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混在东汉末》-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温恢愣了一下,眼神闪了两闪,沉吟不语。

        “足下刚才又说,朝庭多次有弃凉州之议,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议而未弃?”

        “这个嘛,其实也简单。”温恢笑笑,“关中是汉家陵园所在,弃凉州,则关中必受骚扰,诸帝不安,所以不能弃。”

        “那如果弃了幽州呢?”刘修笑道:“河北会不会也成为关中?足下想必不会不知道,孝桓皇帝和当今陛下可都是河北人。”他转过头看着刘备:“玄德,先祖中山靖王的坟陵好象就在城外不远吧?”

        刘备点点头,哼了一声。

        “这个……现在没那么严重吧?”温恢干咳了一声,强辩道。

        “现在是没有,可是幽州十一郡,现在只有涿郡安好,你能说这个局面就一直能维持下去?”刘修沉下了脸,不容温恢分辩,又接着说道:“足下是太原人,幽州失了,也许对太原影响不大,可是鲜卑人想必不会忘记并州的,你能说他们没有一天会兵锋直指太原?”

        温恢不高兴了,沉声说道:“刘兄,家父不赞成开战,并不是因为家园不在幽州。”

        “这个我相信。”刘修抬起手,打断了温恢的话:“我相信令尊不是那种千里为官只求财的人,也不是那种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人,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抱定了只有抚才能保得幽州平安?”

        “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抚才可行。”温恢冷笑一声:“如果要战,幽州便是第二个凉州。”

        “可是我觉得,幽州已经快成第二个凉州了。”刘修反问道:“你觉得不是吗?”

        温恢无语,有些恼怒。

        “再回到那三个问题上来。”刘修摆摆手,示意温恢稍安勿躁:“你说幽州的精兵以胡人为主,我非常不解,胡人虽说善战,可是幽州毕竟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幽州,玄德、翼德等人虽年少,我看未必就不如那些胡人少年,幽州的边军之中,恐怕还是【创建和谐家园】多吧?”

        “你说幽州没粮,需要青冀二州的财赋支持,那我就不明白了,张家在涿县只是个中等人家,却也能豪奢至此,幽州怎么就没钱了?难道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宁愿向胡人讨好,也不愿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出力?难道幽州成了胡人的幽州,他们反而能比现在过得更好?胡人能给幽州带来比青冀二州更多的财赋?他们要是这么有钱,还需要来抢吗?”

        “最后,你说幽州没名将。”刘修顿了顿,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语气却非常自信:“我相信名将不是名花,从花园里就能种出来,名将是怎么来的?名将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一味安抚,只会让幽州人的血性丧失,却不会造就名将。”

        温恢撇了撇嘴:“那你的意思是说,为了造就几个名将,就要先把幽州变成战场?”

        “我没有这个意思。”刘修摇摇头:“把这里变成战场的是胡人,是每年都要来侵扰的胡人,是他们在杀人,是他们在掳掠,是他们在把幽州变成他们的牧场,把幽州的百姓变成他们的两腿羊。我不是说抚不可取,但是我相信,只有抚而没有战的抚,只会助长胡人的骄横之气,肯定是保不住幽州的安全。”

        他沉默了片刻:“既然要战,为什么不能先做些准备,非要等到胡人的马蹄蹂躏我们的家园时才被逼反抗,是不是有些迟了?”他笑了笑,谦虚的说道:“我虽然是卢师的【创建和谐家园】,可是实在惭愧,书读得很少,不过《论语》《孝经》而已,我记得《论语》中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又常听人说忘战必危,好战必亡,既然如此,为何备战便不能与安抚相辅相成,非要非彼即此,冰炭不同炉?”

      第061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温恢哑口无言,小脸红一阵白一阵,最后自我解嘲的笑了两声:“看来口舌之辩确实不能让你们信服,也许亲眼去看一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刘兄,我没法说服你,并不代表我就同意你的看法。这样吧,我和你一起去驿亭看看那个火烧云,也许他有不同的意见。”

        刘修哈哈一笑,拱了拱手道:“我本来的意思也就是眼见为实啊,我一直在说,我们是要去了解情况,如果真的如足下所说,安抚便能保住幽州,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温恢无奈的摇摇头。刘备见他们争论到最后虽然也没有结果,但温恢刚来时的傲气却不见了,心里颇为痛快,立刻引着他们出了门,让张飞准备了车,三人一起赶往驿亭求见阎柔。

        阎柔养了几天伤,已经基本恢复,正在和兄弟阎志商量抓紧时间跑一趟草原的时候,听说刘修他们来了,不免有些诧异,又听说太守大人的儿子温恢也与他同行,倒不好不见。

        一见到阎柔,刘修就表示了歉意。阎柔知道这事与刘修无关,都是敦武为了激刘修才搞出来的事,再说自己一个横行多年的马贼居然被一个刚学了十几天武的毛头小子给打了,传出去也不光彩,只好当没发生过,打了两句哈哈便揭过此事。

        听刘修说了来意,阎柔沉默了好半天,最后才说:“承蒙你看得起,我非常感激。不过,我话说到前头,你让我去给他们说说草原上的事情,我很乐意,但要说到是否能与胡人开战,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你也知道,我之所以去桃谷,就是不希望你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他瞟了一眼温恢,苦笑了一声:“小郎君虽然已经把困难说得够多了,但是我觉得,事情比你们想象的还要麻烦。”

        “为什么?”这次连温恢都有些不解了。

        阎柔紧闭着嘴唇,想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对温恢说道:“小郎君虽然说得严重,可是你心理恐怕还有一丝侥幸,以为胡人虽然善战,但要论计谋,恐怕还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对手,所以才有以退为进、从长计议的想法。”

        温恢迟疑了一下,默默的点了点头,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可是,现在胡人之中不凡智谋之事,这些人……有很多便是大【创建和谐家园】,有些还曾是大【创建和谐家园】中的名士。”阎柔无声的叹了口气:“这些人便是在大汉,也是不一般的能人。”

        刘修大惑不解,难道那些才是真正的汉奸?

        温恢却拧起了眉头,眼睛微微眯起,神色有些紧张:“你是说……那些逃出塞去的党人吗?”

        阎柔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其中有党人,但不仅仅是党人。大汉这些年阉竖当道,搞出了那么多事,又岂止是两次党锢这么简单。”

        刘修一头雾水,党锢又是什么意思,怎么还两次?除了党锢还有什么事?

        “唉——”温恢长叹一声,脸色沉重,欲言又止。

        阎柔没有再多说什么,答应了到时候去赴宴,便客气的把刘修他们送了出来。刘修不清楚是什么事,本想问问温恢,温恢却心思沉重,没什么心情向他解释,等要问刘备,刘备却跑到前面去引路了。

        刘修没办法,只好把一肚子的疑问藏在心里。回到张家之后,进了桃园,请温恢入座,忧色冲冲的温恢这才注意到了他的疑惑,便简略的解释了一下。

        原来这些年大汉的朝堂已经乱得不可收拾。

        从光武皇帝中兴起,大汉到现在一共有十一个天子,可是除了最开始的光武、孝明、孝章三位天子之后,其后几个皇帝大多是弱年登基,大权便落在了太后手中,先后有马窦邓梁几个太后临朝听政。太后是女人,不可能直接掌握朝政,只能倚靠外家,外戚便成了大汉最大的威胁,其中最嚣张的莫过于大将军梁冀,据说质帝就是因为说了他一句“跋扈将军”就被他毒杀了。他执政二十多年,可以说是威行天下,就是一个没有天子名号的天子,直到孝桓皇帝借助宦官之力,这才一举剪除了他。

        然而对于大汉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外戚的势力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了,但为祸更烈的宦官却从此登上朝堂,成为另一个危及大汉根基的祸根。从孝桓皇帝一日封五侯到现在十二常侍把握朝政,大汉的朝堂就是阉竖把持的朝堂,一旦惹怒了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掀起狂风暴雨。

        这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两次党锢,这两次党锢几乎把大汉的元气摧残一尽,最近一次是当今陛下登基后的第二年,中常侍侯览诬陷前司空虞放、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人为钩党,天子下诏州郡大举钩党,几乎把天下豪杰及有名的士人一网打尽。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被终生禁锢,有的人则逃出塞去,其中途经幽州的党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中当然有沽名钓誉之辈,但也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干才,他们之中肯定有对大汉失去了信心,从此投靠鲜卑人的,他们有一身本事,满心想为大汉出力,现在却被大汉打成了党人,难免有人会生怨心,再说到了草原上之后又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为了生存也好,为了报仇也好,为胡人出谋划策都是可能的事。

        “大汉这是居高楼而自折其柱。”温恢最后下了一句结语,看着刘修,眼神中既有担心,又有哀伤。

        刘修阴着脸,眉头轻轻皱起,想了好半天,忽然问了一句:“外戚也就罢了,可是那些阉竖大多是些没什么学问的人,怎么全天下的能人都搞不过几个阉竖?”

        温恢愕然,最后苦笑了一声,他觉得和刘修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阉竖是没什么学问,可是他们靠着天子的,天子少年登基,他懂什么?还不是阉竖说什么便是什么,朝中的大臣是有本事,可是天子诏书一下,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这么说,根子还在天子身上?”刘修似笑非笑的说道。

        “那还用说。”温恢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又好气又好笑。刘修和他辩论的时候口若悬河,怎么在这个问题上这么【创建和谐家园】?

        “可我怎么听说,当初孝文皇帝时,丞相要杀他的宠臣,连孝文皇帝也拿丞相没办法?”

        “此一时,彼一时也。”温恢都没兴趣和他再说下去了:“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之后,便立尚书台以收丞相之权,三公位尊权轻,只是虚名而已,哪里还有孝文皇帝时的威严。”

        “原来如此啊。”刘修没心没肺的笑了,他不管温恢的脸色变得多难看,自顾自的说道:“我还是觉得,那么多自称满腹经纶的名士、大儒被几个阉竖收拾了,也不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你究竟想说什么?”温恢按捺不住火气,轻轻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几。

        “我是说,你们这些读书人……读傻了。”刘修向前凑了凑,戏谑的笑道:“读了一辈子书,最后被几个阉竖折腾成这样,只能说明一句话。”

        “什么话?”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刘修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062章 直道而行

        “你不是书生?”温恢恼羞成怒,反唇相讥。

        “我读书,可我不死读书。”刘修哈哈一笑,毫不谦虚的说道:“我要是进了朝堂,你看我怎么对付那些阉竖。被他们给收拾了?真是笑话,如果连几个身体残缺不全的阉人都对付不了,那这书还读得什么劲?”

        温恢斜着眼睛看了他好半天,突然笑了起来:“要不是你现在已经是卢君的学生,仕途无忧,我真想建议家父任你为上计吏,派你到洛阳去对付那些阉竖,看看你怎么为大汉除残去垢。”

        “呵呵,你不用这么说,我现在是没机会,只要有了机会,我一定还你一个惊喜。”

        温恢冷笑一声:“我拭目以待之。”说完,起身拱拱手,扬长而去。

        正在外面和那个美婢调笑的刘备见温恢气冲冲的走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回到屋里问刘修,刘修便把刚才那事说了一遍。刘备眨了眨眼睛,突然说道:“其实就算不用上计吏,太守大人要送你入朝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推举为孝廉、茂才什么的,只是……大兄你真能对付那些阉竖吗?”

        “不管能不能对付阉竖,只要他愿意推荐我,我至少有官做了吧?”刘修眨了眨眼睛,哈哈一笑。刘备听了,不禁莞尔,摇摇头道:“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啊,我还以为你真有什么高明的手段呢。”

        刘修也不分辩,他倒也不完全是骗温恢,前世他不是没对付过恶人,虽然说付出的代价的确不小,但那个业内横行几十年的砖家下场更惨,身败名裂外带家破人亡的结果,想必老家伙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刘修坚持认为,不能对付小人的君子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君子,对善人更善,对恶人更恶,这一向是他的为人准则。有能力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这是支持他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的动力所在。

        他不是恶人,但也绝不是一个迂腐无能的君子,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个君子,因为他不讲究恕道,他讲直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张飞从前面跑了过来,老远就问道:“先生,你和温恢说什么了?他的脸色可不太好。”

        “没什么,有些分歧而已。”刘修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叫过刘备和张飞说道:“今天请阎柔兄弟来,是想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些草原上的情况,他在草原上呆了这么多人,有很多情况是我们平时根本了解不到的,不能当故事听听就算了,你们一定要留心记忆,最好到时候再写出来,整理成一篇文章,到时候也好交给卢君参考。”

        刘备和张飞互相看了看,觉得他有些太慎重了,可是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便点头应了。

        “不仅如此。”刘修思路大开,又接着说道:“翼德,你给我多取一些纸来。”

        张飞顿时两眼放光:“先生要教我书法还是绘技?”

        “呸!”刘修咄了他一口,眼睛一翻:“这时候你还有这个心情?我是想拟一些纲目出来,到时候好有的放矢,不要东一句西一句的不成系统。既然请他来吃酒,总要多挖一些东西出来才够本。”

        张飞大眼一翻,嘴一撇,低声嘀咕道:“你可真够抠门的,请人吃个酒也要把本钱捞回来。”

        “你说什么?”刘修眉头一皱。

        “没……没什么。”张飞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喊道:“我去搬一卷纸来,让你慢慢写。”

        刘修莫名其妙的看看他,又转向刘备:“他刚才说什么?”

        刘备强忍着笑,连连摇头:“没,他没说什么。”

        “且!”

        张飞很快让人搬了一叠纸来,刘备已经磨好了墨,刘修提笔在手,一条条的开始写准备要问阎柔的问题,从草原上的部落首领、人口一直到山川河流,反正能想到的都写下来了,漂亮的行书写了整整两大张纸。他怕自己一个人记不住,再说一个人问得太多也不好意思,便给刘备和张飞分了任务,让他们每个人问一部分,到时候负责把这些内容回忆出来,形成文字。张飞和刘备苦着脸,无可奈何的开始背题。

        刘修的功夫没有白费,夜幕降临时,张飞那些狐朋【创建和谐家园】一个个的来了,刘修带着刘备亲自去驿亭请来了阎柔兄弟。那些正寒喧得眉毛色舞、兴高采烈的少年子弟一听眼前这位便是横行草原的大马贼火烧云,顿时兴奋莫名。幽州人生性豪爽,这些年轻人又正是崇拜英雄、渴望冒险的时候,对阎柔这个马贼的身份不仅没有排斥心理,相反倒更增添了几分好奇心,围着他们问东问西,争先恐后的上前敬酒。要不是刘修怕他们把阎柔灌醉了影响正事,恐怕到最后能站着的真没几个。

        酒喝得差不多之后,便到了阎柔表演的时间,他先说了一下草原上大致的形势,特别解说了一下鲜卑大王檀石槐一统草原的传奇故事,引得那些年轻人热血沸腾,有的拍案大骂,叫嚣着要砍了檀石槐的人头做溺器,为这些年幽并两州为鲜卑人所害的百姓报仇,有的则惺惺相惜,渴望能有一天和这样的人物对阵疆场,一较高下,立下不世战功。

        在这些朝气蓬勃的同龄人中,刘修显得有些冷漠,他没有明显的激动,也没有什么气愤,甚至连高声说话都很少,他只是用心的听阎柔讲述,在一个个关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请阎柔讲得更细致一些,更深入一些。

        几个问题一问,阎柔的眼神明显变了,他干脆坐在刘修身边,刘修问一个问题,他便答一个问题,有的自己拿不定主意的,还参考阎志的意见,整个酒会变成了他和刘修的问答。

        那些年轻人围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刘修一边问一边在纸上勾勾画画。有的暗自撇嘴,觉得刘修有些书生气,这喝酒时吹吹牛,居然还拿出纸笔来记录,未免有些迂腐,有的则惊讶于刘修一手漂亮的书法,偷偷的问张飞能不能也跟着学学,把张飞乐得眉毛直抖,胸脯挺得老高。

        只有少数几个人认真的倾听刘修和阎柔一问一答,偶尔插一两句嘴,其中一个是刘虞的儿子刘和,一个是李定的儿子李成。刘和、李成平时和张飞没什么交往,虽然接到了张飞的请柬,却根本没打算来,后来温恢被刘修说了几句,一时不平,拂袖而去,随即有些后悔却又抹不开面子,便让人通知了他们,让他们来听听阎柔究竟会说些什么。

        他们两个一直没有说话,席间这些年轻人身份和他们相差太远,对他们只有恭敬的份,胆大的上前聊两句,却被他们那副看似温和、实则拒人千里之外的矜持给挡住,只好讪讪的退下,满席的人中只有他们俩在那里低声交谈,显得格外的不合群。

        直到刘修拿出纸笔,开始向阎柔提问题。

      第063章 奇货可居矣

        刘虞身材瘦削,穿着一身半旧的儒衫,低着头,半垂着眼帘,半天没说话,瘦长的脸在摇曳的灯火下忽明忽暗。刘和坐在他对面,有些担心的看着他,他刚刚把在张飞家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对刘虞说了,还提到了温恢转告他的话,仅从刘修的所作所为来看,卢敏的上谷之行好象在所难免了。

        更让他为难的事,因为火烧云阎柔的出现,以张飞为首的那一伙少年现在兴致高昂,他们被刘修那一句“名将是打出来的”煽动得不知天高地厚,大喊大叫的要跟着卢敏实地考察,为以后征战沙场做一些准备。

        “父亲,这些人不知分寸,在涿县还惹事生非的,没个安生的时候,到了上谷,万一与胡人发生了冲突,那可如何是好?”

        刘虞抬起头,扫了脸色紧张的刘和一眼,一抹无奈的笑容一闪即没。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创建和谐家园】和胡人哪天没有冲突?”

        刘和愕然,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刘虞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个刘修虽然年轻,做事倒是稳重,还知道列出个题目来,可见是做了些准备的。卢植收他为【创建和谐家园】,看来对他期许甚高,我倒不好再拦着他。”他沉默了片刻,又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以前却没听说过?”

        刘和愣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听说是涿县城外的,他父亲刘元起虽然小有资财,却没什么学问,李定原本看中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族弟刘备。不知道怎么的,这次到桃谷师从卢君,刘备没什么特别的表现,倒是这个刘修突然大放异彩,不仅击败了阎柔,还被卢君收于门下。桃谷几十名学生,现在也就是他最突出了。”

        刘虞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有些怅然的说道:“那个刘备我也听李定说过几次,说此子虽然年轻,却颇有志气,且生性豁达,胸襟异于常人,是我觉得他太年轻,想等他再读两年书再辟为掾佐。对了,你见过刘备,觉得此人如何?”

        刘和皱了皱眉,想了好一会才说道:“若说刘备此人,虽说家境不能和张飞等人相比,禀性倒也和李定说得不差,如果没有那个刘修在一旁,他在那些纨绔之中也算是个豪杰,只是现在风头全被刘修抢去,他就不那么显眼了,倒是……”

        刘和话说了一半,又住了,试探的看了看刘虞。刘虞一愣,略带不快的说道:“有什么话便说,吞吞吐吐的作什么?”

        “这个……刘备家境并不好,据说到桃谷求学还是刘修家出的钱,但我看他并不节俭,不仅好酒,还有些好色,据说看中了张家的一个美婢,要不是刘修不同意,他便向张家讨了。”

        “是这样啊?”刘虞脸色沉了下去,颇有些恼怒,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他对李定向他推荐刘备有了些疑心,觉得可能并不是因为刘备是个人才,而是刘备的父祖和他有些交情,顾着往日同僚的情面,照拂其后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3: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