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尼玛善简直欺人太甚,怎么会有这样的混账,立即下旨,将这混账缉拿下狱。”看罢了小说的咸丰,气愤的拍打着他的龙书案。
“主子息怒!”肃顺并没有接旨的意思。
“嗯?”咸丰颇为好奇,肃顺平时绝不会在自己盛怒的时候顶撞自己。
“万岁爷,这里还有尼玛善参奏果兴阿的奏折。”肃顺又从袖子里抽出了一份奏折。
咸丰接过刘多生呈上来的奏折,看过了之后一时有些难以分辨了。这份奏折与果兴阿的奏折出入较大,果兴阿说尼玛善抢他的功劳,尼玛善这份奏折却说是果兴阿抢他的功劳。
“皇上,事出寻常必有妖,此事颇为蹊跷。”一直没说话的杜翰道。
“说!”性情急躁的咸丰不喜欢卖关子。
“回皇上,旗兵各部之间分润功劳的事,早已有之,相互参奏实属罕见,此为异常之一也。麾下部属夺功争执,一军统帅多会自行调停安置,这次和春却与部属同时参奏,此为异常之二也。再说这次的事,往大了说是尼玛善欺凌友军,往小了说不过是旗下武官争执,居然闹到直达天听,此为异常之三也。”杜翰掰着手指头说道。
“一句话,小题大做!”肃顺来了个结案陈词。
“旗下武官争执?”咸丰犹疑道。
“不错,果兴阿说功劳是他立的,尼玛善说是他立的,两人还动了武,果兴阿把尼玛善给揍了一顿。这么简单的事,和春将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就是了,竟然惊扰圣躬,恐怕背后不是那么简单。”杜翰私下里怀疑和春是不是两边都收了好处,最后摆不平了。
“肃顺,这个果兴阿和那个尼玛善都是什么人?”咸丰也觉得有些诡异了。
“回万岁爷,奴才去查过了,果兴阿是固安驻防镶蓝旗的佐领,今年才十三岁。”肃顺大方的从袖子里抽出了一个夹本念道。
“十三,十三岁就做佐领了?能打好仗?”咸丰心目中的果兴阿应是五大三粗勇武不凡的壮汉,怎么也没想到果兴阿居然是个十三岁的半大孩子。一下子对于果兴阿的印象大打折扣,十三岁的孩子能斩首八百,怕是果兴阿冒功,受委屈的是尼玛善吧!眼前果兴阿如泣如诉的奏折,看来是果兴阿恶人先告状。
“回万岁爷,果兴阿是世管佐领,头几个月刚由和春上书为他请的旨意袭了世职。”肃顺答道。
“怎么回事?”咸丰有些疑惑一个世管佐领怎么跑到江南前线却袭职了,不过和春请旨的事他多少有些印象。
“回主子,果兴阿是随他阿玛惠扬一起出征的,他阿玛和几个哥哥都战死了,营中就剩了他一个人,所以和春就请旨让他袭了世职。”肃顺不紧不慢的说道。
“嗯!这个他奏折里说了,他阿玛和几个兄长都殁于国事。”咸丰翻看着果兴阿的奏折。
“万岁爷,这果兴阿怕是含糊其词了。”肃顺躬身道。
“哦?”咸丰没有接话。
“他阿玛惠扬公是奴才寒微时的旧识,奴才多少了解些他家的事。”肃顺没有掩饰他与惠扬的交情。
“他的兄长不是死于国事?”咸丰想不到果兴阿这么小的年纪就敢欺君。
“也是也不是,惠扬公也算有福之人,膝下有子七人,果兴阿是他的第五子。惠扬公这次是带着他的长子、三子、四子、五子出征的,除了果兴阿其他的几个也的确都随惠扬公为国殉难了。不过惠扬公的第二子却不是这次殁于国事的,发匪北犯的时候就已经战死了。”肃顺说着又低了低头。
“一门忠烈啊!”咸丰感叹道。
一旁一直不出声的杜翰却暗暗腹诽,肃顺也是铁了心的要为果兴阿帮忙。一步步全是先抑后扬,看着是挑果兴阿奏折的毛病,其实是借着机会给老朋友一家表功。
“这个果兴阿如何?”咸丰对于果兴阿已变得不好的印象,又有了些改观。
“奴才也说不好,上次见他的时候,还是个撒尿和泥的娃娃,不过听说也还是不错的。他阿玛阵亡的时候,营伍都被打散了,说部下找到他的时候,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一柄雁翎刀单人独刃已杀了六名长毛发匪。承袭了佐领的世职以后,也有些功绩,之前就曾大破发匪李秀真部,阵斩李秀真以下发匪八百余众。”肃顺默默的说着,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果兴阿还是有些能耐的。”咸丰点头道,对于果兴阿的印象又搬了回来。
“惠扬公打了一辈子的仗,做了一辈子的佐领,就怪他为人过于方正。”肃顺好似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
“方正?”咸丰品味着这句话。
“惠扬公的脾气堪称又臭又硬,莫说是同僚就是上官也对他头痛无比。战事一起他到是第一个冲锋陷阵,可战事一了,他一张臭嘴,说不得了,也说不清他到底得罪过多少人。”肃顺边说边摇头。
“水至清则无鱼呀!”杜翰也颇为感慨。
“果兴阿看来颇具乃父风范,没有和光同尘啊!”咸丰叹息道。
“万岁爷,您可高抬了这个果五了,这小子可把他老子刚正的脸都给丢光了。听说拜唐阿传回来的消息,这小子一接任,刚打了胜仗有了些家底,就开始往江南大营送钱。上至和春下至绿营将佐,他可是一个都没落下。而且他一个世管佐领居然为了些枪炮,认了前锋出身的和春做世叔父,把祖宗八代都赔进入了。”肃顺笑骂道。
“认和春做世叔父?”咸丰也多少知道世管佐领超然的地位。
“换了几门洋炮上百杆火枪呢!不然他怎么以二百旗兵三百家奴力克三千发匪。没有枪炮给他撑腰,发匪拿人命也堆死他了。”肃顺不经意间已经认定了果兴阿的功劳。
“不要脸面取换枪炮,只是为了征战?”咸丰的心情有些复杂。
“这点他到是随了他阿玛,一心征战,国仇家恨啊!难为他个毛头小子了!”肃顺叹息着摇了摇头。
“你们觉得如何处置为宜?”咸丰问道。
“回万岁爷,臣等认为果兴阿虽然年纪幼小,不过也算久经战阵,部下又都是善战悍勇的老兵,而尼玛善初来乍到统属的又都是江南大营借调的人马,此战如此大胜,必为果兴阿所为。”杜翰终于又有机会开口。
“至于处置,奴才等以为当厚赏尼玛善克敌斩将之功,治果兴阿殴打同僚之罪。”肃顺接口道。
“什么?”咸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仗是果兴阿打的,但却要奖赏尼玛善,还要至果兴阿的罪。
“万岁爷,果兴阿这次是要受些委屈,将来再补过吧!”肃顺劝慰道。
“是何道理?”咸丰有些不会玩了。
“尼玛善是六爷举荐的人。”杜翰补了一句。
“奕欣?”咸丰问道。
“圣明不过皇上。”肃顺和杜翰同时拱手道。
“混账!立即传旨,钦差督办江南军务江宁将军和春,克定祸乱颇具建树,特赐穿黄马褂以示勉励。固安驻防镶蓝旗下佐领果兴阿,忠孝可嘉,屡立战功,加参领衔,另调关外旗兵三百归其统属。镶红旗下佐领尼玛善,欺压友军,夺人功绩,殊为可恶,着即夺其佐领司职拿问。恭亲王奕欣身为亲王,荐人不当,着其闭门自省。”咸丰终于有了些帝王气概。
“嗻!”杜翰和肃顺不再多说一字。
第五十三章 寻找黄达平
奏折发出去一个多月,果兴阿终于等到了结果。自己得了个参领的虚衔,尼玛善也被解送京师了。不过果兴阿高兴不起来,而且多了个做噩梦的毛病,一宿一宿的睡不好觉,时常在午夜惊醒。
果兴阿到不是担心恭亲王奕欣的报复,毕竟果兴阿这么个芝麻绿豆官还不能引起奕欣的重视,而且他四嫂变成寡妇之前奕欣也抖不起来。但其他人呢?这次是奕欣的旧部,下次是曾国藩的亲信呢?果兴阿叫不出名字的亲贵重臣还有一大堆,官场的勾搭连环真的吓到了果兴阿。
如果仅仅是让出一些战功,果兴阿并不会怕成这样。但现在的果兴阿已经不是刚穿越时那个一无所有的少年了,他有自己的部队,有钱有枪还有炮。这次能勒索战功,下次就能要枪要炮,甚至是要果兴阿的部队。那天跑出来个胜保,跑出来个多隆阿,非要把果兴阿的部队收编,果兴阿又能怎么样。身在大清的官场,有太多东西不是果兴阿一个区区佐领能够反抗的。
而且还有再次跑路的黄达平,一想起他果兴阿就睡不着。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黄达平只有二百多人,果兴阿亲手给了他一枪。但回来找场子的黄达平,第二次带来了足足两千多人。这次果兴阿又打跑了他,可下次呢?黄达平会不会带两万人回来找果兴阿算账。
果兴阿连审了几个俘虏,可到现在果兴阿也没搞清楚黄达平是个什么级别的干部。这家伙像个生命泉水一样,隔一阵就暴一批兵出来,果兴阿真的受不了。果兴阿手下的人是有限的,黄达平心情不好就过来搞一把,果兴阿迟早要玩完。
朝廷的官场网络和黄达平,就像两柄利剑一样悬在果兴阿的头顶,让果兴阿寝食难安。而且这种痛苦,果兴阿没有办法和部下分析排解,显德等一批人可是非常想去抱大腿的。脱离清廷,现在还不是果兴阿能考虑的事情。
经过一个月的【创建和谐家园】军训,毕云涛带来的一百五十名新军已经全部融合到了队伍里。这些新军素质还是不错的,都是淮北的饥民出身,和果兴阿前期收编的土匪来路差不多,都是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货。果兴阿的队伍里除了旗人大部分都是淮北人,这些新军在江南大营没少受欺负,在果兴阿这可算是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毕竟果兴阿的部队纪律严明,而且除了旗人以外,全是淮北口音,让新军很容易找到归属感。
毕云涛也在军官训练班学了不少,但还是和果兴阿隔着一层,【创建和谐家园】教程对于他的影响一直不大。毕云涛堪称古代武将的教科书式人物,武艺高强沉重冷静,学习能力还颇强。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家伙满脑子的忠君爱国报效朝廷。在他的心里,朝廷高于一切,遥远的皇帝,绝对高于天天给他上课的果兴阿。
慕顺和丰升阿等人都非常看好毕云涛,几次建议果兴阿给毕云涛一个实职,毕竟步兵营副营长和摆设的区别不大。但果兴阿还是不太放心,总担心毕云涛那天会在背后给自己一刀。直到丰升阿再三替毕云涛说情,福顺又给果兴阿洗了半宿的脚以后,果兴阿才勉强同意由毕云涛暂时代理一连长。不过只要阿克敦一伤愈复出,毕云涛还得回去当他的摆设。
丰升阿和慕顺没少在背后抱怨果兴阿用人过于谨慎,毕云涛到是没什么怨言,因为毕云涛有自己的理解。在他到来之前,果兴阿的连级以上干部里一水的旗人,一个【创建和谐家园】都没有,贸然任用自己一个【创建和谐家园】,果兴阿有些纠结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支部队名义上还是八旗军的佐领。他那里知道,果兴阿不用【创建和谐家园】,完全是因为没有【创建和谐家园】可用。如果曹梦和李枝几个人资历再老一点,果兴阿早就让他们当连长了。
烦闷的果兴阿最近多了一个爱好,就是骑马。马术有所长进的果兴阿,已经能够纵马驰骋了。上辈子没有飙车经验的果兴阿,很喜欢在马背上那种类似贴地飞行的【创建和谐家园】。一次差点甩开福全跑丢了之后,果兴阿突然下令全军开始练习马术,要求步兵也能够做到马上机动。同时要赛尚阿精选战马,为全军每一个人,每一门炮,都配上交通工具。
所有人都被果兴阿搞得莫名其妙,但果兴阿已经有了决断,他找到了一个摆脱困境的方法——游击。老子不在这呆着了,老子以后就带着部队到处打游击去,无论是黄达平还是朝廷的祖宗们,你们找不到老子,看你们还能怎么办。
虽然果兴阿已经在部队里普及了绑腿,而且没事就要搞个几十公里的越野,最大可能的提升部队的徒步行军能力。但是有马不骑,靠两条腿赶路,那不是自虐狂嘛!江南地形再怎么不适合骑兵,四条腿的也比两条腿的跑的快。河网密布山岭叠翠不适合骑兵大规模的机动攻击,但是老子小规模的移动还是可以的,而且用骑兵跑路还是跑得更快些。
全军搞骑术训练,但侦察排没有参见,他们已经是果兴阿手下各方面全能的特种兵了。他们有他们的任务,寻找黄达平。不是找太平军,而是找黄达平。
侦察排一律以小组行动,侦察佐领驻地方圆一百里的范围。沿途绘制地形图,标注太平军驻防地点,同时要把老冤家黄达平给找出来。果兴阿不能再等着黄达平来找他了,趁着黄达平还没把新兵暴出来,抓紧找到他干掉他吧!
杂务队也有了新的任务,因为果兴阿在派出侦察排的同时,拿出了他的荒村改造计划。大部队出去打游击,还是要留个大本营的,果兴阿不能带着全部的家当出去打仗。而且缴获了火炮可以推着就用了,缴获了金银粮草呢?所以荒村必须改造成一个隐蔽的据点。
果兴阿的计划很简单,对外制造荒村就是个无人荒村的假象,对内以地窖为中心构筑一个永固式地堡。地堡要砖石结构,有良好的通风排水,起码保证一百多人在里面吃喝拉撒加战斗。还要有伤员的修养区,以后伤员都要送回来养伤的。
听完果兴阿的计划以后,喜寿当即准备引咎辞职,这样东西怎么造的出来。其他人也跟着翻白眼,觉得果兴阿又开始异想天开了。但果兴阿是从小就爱看《地道战》的好孩子,长大后还研究过小鬼子对付美国鬼子的坑道作战,当然有详细的执行方案给喜寿。
接过图纸以后,喜寿和杂务队变身成了土拨鼠,基本没有在地面上再见过他们。由于进度缓慢,步兵营的休息时间也被征用了,大家一起拿铲子下地道。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荒村的地下,终于被挖成了蜘蛛网,水井、灶底、村外到处都是神秘的出入口。而且地道内机关密布,翻板、陷阱、迷宫、射击孔应有尽有。
果兴阿带着军官团参观过了以后,毕云涛感慨道:“以一百人防守此地,非万余人马穷数月之力,万难攻克!”
“还有被攻克的可能?”果兴阿还以为自己的地堡万无一失呢!为了修地堡果兴阿可是连自己住的小院都给扒了,每一处关键点都是用砖石加固了的。
“这地堡外通水源,内有存粮,就连粪便杂物也有途径外送,单单围困是不能建功的。”毕云涛非常佩服搞出这东西的果兴阿。
“那你刚才还说能攻克?”果兴阿总是看这个一心忠君爱国的毕云涛不爽。
“回大人,下官是说需要一万以上的人马,用时数月才能攻克!”毕云涛本意是夸奖果兴阿的地堡高明,没想到果兴阿诘问不休。你就留一百多人防守,人家一万人打你还得打几个月,这还不算夸你啊!不过毕云涛到不觉得果兴阿是刁难自己,反而更佩服果兴阿的认真细致。
“怎么攻?”果兴阿还是没完没了。
“围而不攻,挖!”毕云涛诚恳的答道。
“挖?地道里都是迷宫陷阱,核心区域有砖石防护,挖进来也没什么用吧!”果兴阿不觉得挖开地道的某一处有什么用。
“大人,下官的意思是彻底挖开,不计伤亡,用数月时间把整个荒村都给挖开。到时候地道大白于外,就算几个核心点不能挖动,断了水源,再行围困不过旬日之功。”毕云涛毫不顾忌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果兴阿撇着嘴不说话了,毕云涛的办法的确可行。不计成本的用笨办法硬来,别说果兴阿的地堡,马其诺防线也扛不住。这种可能果兴阿还真就没考虑过,谁会这么二啊!不过经毕云涛一提醒,果兴阿还是惊醒了,古人也许就这么二。
果兴阿考虑的思路都是二战以后的打法,机动作战,定向突击。但古代战争不是这样的,大家都是很有时间的,围城战一打就能打个好几年。远的不说,江南大营可就堵在太平天国的大门口,一堵就是五六年。从向荣到和春可谓前赴后继,而且最后曾国荃也还是这个套路。虽然自己这个小小地堡没那么大的价值,但是如果是黄达平来报仇,还真说不准。
“大人,下官也是徒发议论而已,如果真的有逆匪耗时数月攻击,我军主力定然已经回转,到时里应外合定能大破贼军。”毕云涛见果兴阿皱眉不语,赶紧给果兴阿找了个台阶下。
“嗯!应急的办法嘛!下次我搞个更狠的。”果兴阿随口道。
诸人大吃一惊,果兴阿这次的地道战已经让诸人大开眼界了,想不到果兴阿还能搞出更狠的。他们却是不知道,果兴阿所谓的更狠的,就是钢筋水泥工事。果兴阿用钢筋和水泥修地堡,谁来攻打你就慢慢用炸药炸吧!拿铲子挖,能挖到你心碎。
“大人,长禄他们回来了,伤了三个,没人折损。”福全跑过来向果兴阿禀报道。
“嗯!没折损人手就好!找到了吗?”果兴阿更关心人员,毕竟他现在家底太薄。
“回大人,已找到黄达平驻地,长毛发匪不足一千。”福全兴奋的说道。
第五十四章 乱拳
果兴阿虽然生怕黄达平跑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忍了三天,因为他还要整编部队。杂务队升格为补给连,人手扩充成了两个排,一个医护排和一个工兵排。侦察排虽然只补充了一个班,不过番号改成了特种作战小队。
而且利用这段时间,果兴阿还把清军的号服给改了一下。之前清军的月白色号衣,让习惯了迷彩服的果兴阿很难忍受。不过别说迷彩服,现在果兴阿做一套西式制服出来都费劲。而且如果真的穿得太扎眼了,落在有心人眼里也是事,果兴阿可刚得罪完人,所以果兴阿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原来的号服上涂色。没有绿色的染料也好办,直接涂草汁挂树叶,效果也还不错。就连突击营穿的蓝色绵甲,也都变成了蓝绿相间。红缨帽更得改了,龙虾兵英国佬的教训必须要吸取的,一律涂草汁挂树叶,搞得人人都好像头上顶了个盆栽一样。
这事当然引起了赛尚阿等人的反对,军队嘛!应该旗帜鲜明盔明甲亮,果兴阿搞得这些人像要饭的一样,实在胡闹的有些不像话了。讲道理果兴阿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现代军队有礼服和作训服之分,清军可就这一身衣服,总不能说干净整洁不好。果兴阿直接找了几个人拉出来搞实验,经历过实战的诸人立马没了话说。
搞定了一切杂务,由三连留守地堡,赛尚阿坐镇指挥。果兴阿终于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大队人马,去找黄达平的场子了。不过战马的事没搞定,只有骑兵和炮兵有马骑,步兵还得靠两条腿杆赶路。炮兵一门炮连弹药就得五匹马,骑兵得一人双马,只能委屈步兵兄弟了。还好有了绑腿,没事又常锻炼,步兵的速度虽然追不上骑兵,但好歹和炮兵走了个肩并肩。
黄达平的驻地离果兴阿的荒村大本营大概七十里路,沿途还有几个太平军的据点。但果兴阿选择了单刀直入,不理会沿途的据点,利用速度优势直扑黄达平。
黄达平也不是没考虑果兴阿反扑,沿途的这些据点就是他特意留下的,作为他驻地的外围屏障。果兴阿没理会沿途的据点,这些据点里的太平军可不是死人。果兴阿五百多人高速行军阵仗可不小,而且还有三百多匹马呢!果兴阿在外面路过,据点里的锅碗瓢盆都被震的叮当直响。
但这些据点还是没有起到黄达平想象中屏障的作用,一见果兴阿开路的骑兵,这些据点里的太平军就失去了迎敌的勇气。这些身穿蓝色绵甲的恶魔给他们留下的伤痕太深了,蓝甲兵三个字,足以吓得他们做起了缩头乌龟。而且他们连送信都做不到,果兴阿的行军速度太快了。骑兵自不必说,果兴阿的步兵也只比现代的【创建和谐家园】差一点点,可以做到一天行军五十公里,也就是一百里,而没有绑腿的太平军一天只能走六十里。果兴阿的队伍周围还一直有警卫班的骑兵巡哨,太平军根本没有越过果兴阿的部队给黄达平送信的机会。
当慕顺的骑兵先头部队距离黄达平仅十里的时候,小镇外还有大量的太平军眷属在田野里侍候庄稼。希拉布有心直接冲击太平军驻防的小镇,绝对可以打太平军一个猝不及防,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一鼓作气直接冲进镇去。不过慕顺观察了一下以后,还是没有同意希拉布的建议。
如侦察排回报的情况一样,太平军驻守的小镇并不是一座开放的镇店,而是一座城寨,与一座小城堡无异。四面有两米多高的包砖城墙,设有四门通行,而且周围除了不是太宽的道路都是稻田。泥泞的稻田可不适合骑兵冲锋,如果骑兵在后续步兵赶到之前陷入了稻田里,那可就与活靶子无异了。
不过慕顺还是派出了小股的骑兵威吓太平军的军民,把他们都吓回到镇子里去,这是出发前果兴阿制定好的作战方案。急行军一日到达镇外,威吓太平军,造成太平军的恐慌。同时骑兵四面游戈,造成围攻的假象,让太平军不敢贸然突围。部队全部到达后,野营一夜恢复体力。第二天以步兵和炮兵为主,从一面攻击小镇,同时骑兵在外,围捕溃逃的太平军。
清军骑兵隆隆的铁蹄声震动着大地,正在田地里劳作的农人们,慌乱的逃向镇里。骑兵们还想追上几个人,试试自己的刀锋,但是稻田的确不是骑兵冲锋的理想环境。马蹄在泥水里刚刚稳住,镇外已经逃的一个人都不剩了。
果兴阿压着大队人马赶到的时候,太平军已经紧闭四门准备迎战,而慕顺麾下的骑兵正在洗去马蹄上的污泥。果兴阿才和慕顺坐在马上说了几句笑话,新成立的工兵营已经搭建好了野战指挥部。
指挥部是半地下的,就是在地上挖了个大坑,然后又用圆木搭建了棚子出来。不过这样的前敌指挥部已经让果兴阿很满意了,毕竟这比呆在战壕里可舒服多了。步兵也快速的构筑了进攻的工事,毕竟挖了一个月的地道,现在步兵们的铲子可一点也不比步枪使的差。
一身深蓝色西式军装的果兴阿,头戴染色处理过的三品顶戴凉帽,举着缴获的单筒望远镜看着自己将要进攻的小镇。望远镜里的景象清晰了许多,果兴阿甚至能够看到垛口后面慌乱的太平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