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混在明朝做女婿》-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义士们跟那些乡下女人玩闹,张士诚则跟陈浩坐在山坡上抽烟。

      张士诚抽出一根旱烟袋,将烟锅子填满,压实,递给陈浩,然后帮他用火镰子点着,问:“兄弟,你是当世的高人啊,难道决定一直窝在这个小小的马家村?

      不如跟我出山吧,咱俩干一番事业,凭你的能耐,一定可以功高盖世,保定乾坤,封侯拜相。”

      陈浩知道张士诚在忽悠他。

      此刻的张士诚已经反心隐现,准备筹划秘密行动了,特别缺少人才,渴望陈浩的加入。

      可陈浩却微微一笑说:“大哥,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我不想干啥大事业,就想好好种地,有机会回到自己的那个时代。

      我的责任就是保护玉环跟二娘不受伤害,一家人填饱肚子,免受灾祸……。”

      张士诚说:“你的志气太小了,大丈夫男子汉应该纵横天下,名扬四海,咋能整天守着老婆呢?”

      陈浩又是微微一笑:“人各有命,富贵在天,我的志向就是这么短,贱命一条。”

      他的心里总想笑,因为知道最后真正夺得天下的根本不是他,而是人家朱重八。

      张士诚这人很憨厚,也很豁达,对部下好,重感情。

      可他的目光却很短浅,曾经反抗过大元朝,也投降过大元朝,最后再反元。直到被朱重八打败,困囚于南京,最后自缢而死。

      老子跟着你,最后还不被小朱一块灭了?我才没那么傻。

      他太了解张士诚了,从描写他的一首诗里就可以看出来。

      挑盐扁担十八根,振臂一呼起万人。命大不该三载死,福薄限数十七春。时降时叛对元帝,有守有攻向明军,占据一方曾稳定,口碑不错到如今。

      明知道他早晚要完蛋,当然不会跟着他陪葬。

      张士诚却叹口气说:“可惜了,可惜了……。”

      陈浩说:“哥,咱不谈这个,我记得你家里好像有妻子?对吧?”

      “对。”张士诚老老实实回答。

      “那你为啥要跟丁香好?”

      张士诚又叹口气:“身不由己啊,我家里的媳妇,是爹娘威逼而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违抗,我没有真正的爱情,直到遇见丁香以后,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男人。”

      陈浩点点头:“那你带丁香婶走吧,给她幸福,让她更好地生活。”

      张士诚却摇摇头:“不行啊!我们挑盐的日子苦,整天风里来雨里去,长途跋涉,奔袭千里,有时候路上还会遇到盗匪,丁香跟着我不会幸福的。”

      “那你啥时候才能带她走?难道不想把她领回家?你想……辜负她?”陈浩很生气。

      那意思,你如果想跟丁香玩玩,欺骗我们马家村的女人,小心老子跟你翻脸,兄弟都没得做!

      为了保护丁香不被欺负,他不惜跟结拜的兄弟反目。

      张士诚说:“我不是那样的人,只要安定下来,一定会接丁香走。”

      “那你啥时候可以安定下来?”

      “不知道……兄弟,暂时帮我照顾她,拜托你了……。”他在陈浩的肩膀上拍了拍。

      陈浩没办法,只好答应。

      日子过得真快,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眨眼的时间,十二天过去了。

      在这半个月里,张士诚领着五十多个男人,足足帮着马家村的女人们播种了七八百亩地。

      而他本人也在丁香的家里住了12天,俩人如鱼得水,耳鬓厮磨。

      每天晚上,丁香都要跟男人鼓捣,越是知道男人要走,她越是鼓捣得凶狠,好像要把以后失去的东西,全都找补回来。

      天知道他一走啥时候再来?鼓捣一次赚一次呗。

      男人也很配合,每晚都能把丁香喂饱,弄的她香汗淋漓,嘘嘘粗喘。

      可他不得不离开了,毕竟吃饭是大问题,夫妻间的那种事上不得大席面,手下这么多人都要养家糊口。

      半个月以后,张士诚离开了,带着他的车队一步一步走进了村东的峡谷。

      丁香默默看着他,山里的女人都来送他们。

      “老公!你早点回来啊,俺等着你……。”丁香冲张士诚呼喊。

      “知道了……回吧,好好活着,一定要等着我。”张士诚冲这边摆手,越走越远。

      队伍走远了,丁香就爬上更高的山坡冲着他们眺望。

      陈浩为了感染气氛,于是再次扯嗓子唱起来:“你在山的那一边,我在这圪梁梁上站,叫一声妹子你没听见,哥哥心里胡盘算,哎嗨……长长的辫子好身段,毛眼眼亮个闪闪………抱一抱那要命的亲格蛋,亲亲我的毛眼眼……。”

      陈浩这么一唱,张士诚车队里的义士们也跟着唱起来。

      可能声音太悲凉了,搞得旁边的玉环跟徐幺妹都哭了。

      陈浩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如果他不是张士诚,陈浩还真的打算跟他一起去贩私盐了。

      商队的人消失了,看不到了……陈浩才说:“婶子……阿不,嫂子,咱该回家了。”

      从这一天开始,他要改口叫丁香嫂子。

      从前,她是马有财的老婆,按照辈分就应该叫她婶子。

      现在丁香跟马有财离婚了,进去了张士诚的棉被,陈浩当然要呼唤她嫂子。

      丁香一步一回头,还是恋恋不舍,冲着张士诚消失的方向不住回顾。

      回到家以后,女人又是大病一场……。

      这一年的夏天,马家村的人有了希望。

      因为七八百亩地粮食播种了,只要气候适合,灌溉得当,就一定能有收获。

      如果跟去年一样,他们仍然可以收获三十五万斤粮食,就算被军粮征走五万斤,还剩三十万斤,每一家养活几十口子人不是问题。

      可事情并没有按照乡亲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因为元至正九年,江淮一带发生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

      自从张士诚那帮人离开以后,马家村就再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起初还好点,五里以外的哪条河里有水,水流湍急。

      陈浩制造的那个水车派上了用场,源源不断送水过来,庄稼完全可以得到灌溉。

      但是十几天以后,河水的流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彻底干涸了。

      河水停止流动,水车就没法工作,七八百亩地再也得不到河水的雨露滋润了。

      日子进去五月,天气越来越热,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水分立刻瞬间蒸发。

      陈浩跑到河边一看,瞬间大吃一惊,里面的河水彻底没有了,河床都干了。

      不但如此,而且河里的淤泥也全部干透,裂开一条一条口子,一滴水也看不到了。

      不但庄稼得不到灌溉,村民连吃的水也没有了。

      眼瞅着地里的田苗一点点枯萎,有青变黄,最后彻底枯死,陈浩真是心急如焚。

      该想个啥办法挽救庄稼呢?他陷入了纠结,夜不能寐。

      玉环看到老公腮帮子都肿了,于是关心地问:“老公,真的没救了?”

      陈浩说:“是,从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军队里的精英,现在才发现是如此的无能,几亩庄稼地都种不好,我真是个笨蛋,笨蛋啊!!”

      说着,他抬手抽了自己两个耳刮子。

      玉环赶紧抓住他的手,哭着说:“老公,你打自己干啥?不是你的错啊,是天,老天在惩罚马家村的人啊,要困死我们。”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把种子播进地里,三千斤粮食啊,足以帮着山里人度过难关。”

      “老公,你说过,饿死不吃种子粮啊,要不然咱们把人组织起来,挖开河床,挑水如何?”玉环帮着他出主意道。

      陈浩说:“不行啊!这儿大多是女人,哪有力气啊?再说挑水能救活几棵田苗?”

      “那你说咋办呢?”

      陈浩说:“没办法,老天要困死我,我也无奈了……”

      他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今天才知道老一辈的古人是多么艰难。

      上天就是要把他困死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生不能,死不能,还穿越不回去。

      接下来面对他的,只能是死亡……。

      第42章 挖井

      元至正九年六月,江淮一带的老百姓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苦难。

      大旱灾越来越严重,不但地里的庄稼将要枯死,田野里野草也很难找到了。

      天气越来越热,太阳每天烘烤着大地,地面将炽热的炭火吸收,晚上再将热量挥发出来。

      白天像火炉,夜里就变成了蒸笼,人们个个挥汗如雨。

      因为没水,好多人不能洗澡,古代的人头发又长,脑袋上全长满了虱子跟麂子。

      有的孩子头上生满了烂疮,身上也长满了烂疮,浑身痒痒,用手一抓,那些烂疮破裂,就流出黄水,恶臭难闻,继而开始溃烂,蔓延到全身。

      满大街都是大人的叹息声跟孩子们的啼哭声。

      人的嗓子都冒烟了,即便挖开河里的泥浆,挑回家的也只是黄水汤,沉淀以后才能勉强饮用。

      天热还在其次,关键是山民们又断粮了,饿得难受,他们不得不再次挖草根,吃树皮。

      有的人饿得不能下炕,有的人全身得了浮肿病,瞧上去挺胖,皮肤水光发亮,可用手按下去就去陷进去一个坑,老半天弹不起来。

      饥饿,干旱,疾病,困囚着每一个灵魂,刹那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一个月的时间不到,村子里又有十多个人失踪,不得不加入浩浩荡荡的逃荒大军。

      陈浩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穿越到这么个悲惨的年代,真是生不逢时,惨绝人寰。

      他愁得腮帮子都肿了,嘴巴上起一层水泡,水泡干裂后又形成皱皮,说话都困难了。

      玉环只能抱着他哭,说:“老公啊,不急不急,别人都不发愁,你愁个啥啊?”

      陈浩说:“这里没有电啊,也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没有大型机器,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商,要不然咱们一定能熬得过干旱。我有责任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好,是我自己笨蛋……让乡亲们受苦了。”

      他一个劲地自责,大自然的摧枯拉朽,残酷无情,把他这个六百年后的未来人都要愁死了。

      玉环说:“关键是水,有水就好办了,可方圆几十里,一滴水也找不到了。”

      陈浩说:“是啊,要是有一口井就好了,我们可以用井水浇地,也能打井水饮用。”

      玉环说:“是啊,可挖井需要男人,咱们这儿都是女人,想挖井,也没力气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4: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