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鸣双手扶在大腿上,腰挺得笔直,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卢敏,微微的低下头,沉声说道:“闻说卢君行经沮阳,鸣喜出望外,不揣妄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卢君,还请卢敏开蒙。”
“不敢,互相切磋罢了。”
“敢问卢君,子贡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当如何句读?”
刘修听了一愣,看看刘备和其他人,他们也有些愣住了,本以为公沙孚这么郑重地推荐出来的人要讨论的当然是一些高深的学问,万万没料到居然问了一句《论语》里面的问题,《论语》虽说也是儒家经典之一,但毕竟比较简单,相当于启蒙读物,用在这个场合来讨论是不是有些太小儿科了?
卢敏却不掉以轻心,平静的说道:“当断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张鸣嘴角一挑,“为何?”
刘修一听卢敏的回答,立刻上了心。因为不管是他前世读过的几句《论语》还是这世看的刘备带的竹简,都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说利和命,唯有说仁比较多。这个很好理解,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孔子是君子中的君子,当然不会总把利挂在嘴边上。至于命,儒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怎么讲命中注定这句话,而仁却是孔子一直致力推行的理想,说的也是最多的,《论语》之中讨论仁的比比皆是。
可是,卢敏的断句却和大家想的不同,按他的说法,夫子也经常说命。他这句话一出,不仅张鸣立刻问为什么,就连刘修等人都竖起了耳朵。刘修这段时间经常向卢敏讨教学问,可那都是《尚书》上的学问,谁会去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啊。
事实证明,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你未必就真的懂了。
“不错,《论语》一书,多言仁而少言利与命,言利者仅六七处,言命者也相当,看似夫子很少言及命,正如很少提及利,其实这是一个不求甚解的误会。夫子很少言及利,自是夫子重义轻利,但夫子不常言命,却并非是他不重天命,而是他以为天命深远,非常人所及。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非夫子不言,乃众人闻而不解,徒添迷惑。夫子又云,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天命难知……”
卢敏不紧不慢的论说着天命的问题,堂上的数人还好一些,堂下的十几个人都竖起了耳朵,哪怕是读书读得不多的也不敢掉以轻心。其实【创建和谐家园】大多还是信天命的,自从光武帝刘秀以一句“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言登基以来,谶纬就成了儒学正宗,会不会解谶也是评价一个人学问高不高的标准之一,因为谶纬代表的就是天命。当然了,因为谶纬的含糊性,同样一句谶纬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包括那句“刘秀当为天子”的谶纬在内,当初也不是一开始就认为是说他的,而是说当时新朝的国师刘秀。
光武帝以谶纬得天下,当然把谶纬推崇备至,不仅立为官学,而且不容人否定。在这个问题上,一向以宽容大度著称的光武帝就不那么宽容了,在他面前说谶纬是迷信也许不会掉脑袋,但是丢官却是不用怀疑的。以儒学传家的桓谭因为反对谶纬,差点把命给送了,虽然刘秀饶了他一命,但还是把他贬出洛阳,最后把桓谭活活气死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解谶纬,说天命,在大汉是一门很热门的专业。
因此听到卢敏说天命,不管懂多少,大家都兴趣盎然,虽然卢敏说的天命与通行的谶纬并非完全一致,但他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在刘修看来,这实在有些无聊,不过只要想想到了科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还有那么多星相师、电脑算命,也就可以理解这年头的人相信命运并不可笑了。然而他觉得太平道张【创建和谐家园】的八个【创建和谐家园】之一的张鸣和卢敏谈天命,目的恐怕不是那么单纯,这应该只是个引子。
果然不出他所料,张鸣顺着卢敏的话,很快就把问题由信不信天命引向了信不信世上有神仙。一提到这个问题,不否定天命存在的卢敏一口否定:不相信世上有神仙。
张鸣露出了从容的微笑,反问道:“卢君不信世上有神仙,是因为没见过神仙,还是不肯承认有神仙?”
卢敏沉下了脸,一字一句的说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张鸣点点头,敬佩的说道:“卢君果然有君子之风,看来不信神仙,只不过是没有见过神仙罢了。鸣不才,略知道术,敢献丑,想请卢君一观,如何?”
卢敏沉默了半天没有说话。他说那句话的意思似乎是在说自己不是个固执已见的人,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讽刺张鸣不要异想天开,没想到张鸣居然提出要请神给他看。请神这种事情他听说过,不管是史书上还是现实中,这样的事情都不少见。不过书上玩弄这些方术的,大多最后没什么好下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时的那些方士,不管是栾大还是李少翁,最后都死得挺惨的。
卢敏当然希望当面戳穿张鸣的把戏,可是他又有些担心,张鸣显然是有备而来,自己真能看穿吗?万一……真请个神来,那怎么收场,自己是信还是不是?
卢敏在犹豫,其他人可兴奋起来了。那天在山顶上听到了一声长啸,从毛嫱处得知那人便是在幽州传授的太平道神仙,这些年轻人早就有想一睹仙颜了。今天看到了张鸣的真面目,他们犹不满足,更想亲眼看看这位神仙的道术,只是担心人家不敢轻易显本事。现在他自己提出要露一手,那岂有不看的道理。
“先生,先生……”张飞挤眉弄眼的捅捅刘修,示意他去劝劝卢敏。
“德然,德然……”李成也按捺不住的叫道,脖子扭得快断了。
刘和虽然没吭声,但是他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他显然也非常想看,只是碍于面子,不能象那些小子一样急不可耐。
刘修苦笑着不动身,心道你们急个毛啊,看今天这架势,你们想不看都不成。
第080章 怪力乱神
卢敏沉默了好一会,终于点了点头,堂下顿时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声。
张鸣淡淡一笑,站了起来,稍微活动了一下,开始做施法之前的准备。在此之前,他看了刘修一眼,这是他到堂上以后看刘修的唯一一眼。
刘修装作无动于衷,脸上挂着假笑,心里却有些紧张起来。他现在也有些搞不懂张鸣说的那些东西是真是假,以他的科学观,他当然不相信,可是又不能完全不信,实在纠结得很。
一看到张鸣开始施法,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刘备、张飞等人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堂上的一举一动,却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生怕发出声音,打扰了正在施法的张鸣,到时候神仙怪罪下来可不得了。偌大的院子里鸦雀无声,安静得让人能听到憋得很难受的呼吸,张飞因为憋得太狠,脸憋得通红,连一颗颗青春痘都开始充血。
刘修也不敢怠慢,全神贯注的看着堂上,注意着张鸣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希望能从中看出一点破绽来。张鸣在堂上迈开了步子,双手掐着诀,口中念念有辞,应该是在念所谓的咒语,他的步子有些怪,看起来十分别扭,左腿像是得了病似的,一直拖在后面,他在堂上转来转去,说是转圈,又不完全是转圈,倒好象是在走一个S形。
这妖道,搞得还真像回事嘛。刘修暗自腹诽道。
张鸣手舞足蹈了好半天,就在大家都有些按捺不住的时候,他忽然面对着大堂正面的屏风拜了两拜,然后跪了下去,双手伏在地上,额头触着地砖,嘴里的声音大了起来,却还是听不懂究竟说什么。
然而,没有人再注意他说的究竟是什么了,堂上堂下的人不约而同的把眼睛睁得最大,一个接一个的向堂上拜了下去。
因为堂上忽然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包括刘修在内——目瞪口呆的景像:
一个眉须皆白的老人凭空出现在堂上,他穿着与时下服装不同的黄衫,手中拿着一柄鹿尾,面带微笑,四下一顾,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跪在大堂正中的张鸣身上。
“汝请我前来,究竟为了何事?”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有如钟鼓一般浑厚,虽不是很响亮,却清晰无误的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并不是站在地上,而是飘浮在半空中,脚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就那么浮在空中。
张鸣拜了两拜,这才仰起头:“今有涿县卢君,学问精深,奈何不谙大道。【创建和谐家园】斗胆,请使者现身,指点迷津,引入正途。”
那老人将目光转向旁边瞠目结舌的卢敏,轻轻的挥了挥手中的鹿尾:“原来是你啊。你父亲的身体养得快好了吧?”
卢敏木然不语,整个人都傻了。
那老人也不介意,接着淡淡的说道:“让他准备准备吧,这么轻闲的日子没几天了。他的心性是好的,只是太刚直了些。岂不闻刚则易折,柔方长保的道理?”说完,他转过头又对趴在地上的公沙孚说道:“你向道好学,那是好的,只是河洛推步之术不过是道术之余,并非大道至理。以后当静心自悟,不要沉迷于些须小术,也许有一天能更进一步。”
公沙孚战战兢兢,连连叩首,把地砖磕着咚咚作响。
“这样的小事也来麻烦我。牛角,你真是越来越胡闹了。”那老人用鹿尾点点张鸣的背,然后目光往堂下一转,最后落在了刘修的脸上。
堂下诸人都跪伏在地,唯有刘修直挺挺的坐在那里,连身子都没转过头,只是扭着头,张着嘴,愣愣的看着堂上,在顶礼膜拜的众人之间显得非常刺眼。
“嗯,的确有些资质。”那老人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径直向屏风走去,忽然身影一阵摇晃,就象进入了一个透明的空间一样,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堂上静悄悄的,谁有不说话,只有张鸣恭敬的声音:“恭送使者。”然后站起身来,依着先前的样子又舞了一回,拜了几拜,这才重新坐定,擦擦头上的细汗,看着堂上犹自没回过神来的众人含笑不语。
过了好久,卢敏才恢复了镇定,只是脸色还有些发白,眼神也不如平时那么沉着。至于其他人,那就更是魂不守舍了,李成一直就没停念叨,跟碎嘴老太婆似的。毛嫱也双手合什,闭着眼,垂着头,一直在默念着什么,粗粗听来,倒和张鸣刚才念的咒语有几分相似。
“卢君?”张鸣轻声提醒道。
“嗯?”卢敏一愣,有些木然的看向张鸣。张鸣微微一笑:“现在你相信有神仙,有道术了吗?”
卢敏眼角一阵抽搐,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他锁着眉头想了好半天,才吐出几个字:“子不语怪力乱神。”
张鸣摇了摇头,似乎对卢敏的固执有些失望,他起身走到堂下,威严的目光一扫,最后落在刘修的脸上:“你们呢?”
“我们信了。”李成等人忙不迭的说道,连连叩头:“求【创建和谐家园】指点。”
张鸣一声不吭,静静的看着刘修,等着刘修的回答。刘修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最后说道:“我现在有些糊涂,要再想想才能回答【创建和谐家园】。”
张鸣眉梢一挑,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回到堂上,对卢敏和公沙孚拱拱手,带着那绿衣女子扬长而去。
在离开沮阳的路上,卢敏一直没有说话,对刘备、张飞等人兴奋的讨论充耳不闻。刘修陪在他的身边,也没有说话,仔细的在心里回想着在太守府看到的那一幕。他本来和卢敏一样震惊,但是现在细细的回想起来,却又觉得不是那么神奇。那个什么使者出现的情况和前世在电影里看到了全息影像有几分相似,人是飘在空中的,身体也好象是透明的,凭空出现,又突然消失,一切都很相符。
可问题是,这年头哪来的全息?
刘修越想越心惊,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如果这个使者真是的全息图像构成的话,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个世上不是他一个人来自另外一个世界,而且那人比他还幸运——他还带了外挂,而且这个外挂非常先进,即使是在他那个时代也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更让他觉得可怕的是,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那可以肯定,他决不是像自己一样做个普通人,只想保住一条小命,他正在主动的改变历史,改变这个时代。
他会是张角吗?如果是张角,那黄巾起义还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他会不会真的建议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为什么没来收张飞这样的猛将,是时机没到,还是根本不屑?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发现自己也是一个穿越客,他会不会把自己干掉?
一想到这个可能,刘修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一身冷汗透体而出。
第081章 护乌桓校尉
刘修心神不宁,一路胡思乱想,既怕看到张鸣,缠着他又要收他为徒,把他拐到邪教里去,又想早点看到他,干脆就拜他为师,加入太平道,去看看那个张角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果真是一个牛人,有可能改变历史,索性就跟他做了从龙之臣也不错。
可是转念一想,万一这厮对同样是穿越者的自己不放心,暗中下黑手,把自己给收拾了怎么办?现在的他比张鸣都差一大截,更不可能是张角的对手了。
要不就逃得远远的?刘修绞尽脑汁,想来想去,好象只有南方没有黄巾。可是再一想,既然这厮是个穿越者,又带了这么牛叉的外挂,谁能保证他最后就不会一统天下?自己难道要躲到罗马去?万一他再打到罗马怎么办?
刘修越想越头大,难以决定。
好在其他人也比他好不到哪儿去,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对神仙的恐惧和向往之中,而卢敏虽然已经恢复了平静,却是心事重重,一路沉默不语,脸上很难露出一点笑容。
¡¡¡¡Ò»ÐÐÈ˲ιÛÁËäù¹ÅÕ½³¡£¬¼À°ÝÁËò¿ÓÈ·Ø¡£Ëä˵ò¿ÓȵÄÃûÉù²»ÔõôºÃ£¬µ«ÒòΪËûµÄº·Ó£¬ò¿ÓÈÒѾ³ÉÁ˱øÖ÷£¬´ó½«³ö±øÖ®Ç°¶¼»á¼ÀìôËû£¬ËæÐÐÄêÇáÈ˵ÄÃÎÏë´ó¶àÊÇÏëÒÔºó´Ó¾ü³Û³Ò½®³¡µÄ£¬¼ÈÈ»µ½ÁËÕâÀµ±È»²»»á²»°ÝÒ»ÏÂÕâλ±øÖ÷´óÉñ¡£
卢敏虽然不信这个,不过这是大家的习俗,他也没有阻拦,只是表情上有些不屑,好在大家对他这种儒生的清高已经习惯了,倒也没太当回事。
离开涿鹿之后,溯漯水而上,一路前行,在广宁稍做停留,便到了护乌桓校尉的治所宁城。到了这里便基本上出了燕山的范围,山势变得缓了起来,按刘修的印象,这应该是内蒙古草原了。护乌桓校尉把治所放在这里,当然是为了就近看护乌桓人。
宁城并不大,也就是一里见方的样子,但是与其他城有四门不同,宁城没有北门,只有东西南三门,因为旁边没有大的水源,所以也没有护城河,只是挖了一道深沟。从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马面和城堞可以看得出来,这座城是个军事要塞。
“向北去便是长城,向东也是长城,宁城正当两道长城的交汇处。”鲜于银指着远处绵延起伏的小山说道:“鲜卑人要想从此进入上谷,必须经过宁城。”
“那鲜卑人年年入侵,护乌桓校尉就不管不问?”刘修不解的问道:“莫非是怯战?”
“怯战?”鲜于银连连摇头:“你可知道这位护乌桓校尉是谁?”
刘修当然知道护乌桓校尉是谁,这些他早听阎柔说过。“知道,姓夏名育,和古代一个勇士同名。”
“那你知道他的从军履历,知道他是什么人的旧部吗?”鲜于银这些天已经和刘修混得熟了,见刘修一直心事很重的样子,故意和他玩笑道。
刘修耸了耸肩,这个还真是不知道。
“他就是你最推崇的段太尉的旧部。”鲜于银轻轻的摇着马鞭,修长的身子随着战马起伏,“段太尉还是护羌校尉的时候,他就是假司马,和另一位田司马是段太尉手下的两员猛将,战功无数,平了东羌以后,段太尉入朝为官,田司马继任护羌校尉,这位夏司马便因功做了北地太守,这些年鲜卑人多次入侵,在别的地方都很少有失手的时候,唯独在北地没占到便宜。熹平三年,他再次大破鲜卑人,斩首过千,朝庭下诏迁为护乌桓校尉。”
“这么猛?”刘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那鲜卑人怎么还年年入侵上谷?”
“嘿嘿,这里面嘛,当然有些问题。”鲜于银打了个哈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说夏校尉初来乍到,对这里的情况还不怎么熟悉,需要点时间之类。
刘修听了,虽然疑惑,也不好再问,但是对这位夏育却产生了不少好感。这可是真正对外族作战的军人啊,换了在后世,怎么的也可以划为民族英雄一类的。不过此君在三国时好象一点名声也没有,不知是因为死得早还是什么原因。
宁城的胡市并不在城里,而在城的东北方向,靠近宁城之后便可以看到一顶顶的帐篷点缀在山谷之间,人也多了起来,有穿着短袍长衫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有穿着短打的仆役,而髡头披发,穿着皮袄或干脆光着膀子的胡人也多了起来,不时看到一两个胡人骑着骏马呼啸而过,甚至还有一个冲着毛嫱吹了声口哨,大声说笑了几句胡语,然后便奔得不见影了。
毛嫱也不生气,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面,相反倒有些得意,只是一看到卢敏皱起的眉头,脸上刚浮出的笑容便又收起来。
进了城,来到位于城东南的护乌桓校尉治廨,鲜于银先进去通报,让刘修等人先在外面等着。他特地关照了一句,宁城里居民虽然不多,可是士卒多,胡人也不少,而且大多是有些身份的,他们的习惯与【创建和谐家园】有很大区别,这里的人反正已经习惯了,不会因此与他们发生【创建和谐家园】,诸位刚从涿县来,可能有些不太适应。
卢敏谢了,一行人安安静静的在门前等着,对旁边指指点点的行人也不去理会。护乌桓校尉府与宁城县寺共处一城,占据了整个城的西北角一片很大的地方,正门是非常威风的双阙,站着几个全副武装、横眉冷目的甲士,相比之下,位于城东南角的宁城县寺显得非常寒酸。县寺北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四方院落,四面有门,门上写着“宁市中”三个字,大门紧闭。刘修有些意外,原来城里还有一个胡市,只不是知道为什么关着门,没有起用。
时间不长,出来一个身材粗壮的中年汉子,四下一看,就向卢敏迎了过来,老远的就拱手施礼,满脸堆笑:“卢先生,在下是幕府从事张武,奉大人命,请先生入内一叙。”
卢敏连忙还礼,然后和刘和、鲜于银一起向前走去。张武又看了一下,问道:“哪位是刘修刘德然君?”
正待举步的卢敏一听,有些诧异的回过头,刘修也愣了,这样的场合什么时候轮到他一个随行的小书生参与了?按照通常的规矩,他应该和刘备他们一起在堂下等候才对。鲜于银见状笑了,解释道:“夏大人闻说德然对段大人的看法与众不同,所以想和德然见一面。”
刘修恍然大悟,感激的看了鲜于银一眼,知道肯定是鲜于银替他说了好话,给那位夏育夏大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这才特地点名让他一起进去。这军人就是军人,做事情爽快多了。
“德然,一起来吧。”卢敏也非常高兴,有了这个好印象,后面的事情也会好办一些。
刘修连忙跟了上去,在刘备等人羡慕的目光中跟着卢敏进了治廨。治廨虽然威武,却并不奢华,装饰得非常简洁,只是站在廊下的那一排持戟卫士却与众不同,一个个面无表情,身子挺得和手中的戟柄一样笔直,左跨刀,右挂箭,杀气腾腾,一看就是百战雄兵,随时都可以进入战斗状态,让人一见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育身材高大,黝黑的脸膛有如刀削,修剪得很整齐的短须如钢针一般,双眼微合,双手扶在大腿上,腰杆挺得笔直,静静的坐在堂上,看着走进来的卢敏等人,也没有起身寒喧的意思,神色中自有几分冷漠和威严。
卢敏小步急趋,赶上堂去,伏地行礼:“布衣涿郡卢敏,拜见大人。”
夏育的脸上闪过一抹淡淡的笑容,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伸出一只手,虚虚一扶,淡淡的说道:“卢先生多礼了,宁城荒蛮之地,能有先生这样的儒者光临,真是生色不少。”
µÚ082Õ »¯ìåÆøÎªÏéºÍ
要换了卢敏以前的脾气,他早在夏育没有出门迎接的时候就可能变了脸色,拂袖而去,现在他却能对夏育的冷漠和有意无意的暗讽毫不介意,只是不卑不亢的谦虚了一句,然后便向夏育说明了来意。
夏育已经从鲜于银那里知道了这些,但他还是一动不动的听卢敏再说了一遍,又接过刘和递上去的刺史部行文看了看,然后轻轻的放在一边。
“先生有此等心思,足见与那些只知圣贤书的俗儒大是不同,育佩服。胡市便在城外,先生要看,随时可以去看。不过有件事我要事先提醒先生。”
卢敏躬身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