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3月28日,十万美军分成三路,齐头并进,做出准备分三路进攻阿拉斯加扼守的三个交通要道彼得斯堡、海兰站、纳尔逊堡的态势。
美军行动之后,在加拿大中部埃德蒙顿驻留达两个月之久的四万加拿大军队也终于有了动静,3月29日,四万加拿大军队并没有分兵,而是集结在一起,沿着阿萨巴斯卡河一路北上,目标当然是直指驻守在利亚德堡和辛普森堡的第三集团军防区——马更些河。
“果然是这样,看来美加两国已经达成协议了,十万美军加上二万加拿大军队做为主力,强攻第四集团军的卑诗省北部,而四万加拿大军队负责进攻第三集团军的马更些河防区。”纳尔逊堡前线总指挥部,叶枫、图根等前指的成员正商议敌情,首先说话的却是胡胜龙。
图根手里拿着飞艇侦察回来的情报,也点了点头:“卑诗省即使加上装甲师和炮兵师,我们也只有七八万大军,而美加联军多达十二万,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在马更些河我们还有至少四万人,加拿大军队也只有四万,而且马更些河位于卑诗以北,那里的交通比卑诗省还差,我们扼守利亚德堡和辛普森堡这两个要道,加拿大军队是不可能取得突破的。”
作为总指挥的叶枫却摸着下巴,围着硕大的沙盘地图转起了圈,好半晌才道:“那四万加拿大军队,不是美加联军的重心,他们的任务不是突破我们的马更些河防线,而是牵制,将第三集团军四万人马牵制在那里,这样,在卑诗省,十二万联军,卑诗南部还有原来的近万加拿大驻军,实际上在正面的卑诗战场,他们几乎对我们形成了双倍数量优势。只要第三集团军无法南下增援卑诗,那二倍联军确实有可能攻破我们的防线,如果我们在卑诗战场失利,美加联军完全可以再派一部分军队北上,那时合四万加拿大军队,攻破我们的马更些河防线就要容易多了。”
听了叶枫的分析,图根和胡胜龙、宋智周等人都心里一惊,就算阿拉斯加军队的武器再先进,面对双倍敌军,压力也会非常大,这可不是以前的数千甚至一两万人,而是十数万的兵力,多了六七万的兵力,美加联军在兵力调配上就能游刃有余,而阿拉斯加军队却肯定没有这么轻松。
“幸好美军仍然没有接受教训,他们分成三路进攻,在中路实力最为雄厚,到时加个二万驻扎乔治王子城的加拿大军队,兵力达到了六万,几乎是我们在海兰站兵力的六倍,西路进攻彼得斯堡的只有两万,二比一,这个差距倒还可以承受,不过在纳尔逊堡一带我们有五万人,美军则只有四万人,而且在这里我们拥有坦克、重炮,实际上在这里我们的优势很大,只要我们快速击溃他们的东路进攻部队,那样,我们就可以腾出四五万兵力。”宋智周等人跟着看了看地图,然后有点庆幸的道。
叶枫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有点怀疑的道:“美军不可能对我们的兵力布署完全没有了解,这样做,他们东线实力明显非常薄弱,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图根等人也觉得有点奇怪,美国人不可能傻到以为他们四万人就可以进攻数量占优势,而且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纳尔逊堡吧。
叶枫的怀疑很快就得到了美加联军的回应,1905年4月5日,中路军抵达乔治王子城后只休息了一天,便集结全部六万联军出了乔治王子城,向北部的海兰站推进,但美军的行动并不止此,4月12日,经过艰苦跋涉的联军推进到距离海兰站一百公里左右时,突然停顿下来,构筑了简单的工事,竟然作出原地防守的态势,正当叶枫等人有点莫名其妙的时候,东路进攻纳尔逊堡的四万美军突然加快速度,在距离纳尔逊堡八十多公里的地方,沿着利亚德河支流的上游面布置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与中路军构筑的简易工事不一样,而是挖壕筑堡,沿着河岸修筑了一群堡垒般的坚固工事。
“西路也在做同样的准备,二万美军切入海兰站和彼得斯堡的中间,在距离彼得斯堡大约七十六公里的群山外围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意图将彼得斯堡的第9师堵在海岸山脉的山谷中,无法向东支援海兰站。直到东西两路的防御工事修好,中路六万大军又突然向海兰方向推进,目前距离海兰站已不足五十公里了。”纳尔逊堡前线指军部,图根看着手上的最新情报脸色很不好看。
叶枫的脸色又何尝好看:“美加联军用心险恶,我们上当了,他们根本就不是准备三路进攻,这一次他们把自己摆在了弱势的地位,东路沿河构筑堡垒化的工事,是想将我们的优势兵力和坦克重炮堵在纳尔逊堡,使我们不能南下支援海兰站,就连西路实际上数量还占据优势的美军都没有选择进攻,而是布下防线,同样是想拦截第9师增援中路海兰站。”
宋智周点了点头:“他们就是想以六倍优势的兵力击垮我们的中路防线,以点带面,只要中路一垮,我们的防线就被打穿,打乱了。”
胡胜龙一拍桌子道:“那我们就用飞机大炮坦克将他们的东路军碾碎了,看看到底谁吃亏。”
面对胡胜龙颇有些意气的话,叶枫摇了摇头道:“整个东部战线很长,我们所有兵力只有十来万,防线并不厚实,在我们的防线后面甚至是一片坦途,美军到时既可以或向东总攻纳尔逊堡,或向西强攻彼得斯堡,当然最有可能是直接越过海岸山脉,杀入已经非常空虚的斯卡圭甚至育空,这里交通又很不方便,我们都来不及调兵救援,而且我们就算能够攻破他们东路军的堡垒工事,也肯定会耗费很长的时间,那时估计拥有六倍优势数量的美军早就攻破海兰站了。我们不能这样办,那就中了他们的计了,他们在东线的战略目标不就是将我们的主力拖在纳尔逊堡么。”
图根也点了点头,看着沙盘地图,好一阵才道:“我们现在很被动,要想将美军的布置打乱,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不错,必须化被动为主动,美军一切动作都是基于我们以前的布置作出的针对性对策,既然这样,我们改变我们的布置,动起来,美军就必须重新作出选择。也就达到了化解美军战略的目标。”叶枫也点头同意图根的看法。
“可是,不管我们怎么动,都必须针对海兰站的防线而改变布署,否则仍然达到扰乱美军进攻海兰站意图的目标。”宋智周说的话,图根和胡胜龙等人都点头,不过有了这个限制,阿拉斯加军队的动作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既要调动美军,打乱他们布置,又要达到为海兰站减压甚至解围的目的,这可就难办了。
叶枫却突然笑道:“海兰站不能丢,是因为我们在防线之后几乎没有多余的兵力防守了,如果我们在海兰站后面加上一道防线呢,那样我们不必考虑海兰站是否会失守,只要达到打乱美军布署,最好是能够趁机消灭一部分联军有生力量的目标就行了,这样,我们能够选择的方法就多了。”
叶枫的提议,让图根等人都是眼前一亮,卑诗省又不是阿拉斯加本土,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能轻易放弃,在卑诗省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丢的,只要最后消灭了美加联军的有生力量,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失去的就可以再拿回来,甚至还可以加上利息,拿回更多。
有了这个思路,几个人纷纷发表了看法,胡胜龙的意思就是调作为机动的第8师从纳尔逊堡回师到海兰站后方的迪斯莱克布置一道新的防线,这样即使中路美军突破海兰站防线,加上退守的第10师,至少也可以再拖住美军一周时间,到那时,集结装甲师、重炮等优势武器的阿拉斯加军队早就碾碎美军的东路军防线了。
宋智周和图根却没有同意这个方法,第8师回撤,那进攻东路防线的就只有装甲师、重炮等部队了,几乎没有多少步兵协同作战了,那怎么可能,所以他们两人同意进攻美军东路军防线的决定,但对回撤部队却有不同看法,两人都认为应该让第三集团军的第5师南下,到迪斯莱克布置一道防线,而纳尔逊堡方面集结全部五万大军就更有把握击垮美军东路防线了。
就是谢缵泰这个不怎么管军事指挥的空军司令也觉得宋智周和图根的方法更为稳妥,倒是霍夫曼沉吟了一下,指了指沙盘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道:“为何我们不能打它的主意呢。”
看到霍夫曼指的地方,正是那四万准备牵制驻守马更些河的第三集团军的加拿大军队,目前已经推进到了大奴湖一线,距离第6师驻防的利亚德堡,第7师驻守的辛普森堡都不到三百公里的路程了,霍夫曼指的就是大奴湖,自然就是提议打这四万加拿大军队的主意。
霍夫曼一句话有让大家如梦初醒的味道,叶枫更是拍了拍自己脑袋,虽然担任了总指挥官,实际上叶枫的目光仍然有点局限于表面的局势了,想得还不够远,不够深,始终没有跳出圈子,加拿大军和第三集团军的战场似是远离卑诗省,也不是主要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阿拉斯加军队就要固定自己的战斗方式和地点,不能去打这四万军队的主意。如果能够先消灭那四万加拿大军队,第三集团军四万人马岂非就得到了完全的解放,多了四万能够机动的兵力,阿拉斯加和美加联军的双方实力对比就会完全发生变化。
“尼古拉斯这个主意好,这四万加拿大军队看似没什么威胁,但是却直接牵制了我们第三集团军数万大军,如果能够先解决掉这些加拿大人,我们的棋就活了。”
图根也随即点头道:“不错,实际上纳尔逊堡跟这些加拿大军队的距离也并不远,如果我们快速北上,迂回包抄他们的后路,就与正面的第三集团军对这四万加拿大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一场大胜是毫无困难的。”
宋智周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有点担心的道:“这样一来,第5师势必不能抽调南下了,而纳尔逊堡的数万大军需要北上,那就肯定还要留下一支战力极强的队伍狙击东路的美军。那海兰站的后方防线由谁负责。”
宋智周提出的问题也是个重要的问题,纳尔逊堡的阿拉斯加军队北上包抄加拿大军队,那就不得不防备东路美军走出他们的乌龟壳,意图从后面拖住阿拉斯加军队的行程,为那四万加拿大军队争取时间。如果不留阻击部队,那最后很可能演变成一团乱局,纳尔逊的军队和第三集团军包围加拿大军,而后面的东路美军又和包围圈内的加拿大军队对纳尔逊的阿拉斯加军队形成包围态势,那就真是一场乱战了,争取时间,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盘活战局的目标肯定无法实现,反而有可能遭遇重大损失。
而同样的,第5师如果南下,则正面的第三集团军就只剩三万人,加上纳尔逊堡的军队,只有五六万人,很难迅速的歼灭包围圈中的加拿大军队,那样,争取时间的目的也无法实现了。
叶枫摸着下巴考虑了一下,突然笑道:“为什么我们老是转不过弯来呢,这里不是阿拉斯加,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城镇,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丢弃的,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被打烂的,我们干脆放弃海兰站和彼得斯堡,两万大军迅速撤退,不是向迪斯莱克,而是一直退到阿特林,卑诗省与阿拉斯加交界的海岸海脉,占据山脉制高点,组成一道防线,这样的防线比海兰站这样的防线要有利的得,易守难攻,只要美军攻不下这道防线,就不可能进入我们本土的斯卡圭。”
“放弃?如果美军不追击,而是转而会合东路军攻打纳尔逊堡怎么办,十二万联军,纳尔逊堡如何守?只怕一天都撑不下来啊。”这下图根就有点不明白了,叶枫想法是好的,但他不能不考虑美军可能的动作。
叶枫却是信心十足的道:“打时间差,我们要注意到这里的交通状况,这很利于我们打这个时间差,首先,命令梁忠诚的第9师放弃彼得斯堡,沿着海岸山脉北上,迅速回师阿特林占据制高点,依托高山布署一道防线,这样如果西路军跟着北上,他们也起码落后第9师几十公里,等他们到达阿特林,防线早就布置好了,如果西路【创建和谐家园】而跟中路的六万大军合围海兰站的第10师,那距离就更远了,起码有两百公里,以这里的交通状况,他们能在六天内赶到海兰站就算快了,这样,阿特林的防线也同样早就布好了。”
“而那时,第10师一万人面对六万美军也已经到了极限了,不管西路军怎么办,在第五天的时候,第10师都必须放弃海兰站了,那时候如果中路、西路美军尾随追击第10师,那自然最好,到了阿特林他们就寸步难行了,而即使他们全军向东,助东路军攻打纳尔逊堡,之间的距离甚至比彼得斯堡到海兰站的距离更远,超过三百公里,没有十天他们休想到达纳尔逊堡,这样,我们至少有十五天时间,我们到大奴湖最多也就是六七天的行程,那样还有将近十天的时间可以对包围圈中的加拿大军队发起总攻,十天,嘿嘿,就算这四万加拿大军队是铁骨头,也早被敲碎了。”图根听到叶枫的话,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接着叶枫的话把计划说了出来。
叶枫笑着点了点头:“其实我们不需要直接到大奴湖,等我们到的时候,加拿大军队应该早就通过大奴湖到了马更些河沿岸与第三集团军交上火了,所以我们只要由纳尔逊堡直接北上,插到加拿大军的背后就行了,翻山过河的,路虽然难走,但我们轻装前进,至少可以节省两天时间出来,包围圈一完成,立即发起总攻,争取在七天内解决这四万加拿大军队,那时候纳尔逊堡应该还是安全的,而我们也有起码七万大军成了机动部队,全军南下,必然势若泰山,压哪里,美加联军都会受不了。”
第142章 美国海军的阴谋
1905年4月16日,前指六名成员终于针对美加联军的行动,做出整个战战役计划,为了防止作战计划泄密,整个个计划最后只传达到团一级军事主官,对于营级以下的其他阿拉斯加国防军官兵来说,整个计划都是保密的。
1905年4月17日,接到密码电报的梁忠诚,当即放弃了彼得斯堡的山谷防线,率领第9师全军一万余人迅速沿着海岸山脉向北撤退,距离彼得斯堡尚有七十六公里距离的美军西路军被第9师的动作弄迷糊了,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最后请示联军指挥部,没有捉摸出第9师行动意图的联军指挥部最后下达了西路军立即追击的命令,估计联军指挥部是担心第9师北撤的目的,就是想从北面迂回向海兰站方向靠拢,支援第10师。
反正第9师撤退,那么阿拉斯加的西面防线就空了,西路军尾随追击,不单可以牵制第9师无法顺利增援海兰站,同时,显然也就突破了阿拉斯加防线,进入卑诗北部腹地,联军指挥部的意图就是想在卑诗北部兴风作乱,搅乱阿拉斯加军队的布置。
而在第9师撤退的同一日,叶枫留下了第11师,炮兵师镇守纳尔逊堡,由图根、霍夫曼、11师师长安古洛三人负责纳尔逊堡的防守。而胡胜龙则昼夜急驰,只带数十人赶回阿特林坐镇指挥高山防线。
而北上兵团,以空军的飞艇引导,叶枫亲率朗多·查克的第8师、集团军直属的轻炮团在前开路,向北挺进,装甲部队和重炮团因为交通不便,而且装甲部队还要沿途加油,长途行军要更为困难一些,所以就由宋智周统一指挥,跟在第8师的后面北上,预计两军抵达的时间会相差一到两天,但只要第8师即时赶到,封堵住加拿军的退路,顶住加拿大军的反攻,等装甲师和重炮团赶到,就可以转守为攻,关门打狗了。
正在叶枫率军北上,距离作战目标的加拿大军队还不到一百公里,即将开始封堵加拿大军队的退路时,叶枫和整个东线将士都不知道,一直非常平静的阿拉斯加湾却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4月20是个晴朗的天气,阳光驱散海上的薄雾,瓦尔迪兹的灰色礁石仿佛观礼台一般,检阅着整支阿拉斯加海军西南舰队。
西南舰队成立的历史并不长,这支舰队其实就是原来阿拉斯加海军除了游荡在育空内河的道森号等四艘老式炮舰之外的主力舰队,因为后来叶枫在东南战场上缴获了六艘美国军舰以及四艘运兵艘,成立了东南舰队,大整编时,为了与东南舰队有所区别,这支一直隐藏在瓦尔迪兹港的舰队也就有了西南舰队的番号,舰队司令暂时也是由海军司令阿隆索亲自兼任的。
整支西南舰队以唯一一艘5000吨的战列舰——唐山号为旗舰,包括长江号、黄河号、淮河号三艘2000至3000吨上下的巡洋舰,以及由秘密新建的瓦尔迪兹造船厂造得几艘小型舰,比如600吨上下的海湾级护卫舰,200吨左右的炮舰,只有百来吨左右的鱼雷艇,瓦尔迪兹造船厂受条件限制,至今为止造的最大的一艘战舰,就是瓦尔迪兹号鱼雷驱逐舰,排水量为1000吨,虽然这些中小型舰艇经过四五年建造,数量也有十余艘了,整个西南舰队舰只总数也超过了二十艘,但相比英美等国而言,实力还是太弱了。
西方列强现在的战列舰基本上都是上万吨的排水量,而西南舰队的旗舰唐山号的吨位实际上就跟现在重型巡洋舰相差无几。不过好在英美两国负责封锁阿拉斯加湾的舰队,最大吨位的也只有一艘战列舰,排水量同样只有五六千吨,属于美国海军比较落后的战舰了,而且以阿拉斯加的战略而言,海军在独立战争中的作用不大,他们的主要任务就练兵,所谓百年海军,想要让以后的阿拉斯加海军强大起来,他们就必须保存实力,加紧练兵,否则海军在阿拉斯加三大军种中就只能永远排在末位。这对于海军司令腓特烈·阿隆索来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长官,这是总参谋部急报,还有空军送来的情报。”瓦尔迪兹海军司令部,一名参谋急冲冲的跑进阿隆索的办公室。
“哦。”阿隆索接过两份文件,看了一会,突然有点激动的道:“通知,全军【创建和谐家园】,伙计们,该是我们活动的时候了。”
从唐山号战列舰的观察哨向南方望去,先遣的长江号巡洋舰带着数艘炮舰和鱼雷艇已经消失在模糊的海平面尽头。腓特烈·阿隆索放下望远镜,对着身边的唐山号舰长钟炳成说:“准备起锚。”
钟炳成走后,阿隆索又掏出总参谋部的电报,上面写着:“据空军巡逻队情报,美军北太平洋舰队一支分舰队共六艘大小舰只正徘徊在威廉王子湾一带,附近百余海里无其他敌舰踪影,经国防部,总参谋部研究决定,海军应抓住此良机,予敌舰以重创,扬我海军之威风。”
阿隆索忍不住亲吻了这封电报一下,太久了,海军憋得太久了,可是又没有办法,以前海军舰少吨位小,北太洋舰队虽然舰艇数量也不多,但不管是吨位还是数量仍然远超阿拉斯加海军,后来北太洋舰队数番增兵,大型舰只足有二十余艘,吨位较小的驱逐舰、炮舰更是多达数十艘,加上英国的十数艘舰艇,阿拉斯加海军只能望海兴叹,但是自从今年东线开战以后,英国舰艇都集中调到了赫卡特海峡,防止阿拉斯加从东南一带通过赫卡特海峡绕到温哥华攻击卑诗省南部,威胁美加联军侧背。
北太洋舰队也因为白令海解冻,照例要在西南、西北白令海一带布置重兵封锁阿拉斯加海上通道,如今以科里亚克岛为基地的分舰队也只有二十余艘大小舰艇了,不过平时他们都是上十艘轮番出动,也少有接近阿拉斯加近海的,像这样一次只有六艘舰艇,而且就徘徊在威廉王子湾一带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附近没有其他美军舰队,何况还有空军临时派来的五艘飞艇协助侦察,阿隆索很有信心一战奠定阿拉斯加海军的威名。
不过阿隆索不知道这一次的战斗最后演变出让人意料之外的结局,因为对英美海军缺乏了解的空军和国防部、总参谋都没有预料到,这一次的战机却是北太平洋舰队的阴谋。
自从北太平洋舰队原司令官杜维在斯卡圭被炸死后,美国随即派了参加过美西战争的北大西洋分舰队司令桑普森担任北太洋舰队的司令,但是阿拉斯加海军真是太弱了,美军海军差不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基本就是沦为了陆军的炮兵部队,但面对阿拉斯加占据优势的空中力量,美军海军最后的贡献也实在少得可怜,反而遭受了几次打击。
这个结果对于桑普通来说是非常丢脸的,不过他认为陆地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战场,炮轰陆地城市本来就只是他们的副业,海军的战场只能再海上,面子自然也只能在海上找回,但是随着美军战略的改变,今年美国的攻势放在了东线,这样一来,海军就是副业都干不了了,基本上成了巡逻队,而且是外海巡逻队,因为阿拉斯加的空中力量实在太强大了,经常出现在近海,很有可能遭到飞艇甚至已经装备到安克雷奇、诺姆堡的蚊式飞机的轰炸。
但是郁闷的桑普森等来了一个机会,美国情报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弄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情报,虽然对陆军并没有什么帮助,今年美军可没打算从西线进攻,但对于海军来说这个情报实在太重要了,他们一直怀疑隐藏有神秘力量的威廉王子湾竟然真的隐藏了一支的舰队,这可能是除了龟缩在东南道格拉斯炮台后面的东南舰队之外,阿拉斯加唯一的海军舰队了,而且以数量和吨位分析,这才是阿拉斯加海军最看重的力量,知道这个情报以后,来到阿拉斯加后毫无作为,而且数番被陆军连累,损兵折将,饱受国内批评的桑普森哪里会不动心,只要消灭了这支舰队,就算以后美军陆面战争再次失利,那么拥有绝对制海权的美国仍然可以扼制住阿拉斯加的命门,而立此大功的桑普森和北太平洋舰也能够在他们真正的战场上洗刷以前所受的耻辱。
因为这个计划,桑普森已经筹划多时,做足了准备,终于选择了这么一个雾气似散似聚,非常适合隐藏舰队行踪的日子正式展开行动。
此时就在威廉王子湾以东一个并不太大,非常隐蔽的海湾中,美军旗舰的舰桥上,北太平洋舰队司令桑普森满意的看了看身后整齐的舰列。一名参谋军官送上威廉王子湾附近巴尼特号巡洋舰的报告:敌方舰队已明确出击意图,目前已经有五艘战舰出现,但未察觉我方行动,包围敌方舰队的目的可望达成。
满意的看了看这份情报,桑普森有点得意的笑了笑。早晨的雾气虽然散去,云层却依然低矮。乐观的气氛弥漫在美军水兵中,得意洋洋的军官正宣读任务。旗舰上的舰长邓肯正略带英国腔的在夸夸其谈:“威廉王子湾现在有不少船在打转,我们就去那里小小看一眼,顺带挠挠他们的咯吱窝。如果那些黄皮猪敢出来的话,大伙儿就给他们一个大惊喜。在科尔多瓦和阿福格纳克岛,还有我们二十余艘舰艇候着,轻巡洋舰会故意通过黄皮猪引以为傲的飞艇把其中一些傻瓜骗出来。就像逗小孩子玩一样,完全不用担心。”
上午9点15分,比预定的稍微早一点,来自科尔多瓦的另一支伏兵舰队前来与主力舰队会合。16条钢铁巨舰排成4列纵队,走着之字型路线,以15节航速向威廉王子湾方向开去,海鸥追逐着他们身后数百米长的尾流。在另一个方向上,从科里亚克岛以北的阿福格纳克岛出来的一支分舰队也在向威廉王子湾开进。
桑普森不断收到电报,想到三支舰队一共三十余艘钢铁巨舰,不无得意的对着身边的旗舰舰长邓肯道:“我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打击力量。”
9点40分,桑普森又接到如下电报:“没有确定消息,9点10分瓦尔迪兹港敌军旗舰还在港内,也许是天气妨碍了空中侦察,敌方还未行动。”
这条电报影响了桑普森的判断,以为腓特烈的主力舰队还在港内,那么他们的舰队就必须在海上停留尽可能长的时间,过早出现的话,也许那些黄皮猪会再次缩进威廉王子湾,威廉王子湾里面是他们无法轻易攻进去的,那里的炮台堡垒非常厉害,前两年为了配合陆军,他们没少打过威廉王子湾的主意,可是没有一次如愿的。
于是桑普森命令放慢速度,10点50分,距离事先商定与诱饵舰队的会合点还有16英里,开足马力赶上去都需要1小时。如果继续以这种慢航速行使的话,要到下午才能与会合,于是桑普森开始下达命令:“开始加速,给诱饵舰队发报询问,钓了多少条鱼。”
桑普森却没料到此时的瓦尔迪兹港,唐山号旗舰确实还在港内,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出港了,因为正在他们准备起锚的时候,从长江号传回来的信息,这六艘美国军舰当中只有一艘轻巡洋舰,其他的五艘有二艘炮舰,三艘很小的鱼雷舰。阿隆索得到情报以后却是有点失望,这么小的鱼,根本就用不着唐山号出动了,唐山号上面有很多种技术还是保密的,能够不暴露就不暴露为好,毕竟未来肯定还会和英美舰队交手的,多一种秘密武器,不管作用如何,总是有好处的。
所以阿隆索临时改变命令,只让淮河号带领瓦尔迪兹号驱逐舰和两艘海湾级护卫舰,数艘鱼雷艇赶去支援长江号,既然在他看来敌舰如此弱小,长江号也没必要做饵去吸引敌舰了,直接让长江号、淮河号带着近十艘大小艇出威廉王子湾,速战速决,这应该没有问题,长江号和淮河号也是根据叶枫提供的一部分资料同唐山号一批造出来的,虽然吨位并不大,但火力以及动力绝对不会比美国军舰弱。
阿隆索临时改变的主意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桑普森一直没有等到敌军旗舰出港的消息,于是决定将主力舰队再次放慢速度,防止将敌军舰队吓回港内。
而得到阿隆索命令的长江号和赶来支援的淮河号当即追着北太洋舰队中充当诱饵的巴尼特号巡洋舰出了威廉王子湾,原本远远徘徊在湾口的巴尼特号却突然调头提高了速度,向东边的科尔多瓦附近驶去。
比速度,长江号和淮河号却是不怕,同样提高速度,比巴尼特号更快,11点40分,慢慢的双方距离逐渐拉近,基本上已经进入长江号的舰炮射程,战斗即将发生,正午时,长江号和淮河等舰上急促的鼓点响起,大家开始清理战位,检查炮膛。巡洋舰的四座炮塔开始缓慢转动。
而此时桑普森的主力舰队中各舰的指挥官都在焦急等待,巴尼特号为何还没有准确电报,此时在海面上他们也没有任何发现,敌舰到底在哪里,数量和规模怎样,敌军旗舰到底出来没有。
终于在12点35分,突前搜索的巡洋舰威尔明顿号向桑普森电报:“紧急:发现大量烟柱,西北偏西方向可能有舰队活动。”不久又报告:“刚才的烟柱判明,敌舰9条,包括巡洋舰和驱逐舰,方向正向东驶来。”
于是桑普森下令全舰队即刻向西南方插下,意图截断敌舰后路。就在这时,坐镇瓦尔迪兹港的阿隆索却接到了空军飞艇传回来的急报:“东面科尔多瓦发现大量美国舰队,其中多为大型战舰,现在由西向西南方向插去。此次行动疑为美军陷井。”
“该死。”阿隆索愤怒的将这份情报扔在地上,正要给长江号下达立即撤退的命令时,又接到长江号传回来的消息:“此为敌军诡计,东面发现大量烟柱,疑为敌军大舰队,现正向西南我后方驶来,战情紧急,我舰队已自作主张,正向威廉王子湾返航,望炮台作好接应准备。”
接到长江号的电报,阿隆索却是松了一口气,阿拉斯加海军只有这么几艘上得台面的舰艇,若是遭受损失,那几年的发展就付诸流水了,他倒是不担心长江号逃不脱,既然他们发现敌情以后,迅速撤离返航,那就肯定可以逃脱,对几艘战舰的速度阿隆索还是有信心的,肯定不会比美军舰艇慢。
第143章 王子湾海上围歼
而这时美国巡洋舰却开始犯错误了,本来巴尼特号的任务是做诱饵,而威尔明顿号的任务则是侦察,并协助巴尼特号将阿拉斯加的舰队引向桑普森的主力舰队。但看到长江号发现了主力舰队,及时逃出还没有合拢的包围圈,巴尼特号的指挥官便率领这支诱饵舰队跟着调头想将长江号、淮河号缠住,随后威尔明顿号的指挥官也率领侦察舰队加入这场追逐战,你追我赶,一直向西开去。
宝贵的时间就这么过去,桑普森在旗舰的舰桥上不耐烦的将望远镜举起又放下。根据一个战术家的常识,他已经命令全舰队南下。但敌方的位置和规模不明,侦察舰队也没有更新的情报送来。
因为大雾时散时聚,本来对于早有准备的伏击舰队来说,是很有利的,但这时却成了一个障碍,没有侦察舰的近距离侦察报告,桑普森甚至都不知道长江号就隔着他们数英里的地方逃脱了包围圈。他只能仍然按照原来报告的敌舰出现位置推算出现在敌舰所处的位置,让主力舰队转向包抄,这样一来,主力舰迂回一圈后变成向东航行,反而与已经在包围圈外的长江号以及只顾着追击的巴尼特号巡洋舰越来越远。直到航行将近5英里,天气开始好转,才发现情况不对,几次电报催发,追得忘情的威尔明顿号才发回一封敌舰已经逃跑,巴尼特号和威尔明顿号正在追击的电报。
桑普森怒气冲天,立即下令再次转向,向威廉王子湾前进,不过现在他也没有办法了,好不容易设立的包围圈就因为威尔明顿号、巴尼特没有及时报告消息导致最后失去作用,现在只能希望巴尼特号和威尔明顿号戴罪立功,截住逃跑的敌舰了,否则一番心血筹划极有可能付诸流水。
瓦尔迪兹港内,阿隆索已经再次登上唐山号,站在舰桥上有点焦急的举起望远镜观察,然后问身边的唐山号舰长钟炳成道:“长江号是否已经进入威廉王子湾?”
钟炳成却摇了摇头道:“目前还没报告回来。不过以长江号、淮河号的性能,想要逃脱绝对没有问题的。”
阿隆索却若有所思的道:“出师无功,让人遗憾啊,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反过来钓几条鱼进来。”
“钓鱼?”钟炳成眼睛一亮,接着却又有点怀疑的道:“以美国海军的谨慎,他们连瓦尔边兹的炮台都没有进攻过,就算我们敞开大门,他们都不大可能进来。”
阿隆索淡然一笑道:“谨慎的是只是桑普森罢了,目前敌主力舰队和诱饵舰队相距足有上十英里,如果我们敞开大门,诱饵舰队很可能会来不及请示桑普森就一头扎进威廉王子湾,当然这就要我们配合的好了。”
正在这时,长江号、淮河号相继发回报告:已经距离湾口6英里,敌诱饵舰队共六舰大小舰只,侦察舰队五艘大小舰只正尾随在后,约3英里,敌十一艘舰实力较弱,可否反诱入威廉王子湾。
“好。”阿隆索正有此意,未想长江号和淮河号也想到一块去了,连忙跟钟炳城道:“全军出动,通知长江号减速,保持与敌舰的距离,务必将敌舰引入湾内,通知炮台,将敌舰放下湾内后,注意阻截敌主力舰队闯入湾内增援。”
3点20分,炮台和长江号又传来消息:敌舰已经入港,计有轻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两艘,炮舰三舰,鱼雷艇四艘。
“黄河号隐入左翼,待敌舰进入威廉王子湾腹心,立即插入敌舰后方,合拢包围圈。”阿隆索在唐山号上不断下令,唐山号早已出港,做正面阻截的主力,已经接近威廉王子湾腹心,只等长江号将敌舰引入包围圈。
下午3点10分,唐山号的了望员发现南面出现大片烟柱,两分钟后他开始认出美国战舰的桅杆,而前面的长江号和淮河号已接到唐山号的电报,立即转向,长江号向左,淮河号向右,敌舰队反应倒快,也立即分兵,巴尼特号率领六舰转左向长江号追去,威尔明顿号率五舰跟着向右追击淮河号,他们收到的情报只知道瓦尔迪兹有大量海军舰队,但到底有多少艘,吨位多大并不是特别清楚。在通过炮台的时候,他们几乎粘在长江号、淮河号的【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进入威廉王子湾,以前威风凛凛的瓦尔迪兹炮台因怕误伤己方舰只,甚至都乱成一团,未能发出一发炮弹。
这让巴尼特和威尔明顿号的指挥官确信在瓦尔迪兹的实力应该并不多,否则,他们的防守不应该是这样的,为了保住港内的舰队,他们应该开炮,即使误伤己方舰只也必须这么做,而他们最终没有开炮,肯定是因为这几艘舰就是全部的实力了,这个判断和骄横的心态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距离16000码。急促的哨音在唐山号舰队的甲板上响起,阿隆索亲自站在桅杆顶端的火控室中,用望远镜盯着对手,同样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正式战役的钟炳成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形:“荣誉和生命将取决于即将开始的恶战,舰桥上忙乱的脚步大约持续了一分钟,然后一切都静下来了。大家相互开着玩笑,调整观测仪和望远镜。放大15倍,能够看到我方的巡洋舰和鱼雷艇向两侧退去,海平面光滑如镜,敌人的巡洋舰开始露出模糊舰影,接着我注意到一些大家伙。六艘黑色、肩宽腰阔的战舰排成两列正向这边开来!”
美国人同样开始辨认出阿拉斯加舰队的轮廓,巴特号上面乱成一团,指挥官立即决定从尾部横切对方舰列,然后等威尔明顿号赶上来加强火力。而实际上威尔明顿号此刻正以28节航速前进,追击淮河号率领的分舰队,威尔明顿与巴尼特一左一右,这样一来此刻双方距离却是越来越大,足有二十英里远。现在巴尼特号的指挥官已经知道自己入了陷井,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后退了,不管是不是陷阱,他已经毫不犹豫跳进来了。不过巴尼特号这时候终于想起了远在二三十英里外,可能还没有进入威廉王子湾的主力舰队,急急忙忙的传递情报回去。
“见鬼,他们应该上绞刑架。”桑普森愤怒的摔掉了巴尼特号发回来的报告,然后下达命令:“我舰反中敌计,现十一艘战舰被困威廉王子湾,命令各舰全速前进,成三列前进,左右两列一定要压制住敌湾口炮台,掩护中路主力舰队冲入湾内,拯救巴尼特号和威尔明顿号。”
湾内的双方舰队这时不知道外面美军主力舰队的动静,双方舰队已经开始拉近,距离8英里,炮手们摩拳擦掌,一枚枚粗大的炮弹填进炮膛,炮塔开始转动,炮筒升至最大仰角,恶意地指着对方。损管队已经就位,医疗官不时探头往外张望。等待已久的战斗终于开始,继1903年阿拉斯加独立战争暴发以来,双方战舰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相互打量,美军舰队要挽回在副业战场上失去的名誉,阿拉斯加舰队想弥补未能参加独立战争的遗憾,十数二十艘巨舰雄壮的身躯仿佛传说中的史前巨兽,逐渐拉近距离,沉重而缓慢,就像命运的脚步一样不可抗拒。
“我以为自己会很紧张,实际上一点也不。”接替邱澄海担任唐山舰长的钟炳成从没参加过正式战斗,战后回忆了当时的心情:“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就像一场板球比赛,轮到你挥拍了,想道的就是要尽量做好,不要去考虑什么后果。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没有人会害怕,没有人会想可能被击沉,在这当口有太多别的要紧事。”
舰上的每个人,从锅炉工到指挥官都很清楚,他们正要参与一次与海军巨人之间的碰撞。这样的机会从开战伊始就停留在每个人的脑中,无数次的计划,无数次的祈祷。从战争开始后美国海军就牢牢掌握着海权,这次会有例外吗?医务兵开始检查氧气面具和急救箱,炮手把棉球塞进耳朵。历史的转折点就取决于每个人的表现。“幕布已经拉开,演员都已就位,我似乎看到古代勇者的英灵正在远处浪尖上出没,在炮筒前方闪耀,在云层上低语,评论我们这代人的价值。”
阿隆索正在控制室内整理着自己笔直的白色海军军服,半晌才似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控制室内的一众军官、参谋道:“美国佬已经来了,现在我们面对面站着,等待距离逐渐拉近。即将发生的一切冷酷而机械,不会像陆地的战斗那么血腥,不会有刺刀见红,只有精确的计算和校准。”
然后阿隆索又再次交代开火射击的每个环节:“这时候任何错误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当时双方距离10000码,差不多是唐山号的极限射程,而巴尼特号的射程有9600码左右,但阿隆索并没有下令马上开炮,为了获得更好的角度,阿隆索下令向右舷转过2点,进一步拉进双方距离。出乎意料的是,直到9500码,美国军舰也保持缄默。
其实巴尼特号的指挥官正在焦躁的等待,射击观察员还是没给出信号,说明阿拉斯加人已经进入射程,到底是怎么了?
当战后,有阿拉斯加海军官兵询问原因时,侥幸没有淹死在海里的巴尼特号的观察员道:“可见度时好时坏,薄雾有较大湿度,阳光无法穿透。很不幸的,北方天空很晴朗,地平线清晰,我们舰队的侧面轮廓完全被你们捕捉到,我们的弹着点也很容易辨认。而我们只能看到你们舰队模糊的轮廓,无法辨认细节,测距员报出的读数也比实际距离大一些。”