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淘金国度》-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二十万新兵,也比不得那十万老兵,而且加拿大军队的战力虽然不错,不会比美国弱多少,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却不见比美军强,除了陆军,海军要靠英国,空军则可以忽略不计,不管怎么样,这三十万大军并不见得能给我们造成太大的威胁,要知道现在我们不是一定要拿到多少土地,而是可以钻空子,哪里防守松就打哪里,拿到多少算多少,并不需要跟加拿大军队死拼。就算是北边那些像巴芬岛那样的位于冰海之上的海岛也可以拿下来,反正有多少拿多少,哪里容易就打哪里,我看加拿大人怎么办,不能靠战争夺回失地,他们最后也只能接受英美两国的意见,从谈判桌上来争取了。”

        叶枫很有信心,虽然阿拉斯加的军民比例达到了将近十分之一,但是阿拉斯加是最新兴的【创建和谐家园】国家,全国的年龄结构是非常年青的,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占了60%有多,军民比例高的影响还是可以承受的,而且因为前期几年的准备,他们还有余力发起一些进攻,只要不是持久战,叶枫都有信心取得胜利。

        前指成员都取得共识之后,叶枫将东部前线总指挥的意见发回了费城。第二天,就收到了费城的回电,基本上同意了东部前指的意见,让他们视机而动,但最后也特意加了一句,不可随意扩大战争规模。这一句话叶枫等人自然也知道意思,叶枫自从担任东南军区的司令官以后,他的后勤部主任职务就卸掉了,现在他也不是很清楚国内到底还有多大的能力来支持后续战争,但既然费城方面加了这么一句话,那就表示阿拉斯加的财力物力也就快到极限了。

        幸好,叶枫这次的计划并不像原来那样,集中十数二十万人同时行动,而且也不存在强行攻关,进行血战,所以这个规模叶枫还是可以控制的。

        “民族自卫军驻守卑诗省,并调派至少一个师入艾伯塔地区防守与美国的边境线,第一集团军北上,趁着现在天气尚暖,拿下北部大陆之外的那些海岛,这些海岛上几乎没有多少人口,加拿大的武装力量也少得可怜,第一集团军基本上只要登陆插旗宣示【创建和谐家园】就差不多了,不过巴芬岛临近拉布拉多半岛,所以第一集团军占领巴芬岛以后,需要在巴芬岛南集结兵力,构筑防线,并作出随时可以渡海强攻拉布拉多半岛的态势。

        第二集团军同样北上,不过第二集团军的目标是哈德逊湾以东的那几个海岛,不单要拿下来,还要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以防止加拿大军队反攻。这些海岛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各抽调一个师进入艾伯塔地区和萨斯喀彻温地区,防守与美国的边境线。”

        “第三集团军剩余部队向北移动,负责防守纳尔逊河以西,并作出随时可以渡河强攻的态势,第四集团军剩余部队负责温尼伯湖以西直到美国边境线一带。炮兵师和装甲师居中,每日凌晨六点至七点,正午十二点至一点,晚上六点至七点准时对东岸实施炮击,总要让他们每天都紧张一下才好。”

        1905年8月初,库克带领访问团郁闷的回到东京以后,在伦敦得到消息的贝尔福还没有和罗斯福等人取得一致意见,对阿拉斯加的新战略也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时,阿拉斯加却开始表现他们的诚意了。

        1905年8月6日,原本驻扎在艾伯塔南部与美国边境线上的阿拉斯加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在民族自卫军第二师、第五师接防之后,突然全军北上,当然,他们并非直接从艾伯塔北上,而是乘坐火车到达温尼伯,然后由温尼伯沿着纳尔逊河、哈德逊湾西岸北上,而且沿途一路收集船只,至8月中旬,他们已经到达了北部的塔瓦尼一带,收集的大小船只已经足有上千艘了。

        加拿大人在这两个集团军刚刚抵达温尼伯时,还非常紧张,以为阿拉斯加军队准备强攻渡河了,连忙抽调了近五万还没有训练好的新兵来到纳尔逊河东岸增强防线,没想到这些新兵还没有到,第一、第二集军就已经北上了,发现他们一路收集船只以后,又以为他们准备渡过哈德逊湾强攻拉布拉多半岛,连忙又将剩余的新兵调到了拉布拉多半岛,结果他们仍然想错了。

        到了塔瓦尼之后,第一集团军继续北上,带走了超过五百艘大小船只,而第二集团军则直接乘坐船只向哈德逊湾中的那些海岛发起了进攻,加拿大现在没有正规的海军,平时的海上防御都是由英国海军负责的,但是因为加拿大少有战争,英国派驻在加拿大的海军并不是很多,而且阿拉斯加独立之后,一多半都派到了西面的赫卡特海峡,除了哈德逊海峡和最东边的哈利法克斯基地,英国海军在东面基本上没有多少舰艇了。

        因为这些因素,就凭民用船只,阿拉斯加军队也可以顺利登陆。到这个时候,加拿大人才明白,这超过五万大军的目标并非是他们想的那样,他们看中的只是那些没什么用处的海岛。加拿大人没有快速组织兵力去夺回那些海岛,一是因为他们在海上全靠英国,他们自己也不敢分散兵力去驻守那些海岛,这种结果最后导致的就是,到8月底,整个哈德逊湾上的海岛已经全部被第二集团军占领,这些海岛上居民很少,武装力量也只有一些少量的皇家骑警,南开普敦岛上倒是有一支英国海军的驻地,不过,面对当时登陆的超过万名第二集团士兵,这支实力可说是非常弱小的海军在吉姆·梅森的礼送下,乖乖的出了哈德逊海峡,返回加拿大西部的哈利法克斯基地。

        相比起来,第一集团军的行程虽然更远,要占领的地盘也要更大,但这些位于大陆以北,几乎是位于北极的大小海岛,基本上除了少量的因纽特土著,便没有其他居民了,武装力量更是没有,第一集团军的任务,就是乘坐船只不费一枪一炮的一个海岛一个海岛的占过去,大点的海岛留下一个排,最多一个连的士兵插旗驻守以示【创建和谐家园】,小一点,地理位置又一般的海岛则只要插上一面旗子就行了。

        只有控制北冰洋航道的几个主要海岛,不论大小,都驻守了后力,大点的留一个营,小一点的留一个连,这样,在北冰洋航道上,第一集团军分出了至少四千人的兵力,加上其他一些海岛留守的兵力,达到了五千人,最后第一集团军还剩下近两万人,轻松的从北部最大的一个海岛——巴芬岛的北部登陆成功,然后快速南下,向巴芬岛南部挺进。

      第156章 九月行动

        巴芬岛南部其实还是有一些居民的,虽然不多,但因为控制了哈德逊海峡以北的咽喉,所以巴芬岛南部有超过千人的加拿大武装力量,最重要是这里还有一支超过两千人的英国军队,当然是海军,拥有将近十艘的大小舰艇。

        王永胜率领第一集团军两万人一路毫无阻碍的杀到了巴芬岛的坎伯兰湾后,随即分成两路,一路转向西南,目标是位于西南底部的开普多塞特,开普多塞特是英国海军在哈德逊湾的唯一一个较大型的基地。另一路由则沿着东面海岸线一直向东南方向杀去,目标有两个,一个加拿大军队在巴芬岛的驻地——莱克港,还有一个则是位于巴芬岛东南角的雷索卢申岛,雷索卢申岛也是哈德逊海峡东端出海口上最大的一个海岛,只要将这个雷索卢申岛拿下来,整个哈德逊湾海峡北部基本上就能够掌握在阿拉斯加的手中了。

        1905年8月31日,第一集团军西路军抵达开普多塞特的北面,摆开阵势作出了强攻的准备,驻扎开普多塞特的是英国海军,主要力量是海上的舰艇,陆面力量实在弱得可怜,当西路军昂起炮口,并向开普多塞特岛上的英国海军发出离境通牒后,仅仅一个小时,这支英国海军的指挥官向西路军发出【创建和谐家园】无果后,只能率领这支海军向南面的拉布拉多半岛上退却,完全放弃了开普多塞特基地,因此也放弃了整个哈德逊海峡北部的通道控制权。

        同日,王永胜亲率东路军攻陷莱克港,之所以说攻陷,是因为驻扎在这里的近千加拿大驻军和骑警居然拒不投降,也不撤退,摆出了拼死防御的态势,让拥兵过万的王永胜一阵好笑,不过两轮炮轰,步兵一次冲锋,这近千加拿大武装力量便损失殆尽,最后活下来成为俘虏了只有百来个人。

        攻克莱克港之后,王永胜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一路收集船只,继续向东,攻取雷索卢申岛。其余还有近万大军就在莱克港修筑工事,并征集巴芬岛上的居民在莱克港建造船只,作出准备渡海攻打对岸的拉布拉多半岛的态势。

        阿拉斯加国防军东线大军在八月份的军事行动,让加拿大举国震动,虽然八月份被占领的多为偏北部的荒寒岛屿,加拿大也从未给予足够重视,甚至在那些地方的全部武装力量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人,但是不管重视不重视,这又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特别是北冰洋航道被阿拉斯加占领,加拿大继失去西部的海上通道之外,北部海上通道又丢失了,如今,原本一个诺大的加拿大仅剩下不到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余东部一道海海岸线了。

        加拿大军队连战连败,土地一丢失就是以百万平方公里计,这如何不让加拿大国内民众怨声四起。

        1905年9月2日,当北部全部海岛都已陷落的消息传到渥太华,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劳雷尔内阁终于倒台,当天早上,精疲力竭的劳雷尔爵士宣布内阁总辞职,随后,加拿大总督艾伯特·格雷伯爵任命保守党领袖罗伯特·博登组织新内阁。  

        1905年9月3日,加拿大保守党领袖,新任总理罗伯特·博登爵士宣布于加拿大联合党达成协议,两党将组成联合政府。在议会当中也依靠两党联合占据了多数地位。而9月4日,率领新内阁向议会作履职报告时,博登无可避免的重点谈到了其对于阿拉斯加军队相继侵占加拿大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的看法,其中心思想不外两点,征集军队,全力收复失地,场外谈判,联合各大国家对阿拉斯加的侵略行为进行遣责,以国际压力迫使阿拉斯加退出侵占的加拿大领土。

        “典型的政客啊,最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放心了,博登实际上更倾向于谈判,而不是采取军事行动。”收到情报局传来的加拿大国内政坛更迭局势的报告后,叶枫弹了弹这份报告,颇为满意的笑着道。

        王永胜和吉姆·梅森都已经北上,谢缵泰也随后北上,他需要去布置北部的空中力量,胡胜龙则去了埃德蒙顿主持中部地区与美国边境线的防御事宜。目前的总指挥部成员就只有叶枫、图根、宋智周、霍夫曼四人。

        图根接过叶枫递过来的报告看了一遍,又递给坐在他旁边的宋智周,然后也神情轻松的道:“其实局势已经很明了了,依靠军事行动想收回这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加拿大的实力来说,是很不现实的,如果他们海军实力强大那还好说,实际上我们在北部、西部的兵力现在都相当空虚了,要是他们依靠海军绕过南部重兵集结的地区,绕到我们北面跨海强攻,那倒是有可能把我们的兵力布署全部打乱,甚至因为占领的土地太多,需要防守的区域太大,我们会疲于奔命,甚至一败涂地也难说,但是加拿大不并具备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只有谈判才是最合适的。”

        宋智周这时也点了点头道:“博登也不是傻子,这一点他不可能做看不到,温尼伯湖的防线他们不可能突破,北面有哈德逊湾相隔,不管怎么样,他们不再丢失土地就算好了,如何可能依靠军事行动来收复失地,劳雷尔是当初被我们迷惑,作出了错误决定,毅然对我们发起了进攻,其实我看他又如何不知道这种局面只能够依靠谈判来解决呢,只是他是加拿大眼中的罪人,他提出谈判和博登提出谈判在民众中产生的影响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叶枫也深以为然,实际上在后世历史,劳雷尔是一个颇为成功的领导人,他的在位时间长达十五年,直到1911年才会卸任,但现在因为轻率的与阿拉斯加开启战争,最后连战连败,导致丧师失地,现在算起了,他提前了近六年下台,而需要在1911年才能接任的博登也因而提前了六年登上加拿大的总理宝座。

        按理说劳雷尔在去年丢失卑诗北部和马更些河西岸的土地以后,就应该知道凭借加拿大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拥有飞机、坦克的阿拉斯加军队的,可是劳雷尔是挑起战争的直接当事人,又是战败的一方,他提出和谈只可能被国内民众的口水淹死,就算是博登上台,第一点仍然是提出征集军队收复失地,这就是为了顺应民众的呼声,不过只要加拿大军队最后无法取得胜利,那时在英、美等国的极力主张下,博登便能以被迫的姿态加入谈判桌,对国内民众也会有交代了。

        “仗肯定还是要打的,博登能上台是因为他提出了要坚决收复失地,而不是依靠提出和谈上台的,所以博登上台伊始,必然要在战场上与我们较量一番,只要没有进展,他就会接受英、美等国的和谈请求,加入谈判桌,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打他打疼,打到他无法坚持为止,当然最主要的趁机多占些土地,好用来作谈判筹码。”

        “我们打哪时里,现在加拿大军队近三十万大军,在拉多拉多半岛有十万人左右,基本上都是新兵,在国内及东部沿海一带布置的兵力不过三万人左右,其他将近十七万大军全部布置在了纳尔逊河和温尼伯湖东岸,而我们在西岸的兵力只有十万人左右,人数处于劣势,而北部差距更大,能够参与进攻的第一、第二集团军只有四万左右,差距达到了2.5倍,何况还要渡海进攻,实际上不管在哪条战线,我们的实力都处于弱势地位。想要发起进攻难啊。”

        叶枫却淡淡一笑道:“我们是攻,他们是守,攻方永远都占有主动权的。不过,暂时,我们还没有必要发起进攻,先看一看第五集团军和海军在西面的清扫成果再说吧,到时英、美两国该有反应了吧,现在他们都保持沉默,这可要不得,要打还是要谈,总得有个说法吧。我就等着他们。”

        东线完成八月行动,再次占领了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西线也从九月份开始发起新一轮攻势,如今在西线,虽然阿拉斯加总共只有第五集团军的五万新兵,加上一万余人的海军,阿拉斯加本土的实力实际上是非常空虚的,但是美国的兵力更少,没有了科里亚克岛这个位于中南门户的基地,仅靠被阿拉斯加海军包围的荷兰港,也只能是保留了最后一口气,根本不可能趁机对阿拉斯加本土发动进攻了。

        八月底,罗斯福否决了向北太平洋舰队增兵的建议,他也知道,不管怎么样,美国对阿拉斯加的所有战略都已经失败,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挽回颓势了。与其向即将覆灭的北太平洋舰队增兵,还不如保留实力,重点放在南洋和加勒比,那样,美国的全球战略就仍然是成功的,因为罗斯福主导政府有效的引导了国内舆论,现在罗斯福在国内虽然支持率非常低了,但比下台的劳雷尔却是好过的多,至少他没被弹劾下台,还能保住总统的位置,但是如果仍然在阿拉斯加一败再败,他的位置就难说了,好不容易才将国内舆论扭转,目前偏向和谈的论调要占据上风,罗斯福是不愿意轻易的丢失这个优势的。在他看来,只有停战和谈,才是解决糜烂的阿拉斯加局势的有效途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军事行动是无法达到目的。

        1905年9月5日,阿隆索亲率二十条艘钢铁巨舰来到荷兰港,与此前对荷兰港实施包围的三十艘舰艇对荷兰港美国海军发动了总攻,只有不到二十来艘军舰的荷兰港美国舰队仅仅支持了不到一天,就被五十余艘阿拉斯加海军战舰分割包围,最后被击沉三艘,重伤四艘,剩下的十来艘多少都已经带伤的美军战舰最后只能无奈的挂白旗向阿拉斯加海军投降。

        海军失败,荷兰港基地的千余美国远征陆军士兵也就成了一支孤军,更像是被国内抛弃的孤军,9月6日蔡锷率领第五集团军二万余人在海军舰艇支援下轻松的在荷兰港登陆,已经犹如惊弓之鸟般的千余美军士兵看到超过二万的阿拉斯加军队,甚至没放一枪一炮就举军投降,收复荷兰港过程之轻松就是蔡锷和阿隆索也感到诧异。

        不过想一想也就了然,不说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最主要的美国国内已经完全放弃与西线的战事,甚至是放弃了全部的对阿军事行动,没有国内的支援关注,这西线仅余的一点军事力量早就经丧失了信心,抵抗力薄弱甚至完全放弃抵抗也就很正常了。

        蔡锷之所以带了超过两万第五集团军的士兵前来收复荷兰港,看上去颇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二万人可不全是用来进攻荷兰港的,在阿留申群岛还有数十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海岛,形成了一个弧形将整个白令海包围起来,也成了阿拉斯加和华侨城的天然门户,二万士兵有超过五千人被逐一分派下去,在几个主要海岛上都留下了驻军,建立了或大或小的军事基地,修筑了炮台,这样一来,算上实际上属于阿拉斯加共和国的华侨城,整个白令海都基本上成为了阿拉斯加的内海。

        1905年9月10日,蔡锷和阿隆索返回了科里亚克岛,在科里亚克岛和科岛北部的阿福格纳克岛也留下了五千士兵,建立基地、修筑炮台,守护这个中南一线的门户。

        剩下的第五集团军第15师的一万士兵在阿隆索的海军舰队运送下,向东横穿阿拉斯加湾,于9月16日抵达阿拉斯加东南群岛最南端的市镇——凯奇坎。

        就在第五集团军第15师抵达凯奇坎的次日,也就是9月17日,卑诗省民族自卫军第1师也已从乔治王子城向西进入了卑诗省在西海岸最北部的鲁珀特王子港,不管是凯奇坎还是鲁珀特王子港,离赫卡特海峡对岸的英国海军基地夏洛特皇后群岛都不过数十公里,阿拉斯加之所以要在这两个地方屯积过两万大军,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阿拉斯加东南舰及护送第15师前来的西南舰队一部,在这里,阿拉斯加海军拥有超过四十艘舰艇了,有了海军舰艇的运送支援,陆军随时都可以发起强攻,登陆夏洛特皇后群岛。

        在形成对夏洛特皇后群岛的包围态势后,英国政府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谴责公告,认为阿拉斯加八、九月份以来的连续军事行动是对大英帝国的挑衅行为,是在挑战大英帝国的耐心,如今陈兵英海军基地的夏洛特皇后群岛周围,其向大英帝国挑起战争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贝尔福首相希望阿拉斯加能够保持克制,大英帝国本着和平的态度,可以就目前阿拉斯加已经形成占领事实的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归属展开谈判,但阿拉斯加人也不要妄图挑衅大英帝国的底线,大英帝国并不惧怕战争,如果阿拉斯加军队仍然一意孤行,对夏洛特皇后群岛发起进攻,大英帝国不排除采取强硬手段予以反击。

        而大英帝国发展遣责公告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20日,目前正在法国巴黎访问的阿拉斯加外交部长雅克·勒布雷得到国内指示,向英国驻法大使馆递交了照会声明,其大意不外是,第五集团军第15师和民族自卫军第1师的军事行动只是阿拉期加国内的正常军事调动,目的是加强阿拉斯加在东南群岛及卑诗省西海岸的边防力量,而海军的行动只是为陆军运兵及护航,并与驻扎在此的东南舰队进行军事整编,并无针对夏洛特皇后群岛发起军事行动的意图。

        似乎是为了呼应雅克·勒布雷的声明,9月22日,第15师和民族自卫军第1师开始在凯奇坎和鲁珀特王子港构筑工事,然后按兵不动,反而摆出了防御态势。

        9月23日,阿拉斯加海军司令腓特烈·阿隆索宣布奉国防军、总参谋部的命令,对阿拉斯加海军进行整编,如今的阿拉斯加海军实力虽然不算非常强大,但先后缴获了超过五十艘美军战舰后,阿拉斯加海军已经拥有超过百艘的大小舰艇,虽然还缺少巨无霸级的大型战舰,但总体实力也不算弱小了,至少在北太平洋,他们可以说是一支独秀,没有对手。

        目前阿拉斯加的海上通道已经完全打开,加上东面哈德逊湾,北面北冰洋航道,阿拉斯加海军需要防守的海域大为增加,通过整编,划定各舰队防守区域也就势在必行了。

      第157章 海军整编也有阴谋?

        这一次整编,包括以前的战舰,还有先后缴获美军北太平洋舰的战舰,加上新近在海恩斯造船厂,安克雷奇造船厂,华侨城造船厂三大船厂制造的补给舰、运兵舰、中小型鱼雷艇、炮舰、护卫舰、各种舰只总数为一百四十余艘,按照整编规定,这一百四十余艘战舰将被分成了五支舰队。

        如今都聚集在东南一带的所有舰艇,包括长江号巡洋舰在内一共四十艘舰艇都整编成新的东南舰队,以长江号巡洋舰为旗舰,舰队司令仍然是原东南舰队司令邱澄海,主要驻防地点就是阿拉斯加湾的东部直到卑诗省西海岸,目前以朱诺、凯奇坎以及卑诗省南端的温哥华岛(岛上有卑诗省首府维多利亚)为母港。

        第二舰队为中南舰队,主要以原来的西南舰队为主体,拥有三十艘大小舰艇,以淮河号巡洋舰为旗舰,舰队司令就是原唐山号战列舰的舰长钟炳成,防区是阿拉斯加湾西部,目前以科里亚克岛为和瓦尔迪兹港为母港,正好守户这个中南门户。

        第三舰队为新的西南舰队,拥有三十艘大小舰艇,以黄河号巡洋舰为旗舰,舰队司令是一个德国裔,也是黄河号原来的舰长古尔曼,主要防区就是白令海,以荷兰港、诺姆堡为母港,守护的是阿拉斯加的西南门户和白令海峡。

        第四舰队为北洋舰队,拥有二十艘大小舰艇,以缴获的威尔明顿号巡洋舰为旗舰,舰队司令是原长江号的舰长柳向坤,防区自然就是美洲大陆以北的海岛以及北冰洋航道,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以阿拉斯加北部的巴罗,北冰洋上的威廉王子岛,以及巴芬岛南部的开普多塞特港为母港。

        第五分舰队为大西洋舰队,拥有二十余艘大小舰艇,以缴获的巴尼特号巡洋舰为旗舰,舰队司令却是一个印第安人,这个印第安人还是个比较有名的人,就是第二集团军副司令吉姆·梅森的同村好友,也是目前的阿拉斯加黄金城贸易公司总裁乔治·科卢麦克的朋友道森·查理,他原来是淮河号的舰长。

        大西洋舰队也是个很特殊的舰队,他的主要防区实际上就是东部的哈德逊湾和哈德逊海峡,本来应该被命名为哈德逊舰队的,不过因为出了哈德逊海峡就是大西洋了,所以最后在阿隆索这个具有大海军情结的海军司令坚持下,命名为大西洋舰队。大西洋舰队的母港有三个,分别是丘吉尔河口的丘吉尔港,哈德逊海峡西部咽喉的南开普敦岛以及东部进入大西洋的咽喉——雷索卢申岛。

        五大分舰队各有防区,而因为阿拉斯加海军缺乏重型战舰,五大分舰队的旗舰全部是2000至3000吨上下的巡洋舰,唯一一艘战列舰唐山号则驻扎在瓦尔迪兹军港,这里也将是海军司令部的所在地,唐山号自然也就成为了阿隆索这个海军司令的旗舰。

        此外,除了东南舰队和中南舰队所在阿拉斯加湾因阿拉斯加暖流的存在,沿岸多有不冻港,所以不用考虑冬季海水结冰的影响,但其他三大分舰队却必须得考虑了,特别是北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不管是北冰洋还是哈德逊湾东北部都有很严重的结冰情况,结冰通常超过了七八月,考虑解冻后浮冰的因素,实际上有将近九个月这两大舰队只能困在港内。

        所以考虑到这个因素,海军整编还有一套驻港方案,白令海结冰之后,西南舰队将全部集中到最南部的阿留申群岛一带,或者一部分东调到中南舰队防区。

        而北冰洋舰队在结冰期来临之前,西部巴罗和中部威廉王子岛的战舰将全部移动到白令海峡东岸诺姆堡和育空河口的圣米歇尔,这两地虽然同样有封冻情况,但比北冰洋上要好多了,只有四五个月,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南调,加入南边的三大舰队。而东部驻扎在开普多塞特港的战舰,将在北冰洋结冰后直接加入近在咫尺的大西洋舰队。

        大西洋舰队则不同,他们在结冰来临之前可以缩入哈德逊湾最底部的丘吉尔港到纳尔逊港一带,这里封冻期就只有三四个月了。而且这里距离阿拉斯加湾实在太远了,不可能在封冻期来临前调动到阿拉斯加的南部,所以他们只能困守港内等待冰期过去,当然也正是考虑了这些因素,所以五大舰队当中,南部三大舰队占据了超过一百艘的战舰,而北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都只有二十艘左右,而且多为性能较为落后的战舰。将太多的战舰编入这两个舰队,那就等于让绝大多数战舰自废大半年的武功了。

        不过这两方个海域对阿拉斯加来说也相当重要,一个控制北面航道,一个又是东部咽喉,不布置海军驻守是不可能,所以就算要废除近半年的武功也不得不编出了四十余艘战舰来防守这两个地方。

        9月25日,接到整编方案的各舰开始按所属编队移动,当然东南一带实际上一开始就编好了,不需要再做调整,倒是在阿拉斯加湾东部、白令海一带开始了大调动。

        不过北洋舰队因为如今北冰洋已经开始封冻,需要明年再做行动,大西洋舰队同样因为北冰洋封冻,无法走北部航道去哈德逊湾,而走南边,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而且二十余艘军舰的移动,光是给沿线各国打招呼就有够麻烦的,何况一路上要经过很多英美国控制的区域,实在太过危险了,所有大西洋舰队同样也只能跟北洋舰队一样暂时集结之后便原地呆在阿拉斯加湾。等待明年再调动。

        当海军的整编宣布进行之后,看到北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窘境,一直关洋阿拉斯加海军整编的英、美、加等国都有点奇怪了,这样的整编有什么意义,那还不如明年再整编呢。不过这样看阿拉斯加的笑话也很有趣,在他们看来,以为是经验不丰富的阿拉斯加国防部和总参谋作出来的可笑决定,他们没有想到海水封冻的原因,直到舰队需要调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此时他们已经无法通过北面的航道完成舰队布署了。

        但是很快,这三个国家就笑不出来了,1905年9月28日,东南舰队一支分舰队准备通过赫卡特海峡南下去温哥华岛,这支分舰队一共有十二艘舰艇,他们也是整编后需要调往温哥华岛驻守的东南舰队分舰队。

        当他们通过赫卡特海峡的时候,正大摇大摆在此地巡逻的英国海军一支由三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挂旗嘲笑,作出了拦截的意图,想阻止这支舰队南下,双方发生了争执,最后还是阿拉斯加分舰队撤退了,回到凯奇坎,然后绕过夏洛特皇后群岛,从西面的阿拉斯加湾去了温哥华岛。

        阿拉斯加海军的示弱,让夏洛特皇后群岛上的英国海军胆子大了起来,不时的出动由两到三舰战舰组成的巡逻舰队大摇大摆的沿着夏洛特皇后群岛周边的海域游弋起来。

        9月3日,一支东南舰队的巡逻舰队在赫卡特海峡北面海域又一次与英国海军相遇,为了这片海域的归属发生了争执,最后的结果,仍然是这支东南舰队选择了退却,东南舰队似乎将赫卡特海峡一带的权利拱手相让了。

        连续两次的示弱,让英国海军更为嚣张了,1905年10月1日开始,英国海军开始驱赶到赫卡特海峡作业的渔民了,这些渔民既有凯奇坎一带的居民,也有来自卑诗西海岸一带的居民,反正,现在在英国人眼中,这些人都是阿拉斯加人,不是英国人或者加拿大人,自然没有权利在英国人拥有属权的赫卡特海峡进行打渔作业。

        1905年10月5日,一只东南渔业公司的渔船队再次进入了赫卡特海峡捕鱼,这支渔船队有五艘渔船,在赫卡特海峡很快就被英国海军的巡逻舰队发现,仍然同前几次一样,对这支渔船队进行驱赶,但是这支渔船队却没有退走,而是与英海军巡逻舰队争执起来,认为赫卡特海峡如今只能算是公海范围,英国舰队没有权利禁止他们阿拉斯加人在此捕鱼作业。

        早就已经因为阿拉斯加海军连续退让而骄横无比的英国舰队在渔船队拒绝离开后,准备将这些渔船拖回夏洛特皇后群岛,但是很不幸的是,其中一艘船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发生爆炸,将一艘准备拖船的英国战舰一起拖入了海底,剩下的两艘英国军舰在此影响下,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们对剩下的四艘渔船开炮了,两艘渔船被炸沉,只有两艘见机的快,逃出了赫卡特海峡。

        当两艘英国军舰跟在两艘逃跑的渔船后面出了赫卡特海峡后,不久就被阿拉斯加东南舰队拦截,这时候的英国海军以为阿拉斯加舰队还会退却,没想到当他们准备强行冲过去的时候,东南舰队却开炮了。幸好这支东南舰队的炮火似乎欠缺些准头,两艘英国战舰虽然都受了不小的伤,但还是安然逃回了夏洛特皇后群岛。

        现在反过来,二十余艘阿拉斯加战舰开始追着这两艘英国军舰来到了赫卡特海峡,而且这次当夏洛特岛上的英海军主力舰队出动后,仍然没有退却,反而要求英国海军交出杀害阿拉斯加渔民的凶手。

        英国海军自然不会这么做,但是英国指挥官却发现有点不大对头了,这一次太巧了,而且阿拉斯加海军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得不让他怀疑这是一个陷井。好像阿拉斯加人一直以来都喜欢用这一招的。说不定除了那两艘率先逃跑的渔船,其他三艘渔船上根本就没有人。

        他的预感很正确,第二天下午,早就集结完毕,等待在阿拉斯加湾准备明年北调的北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突然出现在了夏洛特群岛的周围,超过六十艘舰艇将夏洛特群岛团团包围,而理由就是要英国海军将炮击阿拉斯加渔船,杀害阿拉斯加渔民的罪魁祸首交出来。

        可怜英国海军在夏洛特皇后群岛也不过二十来艘战舰,虽然有两艘战列舰,舰队总吨位相比同等数量的阿拉斯加海军肯定要大得多,但是现在阿拉斯加的战舰可不止二十来艘,而是超过了六十艘,总吨位足足翻了一倍,再说大象也架不住蚂蚁多,这六十艘阿拉斯加战舰当中,鱼雷艇超过了二十艘,简直让英国海军防不胜防。

        傲慢的英国人不可能服软,将自己的战舰和士兵交出来的,而是选择了全部缩在夏洛特群岛的北岛一个叫作马塞洛的军港内。而六十余艘阿拉斯加战舰自然跟着全部集中起来,堵住了马塞洛军港。

        躲在马塞洛军港内的英军指挥官紧张的发无线电报到英国驻美大使馆,英国驻美大使接到消息以后大吃一惊,连忙又将消息转发加伦敦,贝尔福得到消息以后,只说了一句话:“这些蠢驴,这又是阿拉斯加人的阴谋,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吗。”

        可是这时候他也没有想起,在这之前他同样在看阿拉斯加海军整编的笑话,没想到,大量海军的集结调动,就是为了不引起夏洛特皇后群岛的注意,而结果也确实如此,阿拉斯加海军这一次在英美等国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集结调动,而在夏洛特皇后群岛,他们的海军舰艇仍然保持在原有的二十来艘左右,甚至他们都没有加强一下岛上的防御工事。

        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方有备而来,一方是猝不及防,当10月8日,围困夏马塞洛军港两天的阿拉斯加海军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在邱澄海的命令下,三大舰队超过六十艘战舰悍然向英国海军开炮。

        英国海军不能分散兵力,只能集结在一起,抵挡如同狼群一样的阿拉斯加战舰,但也正因为这样,岛上防卫力量本就薄弱的工事就无法抵挡陆军的登陆作战了。10月9日,蔡锷率领第五集团军第15师万余士兵在运兵船的运送下,绕到夏洛特王子岛的侧背发起了登陆作战,同时参与作战的还有早就布置到了凯奇坎的蚊式飞机和飞艇,蚊式飞机作战半径不大,但是从凯奇坎到夏洛特皇后群岛的北部只有数十公里,正好够蚊式飞机飞一个来回了。有了这些空中优势,英国海军的陆面工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被瓦解了。

        第二日,蔡锷就已经率领第15师全体官兵登陆成功。而就在第15师行动的同时,驻扎在鲁珀特王子港的民族自卫军第1师也在运兵船的运送下,沿着卑诗省西海岸,赫卡特海峡的最东部绕到了夏洛特皇后群岛的南岛,就从南岛最大市镇桑兹皮特发起登陆作战,英国海军正被牵制在北岛的马塞洛港与阿拉斯加海军大战。没有能力防守赫卡特海峡,缺少陆军的支持,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力量来防守地面,所以,防守力量比北岛更为薄弱的南岛不过一日就被第1师上万官兵攻了下来。

        1905提10月11日,南岛全境被第一师攻陷,10月12日,进攻北岛的第15师也成功的占领除马塞洛港之外的所有北岛土地。随后两个师在运兵船的运送下,相继将几乎没有防守力量的其他小岛占领。至此,整个英国海军除了马塞洛,在夏洛特皇后群岛已经没有任何立足之地了。

        1905年10月14日,与阿拉斯加海军苦战数日后,因为阿拉斯加的陆军已经攻占群岛,可以直接从后背炮击马塞洛军港了,英国海军在损失了四舰战舰之后,选择了突围出港向南逃窜,意图进入美国海域,寻求庇护。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了一个大错误,那就是当初被他们阻截,然后无奈的从西面阿拉斯加湾绕过夏洛特皇后群岛去了温哥华岛的那十二艘阿拉斯加战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堵住了赫卡特海峡的南部通道。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与北面的六十艘战舰将这仅余的十来舰英军战舰包围了。

        “让他们投降吧,我们要得是夏洛特皇后群岛,而不是英国人的性命,只要他们投降,我们保证他们的安全,而且除了炮击渔民的那两艘战舰上的士兵,所有的英军士兵我们都不会作为战俘看待。当然,他们的战舰必须交出来。”这时已经占据马塞洛的第15师师部,作为此次战役总指挥的蔡锷神情轻松的下达了让英军投降的最后通牒。

        被超过七十舰的阿拉斯加战舰包围,英国海军士兵早就丧失了信心,突围没有任何可能,所以当蔡锷发出最后通牒,并表示不会将英军士兵作为战俘对待后,英军指挥官无奈的下达了投降的命令,当然,那两艘将会成为战俘的战舰上的士兵拒不服从投降的命令,还意图顽抗,强突包围圈,其结果当然是身中数十炮然后沉入海底。

      第158章 英国的愤怒

        1905年10月15日,阿拉斯加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悍然向英海军开炮,并于10月14日占领夏洛特皇后群岛的消息就通过电报、报纸传遍了世界,举世哗然,阿拉斯加人脑袋被门夹了吗,本来英国准备出面调停,和平曙光已经出现了,没想到这个时候,阿拉斯加军队竟然在老虎【创建和谐家园】上开刀,将调停国也一起打了,他们就不怕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发怒吗。难道他们认为他们真的能够承受三个国家的打击吗。

        英国人确实发怒了,可说是怒火滔天,10月16日,英国首相贝尔福在伦敦发表了讲话,通篇讲话都是怒斥阿拉斯加人胡作妄为,违反国际准则,其向英国海军开炮,占领英海军基地的行为是严重挑衅英国底线的行为。英国人民无法忍受这样的挑衅,贝尔福强烈要求阿拉斯加释放英海军士兵,归还强占的夏洛特群岛和英国海军战舰。并赔偿英国海军因此遭受的损失,否则,英国军队必将作出最强烈的回应。

        英国军队将作出最强烈的回应,如何回应,便是傻子也知道,英国人真的发火了,他们已经准备动用军队,直接参与到与阿拉斯加的战争中去了。这时候,全世界的目光已经从还在谈判桌上激烈交锋的日俄双方再次转到了阿拉斯加,所有人都想看看阿拉斯加方面到底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可是,阿拉斯加的反应颇让人意外,阿拉斯加总统,阿拉斯加国防部、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第五集团军,凡是参与了这场夏洛特战役的负责人和作战单位都没有任何回应,似乎选择了无视英国的态度。

        而第三天,也就是10月18日,最新一期淘金报、阿拉斯加自由报相继刊登了一封由英海军士兵联名做的记录,其中清楚的写明了此次夏洛特战役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海军意欲独霸赫卡特海峡,在阿拉斯加海军连续忍让之后,英国海军开始驱赶阿拉斯加的渔民,并因为在10月5日向东南渔业公司的渔船队开炮,击沉两艘渔船,造成数十名渔民死伤,而英国海军拒不交出凶手,最后导致阿拉斯加军队向英海军开炮,并占领夏洛特皇后群岛。

        这两份报纸这次还有一大创新,因为在这份证明书的上面,报纸名称的下方,出现了一幅巨大的图片,虽然是黑白的,但图片上展示的内容却让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正是英国海军向阿拉斯加渔船开炮的瞬间,让人奇怪的是阿拉斯加人是如何留下这幅图的,这可不像是画的,看上去除了颜色是黑白的,简直就是真实的不能再真实了。

        10月19日,阿拉斯加方面也没有解释这幅图片的来源,也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由淘金报、阿拉斯加自由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段阿拉斯加总统叶文德的话:“战争之因由,已经一目了然,有夏洛特英海军士兵为证,有留影机图片为证,有受害的阿拉斯加渔民为证,阿拉斯加军队是人民的军队,阿拉斯加人民受到了伤害,军队因此而发起寻找凶手的战争,我们相信,全世界也应该相信,这场战争我们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如果英国人有不同看法,阿拉斯加人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英国人想要挑起更大的战争,我们阿拉斯加人也绝不畏惧,我们等着贝尔福首相、等着英国人民的回答。”

        随着这段讲话的刊出,从10月19日起,一直风平浪静的东线战场上,东部前指总指挥叶枫突然亲自率领第四集团军第8师、第9师二万人登上火车,一直向西,于10月23日抵达西岸的温哥华,同日,阿拉斯加空军新成立的四个飞行大队,一共六十艘飞艇,四十八架蚊式飞机相继布署到凯奇坎、鲁珀特王子港、夏洛特皇后群岛上。

        其中甚至有二十艘飞艇,十六架蚊式飞机布署到了最南部的温哥华岛,就在卑诗省首府维多利亚,维多利亚距离美国华盛顿州隔海相望,不过几十公里,这些飞艇、飞机布署到这里以后,近段时间来颇有点偃旗息鼓味道的美国人也顿时紧张起来了,连忙从国内抽调海陆军以及飞艇布署到了西雅图一带。

        嚣张,无以复加的嚣张,看看叶文德的讲话,话里话外都是英国人理亏在先,如果英国人发动反击,阿拉斯加人也不怕,等着英国人的回答,这一句透露出了强大的信心。

        而阿拉斯加军队的调动,也已经表明了阿拉斯加人的态度,阿拉斯加人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一直坐镇东部的屠夫叶枫已经来到了西岸,飞艇、飞机加起来超过一百多艘,海军战艘超过八十艘,可称气势滔天,这种阵势一经摆开,全世界又都将目光转向了伦敦,阿拉斯加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了,倒要看看强大的大英帝国到底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其实在贝尔福的眼中,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英国在北太平洋一带实力本就不强,随着夏洛特皇后群岛的陷落,英国军队更是立足之地都没有了。英国军队真要跟阿拉斯加人开战,便要劳师远征,从调兵到准备,等他们到了北太平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再看阿拉斯加人摆开的阵势。英国需要调动多少军队才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