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格兰特等人可以理解,为什么清军大炮周围全是清军的尸体。但他们依旧很奇怪,这些人是怎么在如此猛烈的炮击下坚持那么久的。即便清军炮手的大腿都被绑在了大炮上,这些身前和背后都有圆形白色徽章,直属于直隶总督衙门的战士也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勇气。
格兰特等人有许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但是城外正在追击溃逃清军的女王卫队龙骑兵队却遇到了变故。在女王卫队龙骑兵队的眼里,逃散的清军就如同潮水里的螃蟹,虽然很难抓,但是一点也不难对付。这种扩大战果的顺风仗,他们是非常擅长的,清军也的确非常的孱弱。他们催动着胯下的蒙古马疯狂的跑着,但是在短途冲刺上蒙古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欧洲马抗衡的,所以一个个清军士兵被追上,然后轻松的被杀死。曾经横扫天下的满蒙铁骑,现在几乎丧失了全部的肉搏能力,他们唯一的抵抗,是在被追上之前,胡乱的用祥一直在为没能死在塘沽而自责,忽然看到这些怪人的时候,也把他们当成了山魈。但是这些人,使用了祥一样的想法,但是了解自己手下军队的他,很快打消了这个不且实际的想法。
如果能派大队人马去追,他现在就不会被洋人追的这么狼狈,就该他部署反攻塘沽了。现在有如丧家之犬的状态,只能派少数精锐去追,可是人少了问题也就来了。对方干的这个事情是很犯忌讳的,傻子才会老老实实的承认,被抓了现行都要百般抵赖,何况是自己的人追过去。人家明显比自己的手下精锐,到时候来个杀人灭口,自己手下的好手可就白白折损了。
“唉!”文祥狠狠的叹了一口气,驱马跟上了克兴阿狂奔的脚步。
清军这边没去追,联军的女王卫队龙骑兵队可是要去追的。刚才一下子他们就阵亡了十七八个,负伤的也有十五六个,这是开战以来他们最大的损失,怎么可能放过这些奇怪的家伙。而且他们也察觉出来了,这些草木妖怪,并不是清军的伏兵,哪就更要查清楚他们的来历了。
不过清军的败兵有两千来人,肯定是大头,所以女王卫队龙骑兵队只分出了一个小队六十余人,去追击那些偷袭他们的家伙。出身贵族的上校,不相信野蛮愚昧的东方有能够对抗他们的敌人,刚刚只是一次成功的偷袭而已。只要骑兵们打起精神来,又有着近两倍的人数优势,他相信他的骑兵很快就能够解决这些奇怪的家伙。于是赛跑分成了两队,大队的是女王卫队龙骑兵队追击克兴阿所部,领跑的是克兴阿和文祥。小队则是女王卫队龙骑兵队的一小队骑兵追击侦察兵,领跑的是侦察营排长哈尔巴拉。
哈尔巴拉跑的非常郁闷,他是博日图的远房表侄,是博日图特意推荐到侦察营历练的。以往训练和侦察的成绩都不错,长禄已经找他谈过了,只要不出意外下个月就能升任连长,结果今天就出了事。侦察天津战局的任务已经进行了小一个月,谁带队的时候都没出过事,更没损伤过人手,今天他是连破了两个记录。
他是服死了克兴阿的人马,正经打仗的时候没见他们打到过一个人,瞎蒙起来哪叫一个准。哈尔巴拉带着人趴在草地里一点都没有暴露,但是清军的一顿乱枪,一个英军没打着,却连续擦伤了两个侦察兵。几个班长见自己的人挂了彩,还以为暴露了呢,站起来就开始打,结果整个排就都炸了,哈尔巴拉也只能下令阻击敌人后立即撤退。
撤退中的哈尔巴拉越跑越郁闷,因为为了便于隐匿行迹,他们骑的也是蒙古马,如果是跑回固安肯定能甩开这些英军几十里。但是现在玩的是短途冲刺,虽然他们先跑了一小会,可是他们有两个伤兵,又都挂了一身的草木伪装,没一会就给英军骑兵咬上了尾巴。而且跑了几里之后,英军越来越近,渐渐的就追了上来,英军已经拔出了自己的马刀。
“排长,这么跑不是办法啊!”一个班长回头瞄了一眼英军的距离,在马背上对哈尔巴拉喊道。
“娘个腿的,兜过去,干了这帮王八蛋再走!”哈尔巴拉心里想的回去之后怎么和长禄交代,怎么去见自己表叔,根本没注意到英军居然抄了上来。回头发现英军咬着自己的哈尔巴拉,更是邪火乱撞,反正也是没法交代,干脆先痛快一下再说。
哈尔巴拉在马背上张开双臂变换了几个手势,侦察兵们开始有序的调整坐骑,分成两队向两翼迂回。向前猛追的英军骑兵扑了个空,也急忙勒住了坐骑,圈马再战。两支骑兵小队相距八百米左右,各自排好了阵势,英军是方阵,侦察兵们则排成了一条长长的人墙。
英军的少尉得意的笑了起来,新河的清军也做过同样的部署,他也曾经带人去冲击过,结果就像切开奶油蛋糕一样简单。现在这些一身树叶的家伙,又排成了这样的阵形,少尉自信自己的墙式方阵可以轻松的击败他们。就算他们有马木留克骑兵一样的武技,英军还有着近两倍的人数优势,一样可以轻松的击败他们。而且少尉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情况,侦察兵们并没有抽出马刀,而是拿着特别粗大的火枪。
龙骑兵其实就是果兴阿设想中的骑步兵,他们主要的作战武器是他们手里的火枪,往往是依靠强大的机动速度,以步兵的作战方式取胜。但是只要是骑兵,就需要面对骑兵对战的情况,以往龙骑兵们也在马背上使用过火枪,但是事实证明马背上不是使枪的地方。欧洲战场上的无数次枪剑对阵,证明着马背上依旧是冷兵器的天下。美国佬在马背上把左【创建和谐家园】玩的很溜,但是在欧洲绅士们的眼里,美国佬只是一群不了解战争的乡巴佬而已。
哈尔巴拉和手下兄弟们手里的粗大火枪,就是果兴阿夸时代搞出来的五连发。本来果兴阿研究这个东西,一是为了不浪费手里现有的【创建和谐家园】枪,二是准备应对将来可能的堑壕战。但是追缴马匪的时候,骑兵们发现这个东西用来对付骑兵也非常好。首先杀伤面积广,对于瞄准要求不高,基本是一枪就能干一片。其次还能连发,随便那个战士都能在冲锋的瞬间,把五发子弹都给撸出来。所以骑兵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带上一把五连发,侦察营是果兴阿的重点培养对象,武器自然是要多奢华就有多奢华。
非常短暂的对持之后,两队骑兵同时发起了冲锋,马蹄震动着大地,把一切都带入了喧嚣之中。枪声和金铁交鸣之声充斥着人们的耳朵,当喧嚣沉寂下来的时候,哈尔巴拉的侦察兵只剩下了十六人,而且其中七人带伤。刚刚还不可一世的英军,已经全部倒在马下,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死,而是痛哭的在地上翻滚哀嚎着。
回到固安的哈尔巴拉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受到了果兴阿的表彰,连长的位置也提前一个月落在了他的头上。曾经蔑视英军的固安众将,在精锐中的精锐侦察营都损兵折将之后,全都老老实实的研究起了对洋人的战争。
格兰特也接到了汇报,一支追击清军的骑兵小队失踪了,女王卫队龙骑兵队派出了数百人去寻找,但是他们连一点血迹都没有找到,这些人真的失踪了。
不过格兰特目前没有时间去操心六十个骑兵的问题,他的地图上已经标出了下一个目标,大沽口北岸炮台。
第一百九十七章 提督的决断
大沽口的僧格林沁有点万念俱灰的感觉了,大沽口现在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联军的战舰在海面上正面围攻大沽口各炮台,而步骑兵又从北塘、新河、塘沽等地进兵,从背后发了攻势。海面上的舰船还能够应付,背后的步骑可要了大沽口的命。大沽口炮台的俊、武备院卿恒棋两位使者过来,准备再次去北塘找两军商讨换约的相关事宜。僧格林沁虽然对于当朝诸公腹诽不已,也只能派了些兵丁护送二位使者去见联军。
送走了两位除了“圣躬安!”啥也不知道的使者之后,僧格林沁开始再次部署大沽防务。南岸的主炮台是重中之重,除了增调防守兵力以外,僧格林沁还调令蒙古马队沿河巡查,防备联军偷渡袭击。并从各营抽调了大小祥还是心有愧疚。尤其是乐善更是给了文祥很大的震撼,乐善没有非常的平静,没有任何慷慨激昂的表现。他好像早有准备,淡然的把关防印信较给了文祥,然后将文祥礼送而出,临别时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容。
北岸的乐善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他的手里有自愿陪他赴死的满蒙精锐一千余人,还有天津本地的团练两千人左右。北岸的炮台本身经过几次加固,在炮台内还有堡垒起了望和射击作用,外围是三条壕沟和鹿角拒马等障碍物,炮台也不仅仅是一座炮台,而是一个可以相互支援的炮台群。
如果手里有充足的兵力,虽然主炮不能转向,但是依靠炮【创建和谐家园】备的工事,乐善自信坚守十天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他没有那么多人了,手里也就是满蒙的精锐兵丁还堪一战。至于团练虽然热情极高,但是他们几乎没受过任何训练,也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注定只能壮壮声势而已。
乐善心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但是他没办法对任何人去说。他不满僧格林沁一切都听命于朝廷,完全不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更不满朝廷不切实际的瞎指挥。朝廷现在就像一个乡下的老学究,穷酸的让人齿冷。洋人冲进了院子,朝廷说要安抚,洋人开始砸门,朝廷说不要过分的【创建和谐家园】他们,现在洋人都开始进屋子乱翻【创建和谐家园】了,朝廷还是抱着安抚的幻想。放弃炮台退守天津,更是完全一厢情愿的幻想,丢了炮台,天津一座孤城如何还能守得住。不过乐善没办法反抗,他只能尽他一个军人的本分,他的【创建和谐家园】仅能是以死明志。
清静了两天,乐善也把各部的兵丁都安排了下去,朝廷终于做出了增兵的决定。命大学士瑞麟、尚书伊勒东阿,率领京旗马步官兵九千余人进驻通州。僧格林沁第一时间把消息送给了乐善,不过乐善依旧呆在北岸,僧格林沁依旧不能挽回同族赴死的决心。天津局势危急,朝廷在将近四百里之外布置兵马有什么用。而且乐善有一个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想法,他也几次和洋人交过手了,非常了解洋人的战力。
虽然没像某些人一样觉得洋人不可战胜,但他还是认为清军很难击败洋人,以少胜多更是一厢情愿。洋人的步骑官兵一点也不比大清差,甚至更强一些,如果凭着大海汪洋都挡不住洋人,路上也是徒劳。兵力相近都是胜少败多,必须以数倍的兵力,才有击溃洋人的可能。不过现在没有人能听进他的话,所有人都觉得洋人仅仅是船坚炮利而已,只要是让满蒙骑兵放开战马,这些洋人必能一鼓而定。
塘沽一战之后,乐善足足有六天时间去回顾他的一生,然后联军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天还没亮的时候,炮台五里外就出现了联军的踪迹,乐善不知道那是英军的工兵正在昼夜不停的架设桥梁疏通道路,不过他知道敌人来了。因为兵力实在捉襟见肘,所以乐善没有主动出击去破坏联军的作业,他静静的在炮台里等候着最后的时刻。东方刚刚有一点亮光,大地还是一片灰蒙蒙的时候,大约四千左右的联军,在一片寂静中抵近大沽口炮台附近的进攻阵地。联军自认为他们行军非常隐蔽,其实炮台之中上至乐善下至普通一兵,都在牢牢地盯着他们。
天光大亮的时候,联军动用了五十余门火炮开始了炮击,新式的*炮展现着科技的进步。不过炮台不仅仅是有坚固的护墙,内部也有各式各样的堡垒,联军的炮击并没能打出摧枯拉朽的效果。清军的火炮口径较小,射程也不足,乐善没有进行无谓的还击,而是静静的等待着联军的步兵。
“军门,着洋夷的炮咋打起来没完了?”乐善和几个戈什哈蹲在护墙下,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轻松的闲聊着。
“早晚会完的,不急!等他们上来!”乐善就没想过自己会守住炮台,他就是要拖着更多的敌人一起去死。
不过乐善也没有想到联军的炮击会持续这么久,足足打了半个时辰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好像要把炮台里的人通通炸死才甘心。而且从炮声中可以发现,联军有添置了更大口径的火炮,火炮的声势比刚刚更加骇人。
乐善还偷眼看了看守军的情况,旗兵们死伤了一部分,但是大部分还算正常。团练却都不行了,这些不久前还是普通百姓的兵丁,做梦也没有梦见过如此地狱般的场面,死伤了数百人不说,还个个都被吓得抖成一团。乐善并不怪他们,他们肯留下已经是勇士了,寻常人忽然面对这恐怖的炮击,被吓疯了也不奇怪。
忽然炮台里响起了骇人的爆炸声,就好像数十门火炮同时在耳边轰鸣一般,大爆炸带着尘土和碎木犹如火箭一样凌空而起,然后泥土和木块又如暴雨般纷纷落下。
“*料库?”一名戈什哈指着蘑菇云升起的方位,失魂落魄的说道。
“唉!天不佑我啊!”乐善也看清了,主炮台最大的弹药库被击中了,里面数万斤的*被引爆了。弹药库的位置非常隐蔽,而且还设置了防护,联军很难击中哪里的,而且小口径的炮弹也不能击穿弹药库引燃*。但是就是这么巧,刚刚参战的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了弹药库,只能说联军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乐善的叹息声还没落,又一座炮台的弹药库被击中引爆了。
“军门!”戈什哈们并不怕死,但是这种情况,乐善应该不要坚持了,他退回南岸也没人能说他一句不是。
“他们要上来了,尽忠的时候到了!”乐善也知道戈什哈们的心思,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第一百九十八章 九美元一月的优秀员工
弹药库爆炸产生的巨大烟尘渐渐散去,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残肢混着碎木瓦砾飞散的到处都是。还有一些浑身是血但周身*的人,精神恍惚的从浮土中爬了出来,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撕去了他们宽松的衣服。
联军的反应慢了一下,并没有抢到军人看了之后,还要写观后感。奇怪地感慨,为何这支洋鬼子的队伍,白的人那么的白,黑的人那么的黑。只是言辞之间,稍微有点遗憾,但绝对掩饰不住好奇。当然这些旁观的百姓,仅限于联军不抢东西的新河和军粮城一带,北塘的百姓可没这个闲心。
今天也并没有任何一个联军要求苦力们做这样的举动,跳下河用头去顶梯子完全是他们自发的行为。黑人们回去取沙袋的时候,头脑灵光的中国人,义无反顾的跳进了护城河。苦力们的任务是帮助联军渡过护城河,填沙袋也是过河,踩脑袋也是过河。苦力们都很聪明,他们选择了给老板省时间,给自己省力气的方式。
洋老板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员工啊!他们眼含着热泪,踩着优秀员工的脑袋,冲进了炮台。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落
炮台的护墙上被联军的重炮炸出了一个大洞,就像堤坝的决口,联军士兵源源不断的从这个大洞里冲进了炮台。清军的各级军官急忙抽调了护墙上的兵丁,在缺口处和联军展开了肉搏。
“儿郎们,杀啊!”虽然联军攻入了炮台,但是乐善并没有特别沮丧,他也没想过能够彻底的把联军挡在外面。
乐善承认弓箭和火绳枪干不过联军的线膛枪和快炮,但是兵对兵将对将的肉搏,乐善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不说悍勇的满蒙精锐,就是乡勇团练也都是彪悍勇武之人,而且都练过些武艺,白刃肉搏绝对是清军的强项。
不过局势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乐善的预料,无论是团练乡勇还是满蒙劲旅,在白刃肉搏中全都落了下风。除了个别的武艺高强之人,普通兵勇面对洋人几无一合之敌,全部都被人家一招就给干翻了。
“兵刃,兵刃!”乐善急吼吼的向部下喊道,他发现了症结所在,就是双方士兵使用的武器。
联军冲进来之前,双方一直在隔河对射,联军用的是步枪,清军用的是火绳枪和弓箭。现在联军冲了进来,联军用的依旧是步枪,但是上了刺刀的步枪就是个小一号的长矛。而清军却没有时间换武器,他们依旧拿的还是火绳枪和弓箭,只有少数的军官才有腰刀。火绳枪还能当棍子用,弓箭却是连棍子都不如,几乎是赤手空拳的就冲了上去。而且清军的武艺可和江湖上的武艺不同,他们练的是战阵之法,说白了就是刀枪之类的阵战,没了刀枪盾牌他们也不会玩了。
而且人数上清军也不占优势,联军差不多冲进来了七百多人,而主炮台的守军一共才一千多人。护墙上还要压制联军的后续部队,真正能够参加白刃战的只有四五百人,还都是就近跑过来的,指挥系统完全乱了。
牺牲了百十来号壮士,后队的清军终于换上了近战的兵器,但是联军也利用这点空当搞了一次齐射。藤牌和绵甲面对线膛枪的近距离射击,就像纸糊的一样,清军刚刚整理出个样子的阵势又被打的打乱。不等清军再次整队,联军已经呐喊着发起了又一波的冲锋。
有了盾牌和刀枪的清军终于找回了点感觉,但是依旧处于下风。果兴阿就总结过打架气势很重要,联军士兵用刺刀突击的时候除了杀敌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清军却不一样。即便是一对一,清军士兵也是心里压力巨大,因为有些步枪里是有子弹的。经常会出现两边刚摆好架势,清兵一招白鹤晾翅还没使完,就被对方轰的一枪给【创建和谐家园】了。所以面对敌人的时候,清兵总是提心吊胆,即使对手就是拿着一杆空枪,清兵也生怕对方突然给自己来一枪。但是人都分心了,还怎么专心厮杀,一心防备着子弹,却被刺刀给捅死了。
联军的刺刀术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备,如果清军能拿起长矛,大伙儿对着捅,联军肯定捅不过清军。但是炮台里面太狭窄了,两米多长的大家伙根本施展不开,而联军的步枪刺刀才一米七,在这种不是特别狭窄的空间里刚刚好。
“你们也上!”乐善必须扭转这种颓势,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直接命令自己的戈什哈参战,寄希望于这些武艺高强的人来扭转战局。
“军门,您怎么办?”戈什哈到不是怕死,可他们的任务是保护乐善的安全,他们都下场了,乐善身边可就没有护卫了。
“快去!”乐善拔出了自己的腰刀。
“军门,保重!”十几名戈什哈深深的看了乐善一眼,把辫子叼在嘴里,抽出腰刀就冲了下去。
这些戈什哈放在江湖上也是好手,一出手就放到了二十几名联军士兵,清军士气大振,乐善也是频频点头,但是好景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分钟。联军的军官们也是冲锋在前的,他们发现了武艺高强的戈什哈,然后瞬间秒杀了他们。
金庸武侠世界里最强悍的武功应该是六脉神剑,戈什哈们虽然武艺高强,但也就是个五虎断门刀的水平,面对六脉神剑肯定是个死。联军的军官们不会六脉神剑这种高科技的玩意儿,但是他们有一个类似的辅助道具,果兴阿就特别喜欢这东西,那就是*。
六脉神剑大概相当于无限弹药的【创建和谐家园】,*没这么厉害,但是可以连续来六下。戈什哈们身手矫健,也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躲得开第一枪,却怎么也躲不过第二枪,和慕容复干不过段誉是一个道理。
“老天啊!”乐善看着每日与自己形影相随的戈什哈一个个战死,只能含着眼泪仰天长叹,看来炮台连今天都撑不过去了。
“皇上,奴才尽忠了!”乐善望着北京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整理好了自己的衣冠,昂首阔步走向了混战中的人群。
一枚炮弹再次在护墙上炸开了一个缺口,一百余名英军海军陆战队在上尉普林的率领下杀入了炮台。击杀了仅有的几名阻挡的清军之后,普林看清了周围的环境,然后喜出望外。这个缺口开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他的部队刚好出现在了清军阻击防线的背后,虽然护墙上不断有清军冲下来阻挡他们,但是大部陷入肉搏混战的清军还没有发现他们。普林急忙指挥着部下从背后掩杀向了清军,同时他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目标,一个服饰特异,脑袋上还戴着奇怪帽子的家伙。
乐善正在阵后喘息,他刚刚亲自出手斩杀了两名联军,但是自己也被*打伤了左臂。这些联军的刺刀还真不是乱捅的,他们也是受过严格的训练,一进一退都颇有章法,想斩杀他们并不容易。看着自己伤亡惨重的部下,乐善满怀愧疚,这些年轻人都非常的勇敢,他们身形健硕并不输于洋人,但是他们太缺乏训练了。大清没有人去严格的操练他们,他们所谓的武艺仅仅是学了个架势而已,只能算是体操。如果他们也能有很好的训练,他们即便死也可以带走自己的敌人,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白白的牺牲。
联军的军官们具有非常高的素质,不仅能让搏杀的士兵得到喘息的机会,还利用交替的冲锋,时不时的组织一次齐射。联军这种刺刀加齐射的打法,好像一柄重锤,一次次敲打这清军脆弱的防线。又一批勇猛的清军倒在了弹雨中,清军的阵势出现了散乱,团练开始退去,甚至带动了满蒙劲旅的阵形。
“儿郎们,尽忠报国就在今日,给我杀啊!”乐善踩在几名士兵的尸体上,站了出来,高举着战刀吼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乐善,阳光下他就好像一个天神一样,所有人都信念都在他的身上。
“砰、砰、砰……”几声枪响过后,那个蒙古汉子高大的身体轰然倒地。英国海军陆战队上尉普林,用*从背后射杀了大清直隶提督乐善。
“军门!”满蒙的兵丁们哭嚎了起来,与乐善没有那么深厚情谊的团练乡勇却眼神涣散了。唯一支撑他们的支柱坍塌了,他们懂得并不多,留下来只是感佩乐善的忠义,他们也要做一个忠义的人。现在乐善死了,主将死了这仗还怎么打,打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联军再次发起了冲锋,心思大乱的乡勇们开溃散,他们扔下了武器,向后方逃去。满蒙旗兵还在坚持,但是这些抵抗也完全失去了指挥,一盘散沙仅凭着个人的勇武在拼命。面对联军有组织的冲锋,清军很快伤亡过半。
“娘的,和洋鬼子拼了!给军门报仇啊!”残余的清军聚在了一起,一个满脸血污的把总吼了起来。
剩下的四百多清兵高声怒吼,疯了一样冲向了普林的海军陆战队。炮台肯定是守不住了,再阻挡联军大部也没有了意义,清军现在只想报仇,所以死咬着普林的海军陆战队不放。最后他们甚至冲出了炮台,扑向了联军的外围阵地。
但是炮台外的拒马、鹿角以及护城河,成了他们的障碍,他们的停顿给了联军机会。这些完全暴露在联军火力下的清军勇士,遭到了数千名联军的攒射。迎着枪林弹雨,他们依旧在冲锋,一个个倒下但前仆后继。尸体填平了护城河,最后的勇士倒在了自己布设的鹿角上,他的刀依旧指着联军的方向。
挨了三刀的英军棋手查普林在战友的搀扶下,把一面英军六十七团的战旗插到了炮台上,大沽北岸石缝炮台陷落。联军们齐声欢呼着,他们战胜了,但是就在他们的欢呼声中,一颗实心炮弹呼啸着落在了人群中。一名法军当场被打死,重伤的也有三四人,所有军官都举起了望远镜寻找着炮弹的来源。
距离炮台三里多的一处堡垒的废墟里,三个清兵正在忙碌着。已经重伤的满洲旗人动不了了,他躺在地上用身体撑着已经破损的炮架。【创建和谐家园】乡勇也被炸断了双腿,他匍匐在地上拿着火把和引信,他们已经没有拉火管这种高级货了,只能用火把点燃引信。唯一能活动的只剩一个蒙古人,他的眼睛被炸瞎了,不过他还能按着【创建和谐家园】和满人的指点移动。他把背贴在地上,钻到大炮下面去,爬到炮口装好炮弹,然后再爬回来。接过【创建和谐家园】递过来的引信和火炮,由满洲人帮他瞄准,然后再点火开炮。每次开炮,满洲人都会喷一口血出来,失血过多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是脸色苍白,蒙古人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打到什么,三个在炮火中侥幸生还的人,孤独的坚持着。
因为乐善这个最高指挥官的阵亡,其他各炮台的乡勇认为抵抗已经徒劳无功,两千余人纷纷放下武器向联军投降。联军全面占领北岸全部炮台之后,三个孤独的人还在坚持着。一面法军军旗插在这处废墟上的时候,大沽北岸炮台彻底陷落。
第二百章 和谈
陪同乐善留在北岸的满蒙劲旅几乎全部战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重伤被俘了,他们和一些同样负伤的乡勇成了联军的俘虏。英军和法军都带有大量的随军医护人员,他们为这些伤员处理了伤口,并提供了药品。
伤兵们一直在哭泣,很多联军士兵都在讥笑这些胆小鬼,不过很快他们就开始敬重这些勇士了。伤兵们都撕掉了伤口上的纱布,虽然是在哭泣,但是他们是在向乐善的遗体哭泣。他们并不是因为畏惧死亡而哭泣,他们是在悼念他们的将军。
“真是忠诚勇敢的战士啊!”威尔逊是负责看守俘虏的人,看着这些伤兵,他也不无感慨。
南岸的僧格林沁也在感慨,北岸激战了半日之后,枪炮声就消散了,他知道那代表着什么。看着阴沉的天空,他有些无奈,北岸已失,南岸又将如何呢?
“王爷,洋夷凌晨开始攻击石缝炮台,激战半日,乐善军门以下千余人都为国尽忠了。因乐善军门战死,北岸诸炮台人心离散,两千守军降敌,各炮台都已失陷。”文祥走到僧格林沁身后,沉重的说道。
“下雨了?”僧格林沁似乎在自言自语,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地变成了一片泽国。
“乐善军门的忠义,感动天地啊!”文祥也不禁落泪,这是老天爷在为乐善哭泣。
“早一点就好了,再早上几个时辰,何至于此啊!苍天啊!”僧格林沁如石像般站在雨中,泪水也像大雨一样落下。这场大雨如果再早上一会,联军的化背景完全不同,所以两人永远也无法理解老人的想法。老人从来没想过,这些好不容易打进中国的洋鬼子,会和政府谈一谈就走,谁会那么傻!所谓通商不过是糊弄鬼的话,争天下才是真的,这中原大地的花花世界亿兆子民,谁会不动心呢?所以老人才会站出来,他做的事有个特别的叫法,叫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额尔金两人也没看到老人眼里的渴求,新朝新气象,但也要用前朝老臣来安抚人心,老人就是前朝没啥人认识的老臣。他非常想被二位洋鬼子大人用一用,哪怕是管一个县也好,不过两位洋鬼子大人完全没听懂老人的弦外之音。
桂良赶到天津之后,在直隶总督衙门,双方展开了非常不友好的会谈。额尔金二人的把去年的天津条约又背了一遍,同时要求增加赔款并开天津为通商口岸,两国的使者还要各自带一个营的兵力入京换约,而且还得有一批先遣部队进京物色住处。
接受天津条约桂良还可以定,但是带兵进京等条件可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只能上奏咸丰皇帝。这下可比当面骂咸丰是瘸子还让咸丰难受,他最痛恨的就是洋人入京换约这一条款,如果不是因为皇帝不想见洋人,【创建和谐家园】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四年之前【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起点,就是各国公使要求见皇帝,而皇帝死活不肯见他们。咸丰的世界里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个洋人,置宗藩尊卑于不顾的事情绝对不能发生。
所以桂良接到了“不准以顾大局为词,再行渎请”的严厉训斥,同时咸丰要求“务令该夷先将兵船马队全行退出海口,并不准多带从人,方准来京。”。咸丰皇帝只接受夷人的朝拜,绝对不会去和他们谈判。
里外不是人的桂良只得找美国公使帮忙沟通,美国人再次不置可否,他也受够了中国人这种奇怪的幽默。英法联军登陆北塘的哪天,直隶总督恒福就找他幽过这么一默,在恒福的构想里,好像只要英法接受由北塘进京换约,就能把这一年多的战事一笔勾销。现在桂良又来这一套,人家都兵临城下了,你们打又打不过,怎么还这么多事。
在桂良的各种推搪之中,谈判又搞了一天。额尔金和葛罗也发现了,桂良就是在磨洋工,他根本就做不了主,一切都要等北京的皇帝决定。
“桂良先生,您的钦差身份似乎有些名不副实,一切都要皇帝陛下来决定。与其我们在这里无聊的等待,浪费各位宝贵的时间,不如我们进北京去找皇帝陛下吧!”额尔金早就不耐烦了,他在英国议会的待遇和僧格林沁差不多,他也快被骂得【创建和谐家园】了。
“你们去不了北京!”桂良上了年岁一时思路没跟上。
“我们有足够的优秀的士兵,他们会送我们去的!”葛罗非常绅士的对桂良笑了笑。
第二百零一章 四百里菜园
议和小能手桂良铩羽而归,洋鬼子也开始向通州方向进兵,咸丰皇帝是真的坐不住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打啊!大清的军舰大炮不如洋人,但是如果集结一支强大步骑兵在陆地上,尤其是在平原上,一定可以通过短兵近战击败洋鬼子。所以咸丰皇帝下达了上谕,蒙古各地不分昼夜都有传令人骑着快马,赶到各个蒙古包和宿营地召集年轻人,命令他们到预定地点【创建和谐家园】,准备开赴前线,去打击敢于挑衅天朝的洋人。
根据咸丰的上谕,哲里木盟马队一千骑,卓索图盟马队两千骑,昭乌达盟马队一千骑,察哈尔骑兵五千骑,共计九千骑蒙古马队陆续赶到北京。同时命令锡林郭勒盟骑兵一千骑在张家口以北备调,乌兰察布骑兵五百骑至绥远城备调,伊克昭盟骑兵五百骑至绥远城备调。
天津一战就是吃了兵员不足的亏,咸丰也算是痛定思痛,这次一定要调集大军干了这帮老想见自己的死洋鬼子。自己又不是青楼里的小美妞,这帮混账洋鬼子老想见自己干什么,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这个时候他也想起了之前连连请战的果兴阿,果兴阿手里正规军加上团练也有七八千人,而且果兴阿又是个能打敢打的,人家都主动要求了好几次了,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再有咸丰当时给果兴阿自募团练的权利,只是为了填果兴阿私自募兵的坑,没想到这小子拿着鸡毛当令箭,直接弄了七八千人出来。战局吃紧咸丰也没心思追究他,但是有能力就得出来奉献一下,不然你近万大军养来玩的啊!
“万岁爷,眼下就调动果兴阿还为时尚早吧!暂时还是让他留在固安相机而动为宜。”咸丰一提出调动果兴阿,肃顺、杜翰等人就坐不住了,现在可还不是拼命的时候。
“果兴阿兵力雄厚,又颇有良将的美名,为何不宜调动啊!”咸丰已经快被洋人气死了,如果不是南边洪秀全还没歇菜,他都想把曾国藩调来了。现在只要是咸丰能想起来的兵马,他都想调过来,一次全歼了这批洋鬼子,让所有洋夷都长长记性。想看老子的腿,老子就打断你们的腿。
“回万岁爷,其一果兴阿所部随时都需要准备南下增援江南,其二果兴阿目前驻防的固安也京畿要地。洋夷眼下是直逼通州,但是还有僧王的大军在。一旦洋夷被僧王挫败,难免会动绕路袭扰京师的念头,果兴阿驻防的固安也不可不防!且眼下除了僧王之外,南直隶可调之兵仅果兴阿一人,暂时还不宜轻动。”肃顺的眼睛还在盯着江南,上海一旦有失,除非洋鬼子打进北京城,不然果兴阿必须南下。再不调集各部精锐支援,洪秀全就要和大清划江而治了,僧格林沁、胜保、果兴阿,所有的力量都必须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