津三个小时之后,零时三十分,果兴阿发起了对于军粮城的进攻。军粮城的防御远强于杨村,但是在果兴阿饱和式炮火的打击下,也是风雨飘摇。

      八百守军非常的顽强,但是他们根本不适应果兴阿的新战法,尤其是侦察营的渗透突击战术。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英军要在八十年以后才会遇到这个战术,并在德国人手上吃亏,不过有了果兴阿,一切都可以提前。果兴阿虽然也是渗透战,却有了点小变化,和八路军打炮楼的方式有些类似。

      戒备森严的军粮城守军,没有给果兴阿偷袭的机会,这个异常紧张的时候,果兴阿一靠近军粮城就被他们发现了。匆忙登城布防的英军,在城墙上设置了据点,以发挥他们的火力。他们的印象中,这种防守战,他们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不过果兴阿可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简单分析了一下地形,选取了优势攻击位置之后,果兴阿集中了七成的火炮,猛攻英军最核心的一处据点。短促而强大的炮火,瞬间把这处据点摧毁,并把残存的守军震得七荤八素。同时侦察营的尖兵,已经快速突进到城下,在炮火的掩护下攀城而上,攻占英军据点,快速的肃清残敌,建立城头攻击阵地。火炮继续轰击其他据点,为后续部队登城提供掩护。第二梯队,则把机枪、轻型火炮之类的重武器运上城头,对于反攻的英军进行火力压制。最后再由大部队的步兵冲上城头,完成最后的收尾,彻底歼灭丧失城墙优势的英军。两三点的渗透突击成功后,守军已经被分割包围在了三五个据点里,成了瓮中之鳖。

      天津方面也接到了军粮城遇袭的消息,不过他们争执的已经不再是派出援军,而是尽快将主要机关撤往大沽口。派出精锐部队将额尔金等高级官员,全部送到军舰上去。在他们看来,清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天津随时有失守的可能。

      尤其是慕顺带着重骑兵营,在天津到大沽口之间溜达了一圈之后,联军高层更是坚信,清军已经开始全力反攻天津。他们下达了调集军队的命令,将新河、塘沽、北塘等地的守军,全部调回天津,放弃外围据点,死保天津和大沽口不失。不过额尔金等人还是都被送到了军舰上,果兴阿的攻势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极为迅猛,联军不能承受公使被俘的后果。至于军粮城,则和那里的八百印度人一起被放弃了。

      城门被打开,大型火炮被拉近城内之后,军粮城守军的抵抗彻底被粉碎了。如何坚固的据点,也无法承受大型火炮的递进轰击。何况只要炮弹炸开一个小缺口,无数的*就跟了进去,顽强的印度人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侦察兵带回了天津方面的消息之后,果兴阿兴奋的手舞足蹈,马上命令【创建和谐家园】所有的空闲人手,去新河等地接收物资。当然命令还是那样,把能搬走的都搬走,搬完了赶紧跑。并且命令侦察兵从各个方向看死天津守军,他们只要敢出动,果兴阿立即开路潜逃。

      联军在军粮城的仓库被打开了,无数的枪、炮、*、弹丸、粮食、药品、布匹、军服以及杂物等等,看得果兴阿眼花缭乱,搬的喜寿等人也是腰膝酸软。

      “发财了,发财了!”老当益壮的显德,一边记录缴获的详情,嘴里一边兴奋的念叨着。

      “一年干一回,足够吃三年啊!再扩编一万人也够了!”果兴阿也是满眼都是小星星。

      高层们正在计算着这次的收益,毕云涛则派人驱赶当地百姓协助搬运物资,而搜查全城的长禄却有了新的收获。

      “大人,又发现了一处官仓,有朝廷的封条,洋鬼子好像没动过!”长禄急忙向果兴阿汇报了他的新发现。

      “我们就是官军嘛!天津守军没用上,我们提他们用了吧!”果兴阿笑眯眯的带着人,准备去接受僧格林沁留给他的礼物。

      不过到了仓库之后,兴奋的果兴阿一下子凉快了下来。这里不是粮库更不是饷库,而是一座军械库。封条也不是直隶总督衙门或者僧格林沁的封条,而是大清户部的封条。果兴阿对于刀枪剑戟可没什么兴趣,弓箭之类的轻骑兵团用量也十分有限,固安当地就可以供应,不需要大老远的搬回去。

      “打开看看吧!”果兴阿有些兴意阑珊。

      不过当库门缓缓打开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没有刀枪剑戟,也没有弓矢马鞍,库房里全都是崭新的火炮和火枪。码放的整整齐齐,而且门口的一张书案上还有登记的账册。

      “这他妈的,是洋鬼子的军械库吧!”果兴阿实在不能把这些东西,和大清的那帮神仙们联系在一起。

      “大人,这是朝廷的军械库!年前曾国藩大人平定发匪的时候,发现洋枪洋炮犀利,实为征战利器,所以上奏朝廷建议采购。这些枪炮都是朝廷年初的时候,从德国人手里采买的。”显德拿起账册翻看了一下,吃惊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果兴阿被显德说的一愣一愣的。

      “这账册上都写了,这里一共有滑膛洋炮八十位,线膛洋炮二十五位,滑膛击发洋枪三千四百杆,线膛击发洋枪一千三百杆!”显德也觉得匪夷所思。

      “哪为什么不用呢?”果兴阿满脑门子都是问号。

      “这个就不知道了,正月入库的,就一直在这没动过!”显德摊了摊手。

      “搬走吧!他们不用我用!”果兴阿没有喜悦的感觉,而是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大清不败,天理不容啊!”出了库房,果兴阿看起了月亮。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口大黑锅

      在果兴阿的帮助下,联军终于从轻敌大意,部署分散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形成了天津大沽、张家湾,以及文森特机动兵团的三大主力集群的阵形。各个兵力雄厚,而且兵种齐备,有效的凝聚了战斗力。

      帮了这么大忙的果兴阿,当然不会留下来见证联军的实力,而是非常干脆的开溜了。联军从天津到张家湾的一字长蛇阵,被打得七零森特集群,让果兴阿有些头痛。

      联军被果兴阿分成了三块,果兴阿的部队也被文森特割成了两截。文森特加上斯密斯,满打满算也不到五千人,但是就算果兴阿集中全力,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吃掉他。而吃不掉就要面对被天津和张家湾方面夹击的危险,果兴阿只能放弃文森特所部。但是现在吉英和谭绍光都在和文森特交森特的部队撕成了三块。因为英军教条的列阵形态,让谭绍光有机会把他们撕的均匀,步兵一块、骑兵一块、炮兵一块,使英军陷入了各兵种不能配合的尴尬境地。

      不过谭绍光和吉英两人也是暗暗叫苦,英军极为顽强,虽然陷入了劣势,但是依旧章法不乱。步兵排成了整齐的线列交替射击,炮兵也在少量步兵的掩护下全力开森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敌人必将陷入被己方几路援军夹击的窘境。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咬住敌人,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红衫军。

      随着博日图和午前结束战斗的命令到来,谭绍光越发的焦急。博日图虽然是生力军,但是他们装备的森特选择接受失败,混乱中的部队根本无法承受两千骑兵的冲击,他不能让部队陷入被屠杀的境地。

      谭绍光冒了些险,不过他还在赶在十二点之前打扫好了战场,带着战利品,欢快的踏上了归途。

      “你们回家吧!朝廷会记得你们的,战后自由奖赏!至于这些车辆和牲口,朝廷征用了!打完了仗就还你们,你们放心,我们僧格林沁僧王爷是讲信用的!”而果兴阿则由丰升阿的人接手了运输工作,开始打发征集来的壮丁。临走的时候还给人家来了段演讲,妥妥的把一口大黑锅扣在僧格林沁的头上。

      第二百一十八章 威尔逊日记(一)

      9月20日

      今天一天我都沉浸在对于神秘敌人的思索中,高层的军官们都认为是清军的最高指挥官僧格林沁做的,而且还是他亲自策划并指挥了这次行动。他们也拿出了相应的证据,敌人撤退的方向是僧格林沁的驻地,而且还有被强迫劳动的百姓的口供,对方亲口承认自己是僧格林沁的部下。不过我不太相信高层的判断,敌人凌厉的攻势和惊人的火力,都与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他们恐怖的偷袭,并没有随着大部队的撤退而结束,他们只是缩小了规模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运输途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但是我们不得不去冒险,不得不在敌人不断的骚扰中继续前进。神秘的敌人几乎把我们的前沿兵站扫荡一空,而蒙托邦将军指挥的一线部队又需要大量的补给,我们只能竭力拟补敌人造成的损失。

      我也接到了护送运输队的任务,虽然长官们依旧歧视我的营,但是他们现在不得不启用我了。神秘的敌人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仅是物资和武器,大战中有将近三千五百名士兵献出了生命。正是为了拟补兵力的缺口,我才获得了指挥自己部队参战的权利。

      9月21日

      我们再一次在所谓的东方计谋前失败了,我们又一次遭到了伏击。敌人并没有对他们惯用的计谋做出调整,但用我可爱的东方战俘的话说,我们又一次中计了。敌人的诡计和前些天并没有区别,只不过规模放大了将近十倍。

      下午一点四十分,侦察兵在我们东南方向五英里左右发现了敌人的骑兵。兵力有将近一千名骑兵,这是最近几天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斯密斯上校变得非常谨慎,为了避免像前几天一样因为追击而被敌人伏击,斯密斯上校只是在东南方向部署了防御,而没有主动攻击敌人。

      直到三点三十分之前,敌人一直像彬彬有礼的管家一样,跟随在我们的侧后方,没有进行任何试探性的进攻。斯密斯上校为了避免物资在敌人的袭扰中损耗,安排华人劳工走在了队伍的前列。我和我的部队则负责监督和保护劳工和物资。

      三点三十五分,敌人对我们的殿后部队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这是个准确的时间,因为在听到第一声爆炸的时候我看了我的怀表。我在队伍的前端,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晚上一些和我一样幸运的家伙,告诉了我当时的情况。

      敌人在试探性攻击后迅速撤退,引诱追击部队进入他们的伏击,之前几天敌人都是这么做的。斯密斯上校的部署完全是针对敌人以往的攻击模式,所以并没有安排印度骑兵迎战敌人,而是让步兵殿后防守。

      但是今天敌人改便了他们的进攻方式,他们并没有抵近然后使用火枪射击。而是使用简易的木制发射架,向我们发射火箭。晚上我有幸看到了被敌人遗弃的发射架。真是聪明的东方人,所谓的发射架只是在木制的小马车上,雕刻了几条笔直的凹槽。作为精度不高的一次性消耗品,真是太合适了。这些东西非常轻便,机动性非常的强,而且可以保证火箭飞向它应该去的地方。

      他们的火箭类似康里夫火箭,但可能装药量更大,因为爆炸的威力要大于康里夫火箭。敌人使用了大量的火箭来攻击我们,一个当时在后队的幸运儿告诉我,他看见敌人的骑兵几乎每人都抱着一枚火箭。

      敌人发射的火箭,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发射架过于的建议,精度并不高。很多火箭落到了行进队伍几十米以外,但数量弥补了他们的精度,仍然有大量的火箭在队伍的后部和中后部爆炸。步兵的队形被爆炸打乱,大量的士兵受伤或者死亡。敌人在距我们800-900码的距离上,持续发射火箭攻击我们。殿后的步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且火箭在空中飞行时,发出的恐怖声响,让所有人都觉得异常的压抑。

      斯密斯上校为了减小损失,不得不派遣印度骑兵出击,去驱逐那些敌人。面对兵力只有自己二分之一的印度骑兵,敌人快速的退却了。但当斯密斯上校命令印度骑兵停止追击回归本队以后,讨厌的敌人再次回来了。我不想侮辱英勇的士兵,哪怕他们是我的敌人。但他们的攻击方式,实在太让人讨厌了。就像苍蝇或者蚊子,他们从不正面和你战斗,但却像苍蝇或者蚊子一样不停的骚扰着你。

      四点二十分,印度骑兵不得不再次出击,把他们赶到更远的地方去,我们则在原地等候。这种骑兵追逐战,没有我们发挥的空间。而且斯密斯上校对于之前的伏击印象非常深刻,他很担心再中了敌人的埋伏。

      五点三十分,印度骑兵还没有回来,东方偶尔会有爆炸声传来。几乎连那些华人劳工都可以肯定,印度骑兵们会像之前驱逐苍蝇的小股骑兵一样被伏击了。斯密斯上校决定去营救印度人,而且大胆的制定了攻击计划。在营救印度人的同时,集中所有力量打击这只袭扰我们的中国军队。

      我和我的驻香港部队,再次遭到了歧视。只有我本人和一百名优秀的士兵被允许参加战斗,其他两百名有色人种士兵,则要留下来和劳工们一起看守营地。

      来自广东的华人劳工们,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他们迅速的整理了物资,并且按照指挥布置了营地,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我非常不理解在这样古老而腐朽的国度里,这些愚昧的异【创建和谐家园】中,怎么会有这样优秀的工人。

      六点二十分,经过半小时的急行军,我们很容易的找到了中国人伏击印度骑兵的地点。印度人被包围在一个简陋的村庄里。按照斯密斯的计划,我们很容易的突破了中国人的包围圈。这里没有险要的地形,只有泥土和稻草构建的房屋。

      当我们和印度骑兵会合的时候,他们丢失了全部的战马,伤亡近两百人,但依然在顽强的战斗着。敌人快速的逃走了,并且带走了印度骑兵的战马。这让斯密斯上校重创敌人的计划落空了,但我们救出了印度人。

      七点四十分,简单的休整后,斯密斯上校要求大家快速返回营地。只有;两百名士兵和五百名华人劳工防守的营地,很可能遭到敌人的袭击。斯密斯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我能够预见事态的发展,我肯定会阻止他。

      忘了记下,行军中我一直带着我有趣的俘虏郭。在回来的路上,郭一直在思考。我问他在想什么的时候。郭告诉我,敌人的指挥官是一个有勇气而坚决的人。在村庄的战斗中,则完全感受不到敌人指挥官的勇气和坚决。

      郭认为一个有勇气而且坚决的军人,就像一个赌场里的职业赌徒。赌徒在胜负的关键时刻,会投下自己全部的赌注,绝对不会轻言放弃。但村庄的战斗,敌人轻易的放弃了,这不符合赌徒的心态。敌人应该投入所有的兵力,即便包围的部队已经是他全部的筹码,也应该死战到底。轻易的放弃只能说明,敌人还有更大的企图,更大的底牌,被包围的印度人只是诱饵。郭真是个聪明的家伙啊!可惜当时我并没有相信他,而是更多的关注了黄昏中,古老而神秘的东方的风景。

      八点整,世界进入黑暗的时候,郭的预言,仅仅在二十分钟后实现了。我们再一次遭到了伏击,被包围的印度骑兵真的只是诱饵,敌人指挥官的目标是我们。敌人可能动用了2000-5000人的兵力,火力十分强大。火箭密集而精准,不停的在队伍中爆炸。斯密斯上校和军官们非常吃力的组成了空心方阵,可黑暗中步兵和炮兵全部在漫无目的的射击。我们可能被团团包围,就连我们刚刚走过的地方,也有密集的子弹和抛射的羽箭射来。

      火箭不停的在我们身边爆炸,但更加恐怖的是火炮。阿姆斯特朗六磅及十二磅野战炮,法制拿破仑十二磅前装滑膛加农炮,不停的在咆哮。河西坞兵站被袭击后,丢失的二十七门火炮全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精准的将一枚枚*和榴【创建和谐家园】射入步兵方阵,爆炸的冲击和横飞的【创建和谐家园】,彻底打散了我们的方阵。实在难以相信,野蛮愚昧的异【创建和谐家园】们是如何学会使用这先进的火炮。他们虽然不能做到,像我们的炮兵一样应用自如。但中国人真的只用了几天就学会了,使用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而且射击的非常准确。该死的法国人,该死的拿破仑炮。我们丢失的火炮只有阿姆斯特朗六磅炮三门,十二磅炮五门,九磅炮六门,法国人却丢失了整整十三门拿破仑十二磅加农炮。

      行军的队形和敌人前所未有的火力密度,让我们的部队不能快速的行成战斗队形。我的连队还没来得及加入方阵,便被密集的火力打散。我试图重新整队,但密集的爆炸声让部下无法听到我的命令。黑夜中的袭击来的太过突然,炮兵甚至没有机会将大炮从牵引状态中放下,我们的大炮无法还击。

      第二百一十九章 威尔逊日记(二)

      9月21日

      敌人恐怖的炮击持续了足有五分钟或者更久,敌人的步兵也继续用密集的子弹压制我们。刚刚被我赶跑的敌军骑兵出现在我们后方。他们没有排成密集的阵型冲击我们,而是以松散的阵型迅速向我们两侧包抄。

      我想习惯了西方战争模式的斯密斯上校,当时没有判断出敌人的意图,因为相对熟悉中国的我也完全不能理解敌人的意图。

      几乎在后方敌人骑兵包抄我们的同时,正面敌人的另一队骑兵发起了真正的冲锋。他们身穿蓝色的中国盔甲,手持长矛,排着和女王骑兵团类似的密集阵型,向我们发起了致命的冲锋。散乱的步兵在平原上面对骑兵的冲锋,简直是一场屠杀。士兵们临死前的惨叫让我感到绝望,我想起了香港的安娜,想起了伦敦铅灰色的云。

      感谢上帝,再一次眷顾了我这只迷途的羔羊。当一名敌人骑兵逼近我的时候,一位英勇的士兵挺起步枪迎向了敌人。敌人长矛刺向我的时候,士兵的刺刀刚好刺进了敌人战马的身体。士兵被战马巨大的冲击力撞的飞了起来,敌人也被战马的惯性甩了出去。感谢英勇的士兵的伟大牺牲,这让我活了下来。

      可惜好运气只属于我一个人,士兵的英勇顽强,并没有改变我们失败的命运。敌人骑兵的冲锋,彻底将我们击溃。随着远处传来的奇怪的乐器的声音,数千名敌人开始同时喊叫,我听得懂那个词的意思,杀!

      敌人的步兵也开始冲锋了,黑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失败了。斯密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所有人开始向营地的方向撤退,或者说溃逃。敌人的骑兵和步兵在追击我们,尽可能的削弱我们的力量。

      之前包抄我们的敌人骑兵,显示出了他们的作用。他们向一个袋子一样把我们装在里面,而且随着我们移动,不停的用明,哪怕只是做到像今天我面对的人一样,恐怕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还能够战胜他们。不过感谢上帝,这不可能发生。

      9月22日

      斯密斯上校是个坚强而且尽职的人,昨晚的战斗中他被敌人的长矛刺伤了右臂,但他一直在坚持指挥。今天我们清点了昨天战斗的损失,一千五百人的部队,现在只剩下七百八十九人了,而且有将近两百名不同程度的伤员。除了营地内的物资,我们丢失了所有的大炮,80%的步枪和其他武器,还有印度骑兵团全部的战马。

      营地里到处都是哭声,我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打扫战场的结果,更加让人气馁。唯一完整的两百名士兵全部来自我的营,所以我来负责打扫战场,其他的部队都需要在营地休息整编。

      我只把打扫战场的结果告诉了斯密斯上校,那消息实在让人沮丧,大家现在更需要安慰。从营地外几十码的距离开始,好像有一条英勇的英军士兵们的尸体搭建的路标。十几码的距离就会一具尸体,密集的地方会有更多,一直延续到昨天的主战场上。

      主战场已经被敌人打扫过了,他们拿走了能带走的一切。不过还算留下了绅士的体面,他们没有剥士兵们的衣服。士兵们的尸体被整齐的码放在一起,好像阅兵一样。那样的景象,我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只能哭泣。

      附近的地形并不复杂,像其他地方一样平坦,只是在战场附近有一些起伏。这起伏很小,可能只有一点点的坡度。我不能理解,敌人如何设伏,可能他们更多是利用黑夜和突袭击败了我们。

      我有趣的俘虏郭,昨晚并没有借机跑回到自己国家的军队里,而是和我们一起逃回了营地。我很不理解这家伙,不过幸好他在,帮助我解答了很多的困惑。我们士兵的尸体,虽然衣装完整而且被整齐的摆放,但是和上次一样,他们的头颅都不见了。敌人为了避免看起来难看,还特意把他们的军帽盖在了脖子上。我非常痛恨敌人这种野蛮的行为,但郭给了我解释。

      中国真是一个野蛮的国度,他们居然要用缴获敌人的头颅来计算军功。敌人的指挥官居然要用摆放遗体来表示对勇士的尊重,然后砍下他们的头去向政府申请军功,简直匪夷所思。

      郭也向我解释了,昨晚战斗中我发现的一个奇怪现象。我们骑兵基本使用马刀,长矛只能作为一次性用品,因为骑兵们很难拔出刺入人体内的长矛。但是中国的骑兵们,却可以使用长矛连续的攻击。昨晚我亲眼看到中国的骑兵,用长矛连续刺死多人。

      郭告诉了一个中国名词,叫做抖枪或者挑枪。郭说中国骑兵的长矛,叫做长枪,是常用武器。长枪出枪角度要求很高,战马临近敌方步兵,腰和手臂同时发力送出长枪,不是正面刺击,而是斜着刺划过去,所以中国的骑兵长枪杀死的敌人,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样一个窟窿,而是枪头斜着刺出,借着马力刺入敌人的胸腔,腰力和臂力恰到好处让枪头往边上一划,造成一个很深的血槽。把步兵内脏搅碎,顺便造成离心力,把敌人尸体甩开。伤口绝对不是一枪刺入胸膛。如果直挺挺刺入敌人身体,那么敌人的尸体就会挂在枪上,战马就会失去平衡,一头栽倒。一旦战马倒了,骑兵就会【创建和谐家园】,而【创建和谐家园】的骑兵绝对没有好下场。 所以中国的骑兵大多武艺高强。

      我很想要求郭为我演示这个战术动作,但可惜郭不会。我开始怀疑郭到底是不是中国军队的军官,因为更多的时候郭更像是一个军事学者。他懂得非常多的理论知识,甚至可以昨天判断出中国指挥官的意图。但是他完全不会应用他的知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07: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