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砰砰砰……”对面终于开始还击,他们在街道的尽头,大概一百米远的位置,只有二百人左右。不过从枪口的火花看来,这些人似乎都趴在地上,这些胆小怯懦的东方野蛮人。看来他们只准备射击一次,不然趴在地上他们怎么装弹呢!
“压低枪口,他们想爬过来!”军官们再次下达了明智的命令。
不过回头看向自己部队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有了一丝波动,连续的开火暴露了联军的位置,清军的子弹夺走了几十名士兵的生命。
“砰砰砰……”清军的射击并没有像军官们料想的一样中断,他们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射击。他们的枪声非常的杂乱,不是齐射而是自由射击,但是这种混乱的射击,速度非常的快。
“他们有上千人!”分析了清军的火力密度和射速之后,英军少校心里有了新的判断。
双方的枪林弹雨之中,一个排的侦察兵在地上匍匐前进着,他们怀里都抱着**,手里还攥着几个*。漫长且痛苦的爬行之后,他们终于前进到了联军三十米之内。排长用脚轻轻的碰了碰身边的士兵,并让他把口令传下去,许久的等待之后,士兵又碰了碰他,全排都做好了准备。
“走你!”排长暴喝一声,拉开了手里的*,用最大的力气扔向了联军。
英军少校被不远处的吼声吓了一跳,然后看到空中上百颗带着火花的小棒槌飞向了他。虽然没见过现代*,但是欧洲现在可也有球形的原始*,*上的花火便足以说明一切。少校到死也没想明白,没有明火,这些家伙是这么引燃的*,不过剧烈的爆炸让他停止了思维。
第一声爆炸声响起的时候,侦察兵们便冲了起来,他们猫着腰快速的跑到了矮墙下。当爆炸结束的时候,他们飞速的挺直了身躯,*对着被炸的七荤八素的联军,就是一顿暴撸。打光了子弹后,他们又都换上了*,不过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们的面前除了举手投降的印度人,只有尸体了。
河西务内大同小异的上演着类似的剧情,果兴阿所部的*和*,在巷战中占尽上风,英军的恩费尔德p1853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除了四百多反应速度极快的联军逃了出去,联军驻守河西务的五百精锐全数被歼灭。东方出现一丝红润的时候,果兴阿走进了重归大清治下的河西务。
“缴获如何?”见到谭绍光,果兴阿第一句话就问起了缴获,他现在太需要钱了。
“火炮缴获了二十七门,步枪两千到三千杆吧!具体的数目还要再清点,其他如粮食、药品、弹药、被服等,数量也非常多。”谭绍光条理非常的清晰。
“金银钱财呢?”果兴阿现在主要是缺钱。
“没有!”谭绍光回答的非常干脆。
“啊!”果兴阿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这里是军用仓库,除了军事物资,什么都没有!”谭绍光摊了摊手。
仍不死心的果兴阿,亲自到仓库去查看了一下,东西和谭绍光说的一模一样。火炮里有,三门阿姆斯特朗六磅炮、五门阿姆斯特朗十二磅炮,十三门拿破仑炮,还有一种果兴阿也叫不上名字的后装九磅线膛炮。步枪、药品、粮食什么的也都是果兴阿喜欢的,但是真的一毛钱都没有。
“给我搜,挖地三尺也得给我找出来,洋鬼子抢掠地方,搜刮了我们大清百姓那么多民脂民膏,怎么会没有钱!”果兴阿已经快失控了。
谭绍光等人非常疑惑的看着果兴阿,一般这个时候果兴阿最关心的应该是武器,尤其是他自己几次提到的阿姆斯特朗炮。果兴阿现在应该是抱着大炮陶醉的,怎么红着眼睛,口口声声的要找钱呢?
一番搜检之后,仅仅弄回来了一些怀表、望远镜、金戒指之类的东西,大宗的钱财一笔也没找到。
“河西务钞关的库房里有三万两银子,镇里的商户家里也有些金银,不过洋鬼子都没动!”看着果兴阿都要暴走了,长禄凑了过来,低声在果兴阿的耳边说道。
“不是都被洋鬼子抢了吗?”果兴阿咬着牙看着长禄。
“嗻,明白!”长禄点了点头。
迎着清晨的朝阳,果兴阿愉快的带着部队撤走了,他缴获了大批的军用物资,以及八万多两银子。不过这些银子里,有三万两的箱子上有大清户部的封条,还有五万两上沾染了些不该有的血泪。
第二百零五章 万年不变的口袋阵
www.。大路上并没有出现拦截联军前进的敌人,这里没有战壕也没有其他的障碍物,似乎是敌人的一个疏漏。
“往前冲,往前冲!”毕云涛盯着联军不停的念叨着,好像在给联军鼓劲。
果兴阿曾要求尽量不要使用机枪,因为士兵的步枪准头好,能只打士兵少伤马,不像机枪一梭子过去就玉石同焚了,不用机枪扫射就能缴获一些战马。而且还能不过早的暴露实力,洋鬼子要是早早就知道了果兴阿有机枪,定然会研究反制的措施。但是毕云涛搞了灵活操作,战壕里他的确没布置机枪,他把全团的十二挺机枪全都部署到了大路附近。如果锡克骑兵向前直冲,十二挺机枪一分钟就能杀光他们。
“他妈的,怂货!”联军停顿了一下之后,快速的原路逃了回去,气的毕云涛大骂了起来。
“打扫战场,掩盖痕迹,撤,快!”阿克敦可没毕云涛那么失望,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就该赶紧收拾东西回家。
这一战的战果也算不错,锡克骑兵留下了将近三百具尸体和两百多匹战马,怀表等小件什物也是不少。
“慕大侠的重骑兵营,这回差不多能都换上洋马了!”阿克敦还是很惦记人的。
“回去吧!唉!”毕云涛非常的丧气。这一战,他看到了施耐德步枪的威力的强劲,对于战胜洋人信心大增,可惜果兴阿就是不肯去帮僧格林沁。
第二百零六章 喜悦与困惑
毕云涛和阿克敦带着缴获回到固安的时候,固安城一切如常,但军营里已经是一副过年的场景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碗的酒大块的肉,欢声笑语喜气满堂。前一阵子赛尚阿的小金库告急,大伙很是素了一段时间。今天不算银子,光粮草肉食果兴阿就带了几大车回来,当然要好好的改善改善。
赛尚阿很自然的接收了果兴阿带回来的银子,户部的封条他直接扔进了灶台,银子上的血迹他也选择性的失明了。兵工厂里有的是地方,也不用去找山西人了,银子的存储也不用担心,赛尚阿终于从愁眉苦脸中解脱了出来。果兴阿没在军营露面,也没去陪着赛尚阿数钱,而是拉着孔震、边昌狄等几个炮兵一起鼓捣起了炮。
阿姆斯特朗炮是英国人一森特准将也看不惯法国人的德行。
“强盗会有比政府军更好的武器吗?锡克骑兵可是受到了密集的森特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精锐的红衫军被一群土匪给打败了!”蒙托邦的语气让格兰特非常想一枪崩了他。
“我们失败过许多次,但是我们一直是最终的胜利者。”格兰特骄傲的说道。
“拭目以待吧!”蒙托邦气哼哼的说道。虽然格兰特没有明说,但是每一个法国人都听得出来,这个该死的英国佬是在指拿破仑。法国人永远的骄傲拿破仑,无数次的打败了欧洲群雄,也包括该死的英国人。但是最后滑铁卢一战,拿破仑输掉了一切,而英国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目拭了没多久,联军就等到了结果。大清朝廷放弃了老迈的议和小能手桂良,重新选派了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两位重臣,前往通州张家湾再次与联军议和。军事主官们对*这种幽默早就没了兴趣,大军再向前走一步就是北京城了,他们需要谈判,他们只需要战争。
不过天津城里的两位全权公使却不这么想,政客总想用最节省成本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显然战争不是最省钱的办法。所以他们下达了停止进军的命令,选派了素有中国通之称的夏巴礼前往通州,准备仅仅通过谈判取得最好的结果。
咸丰皇帝是准备一边谈判一边和谈,来一个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过固安的果兴阿一点都不理解。得到消息的果兴阿,在固安几乎骂翻了天,连昏君佞臣这样的浑话都说了出来。眼下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还扯什么蛋啊!现在除了战争,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果兴阿骂皇帝的话,咸丰听不到,果兴阿的想法,咸丰也不理解。重臣谈判团还是在果兴阿的咒骂声中,走进了张家湾僧格林沁的军营。
第二百零七章 咸丰的沙子
果兴阿的历史学的不好,他一直以为联军一过天津,就直接,不然这翻译起来可就麻烦了。不过他却不知道,这会说中国话的洋鬼子,可比不会说的洋鬼子难对付多了。
“进北京换约?”巴夏礼和威妥玛都非常诧异,这载垣好像又要玩中国幽默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些奇怪的酋长怎么还要玩这种奇怪的游戏。
¡°Êǵģ¬ÎÒÃÇÀ´Ì¸Ì¸½ø¾©»»Ô¼µÄ¾ßÌåÇéÊ¡£¡±ÔØÔ«Ð¦ÈÝ¿ÉÞä¡£
“亲王殿下,我们不想再重复,与贵国文俊先生以及恒棋先生曾经进行过的无聊游戏。我们现在要谈的不是换约,而是停战,并签订新的条约。”巴夏礼语气强硬的说道。
“换约也好,签订新约也罢,我们大可以慢慢谈就是了。”条约什么的载垣根本就不在乎,他心里想的都君臣一体共度时艰。至于这些洋鬼子,等大清到出手来,条约之类不过一纸文书罢了。眼下看来要赔些银子,就当是花钱买太平了,大清现在太需要时间了。
“好,明天我们在通州开始正式谈判吧!”巴夏礼和威妥玛相互交换了下眼神,才对载垣说道。
“有劳二位了!”载垣客气的向两人拱了拱手。
几人勉强客套了几句,巴夏礼和威妥玛便告辞出来。
“载垣的话很含糊,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再确认一下。”刚出了通州没多远,威妥玛便急可不耐的向巴夏礼问道。
“我们不需要他承诺我们什么,他的承诺也并不可信,我们需要了解的只是他们的态度就可以了。”巴夏礼很不在乎的回答道。
“只要了解他们的态度就够了。威妥玛先生,你过于痴迷中国的文化了。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文化里只有虚伪,你在文化里是看不到真正的中国人的。”巴夏礼开始教训起了自己的老前辈。
“态度这么重要吗?你有什么打算?”威妥玛疑惑的问道。
“他们害怕了,和前几次比起来,他们软了太多了,了解这个态度就足够了。明天的谈判中,我们可以随意提条件了,他们没有筹码了,我们要求什么,他们都只能接受!”巴夏礼吃透了这些清廷官员的路数。
“会这么容易?”威妥玛觉得中国的计谋都很玄妙,他不认同巴夏礼的想法,中国自古就有示弱的习惯,这次也不例外。
“你觉得他们是再故意示弱吗?肯定不是,中国的鞑靼人政府已经风雨飘摇了,南方的叛乱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了。而且我们的战场是谈判桌,并不是真正的战场,他们的示弱不能引诱我们,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现在暴露出来的情况,只能说明他们已经没有筹码了,迫切的想获得喘息的机会,为此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巴夏礼自信的说道。
通州的载垣送走了两个会说人话的洋鬼子,心里一阵阵委屈,他是世袭的铁帽子王,今天可是屈辱至极了。
“万岁爷啊!奴才今天可是为了您,受了辱了!奴才憋屈啊!”载垣望着北京的方向,一阵阵的感慨。
载垣的感慨还没落地,北京城里又传来了咸丰的上谕。上谕言简意赅,一句话,洋鬼子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只要能停战,把北边的战事停了,把僧格林沁的大军解放出来,一切都可以谈。
载垣看着上谕,算是理解丧权辱国的滋味了。洋鬼子这次肯定要狠狠的咬上大清一口了,可这字却要他载垣去签,这青史骂名也得他去背负了。他刚刚离了京城,自然知道出了什么事。咸丰急着调动僧格林沁,不是为了江南,江南的局势已经是那样了,去不去也不急于一时了。眼下是河南、安徽、山东一带的捻军闹了起来,大清已经是千疮百孔狼烟遍地,朝廷太需要僧格林沁去中原灭火了。如果中原再压不住,大清的天下可就彻底乱了。
载垣一夜没有合眼,东方泛白的时候,他感觉肩上压着什么,走向了充满未知的谈判桌。
第二百零八章 巴夏礼的执念
双方因为人员安排等问题,并没有在约定的九月十五日开始谈判,而是押后了一天。九月十六日,双方终于坐了下来,开始了正式的停战谈判。额尔金和葛罗都特别钟意巴夏礼,所以精通中文的巴夏礼再次成为了英法的代表,坐在了载垣的对面。
巴夏礼本就做了狮子大开口的打算,试探出了载垣的懦弱之后,他更是毫不留手。还没等载垣说什么场面话,巴夏礼就一股脑的把自己的要求都给提了出来。除了把天津条约又背了一遍,又增加了天津开阜、华工出国、割地、赔款、赎买战俘、等等一系列要求,最后还要求载垣交出偷袭河西务的战犯。除了最后一条,巴夏礼提出的要求,基本就是历史上原版的北京条约。
听了巴夏礼的要求之后,载垣的大脑一片空白,手也不停的哆嗦。虽然要有被人很宰一刀的准备,但是巴夏礼的这一刀也太狠了,城下之盟也没有这么签的啊!而且巴夏礼让他赔河西务的钱,载垣还可以认,让他交人,载垣可无论如何认不了。随便拉人充数,你们这些死洋鬼子还不认可,真正偷袭的人,上哪里找去。洋鬼子自己都不知道是谁干的,载垣就更不知道了,连个影子都没有,又去哪里找人。
“这要求也未免太苛刻了!”穆荫也是受不了了,巴夏礼的要求实在是欺人太甚。
“公使先生,这样的条款,任何人也不会接受的。”载垣认真的对着巴夏礼摇了摇头。
“你们除了接受这些条件,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继续战争。不过战后你们还是要接受同样的条件,我诚恳的希望你们认真的考虑一下。”巴夏礼高高的扬起了下巴。
仗载垣等人是不想再打下去的,但是这条件也绝对不能接受,所以双方开始了唇枪舌剑,陷入了无休止的讨价还价。朝堂上能言善辩的大清重臣,沉下心来和几个年轻的使者舌辩。还是大占上风的。不过每次巴夏礼一落下风,都会马上提出继续开战作为威胁,载垣就只能灰溜溜的退了回来。
“诚恳的说,这些条款内容是我们已经决定了的,这次来就是通知你们,我们两国将各带两千兵马入京,面见大清皇帝亲自换约。我们要的只是一个答复,你们不配再谈什么。”双方争论了几个小时,巴夏礼耗尽了所有的耐心,干脆亮出了底牌。
“贵国公使入京,朝见我大清皇帝陛下,必须遵守我国的礼节,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载垣也懒得再磨了,巴夏礼表明了态度,条约的内容已经是无法更改的了。入京面圣这一条,虽然是咸丰最反感的,但也是无可奈何,载垣只能尽可能的保全大清的颜面了。
“我非中国之臣,不需要跪拜你们的皇帝。”巴夏礼也拒绝的干净利索。
“乾隆年间,贵国使臣马格尔尼来访,为了朝拜我大清皇帝的礼节,也曾经纠结了一个多月。最后还是向我大清皇帝,行了单膝下跪之礼。”引经据典这种事,外国人肯定是干不过中国人的,穆荫张口就说出了乾隆年间的典故。
“中国有句古话,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今时移势易,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而且我的腿有些不舒服,也完成不了屈膝的动作。”夏巴礼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说后半句时还调皮的活动着膝盖,摆明了是在戏弄载垣、穆荫等人。
“前年在天津议和的时候,我们也曾有过约定,贵国的公使入京面圣,只能携带十名随员,不能够携带军械,不得坐轿,不得摆队。”穆荫又翻出了一八五八年的老黄历。
“先生,您说的是前年的约定。而现在,我们要带两千人,我们要携带武器,而且我们要乘坐轿子,我们还要摆出我们严整的队列!”巴夏礼咄咄逼人的说道。
“即便带兵,两千人也太多了吧!”载垣自知阻止不了洋鬼子带兵了,不过人数还是要争一争的。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安全,贵国虽然在议和,但是你们也在这里聚集了重兵。而且你们迟迟不肯交出偷袭河西务的匪徒,我们必须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巴夏礼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样载垣身后一直没出声的僧格林沁。
“请你不要误会,通州近在京畿,我国南方的动乱还在持续,我们在这里驻扎军队,完全是为了保护京畿的安全。这对于我们之间的和谈,没有丝毫的影响,也不会威胁到你的安全。”穆荫说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哈哈哈哈……”巴夏礼突然狂笑了起来。
“讲大话,你班中国人成日系度讲大话。(说谎,你们这帮中国人整天就会撒谎。)”巴夏礼长期混迹在广东一带,他最熟悉的中国话就是粤语,激动之时颇有些乡音流露。
“你身后的蒙古人,就是被我们从大沽口赶到这里来的吧!他就是一直在抵抗我们的人,现在你让我相信他能够保证我的安全!中国人常说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他凭什么保证我的安全。”巴夏礼伸手指向了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双目微闭,并没有理会巴夏礼,不过双手已经快把椅子的扶手给捏碎了。他是百战百胜的蒙古勇士,面对巴夏礼这样的侮辱,他很想走到巴夏礼面前,然后直接掐死他。不过他不仅仅是一个蒙古汉子,他还是大清的亲王,大清的内忧外患,咸丰的重托,让僧格林沁不得不忍耐。
“天近正午,我们先用膳吧!膳罢再谈!”载垣看出僧格林沁的忍耐已经快到了极限,急忙叫了暂停。
僧格林沁是个性格直爽的蒙古汉子,一直秉承着能动手尽量不吵吵的人生信条,一个忍不住就可能打起来。巴夏礼虽然身材高大,但是体格瘦弱枯干,和僧格林沁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根竹竿去挑衅一个榔头。僧格林沁武艺不俗,载垣可不想闹出殴毙使者的事情来。
“老子早晚宰了这个混账王八羔子!”联军的使者们刚一离开,僧格林沁就摔了手边的茶杯。
“僧王,僧王,忍耐,忍耐啊!朝局艰难,我们为人臣子的,要忍辱负重啊!”载垣和穆荫都过来劝慰僧格林沁。
“唉!”僧格林沁万般的屈辱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一顿英法两方开怀畅饮,清廷重臣味同嚼蜡的午餐过后,两边再次坐到了谈判桌边。唇枪舌剑再次上演,载垣和穆荫苦口婆心,终于把最让咸丰难受的条件给压下来了一些。经过前后八个多小时的软磨硬泡,双方终于有了结果。除了交出河西务的元凶首恶,以及带四千大军进京两条之外,大清几乎全盘接受了英法提出的条件。
河西务一条直接并入赔款,载垣的意思很明白,钱我们赔了,不过凶手真的找不到人。英军其实所求的就是个钱,凶手能抓到最好,找不到其实也无所谓。至于带兵进京这一条,其实变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联军虽然不派大军进入北京了,但是起主力会移动到通州外围。双方商讨出了一个五里点,位于张家湾以南五里,距离通州十里有余,联军主力可以驻扎于此。之后才由两国各出五百名士兵,组成使团护卫队,随使团进入北京。
面圣的人选也有了变动,巴夏礼不再搀和了,而是由额尔金爵士向咸丰面呈英国女王的书信。但在礼节上,双方还是怎么也谈不拢,英国的底线是用西方礼节,但大清的底线是单腿你也得跪一下。八个小时里面的五个小时,都是双方在争论这个膝盖是否着地的问题。
如果此时此刻的谈判代表是额尔金,或许谈判已经结束了,弯一下膝盖的问题,额尔金并不再意。而且有马格尔尼的前例可循,他的声誉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全部的实惠都已经到手了,而且还可以省掉战争的成本,一切都太划算了,弯一下膝盖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但是巴夏礼的执念实在太深了,高贵的白人怎么可以向低贱的黄种野人下跪,弯一下膝盖都不可以。而且现在英军战胜了,大清黄猴子的军队已经被击溃了,他们应该接受全部的条件,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没要求他们的皇帝向战胜的使者跪拜,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哪里还有什么可说的。胜利者绝不可能向失败者下跪,巴夏礼非常的执着于此,绝不会有任何的松动。
天边的一抹血红中,谈判告一段落。巴夏礼对于没能强迫大清接受所有条件,有些愤懑,走时也是气哼哼的。载垣和穆荫、僧格林沁等人也是相视苦笑,不过许多事情他们不敢擅专,派快马急递北京,呈交咸丰皇帝御览。
刚刚被懿贵妃劝回紫禁城的咸丰,在养心殿里看完了载垣的奏折。这次他没有气的发抖,也没有咳嗽,而是木雕一样,一动不动了。一旁伺候的懿贵妃,急忙上前瞧了瞧,怕皇上有什么不适。
“你看看吧!”咸丰颇为宠爱懿贵妃,偶尔烦闷或是心情大好时也会让她看看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