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劳柯大人挂怀了,丰宁驻军以迎接我部凯旋为名,在土城之外派出刺客暗算于我,又趁机偷袭我部。我一时不查遭了暗算,被铜锏砸了一下,不碍事的!”果兴阿演的更厉害了,好像随时站不稳要摔倒一样。
“云帅保重,此处不是说话处,我们入内叙谈!”柯以平急忙上前扶住了果兴阿,一路扶着果兴阿走向了中军大帐。
进了军帐之后,一部分靠纱布充数的人悄悄的退了下去,像曹梦、李枝、孔震、承泰这些实打实受了伤的人才有资格列席。果兴阿亲自带头拆开了纱布,众人更是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触目惊心的伤口,看得柯以平一阵的恶心。
“云帅,伤口还是裹好吧!”柯以平看着果兴阿血痂纵横的额头,一阵阵恶心。他也知道果兴阿这是故意展示伤口,以示真实,不过他实在是看不得了。
“多谢柯大人了,军中的郎中说,眼下天气渐热,伤口容易化脓感染,还是多透透气保持干燥的好!”果兴阿等人都是皮外伤,的确是不适合长期包裹,到不是诚心恶心柯以平。
“云帅奏折中言及逆贼崇信邪神长乐老母,不知具体情状如何?”柯以平本来还有些客套几句和果兴阿拉拉关系,不过实在是受不了视觉【创建和谐家园】,直接切入了主题。
“我也只是风闻而已,所以命令所部将士行军途中留意打听一下,并没有什么实证。不过剿灭了叛军之后,在土城之内查抄出了大量关于邪神长乐老母的神像法器。侦讯了部分余孽,虽有言及丰宁守军突袭我部与长乐老母有关,其他的便都语焉不详了,而且这长乐老母似乎还与我部近来剿灭的马匪汪大杆子有关。我部也招安了部分良知尚存的马匪,但都不知关于长乐老母情事,怕是机密私隐外人不易得知。”果兴阿一推二六五,他只是想推掉屠城的罪名,其他的事情交给朝廷自己头疼就是。不过皮润民几经分析,判断丰宁军偷袭果兴阿,可能与近期剿灭的马匪有关,果兴阿立即想到了汪大杆子与独石口绿营的关系。虽然他自己也吃不准,不过既然要应对朝廷查问,自然要加点私料进去。
喜寿呈上了他做旧处理过的神像法器,果兴阿可是专研过日本漫画的好学生,什么奇异的造型他想不出来。这长生老母的造型就是九尾妖狐和六道仙人他妈的综合体,柯以平看了一眼便大呼邪门歪道,深以果兴阿所言为是,完全忽略了果兴阿的说词与奏折中的出入。
果兴阿又派喜寿陪同柯以平参观了屠城的遗迹,当然许多坏事都是邪教恶徒所为,果兴阿所部只是自卫反击而已。果兴阿所部根本没人去管土城的情况,土城内本就是人间炼狱,这些天虫蚀鼠咬、野狗啃食,更是让着末世场面分外凄厉。
把苦胆都快吐出来的柯以平,返回丰宁之后,短暂缓醒了一会,便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朝廷。不仅确认了果兴阿所言的真实性,而且添油加醋更是把长乐老母的危害渲染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咸丰御览了柯以平的奏折之后,一场针对一个不存在的邪教的清剿,在北直隶轰轰烈烈的开始了。汪大杆子的祖宗八代都被挖了出来,侥幸从果兴阿手里逃得性命的汪以诚,也在咸丰爷北狩之际,不得不逃亡蒙古。
果兴阿不知道后来的事,因为柯以平的奏折还没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摘干净的果兴阿就踏上了归乡的旅途。这次出兵共计招安马匪两千七百余众,征募壮丁六百余众,果兴阿需要赶回固安再次整编自己的部队,以备将要到来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不过带领大队及伤员返回固安的是慕顺,果兴阿要去干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在丰宁等候柯以平的时候,果兴阿就从各部中抽调精锐,把长禄的侦察连扩充到了五百人,现在他要带着这五百侦察兵去画一张图。
果兴阿下一步的头号大敌便是英法联军,而二次【创建和谐家园】战争中英法联军的主要进军路线,便是从天津至通州再到北京一线。北京近畿果兴阿是去不了的,但是他现在可以借着回师路过的由头,把天津到通州的军事地图先画出来。以往果兴阿就非常关注地理环境的侦查,不过以往因为条件限制,果兴阿其实都是走到哪里看哪里,完全是闭着眼睛靠打听来打仗。这次将要面对的是世界第一流水准的军队,果兴阿可不敢托大,他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安心。沿着运河周边五十里都在果兴阿这次的侦察范围,虽然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但是果兴阿知道自己肯定不会和英法联军硬碰硬的,偷袭和游击才是他的选择。所以他要详尽的了解周围的一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让僧格林沁去刚正面,他在后面捡便宜。
果兴阿测绘个军事地图也做到了中西结合,虽然容闳给果兴阿买回来了大批的测绘一切,不过测绘可不是有器材就能搞的,果兴阿也不太懂这东西。好在容闳懂一些测绘知识,而且中国人的确是越古代的越厉害,大批的中国本土理论知识支持着果兴阿,而且很巧郑奇峰就研究过这方面的杂学。
明朝的徐光启编写了《测量全义》,这是集当时世界上测绘学术之大成的力作,内容丰富,涉及面积、体积测量和有关平面三角、球面三角的基本知识以及测绘仪器的制造等。大清的康熙爷也是这方面的先驱,老爷子亲手鼓捣过水平仪,进行过测绘的实操。虽然和现代地图比不了,但是康熙御制的《皇舆全览图》也是非常详尽的地图,不过这玩意儿果兴阿可弄不到,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且果兴阿需要的军事地图,和老爷子们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可不一样。他要清楚的看到每一处高地、河流的高低及深度情况,各地间的明细距离以及每处的战争资源。精确度是更是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果兴阿要清楚每一个村落的人口,更要清楚每一口水井每一处粮仓的情况。
五百侦查兵以班组为单位,拿着先进的西洋仪器,背着老祖宗留下来的理论知识,开始了第一次测绘的尝试。昼夜不休的劳作,跋山涉水的艰辛,让这些曾经被成为绝对主力的战士们,颇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
自称颇擅丹青的皮润民,被果兴阿抢走了毛笔,发给了一支铅笔和各种尺具,开始了他最痛苦的作画。他和果兴阿需要把每天士兵们侦查回来的数据绘制在图纸上,果兴阿苛刻的绘图要求以及繁琐的标准已经快折磨疯他了,士兵们回传的数据还总是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
折腾了足足一个月,果兴阿才带着很大的遗憾返回了固安,图纸上还有许多有出入的地方,但是他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咸丰直接给果兴阿下了上谕,要求他返回固安整饬武备,守护地方。而且直隶各地的官府和驻军也发现了侦察兵们的踪迹,毕竟这么大的动作想完全隐蔽是不大现实的。果兴阿虽然用种种借口推脱了一阵,但是也感到了压力山大,毕竟他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和居心叵测这个词联系起来。
果兴阿匆匆赶回固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英法联军侵华已经迫在眉睫了。果兴阿历史不怎么样,但是对九月十八号有一些特殊的印象。中国历史上出过两个九一八,最为知名的当然是张学良不战而退丢失东四省,但是八里桥之战也在九月十八日,果兴阿偶然发现了这个巧合,所以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
皮润民无意间说起今天已经是八月初三了,让不觉时间流逝的果兴阿,知道有些事已经来到眼前了。虽然心里有许多的期待,但是果兴阿更多的是紧张,圆明园的那把火会不会再烧起来,果兴阿心里有些没底。
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编之议
果兴阿策马奔腾的赶回了固安,回府之后,膝盖和【创建和谐家园】都已经疼的要死,还是咬着牙召开了全体将领会议。慕顺带回来的人以及固安当地招募的一批丁壮,经过一个月的集训已经有了大体的样子,虽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果兴阿已经等不了了,他要马上对部队进行全新的改编。
施耐德步枪和机枪、五连发【创建和谐家园】枪投入实战之后,班排连的道的族亲于文龙任连长。教导队脱离战斗部队序列,移驻丰升阿守备团的兵工厂,作为二线培训机构。
步兵一营总体架构变动不大,将曹梦的四连调离后,原有各连扩充为营,直接成立为步兵团。步兵二营全部打散,直接补充进一营,成为新步兵团的一部分。曹梦的四连则与承泰的骑步一连,扩充新兵再融合二营剩余的主力,成为新的骑步团。而博日图统领回来的马匪主力,则再吸收了骑兵营的军官后,成为轻骑兵团。
一番调整公布之后,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连长们大部分都是欢喜的,因为已经可以确定他们都将升任营长。而原来的营级和副营级的几位可就苦恼了,果兴阿公布了新的架构,但是人事安排却没有一同公布。眼下的够营级的人有谭绍光、毕云涛、慕顺、吉英、博日图等几个军事主官,可是团长的位置却只有三个,谭绍光一直是徐庶的状态可以忽略,剩下的四个人可就头疼了。
果兴阿偏偏又玩了一次悬念,公布了改编方案之后,见众将没有意见,当即宣布了散会,提都没提团长的人事安排。各位候选人各怀着心事,愁眉苦脸的走了出去,所有人都能觉得有些没底。论重视,果兴阿最重视的是谭绍光,都快把他当亲爹一样供起来了。论亲厚,慕顺是果兴阿的原始班底,堪称绝对心腹。论能力,个人就各有优劣,一时难以评说了。论起污点来,谭绍光是反贼,毕云涛不招果兴阿待见,慕顺曾经看不清果兴阿,博日图和吉英造过果兴阿的反,几乎是人人都有污点。不过日落西山之后,果兴阿青衣小帽溜进了慕顺的家。
“大人,您怎么来了?”正在合家欢乐的慕顺一家被突然到访的果兴阿吓了一跳。
“有些事,我想不清楚,想听听你的意见!”果兴阿很温和的笑了笑。
果兴阿从来就没征求过慕顺的意见,这次突然来这么一出,慕顺觉得肯定有事。一家老小急忙撤下了饭菜,把中堂给让了出来,让果兴阿和慕顺叙谈。
“大人,是什么事?”果兴阿坐下了之后只是喝茶,什么都不说,慕顺只能自己主动询问。
“营长就从咱们的连长升任,这个你们都看出来了,至于团长的人选,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果兴阿的语气中有些歉疚的意思。
“不知大人有何打算?”慕顺觉得果兴阿的语气不对,怕是团长的职位自己要出局。
“雨来有些残忍,不过步兵一直是他统带的,丰升阿也很推崇他,所以步兵团长我决定还是让雨来做。”慕顺是管骑兵的,果兴阿却先说起了步兵的事。
“毕云涛志虑忠纯,大人选用没有不妥之处!”慕顺察觉到果兴阿在兜圈子,他的心有点凉了。
“谭绍光你是知道的,他是少有的名将之才,而且是众将中在教导队学习的最为全面的人,骑步兵是我部将来的趋势,所以骑步团我想交给他。”果兴阿手里就这么一个拿得出手的人,自然要竭力推崇他。
“谭绍光才具的确不俗,但是此人一直心怀异志,大人还是要慎重啊!”慕顺并不信任谭绍光。
“我心里有数,他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他了,又不是让他去打长毛,他不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的。”从德州代替果兴阿指挥之后,谭绍光的变化非常大,现在果兴阿相信只要不去对敌太平军,谭绍光还是可靠的。
“有大人坐镇,他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慕顺知道下面的重点要来了,肯定是关于自己的事情。
“慕大侠,你替我带了一年多的骑兵了,是咱们固安出来的这些人里最懂骑兵的。轻骑兵团除了配属的机枪和火炮之外,短时间内不会有单兵武器下发了,也就是说这是一支冷兵器为主的部队。我们之前一直是靠火器优势打胜仗的,现在轻骑兵团没了这个优势,你说该怎么办啊?”果兴阿低下了头没敢看慕顺。
“大人属意何人?”慕顺的心落下了,果兴阿不是在问计,他只是在表达一个意思,慕顺已与轻骑兵团长的职位无缘。
“博日图你觉得怎么样?丰宁的时候他指挥轻骑兵表现不错,战术的搭配非常合理!”果兴阿偷偷的看了慕顺一眼。
“我确实不如他,他的确更适合!”慕顺非常坦然,他也觉得博日图指挥这些马匪比自己合适。
“是我亏欠了你!骑兵营的军官留下一部分,主体你带走,成立直属重骑兵营,你还是团级待遇。”果兴阿就知道慕顺会是这个样子。
“多谢大人!”慕顺其实心里小小的还是有些不是舒服。
“明天我会宣布任命你为轻骑兵的团长,然后你自己让给博日图吧!”果兴阿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大人,这是为什么?”慕顺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玩一次退位让贤。
果兴阿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回过头歉意的向慕顺笑了笑,就转身离开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八星捧日旗
第二天果兴阿再次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正式公布了改编后的建制情况。全军分为三团九营外加直属部队,共计龙画风来,太阳和星星就好弄了许多,生产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而且部队旗号简单便于辨识,一支作战部队一面旗,隐蔽和行军上也方便了许多。除了旗语沟通之外,原本复杂的传令旗号全部取消,一律用旗语和号声代替。
改旗帜的同时也要改衣服,大批的新兵当然要发衣服,果兴阿可是非常注意部队的统一性的。不过原来的清军服侍实在是太low了,看惯了英武不凡的【创建和谐家园】的果兴阿一直接受不了,而且行动起来也不便捷。虽然之前曾经通过收紧腰身的方式处理过一次,不过并不彻底,三米长的裤腰带之类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全做西式军装,一是大伙儿都接受不了,二也找不到会做的人。所以果兴阿自己做起了服装设计师,自己亲自操刀,在原有服侍的基础上开始了魔改。第一个要改的就是腰带,三米长的布条子这种事绝对不允许,一律改为帆布腰带和皮质武装带。这两个都非常好办,因为清朝原来就有类似的东西,不过都是用来捆马的,改一下就能用。
改了腰带自然要改裤子,果兴阿一直觉得古代的裤子像个口袋一样,裤腿和裤腰都归于肥大了。所以一律都要改小改短,一是节省了布料,二也不会再有裤裆里藏东西的怪事。但尝试却并不成功,改来改去却弄成了个四不像,还不如不改。一时气氛的果兴阿直接改成了西裤的样式,反正裤子这东西,中西的差异并不大。没有拉链,果兴阿直接用扣子来代替,果兴阿前世小时候的姥姥给做的棉裤就都是这个套路。
衣服上果兴阿直接去掉了马褂和马蹄袖,这俩都没什么实际的意义,穿着就是累赘。这里又不是东北,根本没那么冷,所以也用不着马蹄袖来给手防寒,骑兵也用不着马褂来抵御寒风。
果兴阿实在不是干裁缝的料,剩下的长衫他研究了好久,也没发现什么可改的地方。如果也像裤子一样换成西式上衣,众将们肯定不同意,果兴阿总是穿西式军服他们都不顺眼,让他们穿更是势必登天还难。
果兴阿能做的,也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缩减腰身,让衣服更瘦更挺拔,同时把扣子都隐藏在对襟里面,以免刮到武器和杂务。再有就是加肩章,以往区别官职身份的红扣子有些不合时宜了,总不能让营级以上干部都胸口都是一排大红扣,所以果兴阿开始推广军衔肩章,这也是以后早晚都要实施的。
目前是初步试行,所以果兴阿没有全面推广军衔,而是能区分身份就好。为了节省成本,士兵无肩章,班长为无图案肩章,排长为一星,连长为两星,营长三星,团长一杠一星。果兴阿自己给自己搞了一个肩章,金底上镶嵌了一颗金星,过了一把自封少将的瘾。
成品做出来之后,果兴阿还算满意,看上去和黑客帝国里尼奥的那身衣服非常像,不过是皮鞋换成了皮靴,头上多了个缨帽。当然基层士兵没这么帅,他们上半身还行,下半身却和土八路一样,从皮靴变成了绑腿和布鞋。
虽然众人的传统意识还都很强,但是衣物好看了,穿上精神了,是谁都看得出来的。换上了新衣服的众将都是非常的开心,果兴阿也脱下了不太合身的西式军服,换上了自己设计的这一身。
果兴阿愉快的挥霍着空闲的时光,一阵风雨却把战云吹到了大清的北方国土上。
第一百八十五章 海雨欲来风满楼
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很少在文武百官面前走路,即便是面对杜翰、肃顺等心腹大臣,咸丰皇帝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坐着的。因为咸丰患有腿疾,虽然不像外面传的那样是个瘸子,但是的确有严重的踮脚。不过今天咸丰皇帝一晃一晃的,在几个亲信及恭亲王等一众大臣的面前走了起来,而且速度飞快,皇帝陛下非常的焦躁。
“英夷进占旅顺,法夷窃据烟台,渤海沿岸俱在英法蛮夷的鼓掌之间,眼下当如何是好?”烦躁的咸丰突然停下脚步,瞪视肃顺等人。
“夷情叵测,喜怒不常,非大彰挞伐不足以振国威。通朝上下除阁臣外,六部、九卿、台谏之列,已多有封章连上,语中多有激愤。”匡源身为军机中堂,也是林子里的老麻雀,他吃不准咸丰的态度,所以才有此一说。看上去似乎有主战之意,但是又点明了阁臣没有表态,刚巧他就是阁臣之一。
“可一战否!”咸丰精神了一点,急切的向肃顺问道。僧格林沁、恭亲王奕欣等人都是一力主战的,他们的观点定然不够客观。肃顺虽然有些无赖,但咸丰在军务上,更愿意听他的意见,他的意见也更客观些。
“英法二夷所胜于我者,船坚炮利而已,我朝疆域广大,人口万倍于二夷,若倾力挞伐二夷,不过耗费些时日罢了。然眼下长毛直驱江浙,国朝赋税重地震荡,若再与英法二夷开战,只怕兵连祸结不易了断。长毛所图者,江山也,二夷所图者,财帛也,两害相权当取其轻。”肃顺也想开战修理修理这些不知礼义的蛮夷,但是形势比人强啊!李秀成都快拿下整个江南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余力去对付英法联军,肯定要集中全力对阵长毛。
“京畿无第一武无第二,僧格林沁是当世名将,但对于这个小小的参领也是不服气的。僧格林沁在勾栏瓦舍间也听过果兴阿的书,不论官职身世,单是他生擒林凤祥、李开芳的战绩也没混到民间的传诵,果兴阿耍了次酒疯就混到了,僧格林沁怎么能服气。
“即是精锐更应该归僧王节制,三军合力击破洋夷,如何可坐视闲置!”周祖培也不是针对果兴阿,他就是觉得肃顺这个安排很奇怪,里面估计有什么阴谋。
“江南情事一日数变,果兴阿在江南威名显著,朝廷调其南下可振奋我军士气,也可威慑发逆。如果让其贸然参战,战局僵持一时脱身不得,江南再出变故,朝廷便无法应对了。”肃顺也是病急乱投医,他苦思许久之后,只想出再把果兴阿推回江南,这个不是主意的主意。
“肃大人所言有理,果兴阿提兵在侧,即可灵活机动威慑洋夷,又可随时赴援江南,确为万全之策。”殷兆镛向来对事不对人,刚刚还怒怼肃顺的他,瞬间成了肃顺的拥护者。
“朝廷无人否,阁臣近侍竟均以一参领为局势之要!”周祖培也觉得邪了门了,怎么大伙儿都很重视果兴阿呢,不就是收拾了一群马匪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果兴阿确有非常之才,确当慎重用之。”恭亲王奕欣曾经被告了一刁状,让他记忆犹新,这个小小的参领不是寻常人啊!
“诸公不必烦恼,既然江南局势急需果兴阿,便让他带兵南下就是了,僧格林沁自当护卫直隶周全!”僧格林沁终于忍不住了,他堂堂亲王之尊还少不了一个小小参领了,没了他果屠夫,僧王爷也不用吃带毛猪。
“你莫要义气用事!”咸丰在众人的意见中纠结之余,让大老粗僧格林沁闭了嘴。
“江南长毛,中原捻匪,海外洋夷,都要一样来办啊!对待洋夷仍要以议抚为主,但也要做万一之准备,传喻直隶各部驻军全部整军备战,洋夷如有非分之议,则唯有一战而已。朕何尝不想一振国威,然国事艰难,不可意气用事啊!”咸丰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决断。虽然是两手准备,但是咸丰非常理解肃顺等人求和的理由,所以他也更加倾向于求和,大清已经没有三面作战的能力了。
“果兴阿就是个小麻雀,让他留在固安吧!也不必归谁节制了,朕许他便宜之权,让他相机而动吧!”咸丰也没忘了果兴阿,他可不会再派果兴阿去江南了,精兵强将还是在身边放心些。
“主子,这便宜之权是不是太过了!”果兴阿不能南下,肃顺十分忧心。咸丰又要给果兴阿便宜之权,肃顺更是吃惊,虽然不用担心果兴阿怯战,可也不用把他抬这么高吧!
“你不了解果兴阿啊!他什么时候与人正面敌对过,他最会打偷袭。让他便宜之时相机而动,必然可收奇效。”江南局势窘迫,咸丰听了肃顺再调果兴阿南下的建议后,时常会翻看果兴阿以往的战报。看着看着,咸丰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果兴阿好像只要不给人堵住,一般都是打偷袭,偷袭神策门更是其中经典战例。咸丰在期盼,如果真和洋夷开战,果兴阿也可以猝然偷袭,直取洋夷中枢。
咸丰开御前会议的时候,果兴阿在听人说故事,皮润民正在给他讲一个二次【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故事。
第一百八十六章 僧格林沁的大沽斜阳
诸般事务安排停当,果兴阿开始对着地图发愁了,他并不真正了解将要面对的新敌人,只听说过他们天下无敌几乎统一地球的战绩。果兴阿的前世专注于武器,对于军队了解的并不多,对于欧美军队主要的印象几乎全部来自电影。不过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战争电影真心不多,而且多是以讲诉剧情为主,对于军队的反应少得可怜。果兴阿对于恩费尔德p1853时期的英军完全没有印象,他不了解敌人的战力,也不清楚他们的打法。
“东翁因何闷闷不乐啊!”皮润民送了近期的开支表过来,见果兴阿对着地图眉头紧锁,急忙上前体现自己的价值。通缉犯三人组中,邹德归神龙见首不见尾,应是得了果兴阿的重用,郑奇峰在兵工厂也是重量级人物,唯独皮润民在果兴阿的面前地位略有些尴尬。
“朝廷有公文发来,说是英法两国再次动武了,英国占领了旅顺一带,法军占领了烟台。所以兵部通令各地守军整饬武备,做好迎战英法联军的准备!我对英法两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打法都不太了解,正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研究一个万全之策出来。”果兴阿也没什么避讳,仔细的给皮润民说明了情况,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想法。
“东翁不必烦恼了,这英法夷人咱们是见不着的,难得有空闲东翁不妨想想江南的局势当如何收拾。”谋士幕僚讲究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皮润民也是如此,开口就得引起你的注意。
“江南?”果兴阿有金手指,所以知道英法联军肯定是要打进来的,但是皮润民突然抛出江南他还是有些好奇。
“江南局势一日不如一日,长毛一路高歌猛进,朝廷虽严令各路大军火速赴援,但也是收效甚微。江南是朝廷赋税的根本重地如何失得,朝廷必然加派精兵强将南下,东翁成名于江南,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皮润民的眼睛也一直盯着江南。
“英法联军怎么办呢?直隶本来兵马就不多,再调派我南下,英法联军来了如何抵挡?”虽然大清是防守方,但是外国人都打上门来了,还调派精锐去打内战,果兴阿真是不能认同。
“长毛所图者,取江山而代之也,二夷所图者,开口岸求财帛也,当国宰辅必知两害相权当取其轻的道理。”皮润民和肃顺的想法如出一辙。
“忍了?”果兴阿可不记得咸丰忍了,最后可是打起来了的。
“忍辱负重寻常事而已,且就算战端起于直隶,东翁怕是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皮润民很想去江南,那里有许多他向往的东西,比如通缉令几乎没人在意。
“直隶开战,怎么会没我的事?”虽然英法联军没有走固安这条路,但是果兴阿可以主动出击,哪里可能会没仗打。
“夷人所擅长者乘不备而攻,今僧王驻防天津大沽口,洋夷如何能过。”皮润民对于僧格林沁非常的推崇,其实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把希望投在了僧格林沁的身上。
“洋人船坚炮利,大沽口怎么可能守得住,大战当在通州一带水路要冲,单靠僧格林沁的万余蒙古铁骑,肯定是够呛!”果兴阿一不小心把前世的史实给说了出来。
“东翁小觑天下英雄了,僧王年前还曾大败英法夷人,这次就算夷人卷土重来,定然也要在天津外海折戟沉沙。”皮润民像这个时代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对于僧格林沁非常有信心。
“第二次大沽战役?”【创建和谐家园】战争中国就赢过这么一仗,果兴阿当然记得。
“东翁也是知晓的,自咸丰八年夷人进攻大沽口开始算起,僧王大败敌军之役,确是第二次。
“侥幸而已,世界上的巧合很难重复两次,大沽口兵微将寡器械不足,整体战力上肯定是不如英夷原意。”果兴阿倒了两杯茶过来,说起直隶各部的溃败,果兴阿也是一阵心痛。
“东翁偏颇了,僧王也是卧薪尝胆方才获胜,绝非东翁所言只巧合。”皮润民有点像被人骂了偶型的粉丝,他断然不能介绍果兴阿对于僧格林沁的不爽。
“自咸丰八年洋夷不到一个时辰就攻陷炮台以来,僧王也是励精图治,最后才把洋夷杀了心惊胆颤的。”皮润民佩服的就是僧格林沁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真的?”果兴阿翻了下眼皮,皮润民年讨论的问题,已经没啥意义了,果兴阿知道解决。
“自然是真的!僧王整顿天津期间,新增京营八旗兵两抢人,其中内火器营外火器营健锐营巡捕营各五百人,分别驻守南北炮台和双港。副都统成保率领的哲里木盟马队五百人,驻扎在新城;头等侍卫布尔和德二等侍卫明安率领昭乌达盟(赤峰)马队五百人人驻扎在新河。以大沽协为住的绿营兵总数达到了三百人,而且新设了大沽水师。僧王前期提倡地方民团组织,民勇人数有了质的飞跃,虽然战力不强,但好歹可以牵制夷人。”皮润民如数家珍,把僧格林沁的所有事情都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