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混血八旗》-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别等以后,老子这就他妈上折子参你,恭王爷大啊!老子直接告御状,看万岁爷会不会放过你!”被慕顺抱住的果兴阿还没忘了抄起桌子上的茶碗,对着尼玛善施放暗器。

      显德诸人一顿劝解,尼玛善也看出来再留下来,他除了挨打也什么都得不到了。只能让家人收拾了东西,带着一脸的伤准备回江南大营,至于以后如何报复果兴阿,也只能回去再说了。

      尼玛善被果兴阿揍的时候,江南大营来援的几个军官也正在惴惴不安。尼玛善和果兴阿商量的事也不好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近两日一直是尼玛善和果兴阿一对一的密谈,但这些人哪个不是心思活泛的主,早就打探到了风声。吃过了全羊席就无所事事的军官们都呆在营地里,盘算着果兴阿这次会分多少功劳出来,自己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封赏。

      不过今天风云突变,早饭已经过去午饭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大队的果兴阿系人马却来到了。他们也没有带着以往送来的食物和礼物,而是一个个都端着火枪,枪口的刺刀雪亮雪亮的,看得人心里不住的发寒。

      几个军官凑到一起商量了一下,觉得情况不对了,好吃好喝的两天怕是一去不复返,现在这个情况应该叫做包围。让几个亲兵去试了一下,真的禁止出入了。几位军官还想仗着身份硬闯,但白花花的刺刀真的就顶在了胸口,果兴阿手下士兵那从死人堆里磨练出来的眼神一扫,几位军官当时就蔫了。那眼神不再是喜寿谄媚的笑脸了,只要你敢闯,这些人就真的会杀人。也上过战场的几位军官,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

      不过他们提心吊胆的时间并不长,很快这些眼神可怕的士兵就撤走了。笑面佛一样的喜寿,又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而且一人给了二十两的压惊费,士兵们也一个人给了半斤压惊的酒肉。士兵们有酒喝有肉吃,当然不在乎刚才来的那帮煞神是干什么的,可能走错地方了吧!谁管他呢!可几个军官不能不在乎,红白脸唱了一出,也没从喜寿嘴里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喜寿还算够义气,临走的时候透了个底,尼玛善和果兴阿闹翻了。

      几个军官得了消息,暗暗埋怨尼玛善贪得无厌,果兴阿脾气暴躁。果兴阿肯分功劳出来,大家都有好处可拿,差不多得就得了,尼玛善肯定是狮子大张口,把果兴阿给逼急了。果兴阿也是年轻,有什么事情不能谈呢!怎么就搞到翻脸这么严重了呢!

      不过留给他们感叹错失良机的时间并不多,尼玛善已经顶着一脸的青紫出来了,恶狠狠的命令他们拔营起寨回转江南大营。虽然得了酒肉但还等着吃果兴阿加料午餐的士兵们,个个怨声载道,动作迟缓的好像都得了帕金森综合症。心情非常不美丽的尼玛善直接抡起了马鞭,抽打着几个漏了相的士兵,连一个上前劝解的军官都挨了两鞭子。

      军官们虽然也是个个心怀怨愤,但现在也不是喧闹的时候。刚撤走没多长时间的煞神们又回来了,远远的又行成了包围圈,把一干人围在了当中。而且这次可不只是火枪了,几门火炮都给推了出来,对准了正在收拾东西的人们。这个时候如果和尼玛善顶嘴,底下士兵再跟着起哄,一旦乱起来让对面的友军误会了,可是容易错杀良民的。

      饿着肚子上路以后,援兵们也没得到尼玛善的好脸色,稍有一点迟缓就是一顿马鞭和叱骂。而且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尼玛善,总是怀疑几个军官在背后讥笑他,对这几个军官也是刻薄无比,寻个由头就是一顿臭骂。被马鞭驱赶着直走到日头偏西,这些在果兴阿那享了几天福的援兵们,才第一次能够休息,不过还要安营扎寨,士兵们私下把尼玛善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几个军官也不再提果兴阿年轻了,知情识趣的果兴阿能和尼玛善翻脸,完全就是这个疯子逼的。本来能够轻轻松松的出来溜达一圈,在果兴阿那里吃喝享受一番,临走再收果兴阿一份程仪,还有一份功劳到手,多美的事情,都被尼玛善这个王八蛋给毁掉了。到手的功劳飞了,还要看这个小舅子的脸色。援兵们正上下一心,准备给尼玛善制作个精美的稻草人的时候,大路上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

      “全营戒备,敌袭!”尼玛善也不是草包,第一时间下达了备战的命令。

      马蹄声到切近的时候,援兵们看清了来人,是三十几名打着火把纵马狂奔的骑兵。而且他们的火把照亮了自己,让援兵们能够看得清他们的服色,不是太平军而是清军。蓝色镶红边的绵甲让众人无比熟悉,这些骑兵是果兴阿的人。骑兵并没有靠近援兵们,而是在大路上呼啸而过,直奔江南大营的方向。

      “果兴阿的人?这天都黑了,还这么疯跑干什么?不是又有紧急军情了吧!”一名军官疑惑道。

      “胡扯,附近长毛也就那点人,刚给打跑了,哪来的军情。报捷的吧!”另一名军官接口道。

      “报捷至于这么点灯熬油的嘛?”先前那名军官不服气道。

      “夜长梦多,抢功呗!”军官随口说道,然后面带讥笑的看着尼玛善。

      “老子上折子参你!”果兴阿这句话一直回荡在尼玛善的脑袋里,尤其是看到呼啸而过的骑兵,尼玛善更是好像幻听一样,耳中不停的回荡着这句话。

      尼玛善并不怕果兴阿参奏他,朝中有恭亲王护着,果兴阿告不倒他。但尼玛善不想让上面帮他摆平这件事,这会给上面留下他无能的印象。果兴阿可以告他抢功,他一样也可以告果兴阿。这事无论是果兴阿还是尼玛善,都不能善罢甘休,所以尼玛善一路上一直在盘算着如何编排果兴阿。

      尼玛善敢于这么逼果兴阿,就是因为他打听过,果兴阿没什么后台。果兴阿的阿玛惠扬也就是认识几个京里的破落户而已,更何况现在人走茶凉,朝廷里根本不会有人替果兴阿说话。只要自己回到江南大营去找和春谈一下,多少掏点实惠出来,冲着自己背后的恭王爷,和春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和春身处高位自然看得出果兴阿和尼玛善,哪个是不能得罪的。到时候只要和春和自己统一口径,这功劳还不是自己的,而且还能好好的修理修理果兴阿这个小王八蛋。就算果兴阿真敢上折子告御状,江南大营的头面人物都统一口径,你果兴阿还不死,最轻也夺了你的世职。

      但看来果兴阿也不是二傻子,这些骑兵必然带着果兴阿告状的折子,这是果兴阿要抢时间啊!他要抢在自己前面把折子递到江南大营,在和春没权衡好的时候,逼着和春替他把折子递到御前,争取在皇上面前来个先入为主。

      “太天真了!”尼玛善轻蔑的笑道。果兴阿就是个小孩子,虽然心眼不少,但玩的还是小孩子的把戏。你果兴阿当江宁将军和春是驿站的驿卒吗?接了这样的折子,他和春会不考虑清楚前因后果,权衡明白利弊得失,就冒冒失失的把折子替你递上去。

      “全军【创建和谐家园】,拔营起寨,连夜行军返回江南大营。”虽然不怕和春会当冒失鬼,但尼玛善还是觉得小心点好。果兴阿可没少在江南大营花钱,万一出个万一,自己还得多费一番口舌。

      “大人,天色已晚,我们……”几名军官一听尼玛善要连夜赶路心中暗暗叫苦,这营寨刚搭建起来,兵丁们连口热水都还没喝上呢!

      “废什么话,胆敢抗命,冲老子的军刀说话!”尼玛善一顿子火气又找到了出口,对着几个军官又是一顿臭骂。尼玛善才不会在乎这些士兵们如何,这些又不是他的子弟兵,都是江南大营的人,累死了又能怎么样。要不是轻骑而行太过危险,尼玛善才懒得带着这些累赘一起赶路。

      “大人,兵士们从中午到现在水米没打牙,又赶了这么远的路,就算要走,是不是让他们吃过晚饭再走啊!”军官里也有几个硬脾气的,这些士卒都是他们的子弟兵,尼玛善可以随意祸害,他们可舍不得。

      “延误了军情你担待得起吗?让他们边走边吃。”尼玛善思虑着和春可能提出的交换条件,正是不耐烦的时候。

      “大人,就算边走边吃,我部也没有准备灯球火把,这夜路难行走不得的。是不是缓一下,让兵士们备齐了火把再出发吧!”几个军官无奈的哀求道。

      “有几只火把不就够了,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走就是了,少在这虚言拖延。”心中正烦闷的尼玛善回手就是一鞭子。

      挨了打的军官们不敢再辩解,只能【创建和谐家园】队伍,连夜赶路。虽然走的是大路,但兵连祸结失修已久的道路,早已坎坷的不成样子。十几个人共用一支火把的清军,时不时的便有人摔倒磕伤。绊绊磕磕蹒跚而行的清军,一路上是苦不堪言,对于尼玛善的咒骂就没有停歇过。而四周点了几只火把,又人牵马而行的尼玛善,正端坐再马上思量着把和春拉过来以后,该给果兴阿安一个什么样的罪名,报了今天的一箭之仇。

      尼玛善的所部锻炼夜间行军能力的时候,二十八名身穿蓝色绵甲的骑兵,乘着九十匹战马,冲进了江南大营。

      第五十一章 和春的麻烦

      和春在烛火下看着果兴阿呈送来的战报和奏折,眉毛皱成了一团。时间已经不早了,和春抬头已经能看到东方天际的一抹红晕,但他的心里却有些冷。不是清晨的寒气,而是打自心底泛起的寒意。他麾下的江南大营合计兵员超过七万,但现在两个只管几百人的小人物却让他犯难了。

      “这奏折的落款是昨天的?”和春发自内心的希望这奏折是假的。果兴阿的驻地距离他的军帐超过百里,一夜即至,或许其中有些玄机。

      “回军门,下官问过来送信的人,这奏折却是果兴阿大人昨天写的。而且一式五份,由二十笔和官场世故见长,军务上并不出彩。

      “看看这个吧!”和春把果兴阿的奏折递给了萧盛远。

      接过奏折的萧盛远颇为惊讶,入手后掂量了一下奏折的厚度,每日与公文打交道的萧盛远已经大体知道了奏折的长度,就算不是万言书也得是几千言的长篇奏折。“这【创建和谐家园】的,谁会写万言书呢!又是为了什么呢!”看奏折之前,萧盛远的心里已经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展开奏折慢慢的读着,萧盛远脸上的表情不住的变化着。初时惊讶,续而惋惜,再而惊诧、狂喜、感叹、佩服等等表情不一而足。反复的将奏折看了几次,萧盛远慢慢的合上奏折,闭目沉思久久不语。

      “果兴阿佐领是军门心腹,更是军门麾下第一悍勇善战的将领。尼玛善狗仗人势,竟敢欺凌逼迫我江南大营知名的勇将,军门也该向朝廷表个态了。”萧盛远微笑着神秘的道。

      “表态,如何表态!果五那个混小子的确比他死鬼老子知情识趣,也的确是个能征惯战的,可这次他捅的篓子也太大了吧!尼玛善是恭王爷派下来的人,他果【创建和谐家园】但一点面子没给,还动手打起来了。这我也能帮他担待,可他居然还上折子参人家尼玛善。而且你看看这奏折,他提了多少次恭王爷。朝廷如何看,恭王爷如何看,我又该如何自处啊!”和春恨死了没事找事,给自己添了【创建和谐家园】烦的果兴阿。

      “恭王爷会认为军门公事公办,而且不畏强权是个可大用之人。朝廷也定然认为军门忠君爱国,且不计个人得失。就算将来军门有一万件不是,只要有了今天这一件事,就足以表明军门对于万岁爷的忠爱之心。”萧盛远还在翻看着奏折。

      “请萧先生赐教!”和春在官场揣摩上还是很看重萧盛远的意见的,萧盛远必然有他的道理。

      ““赤膊白刃,三呼万岁而直驱敌阵,诸军奋勇,万岁之声传四野震荡。”这是怎么一副让人心震撼的画面,当朝诸公见之作何感想,当今万岁见之又作何感想。”萧盛远从战报开始说起。

      “果五打仗的确是把好手,三五百人打三千多人,还他娘的让他打赢了,居然还打出花了,他是厉害。”和春也很欣赏果兴阿,毕竟手下能有点捷报让他向朝廷交差的人不多,而且果兴阿的确打的都不错,可谓是可圈可点。

      ¡°ÑԱسÆãؼÒÍÀ¾£¬È»Å«²ÅÂúÃŽöÓàÄж¡ÈýÈËÒÓ¡£ÏȾýÐÖ³¤ÎåÈ˾ãéâÓÚ¹úÊ£¬Ó×µÜÁ½ÈËÄêδ¼°×ܽǣ¬¸ÇÂúÃÅÕßÅ«²ÅÒ»È˶ú¡£¡±

      “这是表功劳啊!一家男丁八人,为国战死五人,剩下的三人中,果兴阿十三,两个弟弟都还不到十岁。朝中清流看了要不要感佩颂扬一下,万岁爷看了要不要恩赏,忠义之家啊!”萧盛远把果兴阿的想法看得明明白白。

      “这小子可把他家的那几号死鬼给用好了。”和春也是服了,果兴阿常年把这几位阵亡的兄长和阿玛挂在嘴上,这几位死鬼已经成了果兴阿的一种政治资本。

      “奴才自幼随先君长于行伍,不通经史,然瓦舍亦尝闻先贤忠义,宋有杨家将,七子去而一子还,今叶赫那拉氏尚有两子,此天赐之恩乎?”

      “果兴阿怕万岁爷想不起来,自比起杨家将来了,而且只说他在固安的两个弟弟,仿佛自己已死了一般。这是以退为进啊!说好听点叫以死相逼,说不好听点就是矫情。”萧盛远一句句把果兴阿奏折中的重点都给挑了出来。

      “青楼*也常用这招。”和春愤愤道。

      “这招矫情是固然矫情了些,不过还是挺好用的。”萧盛远好似想到了往昔的某些美好回忆。

      “功劳之类不过是细枝末节,就算他和尼玛善争功,本帅也能处置,可是这份奏本把恭王爷都给扯了进来,却如何是好啊!”和春提起恭王爷就头疼。

      “是啊!千言的奏章中,提及尼玛善才二十六处,提及恭王爷却的却有三十一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用心险恶啊!”果兴阿的奏折并不晦涩,莫说萧盛远是行家里手,怕是只要读书识字之人都看得出来,果兴阿的矛透头直指恭亲王。

      “果五这次真是被鬼迷了心窍。”和春无奈道。

      “王翼长,你觉得果兴阿为人如何啊?”萧盛远转头问起了王浚。

      “果兴阿大人,下官还没见过,不过下官觉得他应该是个通达仗义乐善好施之人,而且精明干练颇有孟尝秦琼之风。”王浚的话非常对得起他收的银子。

      “哼!你的嘴啊!都被果五的银子给糊住了。”和春气道。

      “下官有罪!”王浚也不辩解,只是低下了头。

      “哈哈哈……果兴阿大人在我江南大营向来通情达理,怎么这次尼玛善大人一去,就变得顽固刻板起来。不只没有分润一二,两人还大打出手,实难想象啊!”萧盛远笑道。

      “你是说……”和春也觉得果兴阿不至于,要知道现在果兴阿的圆滑在江南大营也是有名的。

      “怕是尼玛善欺人太甚!”王浚又对得起银子一次。

      “嗯!”和春也觉得王浚说的更接近实情。

      “尼玛善是恭王爷的人,这个果五就不能多担待点,还弄个折子上来,真是太年轻了。”和春还是觉得果兴阿处理问题的方式太过极端了。

      “不知是这位果兴阿大人背后有高人,还是这位果兴阿大人就是位高人啊!”萧盛远可不觉得果兴阿的做法是年轻草率。

      “恭王爷都得罪了,还高人?”和春实在不能理解萧盛远的逻辑。

      “如果尼玛善是其他那位王爷,哪怕是军门您的人,估计就算是果兴阿割肉,果兴阿也只能挺着。唯独这恭王爷的人,果兴阿才会一分不给,还要上奏折,闹到通天才甘休。”萧盛远又看起了奏折。

      “为什么唯独恭王爷?”和春一时没反应过来。

      “恭王爷的亲王爵位可不是今上推恩的。”萧盛远认真道。

      清代惯例皇子多封郡王或贝子、贝勒,待新君登基后,由新君推恩再把兄弟们晋封为亲王。当然也有不少身世显赫或者能力突出的皇子,在老爸还在的时候当上亲王。但恭亲王奕欣的亲王爵位绝对是清朝最特殊的一个,他写在了咸丰皇帝的传位遗诏里。而且奕欣的名字还在咸丰的前面,宣读遗诏的时候差点闹出误会。虽然更多的是说明道光对奕欣这个六儿子的喜爱,但道光显然忘记了考虑咸丰的感受。

      可以说奕欣憋屈的一生,非要找一个悲剧节点的话,传位遗诏绝对是他倒霉一辈子的伏笔。无论是咸丰还是慈禧,无论奕欣是赋闲在家还是领衔军机,只要一想起传位问题,就得把六王爷拉出来敲打敲打。

      果兴阿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敢抓住尼玛善穷追猛打,而且还要把事捅到皇上那里去。只要和恭王爷有关系,咸丰肯定会向着自己。果兴阿当然不是看透了朝局,而是历史书里早就说过了,各种影视剧里咸丰两口子收拾这个六弟弟就没手软过。

      “啊?”和春也想起了自己之前为什么要对尼玛善敬而远之。

      “果兴阿一招狠棋,把大家都给将死了。有折子在,最后一切都将出于圣裁,所以相关人等的态度都是给万岁爷看的,军门切勿自误啊!”萧盛远举起折子向和春摇了摇头。

      “王浚等尼玛善回来,找和他同去的人问问话吧!”和春似乎仍在犹豫。

      “嗻。”王浚这个时候多一个字都不敢说。

      “萧先生你准备一下,把果兴阿那个佐领到江南以来的功绩都整理一下吧!他阿玛在的时候打了败仗的,也要理出来,越惨烈越好。”和春皱着眉头道。

      “嗻!”萧盛远淡淡的笑着。

      “折子也备着吧!参尼玛善欺凌友军,抢夺战功,胁迫忠良之后,如何?”和春依旧觉得这事麻烦。

      “不轻不重,军门高见!”萧盛远躬身道。

      天光大亮以后,萧盛远回到了自己的居所,一个面无血色的半大孩子正坐在屋内等着他。

      “萧先生辛苦了。”半大孩子将一个精致的木盒推到了萧盛远的手边。

      “果兴阿大人客气了,你身上还有伤,要多休息啊!”萧盛远接过木盒客气道。

      “劳萧先生记挂了,折子的事?”孩子毕竟还是性急。

      “小哥放心,三天之内尼玛善的事,必然给你家大人一个交代。”萧盛远自信的笑道。

      第五十二章 第一次做蝴蝶

      遥远的北京紫禁城中,咸丰在养心殿中看着眼前的奏折。奏折有两份,一份是江南大营辖下某佐领大败发匪的捷报,一份是钦差督办江南军务江宁将军和春参奏佐领尼玛善的奏折。

      “多生,还有其他奏折吗?”咸丰有些疑惑,和春的奏折中多次提到其辖下的佐领也上了一份奏折,可咸丰并没有看到这份奏折。

      “回主子,今日军机呈送的奏折都在这里了!”刘多生作为咸丰的贴身太监,不敢有一丝的马虎。

      “今日当值的军机有谁?”咸丰知道问题肯定出在军机处了。

      “回主子,军机处今日是杜翰杜大人当值,御前大臣肃顺大人也在。”刘多生也知道肯定是咸丰看折子那里不对了。

      “都叫来吧!”咸丰还是了解自己手下的几个心腹的,杜翰是他师傅杜受田的长子,能谋可惜不善断。这截留奏折的想法估计会有,不过真敢拿主意的必然是宗室里出了名的无赖肃顺。

      刘多生出去时候不大,两位御前近臣便入见请安,行礼如仪后垂手肃立于殿下。

      ¡°ºÍ´ºµÄ×àÕÛÀïÌá¼°Æä÷âϵÄÄǸö×ôÁìÒ²ÓÐ×àÕ۳ʽø£¬Ôõôû¼û£¿ÄãÃǸø¿ÛÏÂÁË£¿ÓÖÊÇʲô°ÑÏ·£¿¡±ÏÌ·á±¾ÐÔÆÄÓÐЩæýç«£¬ÓÚ½ü³¼ÃæÇ°ÊâÎÞÍþÒÇ¡£

      “回万岁爷,是有这么一份奏折,不过微末小臣言出不逊,奴才等怕徒扰圣听,故而扣下了。”肃顺不待杜翰答话,自顾大包大揽的出来回话。

      “言出不逊?佐领也算不得微末小臣了。你们私自截留,阻塞言路,不怕朕降罪吗?”咸丰说的并不十分认真。

      “奴才有罪,请主子责罚!”肃顺翻身跪倒,一旁的杜翰也跟着跪了下来。

      “算了,别玩花样了,呈上来吧!朕还看不透你们这点伎俩。”咸丰早就猜了个大概,如果真是因为言辞不逊,肃顺和杜翰怕是连和春的奏折也给挡了,只会递一份战报上来。明显有关联的两份奏折,只递一份上来,摆明了是要玩一个先抑后扬。

      “万岁爷圣明烛照,奴才等自然被万岁爷的法眼一眼看穿。”肃顺恭维了咸丰一句,从袖筒里抽了一份奏折出来,递给刘多生转呈御览。

      咸丰不以为意的接过奏折,以为只是某个小官托了关系,想在御前露一脸。但打开这份足足有数千言的奏折以后,咸丰傻眼了,没有什么托关系的小官,反而是一个周身浴血的旗人武官的血泪控诉。

      读到“裸衣白刃,呼万岁而破敌阵。”一辈子都是通过奏折了解世界的咸丰,好像看到了一个浑身是血的身影,狂呼着吾皇万岁浴血搏杀。读到“但有所不从,言必称阖家满门屠戮。”的时候,咸丰好像又看到了战伤仍血迹未干的英雄,被权臣逼迫的走投无路的惨状。

      到不是咸丰想象力有多丰富,而是果兴阿在奏折上可是下足了功夫。和这些话意思相近的话已经在战报还有和春的奏折里出现过了,咸丰经过多次强化肯定更加容易理解。同时果兴阿的奏折会有那么多字数也是有原因的,饱读诗书丰升阿和饱读小说果兴阿亲自拟稿,按照小说的套路绘声绘色的一番描绘,再由显德翻版成文言,看惯了公文的咸丰当然毫无抵抗能力。

      “这个尼玛善简直欺人太甚,怎么会有这样的混账,立即下旨,将这混账缉拿下狱。”看罢了小说的咸丰,气愤的拍打着他的龙书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4: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