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混血八旗》-第8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看看吧!”咸丰颇为宠爱懿贵妃,偶尔烦闷或是心情大好时也会让她看看奏折。

      “不仅丧权,而且辱国啊!”懿贵妃看来奏折之后一双杏眼几乎喷出火来。

      “有什么主意!”咸丰感觉好无力,也不愿再听重臣们争论,反而想听听自己爱妾的意见。

      “自古以来,战守和相互为用,战愈奋、守愈固,和愈速,和谈不成唯有兵戎相见!”懿贵妃眼神坚定的看着大清的皇帝。

      “唉!躲不过啊!”咸丰的回复却是一声叹息。

      第二百零九章 礼是国朝的根基

      “万岁爷,您不用忧虑,现在开战对我大清也是极有利的,僧王必能获胜!”懿贵妃眼睛里闪烁着咸丰重来没有见过的光芒。

      “有万全之策?”咸丰觉得自己的宠妾有些陌生。

      “在通州我大清足足有三万九千精锐大军,而且各地还能调拨的兵马也不少。洋鬼子不过区区两万人马,又要分守后路,能到通州的至多也就是一万五千人。”懿贵妃一直在关注着局势,对于兵力和洋人的讯息都非常了解。

      “三万九千?有吗?”咸丰却是有些含糊。

      “僧格林沁的蒙古书,马嘎尔尼会不会被直接轰出去都难说。不过马嘎尔尼还算识相,虽然没三拜九叩,好歹来了个单腿下跪。嘉庆的时候,英国人也派人来过,不过他们依旧拒绝跪拜。嘉庆爷连国书都没看,干净利索的把使团给轰了出去。

      到了咸丰这里就没有办法了,内忧外患没了乾隆爷时候的底气,也被人家打到了家门口。从三年前就开始折腾,和谈是谈了一次又一次,死洋鬼子次次都要进北京。大沽口第一次战败之后,大清不得不签订了城下之盟,不过咸丰很快就后悔了。如果条约执行,洋人不仅得以入城,还能在中国内地自由行走。更可恶的是,这帮蛮夷居然还要驻节在京,以西方礼节觐见皇帝本人,这岂非置宗藩尊卑于不顾?中国在名分和威望上都应是四海共主,是朝贡体系独一无二和至高无上的中心,岂可与洋人平起平坐?他的脑海里闪过的全都是“礼崩乐坏”四个字。

      所以咸丰干了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他给议和小能手桂良做出一项惊人指示:如果英方愿意放弃公使驻京、内地游历、长江沿岸开放、赔款这四项于“天朝体面”损害最大的条款,大清可以免除所有进口洋货的关税。不过议和小能手,好像比皇帝更了解关税的意义,洋鬼子也没接受年轻皇帝的好意。

      历经波折,洋鬼子还是要来京城,除了战争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外国公使入京觐见乃至常驻北京,就意味着属于咸丰皇帝的那个世界崩塌了。地位平等、不肯跪拜的“夷人”出现在北京,就代表着中国社会最恐怖的四个字——礼崩乐坏。

      对*朝廷来说,咸丰皇帝的“天子”名号,从此将名不副实,这将是“千古未有之奇闻”。咸丰那至高至尊、威服四海、兼统万国的形象会破灭,他在国内的统治也会进一步的动摇。也就是说,公使入京,必将对皇帝的权威,以及中国近千年的社会结构,造成极大的杀伤。皇帝的统治是以传统和体制赋予的威信为基础的,如果失去了这种威信,不仅仅是皇帝的权威会被削弱,整个帝国都将陷入危机。因为千年以来,赖以维系社会稳定的“礼”,出现了裂痕,大清出现了生活在“礼”以外的人。

      “蛮夷狂悖,欲乱我国朝根基,动摇我大清国本,断然不可轻纵。为今之计,唯有一战而已!”重臣们纷纷站出来,表白了自己的心意。

      “朕欲亲统六帅,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咸丰先虚伪的勇武了一下,振奋一下大臣们的士气。

      “万岁九五之尊,不可轻动。蛮夷丑类,不过跳梁宵小,遣一得力之臣可也!”所有人都知道咸丰就是说说而已。

      “僧格林沁的两万兵马,现在怎么样了,可一鼓而下吗?”咸丰有刚刚懿贵妃的背书,对于前线的兵马终于清晰了些。

      “蒙古各盟调来的骑兵具都新锐,原属的兵马却有些疲敝,不过已经休整,可堪一战!”肃顺非常惊奇,咸丰不仅能想起僧格林沁还能清楚的记得他有多少人马,可真是不容易。咸丰不算昏君,但是有些志大才疏,很多事情他都弄不清楚。

      “瑞麟的九千兵马如何?”咸丰好容易记准了一次,也要在心腹面前,显摆一下。

      “瑞麟的九千兵马锐气正盛,也是养精蓄锐多时了!”肃顺只能顺着咸丰说,眼下是给大伙打气的时候,不能说些丧气话,其实他心里非常不放心瑞麟的兵马。瑞麟麾下名为京营,实际上里面混了许多的绿营兵。一直未经战火,平日操练又不多,到底能不能打,真的不好说。

      “万岁爷大可放心,我军足有三万,洋鬼子就算倾巢而来,我军兵力也占优势!”肃顺以为咸丰已经说完了,他自己心里通州附近只有这些兵力。

      “不是有三万九千人吗?胜保的一万人呢?”咸丰有些生气,肃顺怎么这么糊涂,少算了己方的一万大军。

      “胜保的一万京营?”肃顺十分纳闷咸丰怎么会记起这个人来。

      胜保这位爷,名声可是一点也不好。咸丰三年就开始帮办军务,也算是百战老将,但是这哥们儿几乎就没打过胜仗,人送外号败保。更是因为治军不利,被咸丰皇帝发配过一次。这次是搭上了恭亲王奕欣的线,才被派了出去,不过从上到下也没什么人瞧得起他。他带的一万京营,也是正宗京营八旗老爷兵,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胜保所部的作用,也就是帮僧格林沁站站台,显示一下兵力而已,根本没人指望他去打仗。

      “僧格林沁正面迎敌,瑞麟和胜保为其羽翼掎角,必可获胜!”咸丰非常的乐观,并没有在意肃顺的失态。

      “万岁爷,固安果兴阿所部及招募的团练也有八千余众,不如调果兴阿北上,作为僧王的侧翼!”杜翰也信不过胜保,赶紧提出了相对靠谱的果兴阿。

      “果兴阿太年少了吧!他今年是十四还是十五来着?”咸丰并不看好果兴阿,僧格林沁、瑞麟、胜保这都是老成持重的人,统兵经验丰富,果兴阿怎么能比的了他们。

      “回万岁爷,果兴阿今年十五!”杜翰说的是虚岁。

      “果兴阿在江南战绩是不错的,但还是太年轻了,也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而且他哪八千人,也就是江南打出来的两千老底子能用,其他新募的乡勇,怕是不中用。固安小城疲敝,果兴阿哪里来的饷银,他那些人装备和操练怕是都不成。也就是他少年人,急于为国立功,才弄出这么多人来充数。心是好的,不过眼下的大战还是不堪用啊!给他道旨意,让他相机而动,袭扰洋夷后路就是了!”咸丰只把果兴阿看成了一个有培养价值的孩子。

      “嗻!”杜翰也觉得咸丰说的有理,而且君心已定,他还能说什么。

      “对洋夷用兵,你们觉得该如何行事为妥?”用兵方略,咸丰就不灵了。

      “万岁爷,擒贼先擒王,奴才建议,先拿下巴夏礼!”肃顺等人冲口而出。

      第二百一十章 咸丰妙计安天下

      古语有云,出头的椽子先烂。中国人比较内敛,一般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要低调做人。过于张扬的人,往往没什么好下场,而且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即便你是个张扬的好人,倒霉的时候,也会一大堆人看你的笑话,谓之曰“让你得瑟!”。而如果你是个低调的坏人,说不定还会得到点同情的目光,谓之曰“老实巴交,怪可怜的!”。

      巴夏礼不是中国人,所以他不懂得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而且很不幸,他还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一次【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时候,他就是个龙套,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到了二鸦,他可终于找了表演的舞台。凭借着自己高超的中文,他多次获得了与中方谈判的机会,他的尖酸刻薄,也给清廷大臣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巴夏礼实在是过于出彩,广东、上海、天津、通州哪都有他,是个阵阵落不下的选手。和他搭档的威妥玛,又不善言辞,所以大清的大臣们几乎就是看着巴夏礼一个人,从广东得瑟到了通州。至于大英帝国全权公使额尔金,咸丰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而且在历次的谈判中,巴夏礼次次都做到了欺人太甚,见过他的清廷重臣,个个恨他恨得牙根痒痒。有些人是真没弄清楚巴夏礼的身份,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大家众口一词,全部建议咸丰先解决了巴夏礼。

      在此之前,载垣、恒福等人就给咸丰打过小报告,把巴夏礼描绘成了联军的诸葛亮,建议咸丰解决了他。咸丰对于英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弄不清楚,按照戏台上的思路,还真就动了解决巴葛亮的念头。三天前他就给僧格林沁下过一道密旨,指示僧格林沁:如议和不就,即行将蛮夷谋主巴夏礼等徒,羁留在通(州),勿令折回,以杜奸计,他日战后议抚,再行放回。不过之前议和还有希望,所以僧格林沁还没敢动手,现在谈判破裂已成定局,就没什么需要顾忌的了。

      “万岁爷,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天朝堂堂礼仪之邦,扣押蛮夷使者,恐有不妥!”朝臣里很有几个,要顾全天朝脸面的人。

      “这个……”咸丰也是要脸的,大臣的话戳到了他的痛处。和谈不能谈了,就是因为要顾全礼制,现在要扣押使者,不仅无礼,而且不要脸。

      “和蛮夷之辈,有什么道理信义可讲!”肃顺很受不了这些腐儒。

      “还是要顾全朝廷的体面的,不要在通州动手,拒绝洋夷的条件后,可令僧格林沁于半途劫之。和谈不成,即为交战,擒杀皆可!”杜翰也算饱学之士,不过他对于圣人术道理解的比较透彻。

      “准!”咸丰连连点头。

      张家湾的巴夏礼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锁定了,还开心的幻想着战事结束之后,自己将会获得怎样的荣誉。通过他谈判的成果,联军已经兵不血刃的向前挺进了许多,到达了和大清约定的五里点,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将来无论是战是和,他都是大英帝国的功臣。不过他的遐想很快被打断了,十七日深夜,一个意大利传教士给他送来了紧要的消息,清廷拒绝了他们提出的条件,正在做战争的准备。

      威妥玛已经返回后方去向额尔金通报谈判结果了,现在留在张家湾的只有巴夏礼及记者护卫等三十九人,巴夏礼觉得开溜的时候到了。一旦开战,大清肯定不会保证他的安全,他认识的大清官员里,想生吃了他的可不在少数。

      九月十八日凌晨,天还没亮,巴夏礼就叫齐了随员,脚底抹了油。僧格林沁虽然接到了咸丰扣押巴夏礼的命令,但是咸丰的命令是一整套的计划,僧格林沁也不敢违拗,并没有禁锢巴夏礼等人。所以巴夏礼的开溜之旅,非常的顺畅,一路上的清军守卫都没有阻拦他们。不过出了张家湾的巴夏礼,忽然不急着走了,他发现到处都是清军的人马,人吼马嘶热闹非凡。

      “快走啊!”巴夏礼的副官洛奇非常焦急的,催促着陷入呆滞的巴夏礼。

      “洛奇,我们应该四处走走,他们正在布防,而且没有注意到我们。甚至注意到我们,我们也可以从容的离开。”巴夏礼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法,他的故事还不够传奇,如果能再丰富一点,他将来甚至可以当上议员。

      “你要侦查他们的阵地?”洛奇不可思议的看着巴夏礼,他们是外交人员不是间谍。

      “这些野蛮人拒绝了我们的谈判条件,战争已经一触即发,我们需要他们的军事信息!对于联军,这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将成为英雄!”巴夏礼不惧冒险,他热衷于表现自己,当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他是无所畏惧的。

      在巴夏礼的鼓动下,这些外交官、记者、骑兵,统统变成了侦察兵,开始四处游荡。观察清军的兵力、装备、兵种配置等等情况,并一一做了记录。到不是没人发现他们,往来调动的数千人马,也不是瞎子。但是朝廷时战时和的,折腾了太多次,鬼知道下一步是什么情况,就连僧格林沁都吃不准这次是不是要决一死战,更何况是中下层军官。所以大多数人都懒得去惹麻烦,万一抓错了怎么办,对于巴夏礼一行大多视而不见。

      溜达了一大圈,巴夏礼才心满意足的准备打道回府。他不止带回了清军备战的消息,还勘察了清军的详尽情况,绝对是这次对华战争的第一功臣。不过功臣先生,才走了几里路就发现了异常,右翼有骑兵从张家湾方向追了过来。

      巴夏礼还想加速跑路,不过对方都是专业的骑兵。他们则多是外交官和记者,虽然马匹短途冲刺要比清军好一些,但是他们都不太会驾驭自己的坐骑,很快就被清军给追上了。清军还很克制,没有攻击他们,只是兜头截住了他们的道路。

      “我们是大英帝国的外交人员,请你们让开道路,放我们通过!”巴夏礼打起了白旗,寄希望于自己的外交身份。

      “这里封路了,没有僧王的手谕,任何人不能通过!除非你有上官特许,不然任何人不得通行!”清军的小头目非常的不客气。

      “我们是外交使节!”巴夏礼【创建和谐家园】道。

      “上命所差,概不由己!没有上头的命令,天王老子也不让过!”小头目可不知道外交使节是个啥玩意。

      巴夏礼非常的气愤但也毫无办法,对方足有两百多人,他们没有硬闯过去的希望。只能让他的副官洛奇扛着白旗走在前面,带自己着一众人等,去找别的出路。

      “先生,你看那些人?”走着走着,洛奇忽然发现了危险。

      “上帝,他们的步兵!”巴夏礼也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

      超过五百名清军火【创建和谐家园】包围了他们,或者说他们走进了这些火【创建和谐家园】的包围圈。这些人都拿着原始的火绳枪,虽然原始,却仍然足以致命。他们静静的看着巴夏礼一行人,就像猎人看着溜进自己陷进的兔子。巴夏礼侦查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士兵,不过他们都在行军,从没有这样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在巴夏礼等人的惊诧中,这些火【创建和谐家园】做出了非常不友好的举动,他们开始给火枪装弹。

      “住手!”巴夏礼非常不喜欢这种危险的行动,但是他没办法,所有人里就他官职最高,只能由他来出头。一把抢过洛奇手里的白旗,巴夏礼纵马拦在了火【创建和谐家园】们的面前。

      并没有军官出来和巴夏礼对话,不过在巴夏礼行动的同时,清军也动了起来。数百人一拥而上,把巴夏礼一行人牢牢的挤在了中间。一把长矛的尖已经伸到了巴夏礼的鼻子底下,使团的所有人都被三五个清军抵住了。

      “亲王殿下,我们是使者,你们不能这样对我们!”巴夏礼忽然找到了救星,清军的总司令僧格林沁,正在缓缓的向他走了过来。

      “你算个什么使者,这里是使者应该出现的地方吗?”僧格林沁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慢条斯理的向巴夏礼问道。

      “这是休战旗,我们打起了白旗,你们不能再攻击我们了!在大沽口和天津,你们挂起休战旗,我们就放过了你们。你在很多情况下向我们举起了休战旗,我们尊重了你们,希望你们也要尊重我们!你不能做出亵渎休战旗的卑劣行为!”巴夏礼挥舞着手中的旗帜。

      “哦!好啊!你们投降了,我不攻击你们!你们现在是俘虏了!”僧格林沁被巴夏礼揭开了某些他最忌讳的伤疤。

      “我们是外交人员,不是俘虏!”巴夏礼还想再挣扎一下。

      “使节不该出现在军队里,这里没有使节,你们刚刚在窥探什么?这是外交使节做的事吗?你被俘虏了!”僧格林沁难得有理有据了一次,是洋鬼子先窥探他的军事机密的,抓他们合情合理。

      窥探军情还想通风报信,巴夏礼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乖乖的下了马,走向了僧格林沁。

      “你应该跪下!”僧格林沁说的无比的舒服。

      “嗯?……”巴夏礼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僧格林沁身边的几个戈什哈已经抢了出来,抹肩头拢二背,压住了巴夏礼的肩膀。又对着巴夏礼的膝盖就是一脚,把巴夏礼撅了下去,让刚刚想当英雄的人,非常不雅的跪在了地上。洛奇和几个反应有点慢的锡克骑兵,也遭受了这样的待遇。为了不跪,坚持了许久的使团,终于全都跪下了。

      “解送京师吧!”僧格林沁俯视着巴夏礼,笑的非常的开心。

      µÚ¶þ°ÙһʮһÕ »Ù¼Òç£ÄѵÄÖì¶àÓÓ

      在通州进行停战谈判的英法外交使节巴夏礼等一行三十九人,分别被抓了。清军如此对待在免战白旗保护下通行的军人和外交官,联军高层全部都极度愤慨。在所有文明国家,不是都有谈判者人身不受侵犯的规则吗?

      “必须冲向中华大清帝国的首都,要使满清的君王心惊胆颤,要不惜任何代价救出人质。要让这些卑劣愚昧的野蛮人,为他们不守信用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联军的军官们愤怒的叫嚣着。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如何的崇高,背信弃义之后,都不能逃脱惩罚,大清的皇帝必须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额尔金也气得摔了杯子。

      威尔逊也在跟着叫嚣,不过他的心里并不太认同大家的想法。在他看来使者们的不幸遭遇,恰恰是联军之前戏耍中国人造成的恶果。新河战役的时候,联军先头部队因为退潮的原因导致船只搁浅,就利用免战白旗欺骗了正准备进攻的中国人。中国人吃过联军白旗的亏,所以不再尊重白旗了,在中国人眼里白旗不过是联军的鬼把戏而已,他们不会再上当了。

      通州的清军营地也是一片喧嚣,高层们个个兴高采烈,终于收拾了巴夏礼这个孙子,好好的出了一口恶气。而且他们真的认为,联军的军政动向都是巴夏礼拟定的,所以都认为拿下了巴夏礼意义重大。僧格林沁更是暴打了巴夏礼一顿,逼着巴夏礼给联军下命令,让联军退兵。根本没有这方面权利的巴夏礼,除了承受僧格林沁的蒙古铁拳之外,只能顺着僧格林沁的意思,满嘴的胡说八道。

      载垣也觉得胜券在握,得意洋洋的给咸丰写了一份奏折,:“该夷巴夏礼善能用兵,各夷均听其指令,现已就擒。该夷兵心必乱,乘此剿办,谅可必操胜券!”。

      没有一兵一卒指挥权的纯文职人员巴夏礼,稀里糊涂的就成了联军的总司令和谈判全权代表,一身把文武两项重任都给扛了。也是载垣等人实在不了解英国的体制,不然巴夏礼先生,很可能有幸被冠以英国首相的名头。

      有愤怒的,有高兴的,也有兴奋的,固安城里的果兴阿就异常兴奋,他终于得到了动兵的许可。既然名正言顺了,他也就不用在冒充土匪了,可以打出自己的八星捧日旗,堂堂正正的让洋鬼子见识一下穿越者的厉害。

      吉英也是个有官瘾的人,为了能当上团长,他也是拼了。饥民、乞丐、地痞、流氓,他是来者不拒,真的不到一个月就拉起了一个团来。果兴阿当政以来,这支部队几乎每天都在扩张,所以部队最擅长的就是训练新兵,几乎形成了一条新兵培训流水线。不管你是什么出身来历,只要进了兵营,每天就是榨【创建和谐家园】最后一丝力气的训练,以及足以摧毁你全部脑细胞的【创建和谐家园】。逃兵会被毫不留情的处死,违规会受到惨无人道的虐待,不达标会有十倍的惩罚,一个月的时间,步兵二团就被修整了出来。唯独让吉英还有些不满的,就是他的骨干实在太少了,士兵缺少实战历练出来的杀气,战斗力还是堪忧。

      丰升阿等人也在瓷器和镂空雕花上找到了办法,但是仅仅几天时间,就算是原版的英国人也造不出阿姆斯特朗炮来。除了口径不一的缴获武器,炮战方面,果兴阿还得依靠拿破仑炮和*。质量上搞不赢,只能依照东方传统,质量不行就拼数量了。大批量生产的*,就是果兴阿这次大战的钱,都是我果五拿家底养着的。一直不想给大人和家乡的父老们添麻烦,不过眼下要开打了,我果五是真没钱了,只能来求朱大人调拨些钱粮接济一下了。”果兴阿一早就把朱多佑堵在了衙门的大堂上,张嘴就是要钱。

      “应该的,应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云帅披坚执锐上阵杀敌,下官自当接应大军粮草。只是固安贫瘠狭小,恐怕不敷大军使用。但是云帅您只管说个数出来,下官和固安的父老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尽全力凑出来。”果兴阿一上门朱多佑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只能祈祷果兴阿不要敲得太狠。

      “多谢朱大人了,钱粮各五万,您看怎么样?”果兴阿就是找朱多佑应应急,真没想敲诈他。果兴阿把大头放在了缴获联军物资,以及战后朝廷的赏赐上,并不在意朱多佑这个小蚊子腿。

      “五万担粮食,五万两银子?”朱多佑心里还是狠狠的哆嗦了一下。

      “不多吧!”果兴阿是觉得真不多,很不理解朱多佑为什么脸都白了。

      果兴阿要的这个数,是他打劫其他地方的经验数据,一个县城大概应该有钱粮十万左右,国难当头他找朱多佑要一半,也不算过分。不过果兴阿的这个经验数据,是他把人家地皮都刮薄了三寸的结果,而且还是竭泽而渔的打捞方式,一个铜板都没给人家留。朱多佑不能把府库搬空,也不能给了果兴阿一笔钱之后,自己就不过了,所以五万两银子和五万担粮食对于他来说实在有是点多。

      “好!云帅放心,三日之内下官定然凑齐!”朱多佑把后槽牙都咬碎了,艰难的答应了下来。

      官场俗语,前生不善,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所谓的“知县附郭”,就是知县和知府在同一座城里,这样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上官牵制,“疲于奔命”,完全没有了“父母官”的威风。“附郭省城”就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一城,附郭京城就不用说了。

      朱多佑前世估计是介于不善和善之间,他没有附郭,但却摊上了有驻防八旗的固安。地方官都不好当,京畿之地更是如此,但有没有驻防八旗可不一样。这些旗人大爷本就难搞,惹是生非还不受地方官管辖,调节起【创建和谐家园】来实在让人头大。

      州府省城还好,地方官品级也高,至少压得住旗下官员,他这个县城可就倒了霉。他只是个区区七品知县,驻防佐领却是正四品,品级高出他一大截又有特权,平日里可是受尽了气,惠扬更是揍过他一顿。

      朱多佑苦熬苦业终于耗死了惠扬,以为换了个不谙世事的小崽子,自己就有好日子过了,哪成想果兴阿比惠扬猛出了一个数量级。惠扬才是四品官,果兴阿有正三品的加衔,更是在御前挂号的名将。惠扬手下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六百多,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旗丁。果兴阿麾下可是足有上万虎狼之师,从江南一路打回了直隶,长毛、捻匪、马匪,爱谁谁,谁来就弄死谁。

      惠扬至多是个混不吝,果兴阿却是块滚刀肉,无论是官面上还是私底下,混横混横的,谁也惹不起。果兴阿刚回来的时候,朱多佑曾经想和果兴阿比划比划试试水,不过还没等交手,朱多佑就服了。果兴阿在河西务闹的一出,整个直隶官场就没有不知道的,谁也不敢惹这个愣头青了。毕竟大家就是求财,谁也没有深仇大恨,犯不上和果兴阿玩命。

      这次果兴阿狮子大开口,朱多佑也是不得不答应。一万多人马就在成外呢!你不给,果兴阿可以自己叫人进来拿。现在正是朝廷用兵的时候,果兴阿只要能打仗,就是弄死朱多佑也不会有人追究他。

      “多谢,朱大人了!”果兴阿向朱多佑拱手致谢,然后潇洒的走了。

      朱多佑却过起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府库里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朱多佑只能搜刮了城内的商户,但他还要混,也不敢把人都得罪死了,搜刮来的并不多。最后无奈的朱多佑,只能打开了自己的小金库。毕竟官在,钱还能再赚,惹火了果兴阿,他的官就算当到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